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

2.法官这一职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

3.对如何抓好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几点思考

4.变质的近义词变质的近义词是什么

5.干部党员八个应该与不应该讨论大交流

6.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扩大党员干部的什么意识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

思想蜕化变质-思想蜕变是犯罪的根源

坚持党员标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党章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规范,要求***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根本标准。学习贯彻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加强道德修养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方面,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和情趣,决不能热衷于灯红酒绿,决不能沉湎于低级趣味;要更加注重道德品行,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动全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法官这一职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

一、要有一个信念,争做思想上有教养的人。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从主观上说,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法院队伍中的腐败案件表明,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法官,一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就抵挡不住名利、地位、金钱、美色的诱惑,就会身不由己地堕入腐败的泥潭。

自从人类文明史以来,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是进步人们的最高追求。对于法官来说,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法院政治方向不动摇。要融入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志于人民司法事业无私奉献的法官必须不断养成和强化事业的崇高感、自豪感和光荣感,以对事业的信仰和忠诚,抵御形形色色腐朽落后思想和腐朽落后事物的侵蚀,永葆清廉本色。

二、要有一份良知,认真诠释“司法为民”宗旨。

法律代表了公正与秩序,法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正义的维护者,就是社会良知的守护神。西方一位法学家曾经说过:“法官点点头给人们带来的得失,都要远比立法机关的任何一项议案所带来的更大!”法官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更重要的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以人为本始终是党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在我国,司法公正和廉洁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实践“司法为民”。为民司法是人民法官的一种人生境界,也彰显了中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法乃公器,民为邦本”,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既然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司法为民、利民、便民就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职业的主题。

法官为民是司法为民的基本内容。在人民法官的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是灵魂,廉洁是保障,为民是主题。法官应当有崇高的人生境界、培养高尚的情操,要克服特权思想、尊重每位当事人,要从大局出发、为人民司法。要明确司法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自当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始终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和工作的根本宗旨,要以实现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为义无反顾的选择和使命,做到感情上爱民、程序上便民、言行上亲民,秉公执法、一丝不苟,不辞辛劳、勇于奉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最大限度地彰显司法的人民性。真正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做到用心关注民生,悉心体察民情,耐心倾听民声,精心排解民忧。

三、要有一种信仰,努力坚持崇法精神和司法公正。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的生命力来自于公正。公正是一切程序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司法机关运用法律裁断纠纷,要以公正为基本属性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制度改革也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只有公正的裁断才能使正义得到伸张,使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法的价值和目的得以实现。

法官是司法公正的实践者和捍卫者,关于司法公正,人们不论有多少种解释,法官内心对公正的信仰和尊崇对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具有根本性意义。在运用职权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能否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案件各方、严格遵循和依照法定程序、公平正确地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义务,首先取决于对法律的忠诚、对公正的信仰。社会主义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公平正义需要法治保障,在审判活动中坚守公平正义,即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仰尊崇及重要实践。

1、要追求案件处理的实体公正。

实体公正,是指裁判结果的公正。实体公正的具体要求是:在刑事诉讼中表现为认定事实、罪名准确,罚当其罚;在民事诉讼中表现为明辨民事法律关系,依法理清权利义务,合理解决争议;在行政诉讼中则体现为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实体公正是人类在诉讼活动中共同的追求,具有最宝贵的价值。法官应当竭尽所能去追求并实现实体公正。

2、要保证司法过程的程序公正。

所谓程序公正,是指司法过程中的公正,即严格依照诉讼法的规定办案,包括法官中立、当事人平等、审判公开、执行合法等内容。程序公正又被称为“看得见的公正”。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切实做到了程序公正,就可以让当事人和公众看见公正的实现过程,就可以让裁判或者执行的过程变为当事人和公众感受民主、客观、公正的过程,就可以增强当事人和公众对裁判和执行的认可度。因此,程序公正在司法公正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既可以保证实体公正最大限度的实现,又具有独立的价值。为了维护程序公正,法官在履行司法职责时应当切实坚持审判公开原则,应当杜绝单独接触当事人,应当保持中立。

