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无我”?

2.庄子·知北游》中有一个故事。一个叫东郭子的人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回答说:

3.庄子的思想

4.佛教之中,所说的净土,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看不见

5.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

如何理解“无我”?

自在则无所不在的意思-自在无为什么意思

什么是无我?

什么叫无我?就是说世间成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一个常住,独立,自在,主宰的实体或者自性的我。佛法中,无我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就是人无我,法无我。一方面什么是人无我(人空)?是从有情众生体来说。我,依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组成。因缘的离散则为五蕴灭了。无实体存在。另一个方面,什么是法无我(法空)?法无我是从世间万法来说的,就是一切法由因缘生。又从因缘而灭。就是没有实体的存在。由此可见,人无我谓我空,法无我谓法空。人是有色法,名法构成的。世间没有永恒的我,也没有灵魂组成的人,这些极其微妙的色,我不过是无数细胞于流变不息的心,组成了一个暂住的存在体,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的种子。实际上。有我也好,无我也好,都不要执着于我的相的存在,法的存在,《金刚经》的核心就是离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金刚经》对无我的最好诠释。一切有为法,似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我乃是人为的符号,或者是一个代名词而己。

讲无我之前,先讲个故事。

唐代有个人叫李翱,是韩愈的学生,曾和他的老师一起反对过佛教。后来朝廷派他去湖南当太守,就是现在这个级别的封疆大吏,可见此人还是很有水平的。到了湖南上任以后,李翱听说此处有一位禅宗祖师药山禅师,名气很大,便登门去拜访。

到了山上的庙里,这位老和尚坐在太阳下看佛经,李太守站在后面,老和尚头都不回,故意不理睬他。李翱个性急躁,见站了半天没人搭理,一气之下拂袖而去,走前讲了一句话“见面不如闻名”,这时老和尚回头对他说:太守,你何必“贵耳而贱目”呢?老和尚的意思是,太守你何必把耳朵看得这么宝贵,看不起眼睛呢?李翱听后心中一动,赶紧向老和尚请教。药山禅师没有讲话,手向上一指天,向下一指旁边的水瓶,就完事了。李翱顿悟,当即就写了一首著名的悟道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

千林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

云在青天水在瓶。

后来,药山禅师又对李翱说了一句诗:

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

嘱咐他下山以后依此修持。

过了差不多两百年的时间,宋朝的一位大官张商英悟道以后,在禅宗的书里看到了这段记载,认为李翱当时并未悟道,他也写了一首诗:

云在青天水在瓶,

眼光随指落深坑。

溪花不耐风霜苦,

说甚深深海底行。

张商英的诗很高明,批评李翱没有证道。因为“云在青天水在瓶”,只是一般人的境界,把这个当成学佛的最高境界,以为万里无云、神清气朗、念头空了,就可以得道了。张商英则认为这就是个笑话,是“眼光随指落深坑”,而且这个坑还很深,跳进去不一定出的来。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大家,佛教的思想山重水复,意境深远,绝不是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的。

言归正传,无我,就是没有我。辣么问题来了:佛说无我,谁在轮回?一环套一环,这么追问下去,老和尚也脑瓜疼,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讨论。

今天说的无我其实有两重意思:一个是世俗谛的无我,世俗谛就是指世间法和人们的价值观。这个无我承认有个我。人每天都要吃饭,要是没有我,饭都喂狗了吗?要是无我,你让我无谁呢?所以,我们姑且认为我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我从出生开始就知道有个我,就有了我见、我执、我爱、我慢等等各种意识和爱恨情仇,也给这个我带来了短暂的幸福与无尽的烦恼。因此,佛祖说,你们天天想着这个我,多累心呀,烦恼从哪来的?不就是因为有个我嘛。你们可以认为我是存在的,但是把这个我产生的执着、意识、思想都放下,你就快乐了,这个无我之我,才是人的本来面目。这是第一层意思的无我。

第二个无我是圣义谛的无我,圣义谛是出世法,是般若智慧,今天就不细说了,因为我也整不明白。在出世法,佛认为我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物体,仅是错误的感觉。佛法认为世间一切,皆为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固定常态和永恒不变的东西。缘起之时,山河立现,缘灭之时,瓦解冰消。人也是这样,依五蕴而假立,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有时间再慢慢讲。因缘起缘灭五蕴随之聚散而终无实体可得。各位想想,人体细胞每天都在生灭,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还是一个人吗?

