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则无所不在的意思-自在所作不为预计
1.佛教之中,所说的净土,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看不见
2.星云法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3.庄子的思想
4.修禅宗的人圆寂后去哪里?
5.表达存在的成语
6.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
佛教之中,所说的净土,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看不见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这是很有戏剧性的一幕。舍利弗就是《心经》上的舍利子,翻译的名字不同,他是佛出家弟子中智慧第一,很多经典都是因他起来向佛请示而由佛开示的,也是经常跟随在佛身边的弟子。这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是声明舍利弗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他虽现出家的小乘罗汉相,但他本是大乘菩萨,不会不懂,而是装不懂,好像是跟佛二人在唱双簧。佛用心念的威力感通他,叫他提问,是佛与弟子间心念彼此感应道交。于是舍利弗就心中产生一个思想,假如菩萨心净了,那么成佛时他的佛土就是净土;如此说来,难道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多生累世做菩萨时心不太干净吗?否则为什么要在这个不干净的世界成佛呢?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佛感应到了舍利弗的心念,就对他说,你的意思怎么看,日月难道不干净吗?为什么瞎眼的人看不见光明?佛这个道理是说,清净光明无所不在,为什么不能清净呢?是因为人自己心念的罪障的缘故。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回答,看不见日月的清净光明,与日月本身没有关系。日月永远是发光的,是瞎眼的人自己看不见日月的光明。这里用了「过」字,是代表多生累积的业报因缘,所以眼睛不能见光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
佛就告诉舍利弗,你讲得对,一切世界国土没有不净的,众生因为自己罪孽的缘故,所以看不见国土的庄严清净。这不是佛不来感应你,是你自己没有办法受感应。比如太阳永远是照着大地,可是你躲在房子里,以房子为自己的天地,自然看不见太阳。一切佛菩萨善知识,都想把自己的智慧光明灌输给众生,而众生却自己挡住不接受,自以为是。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佛再告诉舍利弗,这世界就是佛国净土,只是你们看不见,只见到脏的一面。
讲到这里,我举个例证,你们参一下。各位坐在这房中,环境很干净吧!这墙壁是水泥和砖头做的,可是水泥和砖头的本质是泥土,如果把泥土放在房中,你就嫌脏了。墙上糊的有壁纸,你们去纸厂看过就知道纸浆是又臭又脏。没有一样东西本来是干净的,可是经过人工制造,现在都好像变得干净了。你去餐厅的厨房看看,都很脏,可是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
所以《心经》上告诉你不垢不净是高一层的道理,是法身上的道理,本体的道理。这里也是讲本体的道理,但又讲现象的道理。一切物质世界的现象,净与不净是你智慧功德的能力,唯心所造。这个世界婆娑国土,只是佛的三千大千世界国土的一部分,佛告诉舍利弗,我这个娑婆国土其实非常干净,可惜你看不见:好像我们这一辈人比舍利弗运气好一点,看见点影子。你看那航天员在外层空间拍的相片,这个地球多美丽啊!很严净啊!这个道理很深,要参究。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这时听众当中有一位大梵天天王螺髻梵王,他头发是右卷的,他告诉舍利弗,你的想法错了,你认为这个世界不干净,但从我们色界天天人的眼光看来,这个世界清净庄严极了,同我们的自在天宫一样美丽。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邱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舍利弗说,可是以我们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有山有坑,有刺人的荆棘,有土有石块,充满了又脏又臭的东西。舍利弗跟螺髻梵王都是老实地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这是个大问题。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螺髻梵王称舍利弗「仁者」,这是佛教对平辈的出家人或在家人的尊敬称呼,是由《维摩诘经》翻译过来才开始使用的。中国习惯则是称仁兄或贤弟,仁与贤都是代表道德高尚的意思。
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因为你的心有高下,就是有分别心,万事计较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心不平。如果心平了,看一切众生如诸佛菩萨,也就是等,合起来叫平等心。
平等心这个观念,在人类文化中首次出现是来自佛法。心不平等,所以看这个世界就有缺陷。而心所以不平等,是因为不依佛的智慧眼光的缘故。要得佛慧得先修佛眼,佛眼永远是以慈眼看一切众生。人看人则是用斜眼、怒眼、谄媚眼看人的。记得我小时候跟着妈妈上庙子,看到菩萨的像就问妈妈,为什么菩萨的眼睛好像没睡醒似的。她随口答我说,菩萨要是全睁开眼,世界上看不到一个好人,只好半闭着眼了。当时就这样听了,等到以后年纪大了,也学佛了,才觉得妈妈讲得真有道理,不知道她是怎么冒出这句话来的。
佛慧是什么呢?一切毕竟空,了无一切可得,所以依佛慧看世界,自然是心无高下,一切空嘛!不垢不净,自然看到的是净土了。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我们号称学大乘菩萨道的人,读起经典来真令人脸红,这里讲的,我们哪一点做得到啊?
