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劬劳怎么读

2.盘点民国大师的早期家庭教育

3.《张幼仪传》读后感

4.哀哀父母,养好劬劳。什么意思?

5.文吉相救——虚云禅师礼五台山的往事

6.张幼仪中年时再嫁,寻求儿子意见,儿子回复了什么?

劬劳怎么读

劬劳之恩,昊天罔极-劬劳之恩昊天罔极是什么意思

劬劳读音是qú láo。

释义:劳苦、苦累的意思,也指父母抚养儿女的劳累。

例句:虽然爷爷奶奶在物质上不能给予她太多,但他们的辛勤养育,劬劳顾复,又何尝不是一种罔极之恩!现在,这张照片让她和爷爷一起成了“网络红人”。

劬劳的造句:

1、清明时节,这位老人来到父母墓前祭拜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子欲养而亲不待,孩儿不孝了。

2、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3、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然后徐图归耕故园,免遭大祸。

4、他的工作很劬劳,每天都要早出晚归。

5、孩儿不问身世,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6、西吨哪,你当惭愧。因为大海说,就是海中的保障说,我没有劬劳,也没有生产,没有养育男子,也没有抚养童女。

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

8、爰在弱龄,清风载穆,翼佐草昧,勋高樊、沔,契阔艰难,劬劳任寄。

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

10、而呱呱者又将烦大人看顾,百年之岁日几何,而忍令大人以有跟之精神,消废于生我劬劳之后。

盘点民国大师的早期家庭教育

盘点民国大师的早期家庭教育

民国时期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大师,这与其家庭的早期教育有密切的关系。那一时期,中国的一些家庭富有文化气息,这些家庭,不仅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在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上,也都有相当的水准。而且,在培养子女方面,首先就有一个很高的标准。有一些家庭,似乎从一开始,想的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大师级的人才。

历史学家周一良讲:他八岁入家庭私塾读书,总共十年。之所以在家读书,是因为他的父亲对新式学校不信任。而在家里,父亲为周一良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周一良回忆说:“我启蒙所读不是《三字经》,《千字文》以及《龙文鞭影》之类一般私塾的开蒙课本,而首先是《孝经》,接着是《论语》、《孟子》、《诗经》。现在回想起来,这不是一般家馆老师安排的教学计划,而是按照父亲的见解制定的。”“我跟张老师读了两部大经《礼记》和《左传》,以及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等,绝大部分所读皆能成诵”,“为以后我学习中国古典文献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国学大师张舜徽,自七岁发蒙,其父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课本,稍长即读《说文解字》。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说文解字释例》都是他这一时期的常备书。十六岁后,他开始研究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并于十七岁时撰写了《尔雅义疏跋》,这是他一生上千万字的浩博著作中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不难看出,少年时期就学习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说文解字释例》,这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可以说,这样的家庭,本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现在,这简直是难以想像的。哪个家庭有条件指导自己的孩子读这些文字学的著作昵?

叶嘉莹的父亲叶廷元幼承家学,熟读古籍,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母亲李玉洁自幼受良好家庭教育。叶嘉莹3、4岁时父母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6岁随家庭教师读《论语》。在家里还常听伯父与父亲吟诵和谈讲诗歌,引发对诗歌的浓厚兴趣。9岁考入笃志小学,一年以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1941年,年仅十七岁的叶嘉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

医学大家吴阶平,其父亲在他年幼时就请先生教他古书,请纱厂的工程师们教英文、算术。吴阶平迈过小学考入天津汇文中学。吴阶平回忆说:“父亲很早便教我认方块字,6岁左右开始坐在父亲的办公桌旁读《史记·项羽本纪》,看《三国演义》。”6岁时能够读《史记·项羽本纪》,这在今天,难以想象。

历史学家吕思勉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8岁时,母亲开始给他讲解《纲鉴正史约编》。他的父亲给他讲授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14岁时,族兄吕景栅教吕思勉点读《通鉴辑览》;到17岁,吕思勉已经读完了《通鉴》、《续通鉴》、《明纪》。

