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的什么意思。我就知道是抓住时机,掌握主动权。除了这些还有吗?

2.以逸待劳的意思是什么

3.三国风云与三十六计-胜战计/以逸待劳

4.三十六计口诀

5.三十六计中第几计是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的什么意思。我就知道是抓住时机,掌握主动权。除了这些还有吗?

以逸待劳三十六计讲解-以逸待劳三十六计

以逸待劳之计的原文是“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其意就是说,制敌方法不一定要是直接进攻,可以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此计就是在敌人气势正盛之时,采取不直接进攻的战略,而是坚守住自己的阵地,消磨敌人士气,使敌人疲于奔命;同时,审时度势,寻找最有利的战机,从而后发制人,一举破敌。正所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逸待劳之计也是对敌方士气的估量、分析,是古人在两军对垒时对于战机恰到好处的把握。

以逸待劳的意思是什么

以逸待劳——逸:安闲;待:等待;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以逸待劳,也是三十六计之一,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引证解释

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原作“以佚待劳”。《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斯取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古兵法原文

困敌之势,不应战;损刚益柔。

原文今译

使敌人的势力损耗,不需使用武力;敌方刚强之势消耗了,我方的力量自然就会增强。

出处原文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武《孙子兵法之军争篇》

典故

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

冯异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

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三国风云与三十六计-胜战计/以逸待劳

[ 原文]:

[ 解析]: 原文的意思,是对于强敌应善于诱导、迫使敌人转为困难、不利的境地,并在此基础上使敌势逐渐得以被控制和削弱。但不一定非要采取直接进攻的方法,可以先进行积极防御,逐渐地消耗、疲惫敌人。这样就相对地达到了增强我方力量的目的,最终使我方能由弱小转为强大,由被动转为主动。

此计源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又有《孙子。虚实篇》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以逸待劳的“逸”不仅代表安逸、精力充沛,还包含着“治”(有条不紊)、“静”(不急不躁)、“近”(能先到达阵地)、“饱”(吃饱喝足)等含义,这些都是能使作战者克敌制胜的有利条件。而“劳”也不仅代表疲劳,还包括“乱”(混乱)、“哗”(哗变)、“远”(远道而来)、“饥”(饥渴不堪)等含义,而这些又恰恰是能妨碍作战者取胜的兵家之大忌。

因此,善战者应根据此计的原则,在能保持自己“治、静、佚、饱”的基础上,主动去调动敌人使其变得“乱、哗、远、劳、饥”。这样一来,使得敌人疲于奔命,士气消沉,最终变得难以应战。相反,却能使我方始终保持强壮的兵势和旺盛的斗志,最终能转变敌强我弱的势态,并能使我方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就要求我方或先抢占阵地,或声东击西;或轮番挑斗,或遍设疑兵,这都是“劳敌”的好办法。另外,还要耐心等待,要善于抓住战机,这样才能在“劳敌”的基础上,最终歼灭敌人。

[ 三国计例]:

在蜀汉元年,刚刚称帝的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兴兵讨吴。蜀军大兵压境势不可挡,连胜十余阵,攻入吴国领地五六百里。吴主孙权于危难之时,拜陆逊为大都督,率兵五万迎战七十万蜀军。陆逊这个人谙熟兵法,且能正确地审时度势。他考虑到蜀军连战连胜,士气正旺,且兵多将勇,故不能与之正面对抗。

但是,蜀军也有弱点,就是他们远道而来,若与之拖延一段时间,必能使其心疲志懈。因此,陆逊力排众异,决定施行战略退却,以便诱敌深入。不管属下如何请战,他都坚守不出。蜀军果然随退而进,战线越拉越长,接连七百里,前后共设四十个营寨。就这样,一拖就是半年。蜀军欲战不能,没能够一鼓作气,再加上天气渐渐炎热,因而就更变得“再而衰,三而竭”了。

陆逊看到时机成熟,便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又用火攻,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使蜀军一下子乱了阵脚,在慌忙撤退时遭受了重大打击。最后,刘备不得不退至白帝城,并在那里一病不起。

此次刘备伐吴是为关羽报仇而来,因此是杀气腾腾,志在必得。一开始吴军损兵折将,就连甘宁这样的大将都难以抵挡。但是,无论谁都不能总是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时间一长就必定会变为意懒心疲,士气跌落。陆逊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最终战胜刘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与司马懿相持在五丈原。因蜀道艰难,诸葛亮恐粮草不济,所以急于与司马懿决战。而司马懿一来自知智勇皆不如孔明,二来也看出蜀军难以持久,故坚守不出使蜀军欲战不能。诸葛亮急不可耐,于是修书一封,连同一套女人衣服一起送至魏营。

