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联基础知识问答

2.良药苦口利于病()老翼伏枥()以讹传讹()()败絮其中( )唇亡齿寒 荣辱与共()()宽以待人()

3.以讹传讹是何意·出自于哪?

4.唐朝最渣的诗人,却写下最深情的悼亡诗,说的是谁?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对联基础知识问答

以讹传讹出处-以讹传讹下一句是啥

苏三学联,一向勤于玩而疏于思,每每随心所欲,我想,很多朋友也与我一样。

论坛是消闲的地方,也是学习的地方,如果能将玩联和学联结合,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在嬉玩中思辩,在游戏中提高,当是一件娱己益人的事情,所以苏三开这个帖子与大道老乡交流,欢迎朋友们的参与。

我们都知道对联可以正对,反对和串对,但在实践中,要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并不容易。

问题1 何谓“流水对”,有一般的“流水”规律和常用的“流水”方法吗?

大道不空:

说说流水对

流水对是对联中比较高级的一种形式,它对对联创作手法的要求相当得高,如果能做好流水对,其他形式的对联也多半不在话下。所谓的流水对,可以顾名思义,就是像流水一般自然连贯的一种对联形式,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上下联衔接自然,下联是对上联的补充或者解答,两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是上下联内容区分明显,撇开格律不看,光看内容,也一定能分出上下联,下联的内容一定是和上联紧密连接的,不能逆转。而一般的联,如果不看格律的话,上下联往往可以互换,而流水对则不能。这也和流水的特性一个道理,水只能往低处流,不能倒着走,否则就出大乱子了。所以好的流水对,一定是要严格把握上下联的联意的。

三是上下联一定要有动感。这个所谓的动感不是说联一定要写动作,而是上下联一定要给人既连接又有变化的一种感觉,就好比拍**似的,两个分镜头,说明一件物事。我们常说流水不腐,流水之所以不容易发臭,就是因为它擅动,动起来就不会腐败,流水对也保持了流水的这个特性,动感十足。

因为流水对有这么些特性,所以在写流水对时也应注意到几点:

一是出句时一定要留有余地,流水对常见的做法就是上联设问,下联解答,二者形成有机结合;不设问的话,也可以在上联里埋下些伏笔,然后下联笔锋一转,把上联留下的伏笔填满。

二是需要注意上下联的呼应,下联在补充上联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漏洞,是否补充完整,否则流水对就不算成功。

三是因为流水对特别注重动感,所以在创作流水对时对动词的把握尤其要注意,一要看动词的选用是否符合句意的需要,二也要看选用是否合理恰当,上下联处呼应的动词,是否有各自的侧重点。

试举几例:

月色凝池底

风声破镜心

此联比较隐秘,需要细致分析。上联的重点在于一个凝字,这说明池水是静止的,所以水中的月色才能凝住;而静止的水面,在月光的掩映下是不是就像一面大镜子呢?下联起风了,风就破开了水镜,也就消散了月容。这就好比一出月色的小**,变化十足,而且空间无限。先有镜,再破镜,上下联意不可逆,否则水镜已破,月色怎能凝呢?而且上下联缺任何一句都不可,变化都不完整了。

夜月无知空笑我

世人有欲怎清心

这句看似运用了反对法,其实也是一流水对。上联的重点在无知和空笑之上,我为什么要说夜月无知空笑呢?是因为它不懂得世人有各种欲望,所以难以清心。这样一来,两联互相补充,形成一有机整体。联意也不可逆。

若有灵机能悟道

何愁妙笔不生金

上句说的是因,下联说的是果,因果结合,自然阐述。

我问清风何不语?

