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玉爱吃胭脂,黛玉劝说不听,宝黛爱情却埋下阴影

2.林黛玉从不管家,为何闲来一算就能算出贾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呢?

3.林黛玉的性格 外貌 神态 语言

4.都说林黛玉的心机很深,从哪几点可以看得出来?

5.林黛玉不是贾府的管家,她为何知晓贾府的账簿呢?

6.林黛玉有管家能力吗?

宝玉爱吃胭脂,黛玉劝说不听,宝黛爱情却埋下阴影

林黛玉的手指-林黛玉说后手不接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贾宝玉有个爱红的毛病。这个毛病就是爱胭脂,不但自己为奴为婢为丫头们淘弄胭脂,还经常吃女孩子唇上又香又甜的胭脂。关于这一点,大人们是觉得贾宝玉年纪小胡闹,贾母王夫人都没有管教的意思。这事尽人皆知,她们也不可能不知道。丫头袭人强烈反对,并以自己出走威胁贾宝玉与之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许吃胭脂!那么林黛玉关于贾宝玉这个恶意有什么看法呢?其实书中已经给我们写明了。

这是十九回袭人刚刚劝过贾宝玉不要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和那爱红的毛病,转回头,贾宝玉就脖领子上带了一块“血渍”出现在林黛玉面前。显然袭人的劝说都当了耳旁风。林黛玉太了解贾宝玉,这种事说了也没用,还要他自己领悟才好。所以上面那一段话就是林黛玉对贾宝玉淘弄胭脂和吃别人嘴里胭脂的态度。

“你又干这个了”。 表明林黛玉是反对贾宝玉做这个的。用了又字,既表明贾宝玉屡犯,也表明林黛玉经常发现,不止一次说过他。正常来讲,贾宝玉爱红,吃胭脂这毛病都不会被接受。史湘云就干脆打掉了贾宝玉伸向胭脂盒子的手,林黛玉也一定会有相似的行为。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是你喜欢的我接受。所以林黛玉的反应反而是所有人中最轻的。

很多人觉得林黛玉为何如此放纵贾宝玉,我认为不是放纵,而是管过管不了。两人从小一块长大,摩擦不断,自然是意见不统一才拌嘴吵架,林黛玉自然也曾经强烈反对过贾宝玉的种种,但没效果,反倒越吵越了解,真正了解了,就会理解了。才有后面两人的心有灵犀,和“林妹妹从不说这些混账话”,这一句不是林妹妹不说,而是还没到说的时候就自己咽了回去。

六十二回,林黛玉和贾宝玉说贾家应该省检,不然恐后手不接,宝玉笑道 :“凭它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看,林黛玉绝不是不管,而是贾宝玉这个态度让林黛玉管无可管,终至不管。

林黛玉劝过贾宝玉不要弄这些胭脂,贾宝玉当成耳边风,林黛玉也无法。所以就转换了一个策略劝说。既然戒不掉,就不要尽人皆知。“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也罢了,说明林黛玉彻底无奈。反对无效只有顺从。顺从过后就是伙同了。林黛玉就成了狗头军师吴用,出主意给贾宝玉,让他防止被贾政发现。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相处之道并不是贾宝玉说的那样“林妹妹从不说这些混账话”。可贾宝玉这句话却也害了他和林黛玉的关系。他自己不听话,别人劝了都当耳边风,却拿林黛玉做幌子,堵别人的嘴。林黛玉将如何自处?袭人为何对林黛玉有看法?就是因为袭人的苦劝和林黛玉的放任是针尖对麦芒,事实上林黛玉不但劝,还经常劝,总是贾宝玉不听,慢慢也了解贾宝玉的性格,变规劝为疏导而已。

从贾宝玉淘弄胭脂这里我们就发现贾宝玉的一个恶劣习性。这一点贾母作为老人家看的清楚: “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

贾母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林黛玉也就是了解了贾宝玉这个性格,才变换了与贾宝玉的相处之道。贾宝玉身上纨绔子弟的习性一点不少。甚至牛心古怪比别人还多。这样的人,闯祸一流。大观园最后的覆灭,多与贾宝玉有关。无论晴雯,芳官,四儿乃至金钏儿,这些人的悲剧也是贾宝玉一手造成的。贾宝玉在没有完全能力的时候释放天性,随心所欲,必然导致对他人的伤害所不自知。而他完全没有善后的能力,只能请神,不能送神,终致一切美好灰飞烟灭。这当然是封建世俗对他这样异类的反扑,而他太过锋芒毕露,授人以柄才是关键。