无论是世俗谛还是圣义谛,无论是五蕴无我还是真如无我,佛都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不执着于我,但也不执着于空。解空破执可以降服烦恼障和所知障,证涅槃果,可见认识无我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有人说佛法太深奥,经书又看不明白,你说的更听不懂。我告诉大家,佛法在悟,书上写的那些名词我也不明白,只有和尚们没事干,才天天鼓捣经文,解释来解释去。真正的佛法充满了智慧,一点不枯燥,尤其是禅宗,更是活泼有趣。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一言不发,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迦叶一字未说,却得到佛祖真传,比费半天吐沫解释无我强多了吧。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无我”:

第一、“无我”是佛家对宇宙万物缘起性空的基本认识。佛家认为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有条件的,因缘而生,因缘而,其变化是无常的,佛家称事物的变化无常性叫“无我”,说的是事物的相对性,变化性。正如佛家所言:如来说世界,既非世界,是名世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是诸个物者,众生悉如之;以寔诸有故,遂随起灭中。缘起性空,万法皆空。

第二、“无我”即“无为”,“无为”即“自然”,道法自然,“无我”就是要按照事物规律办事,在事物规律面前,规律是大,”我”是小,规律靠前,“我”靠后,规律是客观的,“我”是主观的。所以“无我”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的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第三、“无我”可以理解为人的 社会 性和牺牲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无我”就是“无私”,即在利益面前,以他人利益和大众利益为重。 历史 上的先进分子、民族英雄,时代楷模、中国***等都是典型的“无我”代表,他们为了人民、国家、 社会 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奉献。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全心全意为什么服务,“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是“无我”的。

关于“无我”,大多人会想到与 佛教 相关的内容。这个问题的范围实在广泛,提到这两个字自是各有感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深受其扰,很久一段时间笔者也陷入其中思索而不能挣脱。最近在读与具身认知相关的书籍,便从这一方面切入来简单谈谈所思所感。

在谈“无我”之前,想先谈谈 “无常” 。经验是无常的,我们所体验的经历,所拥有的回忆甚至是正在活着的当下是无常的。 “无常”不仅仅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树叶飘零、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传统上称为粗无常),而是个人心智活动无所不在的无常,每时每刻新的经验生起又消逝,就好像我们的意识变迁的急流。 而这样的变迁,这样的生起又幻灭的不仅仅是我们知觉的对象,还包含 知觉者 。也就是说连我们这个意识的主体都是不稳定的,始终在变。经验的对象、经验者、经验没有一个立足的平台。以上这个真实的 无家园的体验就是“无我”。

生活中每一刻我们都在体验着进行着,我们正在听、看、闻、思考,我们高兴、恐惧。我能感受到我正在被我自己的情绪控制着,别人表扬我会骄傲,批评使我沮丧。那么这个波动着的看起来如此恒常却又如此脆弱,如此熟悉又飘忽的自我是什么呢?这个中心是什么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相信我们的同一性:我们有人格、记忆和回忆。所有这些似乎都凝结在一种连贯的视点中,凝在一个中心,以此为基点我们面向世界。

可以说以上的明晰心态便是 “我执” 。我们想要在变化无常中抓住一个恒常的根以此来确证自己是活着的,是存在的。若没有这样的同一性我们就会焦虑,会虚幻,会陷入无目的的自毁。这样的执着、焦虑、渴望便是 “苦” 。习俗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固定的自我存在而理所当然。其实这样的“自我感”是不存在的。

如何解决这样“无根基”式的困境, 如何学会在无常、无我的现实生活中去生活? 也许我们总是仰望梦想,祈求在外部世界坐落自己的丰碑,留下存在过的痕迹,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自我的最根本的、最踏实的存在——身体被视而不见。身体是一个“牢固”的存在,是唯一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有人会问,身体就是我们的自我吗?身体就不会改变吗?会的,在人之中生理性的身体是最为脆弱、孤独、不稳定的,它的损坏常常发生。然而身体又是稳定的,我们生气、沮丧,体验着人情冷暖,而这些感觉的落脚点就是身体。思维、意识、心智的发生、漫游,最终都渴望回到同一的身体。

既然经验着的我们和我们正经验的对象是“无常”的,抓住过去或是理解未来都无法让我们在当下获得踏实的稳定感,唯一的方法是觉知当下。注意当下我们具身的情景,对正在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知觉体验进行自我意识的反思,感受着变化流也接受着变化流从而渐渐进入静心的佳境。这样的正念/觉知打破俗世的我执而真切珍惜、体验当下自我的存在。

的确,我们总是误解佛教中的一些观念,或是洋洋自得于领悟了它的精髓。无论是信奉或是漠视,不可否认佛教正在渐渐救赎着人的生存困境,以独特有力的进路穿破凡尘的迷雾。

“我”意指主观。“无我”说得是人的 社会 性、客观性,意思是人要从客观角度、 社会 角度看待自己、一切事物。人与其它客观物质不一样,人是有意识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意思能力扩大化,“无我”观点告诉人们,人类办事、想问题,必须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无我”是一个佛教术语。

