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妻荫子下一句-封妻荫子的读音是什么
1.鲁智深最后怎么的
2.鲁智深为什么选择了“坐化”
3.鲁智深大和尚临一谒“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全篇是什么啊?
4.宋江得到了谁的帮助
5.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2个问题
鲁智深最后怎么的
鲁智深是在生擒方腊以后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了。
鲁智深很相信他的师父师智真长老。智真长老早在五台山就说过鲁智深可功德圆满,并留给他四句偈言:逢夏擒,遇腊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当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听到钱塘江潮水,原以为是战鼓。小僧人告诉他这是潮信,猛然听见潮信二字,再联系自己擒夏侯成、捉方腊的经历,鲁智深恍然大悟,对智真长老的法语深信不疑。
他询问小僧,圆寂是啥意思,人家说圆寂就是。鲁智深说就吧,鲁智深沐浴更衣,法堂焚香,而后坐在禅椅上就圆寂了。
扩展资料:
整部《水浒传》中,36天罡星、72地煞星下凡起义,108人中每个人都各显神通。宋江虽然是整部经典的主角,是众人头领,但其实他的风头也被一个好汉夺了去,这个好汉便是鲁智深。
鲁智深一出场就是三拳打镇关西,上了梁山后也是勇猛不失智慧,立下不少功劳,还活捉了反贼首领方腊。
原著里描写,当时鲁智深因为追击贼兵进入深山迷路,遇到了一个老僧。那老僧神秘地告诉他:如果有个大汉从林中过来,你就直接抓住他。
鲁智深后来守株待兔,一个禅杖就把大汉打翻绑了,而这个人就是反贼首领方腊。原来那老僧是圣僧罗汉,特别显灵来帮助鲁智深,可见鲁智深真的是身负天命。
当宋江因为鲁智深抓住方腊后,极力邀请鲁智深还俗当官。鲁智深一口回绝说:我已经心灰意懒,不想当官了,只希望找一个净土,安身立命罢了。
这句话表面上是鲁智深的推辞,但其实并不简单。鲁智深认为,起义军被朝廷接纳,只是因为有所用处,当天下太平,他们也就成了走狗和肉兔,任朝廷宰割了。
但宋江还蒙在高官厚禄的美梦里,继续劝告鲁智深说:如果你想当和尚,那就去京城,当一个名山大寺的和尚首脑也足以光宗耀祖。
鲁智深这时说了一句话:我什么都不要,这些没什么用,后能有个全尸,对于我来说就算好了。这是鲁智深的大彻大悟,他甚至已经预见了宋江招安后的命运。
百度百科—鲁智深
鲁智深为什么选择了“坐化”
文/张治平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第119回) 这是鲁智深“坐化”前留下的一个纸条。对鲁智深的这样一个结局,我认为是小说中安排得最好的一个地方。但是有很多疑问。鲁智深本来是一个绿林好汉,“两只放火眼,一片心”,在水浒的世界里,鲁智深可以说是正义的化身。但是,他的最后结局,也就是他随宋江活捉了江南方腊以后,在六和寺内坐化这一举动,让人不解。 鲁智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这些镜头看得人荡气回肠。 为什么打镇关西,只是因为喝酒的时候,知道了金老汉父女遭人白白的欺侮,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为常见的英雄救美的故事。但是,在水浒世界里出现以后,丝毫让人笑不起来,心情只是充满凝重。一般的英雄救美以后,总是会出现,美人因要回报英雄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之类。然而,这一点,水浒中是不容许存在的,因为水浒中的英雄好汉,都是不食人间美色之人。所以,当读者看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后,只是一个劲地说“打得好”!事实上,的确打得好。如果现实中,我们看到了恶人欺负一个小姑娘都无动于衷,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完了。鲁提辖的出现,恰恰说明,水浒所在的社会大背景虽然坏了,但是人的底线伦理还是存在的!纵然在这个社会中,妇女们没有社会地位,就是做了二奶都不为世人所耻笑,反而视为光明正大的事,但是,毕竟让读者看到了一点光明,——当弱者受到了强人所羞耻的时候,还会有更强者站出来打抱不平。 鲁智深填补了读者内心的这样一个空白,因而,当鲁智深因为三拳打了镇关西以后,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和我一样,在心里轻轻地呼喊,“快走,快走,走得越远越好!”这样一个好人,不能就这样从我们的眼前消失了,这是人的正常的心理使然。还好,鲁智深不是一个蛮汉,打了镇关西以后,一面大叫,“你诈,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第3回)一面大踏步跑了。幸好跑得快,这等英雄的壮举,一定要让它存在。应该说,鲁智深的身上,是最为完美的,特别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我认为,只有鲁智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像武松、杨雄、卢俊义之徒,是俨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人,叫做女人的。这一点,我们只要读一读相关的章节就能够看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宋江、王英之流,自然只知道如何玩弄女性,拿女性作为自己取乐的筹码,自然也是不可以说有一点柔情的。唯有鲁智深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得过去。 