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的下一句是什么-一丘之貉的下一句
1.帮忙找成语
2.苏轼 浣溪沙
3.一丘之貉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帮忙找成语
一字:
安于一隅 傲睨一世 八字没一撇 百不失一
百不一存 百尺竿头,更… 百里挑一 百闻不如一见
百无一能 百无一失 百无一是 百无一用
百星不如一月 背城借一 背城一战 背水一战
彼一时,此一… 毕其功于一役 表里如一 别具一格
别树一帜 冰冻三尺,非… 并为一谈 不敢越雷池一…
不管三七二十… 不经一事,不… 不拘一格 不堪一击
不可一世 不名一钱 不能赞一辞 不识一丁
不屑一顾 不一而足 不以一眚掩大… 不易一字
不赞一词 不值一顾 不值一钱 步调一致
沧海一粟 猖獗一时 尝鼎一脔 成一家言
惩一儆百 吃一堑,长一… 尺蚓穿堤,能… 传诵一时
串通一气 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一度 一刻
此一时,彼一… 从一而终 聪明一世 打成一片
当头一棒 道高一尺,魔… 倒打一耙 登高一呼
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 定于一尊 洞察一切
斗南一人 独霸一方 独步一时 独此一家,别…
独当一面 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 多此一举
耳目一新 二虎相斗,必… 二一添作五 罚一劝百
反戈一击 风靡一时 风行一时 讽一劝百
浮一大白 付之一炬 付之一叹 付之一笑
高出一筹 高人一筹 高人一等 各执一词
更进一竿 更上一层楼 攻其一点,不… 功亏一篑
苟安一隅 孤注一掷 挂一漏万 冠绝一时
桂林一枝 沆瀣一气 合而为一 哄动一时
虎生三子,必… 划一不二 欢聚一堂 焕然一新
黄梁一梦 回眸一笑 毁誉不一 毁于一旦
荟萃一堂 浑然一体 混然一体 混为一谈
机杼一家 济济一堂 季布一诺 季路一言
加人一等 价增一顾 剑头一吷 江天一色
教一识百 鹪鹩一枝 孑然一身 九九归一
九牛一毛 九一生 举国一致 举一反三
举一废百 决一雌雄 决一胜负 决一战
君子一言,快… 可发一噱 窥豹一斑 利出一孔
聊备一格 聊胜一筹 麟凤一毛 灵机一动
略高一筹 略见一斑 略胜一筹 略逊一筹
罗掘一空 眉毛胡子一把… 眉头一皱,计… 面目一新
名震一时 抹一鼻子灰 莫衷一是 目空一切
南柯一梦 捏一把汗 偶一为之 睥睨一切
平地一声雷 破题儿第一遭 漆黑一团 七次量衣一次…
棋高一着,缚… 铅刀一割 牵一发而动全… 千部一腔,千…
千金一掷 千钧一发 千里一曲 千里姻缘一线…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篇一律 千载一时
青山一发 全国一盘棋 劝百讽一 人己一视
人手一册 人一己百 日长一线 日复一日
日甚一日 容膝之安,一… 如出一口 如出一辙
三位一体 杀一儆百 赏一劝百 上下一心
稍胜一筹 稍逊一筹 舍得一身剐,… 盛极一时
十日一水,五… 十一生 始终如一 首屈一指
数一数二 水天一色 说一不二 说一是一,说…
宿弊一清 太仓一粟 昙花一现 堂上一呼,阶…
天各一方 天下第一 天下乌鸦一般… 天下一家
天字第一号 铁板一块 通同一气 同出一辙
同功一体 万口一谈 万一生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网开一面 文武之道,一… 闻一知二
闻一知十 无官一身轻 无一不知 心口如一
心有灵犀一点… 虚晃一枪 烜赫一时 嫣然一笑
言行不一 言行一致 奄奄一息 养兵千日,用…
养军千日,用… 摇身一变 一把拿 一败如水
一败涂地 一般见识 一斑窥豹 一板三眼
一板一眼 一瓣心香 一棒一条痕 一本万利
一本正经 一鼻孔出气 一笔勾销 一笔抹煞
一臂之力 一表非凡 一表人才 一秉至公
一病不起 一波三折 一波未平,一… 一不扭众
一不压众,百… 一不做,二不… 一步登天 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鬼 一草一木 一差二错 一长两短
一长一短 一场春梦 一倡百和 一唱三叹
一唱一和 一朝天子一朝… 一尘不染 一成不变
一成一旅 一尺水十丈波 一筹莫展 一触即发
一触即溃 一传十,十传… 一串骊珠 一床锦被遮盖
一床两好 一锤定音 一锤子买卖 一辞莫赞
一蹴而就 一寸丹心 一寸光阴一寸… 一搭两用
一代风流 一代楷模 一代谈宗 一箪一瓢
一刀两断 一刀切 一得之功 一得之见
一得之愚 一德一心 一丁不识 一定不易
一定之规 一动不如一静 一而再,再而… 一发破的
一发千钧 一帆风顺 一反常态 一饭千金
一方之任 一飞冲天 一风吹 一分为二
一佛出世,二… 一夫当关,万… 一傅众咻 一改故辙
一概而论 一干二净 一干人犯 一个巴掌拍不…
一个萝卜一个… 一股脑儿 一鼓作气 一官半职
