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赋》课文知识点

2.跪求!把阿房宫赋,赤壁赋修辞全列出来。谢谢了

3.《春江花月夜》凭什么被喻为“以孤篇压倒全唐”?

4.前赤壁赋赏析

5.高三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6.初一的学生 阅读 和修改病句的成绩 不是很好 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高

《赤壁赋》课文知识点

不绝如缕是什么句式-不绝如缕指的是什么意思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课文原文

壬(r?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n]而歌之。歌曰:?桂棹(zh?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舻(l?)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o)樽以相属(zhǔ)。寄蜉(f?)蝣(y?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哀吾生之须臾(y?),羡长江之无穷。挟(xi?)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肴(y?o)核既尽,杯盘狼藉(j?)。相与枕藉(ji?)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奏。

介词结构后置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宾语前置

1.何为其然也?

译: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他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如果从没有变化的一方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被动句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跪求!把阿房宫赋,赤壁赋修辞全列出来。谢谢了

赤壁赋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二、常见实词归类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5、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7、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三、文言虚词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 (奏乐)

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楚人一炬 (火把) 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一族的人)

(二)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数词用作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

(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

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五.文言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译文: (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文: 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河虹?

译文: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

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春江花月夜》凭什么被喻为“以孤篇压倒全唐”?

《春江花月夜》被喻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原因是这首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

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词句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开满花草的郊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此处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此处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望:一作“只”。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意,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月华:月光。

文:同“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碣(jié)石潇湘: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湘江与潇水,在今湖南。这里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作品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作品赏析

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

名家点评

胡应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诗薮》)

叶羲昂:“摇”、“满”二字幻而动,读之目不能瞬。(《唐诗直解》)

陆时雍: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唐诗镜》)

钟惺: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唐诗归》)

谭元春: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唐诗归》)

李攀龙:绮回曲折,转入闺思,言愈委婉轻妙,极得趣者。(《唐诗选》)

周珽:语语就题面字翻弄,接笋合缝,铢两皆称。黄家鼎曰:五色分光,合成一片奇锦。不是补天手,未免有痕迹。汪道昆曰:“白云一片”数语,此等光景作若虚笔力写不到,别有一种奇思。(《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王夫之:句坷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尔成章,令浅人言格局、言提唱、言关锁者,总无下口分在。(《唐诗评选》)

毛先舒: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酝藉,一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诗辩坻》)

吴乔:《春江花月夜》正意只在“不知乘月几人归”。(《围炉诗话》)

宋长白:唐人有“春江花月夜”一题,同时张若虚、张子容皆赋之。若虚凡二百五十二言,子容仅三十言,氏短各极其妙,增减一字不得,读此可悟相体裁衣之法。(《柳亭诗话》)

王尧衢:此篇是逐解转韵法。凡九解:前二解是起,后二解是收,起则渐渐吐题,收则渐渐结束,中五解是腹。虽其词有连有不连,而意则相生。至于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于“江”则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潇湘、碣石等以为陪,于“月”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以为映。于代代无穷乘月望月之人之内,摘出扁舟游子、楼上离人两种,以描情事。楼上宜“月”,扁舟在“江”,此两种人于“春江花月夜”最独关情。故知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古唐诗合解》)

徐增:首八句使人火热,此处八句(按指“江天一色”以下八句)又使人冰冷。然不冰冷则不见火热,此才子弄笔跌宕处,不可不知也。“昨夜闲潭梦落花”此下八句是结,前首八句是起。起用出生法,将春、沈、花、月逐字吐出;结用消归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句不与上连,而意则从上滚下。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诗真艳诗,才真艳才也。(《而庵说唐诗》)

沈德潜: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唐诗别裁》)

范大士:层层灵活,如剥焦心,全不觉字句牵合重复。(《历代诗发》)

