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成命是成语吗-收回成命下一句
1.“东山再起”说的到底是谁的故事
2.《王立群读史记》薄太后"干婚" 窦太后干政是怎么一回事儿?
3.温玉无情
4.有关七步诗的故事
“东山再起”说的到底是谁的故事
“东山再起”说的到底是谁的故事
与现在的公务员热相反,年轻时的谢安不想当官。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一群王公大臣求着他出来做官,并放出“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话,意思是说,你谢安不出来当官,让天下百姓怎么活呢?
谢安是谢裒的儿子、谢鲲的侄子。谢裒是东晋的吏部尚书,谢鲲是豫章太守,谢安是典型的“官二代”。
但是,谢安对当官没什么兴趣。他喜欢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与王羲之、孙绰等人谈论诗歌,“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挟妓乐优游山林”。
为什么大家这么想让他出来做官呢?这和那时的选士方式有关。
当时选士首先要看门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其次,就是看声望(越是隐士,声望越高);再次,就是看人品。大家都想看看,谢安到底是徒有虚名,还是能在关键时刻匡扶社稷,为国争光?
东山再起
家道遭变,谢安出山为官
其实,谢安的名气真不是吹的。4岁时,谯郡的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东晋初年名士王承)。”东晋朝廷多次征召他,并许以“东晋组织部长”,都被他推辞了。
这惹恼了满朝文武官员,于是,他们 *** 谴责谢安,朝廷也感觉威严受到了触犯,就下了一道圣旨,对谢安永不叙用(后收回成命)。
其实,谢安也做过官。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很崇拜谢安,就再三邀请他出来与自己搭班干事。次数多了,谢安受不了,就应允了。不过,一个月后,他就辞职了。然而,360年,谢安40岁,在东山隐居了20年后,他却出山当了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的司马。“东山再起”的典故就此诞生。
那么,谢安为什么又愿意从政了呢?
因为,谢家出了变故。彼时,谢安的哥哥谢奕因病去世,弟弟谢石因打了败仗而被贬为庶民,眼看着曾经显赫的谢氏家族将就此走上末路。
此时,桓温专权。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家族的荣耀,谢安必须挑起这个担子。
匡扶王室
挫败桓温夺权,稳定朝野
谢安选择了从基层公务员做起,当了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的司马。其实,桓氏与谢氏是面和心不和。桓温家族掌握着军权,一心想取代司马氏,自己当皇帝。
372年,刚登基一年的简文帝司马昱去世,桓温很高兴,眼看江山就要到手了。但没想到,谢安联合王氏家族立即拥立小太子司马曜即位。第二年,桓温以给老皇帝吊孝为名,兵临建康城。谢安和王坦之出城迎接,周围都埋伏着刀斧手,随时准备把他俩剁成肉泥。
但谢安很从容,对桓温说:“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意思是,有道的诸侯都镇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卒呢?
一句话,让桓温愣住了。昔日手下的小司马,竟如此旷达、自若,这么忠义之人,怎能杀之?
桓温随即笑道:“老朽也是没办法啊!”于是命刀斧手撤下。
桓温后,谢安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重用了他的弟弟桓冲。桓冲知道自己德望不及谢安,便乖乖地镇守边关。一时,东晋出现了一个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淝水之战
晋军以少胜多,大破前秦军队
383年,前秦君主苻坚带领百万大军,想一举吞并东晋。这一次,东晋的八万军队,又该如何应对百万敌军呢?