一轨同风 一棍子打 一国三公 一寒如此
一哄而散 一呼百诺 一呼百应 一壶千金
一狐之腋 一簧两舌 一挥而成 一挥而就
一麾出守 一己之私 一技之长 一家眷属
一家之计 一家之言 一见倾心 一见如故
一见如旧 一见钟情 一箭上垛 一箭双雕
一箭之地 一箭之遥 一浆十饼 一介不取
一介书生 一举成名 一举两得 一举千里
一举手之劳 一举一动 一蹶不振 一决雌雄
一客不烦二主 一刻千金 一孔之见 一口两匙
一口三舌 一口吸尽西江… 一口咬定 一块石头落地
一匡天下 一夔已足 一馈十起 一来二去
一览无余 一劳永逸 一雷二闪 一力承当
一了百当 一了百了 一鳞半甲 一鳞半爪
一鳞一爪 一溜烟 一龙一蛇 一龙一猪
一路福星 一路平安 一路顺风 一落千丈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一脉相承 一脉相传
一毛不拔 一面如旧 一面之词 一面之交
一瞑不视 一鸣惊人 一命呜呼 一模一样
一目了然 一目十行 一木难支 一年半载
一年被蛇咬,… 一年之计在于… 一念之差 一牛九锁
一诺千金 一拍即合 一盘散沙 一喷一醒
一片冰心 一片宫商 一片焦土 一片汪洋
一贫如洗 一颦一笑 一抔黄土 一曝十寒
一气呵成 一谦四益 一钱不落虚空… 一钱不值
一钱如命 一窍不通 一切众生 一琴一鹤
一清二白 一清如水 一穷二白 一丘一壑
一丘之貉 一去不复返 一犬吠形,百… 一人传虚,万…
一人得道,鸡… 一人善射,百… 一人有庆 一人之交
一人之下,万… 一仍旧贯 一日不见,如… 一日九迁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日三省 一日万机
一日万里 一日之长 一日之长 一日之雅
一如既往 一扫而空 一觞一咏 一蛇两头
一身都是胆 一身而二任 一身两头 一身两役
一身是胆 一身五心 一生一世 一失足成千古…
一时半刻 一石二鸟 一视同仁 一事无成
一室生春 一世龙门 一世之雄 一手包办
一手独拍,虽… 一手托天 一手一足 一手遮天
一树百获 一双两好 一丝半粟 一丝不苟
一丝不挂 一丝不紊 一丝两气 一丝一毫
一岁九迁 一索得男 一塌刮子 一塌糊涂
一榻横陈 一潭水 一弹指顷 一体同心
一天星斗 一统天下 一团和气 一团漆黑
一推两搡 一退六二五 一碗水端平 一往情深
一往无前 一网打尽 一望无际 一文不名
一问三不知 一窝蜂 一无长物 一无可取
一无是处 一无所长 一无所得 一无所能
一无所取 一无所有 一无所知 一五一十
一物不知 一物降一物 一误再误 一息尚存
一相情愿 一笑千金 一笑置之 一蟹不如一蟹
一泻千里 一心一德 一心一计 一心一意
一星半点 一行作吏 一薰一莸 一言半语
一言既出,驷… 一言九鼎 一言难尽 一言为定
一言一行 一言以蔽之 一叶障目,不… 一叶知秋
一衣带水 一以当十 一以贯之 一意孤行
一吟一咏 一饮一啄 一应俱全 一拥而上
一隅三反 一隅之地 一隅之见 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一元大武 一元复始 一则以喜,一…
一张一弛 一着不慎,满… 一朝权在手,… 一朝一夕
一朝之忿 一针见血 一针一线 一枕槐安
一枕黄梁 一知半解 一之谓甚 一枝之栖
一纸空文 一致百虑 一掷百万 一掷千金
一柱擎天 一字褒贬 一字不苟 一字不易
一字长蛇阵 一字连城 一字千金 一字一板
一字一珠 一字之师 一座皆惊 以求一逞
以一持万 以一当十 以一奉百 以一警百
以一知万 亿兆一心 盈盈一水 有一搭没一搭
有一利必有一… 有一得一 有一无二 有朝一日
又弱一个 愚者千虑,必… 运用之妙,存… 在此一举
振臂一呼 知其一,不知… 知一万毕 只此一家,别…
只知其一,不… 智者千虑,必… 中河失舟,一… 众口一词
侏儒一节 专心一志 自成一家 罪加一等
做一日和尚撞…
二字:
不二法门 不管三七二十… 不擒二毛 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 独一无二 二八佳人 二把刀
二分明月 二虎相斗,必… 二惠竞爽 二龙戏珠
二人同心,其… 二三其德 二三其意 二竖为虐
二桃杀三士 二心两意 二姓之好 二一添作五
寡二少双 贵贱无二 国无二君 毫无二致
划一不二 家无二主 接二连三 金钗十二
九牛二虎之力 君命无二 两面二舌 七十二行
器二不匮 三平二满 三下五除二 三心二意
三占从二 识二五而不知… 十二金牌 誓不二
数一数二 说一不二 说一是一,说… 天无二日
闻一知二 心无二用 言无二价 一不做,二不…
一差二错 一分为二 一佛出世,二… 一干二净
一客不烦二主 一来二去 一雷二闪 一清二白
一穷二白 一身而二任 一石二鸟 一退六二五
有无二 有一无二 知其一,不知… 只知其一,不…
三字:
挨三顶五 巴三览四 半夜三更 冰冻三尺,非…
不成三瓦 不管三七二十… 不三不四 草庐三顾
差三错四 垂涎三尺 此地无银三百… 此中三昧
攒三聚五 倒三颠四 得其三昧 低三下四
