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贴作用-釜底抽薪贴的功效
1.三十六计的详细应用
2.请问诸葛亮36计,都是哪36计,最好有详细解释的谢谢。
3.计谋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4.什么叫猈貅?
三十六计的详细应用
一第一套 胜战计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亢龙有悔。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爱爱爱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 借刀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二)第二套 敌战计
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或跃于渊。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 暗度陈仓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 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三)第三套 攻战计
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飞龙在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迷信人认为人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先擒王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四)第四套 混战计
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见龙在野。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原典 乘其阴乱①,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②。 注释 ①乘其阴乱:阴,内部。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 ②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易经.随》卦。随,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兑上)。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震为雷。言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故如象名“随”。随,顺从之意。《随卦》的《象》辞说:“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意为人要随应天时去作息,向晚就当入室休息。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得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机行事,使乱顺我之意,我便乱中取利。 按语 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散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日:“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故事 搅乱局淝水败苻坚。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 注释 ①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②巽而止蛊:语出《易经·蛊》卦。蛊,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为刚,为阳卦;巽为风为柔,为阴势。故“蛊”的卦象是“刚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当。又,艮在上卦,为静;巽为下卦,为谦逊,故说“谦虚沉静”,“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计引本卦《彖》辞:“巽而止,蛊。”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蛊”,意为顺事。 按语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如。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如:诸葛亮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向懿者,懿退,于是仪结营而去。檀道济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故事 慈禧用计回北京。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典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②。 注释 ①小敌困之:对弱小或者数量较少的敌人,要设法去困围(或者说歼灭)他。 ②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故外名日“剥”。“剥”,落的意思。卦辞:“剥,不利有彼往”意为:剥卦说,有所往则不利。 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按语 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署,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吴子曰:“今使一贼,伏于矿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人投命,足惧千夫。”追贼者,贼有脱逃之机,势必斗;若断其去路,则成擒矣。故小敌必困之,不能,则放之可也。 故事 白起长平败赵括。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原典 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害以远隔②。上火下泽③。 注释 ①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碍。句意为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 ②利从近取,害以远隔:句意为,先攻取就近的敌人有利,越过近敌先去攻取远隔之敌是有害的。 ③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睽,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离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又“睽”,乘违,即矛盾。本卦《象》辞:“上火下泽,睽。”意为上火下泽,两相离违、矛盾。 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离违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按语 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腑。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故事 定国策范瞧拜相。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原典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注释 ①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句意为: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 ②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纷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现在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卦名为“困”。“困”,困乏。卦辞:“困,有言不信。”意为,处在困乏境地,难道不相信这基吗?此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不相信吗? 按语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 故事 蠢虞公贪财丧国。
(五)第五套 并战计
对付友军反为敌态势之计谋。终日乾乾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 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 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既,已经;济,成功。本卦初九?《象》辞:“曳其轮,义无咎也。”意为,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按语 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有。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故事 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原典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注释 ①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强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 ②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师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这正如军旅之象,故名为“师”。本卦《彖》辟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刚中而应”是说九二以阳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刚中”,又上应上坤的六五,此为此应。下卦为坎,坎表示险,上卦为坤,坤表示顺,故又有“行险而顺”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毒”,督音,治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遇顺。 按语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故事 严军纪穰苴斩庄贾。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原典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雪屯也②。 注释 ①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宁可假装着无知而不行动,不可以假装假知而去轻举妄动。 ②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卦。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屯,难也”。《屯卦》的《彖》辞又说“云雷,屯。”坎为雨,又为云,震为雷。这是说,云行于上,雷动于下,云在上有压抑雷之象征,这是屯卦之卦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其不意而获胜。 按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日: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傥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旨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丁(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丁(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故事 燕王装疯夺皇权。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原典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注释 ①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最终陷他于地。 ②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经.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是既打雷,又闪电,威严得很。又离为阴卦,震为阳卦,是阴阳相济,刚柔相交,以喻人要恩威并用,严明结合,故封名为“噬嗑”,意为咀嚼。本卦六三.《象》辞:“遇毒,位不当也。”本是说,抢腊肉中了毒(古人认为腊肉不新鲜,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中毒),因为六三阴兑爻于阳位,是位不当。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入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陷于了地。 按语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 故事 刘琦登楼求妙计。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原典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 注释 ①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句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 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易经.渐》卦。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卦象为木植长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渐,即渐进。本卦上九说“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利,”是说鸿雁走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按语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故事 田单大摆火牛阵。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原典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 注释 ①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②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 按语 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足须握机;第五乃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汉高视势未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渐以侵其势,至垓下—役,—亡举之。 故事 郭子仪单骑退敌。
(六)第六套 败战计
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潜龙勿用。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原典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注释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 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 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 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 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按语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语说: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河西汹惧。以张守归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筑城墙用的夹板和立柱)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铤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阵寇百姓多反。铤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铤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故事 失街亭孔明弄险。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原典 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 注释 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比,亲比,亲密相依。本纷六二。《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故事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原典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注释 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②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出《易经.蒙》卦(卦名解释见第十四计注)。本卦六五.《象》辞:“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本意是说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本计用此象理,是说用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就是顺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按语 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 故事 王佐断臂诈投金,黄盖诈降曹操。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比较落后的一招