他见到了金老汉父女以后,听了那翠莲(金老汉之女)的一番哭诉后,马上有了同情心。试想一下,这般一个大英雄,又在官家做武术教练,哪有心思听你一个小姑娘,在自己和朋友喝酒的时候,跑来哭哭啼啼的。这就是不坏了雅性,也坏了自己的好心情不是?但是,鲁智深没有,反而,在听完了翠莲的一番哭诉后,便拿出了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又向与自己一起喝酒的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一起给了金老汉父女。这个节骨眼上,史进想到了吗?没有。史进的身世、家境可都是比鲁智深好得多啊。说明两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者说就不是一个档次。第二天早上,金老汉父女俩准备离开此地,逃避郑屠,没想到,店小二不让走,说是郑屠让看着的,因为父女俩欠郑屠的典身钱。鲁智深居然想到了这一点,天刚亮就跑了过来。结果,真的就是这样。心思有多么的细腻! 送走了金老汉父女,他就跑去找郑屠的碴。其实还不就是为金老汉父女俩出气嘛。更为准确点说,是为官家不管的,他来管。就是为社会除害嘛。社会道义有此,就是有希望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情节的时候,心里那可真是喊了一千遍“好”啊!对于金老汉父女来说,这鲁智深就是一个活菩萨嘛,而且简直是送佛送到西天了嘛!打了镇关西以后,不得不远走他乡。因后来遇到了金老汉,得他女婿(实际上是翠莲的姘头)赵员外赞助,得以到五台山。到了五台山以后,可以想象,平日里过惯了酒肉生活的他,怎么可能规规矩矩地待在寺庙里,自然一天到晚到处找酒找肉的。这样,五台山的一群和尚们管不住他了,纷纷到方丈智真长者那儿告状,说他的不是,终于智真长老也不能留他了。临走时,送给了他四句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第5回)这四句话,其实就成了鲁智深一生的行动指南。 鲁智深因为做了和尚,虽然与尘缘并未完全了结,倒是官府也不来追究他的责任,也自是相当的消遥自在。离开了五台山以后,他又做了二件好事,一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十九岁的小女,一是救了瓦罐寺里的一个被掳来的妇女(只可惜这个妇女,被救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投井了)。两件事,其实都与女性有关。所以,有人认为,水泊梁山上的一群英雄都是魔王,不懂得怜香惜玉。如果从鲁智深的身上来看,其实也是不对的。他的所作所为恰好证明,所谓的梁山好汉,并非是只知道,挖人的心肝,吃人的肉的。 在面对不公平的的时候,鲁智深的确充当了一个硬汉。不仅如此,他的率性而为、嫉恶如仇都是其他的英雄好汉们所不能有的。这也正是水浒世界的悲剧,一个个看似正义的人的身上,偏偏没有正气。而一个看似有点大脑不好使的鲁智深身上,偏偏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正气,不由得人们不佩服。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在面对个人的恩怨时,居然不知道如何处理。面对自己的妻子被高衙内羞辱,他只能选择忍气吞声;面对高俅的陷害,他也只能选择忍辱求全,临走时还特意当着全村父老的面,宣告与妻子张氏离婚,以成全高衙内,最终逼得张氏不得不寻短见;就是在野猪林里,当两个被高俅收买的公人董超、薛霸要结果他的性命的时候,他也没能认清情势。要不是鲁智深及时赶到,林冲休也。因而,我们讲,在鲁智深的身上,还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面对黑恶势力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林冲一味地忍让,显然是行不通的,最终不仅不会得到任何的妥协和安全,反而只会让事情越发变得糟糕起来。有道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当我们感觉到事情不可能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的时候,就要当仁不让,果断解决,否则,最后必然还会引火烧身。林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的一味的妥协,还是没能逃脱掉火烧草料场的命运,要不是上天有眼,早已命从黄泉。 显然,与之相比,我们可以看到,鲁智深的身上的这种率真,恰恰是最为得体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关键的是,他不仅保护了自己,而且总是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了别人,包括林冲。 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鲁智深是小说的作者着意重点刻画的一个人物。没有鲁智深,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不完美的。在鲁智深的身上,作者分明是寄予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思想在里面。对于读者来说,我们自然也是喜欢,而且是大大地喜欢这个人物的。敢作敢为,没有什么他不可为、不能为的事,这才谓之真正的男子汉嘛。自然,在现实的世界里,女孩子们也是会百般地喜爱这样的人物的。至少与林冲比起来,也已经强过了一万倍。 对于这样一个理想的人物,作者总是在为他的出路着想与谋划。先是让他与杨志一起做了二龙山的山寨之主。托上天的福,后来武松也加入了他的队伍,成了一个好伴。再后来,曹正、施恩、张青、孙二娘都聚到了一起,应该讲也是好自在的。