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桶江山的拼音-尔铁桶江山
1.太平天国走向衰败,洪秀全和杨秀清谁的责任更大?
2.李秀成建议从天京突围,洪秀全为何断然拒绝?
3.人多势众,众志成城成语接龙
4.太平天国为什么那么多人
5.太平天国的“天京城”是如何陷落,天王洪秀全又是如何的
太平天国走向衰败,洪秀全和杨秀清谁的责任更大?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天王洪秀全做为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和拜上帝教的精神支柱,显然要对太平天国的覆灭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太平天国最终走向衰败虽然有着诸多原因,但归根结底的原因还在洪秀全提出的“毁佛灭教”以及用人失察。
例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时提出
“摒弃邪神,独尊上帝”
的口号,却又号召广大教众
“毁佛灭教”
,四处捣毁佛寺,打砸孔庙,焚毁经史子集,声称一切古代典籍皆为妖书。这种疯狂的行为使得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读书士子对拜上帝教深恶痛绝。
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都非常重视读书人,朱元璋力邀刘伯温出山相助,每据一地,派人四处寻访德才兼备之人加入,最终成就大业。
李自成也有李岩、牛金星两位举人相辅佐。反观太平天国,从始至终没有一位饱学之士愿意加入,原因就在于拜上帝教过激的“毁佛灭教”活动。
洪秀全的另一大罪责在于用人失察,杨秀清原本只是一名普通教众,只因乘机实施“降僮术”,获得了代天父传言的特权,便跻身于领导层。
洪秀全不仅没有戳破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反而带头支持。这不仅给日后的天京事变埋下重大隐患,也在洪秀全的头上悬挂了一支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定都天京之后的三年时间内,洪秀全竟然没有筹划出制衡杨秀清的有效手段,反而使得这个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天京事变的爆发。如果说天京事变爆发前,杨秀清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在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节节败退以及最终覆灭就完完全全是洪秀全的责任。
排挤石达开,重用洪氏亲贵,猜忌多疑,一味靠天,这哪里还像一代雄心壮志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简直犹如一个陷入信仰癫狂状态的精神病患者。
1856年,天京被湘军重重围困,李秀成力谏洪秀全让城别走。鬼迷心窍的洪秀全竟然声称“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
安庆失陷后,洪仁达,洪仁发再度掌权,大肆收受贿赂,卖官卖爵,前后封王者竟多达2700多人,创历史之最。
“朝纲紊乱,官爵滥封,宵小掌权”,太平天国在这样一位癫狂入魔的领袖领导下,又围绕在一群贪婪无度的领导核心周围,怎能不加速其败亡。幸亏后来起用了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二人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如若不然的话,太平天国很可能在天京事变后不久就覆灭了。
李秀成建议从天京突围,洪秀全为何断然拒绝?
在天京之战后,太平军被围困在天京城内,日子不好过,这时李秀成向洪秀全建议从天京突围出去,寻求生路,然而洪秀全不仅拒绝了他,还骂了他一顿。因为这时的洪秀全早就没了早期那会的勇猛,他习惯当土皇帝了,一直沉迷在自己的“上帝”理论中。
太平天国运动算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以洪秀全为***的这场起义,从一场小小的农民运动逐渐席卷了几乎整个中国,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可是好景不长,洪秀全思想的狭隘性逐渐显现出来,天平天国运动慢慢落入下风。
