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错采镂金”和“初发芙蓉”之美

2.求老人过大寿名字祝寿对联

3.求下联!!

4.古代诗歌的主题都有哪些

“错采镂金”和“初发芙蓉”之美

芙蓉出水对仗词语有哪些-芙蓉出水对仗词

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的诗、明清的瓷器,流传甚广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商周时期,雍容厚重、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大量出现,开启了我国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在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又出现了一种附属于青铜器的金属工艺,它精细美妙,巧夺天工,让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它就是金银错,也叫错金银。我国古代最权威的字典《说文解字》这么解释“错”:“错,金涂也。从金,昔声。”什么意思?简而言之,就是 把金银涂画于青铜器上 。

汉代的铜器、陶器,陶潜的诗和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书法,宋代的白瓷等。王羲之的字,没有汉隶那么整齐和装饰性,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美学史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美学观,即“错彩镂金”和“芙蓉出水”。这里有三个人物至关重要,即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颜延之、谢灵运,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比较谢灵运的诗和颜延之的诗,谓谢诗如“ 初发芙蓉, 自然 可爱”, 颜诗则是“ 铺锦列绣, 亦雕缋满眼”。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这是中国古典审美的两种价值取向和理想。

谢灵运、颜延之比陶渊明小30岁左右,颜延之和陶渊明的私交甚笃,在颜延之江州任后军功曹时,二人过从甚密;其后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经浔阳,又与陶渊明在一起饮酒,临行并以两万钱相赠。陶渊明后,他还写了《陶徵士诔》。

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

“错采镂金”和“芙蓉出水”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魏晋六朝是一转变的关键,认为“初发芙蓉”比“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随着历史的演变,唐代有了发展,继承了六朝的华丽,引入一些新鲜空气,经由陈子昂到李白,今日一个精神上的更高境界。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到了宋代的苏东坡追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至极也。” ——苏轼《与侄书》。“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弘一法师。和古人对于玉的审美达到一致。这两种美的理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正是艺术中的美和真、善的关系问题。艺术本来就有两个部分,为思想新和艺术性。

求老人过大寿名字祝寿对联

六十岁祝寿对联

延龄人种神仙草

纪算新开甲子花

颂祝遐龄椿作纪

筵开寿宴海为樽

甲子重新新甲子

春秋几度度春秋

纪寿欣逢新甲子

培香喜掇早丹花

颂晋林壬欣介寿

算周花甲乐延年

耳顺正时犹点额

乡闾杖处尽称觞

杯倾北海辰被度

颂献南山甲再周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

春秋不老大德大年

八月秋高仰仙桂

六旬人健比乔松

前寿五旬又迎花甲

待过十载再祝古稀

骏德遐昌龄周甲子

鹤筹无算彩绚庚星

庆祝三多琼筵晋爵

祥开七秩玉杖扶鸠

海屋添筹林壬洽颂

乡闾进杖花甲征祥

花甲虽周犹可大显身手

精神尚旺定能再先扬鞭

花甲齐掉骈臻上寿

芝房联句共赋长春

海屋添筹不纪山中花甲子

花封多祝应知天上老人星 祝六十岁女寿联

六秩华筵新岁月

三千慈训大文章

画堂叠晋屠苏酒

彩袖争贻度朔桃

春秋不老冈陵颂

甲子重添福寿花

八月秋高仰仙桂

六旬人健比乔松

纪寿欣逢新甲子

培香喜掇早丹花

桃热正逢花甲茂

兰开几阅福寿添

宝婺星辉延六秩

蟋桃瑞献祝千秋

彤管飞音歌玉树

绿云分彩护金萱

玉芽久种春秋圃

青液频浇甲子花

花乃金萱开六甲

星真宝婺焕中天

玉树阶前莱衣竞舞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

六十年度似芙蓉出水

二回甲子如桃花初开

求下联!!