王闿运:接入春江,浩渺幽深。就便从花谈到月,又说到江,意境幽曲。(《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陈兆奎:《春江花月夜》,萧、杨父子时作之,然皆短篇写兴,即席口占。至若虚乃扩为长歌,秾不伤纤,局调俱雅。前幅不过以拨换字面生情耳,自“闲潭梦落花”一折,便缥渺悠逸。王维《桃源行》似从此滥觞。(《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

闻一多: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后世影响

《春江花月夜》一诗在立意和选材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借乐府旧题谱写出天下众多人的心声,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又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内容和形式多为后世诗人所借用。

此诗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融为一体。它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不论从主题的提炼还是题材的加工上,此诗对唐朝繁荣的诗歌局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后代诗歌创作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诗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诗人所引用或化用。比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化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能是根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来;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

在意境和结构方面,江天一线,皎月一轮,白云一片和婆娑的花枝,绰约的人影,孤独的明月楼,又以其形的对比,构成线条的旋律,赋予此诗以绘画美。作者又以夜的寂静为背景,把人们臆想中的海潮声、江流声、捣衣声、凄凉的雁叫声与游子思妇的叹息声,巧妙地编织成声音的旋律,赋予此诗以音乐美。此诗的这些美感对现代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前赤壁赋赏析