指对于“我”的否定,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与“无常”,“苦”同为五蕴的三共相(共同特征)。

“无我”有二层意思。

一方面 ,可以解释为:没有“我”,“我”不存在(大乘佛教中称为“我空”);

另一方面 ,可以解释为:这不是我,也称为“非我”。

这两种含义间的争论,成为佛教各宗派间的重要课题。

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即所谓“我”)的存在,分为两类:

人无我

是说人身不外是色(形质)、受(感觉)、想(观念)、行(行动)、识(意识)五类,即五蕴结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

法无我

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也无常恒坚实的自体。

性空幻有

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人无我; 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主张法无我。

因为一切事物和现象,按其本性来说都是空的,它们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假象,即所谓“性空幻有”。

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

“非我”是四谛十六行相之一(见于《阿毘达磨六足论.集异门论》)。

佛教主张蕴、处、界,皆为非我、非我所,即一切法无我,反对施设(波罗摄提)我。

释迦牟尼教导弟子,观察五蕴的无常、苦,以了解五蕴非我、非我所;观察十二处非我、非我所;观察十八界非我、非我所等。

提出非我,主要在于去除命即是身、命异身异、色等五蕴是我等有身见。

(注:单纯讨论命即是身、命异身异等本体论问题,若无益于修行,则被归为无记,不作回答。)

如何体证“无我”

“无我”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就是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

内心中去除对“我”的执著,以“无我”为目标进行修行精进;为人处事之时,不用考虑外界对“我”是如何的赞叹、荣誉、肯定,抑或是鄙薄、羞辱、无视,只作无怨无悔的付出。

风息青山在,船过水无痕。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无我”的境界。

这个真的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好问题,我字心头站生活是苦难,我们把自己看的太重,从不去体量别人这是我在做怪,比如人体是住所,我心是魔,无心是佛,又好向人生病是魔你要是老认为我生得病不轻你就会痛的越来越厉害,如果你试想随它去吧,学会跟疾病沟通。我觉得真的会好很多,比如,这几日我的亲身体验吧,我暗自对它说,你不过是住在我身体里的疾病如果我不好受,你也开不了心不如我们和平共处,我把命交给你你好好的住在哪里不烦不恼不折腾我们都能过得很好,否则我了你也玩完了它好向真的听明白了一样,让我好了很多直到今天为止几乎没有生病的感觉啦,所以我们不要有一点事就把我放在心上,真的是很累的活法,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悟而已!

你证得法空我空,就通达无我无为了。

无我,即无无我;无为,即无所不为。

你问的无我,是哪方面的?

那我关于修练方面的作以回答,入静了,感觉不到呼吸。老子曰:我若无身何患之有。身体有痛疼不适,是感觉不了无我状态,因为痛苦刺着你的心入不了静,不能进入清静无我状态。

到了无我状态,身体长年积累的病痛全愈了,才能入静。接下来无它。无它指万物全无,如房子衣物什么的,甚至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无我无它只有息息尚存,就是寿世补元状态。很少有人做德道。

何谓无我?何谓天人合一?

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我,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

世人认为:“一个大活人,活生生地站在面前,你居然说无我?那么,此刻的彼此,是什么?”

一、知我

我是谁?什么是我?此刻这个活生生的人是我吗?是我,但这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我,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现象,并非生命的本质!而佛学所说的无我,指的是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本质。

什么是我?就此生而言,从最初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婴儿、幼儿,直到少年的我,青年的我,中年的我,老年的我,亡的我,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果看得更远一些,从前世的我,至今生的我,经历过无数次的生生世世,生生,或为男人,或为女人,或为飞禽,或为走兽,一直在不断地生灭。躯体如房屋,灵魂似住客,每一次生轮回,都似迁了新居,换了容颜,请问:哪个是我?

假如时间可以压缩,将100年压缩成一瞬间,那么,所谓的我,所谓的生生世世,只不过是刹那、刹那间不断生灭的幻象。所以,世人所执着的这具肉体,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生命的本质,并不是真正的我。

二、忘我

在禅定打坐的过程中,杂念越来越少,内心越来越清静。如同阴霾渐渐消散,心性显现的力量越来越强,这时,肉体存在的感觉在渐渐淡化。

打坐之初,明显感觉到躯体的存在,随着修行的进步,入静之后,躯体似乎变得越来越虚拟化,有时觉得躯体象一具影子,有时感觉不到手脚的存在,再到后来,似乎躯干都不存在了,只剩下头部还有一点淡淡的轮廓;再进一步,由静入定之后,常常意识上有知觉的存在,但整个躯体存在的感觉都消失了。

