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雍也篇》之能近取譬

2.以下论语翻译

3.仁之方在文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

《论语·雍也篇》之能近取譬

能近取譬仁之方也-能近取譬意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若有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怎么样?可以算是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者处世之道。孔子还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以往的回复基本都是“不知其仁”,他不给仁下判断。这次一反常态,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老百姓都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比仁的境界还要高,这是圣的境界。

子贡本人富可敌国,所以他可以来问这么大的命题。整段话,孔子并没有直接批评子贡,也自始至终没有否认子贡做不到。如果子贡真的想做,很大可能是能够做到的,最起码,他可以给大家发很多的粮食。

但孔子还是表明了观点,孔子说,只是救济百姓,这不叫圣。因为你要做到圣,得先做到人,要能够“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真正“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我见过有报道一些人在做慈善时,很夸张的把钱垒成墙,再发下去。这种情况表面上似乎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但这让孔子来看,他一定会问:你济众的是什么?你给别人发的只是粮食,你有没有做到“立人”和“达人”?

一个人想成为仁人,但是他无法设身处地地想道老百姓真是的需求,他以为老百姓需要的只是粮食,这怎么能算是达到仁的境界呢?子贡的想法是好的,但孔子提醒子贡,一定要从根源上去看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很早之前看过一本《贫穷的本质》,里边有很多你根本想不到的事实。一个贫民窟的印度人,早上贷款10块,进一些货,一天卖完货,还12块钱,能赚个几块钱,按理说,他应该去买点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但是很奇怪,人家情愿去喝杯茶,也不愿意让自己吃的更饱,那像这种情况,你给钱有用吗?很显然没用。书中提到一个贫困陷阱的理论,说在没有达到那个质变点的时候,只能原地踏步或越来越差。

所以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拥有推己及人的能力,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就要如何去理解别人。

雪堂-国学经典 - 连载

会员通道

以下论语翻译

原文出自《论语·雍也第六》篇中第三十章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原文大意:有仁德的人,自己要想站得住,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通达,同时也要让别人通达。凡事都要以自身为例想到别人,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原文出自《论语·子罕第九》篇中第三十章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原文大意:孔子说:“聪明的人没有疑惑,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原文出自《论语·雍也第六》篇中第二十三章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原文大意: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德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原文出自《论语·卫灵公第二十五》篇中第九章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原文大意: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肯苟全生命来损害仁义,而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仁义。”

仁之方在文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

诗词小筑为您解答:

孔子认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翻译过来:仁德的人,要成就自己,必先成就别人;要想自己通达、顺利,必先帮助别人通达、顺利。能近取己身、远比他身,为他人着想,这可以说是推行仁爱的最好方法了。

也就是说:把别人的一切摆在自己的前面,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才能做到真正的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