美学大师朱光潜早年也是在家庭读书,读过而且大半背诵过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看过《史记》和《通鉴辑览》。他还回忆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因为家塾里有人常读,他“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由此可见家庭中的读书氛围。

当时的许多家庭,都是富有文化气息的。这些未来的大师首先是在这样的家庭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对文学、历史、哲学的爱好,这是他们事业成功的起点。最早的教育是伴随人的一生的,也大体决定了人一生事业的高度。今天,这样的文化家庭早已“雨打风吹去”,今日的父母,所盼望的,主要是孩子能够上个好的大学,平日为孩子所能做的,主要是督促孩子大量做题,以及到各种各样的英语、奥数班为孩子报名。

民国大师的子女

原创作者|郑春

仰望民国大师,在景仰大师风范的同时,自然关注大师的后代。令人叹服的是,民族精英的基因代代相传,大师后代同样光芒四射。

杰出人才

大师们近乎痴迷地研究学问,终在各自领域成为大师。言传身教自然也影响到子女们成才。

严复共生有九个儿女,男有严璩、严瓛、严琥、严璿、严玷女有严瑸、严璆、严珑、严项。你有密集恐惧症?好,拣重要的说。

三子严琥,福建协和大学教授。严琥的长女严倬云,也就是严复的孙女,嫁给了台湾工商业领袖辜振甫。对,他就是为一个中国奔走的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你不懂政治?好,说个文艺的。

严琥的次女严停云,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台湾著名作家,笔名华严。不熟悉?好说你熟悉的。

的九个子女都是各领域翘楚: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图书馆学家梁思庄,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家三院士,应该空前。、梁思成以及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三人堪称民国大师。在总数不足百人的民国大师阵容里,一门三大师,这是唯一的家族。

钱玄同的儿子钱三强,生于书香门第,4岁开始启蒙,24岁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师从居里夫人。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夫人何泽慧被称之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蒋百里的女儿蒋英,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副主任,曾在1943年匈牙利各国女高音比赛获得第一殊荣,蒋英的丈夫就是从小青梅竹马的钱学森。

纯正三观

大师的子女们大多接受了道德立世的家教,在应对人世间风雨方面的态度积极、正面,即使生活虐我千万遍、我仍待生活如初恋。

蔡元培的长女蔡威廉宁贫困而早逝。蔡威廉曾跟随父亲多次在欧洲居住,先后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学院和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回国曾在国立艺术学院担任教授。蔡威廉是国内第一个女性油画家。抗战爆发后,蔡威廉和丈夫林文铮逃亡昆明。1939年5月,蔡威廉因贫困不能去医院生产,结果难产大失血。蔡威廉的女儿林征明女士(即难产女儿)与梁德新、肖伟光联名发表的文章《著名美术理论家和美术评论家——林文铮先生》中对蔡威廉的有详细记载:“产后数小时,她在床前的白壁上用铅笔作出新生女儿的肖像,并写上‘国难!家难!’此为其绝笔。两天以后,这位中国著名的女画家因难产流血过多而英年早逝。”

闻一多长子闻立鹤舍命护父。1946年7月15日,闻立鹤刚满18岁。闻一多参加李公朴先生被害记者招待会后,闻立鹤接父亲回家途中,父子二人遭到了 *** 特务的围攻,闻立鹤迅速扑在已经倒在地上的父亲身上保护父亲,连中5弹,右腿被打伤,肺部被打穿,子弹离心脏仅半寸。虽经多方抢救,身体还是留下了残疾(见搜狗闻立鹤词条)。