(1)原假远嫁怨家(现在的家)远家(婚前的家),原嫁原家(原来那户人家)愿嫁,远嫁冤家(另一半叫冤家),缘驾(缘分驱使)

(2)般诸版主半助斑竹,阪竺扮嘱版主,版主舨蛀,瓣煮

(3)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近似金石,襟湿,巾拭,近市进食,竞试禁食,竟是今世?

今生缙绅仅剩锦身,精神尽胜缙绅,缙绅谨慎晋升。井深,近身,竟生金神,井绳进伸,进深进身!

(4)岛市导师到是道士,道士到时倒屎,道士世道,屎道

(5)河上和尚合赏荷裳,核商何赏和尚,和尚盒伤,禾殇

(6)齐人漆仁七任气牣,妻妊仍欺漆仁,漆仁起衽,岂忍!

顺便再多说一句

联作四弊

----------------------------------------------------------------------

对联创作,看似短小容易,实非如此,亦需反复推敲,力求精准也。

观近年征联及各论坛联作,常见有隔、重、俗、造四弊。

要提高对联质量,此四弊非除不可。

弊之一:隔

隔即不联。上联与下联、上下联各自的内容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似对而实隔。

如婚联:“克勤克俭偕白头;晚婚晚育惜青春。”

“克勤克俭”与“偕白头”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克勤克俭”与“晚婚晚育”相对,也无浑然一体的结合。

再如“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地新。”

平仄、对仗尚可,但上下联孤立存在,难以表述完整主题,实难称之为联。

曾记数年前一次征联,有联上联乃“亚运会……”;下联为“共青团……”(具体记不清了),内容相隔千里,却登榜首之位,当时曾戏称之为“政治对联”。

所谓对联,应既对又联。

对,即内容、形式的对仗,

联,即照映、贯通、呼应也。

上下联应双矢一的,殊途同归。

只顾形式之对,不管内容之联,难称曰对联,更非佳联。

上下联之间、上下联各元素之间,非简单相加,而应互相依存、彼此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一和谐、完美之整体。

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

如白居易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王维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游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均属佳制。

隔是思维紊乱之表现,隔乃胡拼乱凑之结果。

欲制佳联先除隔,不隔方可出佳联。

弊之二:重

重,即重复之意,乃上下联内容重复,或上下联各元素内容重复,旧称“合掌”。

此类联例举不胜举。

如“神州大地美如画;祖国河山灿若霞”,

“争做长征突击手;勇当四化带头人”,

“凭汗水兴财家家富;靠劳动致富户户欢”,

“双性有缘方结好;双方如意始联姻”等等,均属重复之列。

重复,与对而不联之“隔”恰恰相反,乃联而不对也。

这种对仅是文字形式上的词性相对,其内容实为一物,不是相对,而是雷同。

从信息论观点看,上下联所提供之信息只有一个,即1+1=1;

从系统论观点看,全联乃内容单薄之单因此而已;

从哲学观点看,违反对立统一之规律;

从艺术角度看,内容贫乏、单调、枯燥、呆板。

我国向有“正对为劣,反对为优”之说,正是因为正对内容多为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把握不准,则易出现“合掌”之弊。

反对则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描画,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上下联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

上下联内容互相映衬,形成对照,犹如二珠合璧,相得益彰,使楹联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印象。

流水对以自然浑成取胜,反对则以阴阳互补称雄。

弊之三:俗

俗,即俗气。

众所周知,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富有新意,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切忌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纵观今日之联坛,特别是在网络对联创作中,缺乏创新,翻抄旧联的问题却日益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创作手法上重技巧,轻意境,往往容易落入俗套。

对联是一门古老、通俗的艺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制联技巧,对此有人称之为修辞手法,有的称之为联格。

这些修辞手法,是长时间积累沉淀的结果,自有其生存发展的道理。

但在网络对联创作中,却难以见到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多数联友似乎更喜欢某些联格。