颠三倒四 掉三寸舌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丢三落四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二三其德
二三其意 二桃杀三士 红日三竿 虎生三子,必…
喙长三尺 火冒三丈 几次三番 颊上三毛
狡兔三窟 接二连三 接三连四 九烈三贞
九流三教 举一反三 犒赏三军 拉三扯四
利市三倍 连中三元 两面三刀 六街三市
六韬三略 屡次三番 孟母三迁 拿三搬四
欺三瞒四 七年之病,求… 日上三竿 入木三分
三百六十行 三班六房 三曹对案 三差两错
三茶六饭 三长两短 三朝元老 三从四德
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鸟,七寸… 三寸之舌 三迭阳关
三对六面 三番五次 三翻四复 三分鼎足
三坟五典 三复斯言 三纲五常 三个臭皮匠,…
三更半夜 三姑六婆 三顾茅庐 三过其门而不…
三户亡秦 三皇五帝 三魂七魄 三缄其口
三教九流 三街六巷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六九等 三马同槽 三媒六证 三命而俯
三年化碧 三年之艾 三朋四友 三平二满
三妻四妾 三拳不敌四手 三人成虎 三人为众
三人行,必有… 三三两两 三三五五 三蛇七鼠
三牲五鼎 三生有幸 三尸暴跳 三十而立
三十六策,走… 三十六计,走… 三十六行 三十三天
三豕涉河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天打鱼,两…
三天两头 三头对案 三头两面 三头两绪
三头六臂 三推六问 三瓦两舍 三位一体
三五成群 三下五除二 三心二意 三衅三浴
三星在户 三星在天 三旬九食 三言两语
三阳开泰 三余读书 三浴三衅 三月不知肉味
三灾八难 三占从二 三战三北 三折肱,为良…
三贞九烈 三纸无驴 三旨相公 三智五猜
三足鼎立 士别三日,当… 说三道四 岁寒三友
挑三拣四 调三窝四 推三阻四 退避三舍
网开三面 韦编三绝 稳吃三注 无风三尺浪
无事不登三宝… 五大三粗 言三语四 阳关三迭
一板三眼 一波三折 一唱三叹 一而再,再而…
一国三公 一口三舌 一日不见,如… 一日三秋
一日三省 一问三不知 一隅三反 勇冠三军
游戏三昧 约法三章 再三再四 再衰三竭
张三李四 长年三老 朝三暮四 着三不着两
四字:
巴三览四 版版六十四 不三不四 差三错四
倒三颠四 低三下四 颠三倒四 丢三落四
放之四海而皆… 烽火四起 家徒四壁 接三连四
九洲四海 拉三扯四 狼烟四起 拿三搬四
囊括四海 骈四俪六 欺三瞒四 三从四德
三翻四复 三朋四友 三妻四妾 三拳不敌四手
说三道四 四不拗六 四大皆空 四分五裂
四海波静 四海承风 四海鼎沸 四海升平
四海为家 四海之内皆兄… 四郊多垒 四脚朝天
四马攒蹄 四面八方 四面楚歌 四平八稳
四清六活 四衢八街 四时八节 四书五经
四体不勤,五… 四亭八当 四通八达 四姻九戚
四战之地 挑三拣四 调三窝四 投诸四裔
推三阻四 微机四伏 文房四宝 五湖四海
五零四散 言三语四 眼观四路,耳… 眼空四海
一谦四益 再三再四 张三李四 朝三暮四
志在四方
五字:
挨三顶五 拔十得五 不为五斗米折… 攒三聚五
二一添作五 腹载五车 过五关,斩六… 九五之尊
麻雀虽小,五… 铭感五内 目迷五色 如堕五里雾中
三番五次 三坟五典 三纲五常 三皇五帝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三五五 三牲五鼎
三五成群 三下五除二 三智五猜 伸手不见五指
识二五而不知… 十风五雨 十日一水,五… 十围五攻
四分五裂 四书五经 四体不勤,五… 梧鼠五技
五彩缤纷 五大三粗 五斗折腰 五毒俱全
五短身材 五方杂处 五风十雨 五谷不分
五谷不升 五谷丰登 五羖大夫 五光十色
五鬼闹判 五行八作 五行并下 五合六聚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黄六月 五脊六兽
五角六张 五经扫地 五劳七伤 五里雾
五陵年少 五零四散 五马分尸 五内如焚
五内俱崩 五雀六燕 五日京兆 五色缤纷
五色无主 五十步笑百步 五世其昌 五体投地
五心六意 五行并下 五虚六耗 五言长城
五颜六色 五音六律 五月披裘 五月粜新谷
五脏六腑 五子登科 夏五郭公 学富五车
一身五心 一退六二五 一五一十
六字:
版版六十四 过五关,斩六… 呼幺喝六 六朝金粉
六尺之孤 六出纷飞 六畜不安 六出奇计
六耳不同谋 六根清静 六合之内 六街三市
六马仰秣 六亲不认 六亲无靠 六神无主
六韬三略 六月飞霜 骈四俪六 七情六欲
三百六十行 三班六房 三茶六饭 三对六面
三姑六婆 三街六巷 三六九等 三媒六证
三十六策,走… 三十六计,走… 三十六行 三头六臂
三推六问 身怀六甲 四不拗六 四清六活
五合六聚 五黄六月 五脊六兽 五角六张
五雀六燕 五心六意 五虚六耗 五颜六色
五音六律 五脏六腑 一退六二五
七字:
昂藏七尺 不管三七二十… 打蛇打七寸 横七竖八