3、要注意维护“形象公正”。

法官应当通过自己的法庭内外的言行体现出公正,避免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形象公正是存在于公众内心的对法官和人民法院的信任度,其虽然不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但却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并影响人民法院的公信力。一个裁判不公正的案件尽管对司法公信力会造成损害,但毕竟是可以纠正的;而法官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不公正的形象则是很难扭转的。因此,法官应当谨言慎行,凡是可能引起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怀疑的话,绝对不说;凡是可能引起公众对司法产生合理怀疑的事,绝对不做。

四、要练就一身“武功”,做个专业的执法者。

按照职业主义理论,在现代法治社会,包括法官、检察官、执业律师、大学法律教师等在内的法律职业是一类必须具备特殊品质的专门职业。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法官是司法体制中最核心的部分,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维护司法公正。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具有渊博的法律知识、深厚的法学功底、高超的职业技能和清醒睿智的头脑,职业定位需要法官变得更加专业化、技术化,要求我们的法官拥有转化性思维、平衡性思维。

专业化是指法官职业群体内部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经过系统学习而获得的法律理论知识。法官的审判活动无一例外地要经历“获得案件事实→择取法律规范→解释法律规范→对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的价值和逻辑关系进行内心确信→形成判决”的思维推理过程。法官的司法活动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因为司法工作是由法官凭借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的,这种专业知识依托于人类长期以来处理纠纷的经验及其理性抽象形态——法律规范。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法制的建构日趋完善,制定法与判例法的迅猛发展,一个结构庞大而又分工细致的宏大法律体系已形成,公正司法要求法官具备博大精深的法律知识与丰富发达的法律实践经验。法官的专业化对于司法公正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因为,一个没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的法官很难对法律的适用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一个不具有娴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审判技能的法官很难高效率地处理案件;一个没有良好的定向思维的法官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裁决。

技术化是指法官职业群体内部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运用程序规则的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与技巧、承袭并积累司法经验等方面的一致性。司法活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将法律理论转化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因而需要独特的思考论证方式。正如美国学者昂格尔所述,这种方式及其所谓的自主性的方法论是“法律秩序”的重要特征,它具有一种区别于科学解释以及伦理、政治、经济论证的方法或风格。法官的技术化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法官的技术化对于司法公正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一个不能承袭法律传统的法官难以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深刻而正确的理解;一个没有熟练的运用程序规则驾驭庭审能力的法官很难正确把握案件争议的焦点以及判断事实;一个不会总结与积累司法经验的法官难以成为一个法律职业家,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实现法官职能的“艺术家”。当前,作为法院的领导要不断地增强司法监督指导能力,作为一名普通法官,则要增强法官“运用法律能力、驾驭庭审能力、司法调解能力、判决说理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法官思维的转化性来自于司法的特殊地位与功能。司法具有把一般问题转化为个别问题、把价值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等特殊的性质和手法,因发生争议或矛盾从而可能给政治及社会体系正统性带来的重大冲击却得以分散或缓解。正是由于司法具有这一功能,要求法官的思维具有转化性,并且每个法官都必须掌握转化的技能与技巧。要进行转化性思维,要求法官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要求法官对于无论它们来自何方,无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是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都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甚至连不容易转化的政治经济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也完全可能“使之转化为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来处理”,使之成为法律问题而提交法院解决。

平衡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将各种利益维持在法律秩序的框架内,保障安全是司法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也是法官思维的一个重要特性。法官在思维方式上会表现为在分析处理法律问题时应当尽可能的依照遵循先例的原则解释和适用法律,以保证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而不任意改变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较为稳妥,甚至保守。因为程序是自治的,在其内部的一切活动(包括思维活动)都被视为过去,才可能被认定为是有效的。这是程序自身必要性决定的——对立面的设置以及两造竞争就是为了排斥任意性,促进理性选择,形成法官稳妥结论,因此法官习惯于在两造对簿公堂的状态下听取不同意见,做到兼听则明,而这种兼听则明是指法官从对立的意见当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通过程序中的解释与论证使之成为具有规范效力的共识或决定。这种效果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领会的中庸之道,也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形成的作为平衡,而是指只有经过专门职业训练后形成的法律家特有的资质——技术理性。

因此,法官要更加职业化、专业化,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的司法需求,这是对法官职业品质的系统要求,是确保实现公正司法、为民司法的重要条件。