宝黛爱情的幻灭也是这样。若贾宝玉不总将林黛玉挡在身前说: “林妹妹从不说这混账话” 王夫人也不见得全然反对林黛玉。贾宝玉不将告白的话让袭人听到,也不会有后边的袭人进言引发的连锁效应。一饮一啄自有天定。在历史的洪流中,贾宝玉终究是一朵浪花,没等浮出水面,就被后面的大浪裹挟消灭。

林黛玉对贾宝玉这爱胭脂,吃胭脂的毛病煞费苦心的一段劝说,贾宝玉终究没听到耳朵,“宝玉总未听见这些话,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这个德行,谁又能如之奈何呢!?

以上都是本人个人之见!若我没说清楚,欢迎留下您的观点。欢迎转发!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林黛玉从不管家,为何闲来一算就能算出贾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呢?

因为林黛玉是一个很爱观察的人,她喜欢从细节中掌握一切事情。

在当时贾家的生活是特别的奢靡,不论是人们吃的穿的还是住的,从来不讲究价钱,而且在元春省亲的时候,那个场面是特别的豪气,而且特意建了大观园,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力的。在当时元春省亲回来的时候,她就有提醒过家里的人不要太过于奢侈,但是他们没有听,再后来贾家落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太注意,钱这种东西是不经花的,再加上他们已经养成了花钱不眨眼的能力。

在当时贾家里的人其实在外面都有小金库,例如说王熙凤还有二爷,他们会拿家里边的东西出去典当,所以他们在外花钱不注意,在内把东西偷出去典当,再富裕的家庭也抵不过这样折腾,所以在后来家族慢慢的衰落,而且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从第一次进到第二次进到最后一次进这些招待上的变化都是有的,从这些小细节中也能够看到贾家的财政开始入不敷出。

当时贾府的人还有在外边包养小三的,二爷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总体来说贾府的人在生活上不注意,各种歪门邪气开始传播,所以贾府到后来越来越衰败,到后来贾府被抄,这个都是有一定原因的,他们这种奢靡之风已经传到了朝廷之中,而且有人认为元春的和贾家这种奢靡生活的风气也是有很大原因的。

林黛玉的性格 外貌 神态 语言

林黛玉

关于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更能生动贴切些吧。

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

1.众人见黛玉时对她的年龄、 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2.宝玉见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神韵的描写,运用对偶、比喻等手法,以华美对称的语言,写出了宝玉眼中所见的黛玉的娇容。表现黛玉的共同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尤其怕“哭”与“泪”,不但照应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灌溉,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然而仅修为女体,心中结一份难释之情,说 若他下世为人,我也随他世间走一遭,将毕生眼泪还与他,以报灌溉之恩。后,通灵宝玉下世,这才使整个故事得以发生……

关于语言

首先,林黛玉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就是口齿伶俐。 如:一天中午,贾宝玉到梨香院看望薛姨妈,与宝钗相互鉴赏了彼此佩戴的宝玉和金锁。贾宝玉闻 到满屋子的香气,当听说宝钗吃的冷香丸的香气时,就闹着也要吃一丸。正在这时,林黛玉摇摇摆 摆地走进来。一见宝玉,就说:“哎哟!我来地不巧了!”宝钗问她怎么说,她说:“早知他来, 我就不来了。”宝钗又追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什么意思呢?来呢一起来,不来一个也不来, 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了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 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1>这里,反映出林黛玉能言善辩,口齿伶俐的语言特色,她的语言飘散 着智慧的芬芳,这个寄人篱下的、令人怜爱的孤女,唯有依仗她的伶牙俐齿捍卫尊严,戳穿虚伪和 反击丑恶。短短数言,既化解了尴尬的局面,扭转了紧张气氛,又真实地表现了“喜散不喜聚”的 人生哲理,也并非虚言套语,妙哉妙哉!八个“来”字,说得圆滚滚,滴溜溜,真如滚珠走盘。分 明是贾宝玉来了她才来的,却又故意说来得不巧,掩饰自己的行动。薛宝钗的质问,也是有意识的 。她听出了黛玉语言中的微讽之意,因为不满,才追问的。而林黛玉的回答,对自己的匆忙来访, 明明是遁词,对宝玉宝钗的交往都是一种讽刺,好像是说:“我不该来打搅了你们俩亲热谈话。少 女初恋时的微妙心理跃然纸上,而她的话又说得多么灵巧、生动。