郁达夫儿子郁飞乱世求生。据网易传媒频道《郁达夫长子郁飞的动荡人生》一文,1940年,移居新加坡的郁达夫和王映霞的婚姻破裂。王映霞抛夫弃子从新加坡回到重庆。1942初,出于战争的需要,新加坡宣布禁止任何成年男子离开。郁达夫为了儿子安全,托友人带14岁的郁飞回国。当他们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时,发现已经买不到前往中国的机票。郁飞从报上看到夫妇正在新德里访问的消息,居然想到写信向求助,并真的得以乘坐军机飞回重庆。郁达夫在送别儿子时将老友兼同乡、行政院秘书长陈仪的名片给了他,郁飞凭这张名片找到陈仪,并在陈仪的呵护下长大成人、顺利从浙江大学毕业。

徐志摩儿子徐积楷支持母亲再嫁。据搜狐网2012年6月12日《徐志摩发妻张幼仪欲再嫁问儿子意见,他的回答感人》一文:1953年,徐志摩前妻张幼仪拟再嫁,特写信给美国已经大学毕业做了工程师的儿子徐积楷征求意见。徐积楷回信令人动容:“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赡。诸孙长成,全出母训……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不污大节

大师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大师们又大多急公好义,故而自己或子女投身革命事业当中。有奋斗,就会有牺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师子女们追求真理、坚守信念的情怀感天动地。

严复的长子严璩,通晓英语法语,民国十三年任财政部长。抗战期间拒绝出任日伪财政部长,后贫病交加病逝于上海。咋样?算不算中华好男儿?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慷慨赴,女儿悲伤去世。1927年6月26日,时任 *** 江苏的陈延年被捕。1927年7月4日晚上,陈延年站着被刽子手用乱刀砍。牺牲时年仅29岁。1928年2月16日,时任 *** 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的陈乔年被捕。关押期间,敌人对他多次使用酷刑,但他誓不屈。1928年6月6日,陈乔年被敌人枪杀。牺牲时年仅26岁。陈独秀长女陈玉莹,在陈延年英勇就义后,带着三弟陈松年瞒着母亲来到上海料理后事。隔年陈乔年被害,又是他们姐弟俩到上海收尸。失去亲人的痛苦使陈玉莹悲恨交加一病不起,也在1928年去世,年仅28岁。两年失去三个子女,真不知道陈独秀怎么挺过来的。

还有,算了,以后再说。

这些大师的子女们,在面对国家、民族、信仰、生等问题需要抉择时,所表现出来人性的光芒如此耀眼,更加衬托了大师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大师何以为大师?大师的子女们用永垂青史的事迹作出了完美解答。

《张幼仪传》读后感

林徽因是个有天赋的才女,美女,张幼仪不同,张幼仪是一个被逼出来的灵魂破茧成蝶的女人,是一只涅盤重生的凤凰。

张幼仪的前半生婚姻生活是苦命的,虽然她在二哥的阻止下保留了她的大脚,但她的灵魂她的思想早已被封建礼教渗透。她在她二哥的主荐下,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那个只见过一面,毫无交流的人徐志摩。无可否认,徐志摩是有才,浪漫多情,至今被大家歌颂。可是大家也都通过《小脚与西服》的故事都清楚徐志摩 对张幼仪实在是太残忍了,在这方面,叫他渣男是名实相符的。想想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且刚生下次子的张幼仪,在接到徐志摩的一纸休书时,孤立无援的她该有多绝望多痛苦呀!这是中国第一宗西式离婚通告。徐志摩提出离婚的原因是他急着去追已经回国的林徽因。想想就令人心寒也心痛。张幼仪用心侍奉公婆,为徐家连生二子繁衍后代,又远渡重洋,照顾丈夫的起居,即使放在现代,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好妻子好儿媳。她错在哪儿呢?她的错就是将爱错付了人,她是爱徐志摩的,然而徐志摩从未爱过她,甚至可以说是从未正眼瞧过她。徐志摩宁愿叫站在远处的佣人帮他抓痒,也不愿近在身边的妻子张幼仪碰他一下,这种屈辱一般女人谁能忍下?然而张幼仪就经历了并且忍下了。