383年5月,战斗打响。
据《资治通鉴》记载,前秦军队挨淝水布阵,东晋的军队过不去。谢安给侄子谢玄出了个主意,派出说客,对苻坚的弟弟苻融说:“你们孤军深入,应速战速决,能在一天之内消灭我们最好。你们现在的排兵布阵都是打持久战的节奏啊!不如这样,你们往后退一些,让我们过去,咱再好好打一架,那多过瘾啊!”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苻坚同意了。他打算等晋军渡河到一半时,再出铁骑击杀,一举可胜。
结果,事与愿违,这一退阵脚大乱。前秦军队来源复杂,有些还是晋朝的俘虏,人心不稳。有人趁机起哄:秦军失败了。后面军队又没手机、微博,不知道前方信息,一看退下来了,好吧,为了活命,跑吧。
苻融了,秦军越跑越害怕,越害怕越跑。夜晚露营,远处风吹草丛沙沙作响,鹤群还叫了两嗓子,秦军一看,晋军来了,兄弟们,继续跑吧。结果,又冷又饿,又困又乏,八成秦军在东晋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逃命马拉松赛中累了。
《王立群读史记》薄太后"干婚" 窦太后干政是怎么一回事儿?
汉景帝刘启继位时,身为太皇太后的薄太后尚在世,这位“当生天子”的薄姬早已不是当年在织布坊的小女人了,而是有权有势的太皇太后。景帝于公元前 156年六月即位,前 155年四月薄太后下世。景帝在位仅 10个月太皇太后就下世了。但是,位高权重的薄太后早在刘启被文帝立为太子时就插了一手,她选了一位娘家的薄姓女子为太子妃。
这桩婚姻纯粹是权力外溢的结果。当年的薄姬熬成了皇太后,孙子的婚姻她认为理所应当要插手,硬将自己娘家的一位薄姓女子选为太子妃。
刚刚上位的太子刘启,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仍然接受了这位薄姓太子妃。景帝即位称帝,太子妃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后。景帝非常不喜欢薄皇后,但是,只要这位风烛残年的老太后一息尚存,汉景帝就不敢动这位薄皇后。遗憾的是,太皇太后年龄太大了,自然规律让她对孙子的婚姻管不了太久就该撒手西行了。更遗憾的是薄皇后无子,这是最要命的一条。一旦太皇太后下世,薄皇后的大限即到了。果然,太皇太后一去世,景帝就废了薄皇后。
这里,我们看到了汉景帝的耐心,他知道该忍的时候一定要忍,不到自己发力时一定不能发力。比较一下此前吕后时代的赵王刘恢,更可见出景帝的老到。赵王刘恢因为吕后分配给自己的王后并非自己所爱,自己所爱的女人又被霸道的吕姓王后所杀,悲观至极最终自杀。赵王刘恢
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皇后毋子,毋宠。薄太后崩,废薄皇后。——《史记·外戚世家》
和景帝刘启都有一个来自太后甚至太皇太后派来的王后,而且自己都不喜欢这个分配来的王后。一个选择自杀,一个选择耐心等待,最终自杀者一无所有,而汉景帝在可以独立表达自己的意志时苦尽甘来。
景帝熬走了薄太后,又迎来了窦太
后。
太皇太后下世后,窦太后的地位凸显出来了。这位老太太不但幸运,而且与薄太后相比,她不是盏省油的灯。薄太后至多是干婚:为孙子选个太子妃,让娘家有人在后宫当家。窦太后不同,当年吕后身边的小丫头,现在成了大汉天子的皇太后的窦太后,没少给景帝添堵——干政。
窦太后给景帝添的最大乱子源于小儿子梁孝王刘武。
刘武是窦太后的最爱。
爱到什么程度呢?
