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占鳌头造句

2.独占鳌头造句-用独占鳌头造句

3.|品 古|“钱眼”儿里看科举

独占鳌头造句

文星高照是成语吗-文星高照独占鳌头花钱

独占鳌头造句如下:

1、只档洞碰要提到家喻户晓的人类四脚朋友,猫咪独占螯头!

2、在国产手机市场,小米手机独占鳌头。

3、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科研力量使我们一直在添加剂领域独占鳌头行谈。

4、中国金属消耗量的增长独占鳌头。

5、此次比赛他三战档洞碰三胜,独占鳌头。

6、在中高端手机市场,三星颤腔可谓独占鳌头。

7、谈到好厨艺,美国人并非独占鳌头,无论您到世界何处,人们总是爱吃。

8、我国目前蚕茧总产量已超过了日本,国际蚕丝市场上,我们已独占鳌头了。

9、丁俊晖能够在奖金榜上独占鳌头,根本原因还是他本赛季的成绩足够好。

10、动产抵押作为-种新兴的担保方式,在担保物权中独占鳌颤腔头。

11、七月十五中元节心想事成送给你:身材想想魔鬼布窕迷人生活想想魔法精颤腔彩无限,本领想想魔头,谁与争锋,事业想想魔王独占鳌头。祝你如意。

12、此外,曲阜邹城抱团行谈吸引游客,推出拜孔孟文星高照登峄山独占鳌头的活动。

13、普通话人群又将跃居第一还是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独占鳌头?

14、没有茧就体会不到破茧而出的快乐:没有险就体会不到独占鳌头的豪迈,没有败,就磨不了越挫越强的肩膀。无论何时都送你一句话:信自己就最强!

15、行谈从此便一冲天,在那个辈出的年代独占螯头终于在大秦帝国成立之日,脱去俗体羽化飞仙。

独占鳌头造句-用独占鳌头造句

1、他的数学能力一直在班上鹤立鸡群, 独占鳌头 。

2、在升学考试中,我儿子 独占鳌头 ,以最高分考入了全市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

3、这次演讲比赛,李明又 独占鳌头 了。

4、这次物理考试,李进又 独占鳌头 了。

5、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 独占鳌头 。

6、李兵在全省武术比赛中 独占鳌头 。

7、无论如何,那个 独占鳌头 的姑娘的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她在那天傍晚却因为第一个得到拥有男舞伴的殊荣而受到大家的羡慕。

8、这次考试,小明 独占鳌头 。

9、他叙述了美一商业银行为 独占鳌头 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10、哈尔滨各种各样的冰冻点心,可谓全国首创, 独占鳌头 .

11、在福布斯各种名人、富人榜上,奥普拉?温芙瑞总是 独占鳌头 。

12、中国队在男子双打决赛、女子单打和双打决赛中 独占鳌头 。

13、在去年的竞赛中,乔治 独占鳌头 .

14、当然,谈到好厨艺,美国人并非 独占鳌头 ,无论您到世界何处,人们总是爱吃.

15、在近代日本赖以创汇的产业中,制丝业一直 独占鳌头 ,对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和产业资本的形成、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16、咱家陈酿的长白山人参老酒更是 独占鳌头 .

17、邻国增长的时候,西班牙能够 独占鳌头 ;邻国陷入衰退的时候,西班牙所受到的打击则最为沉重.

18、动产抵押作为一种新兴的担保方式,在担保物权中 独占鳌头 .

19、普通话人群又将跃居第一,还是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 独占鳌头 ?

20、中桥两头为精雕蟠龙,只有状元衣锦还乡才可过此桥,寓意金榜题名, 独占鳌头 。

21、他就是我们学校赫赫有名的化学状元,每次化学考试他总是 独占鳌头 。

22、他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四十多年前,就在克尔德诺顿村暨区婴儿选美赛零到六个月年龄组中 独占鳌头 。