五、要拥有一颗“大心脏”,不断增强抗压能力。

法官的职业是神圣的:可以合法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决定巨额财产的归属,可以决定夫妻关系是否存续等等。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法官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尤其在中国,法官们背负着重重重压:繁重的办案数量,高要求的办案质量,金钱的诱惑,情与法的碰撞,付出与获得不对称的困惑等等,法官被戏称为“刀尖上的舞者”。

1、案多人少的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各种矛盾纠纷逐渐增多,涌入法院的案件成倍增长,而法官人数却甚少增加,有的甚至还在减少,一线法官正面临着日益加重的工作任务,一年要办理上百甚至上千起案件。他们除了平时加班加点之外,还要牺牲周末和假期来处理案件,在审理了80%一审案件的基层法院,更是如此。同时,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不断出现,法官在断案中也经历着挑战。

2、当事人的压力。

法院审理的案件,绝大部分是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不能自我调和的产物。除去调解结案,总有一方当事人是要败诉的。在司法公信力不高和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下,法官稍有闪失,就会被放大;即使没有任何瑕疵,败诉方也可能怀疑法官收受另一方的钱财。于是,指责、谩骂、缠诉、上访、诬告、诽谤、人身威胁、暴力抗法、甚至自杀等。这,都给法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3、指数的压力。

为了规范司法行为,各级法院都建立了严格的法官绩效考评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法官办案的多少,办案质量的高低,社会政治效果的好坏,案件的结案率、调解率、上诉率、息诉率、上访率、发回改判率、审理时限等各项指标,如座座大山压头,使法官时刻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还有一些规定存在弊端,比如考评机制、错案追究制中的某些内容,一个法官办理的案件被发回重审、被改判,要被定性为错案,那么这个法官不但颜面扫地,同时一年的成绩考核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4、体制的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对法官一直采取行政化管理,法官等同于法院的其他工作人员,等同于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录用上,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在级别上,套用行政级别。有专家认为,这种级别不仅意味着政治待遇的差别,而且也显示出一种等级服从的位阶和责任的分布,甚至有时被解释为法官素质的高低。这就造成法官的尴尬:要精于专业,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法官,又要时时考虑领导、同事对自己的评价,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寻求职位的晋升。

5、世俗的压力。

中国社会是一个讲人情、重关系的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基层法院,辖区内往往是一个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一个案件进入法院,就会遇到来自上级领导、亲友、同事、同学、战友等各方关系的干扰。如何处理好这些人情世故关系,以及伴随而来的金钱、名利甚至等方面的诱惑,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使法官倍感头痛、疲惫。

面对如此沉重的压力,法官一定要把自己锻炼地拥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不断增强抗压能力,才能毫不畏惧地克服这些难题,最重要的是要善于自我调控。

1、正确面对压力。

必须认识到,在竞争愈来愈激烈、节奏愈来愈紧张、难度不断增强的审判新形势下,压力是不得不面临和无法躲避的一个问题,现实中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左右,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态,去增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并努力增强内在实力,让压力变成推动力。

2、换角度看问题。

当遭到当事人的误解和无端指责时,我们确实会感到很委屈,有的同志说希望有部门能出面为我们讨回公道,或者对那些投诉不实的当事人采取措施。但当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时就会理解当事人激烈情绪产生的合理性。因为每个当事人都希望能尽快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判决达不到他们的预期结果或着执行不到位,他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异常愤怒和冲动,尽管并不是法官的责任,但他们仍会把所有积压的不满全部投射至法官。当我们理解了当事人,心情也会变得平静。

3、热爱本职工作。

有的同志觉得整天和当事人打交道,没有意思。由于被动地看待所从事的工作,对工作也产生了无意义和无价值感,同时也会产生浮躁心理。如果我们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所需,也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时,工作就会有动力,压力也可能就便成了动力。

4、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如果业务能力跟不上形势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的底气就会不足,就难以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难以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案件迟迟处理不掉或工作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当事人的误解,都会使我们陷入无穷的烦恼之中,压力就更大。因此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无疑有助于减压。

5、适当宣泄情绪。

每个人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总会遇到挫折,还会面临上下级、同事之间等人际关系方面的一些问题,在自我实现方面还会遇到许多不尽如意的问题,我们承受的压力太多。如果懂得适当宣泄情绪,这对处身于压力包围之中的我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心理减压,也有助于我们尽快走出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挫折带来的阴影,摆脱苦闷和抑郁情绪。

