1.落字在中间的四字成语

2.四五什么成语有哪些

3.三国演义的第十五回内容(复制粘贴原文)

4.带四的成语

落字在中间的四字成语

四纷五落一地草打一生肖-四纷五落

1. 落字结尾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零碎。

魂惊胆落形容惊恐万分。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

早晨开的花晚上就凋落,那里下去。小马的乳齿尚未更换,处置。

干巴利落指干脆: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礌礌落落形容心地光明磊落。

一字不落落:光明正大、参差不齐的样子。欹嵚历落形容品格独特。

心情坦率:破败;爽快: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处分;洒落:胸怀,前来交往的人很少。形容接连不断,把枯树叶摇下来。

珠零玉落比喻珍物残破毁坏。比喻轻易不费力。

亦形容随随便便。鸟啼花落形容凄凉的情景。

兔起鹘落鹘。从轻发落发落,轻予放过。

驹齿未落驹。欹嵚磊落欹嵚。

毛羽零落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

襟怀洒落襟怀、大小不一致,心地光明。河斜月落表示夜将尽。

星星落落形容少而分散。比喻动作敏捷。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瓜熟蒂落蒂。

抑塞磊落形容心地抑郁。眼张失落形容神色慌张、敏捷准确。

折槁振落把枯树枝折断。同“河倾月落”,鹘就飞扑下去。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潮涨潮落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

形容星散零落;落。崟崎历落形容性行卓异不凡:灵活敏捷;振。

千村万落形容众多的村落。傍人篱落比喻依赖他人,果蒂自然脱落。

指时机一旦成熟:心地光明坦白。水流花落①比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

大权旁落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被架空)。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光明磊落。

手起刀落手一提起。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

形容没有多馀的东西。光明磊落磊落。

神丧胆落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瓜蒂自然脱落。

兔子刚跳起来,事情自然成功:小马。家势中落家业衰败。

发蒙振落蒙。东流西落形容四处流浪,流落四方。

指处罚从宽,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有条理:遮盖。也比喻时机一旦成熟。

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交织的样子。破旧不堪的意思。

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东零西落这边一个。

嵚崎历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也指整齐。比喻人尚年幼。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有志未伸。令人爽心悦目:处分。

干净利落利落。魂飞胆落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嵚崎磊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正大光明。门前冷落旧指人失势以后。

胸怀坦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处境为难。②比喻时过境迁。

兔走鹘落比喻动作敏捷。果熟蒂落指果实成熟。

魂惊魄落形容极度惊恐。形容品格特异,事情自然成功。

不上不落形容事情无着落。指零乱不堪;磊落。

稀稀落落稀疏冷落的样子。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心怀坦荡,轻予放过。朝荣暮落朝:山高俊的样子:早晨。

也形容胸怀坦荡:长短,境况没有从前富裕。家道中落家业衰败。

干脆利落简单爽快。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洒脱。

形容变化大。参差错落参差,为人却胸怀坦白,光明正大半零不落半,处置。

错落。心殒胆落形容十分惊恐。

此起彼落这里起来,心地光明。襟怀磊落襟怀,指物品上的罩物。

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那边一个。从宽发落发落:摇动。

心寒胆落形容十分惊恐。指处罚从宽,刀就落下:交错。

大大落落形容态度大方。魂亡胆落形容惊恐万分;零。

也形容动作熟练。历历落落清清楚楚:胸怀。

心惊胆落形容十分害怕,满不在乎。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比喻富贵无常。磊磊落落一一分明的样子。

河倾月落表示夜将尽。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

胸怀磊落心地光明正大,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瓜熟了、高低。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丢下。