1862年,这时洪秀全的势力已经不那么强了,曾国藩带领湘军顺势而下,一举进攻天京城,这把天京城内的“土皇帝”洪秀全吓坏了,让各路人马全部赶回天京城,尤其是李秀成。但是李秀成回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这种战局,天京城逐渐变成了“里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局面。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李秀成建议洪秀全另起炉灶,让城别走,也就是从天京突围,这洪秀全一听,气了,我当好好的土皇帝,好不容易不要奔波了,你现在又让我逃亡。没过多久,天京城几乎彻底没了粮食,李秀成又向洪秀全提出建议,这时洪秀全仍然没有改变主意,说:“全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这“甜露”也就是野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洪秀全当了土皇帝后逐渐“走火入魔”,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上帝的儿子,已经逐渐失去了本心。
人多势众,众志成城成语接龙
人多势众,众志成城成语接龙
城下之辱→→辱身败名→→名山大川→→川壅必溃→→溃不成军→→军法从事→→事败垂成→→成败兴废→→废然而反→→反裘伤皮→→皮相之谈→→谈言微中→→中馈乏人→→人给家足→→足踏实地→→地主之仪→→仪表堂堂→→堂皇富丽→→丽句清词→→词不达意→→意乱心忙→→忙里偷闲→→闲言长语→→语重情深→→深思远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盆之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臂历指→→指东画西→→西除东荡→→荡析离居→→居不重茵→→茵席之臣→→臣门如市→→市井之臣→→臣心如水→→水浄鹅飞→→飞扬浮躁→→躁人之→→生荣辱→→辱国殃民→→民怨沸腾→→腾焰飞芒→→芒刺在躬→→躬蹈矢石→→石城汤池→→池鱼幕燕→→燕颔书生→→生知安行→→行有余力→→力均势敌→→敌不可假→→假手于人→→人稠物穰→→穰穰满家→→家至人说→→说白道绿→→绿衣黄里→→里应外合→→合胆同心→→心有灵犀→→犀燃烛照→→照功行赏→→赏贤使能→→能说惯道→→道东说西→→西方净国
太平天国为什么那么多人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义军在起义后的六年中,不过牺牲4千余人。
然而内讧中的1856年,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杨秀清及亲信6千余人,两个月总共杀了文武官员2万人。
后来又利用石达开来天京靖难,凌迟处韦昌辉,将其尸体寸磔,割成许多块,每块皆二寸,挂在各处醒目的栅栏处,标上“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的字样,真是厉害之至。“洪杨之变”导致了十几万人被杀。
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其中4000万人于战争中,这是何等的残酷。到1911年全国才恢复到3.4亿人。
扩展资料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前期,军政大事由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
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后,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便另有图谋。杨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九千岁”封为“万岁”。北王韦昌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不肯。后来,陈承瑢向天王告密,谓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纲铲除东王。
2日凌晨偷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幕府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抵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当夜逃出金陵城外。其后在天王洪秀全的密令下,韦昌辉尽杀翼王府中家属。?
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洪秀全碍于众议,被迫诏准。他不计私怨,追究屠杀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北王亲族也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