6、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多锻炼。

找到能够给自己带来挑战和满足的活动,既能扩大人际交往,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于调整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当你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时,你会感到很自信,感到自己能够适应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竞争和来自于其他方面的一切压力,你会感受工作带来的正面感觉,会感到工作的成就带给你的快乐。

7、正确评价自我 。

绝大多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有较强的事业心,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能被组织认可,然而在我们的前进过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晋升审判员和司法考试。此时我们尤其需要正确评价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认识自己的局限,同时也要看到暂时的失利并不说明什么,从容、正确地面对得失。

六、要形成一层“保护膜”,坚决抵御各种风险。

“法官正在成为一种高风险职业,这有可能造成大量优秀法律人才的流失,以致于威胁到司法队伍的建设。”是的,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法官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点。

法官面临着被伤害的风险。司法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法官职业本身具有潜在的风险。基层法院审理大部分刑事、民事案件,直接面对大量的社会矛盾,同时,基层法院往往由于财政紧张,安全防范设施不够健全,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反应力度不够,法官很易成为侵害对象。当事人想当然地把希望寄托于法官“包青天”式的明察秋毫上,认为法院无所不能。一旦审判结果与当事人预期的不一致,往往会迁怒于法院和法官。于是,法官轻则被投诉、辱骂,重则人身受到攻击甚至生命受到威胁。

最重要的是还存在着大量的廉政风险点。廉政风险点是指审判、执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点:

1、在行政管理环节,主要有在非工作场合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以及接受他们以任何名义赠送的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贵重物品;让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亲友以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或单位报销应当由自己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为个人谋取私利等等风险点。

2、在行政业务工作环节,主要有不加强修养,不严格自律;不注意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维护法官形象;接受任何有违清正廉洁的吃请、礼品、礼金和赞助;在纠纷解决中利用法官身份寻求额外照顾,损害法官形象等等风险点。

3、在审判管理环节,主要有审判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因过失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裁判的,因过失导致裁判错误,造成严重后果;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等等风险点。

4、在执行管理环节,主要有违反相关规定,擅自超标准或者超范围收取执行费用;对具有执行条件的案件,故意拖延执行或者不执行;在强制执行时,不依法出示法院工作人员的证件及有关法律文书,造成严重后果等等风险点。

面对这些廉政风险点,唯有“慎独”,让自己形成一层无形的“保护膜”,才能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审理案件,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审判实现了公平正义,法官才算当好了法律的“守门人”。

1、慎始。万事皆有始。凡事都有第一次。欲善终,当慎始。任何行为的发生,无不与当初不慎而湿了“第一脚”有直接关系。第一道“闸门”一旦被冲开、第一道“防线”一旦被攻破,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法官的审判只有忠实于宪法和法律,法治的秩序才能得到维护,人民才能信赖司法,判决的公正性才能得到保障。同样地法官也必须具备“作为法官的道德”,也就是法官应当具备履行法官职责所要求的个人良知、理性以及合乎道德的情感。法官的人格,是法律正义的最终保障。

2、慎微。人之常情,多重大而忽小。古人云:祸患常发于细微。慎微就是慎小事、慎小节。日常工作生活中就是慎习惯、慎嗜好。习惯与嗜好虽说是一些小事小节,但小事小节却是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良好的习惯和嗜好是存放在人们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慎用,可以让人一生受益;滥用,小则祸及自身,大则祸害一方。

3、慎欲。人皆有七情六欲,法官也不例外。法官也是人,既不能远离尘世,也没有仙风道骨,更不可能脱离物质利益而空谈精神,其合法正当的私人利益也是受法律保护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公私之分的尺度。因法官是行使公权力之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非分之欲不可有。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祸患莫大于私欲。所以,身为法官之人,在满足个人欲望这个问题上必须慎重。

4、慎权。权力,具有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公正者能明察秋毫,廉洁者能威信四海。党的威信,法律的权威,决不是倚仗法官手中掌握的审判和执行权力建立的,而是来自于法官究竟为人民做了些什么,来自于清正廉明,来自于公道正派,来自于以德服人,来自于以公正服人。法官要常思洪水肆虐之害,方能筑牢堤坝;常思贪欲之害,才能筑起思想防线。慎独的日子会让法官感到生活平淡无奈,但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育着高尚的节操。