只到呼延灼出现,才打破了他们的平静生活。 当然,这里也真正见到了鲁智深的真本事,(插一句,宋江做了梁山泊主之后,只将鲁智深划作步军头领,我觉得不对)你看: 见尘头起处,当头一个胖大和尚,骑了一匹白马,正是鲁智深,在马上大喝道:“那个是梁山泊杀败的撮鸟,敢来俺这里唬吓人!”呼延灼道:“先杀你这个秃驴,豁我心中怒气!”鲁智深轮动铁禅仗,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至四五十合不分胜败。(第57回) 能够和呼延灼在马上打得平手的,是什么样的人。可见这鲁智深绝对是胜过呼延灼的人,因为他最拿手的还是在陆上徒手搏斗嘛。如果从后文来看的话,我们还可以知道,这鲁智深虽然人长得五大三粗的,但是绝对是个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一般的习武之人。这一点,在前面,三拳打郑屠的时候,我们从他如何脱身的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后来的打田虎、王庆、方腊的时候,鲁智深都没有参与过正面的战斗。但是,每次在关键的时候,都是他帮了大忙。这一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至少有两次可以提一下。一次是,会用金砖打人的马灵被公孙胜的法术破了,只得逃跑,正在飞行的时候,撞到了,“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第99回)一次是,方腊战败,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逃,大山中走得肚中饥饿,正寻得一个草庵,准备进去讨些饭吃,“只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鲁智深。”(第199回) 这就有些奇怪了,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总是撞到鲁智深,而且又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要抓的人抓住了。然而,这两处的描写,其实都是作者有意为鲁智深寻找出路。没有安排他参与正面的战斗,就是怕他了。安排他做幕后英雄也许更好。抓住了马灵后,大家都问他从哪里来,鲁智深说了一段奇怪的话,像是从天上走了一遭回来一样,活灵活现的。说是落到了一个洞里面去了,碰到了一个和尚(其实是神仙了,可能他怕说神仙,大家不相信,所说还是说遇到了和尚),那和尚就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上至非非想,下至无间地。三千大千,世界广远,人莫能知。”“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狱天堂,皆生于念。是故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第99回) 这话只有鲁智深懂了,他是和尚出身的,应该是跟随智真长老读过。但众人哪里知道这些。而且,那和尚还说了一句,“你一入缘缠井,难出欲迷天,我指示你的去路。”这应该是鲁智深不小心说露了嘴。说明鲁智深在大家都参与正面战斗的时候,一个人寻找别的出路去了,他不愿意跟随宋江招安,他喜欢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为了让大家更相信他的话,他又编撰了一点小故事,说怎么刚下去一会儿,怎么树上的花都落尽了。结果戴宗告诉他,说这是三月了,他才恍然大悟似的,搞得戴宗眼睛睁得老大。 第二次遇到方腊的时候,也是这样。众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这鲁智深就跑到这儿来了,偏偏还撞到了方腊,把他抓住了。宋江惊问经过,他说又遇到了一个老和尚,指示说,“只在此间等候。遇到一个长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又杜撰了一些其他的话,宋江听了,深信这是圣僧罗汉。然而,此时,鲁智深对自己的人生出路的问题,也想得差不多了。当宋江对他说,回到京城以后,当奏报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结果,鲁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再三规劝,鲁智深又摇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图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由此可见,对于鲁智深来说,最后一次打方腊,看到那么多的曾经是好汉的兄弟们,一个个殁了的时候,就已经在打算自己的未来了。 对人生的前途的思考,鲁智深应该说是唯一一个有哲学思维的人! 是夜,鲁智深与武松在一起歇息,忽然听到潮信,便到处宣讲,智真长老送他出五台山的时候,讲的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就是说,现在我听到了潮信的声音,应该按照师傅说的,“圆寂”。可是,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前面我们说到的,那四句偈语,就应该知道,此时鲁智深所说的四句偈语,已经不是前面智真长老所说的原话。不信,大家可以再往回看。这就说明,此处的偈语是鲁智深的杜撰,目的是为自己的脱身,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 再从后文,武松对宋江说,自己现在只有一只手臂,已经是一个废人,希望哥哥造册的时候,不要写自己的名字,就让他在六和寺出家吧。宋江答应了。还写了一个人——林冲,“林冲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第119回)这就好生奇怪,为什么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大军要进京的时候,生病了。按照正常的推断,只有一种解释,鲁智深与林冲,都只是为自己的生路,寻找一个理由。这三个人都看清楚了,依附朝廷,只有路一条,不如就此地隐姓埋名,了此一生。 因而说,水浒中的众好汉们,最后寻得解脱的,除了公孙胜一群人以外,那就是这三个人了——鲁智深、武松、林冲。