于是乎,我们在许多对联论坛上,看到的都是析字联、双关联、偏旁联之类,最近词牌联又成为一些联友的喜好。

这些表现手法已到了泛滥成俗、惹人生厌的地步,什么“山石岩”、“白水泉”、“女子好”、“江河湖海”、“杨柳松柏”,随处可见。

类似的对联不是不能作,但到了滥的地步,只能说许多联友还停留在模仿的阶段,看似创新,实则是古人联作的翻版。

二是在联语内容上套用古语,落入俗套。

其中尤以春联创作为最,俗套的对联比比皆是。

什么“春回大地百花争艳,福满神州万象更新”呀,

“风调雨顺年年好,国泰民安处处春”呀,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呀,

简直使人望而生厌,俗不可耐。

如果这些对联出现在联书中,出现在一些专题网站的集合中尚属正常,因为他们兼有保存资料的功能,但在许多征联活动中却屡屡出现类似的问题,就不正常了。

去年某报刊出的近百副马年对联中,有近半数含有“万马奔腾”、“马到成功”的词语。

时代在前进,艺术在更新,如果总是老调重弹,对联创作还谈的上什么发展?

韩愈当年提出的“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主张,对于今天的对联创作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对于这种求量不求质,求快不求新的粗制滥造问题,联友们勿须自警。

弊之四:造

造,即生编硬造,矫揉造作。

有雕琢之态,无自然之美。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大众的文学形态,与其它文学形式(特别是诗词)一样,要追求真情实感、通俗自然。

在文学创造中,古人历来有两种美感追求,即“错采镂金”之美和“芙蓉出水”之美,并且认为后者是更高的但又难以企及的境界。

“芙蓉出水”之美追求的是平淡、自然、单纯、质朴。

李白论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谢榛说的更明确:“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

但在目前的对联创作中,许多联友却恰恰抛弃了“芙蓉出水”,而过度追求“错采镂金”,结果是“弃玉雕石”。

造之表现有许多,比如无意境。

许多联友的对联纯粹为对而对,为联而联,像“冰比冰水冰,魔更魔鬼魔”之类,读过之后不知道从中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诗词创作如此,对联创伤亦如此。

无真情、无境界,闭门造车之作也。

再如“造雷”,似乎成了对联创作特别是网络对联的一种“时尚”,每一个论坛似乎都见到类似对联的身影:“今世进士,尽是近视”,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且先不说此上联八字中有七字仄声,仅就其内容而言,实在也是违反常理的“编造”之作。

明月曾戏称此联易对,当对以“近视尽是今世进士”也。

这种对联,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一种病态,即从所谓的别人“中雷”中追求一种满足。

此乃联之大忌也。

类似的如“皮背心”、“古文故人做”、“李姐理解礼节”、“李白、李太白、李太太白、李太太太白”等,皆为刻意“造雷”之作也。

“雷”非不能造,妙在“自然天成”也,如“李白居,易安居”,人名镶嵌自然,不失为“雷”中佳品。

更有甚者,是许多大型的征联活动中,亦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像去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佳联妙对贺新春”中,“山大王王山”即是生编硬造之作,而北京世纪坛征联则把这种倾向推向了高峰,不但“造雷”,兼且造词、造句。

事实上,现在许多联友对“造雷”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出现了无雷找雷的倾向。

仍以中央电视台征联为例:“一夜三更分两岁,岁岁平安”,本来是普通的嵌数联,许多联友却找出了更多的“技巧”:“一+两=三”,后半句的“岁岁”乃上半句“两岁”的分咏等等。

如此大摆地雷阵,不但难得佳句,而且将使对联创作走向歧路。

古代诗歌的主题都有哪些

 古诗都是有一个表现的主题,其实大家你可以跟着我来总结概括下古代诗歌到底有哪些主题吧。

 古代诗歌的主题都有哪些

 诗为我们的生活命名,诗寻找、彰明我们活的意义。

 这是一份何等珍贵的精神遗产,满眼云蒸霞蔚,触目锦绣辞章。那芬芳悱恻之怀,那沉郁顿挫之作,百千万亿,无以计数。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里,是东方的诗国,东方诗文化带我们寻找中国生存的诗意。

 你是否曾经骄傲,为你是东方诗国的子民,为你是诗仙诗圣的后人?