螺髻梵王继续向舍利弗说,因为菩萨看一切众生平等,如此慢慢修持,就能够深心清净,不只是表面的。依唯识的道理来讲,我们的思想意念清净了还不算是深心,只是第六意识的清净,第七第八识还没清净。要把第八阿赖耶识清净了,才算是深心清净,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依佛智慧,那时看这个世界就是佛土清净。
所以唯识说把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不只是意识心念转了,而是种子心念转清净了,习气种子都转了,然后再看这个世界,哪里不清净呢?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实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见螺髻梵王和舍利弗讨论个没完,就显神通,用脚趾按在地面,当时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万种的珠宝都呈现出来。
讲到这里,想起世人颠倒,都爱珠宝钻石,其实都是泥巴变的,有什么好?钻石同煤炭的分子一样,只是排列方式不同。一个夏朝的陶碗,价值连城,还不过是泥巴烧出来的,我在街上买个新的碗,又美又实用。所以好与不好,都是唯心所变。
这里佛以唯心神通智慧的力量,把这世界另一个面目呈现了,譬如宝庄严佛,有着不可计算功德的宝庄严佛土。在座的所有人看见了,都赞叹从没见过如此场面,不只如此,所有人还看见自己坐在珠宝做成的莲花上。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佛就问舍利弗,这样的佛土是不是庄严清净呢?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舍利弗答说,唉!是的,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听过,这个世界有这么漂亮,现在亲眼看见庄严清净的佛国土呈现在面前。
「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斯恶不净土耳。」
佛告诉舍利弗一个秘密,佛的国土经常是这么样的清净,但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上根器下劣众生的关系,所以呈现的物质世界是如此的不干净。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天人吃饭不是每一个人拿个碗和盘子来吃,是共同用一个大的容器来吃,可是同样的饭,每个天人吃到嘴里的感受不一样。福报大的天人,味道就好,福报小的,味道就差一些。其实不只是天人,我们也一样,有胃病的人吃起来什么都不对,没有胃病的人却觉得好吃。当年有几个同乡从老远的乡下来找我,我拿巧克力糖招待他们,那晓得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好吃。又像有一次,朋友招待我吃最好的榴莲,那个味道真难闻,我的福报不够,真难以下咽。有的人能把高丽参当萝卜干吃,但我只要吃一小片就会流鼻血,补不得。所以福德不好的人,吃什么都不美味。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佛作了个结论,假如这个人自心清净,自然看到这个佛土的功德庄严。
这是事实,不是理论。例如你们真正修到禅定的人,在静坐中会觉得身体内外一片光明,这不是用眼睛看见的。不过有时眼睛发炎也会见到光明,那个不是的。得定时,身体内外一片光明,身体已经没有感觉了,没有身子了,也没有一点妄念,是绝对无分别,清净庄严。这个光明是自性光明,昼夜不变,动中静中都在一片光明中,也就是密宗所讲的,虹光之身。
这我平常不跟你们讲,怕你们听了着相,天天求光明,最后非神经不可。
现在告诉你们两个原则,一是心理上没有一丝杂念,二是生理上没有身体的感受了。
你们坐在这里听课,身体有感觉吗?感觉到自己的手脚身子吗?是痛还是乐?在这个境界如果看到光明都不是好事噢!能够不理它,倒还马马虎虎;听过我讲内外一片光明,自以为是放光了,那是疯光。不要乱来!很多人在这个里面看到东西,就说是发了眼通,其实是发了神经。到了内外一片光明的境界,不论在定出定,若这个物质世界都是清净庄严。这样修持的人本身的气象也会改变,脸色好看,放虹霓之光。有许多人自觉打坐放光,但是看他那满脸的病相、相,比煤炭还要脏。这些都是事实,不是理论。我看同学们打坐的样子,念头没有一个是清净过的,我一看就知道了。你有过一刹那的念头清净,你那神气就不同了,走两步路也不同了。不要以为打坐就是入定,心不清净,搞了半天都白搞了。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年我们学佛,读到这里,大家就想,佛是右足还是左足按地?是用大足趾还是小足趾呢?佛是怎么坐的?为什么不用手按地?这些都是话头。你们倒好,不起分别心,读了就放过去了。你参参看,这些经文决不是偶然说的。
例如《楞严经》讲到阿难出了问题,佛从头顶放光有九百化身佛在其中,传一个咒子,教给文殊菩萨去救阿难。为什么要从头顶放光?为什么另一个场合又是从心口放光?还有从眉间放光的,什么理由?如果佛经都是神话假话,那就不用研究也不用学佛了。如果真有事实,为什么放光的部位不同?这就是研究佛学的精神,也是实修,同打坐做功夫都有关系的。国土,心田是心土,在生理上,胃是五行中的土,这些数据给你们,你们去参,参出来可以学佛,否则是学馋,不是禅。这是我提出《维摩诘经》里的话头要你们去参。
这里讲到当佛现出国土严净的时候,宝积所带领来的五百世家公子,当场就得了无生法忍。在座的八万四千人,统统发了大乘心。发心是发明心地,就是禅宗讲的明心。
「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者,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佛学上讲神足通,一般研究教理的把这足字解释做满足的足,是充满的意思。讲修证功夫的,神足通的足是脚,真有神足通功夫的人是可以飞天的。
经文说,佛把脚收回来,腿盘起来,这时众人看见世界恢复原状。这里又要参,为什么佛要等到五百长者子得到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发了大乘心之后就把脚收回来?而这时,小里小气,计较心又大的,求声闻的三万二千诸天和人,总算悟道了,晓得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晓得一点空的道理了,怕了这个尘世的牵累,得了一点法眼清净而已。
你看,佛他老人家看出来,大乘根器的境界现完了,把脚拿上来。因为对小乘根器的人没办法,只好把脚收回来。好吧,该你们来吧,结果小乘根器的人也证道了。跟着有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注意喔!不管你是天台、密宗、净土、禅,哪一个法门的,能做到这八个字才是真正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我们众生的烦恼和病痛,都从心中结使来,都解不开,如果意结一解开,八十八结使自然清净,自然可以达到漏尽通的境界,才可算是比丘的阿罗汉,才可以做到不受诸法,空也不受,一切皆不受。
比如今天有朋友,一定要介绍有位从美国回来开会的教授来看我,他长期睡不着觉,一身是病,人变得很悲观。我跟他谈了一下,没法子同他深讲。他根本的问题就是意结太多,唯心所造,影响到生理的健康。
意解心开就是道,禅宗开悟的第一步就是这个。拿密宗来讲,开悟第一步是脉解心开,心脉打开了。我们的心脏好像是八瓣莲花,定力到了,真悟道了,心脉就打开了,就是意解心开。那是事实,没有办法冒充的,心脉打开有心脉开的象征。
有年轻人来找我印证,就凭这一念就不行了。
修持要实实在在,不要自欺欺人,自以为懂了一个道理就到家了。真到了有所心得的时候,一定是意解心开,脉解心开。
星云法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一天,我所要讲的题目是“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涅槃是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一个美好圆满幸福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归宿。但是一般人由于不了解涅槃的意义,对涅槃生出种种的误解。例如我们常常看到挽联上写著“得大涅槃”,或者听人家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把涅槃当作是亡的意思。如果涅槃是亡的话,那么我们辛苦学道,求证涅槃,只不过为了追求亡,岂不是太荒谬可笑了吗?因此涅槃不是亡,而是与亡截然不同的超脱境界。有一些小乘外道把消灭、消失、虚无当作涅槃。例如六师外道的苦行派说:“身尽福尽,名为涅槃。”小乘的经量部说:“诸受阴尽,如打火灭,种种风止,名为涅槃。”毗世论师:“无和合者即离散,离散即涅槃。”认为五阴幻灭、形骸坏异就是涅槃。其实把涅槃当做亡、消灭、消失、虚无都是错鋘的见解,不但不了解涅槃的真谛,也曲解了佛教精深的教义。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宇宙人生真理,成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了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为什么要追寻涅槃呢?