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陇望蜀这个词说的是三国里哪个人物?是说刘备吗?

2.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

3.得陇望蜀 出自那里?什么意思?

4.得陇望蜀成语故事_成语“得陇望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5.最易误解的四字成语

6.这些成语故事讲的是谁,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这个词说的是三国里哪个人物?是说刘备吗?

得陇望蜀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得陇望蜀是贬义词吗

得陇望蜀这个词说的是三国里的曹操。

《二十四史 晋书 卷一 帝纪第一 宣帝司马懿》中记载: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的意思是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出自: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

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

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扩展资料: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所以成为不朽的史学名著,也因为它在编撰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纪传体是一种综合体裁,在这种体裁中如何统筹全局,详略得当地再现史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范晔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整体规划,对史实进行了认真的剪裁。

书中所述史实规避得法,彼此间既有照应,又不重复繁冗,表现出高超的史学技巧。通过他的妙手剪裁,《后汉书》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

百度百科-得陇望蜀

百度百科-后汉书

得陇望蜀 出自那里?什么意思?

一、出处

唐·李白《古风》诗:“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二、含义

1、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2、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

三、例句

1、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的人最终结果是交不到好朋友。

2、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得陇望蜀,又要抢王爷爷的房子。

3、他们得陇望蜀,永远无法使他们心满意足。

扩展资料:

得陇望蜀的典故:

1、曹操打下了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还威胁到了刘备集团的安危,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汉中被曹操拿下,蜀郡就直接和曹操的军事力量对峙。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危。

2、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刘晔,还有一个司马懿。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意思就是所说:人哪,就是贪心不足啊,已经得了陇,还想要蜀。于是他决定撤军,不再往前进了。

参考资料:

得陇望蜀-百度百科

得陇望蜀成语故事_成语“得陇望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得陇望蜀成语故事_成语“得陇望蜀”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读音 délǒngwàngshǔ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通俗讲法:吃在碗里,看在锅里)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

 得陇望蜀

 原作“既平陇,复望蜀”,后来以此形容贪心不足,一步比一步胃口大。岑彭(?——36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将,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建武初,封归德侯,行大将军事。八年(32年),与吴汉合兵围隗嚣于西城,四川公孙述遣将来救隗嚣。光武帝在致岑彭的信中说:“如果将隗嚣盘据的西城、上邽两处城池攻下,即可率兵南下攻打四川。人心总是不知足,我的愿望就是既要得到陇(甘肃),又要得到蜀(四川)。可每次发兵出征,我的头发就要花白一些。”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60页《岑彭传》:“(建武)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48回:“香菱笑道:‘好姑娘,趁着这个功夫,你教给我做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且缓一缓。’”

 连动 既得到陇地,又望着蜀地。比喻不知足。语本《后汉书·岑彭传》:“光武敕岑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官场现形记》12回:“胡统领早存了个——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贬义。用于贪心不足方面。→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贪心不足 ?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称心如意 一枝自足。也作“获陇望蜀”。

 解释 陇:地名,指今甘肃省东部。蜀:地名,指今四川中西部地 区。原指攻下陇地后又打算攻下蜀地。后比喻贪心不足。

 出 处《后汉书·岑彭传》:“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 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岑彭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平南大将军。建武八年(公元 32年),岑彭带兵跟随刘秀攻打盘踞在陇西的隗嚣,攻克了陇西重 镇天水,与吴汉一起把隗嚣围困在西城。公孙述派李育为将,带 兵进驻上邽,以援救隗嚣。

 这时颍川、河东两地发生了叛乱,京师骚动,刘秀留下盖延、 耿弇(yǎn)围攻李育,自己急忙从上邽返回洛阳。刘秀返回时, 在给岑彭的信中说:“西城、上邽两个城池如果攻下,便可以带 兵乘胜向南攻打蜀地。人心总是苦于不知道满足,我也有这样的 毛病,一旦攻下了陇地,就又盼望攻下蜀地。每一次发兵,我的 头发胡须就要多白一些。但若不这样,天下又怎能统一呢?”

