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恣睢怎么读

2.盍往归焉文言文翻译

3.求100个易写错的字、易读错的字、易用错的成语

4.恣睢的拼音及含义

恣睢怎么读

暴戾恣睢的词义-暴戾恣睢哪个字错了

恣睢的拼音是zì suī

恣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ì suī,意思是放纵,放任;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基本解释

放纵,放任。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来源:《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示例:《文明小史》第十二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戾恣睢,叫人畏惧,做书的人,都不暇细表。"

词义:任意胡为。

盍往归焉文言文翻译

1. 一篇古文翻译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

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

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

待到饿到快要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我欲归附难!可叹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在首阳山。

2.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知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

②希:稀少。③木主:人的牌位。

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D.余甚或焉或:通“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且七十子之徒/臣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参考答案:5.B 6.A 7.C 8.A。

3. 课外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8分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小题1:①到了……时候 ②将近

小题2:①他们的父亲想要立叔齐百为王,等到父亲去世了,叔齐让伯夷即位。

②伯夷、叔齐对此感到耻辱,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隐居。

小题3: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度题目,学生分析回答时可以允许有不同的见解,或赞成,或反对问均可,但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答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本题中两个加点字词都是多义词,要注意辨析。

小题2: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版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立”“及”“让”“耻”“义”“食”,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3:

试题分析:先疏通文意,了解文中所写的人物行为表现,然后再对其作一评价,说清理由即可。权

4. 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译文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阀紶脆咳诒纠错穴氮膜。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于首阳山。

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在首阳山。

求100个易写错的字、易读错的字、易用错的成语

例字 应读 误读

佶屈聱牙 áo ǎo

捕风捉影 bǔ pǔ

春意盎然 àng yàng

稗官野史 bài bēi

豺狼成性 chái cái

便宜行事 biàn pián

瞠目结舌 chēng táng

各奔前程 bèn bēn

如愿以偿 cháng shǎng

鹬蚌相争 bàng bèng

称心如意 chèn chèng

刚愎自用 bì fù

谄上媚下 chǎn xiàn

日薄西山 bó báo

为虎作伥 chāng chàng

一单一瓢 dān dàn

相形见绌 chù zhuó

度德量力 duó dù

一差二错 chà chā

咄咄逼人 duō duó

忧心忡忡 chōng zhōng

有的放矢 dì de

差强人意 chā chāi

以升量石 dàn shí

差可告慰 chā chāi

审时度势 duó dù

阿谀逢迎 ē ā

怙恶不悛 hù gǔ

蛊惑人心 gǔ mín

春华秋实 huā huá

忐忑不安 tǎntè shàng

莘莘学子 shēn xīng

倜傥不羁 tì zhōu

闭门塞听 sè sài

暴殄天物 tiǎn zhēn

相濡以沫 rú rù

半身不遂 suí suì

觥筹交错 gōng guāng

好大喜功 hào hǎo

言简意赅 gāi hài

洁身自好 hào hǎo

宵衣旰食 gàn gān

曲高和寡 hè hé

直言贾祸 gǔ jiǎ

随声应和 hè hé

不假思索 jiǎ jiā

一唱百和 hè hé

既往不咎 jiù jiū

引吭高歌 háng kàng

咎由自取 jiù jiū

不落窠臼 kē guó

佶屈聱牙 jí jiē

功亏一篑 kuì guì

咬文嚼字 jiáo jué

同仇敌忾 kài qì

汗流浃背 jiá jiā

振聋发聩 kuì guì

敷衍塞责 sè sài

抱关击柝 tuò xiǔ

请君入瓮 wèng wēng

唾手可得 tuò chuí

运筹帷幄 wò wù

耳提面命 tí dī

为虎添翼 wèi wéi

提纲挈领 tí dī

箪食壶浆 sì shí

醍醐灌顶 tí dī

鬼鬼祟祟 suì chóng

乌烟瘴气 zhàng zhāng

戎马倥偬 zǒng cōng

载歌载舞 zài zǎi

草长莺飞 zhǎng cháng

恬不知耻 tián sé

草菅人命 jiān guǎn

筚路蓝缕 lǚ lǒu

犯而不校 jiào xiào

丢三落四 là luò

济济一堂 jǐ jì

绿林好汉 lù lǜ

间不容发 jiān jiàn

不稂不莠 láng liáng

自给自足 jǐ gěi

悬崖勒马 lè lēi

挑拨离间 jiàn jiān

暴戾恣睢 lì fù

家给不足 jǐ jì

未雨绸缪 móu miù

弱不禁风 jīn jìn

质疑问难 nàn nán

战战兢兢 jīng jìng

一暴十寒 pù bào

不求甚解 jiě xiè

一叶扁舟 piān biǎn

废寝忘食 qǐn qǐng

心怀叵测 pǒ pō

怙恶不悛 quān jùn

大腹便便 piān biàn

强词夺理 qiǎng qiáng

否极泰来 pǐ fǒu

面面相觑 qù xū

如法炮制 páo pào

切肤之痛 qiè qiē

心广体胖 pán pàng

杞人忧天 qǐ jí

暴戾恣睢 suī zhún

暴虎冯河 píng féng

塞翁失马 sài sè

被发文身 pī bèi

数见不鲜 shùo、xiān shù、xiǎn

深恶痛疾 è wù

垂涎三尺xián yán

长吁短叹yǖ xǖ

头晕目眩xuán xuàn

奄奄一息yān yǎn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了 )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嗦

50.蛛丝蚂(马)迹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如猛虎下山

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伏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94.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为

99.编篡(纂)

100.做(坐)月子

1 心领神会。

先看一个例子:“……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气魄。”(朱光潜《谈美·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这个句子当中的“心领神会”,从语法角度来看用得是错误的。“心领神会”是不及物的动词性短语,不能跟宾语,即不能带动作行为的对象。汉语中,这类词语不少,如:侃侃而谈、津津乐道、无人问津、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喜闻乐见、嬉笑怒骂、生攸关、夸夸其谈、不屑一顾 、浑然不觉、不可理喻、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家喻户晓、出奇制胜、洗耳恭听、耳闻目睹……这些词语之所以会被用错,多是因为大家把整个词语的用法等同于该词语的末一字或末两字了,如“谈”可带宾语,就以为“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也可带宾语。

有些长哦~

恣睢的拼音及含义

恣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ì suī,意思是放纵,放任;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放纵,放任。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来源:《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示例:《文明小史》第十二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戾恣睢,叫人畏惧,做书的人,都不暇细表。”

词义:任意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