因为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只不过短短几十年岁,白云苍狗,无非梦境,在空间上也不过是七尺肉身之躯,“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几斛”,面对着这样有限的生命,如果我们能证悟涅槃,就等于突破时空的藩篱,将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充满于一切时间,“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这样的生命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就可以超越亡和无常的恐惧,在无限辽阔的时空中生生不息了。所以,在涅槃的境界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物我相应,人我一如,无须嫉妒计较,更没有嗔恨分别的存在。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涅槃就是泯除了人我关系、时空障碍和物量对待的一种无上光明境界,涅槃就是我们大家清净的本性,真实的自我!现在我分成四个重点,从涅槃的释名、种类开始谈起,来和各位说明涅槃以后究竟是怎么样的境界。一.涅槃的种类和意义“涅槃”,就是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灭谛”。“灭”并不是一般观念里消灭、幻灭的“灭”;涅槃的“灭”,应该包括动词的灭和名词的灭。动词的灭是指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灭除之后的灭,就是名词的灭,代表寂灭无染的世界,那便是充满快乐、光明、物我合一、自由自在的世界。对于“涅槃”的解释,我们又可以从四方面来说它:(一)从涅槃同义异名的诠释来解说1、从否定意义来诠释涅槃:像《法蕴足论》对涅槃的解释就有“无为、无边、无漏、无生、无住、无作、无灭、无起、无染……”等四十三种说法;《四谛论》则有“无坏、无失、无等、无碍、无求、无上、无量、无忧……”等六十六种解释,这些都是从否定层面的观点来诠释涅槃的意蕴。2、从肯定意义来诠释涅槃:《法蕴足论》有“真实、彼岸、微妙、寂静、恒在、安稳、胜义、至善、稀有……”等五十种解释;《四谛论》则有“解脱、超绝、唯一、圆满、清净、最上、真谛、真如、态度……”等四十六种解法,这些都是从肯定的观点直接对涅槃作广义的诠释。3、各种经典的说法-则各具经义上的不同风貌:《大涅槃经》说:“佛性”就是涅槃。《华严经》上讲: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法华经》里面说:最上的一乘道就是涅槃。在《般若经》里,“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楞严经》则说:证显了“理绝动静”即是涅槃。《维摩经》中的“十地不二法门”就是涅槃。《胜鬘经》里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是涅槃。另外,禅宗的证得“本来面目”就是涅槃。各家经典对于涅槃的诠释,虽然名义各异,可是理实无二,都是指这个“清净自性、真实本体”。我们学佛法,主要的是要净化自己,找回自己真实的涅槃。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找到自己真实的涅槃呢?我且提出四个题目来考考大家,从《杂阿含经》中对涅槃的四个定义,来看看自己印证了多少涅槃:第一:贪欲的心扫除净尽就是涅槃。第二:嗔恨的心清除涤尽就是涅槃。第三:愚痴、无明、邪见之心去除荡尽即是涅槃。第四:烦恼、是非之心破除泯尽即是涅槃。四题一百分,请问大家得了多少?及不及格呢?如果对涅槃的境界把握得还不够,那就要多多努力加紧修持了。(二)从涅槃本身的意义来解说《杂阿含经》中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可见涅槃首在破除贪嗔痴,断灭一切烦恼。《大毗婆娑论》说涅槃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因此,一切烦恼灭尽,贪嗔痴三毒火止息;解脱相、离相、灭相三相寂然,也就是无生相、无涅槃相,无相亦无无相;并且远离五趣六道轮回受生之苦,这种灾患永尽的境地就是涅槃的境地。玄奘大师将涅槃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应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寂,指泯寂,一切污染的习气、烦恼都泯除了,这便是涅槃的真谛。我们常说“人生无常”,可是,在这个无常里面有一个恒常的涅槃。人生是苦,而涅槃却是绝对的快乐。人生无我,因为这个“我”不究竟,而涅槃有我,因为涅槃里的“我”是真我;人生很污秽、烦恼,而涅槃是我们最究竟、最清净的本性乐土。我们用最平易的话来说明: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 涅槃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的。 涅槃是人类思想最深究的探讨。 涅槃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人生。 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 涅槃是快乐之境、幸福之地。 涅槃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涅槃是常乐我净最美满的境界。(三)从涅槃的特性来解说我们知道涅槃是什么之后,再从各种的经典中,选取证悟涅槃的圣者对涅槃的描绘,来说明涅槃的特性。从前人的圣言量里,我们知道涅槃有十大特性:1、涅槃如莲花-莲花在佛教里被视为最洁净的花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足以代表君子的特质,不能离开淤泥而生长,但是却不被淤泥所染。涅槃也和莲花一般,不为一切烦恼所污染,涅槃不能远离生而证得。2、涅槃如水-涅槃具有水的清凉性,能熄灭一切烦恼热苦;涅槃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犹如雨浇旱土,能解除我们对爱欲的渴望。3、涅槃如解毒药-涅槃是一切被烦恼毒物所苦的众生安养生息之处,犹如袪除百病的甘露灵药,能灭除世间一切苦恼病症。4、涅槃如大海-大海对于一切尸骸没有爱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样的远离烦恼形骸,无所挂碍,这就是涅槃的“无爱憎”;大海浩瀚无际,没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纳百川而不溢,涅槃广大无边,也能包容众生而不壅塞。大海澄清,是芸芸众生的生长之地;涅槃无垢,能灭尽烦恼染污,也是证得大自在、拥有大神力的大阿罗汉的安住处。大海无法斗量,泛起朵朵浪花;涅槃也无法计度,丛丛绽生妙华,盛开出种种广大、清净、智慧的解脱之花。5、涅槃如食物-食物能维持我们的生命,使身体强壮康健;能证得涅槃的人也没有老,能享无量寿,使生命的光辉臻于永恒。涵摄食物能增加体力,证得涅槃者,亦能增长神通力。 食物可以养颜滋容,使我们容光焕发,涅槃则能美化我们的道德容颜。食物能解除饥饿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饥饿、衰弱,镇静众生的烦恼和忧虑。6、涅槃如虚空-涅槃就像虚空,不生、不、不老、不去,不被征服也不为盗贼所夺,更不被任何东西挂碍。所以涅槃的境界无边无际,不住一处而遍于一切处,不依一物而为一切物所依,足以让圣者自由自在行于其中的。7、涅槃如摩尼宝珠-涅槃就像摩尼宝珠,能放出美丽的光辉,使人人欢喜,满足众人的一切欲求。8、涅槃如赤栴檀-赤栴檀是最希有难得的奇树,涅槃也如赤栴檀,拥有无与伦比的芬芳,能让圣者也为之赞叹。9、涅槃如醍醐-涅槃的味道如何呢?它就像醍醐灌顶,具有道德的美丽光彩,有戒行的芬芳香气,还有美味可口的滋味。10、涅槃如山峰顶-涅槃又像高高耸立的山峰顶,在风雨飘摇之中也一样卓然不动,任何的烦恼恶贼都难以攀登。峰顶上土质坚实,所有烦恼、痛苦的种子都不能生长,是完全脱离一切有漏污染的境界。(四)从涅槃的种类和层次来解说在佛经里面,涅槃是有层次等级之分的,如同教育有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阶段,每个学习阶段的境界也都各不相同。我现在就把涅槃的种类,按照深浅的层次一一向各位说明:1、庸俗的涅槃-印度有一位外道,吃饱饭后,就志得意满的拍拍自己的肚子说:“这就是涅槃!”,生病的人病好了之后享受安乐,就说他涅槃了;穷苦的人捡到七宝财物,生活舒适起来,也说进入涅槃境了;胆小的人本来畏惧外缘,后来有所皈依而不怕了,也说是证得涅槃。像这种偏重饱食、健康、财富、依靠之类的涅槃,都是以满足物欲享乐为主,谈不上精神的不朽,是世俗境界的涅槃。