她要让刘武接老大刘启的班当皇帝。
窦太后的想法很简单:现任皇帝是长子刘启,继任者应当是幼子刘武。
一次,梁孝王进京朝见,景帝在宫中举办了一场家宴。此时,汉景帝尚未立太子。酒酣耳热之时,汉景帝突然冒出一句语惊四座的话:
千秋之后传梁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窦太后一听,乐翻了。正乐着,突然杀出一个不谐和音,参加这次宫中家宴的窦婴端着酒杯站起来对景帝说: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窦婴这话说得有道理。汉景帝刚刚说的是讨母亲喜欢而心里并不认同的话。道理极简单:窦太后子,因此要让幼子接班当皇帝。但是,汉景帝也爱儿子啊!景帝当然希望传子不传弟。传弟之言,纯属逗你玩呢!作为窦太后的娘家侄儿窦婴,能参加这么私密的宴会,可以看出他在窦太后心中地位甚重。这句话立即惹恼了窦太后:
太后由此憎窦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备受姑姑器重的侄子立即被姑姑恨了。窦婴借口有病辞官,窦太后借机取消了窦婴入宫的准入证。为了小儿子刘武当上皇储,窦太后与侄子窦婴闹到势不两立。
窦太后、窦婴、汉景帝三人一比较,景帝明显是高手,他能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标准的政客派。窦太后、窦婴都是性情中人,只会说心里话,不会说假话、空话、大话,因此都成不了政客。
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明知哥哥说的不是心里话,仍然心中暗喜,窦太后同样乐不可支——两个糊涂虫!
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四月,薄太后下世。
景帝前元六年(前151),景帝废薄皇后。
景帝前元七年(前 150)十一月,汉景帝突然下诏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正如废薄皇后之后没有马上立皇后一样,废了栗太子刘荣后长达四个多月,景帝亦未宣布太子人选。
栗太子刘荣被废,窦太后立即跳出来。景帝此时已有了太子人选,迟迟未宣布,实际上是在等窦太后发难。
窦太后对儿子从不隐讳,性格与身份决定了窦太后一定是直接要求立梁王刘武为继承人。
《史记·外戚世家》载景帝废栗太子后,窦太后心中想让梁王刘武为继承人。但是,窦太后不是一位仅仅“心欲”之人。《史记·梁孝王世家》载,袁盎等大臣为梁王刘武当继承人一事专门找过窦太后。而且,经过一次谈话后,窦太后不再干涉此事了: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史记 ·梁孝王世家》)
这段记载透露了三大问题:
一是汉景帝向大臣通报了窦太后的立储意见。
二是袁盎等大臣面谏窦太后。
三是窦太后放弃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的意见。
如果汉景帝不向大臣透露窦太后的立储意见,袁盎等大臣何以会面谏窦太后?《资治通鉴》中“帝以访诸大臣”六字证实了我们的推断:
栗太子之废也,太后意欲以梁王为嗣,尝因置酒谓帝曰:“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帝以访诸大臣,大臣袁盎等曰:“不可。”(《资治通鉴 ·孝景皇帝下》)
从汉景帝忍耐薄皇后可知景帝极有城府,时机不到,心中再怨恨亦绝不发作。窦太后当面要求景帝驾鹤西迁后传位梁王,景帝“跪席举身”,满口答应。一转身,立即召见大臣咨询,袁盎等大臣反对。
这是景帝事前准备好的一步棋!
老母爱小弟,希望兄终弟及,景帝心知肚明。他当面应允,再借朝议,用朝臣之口封太后之嘴。
怎么封住一位强势太后的嘴呢?
讲故事。
讲什么呢?
《史记·梁孝王世家》说,这事讲得太私密,世人不知道。
《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的补文揭开了袁盎等大臣的谏言:春秋时宋宣公逝世前,曾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后传位其弟,其弟后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这一决定看起来照顾了弟弟和儿子两个方面。但是,在具体操作时出了问题。宋宣公的弟弟后,决定传给宋宣公的儿子;可他自己的儿子不干,认为自己应当继位,于是违背父愿,杀了堂兄,自己当了国君。此事引发宋国大乱,整整折腾了五代才恢复平静。窦太后不懂历史,但她听明白了,一旦传位于小儿子,自己的孙子们就会为帝位杀来杀去,兄弟相残,永无止息。于是,她立即打发一直等在京城的小儿子回封国去了。
褚少孙的补文有道理吗?