君答细雨本无思

上联设问,下联解答,一问一答,自然连贯。

最后强调一下,是不是流水对有时其实很难区分,可以不用强求,我们要了解的只是流水对的巧妙之处,掌握了这种做法,再做其他形式的联都会变得轻易很多。在作联时,不妨都考虑一下能否做成流水对的形式,即使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流水对,但有了流水对的味道,联都会变得自然流畅许多。

最后送四联与各位共勉。

欲作妙联,即情即理;

何为佳句,亦幻亦真

法若上乘,行云流水;

联于至境,返璞归真

细品佳联,形开神敛;

徐闻妙韵,景切情真

心有灵犀,低吟而就;

联无捷径,苦练为真

大道不空:

倒装是一般文学体裁的修辞手法,对联自然也可以用;不过流水对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要求联意一定是下联递进或者补充,不能倒,否则就不是流水对了;

关于因果顺序,一般的流水对都是先因后果的,由上而下,这样才叫流水嘛;不过凡事都不绝对,因果有时也可以换,有时果就是因,因就是果,这种情况相当得特殊,我一时想不到合适的例子,但如果遇到的话,也能算流水对。

另外,我刚才在文中的最后已经补充强调过了,我们提倡多用流水对,不是强求一定要写成流水对,只要平常写联时也注意运用流水对的创作要点就行,但最后写出的到底是不是流水对,不必强求。重其意,不重其形。

问:

我问清风何不语?

君答细雨本无思

上联设问,下联解答,一问一答,自然连贯。

——虽然有问有答,但答非所问啊~

大道不空答:

不是答非所问,这里上下联虽然用了清风细雨两种不同的物事,但就全联来看,两者其实说的是一种物事——没有思想的自然物;上联问为什么不说话?下联则答因为没思想,所以不能说话。此处的风雨并没有拟人,需要注意这一点。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得很好的,不是所有的问答句都是流水对,答非所问的就不能算,试比较:明月几时有?清风此处来。同样是写自然风物,但这句联里的两个东西就不能看成同一件物事,因为着眼点并不同。

问:

大道兄所说的:这里上下联虽然用了清风细雨两种不同的物事,但就全联来看,两者其实说的是一种物事——没有思想的自然物;上联问为什么不说话?下联则答因为没思想,所以不能说话。

-------------如联所看到的是清风与细雨二种不同的事物,把它看作同一物事,俺的理解还是有点模糊.假如

把"我问清风何不语?君答细雨本无思"中的清风与细雨分别代入,我==细雨,君==清风,觉得这样一来,就很明显的是流水对了.

细雨问清风何不语?

清风答细雨本无思

大道不空答:

这种考虑略有不周。

照你你说的,清风问细雨,细雨答清风,那么这清风细雨就都拟人了,既然有了人的语言思想,何来无思呢?

我前边已有解答,这里的清风和细雨并没有拟人,只是用清风和细雨借代一种没有思想的自然物事,在这个角度上去看,清风和细雨是同一种物事,只是用了不同形式罢了。

如果还不能理解,那我索性为此联加几个字

我生疑惑,何以清风常不语?

君作妙答,只缘细雨本无思

这样是不是清楚了呢?

问:

我生疑惑,何以清风常不语?

君作妙答,只缘细雨本无思

呵呵,那我的理解就是:清风怎么不说话呢,只因是细雨懒散的缘故,道致清风也懒惰了.

大道不空答:

这种理解不还是用了拟人吗?说过啦,清风和细雨是一种借代,不要具体化,也不要拟人化,一拟人反而不是流水对了。。。

大道不空:

我得强调一下,不是流水对,不代表这个联就不成联了。。。。。。

有些联不是流水对,却也是好对联;换角度去理解,切莫钻了牛角尖。

问:

我问清风何不语?

君答细雨本无思

——姑且不论此联是否流水对,说清风、细雨不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好像说不通,语(说话)和思(思考)难道不是人所独有的吗?

