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连在一起的吗?

2.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3.作为古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啥意思?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连在一起的吗?

诚心正意格物致知-诚心正意格物致知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要求“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前提,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符合“理”的要求,对治家,能够使家庭和睦,大到治国,平天下。

总之,这是儒家给每个人立的规矩。

修己安人,可以顾名思义。修己,是修身,使自己的行为,言论符合“礼”,符合自己的身份,举止得体;安人,使别人能够安心和睦相处,讲求和谐。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却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但是其中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解释却背道而驰,尤其是王阳明还被朱夫子气出来一口鲜血!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这就来看看!

这件事出自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

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那么格物致知到底什么意思呢?

首先把不正的东西归正叫做格。而物呢?其实物不是指具体的东西,或者某一门学问,其实我们的意识所在的地方就是物,也就是说,其实际相当于包含了我们当下所关注的每件事、

也就是说,格物实际上就是是为了把不正的意识扶正,也即是把脑子里私欲和恶意清除掉。而这样的两个字,用佛家的话就叫“参悟”,用道家的话就叫做“坐忘”。或许从此可见,三教在某些本质上的东西确实是相通的。

再看“致”什么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为到达,这个就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够到达。所有心里要想,身体要去行动,最后才能“致知”。而这个“知”呢,除了表达知识,还表达智慧,这个指挥,在古代也表达做良知,或是善。

而实际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智慧的背后隐藏着“道”。只有觉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间所有的名利所困扰,所污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这些人,他们在道的层面上了,所以称为“悟道”。

这不亚于又一个三教于一而生的论证,通俗点说,或许“道”就是让人觉悟的。不论是儒释道,都是不同的法来达到这唯一的目的,发挥心灵的最高价值。

所以才有王阳明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道家则说天人合一。

作为古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啥意思?

端正心性,修身的行为也各有切入点,修养是,就感情发出来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而言的。正心则中正,身修则平和。这点就是知和行为一体就可致良知,这也是必然性的。因此人必须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认识具体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理。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可是,王阳明的优点在于,他对朱熹的思想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的,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探索和实证检验。“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文本《大学》,我国古代的大学是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为基础,讲究读书,做人的道理,成就完善人格、道德君子的终极目标。认为这指的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感悟,达到通达的境界,这一解释伴随着朱熹思想的官方化而逐渐被明清时期的人们接受,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