夹七夹八 开门七件事 零七八碎 乱七八糟
七步之才 七长八短 七次量衣一次… 七颠八倒
七高八低 七行俱下 七棱八瓣 七零八落
七年之病,求… 七扭八歪 七拼八凑 七窍生烟
七擒七纵 七青八黄 七情六欲 七日来复
七上八下 七十二行 七事八事 七手八脚
七八活 七推八阻 七折八扣 七嘴八舌
三寸鸟,七寸… 三魂七魄 三蛇七鼠 污七八糟
乌七八糟 屋如七星 五劳七伤 倚马七纸
杂七杂八
八字:
八百孤寒 八拜之交 八斗之才 八方呼应
八公山上,草… 八荒之外 八街九陌 八九不离十
八面见光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八面莹澈
八面圆通 八面张罗 八仙过海,各… 八音迭奏
八珍玉食 八字打开 八字没一撇 半斤八两
才高八斗 耳听八方 二八佳人 横七竖八
胡说八道 挥斥八极 夹七夹八 九垓八埏
零七八碎 乱七八糟 女大十八变 七长八短
七颠八倒 七高八低 七棱八瓣 七零八落
七扭八歪 七拼八凑 七青八黄 七上八下
七事八事 七手八脚 七八活 七推八阻
七折八扣 七嘴八舌 三灾八难 十万八千里
十之八九 四面八方 四平八稳 四衢八街
四时八节 四亭八当 四通八达 污七八糟
乌七八糟 五行八作 五花八门 眼观四路,耳…
右传之八章 杂七杂八
九字:
八街九陌 八九不离十 愁肠九回 含笑九泉
鹤鸣九皋 回肠九转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九垓八埏 九回肠断 九九归一 九烈三贞
九流人物 九流三教 九流十家 九年之蓄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拉不转 九牛一毛 九曲回肠
九泉之下 九儒十丐 九世之仇 九未悔
九一生 九天九地 九天揽月 九五之尊
九霄云外 九原可作 九洲四海 九转功成
举十知九 龙生九子 齐烟九点 三教九流
三六九等 三旬九食 三贞九烈 十病九痛
十拿九稳 十年九不遇 十亲九故 十生九
十室九空 十羊九牧 十之八九 四姻九戚
天保九如 箫韶九成 行百里者半九… 言重九鼎
一牛九锁 一日九迁 一岁九迁 一言九鼎
羿射九日
十字:
八九不离十 拔十得五 版版六十四 不管三七二十…
金钗十二 九流十家 九儒十丐 举十知九
驽马十驾 女大十八变 七十二行 软红十丈
三百六十行 三十而立 三十六策,走… 三十六计,走…
三十六行 三十三天 神气十足 声价十倍
识二五而不知… 十病九痛 十步芳草 十步香草
十冬腊月 十恶不赦 十二金牌 十风五雨
十行俱下 十里长亭 十面埋伏 十目所视,十…
十拿九稳 十年窗下 十年寒窗 十年九不遇
十年磨剑 十年生聚,十… 十年树木,百… 十亲九故
十全十美 十日一水,五… 十日之饮 十生九
十室九空 十鼠同穴 十一生 十万八千里
十万火急 十围五攻 十羊九牧 十载寒窗
十之八九 十指连心 十字街头 十字路口
闻一知十 五风十雨 五光十色 五十步笑百步
行百里者半九… 一尺水十丈波 一传十,十传… 一浆十饼
一馈十起 一目十行 一年被蛇咬,… 一曝十寒
一五一十 一以当十
百字:
百般刁难 百步穿杨
百般奉承 百弊丛生 百不失一 百不一存
百尺竿头,更… 百川归海 百辞莫辩 百代过客
百代文宗 百读不厌 百堵皆作 百端待举
百发百中 百废待举 百废俱兴 百感交集
百花齐放 百花生日 百卉千葩 百家争鸣
百举百全 百孔千疮 百口莫辩 百里挑一
百炼成钢 百了千当 百伶百俐 百龄眉寿
百年不遇 百年大计 百年难遇 百年树人
百年偕老 百年之柄 百年之好 百年之后
百念皆灰 百鸟朝凤 百巧千穷 百舌之声
百舍重茧 百身何赎 百身莫赎 百世不磨
百世师 百兽率舞 百思不解 百岁千秋
百万买宅,千… 百万雄师 百闻不如一见 百无禁忌
百无聊赖 百无一能 百无一失 百无一是
百无一用 百星不如一月 百业萧条 百依百顺
百衣百随 百战百胜 百战不殆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百足之虫,… 长命百岁 惩一儆百
愁肠百结 丑态百出 舛讹百出 垂范百世
鹑衣百结 此地无银三百… 斗酒百篇 罚一劝百
讽一劝百 富面百城 海纳百川 教一识百
精金百炼 经史百子 举一废百 流芳百世
漏洞百出 南面百城 破绽百出 千疮百孔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回百折 千娇百媚
千里不同风,… 千了百当 千奇百怪 劝百讽一
人百其身 人一己百 柔肠百结 三百六十行
杀一儆百 赏一劝百 身价百倍 身经百战
十年树木,百… 堂上一呼,阶… 五十步笑百步 行百里者半九…
悬鹑百结 一不压众,百… 一倡百和 一传十,十传…
一呼百诺 一呼百应 一了百当 一了百了
一犬吠形,百… 一人善射,百… 一树百获 一致百虑
一掷百万 以一奉百 以一警百 拥书百城
只许州官放火… 诸子百家 坐拥百城
千字:
白发千丈 百卉千葩 百孔千疮 百了千当
百巧千穷 百岁千秋 百万买宅,千… 笔扫千军
敝帚千金 壁立千仞 彪炳千古 跛鳖千里