 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文章写于元丰五年(1082),其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有三年,政治上抑郁苦闷,生活上比较贫困。作者在这篇赋中以自我排遣来解脱苦闷,全文五节按感情的起伏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突出地写月夜泛舟欣赏奇妙的江山美景和御风“登仙”的超然之乐。接着,客人悲凉幽怨的洞箫声,引出对历史人物兴亡的凭吊和现实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原来欢快舒畅的情绪骤然低落。最后,作者阐发了事物的“变”与“不变”的观点,由此丢开愁怀,主客共同在“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中得到解脱,畅饮入睡,“不知东方之既白”。这里,作者旷达的胸怀和纵情山水、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文中所谓“变”与“不变”的观点,不过是老庄哲学的齐生、等荣辱、同忧乐、无是非的虚无主义思想。 前赤壁赋 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的十六日。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泛舟:乘船。泛:飘浮。赤壁:这里指湖北省黄冈县城外的赤鼻矶。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合破曹操的赤壁是在湖北省的嘉鱼县,两者不是一个地方,作者是借赤壁之名来吊古怀抒。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举酒属客:举起酒杯请客人同饮。属:劝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两句说,朗诵“明月”诗里的“窈窕”一章。这是指《诗经·陈风·月出》篇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即“窈窕”。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即“南斗”和“牵牛”,心宿名。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这两句说:听任小船漂流而去,出没在旷远迷茫的江面上。纵:听任。一苇:比喻小船象一片芦苇叶狭长而轻。所如:所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宽广。茫然:江面上迷茫一片。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这句说:浩浩荡荡地象腾空驾风而行。虚:太虚,天空。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两句说:飘飘然象离开尘世,超然独立;成了仙人,飞升仙境。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扣舷:敲着船边。指唱歌时打拍子。歌曰:“桂棹兮兰浆,桂棹、兰浆:划船的工具,桂和兰都是形容浆的精美。兮:啊。击空明兮泝流光。空明:水月交映的明净的江面。击空明指船浆击打明净的江水。流光:江水上浮动着的月光。泝:同“溯”,逆流而行。泝流光指船在浮动着月光的江面上逆流而进。渺渺兮予怀,我的心啊,想得很远很远!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句说:遥望“美人”啊,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古人常用来指内心想慕的贤人、圣主或美好的理想。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倚着歌声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象哀怨,象思慕。如泣如诉,余音嫋嫋,嫋嫋:形容声音宛转悠扬,缭绕不绝。不绝如缕,缕:细丝。午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两句说:(悲泣的箫声)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飞舞起来,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不已。幽壑:原意为深谷,这里指深渊。嫠妇:寡妇。苏子愀然,愀然:面容忧愁变色的样子。正襟危坐,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缠绕。山川相缪就是山盘水绕。苍苍:这里指苍翠之色。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他作中郎将时才二十四岁。困于周郎:指曹操与周瑜率领的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地方大战,结果曹操大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荆州:东汉末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当时荆州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一带。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进兵荆州,迫使刘琮(刘表子)投降,接着又在当阳长坂打败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进兵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舳舻:战船。舳舻千里是指战船前后相接,连绵不绝。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临江:面对着长江斟酒。酾酒原义是滤酒。槊:长矛。曹操破荆州后,顺长江而下,踌躇满志,临江饮酒,横执着长矛吟诵他所作的《短歌行》。固一世之雄也,真是一代的英雄啊!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江渚:江边和江中的沙洲。侣鱼虾而友糜鹿,侣鱼虾:同鱼虾作伴侣。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举匏樽以相属:举起酒杯互相敬酒。匏:一种葫芦,锯开可以作酒器。寄蜉蝣与天地,蜉蝣:夏秋之间生在水边的一种昆虫,只能活几小时。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吾生之须臾,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两句说:同神仙一起游玩,和明月一起长存。挟:带着,这里是伴随的意思。遨:游玩。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两句是说:明知道这是不可能马上实现的,只好把表达这种心情的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遗响:指洞箫的余音。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两句意思说:滔滔逝去的江水,象这样不断地流,实际上却未曾流去。斯:此,指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两句意思是说:时圆时缺的月亮,实际上却终于没有圆缺。彼:那里,指月亮。卒:到底。消长:消减和增长。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这两句说:如果从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任何事物简直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原样。曾:副词,简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无尽:没有终了,不会消失。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且夫:承接连词,近似“况且”。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两句说: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造物者,指大自然。适:享受、赏玩的意思。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洗盏更酌:洗杯重饮。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狼藉:杂乱无章。相与枕藉乎舟中,这句说:彼此挨着睡在船里。不知东方之既白。既白:(天色)已经发白。 赏析这篇赋的艺术成就很高。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得这样自然,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其浓烈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写景最具特色:泛舟于月夜的秋江,天上一片银光倾泻,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只见一苇扁舟,浩浩渺渺,顺波而流······随着作者任意挥洒的彩笔,读者只觉得眼前一片秋色,深深感受到无比的美,不能不为之陶醉。与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的是作者飘渺的思绪,通过放怀的长吟,启人哀思、催人泪落的洞箫声,主客间吊古伤今的悲叹感慨和看来超脱实为虚无的对话,层出不穷地渲染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同样地激逗着读者思绪的起伏,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这篇赋的另一特色是文字优美流畅,生动形象.作者对于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妙好词,比比皆是。如:用“徐来”描绘清风微微地、从容不迫地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勾勒出一种安谧宁静的画面,给人以舒坦爽然的感觉。用“徘徊”一词描绘天上的明月也依恋地放慢了脚步,赋予无生命的月光以知觉和感情,使人感到她似乎也与泛舟夜游的主客一样被如此美景所陶醉。“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句,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轻举荡漾的动态,是何等传神;而“茫然”一词,既是描绘作者视觉所及的景象,又传达出他在领略旷远迷茫的江景时所产生的具体感受。顺此驰聘想象的翅膀,达到了感情的升华,其结果便由泛舟夜游而进至“浩浩乎”、“飘飘乎”凭虚御风、羽化登仙的神游境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句,用“枕藉”一词化叙述为描绘,形象地勾勒出主客豪饮后任意入睡的情景,又通过“不知”一词写出主客睡眠之酣畅,从而反映出解脱苦闷之情后的轻松自在,使读者感到此情此境历历都在眼前。又如,形容洞箫声的凄切,从各个角度形象地加以攀状。以上这些常见的字和词,它们本身并不存在特别美妙之处,但是由于作者依据情和景而“随物赋形”,便显得“姿态横生”,具有形象的美,可见其设想运用之妙。此外,全篇韵散结合,偶句和散句交互叠出,错落有致;音节自然,具有流利的节奏美。而文字的流畅,更如“顺流而东”的滔滔长江之水,实践了作者“形乎所当行”、“止乎不可不止”的主张。本文在写法上既不受传统赋体的限制,用散文的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发议论,但是中间主客对话又巧妙地运用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这种主客对答,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独白,表达出苏轼思想感情上波折、挣扎、解脱的过程,同时造成了文意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高三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1.高三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1.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2.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逍遥游》。

