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蜜腹剑"出自哪里?

2.口蜜腹剑还是口腹蜜剑

3.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_成语故事典故

4.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

"口蜜腹剑"出自哪里?

口蜜腹剑-口蜜腹剑指的是谁

口蜜腹剑

注 音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 义

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 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王世桢《鸣凤记·南北分别》:“这厮~,正所谓慝怨而友者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甜言蜜语、佛口蛇心、笑里藏刀

反义词 心直口快、心口如一

典 故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正正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时,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地这种伪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口有蜜、腹有剑”。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 唐朝还有一个做中书侍郎的李义府,平常的行动和表情,显得非常忠厚和温和;而且他不管和谁说话,总一定先自己咧开嘴笑,表现出十分诚恳和善良的样子。其实地的心地既刻薄,又奸诈,常使用阴险的计策害人。日子久了,人家也发现了他的这种假面具,就在背地裹说他“笑中有刀”。 像李林甫和李义府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也表里不一,若不小心,便要上当受害。所以“口蜜腹剑”不但是一句好成语,而且可作我们交友的戒言。 “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虽出自两个人的两个故事,但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现的很好,很讨人好感,叫人愿意结交,而心里却是尽想些坏主意计算人,谋害人。

口蜜腹剑还是口腹蜜剑

成语寓意

口蜜腹剑,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这则成语形容嘴上说得很甜美,形容一个人嘴巴说得好听,而内心险恶、处处想陷害人。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在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

“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后人据此提炼出“口蜜腹剑”这则成语。

“口蜜腹剑”是李林甫官场攀升之路的武器,凡是有才能、功绩、声望的人才必定要受到李林甫的打压,他依靠这种本事,久居宰相之位,对朝廷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统治的昏聩。李林甫最后的下场,也说明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_成语故事典故

口蜜腹剑成语故事典故

释义腹:内心。意思是嘴说甜话,心里狠毒。比喻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害人的阴谋。

例句老爷爷时常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对口蜜腹剑的**,一定要多加提防,谁相信了他们的宣传,谁就会上当受骗。

近义;反义佛口蛇心 口是心非;心直口快 心口如一

这个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相近于宰相的职位。此人是个非常阴险、毒辣、狡猾的家伙。对皇帝,他想方设法,用尽阿谀、拍马的本领,取得宠爱和信任。对朝中的官员,他总以甜言蜜语,讨得对方的好感和欢心。有些人被他表面的伪善所迷惑,有时对他讲出了心里话。他便以此作为把柄,背后进行陷害。尤其对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比自己功劳大的人,他总是千方百计的玩弄两面派手法,进行打击、排挤、诬陷,置人于地。

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给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他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到外地去做县令。大家都知道:这是李林甫暗中捣的鬼。以后谁也不敢向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巧言令色,笑脸相待,背地里却暗箭伤人。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了李林甫的为人,也识破了他阴阳两面的手法。后来,人们每逢谈起李林甫,都说他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阴险人物。

成语口蜜腹剑是什么意思

口蜜腹剑

释义:

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