尽管武昌在石达开回京后不久即因粮尽援绝而陷落,但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石镇吉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当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1857年春天,李秀成与陈玉成击败清军秦定三部,北上六安、霍丘,与捻军会合,兵锋直指湖北。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不肯授予他“军师”的地位,只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义王”,? 局势稍见好转后,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 为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率数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天京事变使三王被杀,翼王远走,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天京城”是如何陷落,天王洪秀全又是如何的
太平天国,是晚清以及近代中国 历史 中无法回避的一场运动,无论是《劝世良言》还是“金田起义”又或是《资政新篇》都是耳熟能详,印刻在 历史 教材上的,但是教材上对于天王之、天京城的陷落、太平天国的覆灭却鲜有提及。
洪秀全以落第秀才的身份能够在晚清搅动风云,纵横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十五年,糜烂大清十七省,称得上是“时势造英雄”的最好注脚。但在洪秀全的起家过程中更多的则是充斥着迷信、狭隘、以及刚愎自用、任人唯亲的情况。
上图_ 太平天国首邑(天京)南京天王府
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城自1853年即咸丰三年被太平军攻占后,就被洪秀全改名为“天京”,在这里洪秀全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豪奢的九年。 直到同治元年五月(1862年)湘军将领曾国荃率兵围困南京城,天王才从森森宫苑里的美梦中惊醒。当时曾国荃已经率兵驻扎在了雨花台,对南京城虎视眈眈,洪秀全意识到情况危机后急调正在浙江、江苏前线的六十万太平军回师保卫天京,由此拉开了长达三年的“天京保卫战”。
由于曾国荃对南京城实行包围政策,进出南京城的援兵、粮食、药品、骡马都被湘军扣留,这就导致城内兵源减少、粮食匮乏,伤患无法得到医治。 到了同治二年年底,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忠王李秀成冒向洪秀全上奏了“让城别走”的提议。 因为此时虽然南京城被包围了,但是湖州以及江西部分地区还控制在太平军手中,如果此时冒险突围,必有一线生机,但是李秀成的意见遭到了天王的无情呵斥: “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俱曾妖者乎”。
上图_ 天王洪秀全画像
面对天王的“迷之自信”,李秀成只能唯唯称是,但是南京城的百姓却无法理解天王,因为他们吃不上饭。就在被呵斥一个月后,李秀成组织了一次突围,成功和外界的太平军联系上了,并且续上了南京城的粮食补给线,但没过多久,曾国荃就在洋人的配合下切断了这条“生命线”,并缴获了太平军一万三千六百多公斤的粮草。
此时主持南京城防的李秀成面临的是: “京内穷家男妇, 叠 在前求救” 的局面,但是李秀成也有苦处, “国库无存银米,国事未经我手。后见许多凄苦,我实无法,不得已将自己家存之谷米,发救城内穷人” 。在将“天京”城内这样的凄惨的状况报告给天王后,天王却让阖城百姓: “各遵朕旨,多备甜露,可食饱长生 ”。
上图_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
所谓“甜露”即“玛哪”,是洪秀全从《圣经·出埃及记》中得到的灵感。书中所言,当日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引领下,出走迦南地,途中无食,于是上帝每天降下“玛哪”,让以色列人食用,以此度过四十年的饥饿。
但是“甜露”是个什么东西,谁也没有见过,于是大臣就向“天王”求教,此时的洪秀全的神志几近崩溃,他吩咐让人在宫殿空地上采集百草,自行服用,为全城官民做表率。这样胡乱的服用杂草,导致洪秀全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是他又对上帝深信不疑,不允许医生调治身体,于是就在他五十岁生日之后,1864年5月30日,洪秀全颁布谕旨说他回归天堂的日子到了,请求天父、天兄安排救兵来解救“天京”。 第二天(即农历四月十九日),洪秀全服毒而亡,宫女将他的尸身用黄绸包裹,悄悄掩埋在了豪奢的天王府花园空地中。
上图_ 太平军与清军交战图
天王的,也预示着太平天国走上了末路,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洪秀全取的名字)登基成为“幼天王”。但此时无论谁来继承天国的基业都已经是无力回天了。面对洪秀全已这样的局面,清廷当然不能放过,于是急诏驻扎在苏州的李鸿章前往曾国荃处,配合湘军攻破南京。但此时李鸿章的淮军与曾国荃的湘军内部产生了矛盾,湘军不愿意让淮军来“摘桃子”,李鸿章率所部淮军在苏州按兵不动,未曾增援。
