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比泰山还重”出自那句名言吗?

2.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谁说的

你知道“比泰山还重”出自那句名言吗?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是谁说的-轻于鸿毛重于丘山出自于谁

“比泰山还重”出自汉朝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有一,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羽毛还轻,这取决于每个人的选择而有所不同罢了。

扩展资料:

关于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故事:

汉武帝时,诞生了我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就是司马迁。

少年时,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很是阅读古人的书籍。20岁时,他到各处去游历,搜集了很多古代名人的资料。后来,他被任命为郎中,可以常随皇帝出游。

元年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东行参加封禅大典,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终于忧锁成疾,卧床不起。

这时,恰好司马迁外游归来与父亲相见,于是他握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远祖还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长,后世逐渐衰弱,难道天将灭绝于我吗?

你如果能继任太史官职,那就能继承祖业了。现在汉朝的天子继承了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之后,你一定会继任太史官职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

父亲后不久,司马迁接替他的职务做了太史令。做了太史令后,司马迁翻阅了很多图书,做了大量笔记。公元前104年,他开始写作《史记》。然而就在这时,不幸的事发生了。

这一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

最后,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因此想到了自杀,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

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这样,司马迁为了完成历史著作的任务,忍受痛苦,发愤编写。后来,终于获释出狱。出狱后,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

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不能轻易去,我之所以忍辱负重,蒙着奇耻大辱而活下来,完全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凭借者坚强的毅力,发愤写作,经过十三个寒暑的努力,终于写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共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百度百科—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谁说的

司马迁。“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原句是“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中《报任安书》。固的意思是本来,所趋指所追求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本来就有一,但有的人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追求的目的不同啊。

这句话表露了司马迁愿意为了自己的著述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也表现出他愿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持不屈的战斗精神。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被后人广泛引用,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