鲁智深大和尚临一谒“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全篇是什么啊?
全篇: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白话译文:
鲁智深一生不修善果,只喜欢放火。忽然顿开金绳,这里扯断了玉锁。咦!看见钱塘江水的潮信来了,今天才知道我就是我。
出处: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
这是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夜里听到钱塘江潮信,忽然想起五台山智真长老赠给他的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心里顿悟,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下的一偈。
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时期, 天下瘟疫流行,官府无道,。在梁山泊聚集起来自江湖上的许多英雄好汉,打州劫府、济困扶贫、严重动摇了北宋朝廷的统治,但宋江对朝廷的投降导致了梁山农民起义最终走向失败的悲惨结局。
扩展资料:
鲁智深绰号“”,他率直纯真,嫉恶如仇,贯穿始终,平生事迹: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护送林冲大闹野猪林,火烧大相国寺菜园,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腊。
宋江有招安之意,武松、李逵不高兴,但都不吱声,唯有鲁智深推辞离去。鲁智深貌似鲁莽,其实最拎得清。他心清眼明,高瞻远瞩,官场局势看得清清楚楚。后来做官的几位好汉都没有好下场,也印证了鲁智深的“招安不济事”。
宋江招安后,梁山好汉征讨方腊起义军,鲁智深立了大功,宋江劝他还俗,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鲁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若上一次不满招安口说无凭,这次富贵在眼前,唾手可得,依然不取,直见鲁智深性情。
百度百科-鲁智深
宋江得到了谁的帮助
宋江上梁山最本质的原因在于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水浒传》是明初的作品,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把“忠孝”作为立国之本。《水浒传》的作者所塑造的宋江这个文学形象,就是个忠臣孝子。他的人生追求就是做个朝廷命官,为国立功,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应该说他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好人”。但就是这个忠义双全的“好人”,也被一逼再逼,逼上梁山。
邪逼正反
宋江是个好汉,专爱使枪拽棒,不贪女色。阎婆惜因宋江的帮助摆脱困境,但嫁他为妻后,私与宋江同房押司张文远来往,还要抛开宋江,嫁给张文远。如果是武松,恐怕早就把张文远和阎婆惜杀了。但宋江和武松不同,他倒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因为阎婆惜是典与宋江做外宅的,不是父母匹配的妻室,宋江见她恋上张文远,便做了退一步打算,经常不上门去会阎婆惜,也不报复张文远,这是他和武松不同的地方。阎婆惜坐不住了,拉活拽地扯宋江同女儿团聚,宋江脱身不得,只得勉强就范。这一夜,阎婆惜想的是张文远,根本不理宋江,却拿了宋江招文袋,袋中装有晁盖书信和宋江准备给王公兑现在陈三郎那里买棺材诺言的一条金子,阎婆惜要挟宋江答应她三件事:送还原来典她的文书;任从改嫁张文远;把晁盖送的一百两金子交她。宋江答应了前两件事,最后一件没有马上答应,因为一百两金子没有全收。阎婆惜不信,以告官威胁。宋江怕私放晁盖一事被告发,便求她宽限三日,等变卖了家私,再给一百两金子。可阎婆惜不答应,两人争夺招文袋,宋江抢起掉落席上的压衣刀子,阎婆惜便喊宋江,本来宋江无意杀她,她的一句话反倒激起了宋江的念头,不等女人叫第二声,手起刀落,女人丧命。助人的结果,给自己招来祸灾。私放晁盖的事被掩盖起来了,但的罪名却落在了头上。
宋江私放晁盖是出于义气,阎婆惜要把宋江告官是邪心;宋江与阎婆惜是夫妻,可阎婆惜明里暗里与张文远来往是邪行;宋江没有拿到手的九条金子是晁盖给他的谢礼,阎婆惜讹诈不该属于自己的金子是邪举。
宋江杀阎婆惜不是蓄谋,而是偶然,既是以正惩邪,又是违法;他逃避法律制裁是反叛,但这种反叛是邪逼正反。
恶逼善反
宋江逃法到清风寨,清风寨的文知寨刘高是个邪恶官僚,武知寨花荣是个正派官僚,两人向来不和。花荣向宋江介绍刘高“乱行法度,无所不为”“恨不得杀了这滥污贼禽兽”;介绍刘高妻是“极不贤,只是挑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而刘高也早就想除掉花荣,“独自霸着这清风寨,省的受那厮们的气”。宋江以善心待人,想通过自己的调解使二人关系和好,也得到花荣的响应。