 你是否曾经惭愧,愧对先贤先圣的辉煌和诗情,愧对诗魂辞祖的傲骨与仙风?

 也许你曾不屑地撇一撇嘴:?那陈腐的劳什子,叫什么诗词?

 让这一切都过去吧,我们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探索生命的深度,重新开始去摸索一种人与意味的境界。

 它淳美?

 它高贵?

 它无穷?

 那么,就让我们学诗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记住: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1.天地自然

 山林皋壤,是中国古代文人诗情的灵泉。

 长河大川,是神州昔日墨客画意的渊源。

 中国人历来热爱自然。这是一个崇尚天人合一的民族,他们视万物为同类,视自然为亲眷。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他们以人的自然之身来适应、契合于天地自然。

 此所谓?以天合天?。

 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日祁寒,我们的古人长歌短吟,感慨万端;

 荒荒流云,寥寥长风,苍苍山海,悠悠江川,我们的先圣神思贮运,随物赋形,精微杳渺,健笔凌云。

 你看那芙蓉出水,寒梅傲霜,他们无不畅神悦意,驱之笔端。

 你看那松柏常青,孤竹凸节,他们无不比德而崇仰,见诸翰墨和丹青。

 古代诗人从不忘对自然的体察,看那山沓水迎,树匝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

 正因这浩浩天地之气,诗人才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正因这宇宙万物之灵,人类才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哦,天地,诗歌之息壤;

 哦,诗歌,天地之精韵。

 回首历史,你看先人:他们豪气干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其才之多少,与风云而并驱矣。

 今日我来,伸开年轻的手臂拥抱天地自然,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2.人文胜景

 采菊东篱,悠然南山;洛城风日,春色动人。

 万千胜景,只是相对于人,相对于人的眼睛,人的耳朵,相对于人的心灵,才这样生动,蓬勃,撩人心曲,仪态万方。

 你看那鸡声茅店,人迹板桥,你看那接天莲叶,映日荷花?

 没有人,一切美丽将失去意义,没有人,一切文明将归于毁灭。

 银花火树,星桥锁开,潮平岸阔 高张帆篷?

 是人创造了历史,

 是人书写了文明。

 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遥想那柴门犬吠,风雪归人,静思那春潮带雨,野渡无人,你豁然开朗,倏然顿悟:人,也只有人,才是千景之景,万境之心。

 枞金伐鼓,旌旆逶迄,边声连角,长烟落日,这一切,都是由于人之情,人之意,人之悲,人之喜。

 在于人之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古人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日出江花,春来江水,气蒸大泽,波撼古城,在中国,情与景,不可分离,神于诗,妙合无垠。

 也许,这一切?

 已与我们如此遥远,它们与现代的生活已经如此格格不入?

 俱往矣?

 不,对于生命体验的深度,虽历千年而不改。对于精神历练的彻悟,虽历久而弥新?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人类的精神的遗产,那情感、那哀乐、那若有若无不可言传的神思、妙悟、韵味,只有在体悟中才能颖会,照察?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感物咏志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自古以来,赋诗填词,总是忧时悯己,托物咏志。黄河落天,胸怀万里,壮士悲心,志在四海。怀忧千岁,昼短夜长,举世皆浊,众醉我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看那梅兰竹菊四君子,无不孤光自照,肝胆冰雪,任凭众芳摇落,总是处穷守高,

 那里有人的格调,人的志趣,人的风骨,人的境界。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你看那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漫漫长路,有多少坎坷,你看那戏柴燕雀,猜意GFB67雏,人生在世,又有多少精神的磨折。

 然而,行至水穷,坐看云起,终有一日,我将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登高望远,大江茫茫,不由我悲从心来,感慨万端。是的,人生自古谁无,因为,生才如此珍贵,人才如此经意,它才如此让人思前想后,挑剔难决。

 也正因为生是如此珍贵,才有一代代志士壮怀天下,甘愿用青春的绿色涂抹这片古老的大地,用智慧的汗水浇灌华夏文明之林。剖取丹心,高举起,照亮历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慎思明辨