大道不空答:

对啊

所以风不语;雨无思啊,不能说话、没有思考,这是写实,不是拟人。。。。。。

大道不空:

不过我一大早就说过了,有些流水对本来就很确定,所以不要强求到底是不是流水对;只是平常作联时多运用流水对的做法,可以提高对联质量的。

大道不空:

谈谈对联的反对法

反对法,是对联中的一种常见创作手法,有不少人认为好的反对法创作的对联可以视为对联中的上品。

反对法强调的是上下联意的对比和反衬,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时间或者空间的对比或反衬。比如用过去和现在相比、天与地对比等,突出各自时段、不同空间的不同特征来。

试举例:

1 半生曾落他人后;来日定争俗世先

上联说前半生一直落魄,情境颇惨;下联则说后半生一定要奋发图强,争取发迹。上联的重点在于写落后,下联的重点在于写争先,一先一后,成为反对。

2 骄阳烈似火;寒雨冷如冰

上联写夏天酷热之景,下联写冬日寒冷之态,形成反对。

3 秋归何处莫访雁,春老此中尽伤花

上联写秋,下联写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说有了春和秋、天和地就一定是反对法联了,是不是反对法联,需要看除了有这些反义词的存在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也相反或者相对,比如骄阳烈似火;寒雨冷如冰这句,强调的就是夏日和冬天的热冷对比。反对法联注重的是句子整体的感觉,而不是单个的字词。

二是句意的相反或相对。比如积福和惹祸、睿智和愚痴等,突出上下联各自所说事物的特性。

试举例:

1 只道君为薄面客;岂知我是厚颜人

上联是写他人对作者的评价,以为作者是个很腼腆的人;下联则是作者的自道,其实他是个厚脸皮的人,只不过你们没看出来罢了。

2 雨风无律亦成曲;岁月有声难入诗

这联的重点在于“有、无”的变化,突出的是不同心境下的不同观感。写上联时的心境是闲逸舒适的,所以纵使听着杂乱无章的风雨声,也觉得像是歌曲在鸣奏;而写下联时的心境,则显然是比较悲观愁苦的,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所以即使是充满诗意的生活、岁月,作者也觉得索然无味。

3纸上谈兵,方寸乾坤争胜;心中无碍,大千世界悟空

上联写世人好胜之态,下联则说有佛性的人就没有这种好胜之心,世事皆可看破(争胜与悟空相对,方寸乾坤和大千世界相对)。

三前边两种都是有反义词或者意义相对的词直接存在的,是由局部的相反或相对影响到整个联句的反对意味,第三种则比较特殊,全联中或许并没有明显的反义词存在,但句意仍然截然不同,所以还是反对。

试举例:

1何等狂人,敢坐高台当帝子?几分傲气,竟执朱笔点魁元!

上联是旁人的置疑,问是谁这么狂妄,敢自称皇帝考状元?下联则是夫子自道,我狂是因为我有这个傲气和才学!两方针尖对麦芒,比了个不分上下。

2几度徘徊,皆因此地留吾梦;数番往返,却叫故人伤我心

上下两句写的都是来往徘徊,但一个写去了又回来的原因,一个则写的是来了又去的原因。形成反对。

3书画琴棋,骚人多雅事;油盐柴米,寒士苦生活

上联写骚人的雅趣,下联写寒士的愁苦,两联的意义相对,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不缺钱,所以优哉游哉;一个穷得很,只能每日忧柴愁米。用旁衬的手法,写出二者生活的截然不同。

补充一下:反对法有时和流水对很难区分,稍做解释。流水对包括一部分的反对法,比如因果类的流水对;但流水对允许递进,而反对法则是相对或者相反的。在句意都是相反或者相对的情况下,区分流水对和反对,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联的上下句内容是否可以逆反,或者是否可以拆分开来。

末了又赠大家数联:

顿起灵思,即情作对;

偶拾佳句,述景言心

天籁独听,闲吟得句;

山风悄语,妙悟于心

法理细分,佳联传道;

俗情可弃,雅韵在心

若是出尘,洒脱运笔;

能明自在,飘逸言心

大道不空:

流水对是需要细品的,裁判也许品评时看的联多了,速度也有些快,所以没能看出流水对的味道来

苏三:

问题3 对联讲究属对精工,但忌讳合掌。这中间的“度”其实并不太容易把握,请大道老乡谈谈对联的“合掌”之忌

大道不空:

合掌和意隔,是对联文法中争议相当大的两个内容,两者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放在一起说说吧。

大道不空:

我谈合掌与意隔

现在联坛有股很奇怪的风气,就是偏要把对联这种原本该是轻松有趣的文学游戏,弄得跟天书似的,什么规矩都往里整,而且还要片面化、扩大化。合掌和意隔就是其中很极端的两个例子。

先来看看合掌。中国文字的一大魅力就是很多情况下都可以顾名思义,所谓合掌,就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一个对联的上下句作为左右两个手掌,那么联的每一个字词就可以视为手掌的各个手指、掌心等部位,只有当所有部分都重叠起来,这才能看成是合掌,而仅仅只是一个词,也就是只有一个手指才重叠,这又如何能看作是合掌呢?不但解释不通,而且有些岂有此理,照这样说来,现在常见的一些婚联,上下句都写喜庆,合掌;挽联,上下联都写哀伤,也合掌。。。。。。大多合掌,这联还能写吗?真不知这样的合掌规矩是谁定出来的?竟然以讹传讹,遗毒无穷!

意隔也是一样的岂有此理。所谓意隔,本该是一种相对范畴之内的说法,比如上联写景,下联则不应说理,这样上下联内容不太相关,这才是意隔。可又不知是哪些无聊又迂腐的人,硬要把这个意隔扩大化、片面化,竟然出了什么春不能对秋之类的混帐话,上联说春,下联为什么就不能写秋?照他们的这种理解,那好,春景就只能对春景,那么是不是又该看成是合掌呢?如果真要这么解释合掌和意隔,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我真的很难理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喜欢对联,就该有个宣传对联的意识和责任感,要更好地宣传对联,就更应该要在保留对联精髓的基础上简化对联,而不是为它人为地增添无数莫名其妙的规矩,破坏对联的美感和意趣,教联者,授不得其法,非是教联,而是毁联!

牢骚发完,现在讲讲我个人对合掌和意隔的理解。

合掌的原意是指上下联风格一致、意思一致,上下联看不出多少区别。但仅仅一两个字词意义雷同,那并不一定是合掌,举例来说。1:神州千古;华夏万年。这联上下句的前后两个词意思都一样,全句的意思也差不多,此便是合掌之句。2:神州不幸千秋泪;华夏有情万古芳。上联说的是天灾人祸,千年不断;下联说的则是天灾虽无情,但神州人有情,苦难中的真情更显珍贵,才可万载流芳。上下联虽然同样都有神州、华夏以及千古、万年这样字面上意义相同的词,可联的着重点、意义却截然不同,所以不能看作是合掌之联。

之所以会存在合掌这一说法,其目的是为了要使联意更鲜明,表达的意思更宽广,要做到上下联尽量有所区别,但不是因为一两个字词的重叠,就视为大忌讳。

对于一些特定场景的联来说,是需要通过上下联的重复强调,来突出其中深意的,如果把这些字词替换掉,意思反而没那么鲜明,毕竟,对联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不是形式。

看看最常见的一些联:1 春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如和似意思相同。2 婚联:良缘欣化双飞燕;佳偶终开并蒂莲,良缘佳偶意思近,双、并意思同。3 挽联: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高风、亮节意思相同。4 行业联。当头事业, 到顶功夫,头和顶意思相同。

以上举的都是古来经典的对联,如果照某些人对合掌的理解,这些都犯忌了。不过我觉得这几联上下句各有不同侧重点,所以不应视为合掌。在古人学联的一些基础教程,如《笠翁对句》《声律启蒙》中,类似的联句也有不少。

所以我认为,绝不能就一两字相同来确定是否合掌,而是要根据上下联是否有不同的侧重点或风格,来予以评定。写联时,就可以通过变化角度、变换风格、变化侧重点等来避免合掌的出现。