这时的我,是心的一种觉知状态,虽然有觉知,却没有了躯体与环境之间的界线。臀下的坐垫,脚下的地板都消失了,是空的。觉知的意识与虚空融为一体,万缘俱灭,一觉独存。忘掉了躯体之我的存在,意念之我则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很淡很淡,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一念不生,此为忘我。

三、无我

由静入定,虽然忘我,虽然内心极为清净,虽然我执的感觉已大为淡化,但本质上,心还停留于意识或阿赖耶识上,并未开悟,并未明心见性。需要积资净障,发菩提心,而后就有可能明心见性,见到自已的本来面目,洞澈宇宙及生命的本源与真相。

初步开悟是怎样一种体验?据过来人讲,各种体验很多,每次都不一定相同。有几点最明显:1、我执消除之后,如同空中飘浮的肥皂泡破灭了,心空一体,内外无别。2、外境所谓的各种实物,感觉都是空无的、虚幻的,肢体似乎可以轻松穿过桌面、电脑、墙壁等一切物体。3、所有的一切事物,比如人,动物,建筑,花草树木等,统统与自已都是一体的。没有你我他她它,只有“我们”。宇宙万象,一切外境都是心的化现,每一个众生其实是另一个自已!因此,对一切都充满了亲切感,充满了关爱悲悯,自已与人、与自然、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无二无别。

庄子·知北游》中有一个故事。一个叫东郭子的人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回答说:

庄子·知北游中确实有一个关于东郭子与庄子的对话。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相关内容如下:

1、庄子的回答并没有具体指出“道”在哪里,而是强调了“道”无所不在的特性。因此,关于“庄子回答说:‘道在屎溺’”的说法,可能是对庄子思想的误解或误传。东郭子对庄子的回答并不满意,于是继续追问:“请明确指出道的存在之处。”

2、庄子则列举了一系列具体事物来回答:“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这些回答表明,庄子认为“道”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甚至是最低贱、最不起眼的事物中。

3、庄子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即“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它超越了人们日常经验的范畴,但又贯穿于万物之中。这个故事也告诉人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要开放心态去探索和领悟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刻的道理。

4、庄子也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他认为,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名利、权位等表面现象,却忽略了真正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而“道”则超越了这些世俗的价值观,它是人们追求真理、自由和解放的重要途径。

庄子·知北游的相关知识

1、庄子·知北游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创作的文章,属于《庄子》中的最后一篇,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

2、该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人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无思无虑”、“无处无服”、“无从无道”等方法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3、该篇文章中还通过虚构的人物知北游与无为谓、狂屈等的对话,阐述了庄子的道家思想,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这些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达到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哲学思想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

2、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3、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

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4、文学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5、游世思想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

扩展资料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参考资料:

庄子-百度百科

庄子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

一、无为而治。

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

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

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

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方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

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

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庄子的思想主张:1、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2.“无所用天下为”的政治主张;3.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让王》说,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庄子·秋水》又说,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

相对论

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宇宙万物尽管千差万别,而说到底又是齐一的,没有区别的。他认为确定认知的标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认知都会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受到时空的制约。

游世思想

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庄子干脆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软弱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戏谑地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

政治思想

在政治上,如果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是以“无为”而达“有为”,那么庄子则是“不为”。老子虽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All无为而治”之论,实乃“人世”之说。而庄子则自“无为”人于虚无,其“无所用天下为”之论,显系“出世”之说。但与老子一样,庄子并未真正忘怀政治,而是心系天下

庄子的主要思想

一、哲学思想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二、政治思想

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三、文学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四、游世思想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

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学术研究有特定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游世思想似乎只是提出一种回避矛盾的消极主张,有点乏善可陈。

当然,学术界非常重视“逍遥游”,但这是因为“逍遥游”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一通常引起人们敬意的话题。所以谈“逍遥游”实质是谈精神自由问题。“游世”作为一种游戏人间的生存态度,则较少有人予以重视。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后世影响

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在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能对庄子核心内容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予以发明、发展。战国时期的形而上学的庄子是真实的存在的,但庄子的后世继承却是一条虚线。

百度百科--庄子

庄子的思想是什么?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

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庄子在哲学,入世,政治上都有独特的思想理论,他主张清静无为和天人合一处世思想,又有追求精神自由的超脱之说。