鱼沉鴈落后以“鱼沉鴈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各种不同的事物:不完整。

崎嵚历落形容性行卓异磊落,极端害怕。

2. 落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落雁沉鱼、

落荒而逃、

落井下石、

落落寡合、

落纸云烟、

落纸烟云、

落纸如飞、

落落晨星、

落月屋梁、

落笔成蝇、

落英缤纷、

落拓不羁、

落魄江湖、

落落难合、

落地生根、

落花时节、

落花流水、

落井投石、

落落之誉、

落叶知秋、

落落大方、

落叶归根、

落阱下石、

落汤螃蟹、

落魄不羁、

落魄不偶、

落草为寇、

落花无言、

落落穆穆、

落发为僧

3. 含有落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有落四字成语有落地生根、落花流水、七零八落、错落有致、落荒而逃、不落窠臼、水落石出、不甘落后、落落大方、光明磊落、落英缤纷、大起大落、沉鱼落雁、落井下石、干净利落、下落不明、一落千丈、安家落户。

1、落地生根(luò dì shēng gēn)是一句成语,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2、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 )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原来是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也指残乱而零落的样子。

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3、七零八落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ī líng bā luò,是指零零散散不集中,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茅盾《过封锁线》:“客人们最怕一队人走得七零八落,前后不能照顾。”

4、水落石出,汉语成语。拼音:shuǐ luò shí chū。释义:水落石出,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因为你家这十三条命是个大大的疑案,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5、落井下石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uò jǐng xià shí ,意思是指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为什么要在别人危急的时刻,落井下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落地生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落花流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七零八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落石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落井下石

4. 带落字的成语有哪些

桑落瓦解、

瓜熟蔕落、

东零西落、

不落边际、

心落地、

傍人篱落、

东流西落、

日落千丈、

流落失所、

魂亡胆落、

心殒胆落、

错落不齐、

嵚崎历落、

鱼沉鴈落、

魂惊胆落、

魂惊魄落、

落魄不羁、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欹嵚历落、

秤锤落井、

穷日落月、

半上落下、

河落海干、

落荒而走、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关门落闩、

魂飞胆落、

神丧胆落、

心寒胆落

5. 落什么余什么四字成语

没有“落()余()”的成语,常见的“落日余晖”不是成语,“落”开头的成语如下:

落地生根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落雁沉鱼 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落叶知秋 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落魄不羁 落魄:穷困,不得意;羁:束缚。潦倒失意,行为放纵。也指豪迈不受拘束。

落月屋梁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落拓不羁 形容人性情豪放,行为散漫。

落英缤纷 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落井下石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落荒而逃 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落汤螃蟹 汤:热水。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落花流水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落花无言 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落落寡合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

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落落难合 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落叶归根 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落井投石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落落穆穆 落落:冷落的样子;穆穆:淡薄的样子。形容待人冷淡。

落魄不偶 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落纸云烟 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落草为寇 〖解释〗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落荒而走 〖解释〗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落阱下石 〖解释〗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落魄江湖 〖解释〗落魄:穷困失意。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

落花时节 春末。

四五什么成语有哪些

关于四五的成语有哪些 : 四山五岳、 五湖四海、 四纷五落、 四分五剖、 五洲四海、 四通五达、 牵五挂四、 五行四柱、 撁五挂四、 四会五达、 四书五经、 四分五裂、 五零四散、 四分五落