 岑彭堵塞谷水,打算用灌淹的办法攻克西城,不料水从地下 流走,没有成功。不久隗嚣的手下行巡,周宗带领救兵来到,而 汉军粮尽,只能领兵退还。等到颍川等地的叛乱平息后,隗嚣也 随即病,他的儿子隗纯 继位,一年后投降,陇地 即告平定。

 岑彭在平定蜀地时一 路势如破竹。建武十一年, 岑彭率军攻至距离成都只 有几十里时遭刺客暗杀。 建武十二年,大司马吴汉 继续进兵成都,才最终平 定了蜀地。

 近义 得寸进尺

 反义 心满意足

 例句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 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最易误解的四字成语

1. 最容易误解的成语有哪些

1、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2、不绝如缕: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但也指局面危急(像将断未断的细线)。

3、不忍卒读:不人忍心读完,形容文章写得悲伤。常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4、胸无城府:城府:处事的心机 。指为人坦率真诚,没有心计。

褒义词。5、七月流火:“流火”火星偏西下行,火,恒星。

六月以后,渐渐偏西,这时暑热开始减退。这个成语专指天气快凉了,不要误用它来表示暑热难熬。

6、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容易写作昨日黄花。

7、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褒义词。8、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贬义。

也指萦绕在心,不能忘记,褒义。9、苦心孤诣:刻苦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

褒义词。10、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贬义词。 11、不赞一辞: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不是连一句赞美的话都不说。12、不二法门: 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13、寻章摘句: 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贬义。

14、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或误用为贬义词。

15、引而不发: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16、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不是经常刮风下雨。

17、过江之鲫:比喻时兴的事物多得很。贬义词。

18、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9、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0、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训,典范、法则。

与教训无关。21、名噪一时:指当时很有名声。

褒义词。22、罪不容诛: 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不是罪行达不到杀头的程度。23、久假不归:假:借。

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是长期请假不归。

24、求田问舍: 多方买田地,到处问房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25、作壁上观: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作,不可写“坐”。

26、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27、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贬义28、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不是具体而且微小。29、林林总总:形容众多。

不是点点滴滴。30、灯红酒绿:不只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还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31、对簿公堂: 在法庭上受审问。 不是在公堂上对质。

32、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指不好的人或事情,含贬义。33、得意忘言: 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不是因为高兴忘了说话。34、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35、床笫之私:非“床第之私”,笫读z?;,不读d?;(“第”),床上的竹垫,用来指夫妻之间的私话、私事。

36、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听不懂。37、名噪一时:指当时很有名声。

褒义词。容易误解为贬义词。

38、卓尔不群: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不是孤高自傲。

39、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40、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一定的根据。常误用为表示毫无根据的消息、传闻。

41、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词。42、不孚众望:没有兑现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43、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用于否定形式的句子。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44、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指过分刻求语言枝节。除非在特定语境中贬词褒用。

45、平铺直叙:不全为贬义,也可为褒义,可以指文章朴实无华,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46、奇文共赏:原是指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褒义;现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用于讽刺。

47、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贬义;又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褒义。48、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

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49、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常被误用于惊人的消息。

50、曾几何时:指时间过了没多久。不是“从很久开始”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2. 最容易误解的成语有哪些

易误解成语200: 1.哀鸿遍野:比喻 *** 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61.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 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 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67.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69.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

3. 有哪些容易错又常见的四字成语

经常容易出错的成语有: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阴谋诡计(阴谋鬼计)3、再接再厉(再接再励) 4、别出心裁(别出新裁)5、以逸待劳(以逸代劳) 6、贻笑大方(遗笑大方)7、出类拔萃(出类拔粹) 8、伶牙俐齿(伶牙利齿)9、优哉游哉(悠哉悠哉) 10、戛然而止(嘎然而止)11、矫揉造作(娇柔造作)12、漫不经心(慢不经心)13、发人深省(发人深醒)14、直截了当(直接了当)15、揠苗助长(偃苗助长)16、振聋发聩(震聋发聩)17、名声鹊起(名声雀起)18、集思广益(集思广议)19、相辅相成(相辅相承)20、纷至沓来(纷至踏来)21、指手画脚(指手划脚)22、事倍功半(事倍工半)23、入不敷出(入不付出)24、不落窠臼(不落巢臼)25、老奸巨猾(老奸巨滑)26、拈花惹草(沾花惹草)27、挑肥拣瘦(挑肥检瘦)28、相形见绌(相形见拙)29、走投无路(走头无路)。