我看完以后很佩服张幼仪,她在无可依靠时最后选择坚强,并且坚强得可怕。从她同意离婚的那一刻起,她就下定了决心要蜕变。在异国他乡远离亲人的那些艰难时刻,她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只能暂时选择接受徐家二老的资助,她努力上进,重拾了以前学的英文,又开始学习德文,并且做了德语老师。在这期间,她慢慢发现她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5年之后,她回到了中国,在上海滩这个鱼龙混杂的城市开启了自己的事业之旅!也许其中离不开她娘家哥哥的帮助,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努力。她做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也做了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她后来甚至也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与他书信往来交流不断。后半里,她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真我丰采。她永远都是那么淡然自若,即便已经离婚了,她还是记住了徐家二老的好,义无反顾的担起了赡养二老的责任,更甚的是在徐志摩去世之后,还担起了资助徐的继配陆小曼的责任。这是一个多么大气的女人,她的格局远远超出了一般人。

之所以写下这篇读后感,主要是有太多的感触。张幼仪前半生的婚姻生活有很多人每天在上演,懦弱,不愿意改变,没有自己的人生,眼里心里,除了丈夫就是婆家。当有一天,丈夫发现这个黄脸婆已经跟自己不在一个频道时,他会做出很多人都会做的决定。而到了关键时刻,又有多少人能够是张幼仪?我也是其中一员,失婚时我也歇斯底里的质问过:“你为什么要这样待我?你可知道我为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也太可怕。其实失婚的女人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选择做张幼仪,毅然转身,改变自我,一无所有时也就一无所惧,重新开始,余生还有无数的可能。今日你令我痛苦不已,他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张幼仪在婚姻存续期间没有得到过徐志摩应有的尊重,离婚归国之后与徐的情感交流反而升温升华。也许他们之间的缘份就是注定成不了爱情。而最后到了53岁的年纪,张幼仪遇到了自己的真爱苏季之。她就再婚之事问娘家哥的意见,问已成年的大儿子的意见“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大儿子情文并荗回复:“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全出母训……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这段回复令张幼仪感动得泪流满面,也令世人动情。母职已尽,儿闻母再嫁,能拥有自己晚年的幸福也欣喜之至。遇上真爱,只要是你就好。有人当你如草,终有人当你是宝。张小娴说“一个女人,最重要还是活得好。只要活得好,从前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伤害,所受过的白眼,一切恩爱情仇,后来的一天,都付笑谈中。曾径的伤痛,曾经掉过的眼泪,不过是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历练。"

其实爱情与婚姻并不是女人的全部,人生在世总得有点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梦想。相较于鲁迅的原配朱安平淡的一生,张幼仪这样的女子才更令人钦佩。正如张幼仪自己所说,去德国之前,她什么都怕,去德国之后,她一无所惧。也正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在离婚后狠逼自己一把,终究也能强大,也能开出一朵艳丽的女人花。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大内心的过程,女人就该活成这个样子,永远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本书非常适合在低谷期的女子看,看完之后对于人生的路会有更多的勇气走下去。张幼仪说:“人生之路,其实没有那么困难,就是学会认命吧,接受最坏的,看接下来还能再有多坏,然后管他是风是雨,往前走就是了。"而对她的前夫徐志摩,张幼仪说:“你可以爱了又爱,最终葬在风花雪月里,我却可以淡淡的自立不败!”

哀哀父母,养好劬劳。什么意思?