 3.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他用这种诗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代表作《九歌》《九章》《天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纪念日。

 4.我国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是荀子,原名荀况,代表作是《劝学》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八种体例,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年间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订的国别体断代史。

 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8.《出师表》《隆中对》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9.“三曹”是指东汉建安时期的父子诗人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的代表作有《燕歌行》,曹植的代表作有《七步诗》《白马篇》。

 10.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散文有《桃花源记》,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11.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南朝宋代小说家刘义庆写作的《世说新语》。

 1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3.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14.“初唐四杰”指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15.唐诗《回乡偶书》《登鹳雀楼》《凉州词》《春晓》《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分别是贺知章、王之涣、王之焕、孟浩然、王维。

 16.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18.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20.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1.《阿房宫赋》和《清明》诗的作者是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

 22.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代表词作分别是《雨淋霖》、《声声慢》。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苏轼号东坡居士,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名作有《赤壁赋》;辛弃疾号稼轩,代表词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我国第一部也是的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24.《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六国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的作者分别是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

 25,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集是《梦溪笔谈》,由北宋沈括用笔记体写成的。

 26.《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27.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高祖还乡》的作者分别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睢景臣。

 28.“明清四大奇书”(又称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9.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

 30.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明代小说家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

 31.明代传奇剧《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清代传奇剧《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分别是洪、孔尚任。

 32.“三言”小说是指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33.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作的《聊斋志异》,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34.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其中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35.“晚清四大谴小说”是指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XX》、曾朴的《蘖海花》。

 36.中国古代“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7.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38.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楚辞》,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梁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39.“乐府双璧”指的是北朝民歌《木兰辞》和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40.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2.高三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

 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二、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三、一词多义

 1、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

 2、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3、从:

 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4、也: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

 5、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

 6、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不拘于时(介词,被)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7、乎: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

 8、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

 四、词类活用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

 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

 六、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知道文章的停顿,有的人就去求师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求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象这样罢了。

3.高三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4.高三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趣舍万殊(通“取”。教材注释为:趣,趋,趋向,取向。)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2)一

 其致一也(统一,一致)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

 固知一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群贤毕至(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年)

 况修短随化(寿命的长(短))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驰)

 所以兴怀(使……兴起)

 二、文言虚词

 1.以

 (1)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

 (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

 (4)介词,到。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已为陈迹

 4.之

 (1)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所之:所喜爱的事物)

 (5)代词,它。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

 (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5.高三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1、《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他是法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2、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故都的秋》文笔简洁、优美,是郁达夫抒情散文代表作。

 3、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飘流记》等。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共305篇,故又称作“诗三百”。《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间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在章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采薇》即是一例。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

 5、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地方色彩浓厚,故曰《楚辞》,也称“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6、《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是西汉的一个官署的名称,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包括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两部分)。其特点是继承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叙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体和骚体,形成了在我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杂言诗和五言诗。

 7、《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

 8、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与其子曹丕、曹植均以诗文闻名,被后人称为“三曹”。

 9、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诗歌《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以及辞赋《归去来辞》等。

 10、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1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他的书画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1079年,被贬黄州,其间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赋,课文所选为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12、《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王荆公、王文公。

 13、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初一的学生 阅读 和修改病句的成绩 不是很好 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高

1.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太路的路轨窄,敌人把平汉路的车头无法移用到这里。

B.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C.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D.这首交响乐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2.下面各句没有语病或歧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D.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3.下面五种说法,哪种没有语病,选出来。