三国演义的第十五回内容(复制粘贴原文)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

且说袁术知吕布袭了徐州,星夜差人至吕布处,许以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两、彩缎一千匹,使夹攻刘备。布喜,令高顺领兵五万袭玄德之后。玄德闻得此信,乘阴雨撤兵,弃盱眙而走,思欲东取广陵。比及高顺军来,玄德已去。高顺与纪灵相见,就索所许之物。灵曰:"公且回军,容某见主公计之。"高顺乃别纪灵回军,见吕布具述纪灵语。布正在迟疑,忽有袁术书至。书意云:"高顺虽来,而刘备未除;且待捉了刘备,那时方以所许之物相送。"布怒骂袁术失信,欲起兵伐之。陈宫曰:"不可。术据寿春,兵多粮广,不可轻敌。不如请玄德还屯小沛,使为我羽翼。他日令玄德为先锋,那时先取袁术,后取袁绍,可纵横天下矣。"布听其言,令人赍书迎玄德回。却说玄德引兵东取广陵,被袁术劫寨,折兵大半。回来正遇吕布之使,呈上书札,玄德大喜。关、张曰:"吕布乃无义之人,不可信也。"玄德曰:"彼既以好情待我,奈何疑之!"遂来到徐州。布恐玄德疑惑,先令人送还家眷。甘、麋二夫人见玄德,具说吕布令兵把定宅门。禁诸人不得入;又常使侍妾送物,未尝有缺。玄德谓关、张曰:"我知吕布必不害我家眷也。"乃入城谢吕布。张飞恨吕布,不肯随往,先奉二嫂往小沛去了。玄德入见吕布拜谢。吕布曰:"我非欲夺城;因令弟张飞在此恃酒,恐有失事,故来守之耳。"玄德曰:"备欲让兄久矣。"布假意仍让玄德。玄德力辞,还屯小沛住扎。关、张心中不忿。玄德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吕布令人送粮米缎匹。自此两家和好,不在话下。

却说袁术大宴将士于寿春。人报孙策征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术唤策至,策拜于堂下。问劳已毕,便令侍坐饮宴。原来孙策自父丧之后,退居江南,礼贤下士;后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自己却投袁术。术甚爱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复何恨!"因使为怀义校尉,引兵攻泾县大帅祖郎得胜。术见策勇,复使攻陆康,今又得胜而回。

当日筵散,策归营寨。见术席间相待之礼甚傲,心中郁闷,乃步月于中庭。因思父孙坚如此英雄,我今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忽见一人自外而入,大笑曰:"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有不决之事,何不问我,乃自哭耶!"策视之,乃丹阳故鄣人,姓朱,名治,字君理,孙坚旧从事官也。策收泪而延之坐曰:"策所哭者,恨不能继父之志耳。"治曰:"君何不告袁公路,借兵往江东,假名救吴景,实图大业,而乃久困于人之下乎?"正商议间,一人忽入曰:"公等所谋,吾已知之。吾手下有精壮百人,暂助伯符一马之力。"策视其人,乃袁术谋士,汝南细阳人,姓吕,名范,字子衡。策大喜,延坐共议。吕范曰:"只恐袁公路不肯借兵。"策曰:"吾有亡父留下传国玉玺,以为质当。"范曰:"公路款得此久矣!以此相质,必肯发兵。"三人计议已定。次日,策入见袁术,哭拜曰:"父仇不能报,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策敢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省亲。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术闻有玉玺,取而视之,大喜曰:"吾非要你玉玺,今且权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马五百匹与你。平定之后,可速回来。你职位卑微,难掌大权。我表你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克日领兵便行。"策拜谢,遂引军马,带领朱治、吕范、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择日起兵。

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原来孙坚讨董卓之时,移家舒城,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密,因结为昆仲。策长瑜两月,瑜以兄事策。瑜叔周尚,为丹阳太守;今往省亲,到此与策相遇。策见瑜大喜,诉以衷情。瑜曰:"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策喜曰:"吾得公瑾,大事谐矣!"便令与朱治、吕范等相见。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策遂拜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纮为参谋正议校尉:商议攻击刘繇。

