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毅木讷近仁》理解这句话写一篇作文

2.刚毅木讷近仁是什么意思

3.刚毅木讷的典故

4.刚毅木呐近乎仁是什么意思

5.急求'; 苏轼的《 刚说 》的翻译

《刚毅木讷近仁》理解这句话写一篇作文

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木讷近仁翻译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章旨:是孔子列举近仁的资质,勉人努力求仁。

注释

1.刚:公正无欲

2.毅:果敢坚忍

3.木:性情质朴

4.讷:说话迟钝。讷,音纳

语译:孔子说:公正的人,秉性刚直;果毅的人,立志坚定;质朴的人,居心笃厚;口纳的人,说话信实。这四种人,资质纯良,和仁道是相近的。

出处: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章

学而篇

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和善,这种人很少是有仁德的。成语「巧言令色」出於此

刚毅木讷近仁是什么意思

刚毅木讷的解释

坚毅 质朴 而不善辞令。《论语·子路》:“ 刚毅 木讷,近仁。” 何晏 集解 引 王肃 曰:“刚,无欲;毅, 果敢 ;木,质朴;讷,迟钝。” 宋 苏辙 《<论语> 拾遗 并引》:“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

词语分解

刚毅的解释 刚强 坚毅罗盛教闭着眼,抿着嘴,嘴角微微下弯,显出一种刚毅的神色。;;《罗盛教》详细解释刚强果决。《礼记·中庸》:“发强刚毅, 足以 有执也。”《史记·李斯列传》:“ 长子 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 木讷的解释 .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木,质朴;讷,迟钝。”《后汉书·韦彪传》:“宜鉴 啬夫 捷急之对,深思 绛侯 木讷之功也。” 宋 黄庭坚

刚毅木讷的典故

刚毅木讷的典故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罩陪型、毅、木、讷,近仁。

刚毅木讷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联合式,作谓语,指坚毅质朴而不善辞令。

宋朝《遗书四》中提到:“刚、毅、木、讷,质之近乎仁也。力行,学之近乎仁也。”意思是刚毅木讷的做事风格在本质上接近仁义,要在实践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称得上是仁人。宋·苏辙《拾遗并引》中也说:“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意思是在宣泄自己对于世道不公的不满,刚毅木讷本身是一个好的品质,却被世人厌恶。

其他论语典故

1、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用一个四角形作譬喻,列举一个角而不能推想其余三个角的人,我是没有兴趣再教导他了。

2、巧言令色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口头上说些甜言蜜语奉承馅媚的话,是缺乏德性修养的人。

3、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言他三十岁的时候,不论在精神或物质上都能独立自主,且合乎礼节的要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刚毅木讷

刚毅木呐近乎仁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论语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毅木讷是指人的品性

这句的意思 大概可以理解为有刚毅、木讷这样品行的人更接近于仁者。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很少有仁德的)巧言令色、刚毅木讷都是指的人的品行;与这句一起更容易理解些。

急求'; 苏轼的《 刚说 》的翻译

《刚说》蘇轼

原文: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

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

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於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於险者,皆异时可喜人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者也。

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以议不合引去。

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君笑曰:“公言过矣,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

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趋出。

君为镇江军书记,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惮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

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

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

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馀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

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或以迁官。

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以明其难得如此。

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

君平生可纪者甚多,独书此二事遗其子勰、勴,明刚者之必仁以信孔子之说。

翻译:

孔子说:“刚强坚毅、朴实少言的人差不多是个仁爱的人。”

孔子又说:“花言巧语、善於矫饰的人,他的仁爱之心大概没有了。”

孔子喜欢那些刚强坚毅的人,并不是喜欢他们的刚强坚毅,而是喜欢他们身上的仁爱之心。

孔子讨厌那些花言巧语的人,并不是讨厌花言巧语,讨厌他们没有仁爱之心。

我这一生遭遇了许多磨难,往往能亲身体会这件事。凡是在我人生困厄的时候帮助我的。都是平时(刚强坚毅)令人敬畏的人;在我仕途艰险的时候排挤我的,都是以前(花言巧语)讨人喜欢的人。

所以我知道刚毅的人一定有仁爱之心,而花言巧语的人一定没有仁爱之心。

像孙介夫(名立节)那样的人,真可以算是刚毅的人了。

起初我的弟弟子由担任条例司的属官。因为与同僚评议朝政观点不同自请离开。

王安石对孙介夫说:‘‘我们条例司应该录用像你一样做事开明、敏捷的人啊。”

孙介夫笑著说:“您说错了。一定要录用比我强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也是不肯担任条例司属官的。”

王安石不回答,直接走进门裏,孙介夫也快步离开。

孙介夫担任镇江军书记,正当新法刚刚开始实施,监司都是刚入仕的年轻人,不再对士大夫以礼相待,却唯独对孙介夫十分尊敬和忌惮,说:“这是那位拒绝丞相不愿意担任条例司属官的人。”

谢麟掌管溪洞等地的事情,桂州守官王奇与蛮敌作战阵亡,当时孙介夫担任桂州节度判官,按照皇帝的旨意去审问有罪的官吏与士兵。

谢麟於是将抓捕了大小官吏十二人交给孙介夫审查,打算将他们全杀掉。

孙介夫坚持不可以。谢麟用言词威胁孙介夫。

孙介夫说:“审案应当按事实办理,官吏更应当奉公守法。军队驻留不前是几位将领的过错,他们已经认罪了,其他人(难道)可以全杀掉吗!如果一定要非法,那麼经制司您自己做吧,我怎麼会参与这件事呢?”

谢麟於是上奏说孙介夫抗拒上司的命令,孙介夫也上奏说谢麟侵权管理审案的事情。刑部最後按照孙介夫的奏章定案,十二个人都免去刑。有人只是被判贬官。

我因此更相信刚毅的人一定有仁爱之心。

孔子生活的年代,可以算是有许多有品德的人,可是孔子却说‘‘没能见到刚毅的人”,这是为了说明这种人很难遇到。

可是世人竟说“太刚毅的人容易被折损’’!士人担忧的是不刚毅,通过长期修养来成就这种品德还担心不够,怎麼担心自己太刚毅,害怕被折损呢!会不会被折损是天意,不是刚毅的过错。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患得患失的浅陋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