我看有道理。
窦太后极为强势,让她收回成命只有让她明白利害。
袁盎等大臣抓住了兄终弟及的最大隐患是骨肉相残,一招击中了窦太后的软肋。这是窦太后态度大变的根本原因。
一心一意要当储君的梁王被自己最大靠山窦太后赶出了京城。因为窦太后想明白了,长子、幼子都是儿子,万万不能兄弟相残。
梁王明白了吗?
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
第一,明白自己没戏是因为袁盎等大臣从中“作梗”造成的。
第二,梁王曾打算从自己的“驻京办”修一条专用车道直通窦太后的长乐宫,此事又被袁盎阻止了。
两件事一叠加,梁王恼了,一怒之下决定派人刺杀袁盎。但是,刺杀行动并不顺利。第一位杀手到京一打听,人人都说袁盎好。杀手良心发现,找到袁盎,告诉他自己受雇于梁王前来刺杀一事,并告诫袁盎,杀手有十几批,千万小心。袁盎心中不快,最终还是被梁王派来的杀手所杀。
怎么追查到凶手了呢?
文献有两条记载:一是司马迁的《史记·梁孝王世家》,二是《史记·梁孝王世家》的褚少孙补文。
《梁孝王世家》载,京城刺杀大臣系列案爆发后,景帝意识到此事可能与梁王刘武有关,一查,果然是梁王指使。于是,派了一批接一批的使者到梁国追捕凶手,重点查处梁王手下公孙诡、羊胜两人,这两个家伙是刘武最贴心的亲信、跟班,这次的刺杀事件就是他们亲自雇的杀手。面对中央政府的严查追捕,两位穷途末路的跟班藏到了梁王刘武的王宫。中央办案人员碍于梁王刘武的特殊身份,不便进入梁王王宫搜捕凶手,梁王又不愿配合抓捕,办案陷入僵局。
褚少孙的补文更富有传奇性。
当杀手闯入袁盎住所后,袁盎对刺客说:我是袁将军,先生不会杀错人吧?杀手说:没错!杀的就是你。刺杀袁盎后,凶手将凶器扔到了现场。办案人员勘查现场时,发现这把剑是新打造的。于是,遍访长安城中的铸剑工,工匠认出这把剑后说:是梁王派人来本店打造的这把剑。因此,汉景帝知道刺客是梁王派的,于是派人到梁国追捕凶手。窦太后听说后立即绝食,而且白天黑夜不停地哭,闹得昏天黑地。
梁王刘武因为继承大统无望,胆敢派刺客成批地杀戮大臣,这是闻所未闻的谋反大罪啊!窦太后知道刘武闯了大祸,绝食、哭闹都是为保梁王刘武一命而向景帝施压。
事情闹到这般地步,怎么收场呢?
文献也有两种记载:
一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梁国国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双双进谏梁王,梁王却下令让羊胜、公孙诡自杀,然后交出两人的尸体。老大的跟班最终都是牺牲品,下场令人唏嘘,亦让人深思。
二见《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补。
景帝见窦太后绝食救梁王,向大臣问计,大臣建议派懂得经术的官员审此案。结果,田叔、吕季主被选中。这两位深懂经术的大臣怎么处理呢?一把火将梁王谋反的证据全烧了,空着两手回朝复命。景帝问:查得怎么样?两人回答:梁王根本不知此事。就是公孙诡、羊胜两人合谋干的,现在这两个家伙全被处了,梁王好着呢,没事!
这事处理得那叫一个绝!