但还没等宋江进行调解,阴毒深狠的刘高就把他抓了起来,打得皮开肉绽。原来宋江出于善意,向清风山头领王英伏矮做低,把王英抢去准备做压寨夫人的刘高妻救了出来。可此妇却恩将仇报,心怀险恶,诬称宋江是清风山抢掠他的“贼头”。刘高便以宋江、花荣和清风山强盗相通为名,欲置两人于地。不料,宋江和花荣在被押往青州的路上为清风山燕顺、王英、郑天寿三头领所救,刘高被花荣杀。宋江又领人打下清风寨,捉杀了刘高妻。宋江为逃国法,准备领花荣、燕顺等人上梁山泊。杀阎婆惜出逃是他被逼造反的开始,是邪逼正反;杀刘高夫妻,是他被逼造反的继续,是恶逼善反。
奸逼忠反
就在宋江、花荣和燕顺一起上梁山时,收到兄弟宋清写的一封“父”的假信。这封信不但召回了宋江的身,也召回了宋江那颗反叛的心。他严遵父训,不做不忠不孝之人,宁愿,不愿上山。
但江州却再次把他逼上了反叛之路。
宋江一人在浔阳楼饮酒时,触景伤怀,在白粉壁上写了一首词和一首诗,写他自己的经历、现状和追求。在词中,他把自己比作虎,而没有比作龙,说明他虽身为囚犯,想的还是做朝廷命官,有一日能“龙虎风云会”,以虎助龙,而并非是自己做龙。他的雄心壮志是辅佐皇帝,而不是取代皇帝。在诗中,他说“敢笑黄巢不丈夫”,表明他不会走黄巢的路,认为黄巢称王不是大丈夫应该做的,大丈夫就应该效忠皇帝。即使有一日被逼造反,也要设法投降以尽忠。
宋江所处的时代,有这么几条路可以做官:通过科举考试得官;父辈为官,子承父业;还可以由吏到官,再由小官升大官,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混;第四条道路就是所谓“要做官,放火受招安”。这条路在宋徽宗年间可以走通,镇压梁山军的十大节度使都是走的这条路。李逵所说的“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指的也是这条路。宋江没有参加科考的打算;继承当官也没有条件;本可以凭其忠义,由吏到官,由小官到大官,但因杀了阎婆惜,押司做不成了,成了一名逃犯,虽被赦免一,但还是做了贼配军,整天想着“身荣”,何日能够身荣?
总之,这是为表忠心而写的诗词,其中虽充满牢骚、不平,甚至反抗的情绪,那也是出于他对不能为皇帝直接尽忠(主要指周围环境)的不满,而不是对作为朝廷代表的皇帝本人的不满。然而,无为军城里的在闲通判黄文炳奸狡诡诈,为谋求重新做官,竟把宋江这一诗一词和儿谣所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牵强附会地拉扯在一起,通蔡九知府,生事陷害,判立斩。
晁盖等梁山兄弟劫法场救宋江不。宋江率众好汉打下无为军,杀了黄文炳。在这次行动中,宋江只除了黄文炳,却没有追杀蔡九知府这个朝廷命官。而蔡九知府才是判他刑的决策人,又是他的监斩官。可见,宋江不愿伤害朝廷命官,给他自己走终南捷径留下了后路。
宋江闹了清风镇、无为军,料定朝廷必来剿灭,表示要和晁盖同同生上梁山。
浔阳楼吟诗,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是奸逼忠反,不得不反。为了将来能干自己愿意干的事——当官留名,今天不得不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上山为盗。连宋江这种心塌地效忠皇帝的人都被逼得上山造反了,可见当时社会到了何种不堪的程度!
,是阶级对立造成的;邪逼正反、恶逼善反、奸逼忠反是坚持忠义和违反忠义的道德之争造成的,这正是后来梁山武装内部招安和反招安之争的重要根源所在。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2个问题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网
鹧鹕天:斋
罡星起义在山东,杀曜纵横水浒中。可是七星成聚会,却于四海显英雄。主
人似虎,马如龙,黄泥冈上巧施功。满驮金贝归山寨,懊恼中书老相公。知
话说当时公孙胜正在B440儿里对晁盖说:“这北京生辰网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只见一个人从外面抢将入来,揪住公孙胜道:“你好大胆!却才商议的事,我都知了也。”那人却是智多星吴学究。晁盖笑道:“先生休慌,且请相见。”两个叙礼罢,吴用道:“江湖上久闻人说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晁盖道:“这位秀士先生,便是智多星吴学究。”公孙胜道:“吾闻江湖上多人曾说加亮先生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贤契。只是保正■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晁盖道:“再有几位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见。”三个人入到里面,就与刘唐、三阮都相见了。众人道:“今日此一会,应非偶然。须请保正哥哥正面而坐。”晁盖道:“量小子是个穷主人,又无甚罕物相留好客,怎敢占上。”吴用道:“保正哥哥,依着小生,且请坐了。”晁盖只得坐了第一位。吴用坐了第二位,公孙胜坐了第三位,刘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却才聚义饮酒,重整杯盘,再备酒肴。众人饮酌,吴用道:“保正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我等七人和会,并无一人晓得。想公孙胜先生江湖上仗义之士,所以得知这件事,来投保正。前日所说、央刘兄长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吴用道:“休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知。”晁盖便道:“阮家三兄,且请回归。至期而来小庄聚会。吴先生依旧自去教学。公孙先生并刘唐,只在弊庄权住。”当日饮酒至晚,各自去客房里歇息。次日五更起来,安排早饭吃了,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道:“权表薄意,切勿推却。”三阮那里肯受。