5、慎言。西方有句谚语说:“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法官是法律的代言人,法官审理案件的过程,就是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过程。法官慎言主要是指法官在法庭上不随意发表对于该案的意见和观点,以防误导当事人;在制作法律文书中,对当事人的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等内容要慎重书写,防止泄密和产生意外后果。历史和现实中,一些案件案结事不了,当事人反复申诉上访,往往与法官不注意言语有关。因此,对法官来讲,出语一定要三思慎言。这是因为法官这一职业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其言行就被赋予了公众化的意义。法官的言行是否得体适当,关系到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官对待当事人的态度应慎独,不应偏听偏信,先入为主,强词夺理或站在其中一方立场上说话,而应时刻警觉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和独立性,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所以,法官应当随时注重态度庄重、衣冠整洁、仪表端正、仪态和善、行为审慎廉洁。

6、慎友。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不可以没有朋友,交友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由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亲缘关系、工作关系,总能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圈子”,如老乡圈、同学圈、战友圈、朋友圈等等,即大家常讲的社交圈。法官作为执行公权力人物,掌握和行使着国家审判与执行公共权力,与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官队伍的评价。在社会交往中法官一定要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守纪律,友在明处交,话在明处说,事在明处办。不交不三不四的人,不收不清不白的礼,不去不干不净的场所,更不能做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违法乱纪的事,要依法独立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权,从而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

七、要学会一份担当,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职业无高下,公交司机是一种职业,法官也是一种职业。任何职业的高下区分之处在于从业者对职业赋予的责任如何承担。今天的中国,正坚定的向法治迈进,社会转型阶段的利益重组过程中,是否有公正、高效的审判体系尤为重要!在我们平凡的工作背后,是崇高的事业,神圣的使命。与光荣同在的,是责任!如果不能用手中的法槌敲出公平与正义的时代最强音,如果不能以信念之火的铸冶让法律在现实中熠熠生辉,法院与法官,就会在法治时代,失去存在的价值。所以,法官要坚持公正司法、廉洁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努力承担、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1、要坚持能动司法。

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司法理念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必然选择。法官在履行好审判职能的同时必须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做好审判延伸工作,但是也要注意把握合理的边界。要正确处理好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在确保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去维护和实现实体公正;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司法服务与坚持公正廉洁司法的关系,把握好力度和尺度,守好公正廉洁司法这条底线,维护好法官的职业尊荣。

2、要深入推进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

法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用最适宜最高效的方式来化解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结合工作实际,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法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调解艺术和调解方法,在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各种案件中贯彻调解思路,在诉前、庭前、执行前等各个环节做好调解工作,从而从根本上履行和延伸好审判职能,切实承担起司法的社会责任,更好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3、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革使社会主体利益高度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大量矛盾纠纷以诉讼的形式进入人民法院,人民群众对于公正廉洁司法的关注和期待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民法官回应人民群众司法关切和期待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法官要切实提高司法能力,努力做到廉洁司法,坚持公正裁判,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维护司法权威。

作为执法者,只有党在心中,才能做到政治坚定、旗帜鲜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法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只有法在心中,才能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只有人民在心中,才能根除特权思想,杜绝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恶劣作风,真正做到执法为民。只有正义在心中,才能恪守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对如何抓好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几点思考