两位号称通经术的大臣,其实通的是人道,通的是将幕后真凶与台前操作者区分开来。杀了知情人,毁了证据,保了梁王,解了太后之困,景帝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因此,景帝高兴地说:赶快告诉太后。窦太后一听,立即进食,身体康复。
两段记载都让公孙诡、羊胜做了炮灰,但在处理梁王时则大不同:一是梁王下令让两人自杀,并恐惧自己小命不保而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请罪;另一是梁王对刺杀一事毫不知情,故羊胜、公孙诡伏法,梁王悠哉无恙。看来,梁王是否因此事而有所畏惧及警醒,是两段记载的最大不同。
要让胆大妄为的梁王有所畏惧,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娘护犊。如果有此靠山,梁王不可能低头认输。因此,判断记述高下的标准是,谁记述了梁王懂得畏惧的原因,谁的记述就更可靠。
褚少孙没有记述。
司马迁在《史记·韩长孺列传》中记述了。
当景帝得知公孙诡、羊胜谋划刺杀了袁盎等大臣,立即下令抓捕,而且势在必得。十几批查案人员逐一到岗,从国相以下开始,大搜捕搞了数月,仍未抓到他们。身为内史的韩安国听说被追捕的两人藏在梁王王宫里,立即入宫哭谏梁王:主上受辱,臣下当。大王手下无良臣,事情才闹到今天这地步,既然抓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赐我吧。梁王大惑不解地问:何至于如此?韩安国说:大王考虑一下,您和皇帝的关系与太上皇和高皇帝、皇帝和临江王的关系哪一个更亲?梁王说:肯定不如他们的关系亲。韩安国说:太上皇和高皇帝、皇帝和临江王都是父子。但是,高皇帝说:提三尺剑取天下的是朕。因此,太上皇不能过问政事,只能住在栎阳宫中。临江王是皇帝的嫡长子,因其母一句话说得不合体,被罢黜太子。后来,又因为占用祖庙之地,最终在中尉府自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治理天下最终不会因私乱公。人们常说:即使是亲生父亲,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亲哥哥,怎么会知道他不会变为恶狼?如今,大王位列诸侯,却喜欢一个邪臣的胡说,触犯皇上禁令,阻挠法令执行。天子因为顾及太后,不愿对大王用法。太后日夜啼哭,希望大王能改过自新。如果大王就是不觉悟,万一太后有了不测,大王靠谁啊?话未讲完,梁孝王落泪,对韩安国说:我现在就交出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得知后,立即自杀。汉使还报景帝,此事得以顺利解决,韩安国发挥了很大作用。
司马迁写出了梁王刘武交出公孙诡、羊胜两人的真正原因是担心窦太后这座大靠山可能会坍塌,这一记载显然比褚少孙的补文更让人信服。
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大臣一事,由于窦太后绝食折腾,景帝只能以追杀公孙诡、羊胜告一段落。
至此,梁王雇凶刺杀袁盎等大臣一事似乎结束了,窦太后的绝食护犊似乎也结束了。但是,事情有它自身的逻辑。因为此事,汉景帝对梁王刘武特别恼火。梁王为了自身利益,决定进京灭火,但他的进京灭火又生出一桩事端。
梁王刘武先派韩安国进京游说太后,灭了太后的火。景帝得知后,火也消了不少。然后,梁王请求入朝。到了函谷关,梁王刘武听信手下官员的主意,乘了一辆低规格的车子,悄悄入京,藏在姐姐长公主刘嫖家中。景帝派出使者迎接梁王,在函谷关外只见梁王的车马,不知梁王在何处。窦太后一听梁王失联,顿时哭成一团:皇帝杀了我儿子。景帝虽一头雾水,但很担心。正在大家都不知梁王下落时,梁王亲到宫前谢罪。窦太后、汉景帝猛然一喜,相拥而泣。景帝下诏,召梁王的随从入关。但是,兄弟二人的关系并未真正修复,景帝此后越发疏远梁王,不再让梁王与自己同车而坐了。
