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学功夫,能和真打的那种武术,到哪学

2.太极拳“阴、阳、虚、实”理论,在搏击中的应用。

我想学功夫,能和真打的那种武术,到哪学

拳打脚踢中国功夫-拳打脚踢中国功夫第三集

给你推荐一个国内顶级的武学大师,

他才是真正的武术大师,能实战,善教学

倪氏推手 倪增兆 柔道 扫帚星 形意拳 中国摔跤大师

凡习练太极拳或内家拳之人都悉知推手一二,而勤于推手又有几分层次的人更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名称“扫帚星”的练家。以其刚猛敏捷,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几招内击败了多少个前来切磋交技,一决高下的英雄好汉。又使的多少个跃跃欲试、技痒难已的好手望而却步。

说起推手真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过去又叫擖手、揉手、也有叫打手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推、双推、盘推、散推、圆形推;有定步、活步、四正、四隅、大履、乱采花等等。有喜欢走劲的、有注重身法的、有玩手法的、有究其劲路的数不胜数。但真要练到能在实战中随手拈来、挥之即去的神明阶段,却是凤毛麟角。本人练太极数十年,也长以推手实践,听老一辈拳家、大师如何能一搭手即已经制住对方,与一出手就能发人丈余开外。自己练了太极多年,即未能练到如此境界,现实中也难碰到这样的高手,不免猜疑。如此不过类似金庸小说中的夸张而已。

自从有缘有幸结识并熟悉了“扫帚星”后,不仅信服了以上的传说,随之产生了两种思绪一直在心间萦绕。一是对他能有这样的力量和技巧并结合的如此完美而施付于推手中感到深深的崇敬和叹服,实属寥若朗星。二是有幸遇上这样一位高人却因年岁于体能的不适,无法练其所能、得其所道而赶到人生的一大憾事。

人们常以大师、大家诸多名号去尊称、赞誉那些有真才实学、德高望重的名人、前辈。然而当今的社会以大师自居的泛泛自辈实在层出不穷。用大师来奉承别人的名号更是比比皆是。知道“扫帚星”名号的人太多,而知道他真名实姓为倪增兆的竟为数甚少,但叫他倪大师的却大有人在。人们似乎不需要知道他的名字,而只要领略到他大师光环的绚丽和瑞气即已感到满足。我认识倪以来,虽然从年龄上有时也亲切的叫他小倪,但我也更愿意称他为倪大师。和别人称他倪大师的人一样,这种出自于内心的钦佩和折服,实属于对他的一种应有的称谓真真的当之无愧,没有半点夸张和谄谀。

在和大师的一段交往中,我一次次感受到大师的睿智,不断的领会他对各种事物的洞察和深刻理解。尤其在通晓拳理与招式的运用上,更是有惊人的独到之处。又值得让人敬佩的是他做任何一桩事,都是以一种极认真的、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不管是练拳、推手、拍戏、哪怕平时生活中极小的琐事,都怀着一缕高度的敬业精神。这与他今日能成就如此的功夫分不开的,也是我们不管青年和老年值得学习的榜样。

凡是看过倪大师推手的人都会知道不管他和谁对垒,总是精神专注、体态曲蓄、从不松松遢遢,充分体现了拳谱中所要求的那样:敬、紧、径、劲,开门出手的严峻态度。这与我们平时许多松松垮垮、手虽相搭、心不在焉的同志是个明显的对照。

凡是得到过他指点或授教过的人,都会感到大师不管是教拳或推手演练,他都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他可以把很难的问题用最平常简练的语意使你顿开茅塞。他也可以把一段难练的拳式分割成无数的小段,让你轻松的掌握。他还可以让你在别人那里搞不清楚的东西迎刃而解,使你不再成为谜团。用大师自己的话来说:“学不好拳不是学拳人的问题,而是要看教拳人的本事。”这也是我认识大师以来,他所具备的魅力所在。

你如果不敢与大师交手,你可以搭搭大师的手,你会惊奇的发现,他双手轻到让你摸不到丝毫往来的动静;听不到任何收放的信息。让你茫茫无措,恍若坠入云雾之中。

如果你有足够的胆量敢于和他对阵,那么大师瞬间即可得机得势;无不体现出那种高层次推手中知己知彼、把太极推手里所具备的闪、还、撩、了、缠、接、逗、抖的各种要求,即刻选择的发挥出来,在最短的接触中完成一次击发,将对方重重的扔出去。此时,倘若观看者属水准平平,那他将和被摔之人一样浑浑噩噩,只知道人已趴在地上而不知何然。又假如观看者有些许水平,那可以隐隐的看到大师在对持中表现得种种手法包含着许多拳种的精髓,更可以领略到他在哪一触即发的瞬间,从二百斤的内家体内迸发出崩炸、惊弹、抖落的种种霸道。