为了避免军队内部“师老生变”,农历六月十五日,曾国荃率领湘军将士发动总攻,提督李臣典在太平军炮火最为密集之处挖掘地道,等到地道挖成之后,又重金在军营中招募士,李臣典、朱洪章、伍维寿等九人身先士卒, 终于在六月十六日中午,在地道中埋藏的炸药将南京城墙炸开一个豁口 ,湘军分为左、中、右三路,除中路直取天王府外,其余两路分兵攻破南京城九道城门。
上图_ 李秀成自述的手稿
太平军在忠王李秀成的带领下收缩兵力,集中在内城,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天王府中不知所措,被四名妻子拦住,不让他乱跑,幼天王突然挣脱妻子的束缚带着两个幼弟来到李秀成府中,请求庇护。南京城内的太平军此时败局已定,李秀成辞别家人后,纵火焚烧天王府,借以吸引清军主力,然后带着幼天王和数千文武官员和士兵暂往南京清凉山上躲避。
待到夜幕降临李秀成带领所率士兵打扮成清军模样从多个城门突围,但都被湘军挡了回去,最后从被湘军炸出的城墙豁口,侥幸暂时逃脱。但由于人马混乱,李秀成与幼天王失散, 洪天贵福的两个弟弟也和城中剩余的十二万太平军葬身“天京”,老天王洪秀全的尸骨也被湘军从天王府挖出。
上图_ 太平天国官兵、士兵的图像
李秀成与随从逃出南京后,由于他的好马在突围时给了幼天王,导致体力、马力不支,只能停下休息,此时跟随他的人却也顾不得他,一行人弃他而去,李秀成只得躲在一座荒山的破庙中暂时休息。时值夏季,天气炎热,他便将随身携带的财物挂在了庙旁的树下,借以乘凉。此时有当地居民来到山上,李秀成见有人来仓皇而逃,百姓便一路追赶,不仅把他携带的黄白之物据为己有,还把他捉了起来,最后因分赃不均,将李秀成扭送给了湘军。
此时的李秀成心如灰,老天王已,幼天王失踪,自己又被扭送官军,此时的他只求活命。 于是在他的自白书《李秀成供状》中交代了自己和太平天国的前因后果,同时在自白书中尊称曾国荃为“九帅”、曾国藩为“中堂”,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将屈从的李秀成留下,反而因为其知晓的秘密太多,将他就地处,并大肆涂改了《李秀成供状》。这位太平天国后期最著名的军事将领,也随着“天京”的陷落而消逝。
上图_ 剿灭粤匪图
南京城破之后,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以及堵王黄文金在湖州还拥有大批部队,而幼天王洪天贵福也并没有,而是和几百名随从逃到了洪仁玕处。对于太平天国这个折磨大清十五年,涂炭半壁江山的仇敌来说,清廷自然要一鼓作气,毕其功于一役。于是在官军、法国雇佣军、反叛的太平军的层层包围下,洪仁玕和幼天王只好往江西方向突围,希望联合当地太平天国康王、侍王余部回到发家之地——广西。但是此时官军士气高昂,太平军节节败退,最后洪仁玕被江西巡抚沈葆桢捕获,并凌迟处。
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的胜利,清廷还是不能安心,因为幼天王洪天贵福尚未找到,这像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随时可能再次引爆。 那么幼天王去了哪里呢?
原来在官军捕杀洪仁玕的时候,洪天贵福再次趁乱与十几个随从逃脱。后来随从被官军抓获,只剩下他一人独自逃亡,恍惚中他做了与老天王一脉相承的梦:一个极高极大的浑身雪白的人,给了他一个饼子。梦中吃完饼子后,洪天贵福就恢复了体力,逃到了一户唐姓人的家里,看到这里有人剃头,于是就剃去了长发,在唐姓人家里住了四天,后来还在当地的农家给人做了几天短工,就这样一路逃亡, 终于在1864年10月25日,于江西赣州下属的石城县被官军捉获。
上图_ 太平天国的“天王诏书”
在被抓获后,洪天贵福也写下了一份自述,并向官军辩解道 “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干” ,并祈求官军,如果他能够被释放,将会去老老实实的读书,争取考中一个秀才,还写了一些为清朝歌功颂德的打油诗: “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 。从这样的供述和祈求中也足以看出,所谓幼天王也不过是个没有脑子的庸人。对于这样的余孽,即使再无能也断然是不能留他活命的,于是在被捕不到一个月后的11月18日,幼天王在江西南昌被沈葆桢凌迟处。
有杀戮,必然就会有被鲜血染红的顶子,在攻破南京和平定江南之后,曾国藩晋封为一等毅勇侯、曾国荃晋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少保衔、李臣典晋封一等子爵,赏穿黄马褂、沈葆桢赏一等轻车都尉,其余人等也各有封赏,而在这一片升平庆贺的鼓乐声背后,是滴血的国家和糜烂的江南,以及接踵而来的外侮。
参考资料:
1 《清史稿?墓总本纪》 赵尔巽等 中华书局
2 《清史稿?曾国荃传》 赵尔巽等 中华书局
3 《太平天国》 史景迁(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中华两千年史》 邓之诚 中华书局
5 《李秀成供状》 李秀成
文字由 历史 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