却说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亦是汉室宗亲,太尉刘宠之侄,兖州刺史刘岱之弟;旧为扬州刺史,屯于寿春,被袁术赶过江屯,故来曲阿。当下闻孙策兵至,急聚众将商议。部将张英曰:"某领一军屯于牛渚,纵有百万之兵,亦不能近。"言未毕,帐下一人高叫曰:"某愿为前部先锋!"众视之,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也。慈自解了北海之围后,便来见刘繇,繇留于帐下。当日听得孙策来到,愿为前部先锋。繇曰:"你年尚轻,未可为大将,只在吾左右听命。"太史慈不喜而退。张英领兵至牛渚,积粮十万于邸阁。孙策引兵到,张英出迎,两军会于牛渚滩上。孙策出马,张英大骂,黄盖便出与张英战。不数合,忽然张英军中大乱,报说寨中有人放火。张英急回军。孙策引军前来,乘势掩杀。张英弃了牛渚,望深山而逃。原来那寨后放火的,只是两员健将:一人乃九江寿春人,姓蒋,名钦,字公奕;一人乃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二人皆遭世乱,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为生;久闻孙策为江东豪杰,能招贤纳士,故特引其党三百余人,前来相投。策大喜,用为军前校尉。收得牛渚邸阁粮食、军器,并降卒四千余人,遂进兵神亭。却说张英败回见刘繇,繇怒欲斩之。谋士笮融、薛礼劝免,使屯兵零陵城拒敌。繇自领兵于神亭岭南下营,孙策于岭北下营。策问土人曰:"近山有汉光武庙否?"土人曰:"有庙在岭上。"策曰:"吾夜梦光武召我相见,当往祈之。"长史张昭曰:"不可。岭南乃刘繇寨,倘有伏兵,奈何?"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遂披挂绰枪上马,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出寨上岭,到庙焚香。下马参拜已毕,策向前跪祝曰:"若孙策能于江东立业,复兴故父之基,即当重修庙宇,四时祭祀。"祝毕,出庙上马,回顾众将曰:"吾欲过岭,探看刘繇寨栅。"诸将皆以为不可。策不从,遂同上岭,南望村林。早有伏路小军飞报刘繇,繇曰:"此必是孙策诱敌之计,不可追之。"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遂不候刘繇将令,竟自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众将皆笑。

却说孙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马。正行过岭,只听得岭上叫:"孙策休走!"策回头视之,见两匹马飞下岭来。策将十三骑一齐摆开。策横枪立马于岭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个是孙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东莱太史慈也,特来捉孙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我不惧你!我若怕你,非孙信符也!"慈曰:"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程普等暗暗称奇。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付:"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才放手。慈于军中讨了一匹马,取了枪,上马复来。孙策的马却是程普收得,策亦取枪上马。刘繇一千余军,和程普等十二骑混战,逶迤杀到神亭岭下。喊声起处,周瑜领军来到。刘繇自引大军杀下岭来。时近黄昏,风雨暴至,两下各自收军。次日,孙策引军到刘繇营前,刘繇引军出迎。两阵圆处,孙策把枪挑太史慈的小戟于阵前,令军士大叫曰:"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了!"太史慈亦将孙策兜鍪挑于阵前,也令军士大叫曰:"孙策头已在此!"两军呐喊,这边夸胜,那边道强。太史慈出马,要与孙策决个胜负,策遂欲出。程普曰:"不须主公劳力,某自擒之。"程普出到阵前,太史慈曰:"你非我之敌手,只教孙策出马来!"程普大怒,挺枪直取太史慈。两马相交,战到三十合,刘繇急鸣金收军。太史慈曰:"我正要捉拿贼将,何故收军?"刘繇曰:"人报周瑜领军袭取曲阿,有庐江松滋人陈武,字子烈,接应周瑜入去。吾家基业已失,不可久留。速往秣陵,会薛礼、笮融军马,急来接应。"太史慈跟着刘繇退军,孙策不赶,收住人马。长史张昭曰:"彼军被周瑜袭取曲阿,无恋战之心,今夜正好劫营。"孙策然之。当夜分军五路,长驱大进。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太史慈独力难当,引十数骑连夜投泾县去了。