意思是说,你司马懿身为中原的三军统帅,却象女人一样胆小如鼠贪生怕。但司马懿也非等闲之辈,一眼就识破了此计,并当众接受了这份特殊的“礼物”。魏军将士均忍无可忍,纷纷请缨出战。司马懿无柰,只好写信给魏明帝说明自己的想法。魏主深知其意,当即传旨令全军上下皆不能出战。这样一来,诸葛亮战则无敌可战,退则又于心不甘。渐渐地,粮草开始不济,军心也出现动摇。最后,因魏帝亲领大军击退了前来助蜀战魏的吴军,使诸葛亮顿感回天无力,连气带急竟在了五丈原,蜀军也就不战自退。

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交过几次锋后,深知不论斗智斗勇自己都不是对手。因此,他不敢贸然出击,只能以静制动,等待形势的转变和时机的出现。这种策略无疑是正确的,这样不仅使蜀军空耗军心军力,也为形势的转变争取了一定的时间。司马懿的长处还在于能始终坚持既定方针,不为众言所动,即使是对方的羞辱也能全然不放在心上,这样才使司马懿最终能以柔克刚,不仅“耗”退了敌人,也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话说刘备栖身新野,虽兵微将寡却也每日操练军士,以图大计。曹操恐为后患,便令夏侯惇引兵十万去攻刘备。孔明用计火烧博望坡,一举杀退了气势汹汹的曹军。曹操大怒,亲领五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刘备。刘备见曹军势大,便不得不火烧新野逃往樊城。曹军紧追不舍,刘备只好一逃再逃,从樊城到襄阳,又从襄阳到江陵。但因有十几万百姓始终相随其后,因而行军速度十分缓慢,日行只十几里。后来曹军渐渐追上,刘备大败。幸有关羽、刘琦相救,才最终逃至江夏栖身。此时的刘备已是损兵折将,大伤了元气。虽然曹军没有渡江来追,但仍在对岸虎视眈眈,随时都会过江一战。

东吴虽然是坐山观虎斗,但也怕刘备一旦被曹操消灭,曹操就会全力以赴对付东吴。因此,派鲁肃以吊孝为由(刘备的妻子在逃亡途中自尽),前来江夏以探虚实。孔明为刘备献策道:“曹操势大,目前还难以抵抗。不如先结好东吴作为后援,使其与曹操南北相峙,我们就可以休养生息坐收渔利了。”于是孔明随鲁肃来到东吴,以舌为刃,舌战群儒,最终说服了孙权,订下了联合抗曹的大计。后来,东吴与曹军在赤壁大战,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

那边曹孙两家大战,这边刘备养精蓄锐以逸待劳,静观最后的胜败结果。孔明见曹军大败而逃,便分别派赵云、张飞、关羽前去劫曹。这样就使刘备一下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败者变为胜者。后来孔明又乘周瑜与曹将曹仁、曹洪激战之机,偷袭并占领了原先被曹军占据的荆州、襄阳,南郡,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胜利。

这个“以逸待劳”之计是在交战双方实力相差极为悬殊情况下的应用战例。在这种时候,势弱的一方要想能“以逸待劳”,就必须借助第三势力来与敌人对抗,周旋,以此来牵制,甚至消灭敌人。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得喘息的时间,才能达到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目的。这样既能使自己转危为安,还能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实力,甚至还能“趁火打劫”,分享胜利果实,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 注释]:

1. ? 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

2. ? 不以战:不一定因此而战。

3. ? 损刚益柔:语出《易经》的《损》卦,此卦为异卦相叠,即兑下艮上。

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水浸蚀着山根之象。《六十四卦经解·损》也言:“损刚益柔有时者:损于昼而日渐短,益于夜而宵渐长。此一日言也。”以上都是讲在遇到强敌的攻击时,不一定采取直接应战的战略,而应先进行积极的防御,逐渐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使其由强变弱。敌之变弱,我即相对变强,就象一天二十四小时,昼长则夜就短,夜长宙就短,此消彼长。然后再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也一样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象柔弱的水也照样能够损蚀坚硬的山一样。

三十六计口诀

三十六计口诀如下:

1、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

2、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3、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4、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

5、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6、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三十六计中第几计是以逸待劳?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 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

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

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

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

“刚柔相推, 而主变化” 的普遍道理和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

“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

法,同样可以制胜。

古人按语说: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

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兵书论敌,此

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

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史记》

卷六二《管晏列传》);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

传》;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史记》卷八—《廉颇

蔺相如列传》)。

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

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

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

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

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

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结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

翻了洪教头。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

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

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

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

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

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

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

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

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

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

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

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

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

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

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

动的等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

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

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

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

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

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

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

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

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

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