世俗的涅槃因为建立在变化不定的外缘上,所以随时会消失,会有反效果,享有的时间也很短暂,以前面提到的涅槃十大特性来看,勉强只具备十分之一二而已,这种庸俗的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2、有余依涅槃-庸俗的涅槃只是小学程度,有余依涅槃就是中学水准的涅槃。在有余依涅槃的境界里,虽然还有肉体存在,仍有饥寒苦乐,可是,心性能断尽一切烦恼,不受饥寒苦乐的影响,平静安然面对人生世事,这就是有余依涅槃。有余依涅槃虽已破除我执、断尽烦恼,但还不能真正进入无苦的天地,因为还有一个身体在,饿了要吃、冷了要穿,会疲劳、会辛苦,易老、易病,还不是完全究竟的涅槃。但是能证入有余依境界,就不会因身苦而引起忧愁烦恼等心苦,在证入法性时,也能即身体验到不生不灭的法味。在世界各地,包括西藏甚至我们台湾,证得有余依涅槃的人还是有的。我现在举出两位已证得涅槃的人介绍给大家:一个是佛陀的首座弟子大迦叶尊者,他虽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人物,但身体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大迦叶尊者奉了佛陀的慈命,捧着佛陀的袈裟衣钵,要等到六十七亿年以后,弥勒菩萨降生成佛,龙华三会时,把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传交给弥勒菩萨;几十年前,法国的柏克森博士在鸡足山大迦叶尊者涅槃的地方还见过尊者,并且皈依在他的座下。另外一位是十八罗汉中的长眉罗汉,也就是阿弥陀经中的宾卢颇罗堕尊者,他奉了佛陀慈命,要在末法时期度化痴迷众生;我在中国的佛教高僧历史里,曾经三次翻到有关长眉罗汉的记载,如东晋时候的道安法师就曾经与长眉罗汉对答过,这两位尊者至今还住世接引大众,真是希有微妙的事。3、无余依涅槃-这种涅槃的境界是大学的阶段了,这时候,业报已尽,身体亦无,身与心的组合都离散了,不再引发新的身体、新的苦果,而能将自己的真如本性流露于造化之间,与万事万物合而为一,无迹可寻,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就是说明这种通天人、合内外的无余依涅槃。在《增一阿含经》中,曾经记载通天梵志尊者证得神通,能一眼看出各人的宿命和造化,如果有人指着一堆人的骸骨请他辨认,他只稍略看一眼,就立刻可以断知这是某人某人的,于某年某月,丝毫没有差错。有一次,佛陀指着一堆骷髅要他辨认,梵志凝神看了很久,天上地下三世十方都辨认过了,就是看不出是谁,也不知因及往生处所,佛陀才开示他:“这是已经证悟涅槃的人,他的精神已经提升到无始无终、无内无外的光明世界,能够无生无,契理契机,横遍十方,贯通法界;所以,你无法从他遗留下来的骨灰中辨识出来,因为他就是东方世界普香山的南优陀延比丘!”可见证得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是无法从肉身灭处来指认的,因为他早就业尽报息,完全不受凡身牵系挂碍了。4、大涅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如来的法身。胜鬘经中说;“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的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法华经》里面也有一段阐释解说:“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说过了上面四种涅槃的层次后,我还要顺带讲说一下唯识家所讲说的四种涅槃。这四种涅槃是:1、自性清净涅槃-一切的法相真如,虽然会受外在的影响而有污染的情形,但是法身自性是清净不变的,具有无数无量的微妙功德,可以无声无灭,澄明虚空,一览无遗。这个真如本性是一切有情万物众生平等共有的,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任何人都可以不假外求的证得这个清净自性。2、有余依涅槃-与前面所说的有余依涅槃相同,这时真如已脱离烦恼障,虽然还有微苦所依未灭,但是种种烦恼都已经了断,不再受众苦交迫了。3、无余依涅槃-能出离生轮回苦海,烦恼既断,余依亦灭,所有微苦皆已离尽,和前面讲的“无余依涅槃”相同。4、无住涅槃-如前面的“大涅槃”一般,此时真如已出所知障,以大悲大智而应化世间,圆融无碍。因为有真正的慈悲心胸,所以不会贪着于涅槃境界的安乐,而能观照众生疾苦,倒驾慈航,常为众生的依怙。有了真实的般若智慧,必然不会沾滞于生轮回的空假,而能觉知诸法的虚妄,引导迷津,常为众生的明灯。经上说:“因智慧故,不住生;因慈悲故,不住涅槃。”能够证悟无住涅槃,就能悲智双运、染净俱超。好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天”一样,包容一切而不自以为包容,拥有一切而不自以为拥有,这种用而常寂的境界,就是菩萨不住一法而善运一切法的涅槃妙境。从以上各种涅槃的层次,可以了解涅槃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亡才能证得,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早已证悟了涅槃,只是还有身体的依报在,为有余依涅槃;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寂灭证入的是无余依涅槃;而佛陀五十年间行化各地、接应群机,过的是无著无染的无住涅槃生活,这种住而不住、应化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涅槃。我们讲完了涅槃的种类和层次以后,为了使各位能更深一层的了脱尘劳、求断嗔恚,我接下来还要讲“涅槃之后安住在哪里?”二.涅槃之后安住在哪里?大家都知道:我们众生住在世间,住在五欲六尘的烦恼里,住在夜眠八尺的房子里,可是大家知道涅槃之后的菩萨、罗汉住在哪里吗?佛经里面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就是说涅槃的菩萨是在虚空之中。各位一听到住在虚空之中,心里也许立刻就会想到“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消失了”的那种虚空,心里会感到害怕?不要怕!因为对证悟涅槃的菩萨来说,这个虚空是无所不在的空,无处不有的空,无相无不相的空,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那种千古亘在常存的空,住世时是一种清净满月的人格,出世时是一种自在明星的天慧;你如果懂得涅槃,那么,虚空宇宙之间,无处不为你的法身自性所遍满,毕竟空的境界,就是“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安住之所。佛经上曾经记载了这样一段典故:有一次,唐顺宗问佛光如满禅师佛涅槃后的情形说:“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无住,佛今在何处?”禅师就回答他:“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意思就是说:佛的法身遍满虚空,理体常住于清净真如海里,是无为而为,无住而住的,不可以一般识见忖度。而唐顺宗不了解“无住而住”的涅槃境界,就继续问禅师: “佛向王宫生,佛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皈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因为顺宗只从一般世俗的色身生灭去体会佛陀的存在问题,不能了悟佛陀的法身理体是无所不在的,因此佛光如满禅师又再一次开示他说:“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佛陀的法身等然虚空,没有生灭缺漏,只是我们一般人用世俗肤浅的眼光去分别,起了迷妄之情,以为佛陀也有生老病的生灭现象,反而不能体悟这个等然虚空的真如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事实上佛为了救度众生的一大事因缘,从真如而来应化于世;因缘既尽则灭向真如而去,而法身“如来”、“如去”,不增不灭,佛陀这种不住一法的涅槃境界,纵然是禅定功夫深厚的大菩萨,如果还有一丝不毫的迷情贪住,也无法到达涅槃的清净世界,金碧峰禅师爱钵几乎失却慧命的公案,就是一个佐证:他虽然成道证悟了,能够放下对其他诸缘的贪爱,唯独对于这个吃饭用的玉钵爱不释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细地把玉钵收好,然后才安心地进入禅定的境界里。有一次,阎罗王因为他的世寿终了,便差几个小鬼要来捉拿金碧峰禅师,金碧峰预知时至,就进入甚深禅定的境界里,几个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得;眼看没有办法向阎王交差,就去请教土地公,请他帮忙想个计谋,使金碧峰禅师出定。土地公想想说:“这个金碧峰,最喜欢他的玉钵,假如你们能够想办法拿到他的玉钵,他心里挂念,就会出定了!”小鬼们一听,就赶快找到金碧峰的玉钵,拼命地摇动它;金碧峰一听到他的玉钵被摇得澎澎地响,心一急,赶忙出定来抢救,小鬼见他出来了,就拍手笑道:“好啦!现在请你跟我们去见阎王吧!”