此外,林黛玉的语言又常常不脱 小女子的俏语娇音。如第22回,她模仿史湘云讲话时口齿不清,把“二哥哥”叫成了“爱哥哥” ,此时凄婉哀怨全无,娇憨之态可掬也!论口才,林黛玉与王熙凤不相上下,这在大观园中是有定 评的。所以贾宝玉说:“……要说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姐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和林妹妹可疼了。 ”<2>当然,贾母是不会以会不会说话来决定疼谁爱谁的,因为她听了宝玉的话后,立刻夸赞了 “罕言寡语”的薛宝钗。但是,贾宝玉的话说明了一点:林黛玉口齿伶俐,有辩才,长于辞令。这 是构成林黛玉语言的突出特点之一。第十九回中,林黛玉有一段讥讽宝玉的话,较之王熙凤元宵家 宴上说的绕口令,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奇香,也没 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其次, 林黛玉的口才还表现在联想快捷,反应机敏,善于暗语影射,咏桑寓柳,设言托意,借题发挥,这 也是包括薛宝钗在内的其他人物所少有的。第29回,贾母看到张道士给宝玉的一个赤金点翠的麒 麟,便拿起来笑着说:“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 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记得”。黛玉冷笑道:“她 在别的上还有限,唯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顿时,一个灵心慧舌,聪明过人的黛玉形象 跃然纸上。再次,林黛玉是个聪明伶俐的少女,不仅有个卓越的口才,且能够察言观色而知其意, 大观园的的任何一件事,总逃不过她那敏锐的心,但由于常常逞一时口舌之快,不留情面给他人, 道破别人的心病,而常常得罪人,以致后来贾母、王夫人等人在讨论宝玉的婚事时,没有人肯出来 支持黛玉。

另外,黛玉对大观园所发生的事,事事记在心里,但她不攻于心计,因此常常使人感受 到她的气量?小、爱耍小心眼。就如在<第七回>薛姨妈托周瑞家的,顺便把宫花带回贾府送给其 他姊妹,而周瑞家的只是依顺路的远近来分送,而黛玉又是住在最偏远的潇湘馆,因此,最后才送 给她,但此时黛玉偏偏问道:「这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 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下的,也不给我呀。」周瑞 家的听了,一声儿也不敢言语。<1>黛玉的口才很好,但她的口才在讽刺别人的同时,也带给了 别人的反感,撕裂了别人的颜面,也撕裂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就连那个性豪爽的史湘云批评她: 「专挑别人的不是」、「见一个打趣一个」;丫头小红也说:「嘴爱刻薄别人,心里又细」,显露 出别人对黛玉的观感。但客观的看来,黛玉之所以会显出气量狭小、爱耍小心眼,是黛玉对自己在 贾府寄人篱下的自卑心态所为,为了保护自己,把自己武装的像刺猬一样,但也由于这样,注定她 一生的悲剧。

关于性格

聪明灵秀,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耻笑法”。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例如:

1、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2、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3、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

4、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比如当贾母与宝玉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先后不一致。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O六十二回)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二十二回)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 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的很突出。

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三十四)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四十二回)从此变得眼宝钗非常亲密。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等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林黛玉的性格与她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于她出身在贵族世家,自幼受父母的痛爱,因此养成了她贵族**的性格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她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达的,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奶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尖埃。无视“温柔郭厚”的封建规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薜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不让须眉。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的这种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充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嫌弃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儿象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这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也乏人问津。美好的理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爱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但这个形象同时又是鲜活的。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使我们感到,她就我们所熟识的人,是为我们深深喜爱的人。

都说林黛玉的心机很深,从哪几点可以看得出来?