 源远流长的中国智慧贯穿整个文化,文学自不例外。

 中国诗词亦颇重理趣,宋诗便主于议论。

 诗有词理意兴,?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诗多寄托讽喻,?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诗怀哲思史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可追本推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世有奇才,遗之草泽;高山景行,青蝇污壁;分谗辨巧,析奇释疑;?诗中有天德,诗中有王道,诗中有节义,诗中有礼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诗就是一部历史,就是一种思考,其中有自省,有辨析,有议论,也有劝勉。

 5.记事咏怀

 孔老夫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生在世,有多少坎坷流离,多少悲怀故事,有多少有英雄气短,多少壮志未酬?

 你看渔父濯缨,沧浪水清;你看汉皇归乡,威加海内,无不赋诗一首,悲歌当哭。

 你看精卫填海,刑天舞戚;你看少小离家,老大方归,能不登高以思,远望当归。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若无诗,人间将失去多少光彩?

 人类历史上,又有多少人曾同室操戈,兄弟相煎;但有更多的人壮怀激烈,肝胆照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时代开始了,新的千年开始了,那么,新的历史,新的史诗也开始了。

 6.史迹寻踪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对历史事迹的思考和咏叹。楚王台榭,石头古城,千寻铁锁,一片降幡?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今日我来,步先哲后尘,来探寻历史的斑斑驳驳、点点滴滴?

 屈平词赋,李杜文章,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简册上,有多少出师未捷,长泪满襟的志士仁人,我们至今还能听到古代诗人的唏嘘感叹,悲歌和思忖?

 历史上,又有多少一将功成,万骨枯朽的历史教训?我们似乎还能看到古代骚客托古讽喻的心声?

 呜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山围故国,潮打空城,今日我来,就是要因古思今,检讨传统经验。

 六朝兴亡,新亭对泣,面对今日世界,我们能不以史为鉴,深长思之?

 然而历史毕竟已成过去,

 检讨过去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除旧布新,我们要书写崭新篇章,

 高瞻远瞩,我们将开拓未来更加辉煌的天地。

 7.人间挚爱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诗缘情而绮靡。

 人为什么写诗、读诗、爱诗?

 因为,人间有情。

 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

 何以乎?

 人间有情。

 自古以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白居易曾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于是乎,人间有诗。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于是人间有诗。

 诗以道情?

 亲情、爱情、友情、恋情?

 悲情、苦情、热情、狂情?

 诗之所至,情无不至;情之所至,诗以之至?

 往复百歧,总为情止。

 人间有情,故人间有诗?

 人间有诗,故人间有情?

 8.高朋厚谊

 友谊,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支柱。

 友谊,诗歌和艺术中永不消失的主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没有人能够须臾离开它,没有人愿意轻易舍弃它。它既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长线,它也可能是缠绕命运的锁链。它既可以是通达彼岸的金桥,也可能是驶向魔界的舟船?

 因为,在世间,有高朋厚谊,为朋友两肋插刀,肝胆相照;也有口蜜腹剑,为一己私利,转脸成仇,落井下石?

 真正的友谊是金子,经得起烈火和时间的冶炼?

 真正的友谊是心与心的沟通,那是一种真情相向的交流、对话、溶浸和抚慰。

 哦哦,我禁不住要循声而去,去寻找我的高山,我的流水?

 为我送行吧,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9.笃学不倦

 人之一生,必须不断学习。

 学习不仅是社会生存的需要,学习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学习是人类精神、智慧、聪明和才干的?遗传?方式。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乃至人的悲伤与快乐,都与学习息息相关。

 老人们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老师们常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道理我懂,我也常想这么做,然而,学习太难了;学习太苦了?

 是啊,我知道,学习的确艰苦,然而,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要知道,幸福就在战胜艰险中,

 快乐就在克服困难中,

 自由就在跨越必然中,

 美就在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对象化实践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10.美之境界

 人类发现了美,

 人类创造了美,

 人类感受着美,

 人类在永不停歇地走向美的境界。

 美是和谐,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美是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美在自然,你看芙蓉出清水,天然去雕饰。

 美钟空灵,你看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美是生活,你看那流光容易把人抛,百年一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美在形式,美在想像,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美是生命力的充实与弥满?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1.心路历程

 言为心声,诗为心画。

 我们的心走过长长的历程。痛苦、焦灼、愤懑、悲伤?