请问诸葛亮36计,都是哪36计,最好有详细解释的谢谢。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浅解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探源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 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 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 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 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 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 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地。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到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反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第三计 借刀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浅解
所谓借刀,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地的目的。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故事
刘秀借刀杀李铁。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故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 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辞说:“央,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故事
多尔衮趁乱入关。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
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并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故事
韩信木罂渡黄河。
第二套 敌战计
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或跃于渊。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①。少阴、太阴、太阳②。
注释
①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骗。实,实在,真实,此处作意动词。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 真象。
②少阴,太阴,太阳:此“阴”指假象,“阳”指真象。 句意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故事
张仪诓楚助强秦。
第八计 暗渡陈仓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原典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②”。
注释
①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②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益,卦名。此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意即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故卦名为益。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纷。《益卦》的《彖》辞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是说益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巽为风为顺,那么,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日:“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故事
韩信奇兵取三秦。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原典
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
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③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为。
④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故事
郭嘉定计灭袁氏。
第十计 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原典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③。
注释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阴以图之:阴,暗地里。
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
按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马的侦宿员)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日.“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故事
隋文帝智灭南陈。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原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①。
注释
①损阴以益阳: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故事
三叉用计保孤儿。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②。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第三套 攻战计
[编辑本段]
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飞龙在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典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②。
注释
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 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故事
魏军兵败木门道。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迷信人认为人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注释
①有用者,不可借;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已用。
②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与①句相对言之。即有些看上去无什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③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故事
立张楚陈胜为王。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原典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连③。
注释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此句意为战场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方不利时,我再去围困他。
②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他(指敌人),使他向我就范。
③往蹇来连:语出《易经.蹇》卦。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险,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难;连,艰难。这句意为:往来皆难,行路困难重重。
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按语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队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翔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故事
石蜡设计除暴君。
其他的几计可以去百度百科里面去看,因为字数的限制打不了那么多,里面很全的。
计谋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原典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①,术中有数。阴阳燮理②,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③。
按语
解语重数不重理。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一)第一套 胜战计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亢龙有悔。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浅解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解析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地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第三计 借刀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浅解
所谓借刀,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地的目的。
故事
刘秀借刀杀李铁。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故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故事
多尔衮趁乱入关。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故事
韩信木罂渡黄河。
(二)第二套 敌战计
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或跃于渊。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①。少阴、太阴、太阳②。
故事
张仪诓楚助强秦。
第八计 暗度陈仓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原典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②”。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故事
韩信奇兵取三秦。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原典
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故事
郭嘉定计灭袁氏。
第十计 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原典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③。
故事
隋文帝智灭南陈。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原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①。
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故事
三叉用计保孤儿。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②。
注释
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三)第三套 攻战计
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飞龙在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典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②。
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故事
魏军兵败木门道。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迷信人认为人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故事
立张楚陈胜为王。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原典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连③。
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故事
石蜡设计除暴君。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原典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句意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包含耐性),就会有大吉大利。
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原典
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句意为:诱惑敌人,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
故事
萧翼智赚《兰亭序》帖。
第十八计 擒贼先擒王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原典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
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比喻战斗中擒贼擒王谋略的威力。
故事
西门豹治邺。
(四)第四套 混战计
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见龙在田。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典
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此计正是 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故事
曹操奇兵袭乌巢。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原典
乘其阴乱①,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②。
意为人要随应天时去作息,向晚就当入室休息。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得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机行事,使乱顺我之意,我便乱中取利。
故事
搅乱局淝水败苻坚。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
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蛊”,意为顺事。
故事
慈禧用计回北京。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典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②。
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故事
白起长平败赵括。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原典
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害以远隔②。上火下泽③。
,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故事
定国策范瞧拜相。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原典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不相信吗?