林黛玉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更多的表现是真性情,说话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话投向周围的庸俗和虚伪,以至于有人认为她尖酸刻薄,但是细品这个人物形象,林黛玉有着大家闺秀的心机和眼力,我们先来看林黛玉进贾府时候的表现。

在第三回中,林黛玉表现出谨言慎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当王熙凤驾临现场时,林黛玉”忙起身“,”陪笑见礼“这是合乎礼数的世故。后来到了王夫人房中,看见”炕沿上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当众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林黛玉见诸多饮食不合家中之式,也知”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此当她接过饭后的茶时,看见有人捧过漱盂的时候,立刻心领神会同用人漱口。

到了晚上,对于袭人过来要取宝玉的通灵宝玉给她看,她连忙阻止“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表现出的“总是体贴,不肯多事”。林黛玉完全具备入乡随俗,审时度势的从众能力,这个地方脂砚斋也做了批注“黛玉自幼之心机”

这也是贵族家庭中所孕育出的心机眼力,察言观色、拿捏取舍、长幼尊卑的进退之道,林黛玉一点也不差。

第三十五回中,林黛玉心里记挂着宝玉,又不好自己过去,只好立在花阴下,远远地看着怡红院。林黛玉看见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去怡红院探望宝玉,一起一起地散了,唯独没有王熙凤。这里面有一段林黛玉的心理描写,是这样写的,黛玉心里盘算道

她如何不来瞧宝玉,即便是有事情缠住了,也必来打个花呼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才是。

这里用了一个词是盘算,也就是说对于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王熙凤一贯曲意逢迎、趋炎附势这种作风非常熟悉。林黛玉绝非心无城府之人,果然后来贾母在王熙凤的簇拥下来了,黛玉见了不觉点头。

从这点上可以说林黛玉料事如神,她掌握了王熙凤的心性,她的率真单纯,那只是真性情的表现,但是绝非无知,她同样拥有着薛宝钗的玲珑剔透。

在第三十一回中,晴雯摔坏扇子和宝玉吵架,袭人一句”我们错了“遭到晴雯的奚落,一场混吵不可开交。恰逢林黛玉听到,她并没有贸然进入,而是站在院子里听了一会儿,弄清原委,才进来劝解。她的是以叫袭人”嫂子“开始的。

面对袭人和贾宝玉那点小秘密,晴雯简单粗地?说出”连个姑娘还没有挣上呢,就论起我们来了”,叫袭人尴尬无比,林黛玉幽默轻松地叫袭人嫂子,即连上了她们的话茬,又缓解了尴尬。不能不说林黛玉的智慧。

林黛玉在贾府从来不管家,对待金钱表现出来的不占有的态度很豁达,小丫头佳蕙给林黛玉送茶,林黛玉随手抓两把钱给她。看起来对金钱没有概念,也不可能看贾府的收支账目。

但是在第六十二回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算了贾府的经济账”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由此可以看出,她对于贾府的财政,简单一算就能算出赔赚。

林黛玉成长的家庭是四代列侯,一代探花的门庭。所以林黛玉是有高度诗书涵养的名媛,有心机和眼力,只是她本身是真性情的人,对待身边无论是丫头婆子都是以真心相待,不屑于耍心计算计人而已。

林黛玉不是贾府的管家,她为何知晓贾府的账簿呢?

红楼梦里,宝玉就是个富贵闲人,从来不操心家事,不算计营生,对于探春在贾府管家的措施,他不懂事的一通埋怨,但黛玉却夸探春说她做得好,而且做的每件事都在分寸之间。黛玉才是真的明白人,而且对当家理政也是有一定的见识的。

黛玉从来不管家,但是她闲来一算就能够知道贾府的财政入不敷,宝玉生日一回,她说“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看似简单的一句闲聊,却足见黛玉当家理政的天赋和才能,以及对事物观察的缜密和细心。如果当初让黛玉一同管家的话,她也一定不逊于探春和宝钗。

黛玉从不管家,她对于当家管事的这些算计,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第一、黛玉自小在贾母身边教养,当家理政自然不在话下

黛玉自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对于大家闺秀该学会的东西贾母一点都不会少教给黛玉,就像《知否》里盛家祖母对明兰的教育一样,对明兰不单单是娇养,而是各种技能都慢慢教给明兰,让她在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