A.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测量的是在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

B.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C.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

D.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工作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4.下面几组句子里,哪组没有病句:

A组:

1)黑暗势力的迫害,使她更坚决地把我们兄弟几个送到革命队伍里去。

2)从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四人帮”之流把无产阶级领袖神化、偶像化,其目的就在于把自己冒充成“超人”。

B组:

1)大量观测的数据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隔半个小时就观测一次。

2)许多运动员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这无疑是个缺点,在体育院校的教学中是应当加强的。

3)当家长的助长、迁就孩子的缺点是不应当的。

C组:

1)听了老山战士的报告,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要向老山战士学习。

2)我们有一些同学,他们缺乏的是没有远大的理想。

3)考场里一片寂静,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有人陆续交卷。

D组:

1)在学习上有成就的人,大多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经过顽强努力才取得成功的。

2)我们并不否认这部作品有某些不尽乎人意之处,比如某些细节不够真实、个别人物的语言还不够性格化。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这个结论,既然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结构和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B、这个结论,既然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结构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C、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结构和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D、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结构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6.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B.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C.不远处有片树林,这是我练习打太极拳的地方。

D.在退休者中,有许多继续为四化建设贡献余热的专家学者。’

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B.我说赵武灵王是英雄,因为他不仅仅是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C.雅琪将士用不屈的斗志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化作战斗力,使得劲旅申花怏怏而归。

D.我现在还痛感有周密研究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的必要。’

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B.一位农民为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它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C.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的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D.一位农民向国家捐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其工艺美术价值很高。

9、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院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的中心。

B.妇女们秧插得又密、又齐、又快、又漂亮。 ’

C.这样一直漂到潼南镇,才被派来抢险的机动船把他们从昏迷中救上来。

D.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0.请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B.愿意参加革命的,我们欢迎;愿意回家的,我们发给路费。一切由大家自己决定。 ’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11.从下面四个句子中,把没有语病的一句选出来。

A.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B.虽然目前国家还有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但确实有不少问题,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C.我们生产的直流镝灯与国外的炭精灯相比,耗电量只有炭精灯的四分之一,而有效的照明度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它的重量只有炭精灯的五分之一。

D.这四亩试验田共有七十七株结果的梨树。一九七七年总产五万九千三百多斤,平均亩产一万四千八百多斤,其中好果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好果中一级果又占百分之六十五。 ’

1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D.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

13选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

A.放在穿堂中的大屏风,除作装饰外,还有遮蔽作用,以免人们刚进入穿堂就直见正房。

B.我们都聊起了三十年前的过去和三十年后的今天。

C.这部60万字的长篇小说,构思精巧,叙述严密;简直无隙可乘。

D.我们要根据作者看法的广度,对于他所接触到的那些现象的理解是否正确,描写是否生动来判断。

1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和外国朋友一样,我们自己也是喜欢民族的、传统的形式和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

B.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的焚书,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真正中断、灭亡。’

C.学校没有一个人否认今年能在教学上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是靠天等雨,还是靠人找水?是人定胜天,还是听天由命?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

15指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B.在我们中间,一个人发生困难,就有上百、上千、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热切地伸出手,不遗余力地帮助你。

C.文章关于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引起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D.荔枝是亚热带果树,……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16选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17以下句子没有语病一句是

A.他们担心过多的变革会导致原来的社会格局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运转受到障碍。

B.他这次访问日本是要同日本国会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问题。 ’

C.洞中的历代刻石,大概属于“四旧”,早已铲除殆尽,无一幸存,只剩下伤痕累累的石壁。

D.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不管气候条件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 ’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19、用下列词和短语(词组)组成一个句子,排列后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飘升 ②细细的 ③冉冉(的) ④青烟 ⑤一缕缕的 ⑥在夜的空虚中