故事
蠢虞公贪财丧国。
(五)第五套 并战计
对付友军反为敌态势之计谋。终日乾乾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故事
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原典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遇顺。
故事
严军纪穰苴斩庄贾。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原典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雪屯也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其不意而获胜。
故事
燕王装疯夺皇权。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原典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入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陷于了地。
故事
刘琦登楼求妙计。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原典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
注释
①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句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
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易经.渐》卦。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卦象为木植长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渐,即渐进。本卦上九说“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利,”是说鸿雁走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按语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故事
田单大摆火牛阵。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原典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
注释
①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②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
按语
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足须握机;第五乃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汉高视势未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渐以侵其势,至垓下—役,—亡举之。
故事
郭子仪单骑退敌。
(六)第六套 败战计
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潜龙勿用。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原典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①。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
注释
①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
②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易经.渐》卦。(卦名解释见计“树上开花”注②)本身九三《象》辞:“利御寇,顺相保也。”是说利于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卫自己。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己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己方一举得之。
按语
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故事
报国仇西施赴吴。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原典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注释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
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
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
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
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按语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语说: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河西汹惧。以张守归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筑城墙用的夹板和立柱)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铤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阵寇百姓多反。铤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铤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故事
失街亭孔明弄险。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原典
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
注释
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比,亲比,亲密相依。本纷六二。《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故事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原典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注释
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②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出《易经.蒙》卦(卦名解释见第十四计注)。本卦六五.《象》辞:“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本意是说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本计用此象理,是说用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就是顺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按语
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
故事
王佐断臂诈投金,黄盖诈降曹操。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原典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①。
注释
①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克敌制胜,就如同有上天护佑一样。
按语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故事
献貂蝉王允除董卓。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典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解释见前二十六计注)。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什么叫猈貅?
貔貅,粤音读作“皮休”。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都没有分为雌雄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为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致于“天禄”则较为少人用以称这类瑞兽,还有些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像”等。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东及好运的作用。貔貅的造型很多,难以细分。较为流行的形状是头上有一角,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是有双翼的,尾毛卷须。制造貔貅的材料的很多,有玉制、石制、木制、瓷制、铜制,还有一些地方是用布来制造的。