不远千里 差以毫厘,失… 差之毫厘,谬… 蝉翼为重,千…
成千上万 尺幅千里 赤地千里 寸步千里
寸心千古 大千世界 惮赫千里 东方千骑
独有千秋 恶事行千里 发引千钧 感慨万千
各有千秋 毫厘千里 好事不出门,… 皓月千里
横扫千军 积财千万,不… 家有敝帚,享… 见之不取,思…
举目千里 拒人于千里之… 决胜千里 跬步千里
力敌千钧 名垂千古 气象万千 千变万化
千变万状 千部一腔,千… 千仓万箱 千差万别
千疮百孔 千锤百炼 千刀万剐 千叮万嘱
千端万绪 千恩万谢 千方百计 千夫所指
千呼万唤 千回百折 千回万转 千娇百媚
千金弊帚 千金买笑 千金市骨 千金一掷
千金之子 千军万马 千钧一发 千钧重负
千里不同风,… 千里莼羹 千里送鹅毛 千里迢迢
千里同风 千里一曲 千里姻缘一线… 千里犹面
千里之堤,毁… 千里之行,始… 千里之足 千了百当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门万户 千篇一律
千奇百怪 千千万万 千秋万代 千秋万岁
千人所指 千仞无枝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头万绪 千万买邻 千辛万苦
千岩竞秀 千岩万壑 千言万语 千载难逢
千载一时 千真万确 日转千阶 失之毫厘,谬…
十万八千里 万古千秋 万壑千岩 万缕千丝
万水千山 万紫千红 沃野千里 下笔千言,离…
养兵千日,用… 养军千日,用… 一发千钧 一饭千金
一壶千金 一举千里 一刻千金 一落千丈
一诺千金 一日千里 一失足成千古… 一笑千金
一泻千里 一掷千金 一字千金 蝇附骥尾而致…
盈千累万 愚者千虑,必… 月明千里 咫尺千里
智者千虑,必… 中河失舟,一… 转战千里
1.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伤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顾忌。
2. 抱头鼠窜形容狼狈逃避的情形。
3. 梧鼠技喻技能虽多,而不能专一。
4. 鼠牙雀角比喻与人争诵。
5. 鼠肝虫臂指极为低贱微小的东西。
6. 鼹鼠饮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没什麼了不起。
7. 獐头鼠目用以形容一个人的长相奸邪,如獐之头、鼠之目。与「尖嘴猴腮」义近,但「尖嘴猴腮」仅形容面貌丑陋,而「獐头鼠目」更强调其人之奸恶狡猾。
二、有关「牛」的成语:
1.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2.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3.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4.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5.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6.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7.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8.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9.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10.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11.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12.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13.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14.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15.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6.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17.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於绝境。
18.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19.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20.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21.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三、有关「虎」的成语:
1.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2.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3.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4. 如虎添翼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5.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亡。
6. 纵虎归山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7. 狐假虎威喻假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8.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9. 虎入羊群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10.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极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11.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著,等待时机成熟以便下手。
12. 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13. 为虎作伥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14.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15. 势成骑虎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有左右为难之意。
16. 骑虎难下喻行事迫於大势而不能中止。
17. 与虎谋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18.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19. 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20. 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21. 养虎贻患喻纵容敌人或恶人,给自己带来后患。
22. 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23.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24.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25.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26.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27. 纵虎归山喻放过恶人,使其再度危害社会。
四、有关「兔」的成语:
1. 玉兔东升表示时间已经入夜。
2. 守株待兔表示固执成见不知变通。
3. 兔毛大伯宋元时泛称老人。
4. 兔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5. 兔狐悲比喻同类的败,自己也哀伤起来。
6. 兔走乌飞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快速。
7. 兔起鹘落(1)形容动作敏捷。(2)比喻书法雄健。
五、有关「龙」的成语:
1.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2.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3. 来龙去脉喻事情的全部过程。
4.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5. 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6. 乘龙快婿形容一个令人满意的好女婿。
7. 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大器。
8. 画龙点眼喻作画在重要处添上一笔使作品更加深动。
9. 蛟龙得水喻人材得到赏识重用。
10. 群龙无首喻群众失去了领袖。
11.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引申为浮华不实。
12. 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的九条小龙,外貌性情皆有所不同。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13.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14.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
苏轼 浣溪沙
苏轼生平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url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赏析:
深红绿暗景,黄童白叟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麋鹿猿猱
跑来与人共欢,如见其眼神四转,既怯且喜的样子,机灵可爱之
极,人与动物相处,更见得民风淳厚,一派桃源风光。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 溪 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品评
本篇写的是作者 “ 谢雨 ” 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 “ 谢雨道上 ” ,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 “ 籁籁 ” 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 “ 牛衣 ” 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 。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 酒困路长惟欲睡 ” 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 日高人渴 ” 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 “ 簌簌 ” ,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 “ 句法倒装 ” ,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 “ 枣花 ” 落在 “ 衣巾 ” 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 “ 句首 ” ,才说明作者是从 “ 簌簌 ” 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 “ 落 ” 、 “ 响 ” 、 “ 漫 ” 、 “ 敲 ” 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一丘之貉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一丘之貉指彼此为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一样都是坏人,没有差别。
一丘之貉(拼音:yī qiū zhī hé)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一丘之貉指彼此为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一样都是坏人,没有差别。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一丘之貉”。清·吴伟业《偶成》:“今古一丘之貉,不知谁凤谁枭。”
清·《新史学》:“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中国第四届文联主席·郭沫若《虎符》:“管它秦国也好,楚国也好,在我看来都是一丘之貉。”
成语寓意
杨恽的故事着实让人们领略了一把“言辞”的威力,正所谓“一句话天堂,一句话地狱。”杨恽在朝廷中崭露头角,“嘴巴”功不可没;然而,他被免职查办,“嘴巴”却也难逃其咎。
生活中,守好自己的嘴巴,把话说得严谨一点,为自己辩护得周到一点,终究不是什么坏事情。成语告诉人们,做人不能有小集体主义的思想,更不能聚在一块儿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