再说说我对意隔的理解。

对联的六大要素,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内容相关,如果联意相差太远,这就成了无情对。这便是意隔这一说法存在的根源。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意隔的说法也有些扩大化和片面化了。

对联讲究意境,不同内容的联就需要不同形式的境。一般说来,写景联就宜对写景联,叙事联就宜对叙事联,励志联就宜对励志联。如果写景联对上了励志联,这自然是意隔了。这好理解,不过意隔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试举例:

先看写景联。

年年月季花争艳,点点星光夜已寒。

这一联上下句意差得太远,彼此间还没有什么联系,就有些意隔了。

写景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联写的是比较大气的景物,下联最好也以同样的角度去描绘,以大对大;反之亦然,否则很容易隔。

再看叙事联。

溪山未老风依旧,联句一时意畅然

这两句的内容、意境、手法都不同,彼此间也缺乏足够的联系,因此也有些隔了。

叙事联需要注意的是上下联句中的手法和叙事角度,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否则亦很容易产生意隔。

隔与不隔,需要相对地去看,不能绝对化,也不能扩大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意隔的句子,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可能又不是意隔。

1 诗钟里的分咏格,上下联说的就是两个截然不同而且可能也毫无关系的两件物事,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算意隔;同理,其他有特殊内容要求的句子,都不应视为意隔。

2 反对法和一些特殊的流水对句式。反对法所说的经常就是两个不相干的东西,要注意与意隔区分开来;有些特殊的流水句,乍看可能前后两联不相干,意隔;但仔细看上去,两联却又有着很巧妙甚至很隐秘的联系在内。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小心检查,是意隔还是反对或者流水对。

3 其他。我一时想不起来,等想到了再补充。。。。。。

最后小结一下,所谓的合掌和意隔,都是为了让对联变得丰满和精彩而出现的,它们的根本目的是为对联服务,而不是为对联增加麻烦的。不要让所谓的意隔和合掌束缚了手脚和灵感,规矩一多了,畏首畏尾,反而写不出好对联来了。作联时可以注意一下是否意隔或者合掌,但千万不要因为顾及这两者的存在,就啥都不敢写了;或者写来写去,因为怕犯忌,只在一个风花雪月内的小范围里转圈,不敢跳出来,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末了也有数联相赠

联在我心,清浊可辨;笔于吾手,锋钝自明

雅韵随心,独吟独乐;佳联似酒,愈品愈醇

文显清心,逍遥不尽;联成大道,乐趣无穷

浮躁文坛,灵心惟笔就;纷繁世界,净土向联求

苏三:

发人深思!大道辛苦

我和朋友曾多次讨论过隔与不隔的问题,每每争得不亦乐乎,因此而困惑。“隔与不隔,需要相对地去看,不能绝对化,也不能扩大化。”非常赞同,回头我找几个具体例子和大道讨论。

“文显清心,逍遥不尽;联成大道,乐趣无穷”同感。

试剑:

我感觉“隔”,多出现在对句,写作成联不容易,毕竟应对还是在“对”,而写作成联,不仅要“对”还要“联”,作者比较注重一气贯通,而且出自一人之手,因此,“隔”的问题不太常见,似乎我基本没见过。

大道不空:

这种说法我认同,我文中所提到的,是一些人对隔的认知过于极端了,所以隔到处都是;照我对意隔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隔句其实也并不多见。

苏三:

问题4 用典是创作对联的常用方法。如果出句用典,对句一定要用典吗?如果出句没有典,对句用典值得提倡吗?