佛教之中,所说的净土,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看不见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这是很有戏剧性的一幕。舍利弗就是《心经》上的舍利子,翻译的名字不同,他是佛出家弟子中智慧第一,很多经典都是因他起来向佛请示而由佛开示的,也是经常跟随在佛身边的弟子。这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是声明舍利弗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他虽现出家的小乘罗汉相,但他本是大乘菩萨,不会不懂,而是装不懂,好像是跟佛二人在唱双簧。佛用心念的威力感通他,叫他提问,是佛与弟子间心念彼此感应道交。于是舍利弗就心中产生一个思想,假如菩萨心净了,那么成佛时他的佛土就是净土;如此说来,难道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多生累世做菩萨时心不太干净吗?否则为什么要在这个不干净的世界成佛呢?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佛感应到了舍利弗的心念,就对他说,你的意思怎么看,日月难道不干净吗?为什么瞎眼的人看不见光明?佛这个道理是说,清净光明无所不在,为什么不能清净呢?是因为人自己心念的罪障的缘故。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回答,看不见日月的清净光明,与日月本身没有关系。日月永远是发光的,是瞎眼的人自己看不见日月的光明。这里用了「过」字,是代表多生累积的业报因缘,所以眼睛不能见光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

佛就告诉舍利弗,你讲得对,一切世界国土没有不净的,众生因为自己罪孽的缘故,所以看不见国土的庄严清净。这不是佛不来感应你,是你自己没有办法受感应。比如太阳永远是照着大地,可是你躲在房子里,以房子为自己的天地,自然看不见太阳。一切佛菩萨善知识,都想把自己的智慧光明灌输给众生,而众生却自己挡住不接受,自以为是。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佛再告诉舍利弗,这世界就是佛国净土,只是你们看不见,只见到脏的一面。

讲到这里,我举个例证,你们参一下。各位坐在这房中,环境很干净吧!这墙壁是水泥和砖头做的,可是水泥和砖头的本质是泥土,如果把泥土放在房中,你就嫌脏了。墙上糊的有壁纸,你们去纸厂看过就知道纸浆是又臭又脏。没有一样东西本来是干净的,可是经过人工制造,现在都好像变得干净了。你去餐厅的厨房看看,都很脏,可是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

所以《心经》上告诉你不垢不净是高一层的道理,是法身上的道理,本体的道理。这里也是讲本体的道理,但又讲现象的道理。一切物质世界的现象,净与不净是你智慧功德的能力,唯心所造。这个世界婆娑国土,只是佛的三千大千世界国土的一部分,佛告诉舍利弗,我这个娑婆国土其实非常干净,可惜你看不见:好像我们这一辈人比舍利弗运气好一点,看见点影子。你看那航天员在外层空间拍的相片,这个地球多美丽啊!很严净啊!这个道理很深,要参究。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这时听众当中有一位大梵天天王螺髻梵王,他头发是右卷的,他告诉舍利弗,你的想法错了,你认为这个世界不干净,但从我们色界天天人的眼光看来,这个世界清净庄严极了,同我们的自在天宫一样美丽。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邱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舍利弗说,可是以我们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有山有坑,有刺人的荆棘,有土有石块,充满了又脏又臭的东西。舍利弗跟螺髻梵王都是老实地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这是个大问题。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螺髻梵王称舍利弗「仁者」,这是佛教对平辈的出家人或在家人的尊敬称呼,是由《维摩诘经》翻译过来才开始使用的。中国习惯则是称仁兄或贤弟,仁与贤都是代表道德高尚的意思。

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因为你的心有高下,就是有分别心,万事计较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心不平。如果心平了,看一切众生如诸佛菩萨,也就是等,合起来叫平等心。

平等心这个观念,在人类文化中首次出现是来自佛法。心不平等,所以看这个世界就有缺陷。而心所以不平等,是因为不依佛的智慧眼光的缘故。要得佛慧得先修佛眼,佛眼永远是以慈眼看一切众生。人看人则是用斜眼、怒眼、谄媚眼看人的。记得我小时候跟着妈妈上庙子,看到菩萨的像就问妈妈,为什么菩萨的眼睛好像没睡醒似的。她随口答我说,菩萨要是全睁开眼,世界上看不到一个好人,只好半闭着眼了。当时就这样听了,等到以后年纪大了,也学佛了,才觉得妈妈讲得真有道理,不知道她是怎么冒出这句话来的。

佛慧是什么呢?一切毕竟空,了无一切可得,所以依佛慧看世界,自然是心无高下,一切空嘛!不垢不净,自然看到的是净土了。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我们号称学大乘菩萨道的人,读起经典来真令人脸红,这里讲的,我们哪一点做得到啊?