《诗经?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诗经的作品,作者无考。作品内容年代:先秦作者:诗经作品:蓼莪内容: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作品注释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蓼(音陆):长大貌。莪(音俄):莪蒿。蔚(音卫):牡蒿。花如胡麻花,紫赤;实象角,锐而长。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瓶小而尽,罍大而盈。言罍耻者,刺王不使贫富均。怙(音护):依靠。昊天罔极:指父母之恩如天,大而无穷。烈烈:艰阻貌。发发(音拨):疾貌。榖:养。律律:同烈烈。弗弗:风声。卒:终。指终养父母。赏析这一首是儿子悼念父母的诗。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遗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这是我国人民的美德之一,直至今日,仍然是一项必须提倡的公德,人人都应尽这个责任。这首诗前两章用比,表现“父母劬劳”;后两章用兴,象征自己遭遇不幸,首尾遥遥相对。中间两章一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一写父母对儿子的深爱。全诗情真意切,表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感情。译文: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菣,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积劳成疾。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坛的耻辱。孤苦伶仃的人活著,还不如早些去的好。没了父亲,我依靠谁?没了母亲,我仰赖谁?出门在外,心怀忧伤;踏进家门,魂不守舍。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南山高耸耸,暴风阵阵起,人们没有不过好日子的,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风呼呼吹。人们没有不幸福的,为何只有我不得终养父母!

文吉相救——虚云禅师礼五台山的往事

师是在清咸丰八年(岁次戊午十九岁)离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

光阴过得真快,师割爱辞亲,不觉转瞬就是二十多年。自忖道业没有成就,终日随风飘荡,心生惭愧,于是发心礼五台,以报父母劬劳之恩。

清光绪八年(岁次壬午四十三岁)七月初一日,由浙江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当时附香者有遍真、秋凝、山遐、觉乘四位禅人。

渡海后,每日行路不多,中间曾停湖州、苏州、常州等处,四人都中途退转,老和尚独自向前拜去,至南京礼牛头融祖塔,渡江,止浦口狮子山寺过年。

次年由狮子山起香,从苏北入河南省,经凤阳、毫州、昊陵、嵩山、少林寺,至洛阳白马寺,晓行夜宿,风雨晦明,如是行,如是拜,一心念菩萨圣号,苦乐饥饱,毫不萦念。

师四十三岁,首由浙江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一直拜到山西五台山,如是三年,终无少懈,像师这样虔诚步拜,世上少有,路中所吃苦头,不可数计。

一日,如师过黄河光武陵地方,天已晚,不敢行,四无人烟,路旁有一摆小摊茅棚,亦无人居,歇足此间,趺坐,夜寒甚,大雪漫漫。次早,举目一望,化为琉璃世界,雪深盈尺,无路可行,过往无人,不知去向,先则枯坐参禅,饱受饥寒。既而雪愈大,寒愈甚,腹愈饥,如是三日,渐入迷态,病已振作。

雪止,忽来一丐,见师卧在雪中,问之,亦不能言。知是冻伤,将雪拨开,以草烤火,煮黄米粥,令食。师得暖得食,精神轻快,病渐好转,丐子问师:“从何处来?”

师答:“从浙江南海来。”

丐又问:“到那里去?”

师答:“朝五台山。”

师转问丐子:“先生:是何尊姓?”

丐答:“敝姓文,名吉。”

师又问:“先生:从何处来,到那里去?”

丐答:“我从五台,要往长安。”

师又问:“五台寺院,先生曾有来往吗?”

丐答:“我曾来往,人人皆识我。”

师问:?“此往五台,路经何处?”

丐曰:?“由孟县怀庆黄沙岭新州太谷太原省代州峨口即到山。若先到秘魔岩,此处有南方僧名清一者行持甚好。”

师问:?“由此到山多少程。”

丐曰:?“二千零。”

雪止,丐子又煮黄米粥令师吃,取雪代水。丐指釜中问:?“南海有这个么?”

师曰:?“无。”

丐曰:?“吃甚么?”

师曰:?“吃水。”

釜中雪溶后,丐指釜中水曰:?“是甚么?”

师无语。

又问:“你朝五台,有何所求?”

师叹了口气,回答:“我生不见母,以报母恩,故来朝山!”

丐子听著,赞道:“善!你从远方而来,路途迢迢跋涉,天寒地雪,身负行李,行动不便,何须这样虔诚三步一拜呢?”