金碧峰禅师刹那间大彻大悟,了知一时的贪爱几乎毁了他的千古慧命,立刻把玉钵打碎,再次入定,并且留下一首千古名偈:“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炼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当下进入了无住涅槃的境界。所以要进入涅槃的虚空境界,必须不染一丝迷情妄念,如此进入涅槃空境,则凡情不能扰,世道不足虑,就能无处不安住了。涅槃虽然是远离世俗而安住虚空之中,可是这个澄明空境却并非脱离现实生活而证得,那么这个离俗而又住世的涅槃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内容呢?下面我就和各位谈谈涅槃之后的实际生活面貌。住世的涅槃生活,至少要能随遇而安、随缘而住、随心自在、随机应化:1、随遇而安的生活-像六祖慧能大师悟真法之后,为了避开四处争夺衣钵的人,在猎人队中藏身了十五年之久。每天虽然也随着猎人们到深山打猎,可是只要一看到有什么小动物误入陷阱,总会设法开网放生,又常常在休息的时候对猎人们宣说佛法慈悲大意。逢到猎人们把打来的野兽升火煮食的时候,慧能大师就到荒山野谷找些可以吃的树叶、野菜回来,寄在锅里煮;人家笑他有肉不吃,他就说:“我只吃肉边菜!”这样刻苦艰难的群居生活,慧能过了十五年犹不以为苦,因为他早已体证涅槃常乐的妙谛,所以能随所遇而逍遥自在,安住于不说法而随时说法,不持戒而处处持戒的境界。2、随缘而住的生活-涅槃之后的生活,是一种随缘而住的生活。像释迦牟尼佛,他虽然证得了有余依涅槃,可是依照金刚经的记载,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随缘而住的六度生活:“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穿衣、托钵、乞食、用饭、洗脚、打坐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是最庸俗平常的生活,可是在佛法上,佛陀却完整的显现了涅槃境界的随缘生活:着衣,是身上放光;托钵,是手中放光;入舍卫城依次行乞,是足底放光;吃饭,是口中放光;敷座而坐,是通身皆放般若智慧光。像佛陀这样证悟涅槃的人,也一样要吃饭、睡觉,一样有行住坐卧,并不排斥世间生活,可是一粥一饭之中,早已泯除世间的贪爱痴迷,涵蕴着随缘而化的般若光芒,心月孤明,光吞万象,是与平常人的吃饭睡觉不一样的。3、随心自在的生活-证得涅槃的人,既然已经住于毕竟空境,对于眼前身旁的烦恼障碍,能够观照它的无常性空,自然不执取一法而生起爱憎心;心平行直,无处不自在,就是火宅欲海也变成了清凉安乐的国土。像《维摩经》里的维摩诘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过的便是这种住于红尘而不染一尘、自在洒脱的生活。焦芽败种的小乘行者,不能了知诸法空性,怕是姹紫嫣红,唯有大乘根基的大菩萨,才能“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4、随机应化的生活-真正的涅槃生活不是只求自己完成,能够随遇而安、随缘而住、随心自在,对境不起迷惑而已,还要积极的投入世间,以无上的智慧方便随机度化众生、成就有情。我们看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手持杨枝遍洒清凉,以甘露法水止熄众生热恼渴爱的火宅,这就是随机应化的涅槃生活。社会上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我们信仰佛教应该离群索居、遗世独立,众生也不管,社会也不管,国家也不管,每日茹素持斋、敛眉静坐就是佛教了,这种想法与佛陀随机应化的精神大相违背。佛陀证悟之后,并没有耽住于涅槃的快乐境界之中,五十年间风尘仆仆地往来恒河两岸,踏着滚滚黄沙,走进众生的家中,把佛法的甘霖也带入众生干涸的心田。今日我们佛教徒要秉持佛陀度众的大悲愿,走出山林投入社会,随机应化,回馈众生,使我们的社会更祥和利乐,充满幸福。涅槃之后的应化生活,可以说是儒家“任重道远,而后已”的精神,也是地藏王菩藏“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心;随机而应化的普济众生、绍隆佛法,这才是涅槃的真正生活。三.涅槃的体验与求证讲到这里,各位一听涅槃之后的生活是这样安然自在、自由逍遥的生活,一定也很希望证得涅槃,了脱生苦海。我现在就从怎样知道有涅槃开始说起,来跟各位谈谈求证涅槃的方法和实例。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有涅槃的呢?这个问题很难具体答覆,就好像有人问你:“大海的水有多少?海里的鱼虾生物有多少?”让人觉得有无从答起之苦,因为这问题浩瀚得超出了我们认识的领域,已经不是纯知识的问题了。同样地如果有人问:“涅槃的形态怎么样?位置怎么样?年数怎么样?”这些问题也没有办法用譬喻、数目来表示,因为涅槃不是依靠俗世的任何事物形成的。非已生、非未生、非当生、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前五根所能识别,涅槃超越有漏世间的一切对待,涅槃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能用语言文字来直接描绘的。但是,经由对佛法层层渐进的证悟,我们还是可以体验到涅槃的存在。就像我们不能用手捕捉风,可是我们确知有风存在;同样地,我们虽然不能以色彩、形状来表示涅槃,却可以经由种种实证来体悟涅槃的存在。涅槃如虚空无法把捉,不能限定,超越我们感官的经验世界,涅槃就是佛的境界,“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在这个清净的大智心里面,我们可以真真实实地体验到涅槃的存在。涅槃虽然不能经由经验世界的见闻觉知而获得,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它的存在性,譬如我们看不见微尘细菌,但是不能否定虚空中到处充塞着微尘细菌的事实。我们虽然无法马上体证涅槃,可是从一些已经证得涅槃境界的圣者教示中,可以确信涅槃是真实存在的。好比我们身体完好、四肢健全,但是当我们见到有人手脚被切除,痛苦得一声声凄惨哀号呻吟不绝时,便感同身受,觉得痛苦无比。涅槃就像火一样,不住在东西南北上下,可是两木摩擦时火苗即生,我们的清净自性涅槃也一样;当我们显发般若大智,以无限的慈悲之心,去感同众生的苦厄,解除众生的疑难时,我们的涅槃自性也能像火苗般熊熊烧起,遍满十方宇宙,无所不在。因此从常存亘在的大悲心、大智心处,都可以印证有涅槃存在。那么,我们又如何求证涅槃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从以下三点来跟各位说明求证涅槃的方法:1、依于戒行——弥兰陀王问经里面有一段话,大意是:求道者若安住于戒行,精进修行,无论住于何处,皆可实证涅槃。如人有眼睛,立于何处,皆可看见虚空,涅槃以戒行为住所。因此只要我们以戒为师,精进修持,假以时日,就可以证得涅槃。2、依三法印修——我们要想求成佛道,必须遵循佛陀的教诲,谛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教理,了解诸法的空幻,对于一切万有现象,心中不起丝毫贪恋畏惧之念,止灭一切尘沙般的烦恼,不执不取、能所俱亡,能够如此,便能到达诸法静寂、爱执坏灭的涅槃境界。3、依三学、四摄、六度而学——欲修涅槃境,便要以“戒、定、慧”安止我们的身心,用“慈颜、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作为应化度众的方便法门,并且从日常行住坐卧生活的平易处,精进修持六度生活,日日摄心守正,时时转迷成悟,成就无量清净功德、无边殊胜力量,圆满了大般若智慧,具足种种利生弘法的妙用,同于大乘涅槃所行。尽管求证涅槃的方法各自不同,但古德先贤证得涅槃的实例却是真实不虚的。大家听到这里,也许会这样想:那些都是道行高深的大德圣贤,我们凡夫俗子怎么能及得上他们呢?如果各位有这种想法,那就好像认为大龙眼树结的果实像橘子大,小龙眼树结的果比葡萄小一样,是一种妄执的错觉。在佛教里,人人可成佛;涅槃也是一样,人人能修证;我们从古德先贤证得涅槃的实例中,可以证明这一点:1、证悟涅槃与年龄无关-佛经里面记载,须跋陀罗到一百二十岁才证得涅槃,而舍利弗的弟子均头沙弥,七岁的时候就证得了涅槃,可见证悟涅槃的关键,在于心智是否成熟,和世间的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2、证悟涅槃与智愚无关-一个人能不能证悟涅槃,只看你能不能将自己的真如自性找出来,与我们所谓的智慧、愚痴、聪明、笨拙世智辩聪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最聪明的舍利弗能证得涅槃,最笨拙的周利槃陀伽也一样可以证得涅槃。各位有心想求成佛道的,应该对自己抱有无限的信心,依照佛法修持,有朝一日一定可以将自己的真如宝矿采掘出来。3、证悟涅槃与时间无关-例如憍陈如是佛陀顿悟以后最先度化的五大弟子之一,几天之内就证得涅槃;而根器较钝的周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哲学思想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
2、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3、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