螺髻梵王继续向舍利弗说,因为菩萨看一切众生平等,如此慢慢修持,就能够深心清净,不只是表面的。依唯识的道理来讲,我们的思想意念清净了还不算是深心,只是第六意识的清净,第七第八识还没清净。要把第八阿赖耶识清净了,才算是深心清净,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依佛智慧,那时看这个世界就是佛土清净。

所以唯识说把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不只是意识心念转了,而是种子心念转清净了,习气种子都转了,然后再看这个世界,哪里不清净呢?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实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见螺髻梵王和舍利弗讨论个没完,就显神通,用脚趾按在地面,当时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万种的珠宝都呈现出来。

讲到这里,想起世人颠倒,都爱珠宝钻石,其实都是泥巴变的,有什么好?钻石同煤炭的分子一样,只是排列方式不同。一个夏朝的陶碗,价值连城,还不过是泥巴烧出来的,我在街上买个新的碗,又美又实用。所以好与不好,都是唯心所变。

这里佛以唯心神通智慧的力量,把这世界另一个面目呈现了,譬如宝庄严佛,有着不可计算功德的宝庄严佛土。在座的所有人看见了,都赞叹从没见过如此场面,不只如此,所有人还看见自己坐在珠宝做成的莲花上。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佛就问舍利弗,这样的佛土是不是庄严清净呢?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舍利弗答说,唉!是的,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世界有这么漂亮,现在亲眼看见庄严清净的佛国土呈现在面前。

「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斯恶不净土耳。」

佛告诉舍利弗一个秘密,佛的国土经常是这么样的清净,但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上根器下劣众生的关系,所以呈现的物质世界是如此的不干净。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天人吃饭不是每一个人拿个碗和盘子来吃,是共同用一个大的容器来吃,可是同样的饭,每个天人吃到嘴里的感受不一样。福报大的天人,味道就好,福报小的,味道就差一些。其实不只是天人,我们也一样,有胃病的人吃起来什么都不对,没有胃病的人却觉得好吃。当年有几个同乡从老远的乡下来找我,我拿巧克力糖招待他们,那晓得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好吃。又像有一次,朋友招待我吃最好的榴莲,那个味道真难闻,我的福报不够,真难以下咽。有的人能把高丽参当萝卜干吃,但我只要吃一小片就会流鼻血,补不得。所以福德不好的人,吃什么都不美味。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佛作了个结论,假如这个人自心清净,自然看到这个佛土的功德庄严。

这是事实,不是理论。例如你们真正修到禅定的人,在静坐中会觉得身体内外一片光明,这不是用眼睛看见的。不过有时眼睛发炎也会见到光明,那个不是的。得定时,身体内外一片光明,身体已经没有感觉了,没有身子了,也没有一点妄念,是绝对无分别,清净庄严。这个光明是自性光明,昼夜不变,动中静中都在一片光明中,也就是密宗所讲的,虹光之身。

这我平常不跟你们讲,怕你们听了着相,天天求光明,最后非神经不可。

现在告诉你们两个原则,一是心理上没有一丝杂念,二是生理上没有身体的感受了。

你们坐在这里听课,身体有感觉吗?感觉到自己的手脚身子吗?是痛还是乐?在这个境界如果看到光明都不是好事噢!能够不理它,倒还马马虎虎;听过我讲内外一片光明,自以为是放光了,那是疯光。不要乱来!很多人在这个里面看到东西,就说是发了眼通,其实是发了神经。到了内外一片光明的境界,不论在定出定,若这个物质世界都是清净庄严。这样修持的人本身的气象也会改变,脸色好看,放虹霓之光。有许多人自觉打坐放光,但是看他那满脸的病相、相,比煤炭还要脏。这些都是事实,不是理论。我看同学们打坐的样子,念头没有一个是清净过的,我一看就知道了。你有过一刹那的念头清净,你那神气就不同了,走两步路也不同了。不要以为打坐就是入定,心不清净,搞了半天都白搞了。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年我们学佛,读到这里,大家就想,佛是右足还是左足按地?是用大足趾还是小足趾呢?佛是怎么坐的?为什么不用手按地?这些都是话头。你们倒好,不起分别心,读了就放过去了。你参参看,这些经文决不是偶然说的。

例如《楞严经》讲到阿难出了问题,佛从头顶放光有九百化身佛在其中,传一个咒子,教给文殊菩萨去救阿难。为什么要从头顶放光?为什么另一个场合又是从心口放光?还有从眉间放光的,什么理由?如果佛经都是神话假话,那就不用研究也不用学佛了。如果真有事实,为什么放光的部位不同?这就是研究佛学的精神,也是实修,同打坐做功夫都有关系的。国土,心田是心土,在生理上,胃是五行中的土,这些数据给你们,你们去参,参出来可以学佛,否则是学馋,不是禅。这是我提出《维摩诘经》里的话头要你们去参。