23、为了保存其新鲜感和功效,芦荟凝胶必需在48小时以内稳定化处理,这正是昭贵公司技术 独占鳌头 的地方。

24、虽然美国人并没有垄断了世界"亡殡葬业"的市场,但是美国确以最苛重的赋税在世界上 独占鳌头 。

25、人民搜索和新华社在提供资讯方面都占有优势,而必应搜索在技术和资金上又 独占鳌头 。

26、木版画入选及获奖比例占四分之三左右,在本届展览中仍以数量多、幅面大、技艺精而 独占鳌头 。

27、这位中场指挥大师在这场与蓝军的重量级较量刚开始十分钟就取得了进球,这粒进球也帮助利物浦以三分优势在积分榜上 独占鳌头 。

28、虽然有太多对于爆炸,示威和污染的担心,但是不可否认,奥运是成功的,并且中国还在金牌榜上 独占鳌头 。

29、中元节,心想事成送给你:身材,想想魔鬼,窈窕迷人;生活,想想魔法,精彩无限;本领,想想魔头,谁与争锋;事业,想想魔王, 独占鳌头 。祝你如意。

30、七月十五中元节,心想事成送给你:身材,想想魔鬼,窈窕迷人;生活,想想魔法,精彩无限;本领,想想魔头,谁与争锋;事业,想想魔王, 独占鳌头 。祝你如意。

31、没有茧,就体会不到破茧而出的快乐;没有险,就体会不到 独占鳌头 的豪迈;没有败,就磨不了越挫越强的肩膀。无论何时,都送你一句话:信自己,就最强!

32、从此便一飞冲天,在那个辈出的年代 独占鳌头 ,终于在大秦帝国成立之日,脱去俗体,羽化飞仙。

33、征文参赛作品,商业战场变换万千,谁能 独占鳌头 ,谁能称霸群雄,靠的是什么?就是精湛的间谍技术。

34、相公,我看你三更灯火,十载寒窗,如此用功,必须 独占鳌头 ,庶不枉男儿志气。

35、只见一匹黑色俊马正 独占鳌头 ,后面跟随着一大群白色骏马,黑色骏马上正坐立着一位中年男子。

36、在众芳吐艳的**,冷静睿智的她主动出击,击败群芳, 独占鳌头 。

37、尤其是在一堆吧婆当中,那简直就是 独占鳌头 一花独秀。

38、常见的“魁星踢斗, 独占鳌头 ”吉祥图也取材于此。

39、然而,昆仑争雄后, 独占鳌头 的他却无人知其去向。

40、的新书排行榜 独占鳌头 ,摔第二名都几条街了。

41、接下来,只要二哥的买卖做的够精,登基大典前后,我们一家 独占鳌头 ……

42、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成了赵珏身边备受重用的参赞,除了容涣之外,我已经 独占鳌头 。

43、当显英雄本色, 独占鳌头 ,傲视群雄称之为史无前例。

44、恒大1比0胜江苏舜天,积47分反超上港 独占鳌头 ,上海上港与河南建业战成2比2平。

45、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 独占鳌头 。

46、儒术,在四大仙途中是出了名的难缠,于防御方面 独占鳌头 ,所以,同境界的想要拿下儒修是很难的。

47、天灾浩劫,天陨坠世,神魔大战,神器重现,群雄纷争,百家争斗,英雄齐聚首,谁能 独占鳌头 ?铺写新纪元。

48、天下才子十年寒窗均想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扬名于后世为君王分忧,可又有几个能 独占鳌头 ?我父亲考了数次最后也只能回归田垄。