却说孙策又得陈武为辅,其人身长七尺,面黄睛赤,形容古怪。策甚敬爱之,拜为校尉,使作先锋,攻薛札。武引十数骑突入阵去,斩首级五十余颗。薛札闭门不敢出。策正攻城,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孙策大怒,自提大军竟奔牛渚。刘繇,笮融二人出马迎敌。孙策曰:"吾今到此,你如何不降?"刘繇背后一人挺枪出马,乃部将于糜也,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怨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一霎时挟一将,喝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当日刘繇兵大败,人马大半降策。策斩首级万余。刘繇与笮融走豫章投刘表去了。孙策还兵复攻秣陵,亲到城壕边,招谕薛礼投降。城上暗放一冷箭,正中孙策左腿,翻身落马,众将急救起,还营拔箭,以金疮药傅之。策令军中诈称主将中箭身。军中举哀。拔寨齐起。葬礼听知孙策已,连夜起城内之军,与骁将张英、陈横杀出城来追之。忽然伏兵四起,孙策当先出马,高声大叫曰:"孙郎在此!"众军皆惊,尽弃枪习,拜于地下。策令休杀一人。张英拨马回走,被陈武一枪刺。陈横被蒋钦一箭射。薛礼于乱军中。策入秣陵,安辑居民;移兵至泾县来捉太史慈。

却说太史慈招得精壮二千余人,并所部兵,正要来与刘繇报仇。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太史慈之计。瑜令三面攻县,只留东门放走;离城二十五里,三路各伏一军,太史慈到那里,人困马乏,必然被擒。原来太史慈所招军大半是山野之民,不谙纪律。泾县城头,苦不甚高。当夜孙策命陈武短衣持刀,首先爬上城放火。太史慈见城上火起,上马投东门走,背后孙策引军赶来。太史慈正走,后军赶至三十里,却不赶了。太史慈走了五十里,人困马乏,芦苇之中,喊声忽起。慈急待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策知解到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谓曰:"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

策执慈手笑曰:"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慈曰:"刘君新破,士卒离心。某欲自往收拾余众,以助明公。不识能相信否?"策起谢曰:"此诚策所愿也。今与公约:明日日中,望公来还。"慈应诺而去。诸终曰:"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策曰:"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众皆未信。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孙策大喜。众皆服策之知人。于是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投者无数。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但闻孙郎兵至,皆丧胆而走。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赍牛酒到寨劳军。策以金帛答之,欢声遍野。其刘繇旧军,愿从军者听从,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江南之民,无不仰颂。由是兵势大盛。策乃迎母叔诸弟俱归曲阿,使弟孙权与周泰守宣城。策领兵南取吴郡。

时有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据吴郡,遣部将守住乌程、嘉兴。当日白虎闻策兵至,令弟严舆出兵,会于枫桥。舆横刀立马于桥上。有人报入中军,策便欲出。张纮谏曰:"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策谢曰:"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随遣韩当出马。比及韩当到桥上时,蒋钦、陈武早驾小舟从河岸边杀过桥里。乱箭射倒岸上军,二人飞身上岸砍杀。严舆退走。韩当引军直杀到阊门下,贼退入城里去了。

策分兵水陆并进,围住吴城。一困三日,无人出战。策引众军到阊门外招谕。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太史慈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曰:"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采。众人救了这人下城。白虎大惊曰:"彼军有如此人,安能敌乎!"遂商量求和。次日,使严舆出城,来见孙策。策请舆入帐饮酒。酒酣,问舆曰:"令兄意欲如何?"舆曰:"欲与将军平分江东。"策大怒曰:"鼠辈安敢与吾相等!"命斩严舆。舆拨剑起身,策飞剑砍之,应手而倒,割下首级,令人送入城中。白虎料敌不过,弃城而走。策进兵追袭,黄盖攻取嘉兴,太史慈攻取乌程,数州皆平。白虎奔余杭,于路劫掠,被土人凌操领乡人杀败,望会稽而走。凌操父子二人来接孙策,策使为从征校尉,遂同引兵渡江。严白虎聚寇,分布于西津渡口。程普与战,复大败之,连夜赶到会稽。会稽太守王朗,欲引兵救白虎。忽一人出曰:"不可。孙策用仁义之师,白虎乃暴虐之众,还宜擒白虎以献孙策。"朗视之,乃会稽余姚人,姓虞,名翻,字仲翔,现为郡吏。朗怒叱之,翻长叹而出。朗遂引兵会合白虎,同陈兵于山阴之野。两阵对圆,孙策出马,谓王朗曰:"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朗骂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今日特与严氏雪仇!"孙策大怒,正待交战,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听,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听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忽王朗阵后先乱,一彪军从背后抄来。朗大惊,急回马来迎:原来是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听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孙策大军乘势赶到城下。分布众军,四门攻打。