○王秀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指导成功的实践,错误的观念引发失范的行为。古人也说:“德教为先”。从现实中大量的腐败案例来看,很多干部之所以腐化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之中的。绝大多数腐败分子在忏悔书中都提到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理想信念,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等。2005年,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头脑里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为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应该说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增强明是非、识美丑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一直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来抓,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党的生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也始终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党内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经受住了各种腐朽思想观念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对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部门和单位对反腐倡廉教育重视不够,认为思想教育是虚的,应付过去就行了,没有摆上重要位置,提上重要议程。往往是读一读上级文件,念一念报纸,组织几个座谈讨论,说一些无关痛痒或者事不关己的空话套话,习惯于用“讲讲课”、“开开会”、“ 写写总结”、“搞搞几个活动”的老一套方法应付上级。有的地方和党组织软弱涣散,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不力,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有的好人主义盛行,对干部疏于教育、管理,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处理的不处理。有的党组织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蜕化变质,常常找借口、找理由常年不参加学习。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腐倡廉教育的不足。 作为烟草行业的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想结合行业特点、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工作中一些粗浅认识,谈一谈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我个人认为新形势下烟草行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机制,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整体性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是建立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科室各负其责,职能科室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科学制定教育计划。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行业形象、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综合各个方面规定要求,科学制定好实施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计划,明确活动内容,落实具体措施,保证制定计划内容丰富,切实可行,达到效果。三是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要加强同行业内上级纪委、本地纪委以及组织宣传、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沟通联系,发挥反腐倡廉“大宣教”作用,做到共同谋划,共同部署,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二、突出重点,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工作岗位、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突出。一是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俗话说:“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由于身份地位特殊,在廉洁自律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对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着领导责任,他们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本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因此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突出领导干部重点,并加以区别对待。二是抓好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对行业内的重点岗位、部门内的重点职位的党员干部教育要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好,特别是有权、管钱、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抓好重点时期反腐倡廉教育。重点抓好节假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高发时期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早打预防针,勤注防腐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三、统筹兼顾,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系统性 在反腐倡廉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统筹兼顾,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教育学习的内容上要抓住重点,学习的内容要有连续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要将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贯穿整个过程,就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作为其重点内容。一是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加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信心,抵制一切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决心。三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增强责任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永远保持先进性。四是进行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为所欲为,超越法律特权,就违背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走向衰亡。 四、丰富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多样性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烟草行业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手段,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一要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既要善于运用“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手段,又要充分利用并发挥电视、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作用,做到“电台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栏、网络有页”。可以综合运用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反腐倡廉成果展、重大纪念日、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影视资料、反腐倡廉文艺作品、编发手机短信、家庭内助、公益广告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二要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载体。要善于从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抓载体、找载体、建载体,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寓于其中。如在推进政务、企务公开中,可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可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中,采取民主评议行风,主动找问题,开门纳谏,请人挑刺,把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宗旨教育融入其中。三要综合运用各种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善于把面向全党教育与面向全社会教育、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传统手段教育与现代手段教育、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理论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宗旨观念教育与纪律法律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开展主题教育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党员干部及其群众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廉洁从政意识更加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律理念更加强化,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更加提高。 五、协调配合,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反腐倡廉教育是着重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体现在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使教育对象不想、不愿、不敢腐败。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就是看教育对象是不是能够严格遵守制度、接受监督,因此制度和监督是检验教育好坏的一个标尺。反腐倡廉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没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作保障,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一是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不仅要建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而且还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培训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约束行为,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和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长效机制。二是要与监督检查相结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学习、接受教育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考核,严肃追究,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巩固和增强教育效果。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组织、纪律、法律等手段予以纠正。三是要与惩治腐败相结合。对单位、部门内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的同时,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案说纪,以此为戒,真正起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的效果,使廉政教育更有说服力,预防腐败更有推动力,反腐倡廉更有号召力。四是要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 作者: 仪征市烟草专卖局局长 局长论坛

变质的近义词变质的近义词是什么

变质的近义词有:腐化,蜕变,腐败。

变质的近义词有:腐败,蜕变,腐化。词性是:动词。结构是:变(上下结构)质(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ㄅ一ㄢ_ㄓ_。拼音是:biànzhì。

变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变质biànzhì。(1)人的思想或事物的本质改变,多指向坏的方面变化。

二、引证解释

⒈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引《云笈七_》卷九四:“山有玉,草木因之不_;人怀道,形体得之永固。资薰日久,变质同神;练神入微,与道冥一。”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于是不免要向文人的(以词章或乐曲为重的)作品里借取材料而稍有变质。”⒉指事物的本质向坏的方面转变。引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梁队长说:‘变质的洋灰降低标号使用,模型板就凑合着使用原来的。’”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脑子里装的东西不对头,革命意志就可能衰退,就会贪安逸,图享受,就会忘本,变质,甚至变成剥削别人的人。”⒊病理学名词。炎症时局部组织的一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各种变性和坏。引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九》:“少年在这时候,只能先行萎黄,且待将来老了,神经血管一切变质以后,再来活动。”