49、锦标赛中 独占鳌头 的MBE轮胎车队,有来自日本的库斯克车队和寺冈自动车队,还有上海大众333车队、红河拉力车队和万宇拉力车队和西铁古车队。

50、我们宣布,此道‘龙种鼎立’ 独占鳌头 ,夺得本届乡魁食秀冠军。

51、那是巨龙统治天空时代的终结,那是魔法 独占鳌头 的结束,那是贵族和教会的黄昏,这是和金币世界的黎明。

52、一个泱泱大国,在亚运会金牌榜上 独占鳌头 ,但足球成绩却羞于见人。

53、桂冠,打破了凤鸢水榭一直 独占鳌头 的历史。

54、呵呵,毛先生,据我所知,现在世界上民用领域还没有任何的一种材料具有无法替代的,并且能够 独占鳌头 的。

55、台湾大学个人申请甄选入学20日放榜,录取考生就读的高中部分,仍由北一女中 独占鳌头 ,以192人次居冠,其次是“建国”中学和师大附中。

56、在这,他能否在这个天才辈出的世界中 独占鳌头 ,成为第一人。

57、还有大良的状元直街,因昔日有一座书院在附近,于是人们便期盼有人 独占鳌头 ,大魁天下。

58、天台部的族公据说是这些部落中修为最强的,修为极高,天台部也是天才倍出的,每一次的盛事大比,都是 独占鳌头 的。

59、军事技能和格斗技能应该也是运动技能之一,全球每年都有军事技能大比武,我们中国的健儿一向 独占鳌头 。

60、在刚才的测试中,新进弟子大部分都是纳气三级,只有李千和另一个叫卢建永的弟子达到了纳气四级,楚天纳气五级完全是 独占鳌头 。

61、看来,下次族比,冷林大哥恐怕要 独占鳌头 了,甚至将来的天秀之争,我冷家说不定又会出一个入榜的天才,名动离火郡!

62、庙中 独占鳌头 ,蟾宫折桂种种吉祥图案随处可见,营造金榜题名美好意境。

63、看我如何在人海之中 独占鳌头 ?傲视苍生。

64、如今,黄锐锋 独占鳌头 ,众学子心生仰慕,拥戴新的社首,是希望能在他的领导下,攀登成功的阶梯。

65、脚踏枯骨,力压群雄,登天路途,艰难无比,谁能 独占鳌头 !

66、此外,曲阜、邹城抱团吸引游客,推出“拜孔孟文星高照、登峄山 独占鳌头 ”的活动。

67、本来张翔是抱着办成‘新城示范项目’,可以一个人 独占鳌头 ,根本不愿意将功劳分给别人。

68、姑且提及一个名字的话,初中的女同桌绝对在我的感谢名单排行榜上 独占鳌头 。

69、三年前,南盛出现一届 独占鳌头 的文武状元,当时轰动全国,并且还引来了其他国家的嫉妒,后来被先皇看重,一路提拔上来到如今位高权重丞相。

70、纽卡顿、特蒙多德、普士泰夫和S国首相加贺武生,固执己见,寸步不让,活非要 独占鳌头 不可。

71、《荒刀十三式》可作为入门刀法,反复锤炼,扎实基础,可若是与当世刀法相提并论,除了几个刀法大家之外,怕是仍可 独占鳌头 。

72、结果,也是约瑟 独占鳌头 ,一人干掉了大半;因为身份的原因,众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倒是让这老货好好的饱了饱口福。

|品 古|“钱眼”儿里看科举

小小花钱看科举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国,若欲从富庶厚重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承传至今、历久弥新的制度文化遗产,科举考试无疑是最为人所熟识的一种。古老的中国亦因发明了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办法并为西方国家借鉴创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而被尊为考试的故乡。此后,科举虽多沐风雨,却仍实行了1300年之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科举制在长久实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育、文化、政治等多项功能,并因此造就了一个科举社会,并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宋代以后,科举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及其重大影响,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以“凭才取人”的人才选拔标准和能力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为表征的科举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所以从门第社会走向科举社会,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摆脱人情困扰,追求社会公平。受此影响,中国社会至今仍有解不开的“考试情结”。

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因此,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称它为古代“铜版画”并不过分。花钱中丰富的内容,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吉祥的内涵,代表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历来花钱是作为古钱币的一个分支。按其用途大致可以为古钱宫钱类、吉语类、宗教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等五大类,可作为厌胜(厌伏其人,咒诅取胜)、佩饰、玩赏、游戏、撒帐、洗儿、吉庆、卜卦、殉葬、赏赐、凭信、镇库、纪念、祝寿、挂灯、上梁、系包裹、镇水、性教育等方面之用途。花钱的题材图案和铭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各时代的一些思想情趣和社会意识等文化面貌。正因为如此,科举文化就深深地反映在花钱中。大量的花钱都带有科举文化的内涵,科举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以宋代为例,宋代进士地位大异于唐代,只取瞩名及第,就能“释褐”授官。于是,科举制或者科举带口促成了士大夫官僚的崛起,构成唐宋社会变迁的主题之一。宋代奉行“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的原则,向全社会各阶层开启了科考及第、出仕为官的门禁。诚如南宋戴表元所说:“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有人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祜四年(1256)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7比3。倘将这一数据与范仲淹断齑画粥、欧阳修欧母画荻等经典故事相匹配,确实印证了贫寒之士由科举入仕而终成名臣的现实可能性,彰显出宋代科举的相对公平性。以致有学者把宋代称作“科举社会”。