4. 哪些成语容易令人误解

1、不速之客。速,邀请,不速之客,未被邀请的客人。容易误解为不熟悉的客人或不受欢迎的客人。

2、不刊之论。刊,削除。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3、文不加点。点,圈点、标点。文不加点,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的文章。容易误解为不加标点的文章。

4、下里巴人。本意指通俗的歌曲。容易误解为地位低下的人。

5、不足为训。足,值得。训,准则、典范。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容易误解为不值得去教训,去训斥。

6、对簿公堂。薄,文状,起诉书。对簿,受审问。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容易误解为双方在法庭上辩论。

7、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8、空穴来风。本意是指有根有据的事情,容易误解为没有根据的事情。

9、罪不容诛。本意指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容易误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10、危言危行。危,正直。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容易误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11、豆蔻年华。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容易误解为十七、八的年轻女子。

12、身无长物。除自身以外没有多余的东西。指人贫困。容易误解为自己没有特长。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容易误解为人都在家里,街上没有人。

14、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容易误用为自己对别人的帮助。

15、开门揖盗。本意是指开门把强盗请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容易误解为开门出去捉强盗。

16、美轮美奂。特指建筑物。容易误解为指一切事物。

17、屡试不爽。屡次实验都没有差错。容易误解为实验没有成功。

18、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它指的是说话人。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9、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容易误用为其他关系。

20、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容易误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21、不假思索。形容反应快,思维敏捷。容易误解为不动脑子思考问题。

22、不愠不火。指戏曲艺术不沉闷不急促。容易误解为人的性格很温和。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容易误解为不把事情当会事。

24、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或物。容易误解为很少。

25、大方之家。指有见识、有远见的人。容易误解为出手很慷慨的人。

26、一挥而就。形容文思敏捷或笔法娴熟。容易误解为一动手就可以完成事情。

27、口无择言。说话无须选择,说话都很正确。容易误解为说话不注意场合、对象。

28、因人成事,因:依赖。指依赖别人把事情做好。容易误解为因为别人事情才得以完成。

2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容易误解为岁月艰难。

30、惨淡经营。本意指下笔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经营。容易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5. 语文易误解成语

易误解成语200:1.哀鸿遍野:比喻 *** 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 51.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

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

是,对,正确。 61.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 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故"也作"固"。 64.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 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蠡,贝壳做。

6. 寻容易理解错的四字成语

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3.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5.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6.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11.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1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14.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15.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16.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17.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不能理解为“有很多条道路”。

18.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21.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22.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24.休戚相关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25.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7. 哪些三字成语容易被误解

杯中物、闭门羹、落水狗等等

提起成语,大家都能说出很多。在人们印象中成语基本上是四个字的,也有五、六个字的乃至十多个字的,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三个字的成语。

其实我们经常见到三字成语,也能熟练使用它,就是不知道它竟然也是成语,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也难怪,因为一般成语词典很少收录甚至不收录三字成语,无形中开除了三字成语的“成”籍,这是不公平的。

几年前由甘肃师范大学编印的《汉语成语词典》则给三字成语以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机会,其中收录了七个三字成语:口头禅、莫须有、想当然、下马威、闭门羹、露马脚、破天荒。至此,三字成语终于认祖归宗了。

其实,除此之外,三字成语还有不少呢,如:

安乐窝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出自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吹牛皮说大话,闲聊天。

打圆场调解纠纷,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亏得和尚打圆场,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劝下的,所以同了他来。”

二流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父母官旧时指地方长官(州、县一级的)。

狗腿子指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

旱鸭子指不会游泳的人(含诙谐意)。

金不换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这些成语故事讲的是谁,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成语故事讲的是隗嚣、公孙述、光武帝刘秀。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

成语解释: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读音:dé lǒng wàng shǔ

出处: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扩展资料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1、得寸进尺

读音:dé cùn jìn chǐ

解释: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

白话释义: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

2、贪心不足

读音:tān xīn bù zú

解释: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白话释义:你贪心不足!得到了吴郡,还想强行吞并我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