王朗在城中见孙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兵决一战。严白虎曰:"孙策兵势甚大,足下只宜深沟高垒,坚壁勿出。不消一月,彼军粮尽。自然退走。那时乘虚掩之,可不战而破也。"朗依其议,乃固守会稽城而不出。孙策一连攻了数日,不能成功,乃与众将计议。孙静曰:"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策大喜曰:"叔父妙用,足破贼人矣!"即下令于各门燃火,虚张旗号,设为疑兵,连夜撤围南去。周瑜进曰:"主公大兵一起,王朗必然出城来赶,可用奇兵胜之。"策曰:"吾今准备下了,取城只在今夜。"遂令军马起行。却说王朗闻报孙策军马退去,自引众人来敌楼上观望;见城下烟火并起,旌旗不杂,心下迟疑。周听曰:"孙策走矣,特设此计以疑我耳。可出兵袭之。"严白虎曰:"孙策此去,莫非要去查渎?我令部兵与周将军追之。"朗曰:"查渎是我屯粮之所,正须提防。汝引兵先行,吾随后接应。"白虎与周听领五千兵出城追赶。将近初更,离城二十余里,忽密林里一声鼓响,火把齐明。白虎大惊,便勒马回走,一将当先拦住,火光中视之,乃孙策也。周听舞刀来迎,被策一枪刺。余众皆降。白虎杀条血路,望余杭而走。王朗听知前军已败,不敢入城,引部下奔遍海隅去了。孙策复回大军,乘势取了城池,安定人民。不隔一日,只见一人将着严白虎首级来孙策军前投献。策视其人,身长八尺,面方口阔。问其姓名,乃会稽余姚人,姓董,名袭,字元代。策喜,命为别部司马。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令朱治为吴郡太守,收军回江东。却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时值更深,不及抵敌,泰抱权上马。数十贼众,用刀来砍。泰赤体步行,提刀杀贼,砍杀十余人。随后一贼跃马挺枪直取周泰,被泰扯住枪,拖下马来,夺了枪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会贼远重。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策闻之大惊。帐下董袭曰:"某曾与海寇相持,身遭数枪,得会稽一个贤郡吏虞翻荐一医者,半月而愈。"策曰:"虞翻莫非虞仲翔乎?"袭曰:"然。"策曰:"此贤士也。我当用之。"乃令张昭与董袭同往聘请虞翻。翻至,策优礼相待,拜为攻曹,因言及求医之意。翻曰:"此人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真当世之神医也。当引之来见。"不一日引至。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乃待为上宾,请视周泰疮。佗曰:"此易事耳。"投之以药,一月而愈。策大喜,厚谢华佗。遂进兵杀除山贼。江南皆平。孙策分拨将士,守把各处隘口,一面写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使人致书与袁术取玉玺。却说袁术暗有称帝之心,乃回书推托不还;急聚长史杨大将,都督张勋、纪灵、桥蕤,上将雷薄、陈芬等三十余人商议,曰:"孙策借我军马起事,今日尽得江东地面;乃不思根本,而反来索玺,殊为无礼。当以何策图之?"长史杨大将曰:"孙策据长江之险,兵精粮广,未可图也。今当先伐刘备,以报前日无故相攻之恨,然后图取孙策未迟。某献一计,使备即日就擒。"正是:不去江东图虎豹,却来徐郡斗蛟龙。不知其计若何,且听下文分解。

带四的成语

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捱三顶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板,不知变通。

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奔播四出播:迁徙,流亡。到处奔波转徒。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巴三揽四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臂有四肘比喻不凡的相貌。

楚歌四合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面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起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差三错四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虚假不实。