这里讲到当佛现出国土严净的时候,宝积所带领来的五百世家公子,当场就得了无生法忍。在座的八万四千人,统统发了大乘心。发心是发明心地,就是禅宗讲的明心。

「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者,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佛学上讲神足通,一般研究教理的把这足字解释做满足的足,是充满的意思。讲修证功夫的,神足通的足是脚,真有神足通功夫的人是可以飞天的。

经文说,佛把脚收回来,腿盘起来,这时众人看见世界恢复原状。这里又要参,为什么佛要等到五百长者子得到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发了大乘心之后就把脚收回来?而这时,小里小气,计较心又大的,求声闻的三万二千诸天和人,总算悟道了,晓得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晓得一点空的道理了,怕了这个尘世的牵累,得了一点法眼清净而已。

你看,佛他老人家看出来,大乘根器的境界现完了,把脚拿上来。因为对小乘根器的人没办法,只好把脚收回来。好吧,该你们来吧,结果小乘根器的人也证道了。跟着有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注意喔!不管你是天台、密宗、净土、禅,哪一个法门的,能做到这八个字才是真正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我们众生的烦恼和病痛,都从心中结使来,都解不开,如果意结一解开,八十八结使自然清净,自然可以达到漏尽通的境界,才可算是比丘的阿罗汉,才可以做到不受诸法,空也不受,一切皆不受。

比如今天有朋友,一定要介绍有位从美国回来开会的教授来看我,他长期睡不着觉,一身是病,人变得很悲观。我跟他谈了一下,没法子同他深讲。他根本的问题就是意结太多,唯心所造,影响到生理的健康。

意解心开就是道,禅宗开悟的第一步就是这个。拿密宗来讲,开悟第一步是脉解心开,心脉打开了。我们的心脏好像是八瓣莲花,定力到了,真悟道了,心脉就打开了,就是意解心开。那是事实,没有办法冒充的,心脉打开有心脉开的象征。

有年轻人来找我印证,就凭这一念就不行了。

修持要实实在在,不要自欺欺人,自以为懂了一个道理就到家了。真到了有所心得的时候,一定是意解心开,脉解心开。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

 不失正知正念,善待众生,宽容他人,努力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我为大家带来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一起来欣赏吧。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精选

 1. 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一切的不善,而内心清净则能减少伤害。

 2. 安乐是自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即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3. 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假使你坦然接受无常是生命的规律,你会放松下来。

 4. 痛苦是轮回生命的常态, 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有动力寻求解脱。

 5. 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6. 佛陀宣演的八万四千法门,正是相应不同根机而传讲的实修之道。闻思修当中,修行最为关键。闻思是为实修做准备的,只有实际去修才能真正解脱烦恼。

 7. 诚如佛经所云,带着虔敬的心来朝拜五台山,一定可以见到文殊菩萨。而文殊菩萨不一定是以手持宝剑与经函的报身佛的形象示现,他会以异彩纷呈的和众生心相应的形式显现,以此来加持度化众生。

 8. 根据此生修行的程度和发心,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佛有快慢,所以希求往生净土者应该精进修行。

 9. 人在轮回中总有委屈和不得已,所以佛法的一项重要修行即是忍辱,在困境中,在窘迫之境,依然保持内心的开放与柔和,依然对众生怀着善意。

 10. 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

 11. 向善向恶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烦恼轻重的程度。若降服了自己的烦恼,在哪里都能自在,良善。

 12. 烦恼怎么来的?简单一点说,主要是欲望太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这叫贪.嗔.痴。降伏贪嗔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靠串习。先慢慢扭转观念,再逐步养成新的行为习惯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欣赏

 1. 今生今世修行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只有精进修行的人才能不惧亡,才能得到解脱的安乐。

 2. 学佛不是要让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象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理解.宽容.悲悯。

 3. 人在世间走一遭,是来消受以前持戒修福的果报。虽说人这一生,福祸相倚.苦乐参半,福报.恶报都有显现,但总的说来,在轮回中能有苦乐参半.罪福同受的机会本身也是一种福报,因为如果投生饿鬼道.地狱道,连一刹那感受乐的机会都难得。

 4. 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禀赋.性情.因缘,开示与之相应的法门,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获得安乐。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5. 当你决心敞开心胸,毫无成见地向佛陀学习解脱之法后,需要在一位具有教法传承的修行者面前通过身体和语言的行为把自己的决心庄重表达出来。这不是形式主义。修行的过程涵盖身.语.意三个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点,身.语.意皈依具足才是圆满的缘起。

 6. 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

 7. 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问题是,天长日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8. 成长的每一天里,不忘初心,单纯清澈,有着如孩童般的自在喜乐!