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4、文学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5、游世思想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
扩展资料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参考资料:
庄子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庄子的思想,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
一、无为而治。
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所以任何非自然的规矩,都是压制人的幸福的。
二、逍遥游。论幸福的两种方式。
首先,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社会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所以,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叫做万类霜天竞自由。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
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高级的幸福。前面那种是低级的幸福,是有差异的幸福。那种有差异的幸福其实不可能真正圆满,因为万物都不可能真正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万物都受到各种制约。按西哲的说法,想怎么做怎么做是尼采的超人,但后来海德格尔指出,超人不可能实现,因为人世间存在太多的限制,比如:人总是会的,康熙都还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嘛,可惜借不到。所以,更高级的幸福,只能是与天地融合。所谓与天地融合,就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境界,超越了万物的区别,超越了人与世界的区别,我本身也已经感受不到了,人完全融入天地中,于是获得永恒的幸福。
三、齐物论。论知识的三种层次,这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知识的第一种层次,是惠施十论的层次——相对论。人人都只掌握片面的知识,妄图用自己对片面知识的定义,来影响别人,获得认可。庄子说,假设我与你辩论。我赢了,就代表我一定对么?你赢了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我们再找第三人评判。第三人支持我,就代表我一定对么?第三人支持你就代表你一定对么?未必。一切都是相对的,靠人的讨论人的站队,得不到真理。所谓:方生方方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
知识的第二阶段:照之于天。这个阶段大致等于惠施所谓的大一,小同异上升到大同异。不过惠施仅仅把这个作为最高理想提出来,并没有深入论述。而庄子的最高阶段并非这个阶段,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万有,也就是各种各样知识,都是来源于“一”的,也就是万物之母的那个唯一的“有”。从道的观点看,每物都恰好是每物的那个样子。万物虽不同,都统一于一个整体,就是一。道行之而成道谓之而然,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知识的第三阶段:混沌与坐忘。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与惠施不同。庄子认为一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可以思议,则至少言与思就在这个一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一。于是真正的一是不可言说的。于是只能是混沌,达到混沌状态的才能真正掌握绝对的知识。为什么要弃智,因为相对的知识导致区别,而坐忘才能真正同一于天。不过原始的无知,不是有知后的坐忘,二者完全不同。
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庄子的思想主张:1、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2.“无所用天下为”的政治主张;3.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让王》说,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庄子·秋水》又说,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
相对论
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宇宙万物尽管千差万别,而说到底又是齐一的,没有区别的。他认为确定认知的标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认知都会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受到时空的制约。
游世思想
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庄子干脆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软弱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戏谑地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
政治思想
在政治上,如果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是以“无为”而达“有为”,那么庄子则是“不为”。老子虽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All无为而治”之论,实乃“人世”之说。而庄子则自“无为”人于虚无,其“无所用天下为”之论,显系“出世”之说。但与老子一样,庄子并未真正忘怀政治,而是心系天下
庄子的主要思想
一、哲学思想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璞归真。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二、政治思想
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_,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_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
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三、文学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四、游世思想
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
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学术研究有特定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游世思想似乎只是提出一种回避矛盾的消极主张,有点乏善可陈。
当然,学术界非常重视“逍遥游”,但这是因为“逍遥游”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一通常引起人们敬意的话题。所以谈“逍遥游”实质是谈精神自由问题。“游世”作为一种游戏人间的生存态度,则较少有人予以重视。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后世影响
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在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能对庄子核心内容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予以发明、发展。战国时期的形而上学的庄子是真实的存在的,但庄子的后世继承却是一条虚线。
百度百科--庄子
庄子的思想是什么?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
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庄子在哲学,入世,政治上都有独特的思想理论,他主张清静无为和天人合一处世思想,又有追求精神自由的超脱之说。
修禅宗的人圆寂后去哪里?