 或者,幸福、欢乐、热烈、狂放?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人生多少坎坷,心路多少崎岖。面对这无奈的世界,你怎不叫我唏嘘感叹,长歌当哭?

 天地悠悠,人生苦短,空太息!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你又怎能不叫我肝肠寸断,怆然而涕下?

 于是,我和你,便对酒当歌,慷慨生悲,我忍不住,向天问,君有几多愁?

 天不答?

 我问古人,古人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啊,啊,剪不断,理还乱?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2.天下为任

 每一个热血男儿在他扬起生命的风帆,开始最初的人生航程的时候,他是否做好了选择,准备好了以身报国,万不辞?

 每一个有着理想、良知、气节和责任感的新一代青年,在面对祖国、民族、人类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时候,他是否壮怀激烈,打算以天下为己任?

 少年壮志,挥斥方遒。他应该呈上一份怎样的答卷?

 也许你对这一切都已厌倦,你只想安安稳稳多挣钱,舒舒服服过日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的怀抱已经远去,今天我只为一己而奋斗。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然而,一代人必有一代人的使命。今日你来,历史便赋予你责任,不管你是壮硕还是萎顿;强健还是孱弱。你都无可逃避。

 面对这世界,面对这责任,面对江川故土,面对父老乡亲,你总要回答。你必须回答!你可愿意奉献?你可担当得起?

 目尽青天怀今古,热血男儿,将世界装在心里,将未来扛在肩上,怎能恩恩怨怨相尔汝?

 今日我来,我回答。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我们一代新人,更加聪颖,更富智慧,有更远大的理想,有更仁爱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我们更有力量。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扃几万重?

 我们永远追求光明幸福,我们永远怀抱自由和平,我们永远期待着普天同乐,我们永远在奔向人类大同?

 格律诗的解释分析

 邻对:即邻近事类相对的对仗,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宫室对器物,器物对服饰,器物对文具,服饰对饮食,文具对文学,植物对动物,形体对人事,等等。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蓬对雁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中的堂对路字邻对是介于工对和宽对之间的一种对仗,虽然比起工对来稍逊一筹,但还算是近于工整的对仗

 宽对:即对的不十分工整的对仗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就可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对仗的普通情况,对仗主要出于自然,如果有天然佳句,即使字面对仗不工,也无损毫末。如。日斜江山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日斜与草绿,孤帆与万里。然无害其为佳句。对仗更宽一点的,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一般用在律诗的首联。

 正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两项内容。如: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反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反的两项内容,如:妙质不为平世传,微言唯有故人知

 双句对:就是通常上下句相对的对仗

 隔句对:即上联的出句和下联的出句相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对句相对。从整体上说是两句对两句。从句子成份看是隔句遥相对仗,故称隔句对,亦称扇面对,扇对如: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流在十三弦

 当句对:又称就句对。即句内有自对且另一句双双成对如:小院回廊春寂寞。浴凫飞鹭晚悠悠。

 流水对:即两句意思上下流贯的对仗,也叫串对。这种对仗。相对的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一般对仗是由意思上完整,结构上独立的两个并列句子构成的,从理论上来说。其地位是可以互换的,互换之句意思不会产生根本的变化。流水则不然。上下句在意义上是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或者有的结构不能独主。如。宜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借对:即字面上本不相对,但是或者由于谐声,借字音相对,或者由于是多义词,借其某一意义相对,统称为借对。借对可分为借音对和借义对

 借音对: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诗中用的是甲音。但同时借它的乙音或丙音来与另一个字对仗如。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中的珠音为朱,与白相对

 借义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寻常对几度。在古代寻常还表示数目。八尺为寻,二寻为常。

 连珠对:对称叠字对,即音词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