 9. 人对物质很容易厌倦,没得到时不甘心,千方百计去争取,一旦满足却又立即生厌。一个人如果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和厌倦的循环,导致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助排遣负面情绪,保持生活的平衡喜乐。

 10. 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就是凭良心做事,不伤天害理,不损人利己。这个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若做到了,你尽可以在世间履行自己的本分,该怎样工作就怎样工作,凭正当进取.诚实劳动获得尊重.认可,以及财富.受用。佛法也没有禁止这个。佛法不要求所有人一沾上学佛的'边,就必须放弃正在过的生活。

 11. 所有的修行不离皈依,皈依是修行的开始,皈依是修行的过程,皈依是修行的结果。

 12. 不失正知正念,善待众生,宽容他人,努力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13. 人生充满起伏变化,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计划都无法实现,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提醒自己:暇满难得,今已得;人寿无常,期不定,务必要精进修行,才不辜负这珍宝人生。

 14. 很多时候,麻烦.担忧.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想到自己的誓愿,想到生活的目标,眼前便开朗了...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它让短暂而无法重来的人生有了意义。

 15. 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

 16. 慈悲心具体可分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训练中,慈悲的对象从亲近的人开始,将逐步扩展到认识却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恶的人,及至所有众生。同时我们要记住,无论是分享还是分担,都应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质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17. 什么是快乐呢?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再平凡的生活里也充满快乐。

 18. 在佛陀以大悲心,用各种善巧方便为众生宣说的诸多积累资粮的法门中,供曼扎是殊胜而简单的修法。菩萨发心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修供曼扎时也应以发这样的菩提心为前提。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

 1.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2. 活着,是因为关爱与求知。如果把关爱的范围扩大,由己及人及众生,那就是慈悲了。如果把求知的深度延展,由物及心,那就是智慧了。

 3. 修行意味着改变态度,对自己.对其他众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变在内心。

 4. 佛法中讲?无我?的见解和修法,即是教我们如何对治烦恼障碍突破自身的局限。这样不仅自己更加自在快乐,也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轻了,在对别人考虑时便能更纯粹,客观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权衡利弊。

 5. 初学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在帮助他人呢?发心纯正,真心为对方着想,这一点很关键。结果如何,则有赖于智慧与善巧。

 6. 反转无始以来的惯性模式,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而世事无常.人身难得易失,所以务必要抓住此生的机会奋力修行。

 7. 身.语.意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皈依,即对佛陀的教诲真心认同,相信佛法一定能帮助自己了悟本心,相信僧宝的护持和引导。

 8. 居士五戒,戒的是杀盗*妄酒。不杀,体现的是仁爱的精神。远离不予取的行为,不是自己理所应得的,不取,这是义。世人所说的不取不义之财便是这个道理。不邪*是礼。不妄语是诚信。饮酒会扰乱神智,让人失去控制力和觉察力,导致行为颠倒,言语失常,这是不智。由此可见,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处世。

 9. 无伪的信心可以穿越时间空间,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无所不在。

 10. 发达社会的标准不是物质繁荣,而是平等安乐。生活富裕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在佛法中,我们学到的便是让今生来世平等安乐的方法。

 11.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以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12. 传统上,我们把出离心解释为厌离轮回痛苦.追求解脱安乐的心。痛苦由执著而来,所以我们实际要远离的是执著。

 13. 慈悲并不是单纯的忍让,首先,它需要有一颗柔和.开放.勇敢的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去分担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动,给予.帮助.关怀.自律.坚忍......这一切都需要行动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所能做到的。

 14. 个人解脱的根源在于净化个人的身语意业,更进一步说,在于息灭个人内心的贪婪.嗔恨和执念,而不在于外部的环境。寂天菩萨说过,在整个大地铺上地毯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穿上鞋,我们就能免受荆棘砂砾之苦。同样道理,只要内心没有了贪嗔痴,我们就能免受外界的侵扰,从痛苦中解脱。

 15. 放生是遣除违缘.迅速积累福慧资粮的有效方法,不但利益了被解救的众生,也能增加自己现世的福报,获得健康长寿的善果,还是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助缘。

 16. 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都是因是缘,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现在未来.今生来世。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7. 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

 18. 一般人布施乞丐,多用的是零钱,纵使被骗被利用吧,又能损失到哪儿去?再说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要跟一个笑脸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施就是供养,无论哪一种,都是自他安乐之因。

 19. 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20. 佛陀的一生就是为了启发我们.供我们学习.模仿而进行的演示。尽管我们还没有像佛陀那样彻底觉悟,但仍然可以帮助父母.家人了解解脱之道,尽己所能为他们的修行创造助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