吴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三阮方才受了银两,一齐送出庄外来。吴用附耳低言道:“这般,这般,至期不可有误。”阮家三弟兄相别了,自回石碣村去。晁盖留住吴学究与公孙胜、刘唐在庄上每日议事。话休絮繁。却说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物完备,选日差人起程。当下一日,在后堂坐下,只见蔡夫人问道:“相公,生辰纲几时起程?”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用起身。只是一件中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中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指着阶下道:“你常说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却是青面兽杨志。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监押着车,每辆车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杨志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B24A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甚是不好。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杨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梁中书道:“你这般地说时,生辰纲不要送去了。”杨志又禀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梁中书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说?”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送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梁中书道:“你甚说的是。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杨志道:“深谢恩相抬举。”当日便叫杨志一面打拴担脚,一面选拣军人。次日,叫杨志来厅前伺候。梁中书出厅来问道:“杨志,你几时起身?”杨志禀道:“告覆恩相,只在明早准行。就委领状。”梁中书道:“夫人也有一担礼物,另送与府中宝眷,也要你领。怕你不知头路,特地再教B441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杨志告道:“恩相,杨志去不得了。”梁中书道:“礼物都已拴缚完备,如何又去不得?”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B441公。倘或路上与小人鳖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如何分说?”梁中书道:“这个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杨志答道:“若是如此禀过,小人情愿便委领状。倘有疏失,甘当重罪。”梁中书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举你,真个有见识。”随即唤老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出来,当厅分付道:“杨志提辖,情愿委了一纸领状,临押生辰纲十一担金珠宝贝赴京,太师府交割。这干系都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鳖拗。夫人处分付的勾当,你三人自理会,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老都管一一都应了。当日杨志领了。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上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五里单牌,十里双牌。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睛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斋
玉屏四下朱栏绕,簇簇游鱼戏萍藻。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知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鳖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奈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奈他一奈。”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畅。”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跳起来趁早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喃喃讷讷地怨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话休絮繁。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古人有八句诗道:斋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B442B442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知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但见:主
热气蒸人,嚣尘扑面。万里乾坤如B443,一轮火伞当天。四野无云,风突突波翻海沸;千山灼B442,B133剥剥石烈灰飞。空中鸟雀命将休,倒颠入树林深处;水底鱼龙鳞角脱,直钟入泥土窖里。直教石虎喘无休,便是铁人须汗落。斋
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众人看这冈子时,但见:斋
顶上万株绿树,根头一派黄沙。嵯峨浑似老龙形,险峻但闻风雨响。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枪;满地石头,碜可可可睡两行虎豹。休道西川蜀道险,须知此是太行山。古
当时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歇下担仗。那十四人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办!”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殴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B441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量你是个遭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人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却待再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七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望杨志根前来。七个人齐叫一声:“呵也!”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有大本钱。”那七个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如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地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老都管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老都管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俺只是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杨志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古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斋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B329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夥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倒着买一碗吃。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子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人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匹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上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了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酒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吃那客人饶两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两贯半。”众军汉把钱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大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紥挣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争不动,说不的。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耍他们看着,只是叫人心搭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扒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不挣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处。”撩衣破步,望着黄泥冈下便跳。正是:虽然未得身荣贵,到此先须祸及身。正是: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毕竟杨志在黄泥冈上寻,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