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啊-掉书袋是哪里话
1.古人谈:寻常话语中引经据典
2.关系不错的朋友说话老是让人不舒服怎么办
3.“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这句话是谁说的
古人谈:寻常话语中引经据典
过去上高中,讲到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和《永遇乐》时,语文老师提到过辛的毛病就是。这样的评价其实也是历来的评价,如《历代词话》评“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要是一癖”,《古今词话》也说“陆辛时时”。
如今我们寻常时候倒不觉得严重,可见古今差异,此处不妨举出几个古时令人失笑或讥讽的例子来聊一聊。
话说北宋有个名将叫党进,他不怎么识字儿,一次被派往边地防范秋高马肥时北人南下,辞别时入朝致词,太祖知道党进不识字,让人告诉他不必来了直接走吧,党进脾气倔还不肯,司职上朝时班列礼仪的官吏在笏板上写好了词儿,嘱咐党进背熟咯。
然后上朝致词,党进跪在那儿一言不发。突然抬头来了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搞得大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左右问他为啥突然说这个,党进说那些穷措大 (贫穷的读书人) 老是,我也来两句让圣上知道我也有读书。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出于《石台孝经序》开篇,为唐玄宗时整理《孝经》的各种注疏之作。但此处可见,这句话说的毫无关系,基本属于莫名其妙,所以左右才会问他为啥说这个, 这算是非常纯粹没有上下文、单纯想说点儿啥的那种。
其实说起,很多人应该还会想到张岱《陶庵梦忆》卷五中范长白关于“少焉”的故事。
这里主人提到的乡里缙绅以“少焉”指代月亮,就是 典型的不自然引经据典而 断古人文章以取其义、却不具备通用性使人理解的 。笔者猜这位缙绅或许还不会句读,把“少焉”和“月出于东山之上”连起来,以为是“少焉月”,就如此指代了。这样引申实际是扭曲原意而用的。
但这与常说的“指代”不同,指代没有扭曲字词意思,反而是贴合原意并获得了广泛认可的。不过也有不扭曲意思,但仍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如小说《品花宝鉴》中王恂的两个内舅,孙家嗣徽、嗣元两个儿子。第二回《魏聘才途中夸遇美,王桂保席上乱飞花》里第一次介绍两兄弟都是文理欠通,经文读的不多却酷爱,苏州拔贡生高品给兄嗣徽起外号叫“虫蛀千字文”,弟嗣元口吃又说不清,外号叫做“叠韵双声谱”,“这两个废物真是一对”。文中两兄弟来见王恂又碰到仲清:
读来让人捧腹,可笑处都已加粗,今人有时就喜欢类似的运用敬称、典故和成语。而可笑之处就在于一是 不知原意而乱用经典 ,如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一句被用来说人“如”鸟。二是 不辨作者,或者其他借代和人物字号等 ,孙嗣徽误听为秦某,可见不知靖节先生即陶渊明。三是 在寻常口语中乱用敬称、自谦和成语 ,只放上面或许对比不出,以下为该书中第六回里,大年初六姑苏会馆团拜时的对话:
如此可见寻常话语就用口语说即可,如孙家兄弟敬称成语随口用,一句话塞进四五个,除了屁用不顶。
再引一处第八回文末郑聘才和李元茂因为被扒了银子没法儿付给相公和饭馆儿钱,而找孙嗣徽借钱而嗣徽就说出了以下的话:
如此可见连篇累牍地引用经书典籍替代原本可以随意表达的话,不仅不会显得自己读书多,反而会为人所耻笑,因为 这种单纯的替代很明显的表明了表达者没有充分理解经书典籍的含义和融会贯通方式、却又急于表现的状态 。 而这还通常伴随着撇弃通俗用法而专门寻找生僻用法。
如《柳南随笔》中说:
那再看一下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是如何的:
其实主要是下半阙中一句都有一两句用典,如此频繁确实对于古人来说算是了,今人多不会主动意识到主要是因为辛用典适于表达自身感情而没有过多偏离原意,前后衔接是存在因果的,不像前文孙氏兄弟天上一句地上一句。
所以可见,只要符合原意运用且不是很频繁,或者即使不合原意但适当发散也可。除非是本来就为了博人一笑,则随意解读以达到搞笑结果即可,比如1932年出版的《唐祝文周四杰传》中第二十二回有:
文中祝枝山拿唐伯虎“满足”家中八妇的事与华太师打趣,便是刻意生硬解读以达到效果的例子,如此用的好便是幽默,令人捧腹且无伤大雅。
此外“”也可以表现得有水平,那首先就不能太密集,其次慎重使用敬称谦称和成语等,最后就是 必须结合上下语境选择契合目前交流内容的词句 。妥善地是可以彰显的,比如《夜航船》中卷五伦类部里的奴婢一篇中的读书婢,记郑玄家婢女:
同一件事也可见于短篇小说集《西湖二集》中:
如此则也是可以的,只要应该注意的毛病一定注意,否则容易不成,反被人耻笑。但其实也可以见出多读书的重要性,读的少了难免反复引用,如果同时理解又不够多只只看字面意思,甚至不顾字面意思,则必然容易出丑了。
关系不错的朋友说话老是让人不舒服怎么办
可能你这个朋友文化水平、文学修养较高吧。如果不是故意掉书包的,而是他/她平时的文化素养导致,你也不用太介意。有这样的朋友,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呢,是件好事啊。如果是故意体现自己而令人难堪的,可以考虑适当的保持距离。
“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这句话是谁说的
"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出自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原文:"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
鲁迅先生曾因雷峰塔的倒塌而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论雷峰塔的倒掉》,另一篇是《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在“再论”一文中鲁迅先生严肃地批评了存在于中国人身上的两个问题,一是只知破坏不知去建设;二是事事求全的“杭州十景病”。
鲁迅先生在世纪之初写过一篇的文字,闲操心的提起关于雷峰塔的往事,此文后来被编进了中学语文课本,也不知“红旗下的蛋”们(崔健语)能不能读得懂。经济形势突飞猛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片繁荣昌盛,听说有人觐见忠言,力陈民情,为发展旅游事业,建议重修雷峰塔,宏扬鲁迅品牌,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歌颂白娘子、许仙的离奇爱情故事——总体说来,赚钱吧。
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加强城市建设本无可非议,也就是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闲着也是闲着,喜欢学学姓鲁的迅哥,也掉一,咸吃白菜淡操心的陈年谷子旧年糠的翻来覆去瞎叨叨。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