大道不空:

关于对联的用典

用典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借助已有书籍诗文或传说故事等文学里的内容,包括逸闻、趣事、人物、诗词、风物景点传说等,来阐述联意,好的典故运用,可以使联的内容更加丰满精彩,增添美感。

对于用典,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用典要准确。在作联时,需要考虑你所运用的典故是否能准确表达你所想写出的联意,如果契合,可以使用;反之,不如不用,免得成了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试举例:豆蔻词空,青楼梦远,回首千年皆过客;

金陵城旧,古郡诗香,秋风几度觅闲情

秦淮曲散,画舫灯阑,重游此地只风烟

这是以前在某楹联论坛上的一个对联酬唱,一出句,两对句,分别围绕古都南京展开。里头嵌入的豆蔻词、青楼梦、金陵城、古郡诗、秦淮曲、画舫灯等都是典故的运用,表达对古时南京的回忆和感慨。古时的南京向来是风花雪月酒醉灯迷的代言词,如果改用什么金戈铁马、大漠飞沙之类的典故,来怀念南京(特指古代),就不那么准确了。

二是用典要自然。典故的运用,只是为了让联意丰满有趣,充满余韵,而不是为了难倒人;如果仅仅是为了增加句子的难度而刻意强求典故的运用,这种做法并不足取,所以典故的运用,贵在巧妙,贵在自然。

试举例:

劝君莫做江别鹤,愿尔能为不老松

这是诗钟题《鹤、松》七唱里的一句,由于要用鹤、松写出七句不同的句子,就需要用不同的写法去作联,以免审美疲劳,这就可以考虑用典,这句联就用上了江别鹤(古龙小说《绝代双骄》里的一个伪君子),劝诫不要做伪君子。下联则运用不老松,反对江别鹤,全联的意思就是要少弄些勾心斗角、人模狗样的伪君子行为,真性情才能活得长久自在。

典故的运用一定要巧妙自然,所以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提倡用典的,一般说来,写事的联比较容易加入典故,写比较具体的人、物(比如风景点联)等,也比较容易嵌入典故;但一些比较空泛的写景联,比如风花雪月之类的,或者追求空灵闲逸风格的联,典故就不太容易嵌入;另外,一些豪放或者谐趣风格的联,因为讲究气势和一气呵成,不宜推敲太细,这种联则一般不提倡使用典故。

典故的运用有很多种手法,整嵌(直接把人名、诗文等嵌入句中),散嵌(把一个或几个典故分别嵌入对联中的分句或者上下联中),化嵌(联中不能直接看到典故的存在,但是却巧妙化用了典故)等均可。

一般情况下,出句用了典故,对句最好也能嵌典,这样比较工整自然,也不易产生隔;但有些出句中的典故隐藏得很深,或者化得很开,典故若有若无,这种情况下的用典可以视如不见,对句有无典故均可;另外,还有一种是出句用了很偏的典故,对句时没看出来,那时对句的好坏,则得另当别论了。

至于出句无典,对句用典的情况,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对句用的典很自然巧妙,对联意的补充确实很有益,上下联的衔接也很自然,那么这种用典是可以的;但我个人认为还是以不提倡这种做法为上,顺其自然吧。

大道不空:

补充说明一下,我在本贴里所写的有关对联问答的知识贴,所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个人自创或者和友人和唱而作的联,所以不一定完全符合问答时的需要,只是举例让大家了解更直观清晰罢了,如果略有不当之处,大家心照即可。

苏三:

如果上下联的典故在时间或者人物形象性格上反差比较大,比如不同朝代,文人对武将什么的,会认为是用典不匀称吗?

大道不空:

这个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当然,如果能做到一一对应自然是最好的。不过很多时候也难免找不到合适的对应典故,只好找其他的了,所以这个问题还是灵活对待吧,不要板拘泥了。

苏三:

诗钟的用典是不是格外严格些?

大道不空:

诗钟在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严,包括词性、节奏、用典等,甚至不允许使用叠字,要求严格的工对。

苏三:

问题5 对联时,有三类词比较特殊,颜色,方位,数字,对这三类词,在对仗上有特殊的规定吗?