师说:“但我誓愿在先,不问岁月,必还此愿。”

丐子听后,更是赞叹,就对师说:“你愿难得,现今天气好转,雪尚未化,无路可寻,你可随我足迹而行,此去二十里,有小金山,再过二十里孟县,有寺可住。”

丐子说已,揖别而去。

是时,雪深不能拜,顾礼足迹,抵小金山挂单。翌日,起香过孟县,住于洪福寺,是时在寺内过年。

师四十五岁,正月离开洪福寺,起香,三步一拜,抵怀庆府,拟在城内南海寺挂单,寺僧不准,又折城外露宿,是夜被寒所侵,腹痛极剧。

清早,又负病拜香,至黄沙岭,岭顶只有一破庙,无遮蔽,至此已不能行,歇下,不进饮食,日夜痀泻数十次,起动无力。

庙在山顶,无过往行人,又无医药疗治,此时,只有瞑目待毙,但无悔念,至夜深,西边忽有火炬,疑为匪徒,细看良久,乃是文吉,心中喜悦,即呼之,文吉执火炬来照,一见是师,惊问曰:“大师父!你怎么还在这里?”

师将经过情形相告,文吉一见师病倒,坐在师身边,抚摩慰藉有加,取药冲清水给师吃,又替师换去污秽衣服洗净,煮黄米粥给师食,师吃已,大汗直流,内心轻快,病即愈。

师感其恩,揖手道谢:“两次危险,都蒙先生救我,感恩不尽!”

文吉道:“这是小事,人有危难,坐视不救,非君子也。”

师合掌又问:“先生,要到那里?”

文吉答道:“要回五台去。”

师道:“惜我病身,又是拜行,但也不能同先生一道去。”

文吉说:“我看你由去年至今,拜路不多,那年能到,况你身子不好,可勿拜,朝拜也是一样。”

这时,师重重叹了口气说:“先生之意可嘉,但我出世,生不见母,母为生我而,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父因我而促寿,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寒暑,特此发愿朝山,冀求菩萨加被,佑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他百难当头,非到圣境,亦不敢退愿!”

文吉听后,大受感动,就对师说:“你真孝心,算也难得。我今回山,无甚急事,我愿代你担负行李,伴你行程,减你负担。”

师谢道:“有劳先生,先生功德无量,倘我拜到五台,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一半奉送先生,以作酬救相助之德。”

文吉合掌道:“不敢当,你是孝思,我是顺便,不必表谢。”

文吉在这照应师四日,师之病逐暂复愈。

过数日,起程拜香,行李由文吉负担,此时师身无重负,行动轻便,一日可拜四十里,也不觉苦,经二阅月,至太谷县,难相寺挂单,一至客堂门口,拟参礼知客师,知客师一见师随身带有侍从,马上大不客气,厉声问道:“这个化子,是你什么人?”

师合掌答道:“是我好友,我的恩人。”

知客师不信,厉声又说:“一个禅和子,出门行脚,不识时务,这几年来,北地饥荒,朝什么山,摆什么架子,甚么大老官,要人服侍,欲想享福,何必出门行脚,你见何处寺院,有带俗人挂单?”

知客师老实不客气,重重呵责一番,师亦认错,想欲告辞。

接著知客师气愤愤地又说:“岂有此理,一个穷和尚还摆什么穷架子,欲留欲去,任你自便!”

师听了话头又是不对,便对知客师恳情道:“我带这位文先生,请到客店住,我在贵常住打扰一单,好吗?”

知客师说:“随你。”

文吉在这情形下,自己觉得很难为情,就对师说:“大师父!这里距五台不远,我可先回,你慢慢来,你的行李不久自有人代你送上山去。”

文吉说著,就向师告辞,师苦留不得,师拿银钱酬谢,彼也不受。

文吉去后,知客师改颜悦色,和气送单,师住一宵,清早告辞,到街上客店找寻文吉,遍寻不获,也不知其去向。过十天,师向忻州前进,一日,在途拜香,后面来一马车,车中坐一官员,官员一见师在路上拜香,下车,趋前问道:“大师,在路上拜香,有何意思?”