倪原投师于形意门下,苦练了数十个春秋。随着后来中国式摔跤、古典式摔跤、柔道等等一系列的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又和诸多各家各派高手、前辈切磋,除了熟悉精通外家的种种经典也更掌握诠释了内家的阴阳开合之道比我们专练太极的人更懂太极。并把所有的技击之道融为一体,在推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每每想到大师的这种推手的综合,我总会联想起功夫巨星李小龙,当时他也是吸取了各家各派之所长,融汇到自己的散手搏击中,如此情景竟同为一辙。不同的是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是百业振兴、经济腾飞的年代。在这太平盛世的岁月里,求富贵、求舒适、求康寿的群体日渐增多,而肯吃苦、不怕累、敢格斗的人越来越少。但我相信热衷于中华武术的男儿们一定会脱颖而出,投生到民族的传统武术瑰宝中。

现在很高兴看到倪大师有了自己的博客,可以和天下广大的武术爱好者沟通、执教,这不正是那些想入此道而无法攀登之士的一大福音。过去练武中人人常说:学拳能否成就者有三,三点条件中第一要素就是要“得遇一良师”如今要找一个普通的以套路健身为主的拳师比比皆是,而要找一位象倪大师这样全面的、高水平的恩师,实在是你的缘份。本人已深憾错过了学练这精湛技艺的岁月。希望有志于此道的少壮男儿们,绝不要错过这大好的良机。在大师的指导下,磨练自己、完善自己,让日益健强的机体与高超的技艺达到一个空前的顶峰。

最后祝愿我们的大师能发扬光大推手技击的内家精髓,更祝愿在这运动中通过大师完善系统的授教而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新人来。

太极拳“阴、阳、虚、实”理论,在搏击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太极拳搏击

“搏”即搏斗,激烈的对打;“击”为敲打、攻打之意。

太极拳搏击就是双方在激烈地对抗中,利用太极拳的理论及技击功能,充分调动人的体能和潜能,去攻打对方,并战而胜之的方法。这种搏击术称之为太极拳搏击。

现在国际流行的拳击、跆拳道、自由搏击等都仅仅采用了拳打脚踢的方法。自认为五百年不败的泰拳,也只是在拳打脚踢的基础上,增加了膝和肘。近几年我国兴起的散打和散打王之赛,由于总结了我国武术的一些传统功夫:如摔法、腿法、身法等,使搏击有了新的看点。并在历次国际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爱好者参加了这项运动。但它在比赛较技过程中,大多数是形体的变化和体力的较量,而内家功夫却体现得很少。如果将内家功夫,如太极拳搏击思想渗入到散打中,才能全面地体现“刚可断铁裂木,柔亦击水石穿”,刚柔并济的中国功夫。

二、太极拳搏击中的“三合”

太极拳搏击在演练和实战中要求“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1、“心与意合”

在搏击时,本心要静,思想集中,以精神为主宰,把实战意识放在首位。众所周知,人的意识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靠精神力量的作用,人们能克服很多困难,产生非凡的能量,干出超乎寻常的事情。太极拳搏击,就是利用意念活动,来调动人的潜在能力。实战搏击时,面前有人似无人,不管脚踢、拳打、膝攻必须心领先,意透敌背,做到“人未动,意先动;步过人,身到位”,得机得势,出拳、出腿,利用我方最强之处,攻敌最弱之处。在局部上总能以优势对敌,故以小力胜大力,以合力胜散力,即“积零为整、以整击散”,达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2、“气与力合”

太极拳的“呼吸”,不同于人的自然呼吸。

人的自然呼吸,是为了维持生命而进行的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运动。这是一种由人体器官所组成的呼吸系统来完成的,无需用意识控制的自行运动。

太极拳中的“呼吸”是指人肢体气势的“蓄发、开合、收放”。与人的自然呼吸大不相同。它基于人的自然呼吸,又高于人的自然呼吸。

太极拳的“呼吸”是根据其拳艺的需要,所进行的受人意识控制的被动运动。“呼”,即周身气势放大,为周身之劲的发放所聚发的“发劲过程”。“吸”,即为周身气势的收小,为周身之劲的储存聚蓄的“蓄劲过程”。所谓“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合即是收,开即是放。