大道不空:

对联中的一些词性要求

对联的讲究很多,也很细,有些可以变通,但有些最基本的内容、比如词性,还是要严格要求为上,不宜变通。有些词比较好对,比如动词、名词等,也有些词,比较难对,有可能是因为可选范围窄,比如数字、方位词等;也有可能是因为词性的灵活性很强,比如颜色等。这种比较难对的词,有时就允许一定的变通。

先说说数词。

这种词性,通常情况下和其他的词,在对联里的要求差不多,没有特殊规定,但有时有些特殊的变化。

一 实数和概数的相对,比如一和几的对应。

例:一山桐子雨;几树桂花香

二 活用为数词的动词,如满、并。

满地寂寥风,数点凄凉数点梦;

一山清冷雨,几分萧瑟几分愁

三 数词对应数量词

能文能武,字做廿八划;堪歌堪颂,世成千古名

这样的联,不算很工,但因为数词可选的面太少,几个数字连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用数量词来对应,比如例中的廿八对千古。

四 一字的变化

一字是个很特殊的数词,可以有多种词性的变化,对句时需要注意。

青山似故人,记来时衣上云,一任风吹不散;

骤雨洗浊世,看归处空中电,听凭雷动无惊

此处的一就是动词。

另外,在新韵里,“一”有可能是平声,也有可能为仄声字,在去声字前,一字经常为平声;其他情况下通常为仄声,对句时应当注意。“不”字的情况也与之类似。

五 数字和其他字,连成一个整词时,此处的数字可以不用数字来对。

汉书下酒,无数风流酌酒叹;

辞赋言心,一时怅惘对心吟

此处的一时就是个整词;另外还有几许、数分等。

方位词,严格的工对一般要求以方位对方位,但也允许变通,可以用其他名词甚至代词来对应;有时方位词可能还可以用形容词来对应。

至于颜色的词,也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在使用相近颜色的情况下,比如用青对翠,要注意上下联句的意思错开,注意层次变化,以免合掌。而使用相反或者相对的颜色,要注意使用的合理性,比如你写月亮,一般情况下月亮是银白或者浅**的,但有时也会出现红月亮,那时的天气多半非常炎热,对句时就得注意这个天气的炎热,不要对什么凉风之类的。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有删减!

良药苦口利于病()老翼伏枥()以讹传讹()()败絮其中( )唇亡齿寒 荣辱与共()()宽以待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老翼伏枥(志在千里)

以讹传讹()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讹传讹是何意·出自于哪?

“以讹传讹”表示把本来不正确的话又妄传开去。

此典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来以愚人。”

一天,李纨、湘云、宝钗、宝琴、黛玉、宝玉等一起做灯谜儿玩耍。李纨先说道:“我编了个《四书》上的,即‘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大家来猜一猜。”黛玉笑道:“我猜吧。是不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着说猜对了。李纨又说道:“纹儿编了一个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笑说:“是山涛吧?”李纨说:“猜得对。”宝钗听了后说道:“这些虽然很好,但不大合老太太的心意,不如作些浅显的,雅俗共赏才好。”湘云想了一想,笑道:“我编了一支‘点绛唇’,真个是俗物,你们猜猜。”说着,便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众人都疑惑不解。宝玉想了半天说:“必定是耍猴儿了。”湘云笑道:“正是这个。”众人问题:“那末一句怎么解释?”湘云回答说:“猴儿不是剁了尾巴么?”众人都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李纨说:“昨天听薛姨妈说宝琴妹妹见的世面多,走的道路又远,诗又做得好,请她编几个谜语儿让大家猜猜怎么样。”过了一会儿,宝琴笑笑说:“我走的地方是很多,现挑了其中十个古迹,作了十首怀古诗,每首诗均暗隐俗物一件,请姐姐们猜一猜。”宝琴把诗写出来后,大家相互传看。看完后,个个都称奇道妙。宝钗道:“这十首诗,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两首却无从考查,是不是可以另做两首。”黛玉马上接口道:“后两首诗史鉴上无据何妨?宝姐姐太胶柱鼓瑟了。”李纨也接着说:“这两件事无从考查也无所谓的,古往今来,以讹传讹者甚多,只管留着好了。”对后两首所隐之物,大家猜了半天都没有猜着。