禅净双修是末法时期的禅修特色 ,但并不是每个修禅宗的人都这样选择。
修禅宗的人圆寂后的去处,这个分情况:第一种修成了的,破了三关的,这时候能做到自主生,任运自在,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舍寿后想去哪里都可以,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各种净土。
第二种没有修成,虽明心见性但最后一关即末后牢关未透,如果是禅净双修的,舍寿后自然是去西方净土,而且最低果位也是中品往生。
第三种没有修成,只破一关或两关的,如果发愿来生再得人身,继续修行的,多会满愿,圆寂后再投生成人,继续未竞的参禅事业。
第四种没有修成,只破一关或两关的,如果未发愿来生再得人身,继续修行的,圆寂后多会以今生参禅的功德,投生到大富大贵的人家,如禅宗巨匠青草堂舍寿后投生为宰相。
第五种就是修禅的人连初关都未破,就是一凡夫僧,且又未禅净双修的,后多托生成牛,因为禅宗讲究“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很多民间善信不吃牛肉的习惯就是从此而来的。
我是佛家大乘密宗噶举派和宁玛派的四皈依弟子,也是位在家的居士,相信我,没错的。阿弥陀佛。晓寒合什!
表达存在的成语
表达存在的成语:
百无一存:存:存在。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指丧失殆尽。
抱诚守真: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冰炭同器:比喻两种人或两类事物虽然存在于一个地方,但性情各异。
冰消气化:消:消融。冰冻消融,化为乌有。形容事物消失化解,不复存在。
并存不悖: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齿亡舌存: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赤心耿耿:耿耿:一直存在心里不忘怀。形容十分赤诚忠实的心怀。
荡为寒烟:荡:破坏,毁坏;寒:冷。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烧毁,只剩下已经变冷的轻烟。形容彻底被毁坏,不复存在。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召:即“招”,招来。敌人存在,威胁便存在,可使人提高警惕,免除灾祸;放松警惕,便会招来祸害。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
电光朝露:一闪而过的电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
动人心魄: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凤去台空:凤已离去,台已空。比喻往昔的英雄人物已不再存在,只有陈迹空留。
腐索驭马:索:粗的绳子。指以腐朽的绳索驾驭奔驰着的骏马。形容存在着被颠覆的危险。
覆巢毁卵:覆:翻倒;巢:鸟窝;毁:破坏;卵:蛋。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比喻整体毁灭了,各部分都不复存在。
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根朽枝枯:树根腐烂枝叶就会枯萎。比喻事物的存在丧失了根本,就会衰亡。
公道自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自:当然,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的心里。指群众对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
公道总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共存共荣:共同存在,共同繁荣。一般多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古已有之:古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龟毛兔角: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毫无疑问: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
好景不常:景:光景,时机。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好景不长: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好梦不长: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
灰灭无余:灰灭:人或事物像灰烬般消灭。比喻人或物已经不复存在。
祸生有胎:指灾祸的发生是因为有祸根存在。
祭神如神在:祭:祭祀;如:好像;在:存在。祭祀神灵时就象神灵真的存在一样。形容用心虔诚。
交易不成仁义在:交易:做生意;仁义:仁爱和正义。生意虽没有做成,但感情和义气还是存在的。
揭债还债:揭债:借债。用借债的办法还债,亏空始终存在。
井以甘竭:以:因为;甘:甜;竭:枯竭。甜水井由于取用的人多,会先枯干。比喻好的事物不能长久存在。
居安忘危:居:处于。处在平安的环境里忘记危险的存在,指处事没有远见。
居心不良: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枯鱼衔索:衔:含;索:绳子。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两利俱存:对双方有利,就可以都存在。
两雄不俱立:两股强大的势力不可能同时存在。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买卖不成仁义在: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
描神画鬼:描画鬼神,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
名不常存:名声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名存实废: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废除。
名存实亡: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谋虚逐妄:谋:谋求;虚:不真实;逐:追逐;妄:不存在。追求一种不存在或不合理的事物。
皮不存而毛焉附:存:存留;焉:哪里;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弃智遗身:指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人琴俱亡:俱:全,都;亡: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者的悲伤心情。
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刃没利存:刃:刀口;没:隐没,消失;利:刀口锋利处。刀口没有了,它的锋利之处尤在。比喻根本不存在的事。
蛇毛马角: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
涉想犹存:涉想:想到,念及;犹;还。形容某种情景依然存在于想像之中。
失魂落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实实在在: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
势不并立:势:情势;并立:同时存在。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立: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全:势:情势;两全:双方均得益。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雄:势:情势。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誓不两立:誓:发誓。发誓不与敌人并存。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
水流花谢: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天长地远: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
听之任之: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瓦上霜:屋瓦上的冰霜。比喻存在的时间极短。
万古长存:万古:千秋万代。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万古长新:万古:千秋万代,永远。永远是新的。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亡魂失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亡是公:亡:即无。指不存在的人或物。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乌有子虚:乌有:哪有;子虚:并非真实。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物有生,理有存亡:物:万物;理:事物的规律。万物都是有生也有,有其规律也有它的存在或消亡。指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是发展变化着的。
习而不察:习:习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
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心凝形释: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思想极为专注,简直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
信以为实:信:相信。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
形同虚设:形式上存在,但不起任何作用。
言中无物:无物:不存在东西,空洞。言论空洞而无实际内容。
遗恨千古:千古:时间久远。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永世长存:永远存在。
有治人,无治法:治理天下的人始终存在,但没有始终不变的法规。指人决定着法的施行。
与世长存:和世界一起永远存在。多用于赞颂人的功绩和不朽的精神品德。
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至仁忘仁:至仁:最大的仁德。极有仁德的人反而不必常常想着仁。比喻事物达到了顶点,反而不需要它存在了。
终天之思:终天:终身。到还存在的思慕之情。
子虚乌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
不失正知正念,善待众生,宽容他人,努力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我为大家带来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一起来欣赏吧。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精选1. 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一切的不善,而内心清净则能减少伤害。