贾母对黛玉的教育我们没有看到,但是从黛玉的母亲贾敏身上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二。贾敏做了林家主母很多年,不仅把林府打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而且还夫妻恩爱、妻贤子孝,这一切都是贾母教养的结果。

贾母从一开始的愿望就是让黛玉和宝玉在一起,那么教给黛玉当家理政的技能就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即便黛玉没有参与管家,可是黛玉闲来一算就能够知道贾府入不敷出,可见黛玉平时除了诗书,如何管家这些事应该也没少接触。

第五十五回,凤姐议论贾府的姑娘们“……再者林姑娘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主意,‘不干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王熙凤在和平儿讨论管家人选的时候就肯定了黛玉的才能,只是王夫人因为私心,贾母也因黛玉体弱多病,所以黛玉才并没有管家。

第二、黛玉观察入微,在贾府生活的小心翼翼

黛玉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她能够看到花鸟树木的悲伤,能够感受到贾府的人情冷暖,她如何会观察不到贾府的收入支出。贾府这么一个庞大的集团,虽然很复杂,但其实它的账目也并不难算,黛玉自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如何会看不透其中的门道。

其实黛玉能够很容易明白贾府的收支状况,除了黛玉的观察入微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黛玉在贾府生活的小心翼翼。

黛玉曾经和宝钗说她在贾府的尴尬,她一个人寄居到贾府,所用的一切都和贾府的**是一样的,因为她看病已经惹起了很多事情了,实在不便再添熬燕窝粥的麻烦。

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其实这些话如果没有人传到黛玉耳内的话,黛玉不会无缘无故就想到这些。黛玉从未跟宝玉和贾母说起过这些,但黛玉在贾府的生活实在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容易。一些爱挑事儿的人恐怕也会无意中把黛玉花销大的事传播出去,因此黛玉也自然会格外留心贾府中的这些收入开销的事宜。

且以黛玉的七窍玲珑心,即便众人不说,她寄人篱下,“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但她却不是这里的正经主子,她如何不去算计?生怕花销的多了,惹人厌烦。

黛玉不是只懂风花雪月的傻子,他能够在贾府这个漩涡中保持自我,没有任性沉迷其中,且以她的聪慧,如何感觉不到贾府流水似的往外花钱,但却收益甚微的事实呢?

第三、此时的贾府已经捉襟见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黛玉能够随便一算就知道贾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其实在贾府内部稍微有点心眼的人恐怕也都看得出,就像贾琏的奶妈赵嬷嬷,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

贾府虽然还是豪门公府的架子,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囊早就大不如前,贾府在外表光鲜,但内里早就不堪一击了。贾府的探春能感受到,因为发出“百足之虫而不僵”的警语,寄居其中的黛玉,自然也感受得到。

贾蓉的一句话很直接的点出了贾府的财政危机,贾蓉等忙笑道:“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可见贾府的入不敷出,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黛玉在贾府一方面是客,一方面又是主子,所以对贾府的收支状况,她心里是很清楚的。

林黛玉有管家能力吗?

读《红楼梦》大家都知道,其大背景主要是男主外女主内。当然也有要出去工作的,比如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等等。但是贾府里的夫人们在家里也是没得闲的,要做针线、要做个贤妻照顾夫君以及给丈夫纳妾收通房、要管理那些妾室通房和丫鬟小厮们一起照顾好夫君、要协调上上下下小姑子妯娌之间的关系、还要管理丈夫在外面打拼回来的家业or丈夫祖上留下的家业,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夫人需要极高的情商和管家能力。

贾府诸芳的管家能力怎么样呢?我们来采访采访当事人。

秦可卿:不但生前的管了一个宁国府,后连整个贾府的后路都想好了,你觉得呢?

王熙凤:荣国府现任管家、对一干兄弟大小姑子们都没话说,在贾府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我连自己的嫁妆都贴里面了。看你巴巴的过来不容易。平儿,给五两让这花子回家打个的。

贾元春:作为一个妃子,要是和皇帝皇后说要管家会被打的。所以......