三、国语词典

事物的本质、原义或人的思想改变。如:「这瓶药水已经变质了。」

四、网络解释

变质变质(biànzhì)是指人的思想或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多指向坏的方面转变):蜕化变质|变了质的食品。

关于变质的反义词

保鲜

关于变质的诗句

宁复事拘变质挛补天虽变质金鼎就来从变质

关于变质的单词

decompositiondeterioratekeep

关于变质的成语

变颜变色琼林玉质策名委质兰质薰心兰质熏心变脸变色质疑辨惑蜕化变质蕙心纨质

关于变质的词语

策名委质兰质薰心羊质虎形蕙心兰质蕙心纨质琼林玉质兰质熏心坚忍质直虎皮羊质蜕化变质

关于变质的造句

1、如果酒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变质了。

2、用尽力,努力的微笑,掩饰所有的心痛。有些东西,时间放久了就会变质的;有些事物,发展很久了也会变质的;有些感情,时间和距离,是会贬值的;有些伤痛,酝酿得越久,发作得越厉害。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3、我们要坚决清除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

4、由于环境变了,地位变了,他居然也蜕化变质了,成为一个因贪污受贿而被判刑的罪犯。

5、这件事被一些三姑六婆渲染之后,已经完全变质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变质的详细信息

干部党员八个应该与不应该讨论大交流

党员干部要做到"八个有"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养成良好作风,切实做到"八个有",实现为民、务实、清廉。

一要有坚守信念之志。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方向盘、动力源。从查办的贪污腐败案件看,放弃世界观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少数党员干部成为堕落腐败的根本原因。只有坚定信念,前进才会不迷惘、不彷徨。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增强党员意识,强化党性观念,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二要有学以致用之道。早就提出"本领恐慌"的问题。学习抓好了,就会胸有成竹,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相反,如果不学习,思想就会僵化,知识就会老化,能力就会弱化,工作起来只会缩手缩脚。要做学习型干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学习和实践"两个翅膀"都硬起来,这样才会"天高任我飞"。

三要有深爱群众之情。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跟你就有多亲。能够让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大政绩。沈浩同志不仅全身心地做好当地农民大众的牛,而且时常以自己的工资帮助、救济贫苦的农民……党员干部要以人为本,苦群众之苦,忧群众之忧,乐群众之乐。看到群众的疾苦睡不着,解决不了群众的困难坐不住,群众过不上好日子闲不下,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民有所难、我有所帮,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要有科学发展之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科学发展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责任。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全市党员干部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努力把巢湖建设成为滨湖城镇宜居福地、新型工业经济高地、高效现代农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五要有破解难题之策。妥善处理各种突出问题和矛盾,是做好当前工作难点所在、关键所在。要走进矛盾,把群众信访看成是一种"信任的访问",没事当作有事办,小事当作大事办,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隐患发现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当地。要落实责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工作措施和办理期限等。对久拖不决的难题,要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合力解决。对急难险重工作,要亲临一线,妥善处置。要讲究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气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六要有感恩组织之心。以一种报恩的心态去勤奋工作,回报组织和人民。要抓好班子,选好配强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维护班子团结,同心同向同步。要带好队伍,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要作好表率,自觉践行《廉政准则》,为人要正,处事要公,作风要实。

七要澹泊名利之怀。要破除"官"念。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官之责,努力成为群众信赖的代言人、贴心人和解难人。要破除"权"欲。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党利国利民,是福;用得不好,误党误国误己,是祸。要把权力用在党和国家事业上,用在人民群众福祉上。要破除"利"诱。诱惑犹如烈酒,会冲昏理智的头脑;贪婪犹如醋酸,会软化精神的支柱。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八要有勤勉修身之意。要慎微。"小节不保,终累大德"。要谨小慎微,把牢关口,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贪小利而忘大义,不积小疾而埋大患。要慎独。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考验。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要慎交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党员干部要谨慎交友,择善而交,不要把个人交往与行使公权混在一起,感情用事。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办,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清清白白,堂堂正正。

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扩大党员干部的什么意识

要求***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和情趣、人生观坚持党员标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地位观,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要更加注重道德品行。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决不能热衷于灯红酒绿,决不能沉湎于低级趣味,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价值观和权力观,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重修养,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动全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根本标准。学习贯彻党章,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不含糊,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不动摇。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方面。党章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是坚定理想信念、利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