A.② ⑤ ③ ④ ⑥ ① B.⑥ ⑤ ② ④ ③ ①

C.⑤ ② ④ ③ ① ⑥ D.② ⑤ ④ ⑥ ③ ①

20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B.吴荪甫似乎厌见那些灯光,独自踱到那小池边,在一只藤椅里坐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C.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提高和扩大飞行员的视野和视敏度。

D.湖色越远越深,由远到近,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对于我们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B.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秋天的岳麓山是观赏红叶的最好的季节。

D.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22无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75.6公里/小时。

B.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为75.6公里以上。

C.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速度为75.6公里/小时。

D.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约为75.6公里。

23下面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哪句:

A.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C.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未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

25指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的程度。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坚持学习一辈子。

B.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一看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看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一辈子坚持下去。 ’

C.一个人要能成才,必须坚持学习。这里一是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要有毅力和决心,能坚持学习一辈子。

D.一个人要能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要有毅力和决心,能坚持学习一辈子。

26选出一个不会产生歧义的句子。

A.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B.贪小便宜的人看不起。

C.天色晚了,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请打针的在注射室外等候。 ’

27选出没有语病的句子

A.出租车确实便利交通,可是如果它不敲竹杠,不乱收费,我就要举双手高呼:“TAXI,万岁!”

B.出租车司机们已经从敲竹杠、乱收费上升到参与、盗窃等犯罪活动了,其个中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多捞钱。

C.陈松军想打退堂鼓,厂长就来帮助他认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让他看到现在的青年一代积极向上的特点,不要只看到少数青年的不良行为,使他改变了对青年人的片面看法,鼓起了工作的勇气。

D.一九七七年九月,美国发射了一个不载人的宇宙飞船,叫“旅行者一号”,想飞向太阳系之外。

28下面四项只有一项无语病,请把它选出来

A.还有些作物品种,所以能够抗病,是因为体内缺少侵入的病菌所需要的某些营养物质,病菌侵入以后无法生存。 ’

B.还有些作物品种,虽然能够抗病,但因为体内缺少侵入的病菌所需要的某些营养物质,病菌侵入以后无法生存。

C.还有些作物品种,如果能够抗病,那么体内缺少侵入的病菌所需要的某些营养物质,病菌侵入以后无法生存。

D.还有些作物品种,不但能够抗病,而且因为体内缺少侵入的病菌所需要的某些营养物质,病菌侵入以后无法生存。

29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欢迎的人群中,既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在人们怀抱里的两岁的孩子。

B.经过刻苦的练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都在95环以上。 ’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严密思维的能力。

D.画家蔡若虹到延安附近却受阻,只好绕道香港、河内、昆明,历时七个月才到达理想之地。

30.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

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31没有语病或歧义的句子是

A.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

B.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由于争权夺势,曹丕不是竟然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决不姑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3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营企业工作时,提醒他们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 ’

3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比赛采用马拉松竞赛方法,取男女各前三十名。

B.丈夫看着妻子黑发中夹藏着的白发,妻子看着丈夫脸上的皱纹,两个人都觉得又增加了几根。

C.可当他经过原来的办公室时,却闻到扑鼻的酒香,刺耳的狂笑,窗口上那前仰后合的黑影,使他头皮发炸。

D.有关专家认为,这部专著标志着我国的巴克莱研究朝世界一流水平迈进了坚实有力的一大步。 ’

3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没有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

B、这样重复的课程当然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

C、就在这时,机器忽然发生故障,锅炉不得不熄火了。’

D、老干部和新干部要搞好团结。

35.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对于黑板报的艺术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维妙维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类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D、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

病句修改答案解析参考

1.B.A.“无法”应提到“把”前。C.“不绝如缕”不妥。D.“作者……疯狂叫嚣”不对。

2.B.A.“肤浅”“贫乏”与“丰富”“深刻”没有分别对应。C.“侃侃而谈”不妥。D.有歧义。

3.B.A.C.D.均为主谓不配。

4.D. A组:2)无主 B组:2)“缺点,应当加强”不配。C组:1)谁“使我……”?不清。2)“缺乏的是没有远大的理想”多了否定词。3)“有人”“陆续”应换位。