贾迎春:什么?家里伺候的媳妇们说伺候我赔钱了?我不知道,别找我。什么?我的攒珠累丝金凤被婆子私自拿走了?我不管,随便你们。《太上感应篇》我才看了两遍,还是立即再看一遍的好。

贾探春:二姐姐的攒珠累丝金凤不见了?怎么不见的?怎么又有媳妇说垫钱的?我虽说是个姑娘家,多管难免被有心人说闺阁里就严苛。难道不能示意丫鬟找平儿来处理吗?如此,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伤了自己的名声。

贾惜春:我还小,我不知道。我只管画个画,府里那些腌臜事与我无关。

李纨:事我都看得明白,然而我一个寡妇自然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问我要银子是没有的,要问我要主意是没有的。什么?恩典,嗯,能给就给,但是不能问我要银子。作为寡妇,我就是个陪客。

妙玉:阿弥陀佛,我是出家人,一生无家,何来家需要管?

史湘云:今天真高兴,大家又作诗了。我要做个开社的。哎呀呀,刚想起来没钱怎么办呢?还好宝姐姐帮我想到了。今天真高兴。

薛宝钗:送你一句话儿吧!“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

林黛玉?林妹妹感冒咳嗽正在调养呢。

须知在《红楼梦》里,的的确确,林妹妹是没有管理过事情的。大家对于林妹妹前期的印象是爱和宝玉吵架,诗写的好。后期的印象是诗写的好,和大家一起玩得也不错。于管家这块,着实是没有印象的。

那么林黛玉林妹妹到底有没有管家能力呢?这绝对不像薛定谔的猫那样令人纠结,书中其实早已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事实上,贾府诸芳有没有管家能力都是一起写出来的。

王熙凤身体杠杠棒的时候,贾府的**们是没有接触过管家这块的。这倒不是王熙凤好强,而是王熙凤确实能力不错,一个人全部揽了下来。**们也没有天天到嫂子屋子搅和管家的道理。

到了后来王熙凤的身体实在撑不下去了,王夫人到底管不过来。于是,贾府的**们终于从大观园美好的幻境里,稍微接触了烟火气,从而向世人揭开了她们的生活能力。

而林妹妹的管家能力,也自此展示。

林妹妹的管家能力,贾府的现任管家小能手王熙凤是肯定的: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只不过是觉得林妹妹身子弱,不宜劳神不宜劳累而已。

当荣国府内部的各项事情刚刚落到大观园时候,林妹妹是没有接触的,她刚好生病咳嗽,于是调养身体了。好在姐妹们关系不错,她病好了后,探春们管家,她们又是时常在一起玩的。以林妹妹的聪明才智,自然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到了第六十二回,林妹妹便能这样说:“ 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既不管事,只闲时一算,便知道贾府如今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了。可见林妹妹经济能力是有的。

到了第七十三回,迎春管不好丫鬟婆子,白丢了攒珠累金凤还被赖使了三十两银子,探春使眼色让待书请平儿来处理。黛玉这样说 :黛玉笑道:“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又如此评价迎春: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要是二姐姐是个男人,一家上下这些人,又如何裁治他们?” 可见黛玉对探春的手段看得一清二楚,同时对迎春懦弱的行为是不赞成的。一个人本身的见解能力会影响她对事物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她的见解能力。

至此林妹妹的经济能力、治家的态度和手段已经约莫看出来,必定不俗了。那么她的情商呢?

赵姨娘之为人,在书中大约是很可恶的了,除了和贾政好,其余时候几乎就一个字“撕”。我们林妹妹是如何处理与她的关系呢?

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

林妹妹明知赵姨娘看她是顺路的人情,说得也颇为亲热。 一边说的和气不见外,招待的周到有礼;一边解救宝玉于为难之间,素来赵姨娘见到宝玉都要要顺手招惹一番的。

可见林妹妹情商不是不高,只是在生活中,与她日常相处的都是大家姐妹儿,而若要用情商手段对姐妹儿,她不屑为之而已。而对赵姨娘、送燕窝的婆子们,她尽可以做到停停当当,让人如沐春风且挑不出理来。

如此,林妹妹的管家能力可见一般。

可惜,偏偏身子弱。

又可惜父母双亡必须寄人篱下,空有聪明才智只能寄于诗词。

假如她身子好。

假如她父母双全。

可惜假如也只能是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