唐朝最渣的诗人,却写下最深情的悼亡诗,说的是谁?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有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其中有一位著名的悼亡诗人元稹,他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并称元白。

元稹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作,他的代表作有《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菊花》等。元稹有一首著名的悼亡诗《离思》是写给他的妻子韦从的。这首诗辗转传颂千年,被称为悼亡诗中的千古绝唱。全诗如下《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是韦从去世之后写的,全诗流露出元稹对亡妻的痴心一片,不改情深。读之感人至深,令人久久回味。读了这首诗,是不是能感觉出诗人是一位痴心不改,对爱情忠贞不二的人呢?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相反的。元稹一生不只娶过一位妻子。在妻子去世之后又曾娶过一妻一妾,并且还和好几位女子有过爱恨纠葛。用现代的话来说他。那就是一个字渣。

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从是当时的太子少保韦少卿的幼女。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位养尊处优的千金**。

元稹家中并不富裕,韦从嫁给元稹后,脱下绫罗衫换上粗布衣,为他生儿育女,操劳家务,毫无怨言。韦从20岁嫁给元稹为他生下六个孩子。27岁去世,据说是难产而亡。从去世后,元稹哀伤思怀,写下了许多悼亡诗。《离思》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诗的第一句,以沧海比喻他和妻子之间的情深似海。第二句以巫山来指代他的妻子是人间最好的。沧海和巫山是人间的大美之景点,诗人的这两句表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情不悔,任何女子都再也入不了他的眼。

第三句是说,他流连于美女如云的花丛,却不愿回头看一眼。最后一句是说明原因,一半是为了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放不下亡妻。

这首诗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写得淋漓尽致。诗的基调伤感却又唯美,境界之高,至今无人超越。元稹写出了这么好的悼亡诗,表达出他对亡妻的思念,人们也许认为他这一生都不会再娶了吧?错了,在韦从去世之后不足半年,元稹就另娶他人为妾。可见他对韦从的深情也不过如此。细数一下他的情史,与他有过纠缠的女子竟有数位之多。元稹的初恋姓崔叫崔双文。崔双文乃是平民之女。对元稹的仕途没有助力,元稹放弃了初恋,选择娶高门之女韦从为妻。《莺莺传》就是元稹回忆与初恋的故事。而写。

除了初恋与原配,唐朝的四大女诗人中的两位,薛涛和刘釆春,都与元稹有过纠葛。

薛涛原本是官宦之家的**,由于父亲官场失利被贬,一家人流落到四川,薛涛沦落风尘。薛涛与元稹相遇那年已经是42岁,元稹只有31岁。算算时间,元稹还是在与韦从的婚姻期间与薛涛纠葛不清。后来元稹离开四川抛下薛涛,杳无音信。薛涛落得个孤独终老的下场。

刘采春就更惨了,原本她与丈夫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不知怎的被元稹看上。元稹就花钱将刘采春买来。原本以为,夺来的应该会珍惜吧?但事实并非如此,元稹始乱终弃离开了刘采春。刘采春最终投河自尽。

元稹有如此丰富的感情生活,一生辜负了这么多位女子。就是以今天的眼光去评判。也要被称为渣男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的相关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课件,印发《游褒禅山记》课堂练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与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课文)

 学生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

 三、整体感知:

 1.放视频,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提问: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①(1~2):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各段,解决各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2.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

 2.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四人)展开诵读,第一小组读完第一段,第二小组接着第二段,依次轮流下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

 三、研习、讨论课文内容

 (一)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后,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画出空间方位图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 huá )山”是“音谬”?

 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拨:1.名寺 洞 碑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读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三)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提问: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2.提问: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四)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

 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

 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

 四、问题探究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学生阅读全文

 六、背诵第二段

 七、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辨析词类活用

 2.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三段

 二、集体朗诵课文

 三、发放课堂练习,学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7.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六、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ll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这是一个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险远”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个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八、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