5.D.A、B“既然”应“虽然”。C、关联词语不当,“因而”改“也”。

6.D.A.“从”应置“中国人民”后。B.“不可”累赘。C.“这”应改为“那”。

7.D.A.“果断”褒义贬用了,应“武断”。B.“因为他”应置“不仅仅是”之后。C.“用””应改为“把”。

8.C.A.“一位农民,具有很高价值”不当。B.“它”指代不明。D.“其”指代不明。

9.B.A.“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的中心”应为“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的中心”。C.“才”前应有主语“他们”;……。D.“等于”后应加 “这条弧” 或 “它”。

10.B.A. “自己”多余;或在“自己”前加“与”。C.“主要”和“及其他……”不宜并存。D.“不但……而且”中内容应递进,不应“递退”。

11.D.A.“亡”字坏事。B.“问题”不能“做”,应“解决”。 C.先后连贯不好,“它的重量……”应放在“耗电量”前。

12.C.A.“语文”和“有经验”应换位。B.“派人”和“一次又一次”换位。D.“井井有条”为“清楚而有条理”,不妥。

13.A.B.参照物偷换。C.“无隙可乘”贬义,不妥。D.“对于”冗赘。

14.B.A.应“喜欢具有民族的、传统的形式和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反映人民生活的内容的作品”。C.多了一个否定词“不”。D.“这”指代不明。

15.D.A.“无论……也”不配,应“无论……都”或“即使……也”;“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当。B.“你”应为“他”;约数“上百、上千、上万”中顿号应去掉,如不说“成千、上万”、“三、五个人”;……。C.“关于”应改为“对于”。

16.C.A.“这”不能代“他”,应删。B.“和”“他”换位。D.谁“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不明。

17.B.A.“障碍”改为“阻碍”。C.不懂“殆(将近)尽”,与后“无一幸存,只剩下……石壁”矛盾。 D.“在……下”多余。

18.C.A.无主语。B.“技术人员……终于试制成功了”主谓搭配不当。D.“数量”不说“提高”。

19.A.“冉冉”只修饰动词。

20.B.A.“所有”应删去或移到“关于澳门历史的”之后。C.应“提高飞行员的视敏度和扩大飞行员的视野”。D.“由远到近”应“由近到远”。

21.D.A.“对于”多余。B.杂糅。C.应“岳麓山秋天”。

22.C.A.“最高”“可达”只需其一。B.“最高”“以上”只需其一。D.“最高”“约”只需其一。

23.D.A.“细”不能说“几倍”。B.“免”多余。C.“两千多年前”与“新出土”换位。

24.D.A.“把……达到”错。B.主客体颠倒。C.“这件好人”错。

25.B.A.C.D.都是正反两面呼应不周。

26.D.A.B.C.均有歧义。

27.D.A.“可是”多余。B.“个中”多余,也不合体色彩。C.“鼓起”的主语不明确,可删“使”。

28.A.B.“虽然”“但”赘余。C.“如果……那么”关联不妥。D.“不但”“而且”多余。

29.B.“平均”“都”只能用其中一个。

30.C.“引起了”应置“人们”前。

31.A.B.“不是”后差“吗?”。C.“群众”“虽然”应换位。D.什么“是正确的”有起义。

32.D.A.应分别在“正确”、“充分”、“完整”后加“与否”。B.“由于”不删则此句无主语。C.“培养……水平”似不妥,也应“尤其是培养餐饮业服务青年的水平”。

33.D.A.“取”应放在“各”后。B.起码错在“皱纹”不能“增加了几根”……。C.“闻到……狂笑”不配。

34.C.A、“不可想象”所言不确。B、“对于”应为“对”;“问题”可删;“极大的矛盾”所言不确,。D、有歧义。

35.B.A、“对于”多余。C、“不但”与“中药”换位。D、“大踏步向前发展”应为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