人的自然呼吸受肺活量的限制,在吸气时不能呼气,呼气时不能吸气。而太极拳的“呼吸、开合”,是根据击打时动作的需要而变化的。不仅可以吸了再吸,呼了再呼;而且还可以同时做到吸中有呼(即合中有开,如左合右开);呼中有吸(即开中有合,如右开左合)。同样还可以做到上开下合,下开上合。击打时,肢体有了“呼吸、开合”,就会力量迸发。就能在不动大形的情况下,反复出拳、出腿打击对方。

3、“筋与骨合”

我们要注意,在骨关节训练时,既要求全身关节松开,又要求虚实对准,使躯干有内含腾挪之意。

首先要求脊柱和几个主要关节(如胯、膝、肩)松开,才能全身节节贯串,身整而灵活,也就是节节松开、处处合住。并要在开中有合,合中有开的要求下转换内劲,由筋带动配合骨的活动。这样在实战中才能达到触之即发,处处得机得势。

三、太极拳搏击中力学原理的运用

任何武术最终都归结为发力于对手,战而胜之。太极拳作为从理论到实践都非常先进的优秀拳种,其发力更加符合人体生理。机械力学、流体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使人赞叹。

1、机械力学原理的运用

在太极拳搏击中,许多姿势和动作都是跟力学原理相吻合的,如击打时,我们的冲刺步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摆拳就是利用了轮轴的原理,而侧身则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太极拳搏击处处体现了力学中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在一个动作中,也可以同时运用以上力学原理。

再就是我们出拳、出腿打击对方时,如能使力的作用线通过对方的重心,就能够很容易地把对方击退、击倒。在对方出拳、出腿打击我方时,我应尽量破坏他的着力点(作用点),使力的作用线达不到我重心,反被我利用彼之力来转换,反击对方,将其击倒。

2、太极拳中的“圆”

太极拳中的“圆”,指的是门轴劲。我站在门轴处(圆心),转动时幅度小;彼站门边处(半径),转动幅度大。这就好似圆规划弧,双方肢体接触后,通过圆心的旋转,更容易将对方摔倒在地。在太极拳搏击中,没有固定的招数,而是随机应变、千变万化的,只有掌握了击打的动作要领和它的力学原理,才能提高我们的较技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太极拳搏击中,找到一个切入点(着力点),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是完全可信和可以实现的。

3、流体力学原理的运用

气血在人体的功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体是被气血充盈的,它存在于人体之内流动。假如人的气血不足或流动不畅,则可能影响生命的质量。拳谚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指通过长期练拳可达到气血充足和流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大家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因盛它的容器而成形。当我们给容器施加压力时,液体就会在其中加速流动,并在压力最小的地方产生冲力。

例如:一支注射器,我们给里面抽满水,用力推动针管,这时针管中的水受到推力,就会射的很远。

又例如:一个球胆,我们给它装满水,让球胆嘴向下,水会顺着球胆嘴慢慢地往下流,但是,如果我们给球胆急速加力,球胆受到挤压,那么从球胆嘴喷射出来的水就会产生一股很强的力量。

气血在人体中,就和液体在容器中相同。在太极拳搏击中,我们利用流体力学的特性,用意识和体能来控制气血的流动,就能练得:“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劲由内换”的内家功夫。

流体力学在太极拳搏击中怎么运用呢?下面举例说明:

例1:在击打中,我们出右拳时,根据太极拳阴阳虚实的关系,肯定左拳抽回,并向身体贴近,就像猛然关门一样,给体内一些挤压力,加上腿的蹬伸和制动,这样就使身体的躯干部分,像球胆那样受到挤压。而所出右拳的右臂,就像球胆嘴往出喷射水一样,将气血送至右拳,增加打击对手的力量。

例2:当对方打击我时,由于我重心和气血的转换,使对方击我不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挨上打不上”。

例3:我们发右前冲拳击打对手时,后腿向前蹬伸,前腿制动,这就相当于针管推水,将气血从后腰过背脊至右臂达右拳出奇制胜。

将流体力学的特性,运用于太极拳搏击实战中,加上我们控制气血流动的能力,在竞技时,就能快速有效地击倒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