梁王刘武这一手,乍一看,是给哥哥一个惊喜,但兄弟二人的矛盾却越结越大。
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冬十月,梁王刘武进京上疏,言想在京城多住几日,景帝不同意,梁王闷闷不乐地返回梁国。六月,梁王中暑而亡。窦太后听说刘武了,哭得去活来,再次绝食,说:皇上杀了我儿子。汉景帝很郁闷,与姐姐长公主刘嫖商议后,将梁国一分为五,封刘武五个儿子为王,五个女儿都有自己收取赋税的私邑。窦太后这才改怒为喜。
梁孝王刘武一,窦太后因幼子干政的事算告一段落,但并未结束太后干政。而且,一个更大的威胁正一步步逼近。
温玉无情
序言
终是温玉暖了心,无情真的有了情。
这场感情里,我输的彻底,败你手里,错在喜欢你,狼狈至极。 听闻爱情,十有九悲,可我偏赌你是那一喜。
正文
城墙上喊杀无数,皇宫早己被故军攻入,太监宫女跑的跑 ,逃的逃。皇宫大殿早已失去了以往的堂皇。
龙椅下,一个白衣蟒袍的男子,头发散乱,衣衫褶皱的躺在地上,怀里靠着一个红色长袍的男子。 外面乱成了一锅粥,两人此刻却显得无比祥和,与外面的凌乱格格不入。
“温玉~你终究算错了一步。”红袍男子动了动,找了个舒服 的姿势躺着。
被叫做温玉的白衣男子伸手抱了抱红袍男子,微微垂目. 嘴角轻轻上扬,自嘲的笑了笑,呵……还不是败在了陛下手里。敢问无情陛下,可还是无情?”
无情脸上突然出现一丝羞红,丝绪迷离,仿佛在回忆什么 温馨的事情,亲昵的说:”温玉在,无情哪里会无情。”
“若是你冷静些,听他们的话,放几座城池出去就可以将我救回来,以你的才智,再夺回那些城池,又有何难?”无情伸手把玩着温玉的头发。
? 温玉低头侧目,轻轻握住无情的手,”我一生精打细算,处处小心行事,直到遇见你,我便只想为你夺这江山,这还算精明的头脑也是糊涂给了你,一时的心头悸动便让我慌 了一生,奈何君这情劫难过,吾输的彻底,败君手里,错在喜欢你,当真狼狈至及……”
“可是后悔了?”
“是你,不悔。”
无情抽出手反握住温玉:“那来生,换我护你可好?”
温玉任由他握着,“不好,说好护你三生便三生。”
无情听了笑的更加灿烂,两人像是不约而同的回忆起了他们的故事……
“温爱卿终日为国事操劳,朕甚是欣慰,话说温爱卿年有二十了吧?”
大殿上,无情坐在龙椅上对着温玉说着。
温玉颔首,回陛下,二十有一。
李将军的女儿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吧?”?
“回陛下,小女已有十九。”
“既是如此,两人一未嫁一未娶,又到了年纪,何不在一起?”
“谢陛下隆恩。”
“陛下不可!”
“怎么?温爱卿不满意这门婚事?”
“回陛下,李**贤良淑德,微臣实在配不上。”
“李爱卿对温爱卿这女婿可还满意?”
“微臣不敢挑剔,小女许配给温都统此乃小女之幸。”
“李爱卿之话温爱卿可听到了?哪里有什么配不上之说。”
“微臣心有所属。”
“无碍,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一并娶了就是。”
“可……”
“没什么可是的,就这样说定了。婚期择日再定,退朝。”
下了朝温玉连衣服都没换就去了无情的寝殿”
你为何不要这婚事?”
“陛下,自知之明谁都有。微臣觉得,只要臣想,这江山便可换主。 温玉向前几步靠近无情,用着威胁的口吻说:”不要擅自给我配婚,你乖乖在当你的帝王,天塌下有我帮你挡着。”
温玉也不用臣来自称。
无情一笑,“呵……我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些,你完全有本事取这皇位,为何不篡?”
温玉闻之沉默,本来威胁时盯着无情的眼睛也看向了地下。
许久,温玉才开口……若不是心悦于君,为何要帮君打这天下?”
温玉丢下愣在原地的无情,往径直离开。?