自太祖朝起,宋代就实行解试,省试与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士子先在地方解试中取得举人资格,再赴中央省试去考进士。省试录取后还有皇帝殿试环节,旨在将取士权收归入主,杜绝唐代那种座主考生的私门关系。惟其如此,宋代殿试虽流于程序,一干仪式却庄重荣耀,让中举进士亲身感受到皇恩浩荡。首先是唱名赐第,也称“传胪”,由司仪宫殿上从头名状元起依次高声唱名,传达至殿外听榜的省试考生。南宋杨万里有诗道:殿上胪传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名登龙虎黄金榜,人在烟霄白玉京。

我们从花钱中就可以看到这些场景,如清代喜报三元花钱,正面为喜报三元四字。所谓的三元指的是: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第一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三元及第。

据欧阳修说,解试通过率“百人取一人”。省试举人与录取进士的人数比,宋太宗朝算高的,也达65比l。可见“秉笔者如林,趋选者如云”,但三级考试一路闯关,最终蟾宫折桂的幸运儿,纵非万里挑一,却也相差不远。故为人们称颂。

尽管科举考选绝非通途,但“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寒素之家若想改换门楣,官宦之族倘欲世代簪缨,除去金榜题名,别无可行之路。科举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宋代进土地位大异于唐代。只要唱名及第,就能“释褐”授官,从而实现民间谚语说的“有官便有妻,有妻便有钱,有钱便有田”的富贵梦。

而民间传颂的状元郎被唱名时那种无与伦比的荣誉感与睥睨一世的超爽劲:“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英雄三百辈,随我步瀛洲。”也难怪鼎鼎名臣韩琦敢于轻忽嗤笑赫赫名将狄青:“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儿!”这在花钱中也表露无遗。如同以下几枚花钱中所表现的:“连中三元,早生贵子”花钱、清“独占鳌头”背“一品当朝状元及第”苏炉花钱以及清“文星高照”背“状元及第早生贵子”苏炉花钱等等,这些吉祥含义表达了人们对于读书人的祝福及期盼。

进士及第唱名之日,即脱下布衣,称为“释褐”,赐赏袍、笏,象征脱离了平民,踏上了仕途。接着,皇帝御赐新科进士簪花聚宴,表示祝贺。《钱塘遗事》说,登科及第有“五荣”:“两觐天颜,一荣也;胪传天陛,二荣也;御宴赐花,都人叹美,三荣也;布衣而入,绿袍而出,四荣也;亲老有喜,足慰倚门之望,五荣也。”总之,即便平民子弟,通过寒窗苦读,一旦高中进士,也能跻身官僚队伍。科举制就这样对整个社会潜移默化起着价值导向,以致朱熹也拿孔圣人来调侃:“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也不免应举。”

科举文化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乃是“五子登科”,说的是五代时有一个人叫窦禹钧,官居右谏议大夫,他热衷于办教育,同时,十分重视家教。因此,五个儿子相继登科,很有出息。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从而形成了五子登科这个成语。花钱中亦常有关于“五子登科”的内容,如清“五子登科”背吉祥花钱母样、清代“五子登科”背鱼化龙图花钱一枚等。

在科举文化中,最著名的神仙是“文星”即“魁星”,为十八宿之一。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附会为神,建奎星阁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科举考试则奉为主中式之神,并改“奎星”为“魁星”。宋张元干《感皇恩·寿》词:“绿发照魁星,平康争看。锦绣肝肠五千卷。”

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过去,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大龟)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宋代人同秘在《癸辛杂识》中就有当时考中状元,朝廷“送镀金魁星杯柈(盘)一副”的记载。明朝人陆深在《俨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生们在座右贴魁星图和考场出售魁星像的热闹场面。这些皆表明士生们都希望“魁星点斗,金榜题名”。“魁星”亦常出现在花钱之上。

科举社会是指科举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举影响无所不在的社会。由于科举考试在教育、文化、政治方面的功能日益强大,而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尽管它有明显的局限性,但1300年的封建统治对它仍“欲罢不能”。科举考试正是以其漫长的存在时间和巨大的历史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而所谓花钱,花外有钱,花钱交织,别具一格,各种图案,意趣盎然,精妙非凡,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社会活动的场景。因此,科举制度不可避免的在花钱纹饰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花钱在钱币史中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因此值得我们对它作进一步的探究。

关注

艺术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