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古代还用它来镇墓,是墓穴的守护兽,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杀气的勇猛。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
一、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中的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的平安。
二、有趋财旺财的作用,这是较多人知道的,在一些赌馆麻雀馆,都很容易看到貔貅。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一次课堂上,有学生问及趋财的问题,笔者除在风水正理上解释外,还教他们试试安放貔貅在家中的吉位。下课后,李先生选购了一对金色貔貅回家,安放在家中生气之中。一个月后,李先生在上课途中,经过马会部,买了二十元连赢、十元六环彩,到了第二天早上,看报章上的结果,一看,结果都是一样,全部输了。六环彩只中了五关,连赢又是跑一三,他把**掉进垃圾箱内之前,最后再对清楚,一看之下,李先生面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原来李先生在第三场将二号画错了三号,结果中了六环彩,得一万多元。
三、有化解五黄大煞的作用,五黄在风水上是可怕的杀星,它所到之处,都会令宅中人口不健康、运滞等,前文已有详细的说明,我们在五黄所到之处安放貔貅可解其凶性,如果在大门最好是放一对。
貔貅还是很多作用,但这种瑞兽最好用来化煞镇宅和旺财,尤其在财运方面,貔貅是有较明显作用的。
貔貅乃是风水镇宅、转祸为祥之神兽。最擅化解五黄煞、天斩煞、穿心煞、镰刀煞、屋角煞、刀煞、白虎煞、阴气煞(如坟场、庙宇、闹鬼地方)、二黑病符星。貔貅具辟邪、挡煞财三大功用。
一、当我们在外若冲煞到或卡到阴,回到家入门,附身煞见到貔貅神兽,立即逃之夭夭。
二、当阳宅遇到上列煞气,至家人居住不安、损人破财家庭不合、车祸、血光、开刀 、离婚等……貔貅镇之保平安。
三、当我们做生意或从事业务推销工作,若有生意机会,可请求貔貅神兽帮忙,咬住任何的生意机会,并促成买卖交易顺利,生产平安,收款顺是(要叮咛好生意来,坏生意不要成)。
四、貔貅神兽另具有驱邪除妖,收瘟摄毒,伏群魔的威力,因而亦可请其预防六畜瘟疫(猪只口蹄疫、狂牛症、鸡、鸭、鱼瘟)等。
五、门前犯煞安门口;窗外对到安窗口。流年煞方,安犯到地方。* 貔貅镇宅化煞力量最强,安奉之人要常感念镇护之情。偶尔请以好香熏之及寿金清净布光,威力才能持久有效。
六、如果一段时间,运气较不理想时,则可摇动貔貅胸前之铃当,即摇醒财神之意。貔貅可摆于客厅桌上、电视架上及酒柜或店面收银台、神桌……等。
七、切记!财神貔貅必须面向外。
八、平时可用檀香及一杯水供奉,使其产生磁场之威力。
九、貔貅经开光点眼后,可用手触摸、可搬动。
十、但,切记!绝不可拆开腹中之宝器,因需凝聚灵气养神方有威力。
十一、点檀香粉熏财神金身,合掌默祷,恭请财神貔貅神降临。
貔貅的读音是皮休,很多人把“貔貅”误写成皮貅“。”貔貅“催财很快,特别有利一些从事外汇、股票、金融、赛马、期贷等从事偏行的行业人,有起到催财的作用。
“貔貅“形态有点像鹿,一般是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现在常见到的貔貅多是独角。长尾巴。
一、貔貅的传说和史记
貔貅(音皮休)是一种瑞兽,和龙、麒麟一样皆不存在於现世间。在传说中;曾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古代除舞龙、舞狮外,亦有舞貔貅。在道教「请神宝诰」文中,谓有一神只名讳为「先天辖落灵官王天君」,在上天除负有雷神之职,更统有百万「貔貅神将」,负责天上巡视工作,类似人间纠察工作,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睛,穿山破石捉妖精,收瘟摄毒伏群魔,防备妖魔鬼怪、瘟疫、鬼魅扰乱天庭。
在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传说貔貅是龙生九子的第九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披鳞,甲形如麒麟,取而兽之优,有嘴无屁股,吞万物而不泻。可招八方财,可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传貔貅因为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许吃不许拉。所以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肚子是个聚财囊,同时催官运。
另据大熊猫专浓家张和民教授称在古籍中,大熊猫被称为称为貔貅(pixiu)。《史记·.五帝本纪》中,叙述了中国“五帝”之首的黄帝,他的国号为“有熊氏”,不仅尊重熊这种野生动物,而且能将熊(黑熊)、罴(棕熊)、貔貅(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明确区分开来。
史记还追述了一个故事:4000多年前,黄帝指挥驯养过虎豹、熊、罴、貔貅等猛兽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县)打败了另一个部落的首领蚩尤。由于板泉之战比较著名,所以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将它加以记载。除了《史记》外,中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的《尚书》,在《牧誓》篇中也曾叙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队“如虎如貔”,在牧野大败商纣五的军队,一直到后代,还用貔貅比喻勇猛的军士,战无不胜。在佛教中,貔貅还被用为地藏菩萨的坐骑,但是被称为“谛听”,但是从造型上看与貔貅无异。
二、貔貅的造型
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是如凤凰、麒麟一样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都没有分为雌雄的了。还有古时貔貅是分为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致于“天禄”则较为少人用以称这类瑞兽,还有些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像”等。
貔貅的造型很多,难以细分。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龙头、马身、麟脚,额下有长须,两肋有翅膀,会飞,且凶猛威武,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到现在常见到、较为流行的形状是头上有一角,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是有双翼的,尾毛卷须。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此兽无肛门,只进不出,比喻为招财进宝。
三、貔貅的功用
因此貔貅在风水上用来驱邪、挡煞、镇宅其威力是无庸置疑的。相传貔貅喜爱金银财宝的味道,常咬回金银财宝来讨主人的欢心,故有言此乃招财之物。因而貔貅另有旺财的功用。貔貅在五行风水中带火性,能招来大量的金钱,使世间财源自此打开.
在家宅或工作地点的适当位置放置貔貅,可收旺财之效。一般做偏行的人都认为“貔貅”会旺偏财的,所以他们都会在公司或营业地方摆放一只貔貅,属偏行的行业有外汇、股票、金融、赛马、期货等等。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古代还用它来镇墓,是墓穴的守护兽,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杀气的勇猛。
貔貅可摆放在风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师都认为有催财作用,而在八个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摆放玉质制造的貔貅,催财力量会很强。其实貔貅对于正财或偏财都会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来的迹象;不过,利用貔貅来催财,总带点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贵神时或鸟兔太阳吉时,开光的貔貅催财力量是最强的,不论工作属于正行或偏行。但有一点要留意,作奸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财之力,这便是灵兽的特性。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
1、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中的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的平安。
2、有趋财旺财的作用,尤对偏行、收入浮动者有奇效,例如销售、经商、外汇、股票、金融、彩马、期货、等等。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从质地上看,要以以下二种质地的为佳:
铜貔貅:古代瑞兽,有独角、双角之形,短翼、卷尾、鬃须,是最强之催财风水用具,尤对偏行、收入浮动者有奇效,例如销售、经商、外汇、股票、金融、彩马、期货、等等。
玉貔貅:貔貅尤其以玉制的催财力最强。对催财、改运、避邪、护身有特效。特制成对的玉貔貅尤其适合夫妻、情侣佩带。因为没有一模一样的玉,因此每对玉貔貅都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