走到门口却停下脚步,头也不回的扔下一句,“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自打臣被家父强行送入朝庭,就一直和游魂一般,直至第一次上朝见到卿。我便暗自许诺,非你不可。这一世都会为臣,帮君打这天下。习武,是想护君三生。” 说完就离开寝殿。
无情愣在原地许久,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拟了一道圣旨。
次日,早朝。“众爱卿可还有事?”
“回陛下,臣有本奏。”
“温爱卿可还是为了婚事?”
“并不是,臣想辞官。”
“这……温大人怎会辞官?三思啊。”
“温大人如此年轻便文武双全,为陛下排忧解难,战功累累,可谓前途无量,好好的,怎会轻言辞官?”
满朝大臣皆被温玉的辞官弄得异常震惊。
“温爱卿…… ”
陛下不必多言,臣去意已决。”
“朕允了。”
“谢陛下。”说罢便摘了官帽。?
“等等。”无情一挥手,旁边的小太监便拿出一道圣旨。 ”
听完圣旨再走也不迟,朕本就想摘了爱卿的官,爱……不,温玉此举还让朕少写了道圣旨。
宣旨。” “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念温爱卿对朕用情至深。特拟此旨,同意温爱卿罢免李家一女婚事,择日进宫,特成男宠。 望爱妃不要忘记那日许诺的三生之言,钦此。”
一旨读完,满朝哗然。温王笑了笑,他已知晓他的心意。
兵临城下,无情大乱,温玉一把按住他,”乖,别慌,我在。”
有次宫宴,外国公主对无情施尽媚术,无情拿起酒杯抿了 一口,轻轻开口,“你没男人要,我可有。”
坐在旁边黑着脸的温玉渐渐有了笑容。?
民间传闻只要,情侣一起做个陶器便能得到上天的祝福,一辈子在一起,陶器没做成,温玉的脸倒是涂满了泥巴。 一次温玉出征受伤无情亲自包扎。可怜的温玉被包成一团躺在床上,”我的陛下,我只是胳膊被划了个口子而己。”无情不作声。“哎哎,别包鼻子,喘不过气了……”
一日,大殿。 “禀陛下,前线急报,温都统下了城墙迎战,现已被俘。”
“被俘?!备兵马,联要亲征!”
“陛下,不可。陛下乃一国之君,出了事……”
“都给朕闭嘴!朕去定了!”
”陛下……”
“朕管不了这么多,温玉出了事,朕要这天下何用?”?
军营…
“温都统,敌国来消息,说是已经活捉了陛下,要都统用十座城池交换。
“什么!” 原来,温玉并没有被俘,是敌人于那李将军私通设计,为的 就是让无情方寸大乱,然后活捉。
温玉一边着急的穿上盔甲,一边说:”备兵马,抢人!”
“都统三思,敌军的状态显然不敌我军,可一旦冲出城门, 皇城那边便会失守。”
一向权衡利弊的他此时此刻却像是失了魂。
“还管什么守城,倚着兵马, 他如愿的抢回了他,他抱着他躺在大殿上,皇宫早已不再是以前的样子。? 无情享受着与温玉独处的时间。
“朕堂堂一介帝王,却偏偏在你这里失了方寸。”
“当真是命不可违。”
有关七步诗的故事
七步诗 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他。
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附注:
个别字。
漉菽以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说新语》,没有作“豉”的。至于流传的其他诗歌版本,可附注说明,不应列在《世说新语》的书名之后。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为“是”,疑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别本《七步诗》为四句,以《三国演义》为代表,首句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为“本是同根生”。
记载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作者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 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曹丕却把他终生软禁在牢中,最终,曹植郁郁寡寡,一生忧郁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注释
漉:过滤。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
釜:锅。
持:使用、用来。
然:燃烧。
煎:煎熬。
本:原本。
意思: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的煎熬我呢?
中心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反映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感情沉郁愤激。
赏析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邃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 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专家评说
《世说新语》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愧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七步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诗人比喻之妙,用语之巧,刹那间脱口而出,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句,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劝戒避免兄弟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
现代《七步诗》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