2. 安乐是自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即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3. 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假使你坦然接受无常是生命的规律,你会放松下来。
4. 痛苦是轮回生命的常态, 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有动力寻求解脱。
5. 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6. 佛陀宣演的八万四千法门,正是相应不同根机而传讲的实修之道。闻思修当中,修行最为关键。闻思是为实修做准备的,只有实际去修才能真正解脱烦恼。
7. 诚如佛经所云,带着虔敬的心来朝拜五台山,一定可以见到文殊菩萨。而文殊菩萨不一定是以手持宝剑与经函的报身佛的形象示现,他会以异彩纷呈的和众生心相应的形式显现,以此来加持度化众生。
8. 根据此生修行的程度和发心,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佛有快慢,所以希求往生净土者应该精进修行。
9. 人在轮回中总有委屈和不得已,所以佛法的一项重要修行即是忍辱,在困境中,在窘迫之境,依然保持内心的开放与柔和,依然对众生怀着善意。
10. 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
11. 向善向恶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烦恼轻重的程度。若降服了自己的烦恼,在哪里都能自在,良善。
12. 烦恼怎么来的?简单一点说,主要是欲望太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这叫贪.嗔.痴。降伏贪嗔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靠串习。先慢慢扭转观念,再逐步养成新的行为习惯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欣赏1. 今生今世修行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只有精进修行的人才能不惧亡,才能得到解脱的安乐。
2. 学佛不是要让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象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理解.宽容.悲悯。
3. 人在世间走一遭,是来消受以前持戒修福的果报。虽说人这一生,福祸相倚.苦乐参半,福报.恶报都有显现,但总的说来,在轮回中能有苦乐参半.罪福同受的机会本身也是一种福报,因为如果投生饿鬼道.地狱道,连一刹那感受乐的机会都难得。
4. 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禀赋.性情.因缘,开示与之相应的法门,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获得安乐。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5. 当你决心敞开心胸,毫无成见地向佛陀学习解脱之法后,需要在一位具有教法传承的修行者面前通过身体和语言的行为把自己的决心庄重表达出来。这不是形式主义。修行的过程涵盖身.语.意三个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点,身.语.意皈依具足才是圆满的缘起。
6. 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
7. 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问题是,天长日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8. 成长的每一天里,不忘初心,单纯清澈,有着如孩童般的自在喜乐!
9. 人对物质很容易厌倦,没得到时不甘心,千方百计去争取,一旦满足却又立即生厌。一个人如果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和厌倦的循环,导致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助排遣负面情绪,保持生活的平衡喜乐。
10. 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就是凭良心做事,不伤天害理,不损人利己。这个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若做到了,你尽可以在世间履行自己的本分,该怎样工作就怎样工作,凭正当进取.诚实劳动获得尊重.认可,以及财富.受用。佛法也没有禁止这个。佛法不要求所有人一沾上学佛的'边,就必须放弃正在过的生活。
11. 所有的修行不离皈依,皈依是修行的开始,皈依是修行的过程,皈依是修行的结果。
12. 不失正知正念,善待众生,宽容他人,努力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13. 人生充满起伏变化,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计划都无法实现,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提醒自己:暇满难得,今已得;人寿无常,期不定,务必要精进修行,才不辜负这珍宝人生。
14. 很多时候,麻烦.担忧.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想到自己的誓愿,想到生活的目标,眼前便开朗了...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它让短暂而无法重来的人生有了意义。
15. 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
16. 慈悲心具体可分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训练中,慈悲的对象从亲近的人开始,将逐步扩展到认识却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恶的人,及至所有众生。同时我们要记住,无论是分享还是分担,都应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质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17. 什么是快乐呢?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再平凡的生活里也充满快乐。
18. 在佛陀以大悲心,用各种善巧方便为众生宣说的诸多积累资粮的法门中,供曼扎是殊胜而简单的修法。菩萨发心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修供曼扎时也应以发这样的菩提心为前提。
希阿荣博堪布经典禅语1.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
2. 活着,是因为关爱与求知。如果把关爱的范围扩大,由己及人及众生,那就是慈悲了。如果把求知的深度延展,由物及心,那就是智慧了。
3. 修行意味着改变态度,对自己.对其他众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变在内心。
4. 佛法中讲?无我?的见解和修法,即是教我们如何对治烦恼障碍突破自身的局限。这样不仅自己更加自在快乐,也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轻了,在对别人考虑时便能更纯粹,客观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权衡利弊。
5. 初学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在帮助他人呢?发心纯正,真心为对方着想,这一点很关键。结果如何,则有赖于智慧与善巧。
6. 反转无始以来的惯性模式,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而世事无常.人身难得易失,所以务必要抓住此生的机会奋力修行。
7. 身.语.意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皈依,即对佛陀的教诲真心认同,相信佛法一定能帮助自己了悟本心,相信僧宝的护持和引导。
8. 居士五戒,戒的是杀盗*妄酒。不杀,体现的是仁爱的精神。远离不予取的行为,不是自己理所应得的,不取,这是义。世人所说的不取不义之财便是这个道理。不邪*是礼。不妄语是诚信。饮酒会扰乱神智,让人失去控制力和觉察力,导致行为颠倒,言语失常,这是不智。由此可见,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处世。
9. 无伪的信心可以穿越时间空间,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无所不在。
10. 发达社会的标准不是物质繁荣,而是平等安乐。生活富裕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在佛法中,我们学到的便是让今生来世平等安乐的方法。
11.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以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12. 传统上,我们把出离心解释为厌离轮回痛苦.追求解脱安乐的心。痛苦由执著而来,所以我们实际要远离的是执著。
13. 慈悲并不是单纯的忍让,首先,它需要有一颗柔和.开放.勇敢的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去分担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动,给予.帮助.关怀.自律.坚忍......这一切都需要行动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所能做到的。
14. 个人解脱的根源在于净化个人的身语意业,更进一步说,在于息灭个人内心的贪婪.嗔恨和执念,而不在于外部的环境。寂天菩萨说过,在整个大地铺上地毯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穿上鞋,我们就能免受荆棘砂砾之苦。同样道理,只要内心没有了贪嗔痴,我们就能免受外界的侵扰,从痛苦中解脱。
15. 放生是遣除违缘.迅速积累福慧资粮的有效方法,不但利益了被解救的众生,也能增加自己现世的福报,获得健康长寿的善果,还是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助缘。
16. 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都是因是缘,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现在未来.今生来世。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7. 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
18. 一般人布施乞丐,多用的是零钱,纵使被骗被利用吧,又能损失到哪儿去?再说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要跟一个笑脸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施就是供养,无论哪一种,都是自他安乐之因。
19. 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20. 佛陀的一生就是为了启发我们.供我们学习.模仿而进行的演示。尽管我们还没有像佛陀那样彻底觉悟,但仍然可以帮助父母.家人了解解脱之道,尽己所能为他们的修行创造助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