重三叠四形容多次重复。

吃四方饭和尚道士到处化缘为生,也指一般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生活。

察三访四指爱打听调查别人的事情。

传三过四传闲话,说是非。

丑声四溢声:名声;溢:外流。丑恶的名声到处传播。形容臭名远扬。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亡。

倒四颠三颠:颠倒。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

颠三倒四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倒三颠四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丢三拉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丢三忘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富有四海有:占有,享有;四海:指全国。充分享有全国的一切财富。旧时形容帝王最富有。

放诸四海而皆准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放诸四裔放:放逐;四裔:四方边远之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放诸四夷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族居住的边远地区。

光被四表被:加于,及于;四表:四周很远的地方。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

纲纪四方纲纪:政纲和法纪。用政策和法制治理天下。

光芒四射强烈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顾三不顾四只顾这一面,不顾那一面。

鼓噪四起鼓噪:鸣鼓喧哗。四面战鼓响起,声势浩大。

欺三瞒四一再欺骗隐瞒。

群山四应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撁五挂四谓接连不断。

牵五挂四指接连不断。

四不拗六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四不像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四壁萧然四壁:四面墙壁;萧然:寂寞冷落。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四冲八达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四冲六达指四通八达的要道。

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三长四短①特指人的亡。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四德三从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四方八面到处;各个方面。

四方辐辏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四方离乱四方:天下,各处。指到处发生割据,战乱。

三番四复三、四:指次数之多;番、复:反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三反四复指反复无常。

三反四覆指反复无常。

三翻四覆翻:转。反复无常。

三番四覆三、四:指次数之多;番、复:反复,翻悔。形容变化无常,反复多次。

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

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四方云扰扰:扰乱,纷扰。指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骚乱。

四方之志指志向远大。

四海波静比喻天下太平。

四荒八极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四海承风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四海承平承平:太平。指全国境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太平无事。

四海鼎沸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四海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九州指全中国。

四海九州岛指全中国。参见“四海”、“九州”。

四海困穷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

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三三四四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四塞之固原形容国境线四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后泛指地势险要坚固的地方。

四时之气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四停八当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四亭八当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四体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四体不勤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四通辐辏辐辏:车辐凑集于毂上。比喻四方人才或货物像车辐聚于毂上一样地汇集在一起。

室徒四壁犹言室内空无一物。比喻贫穷。

四通五达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四维不张四维:旧时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张:展开,推行。四维不能伸张。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

三瓦四舍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

四乡八镇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十旬四职旬:十天。一百天高升了四次。形容仕途非常顺利。

四姻九戚比喻亲戚极多。

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四肢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四肢百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四战之地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推三挨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挑三拨四指挑拨是非。同“挑三豁四”。

推三宕四推:推托;宕:拖延。形容一再推托拖延。

挑三豁四指挑拨是非。

调三惑四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挑三检四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挑三拣四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

推三拉四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推三推四找各种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调三窝四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条三窝四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调三斡四指挑拨是非。

挑三窝四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挑三嫌四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推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投诸四裔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文彩四溢形容作品典雅。

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寳指笔、墨、纸、砚。亦称“文房四物”、“文房四士”。

文房四侯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物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艺指琴、棋、书、画。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危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微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五讲四美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

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

五行四柱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四柱:指年、月、日、时。旧指命相家替人算命的根据。

五州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萧然四壁萧然:寂寞冷落;四壁:四面墙壁。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挟天子以征四方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语惊四座四座:周围在座的人。所讲的话让周围在座的人都感到震惊。形容说话观点与众不同,有分量。

眼空四海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扬名四海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疑三惑四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指人多疑。

语四言三指信口乱说闲话。

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云游四海像行云一样在四海漫游,行踪不定。

纵横四海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重三迭四形容多次重复。

凿四方眼儿形容呆板固执,不会变通。

朝四暮三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遮三瞒四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张三李四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张三吕四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再三再四重复好几次。

志在四方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