师答:“为求忏悔,为报父母恩德。”官员又问:“那么要到那里?”师答:“要到五台山。”

官员听师口音,知是湖南人,官员也是湘人,彼此谊属同乡,谈笑格外亲热,官员看师身负行李,拜香不便,就提议对师说:“我住峨口白云寺,师朝五台,必经之地,师之行李,我代你先送上山去,师父意思若何?”

师遂感谢,就将身上行李解下,搬上马车,由官员带去。

隔二十天,师才到白云寺,官员乃是营长,一见师到,迎至营部优待,休息三天,告辞,营长赠送路费礼物,师全不受,营长另派兵士将行李路费礼物,送至五台山显通寺,交还于师。

师到五台显通寺住下,先到附近各庵院进香,遍问文吉其人,全山并无此人此名,后与一老僧谈及,老僧合掌说:“此乃文殊菩萨化身,因师朝山真诚,故感菩萨现身保护接引。”师听著,遂合掌,应声念道:“阿弥陀佛。”

但菩萨显应的事,师在心里早已有这样感觉,但不敢道出,比列前两次危难,都是文吉来救,若非菩萨神力,那有这样凑巧,以此推测,便可为证,况今再由此老僧揭破,足证菩萨现身无疑。

师朝五台,费时三年,又得文殊菩萨化身文吉相救,此皆由师虔诚心而感动菩萨的心,但在这三年中,除为疾病所困,风雪所阻,不能拜香外,一心正念,礼拜途中,历尽艰难,心生欢喜,每每藉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

张幼仪中年时再嫁,寻求儿子意见,儿子回复了什么?

张幼仪中年时想再嫁,寻求儿子意见,儿子回复是对徐志摩最大的讽刺

1915年,这对于年仅15岁的张幼仪来说,实在是不好的年份,她的学业没有完成,而且还被家里包办了一门婚事,男方之前根本就没见过,已经接触新思想的张幼仪对这门婚事很是反感,但是却没有执拗过家里,只好与男方成亲,男方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民国诗人,徐志摩。

张幼仪是十五岁嫁给徐志摩的,他们没多久就有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徐积锴。只不过在张幼仪怀上第二胎时,一切都变了。在张幼仪怀第二胎时,徐志摩竟然爱上了林徽因,徐志摩为了和林徽因在一起,让张幼仪去打胎。我们都知道作为母亲,有了身孕之后,肯定是不舍得打掉自己的孩子,所以张幼仪也一样没有打掉,但徐志摩不管,还是和张幼仪离了婚。

1925年,张幼仪的小儿子因患上脑膜炎,不幸的去世了。张幼仪这时候的心情是悲痛的,她辗转德国各地,边工作边学习,收拾着破碎的心。

没过多久,张幼仪被八弟张禹九接回上海,她回国后带着长子前往北京读书,直到张幼仪母亲逝世,她才返回到上海。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张幼仪担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期间她的管理才能得到极大的锻炼。她非常刻苦的开始读书,张幼仪毕业之后,也是一直承担起赡养徐家父母的责任,1953年,49岁的张幼仪遇到了苏医生。

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并且决定结婚组建新的家庭。张幼仪最看重长子徐积锴的想法,于是给他写了封信:“儿在美国,我在香港,展昏谁奉,母拟出嫁,儿意如何?”

接到征求信的徐积锴回了一封短信给母亲,信中写着:“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这封信的写出也就表明了徐积锴对于张幼仪婚事的支持。但同时他又说会将张幼仪之后的伴侣当做自己的亲生父亲,换句话的意思不就是说徐志摩不算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吗?其实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讲,徐志摩却是做了一些错事,而且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义务,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也缺席了多半,他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

虽然这个时候的徐志摩已经去世了,但是徐积锴的这封信还是不仅仅是写给张幼仪的,也是写给徐志摩的。只是不知道,如果这时候的徐志摩还活着,会有什么想法呢?会不会后悔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