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

2.谁耕种粮食多就授予谁爵位,这种商鞅变法真的合理吗?

3.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对汉朝有什么好处吗?

4.秦朝是怎么灭亡的?

5.以法治军的好处是什么?

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

严刑峻法的好处-严刑峻法的意义

说他是暴君的人都是被灭的六国贵族和禁固的文人。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公元前210年),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出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的邯郸的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这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独擅大权。即位时由于年少,国政皆由相邦吕不韦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王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王政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次年秦王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其后,虽然秦王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还是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是为秦始皇。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36郡,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治所在内蒙古包头市西北)。

秦始皇称帝以前,由晋等东方各国入秦的法家很多。始皇曾经发布著名的“逐客令”,驱逐在秦国的六国士人。前239年因李斯上书劝谏,始皇才停止了这个命令。

统一六国后,商鞅变法时极力反对的各方面的学派、人才都纷纷来到秦国服务,可能秦始皇采用了“秦国特色的商鞅变法”,造成秦帝国各种迷信盛行。其中黄老道家、阴阳家,他们综合儒、法、道诸家的学说,提出所谓“五德终始说”,尤其得到始皇的信任,始皇于是认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从齐燕来的儒生方士们把儒家的“封禅”也作了改头换面的修改了一遍,盛传自古帝王莫不举行封禅典礼。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河北广宗)。《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秦始皇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今河北广宗)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鲍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名人评价

战国军事家尉缭认为:“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在《史记》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始皇本纪》,“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李斯列传》

西汉政论家主父偃认为:“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西汉名臣桑弘羊的论著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新朝建兴帝王莽:“功越千世!”

东汉史学家班固虽然批驳秦始皇残忍,但依然肯定了秦始皇的一些制度是“施于后王”的制度,认为“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

范晔在《后汉书》中提出:“汉承秦制”。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唐朝思想家柳宗元在名著《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符合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所谓“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非圣人意也,势也。”

明朝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认为:“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周王道穷也,其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持之以法。西汉之治,简严近古,实赖秦之驱除也。惜乎扶苏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内发,六国余孽尚存。因天下之怨,而以秦为招,再传而蹙,此始皇之不幸也。”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高度评价秦始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清末思想家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清末又一位史学先驱夏曾佑认为:“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在《中国文化史》评论道:“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认为:“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中国通史》,“秦人致败之由,在严酷,尤在其*侈。用法刻深,拓上不量民力,皆可诿为施政之误,*侈则不可恕矣。”《秦汉史》

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鲁迅先生认为:德国的先生们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但是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豫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华德焚书异同论》)

近代学者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认为:“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先生在《战国载记》中认为:“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并认为秦始皇在武功上和创建制度的规模上都不失为盖世之雄主,而其失败在于奢侈、专制、忌刻。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侈和暴虐,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中国大历史》)

《真秦始皇》的作者程步认为:秦始皇不为暴君,如果搞一个暴君排行榜,秦始皇绝对进不了前十。

评始皇:

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一次,他对章士钊讲:你们讲***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

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又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负面评价

因为秦始皇推行“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史籍中。如贾谊的《过秦论》等。秦始皇被很多文学家修饰成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伤,但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

谁耕种粮食多就授予谁爵位,这种商鞅变法真的合理吗?

商鞅变法举措的杀手锏,谁耕种粮食多就授予谁爵位,令秦民疯狂

商鞅变法虽然最后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但是其变法举措却得以保存,成为强秦横扫六国的重大积累和储备。不得不说,商鞅变法的诸多举措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整体上表现为顺乎时势、利于百姓,促进生产的特点,这不仅是商鞅变法的进步性体现,也是其举措能够得到成功的重要原因。

1.商鞅变法的举措是采取顺乎时势变法的治国措施

商鞅变法之前,不但整体上考察了秦国的情势和特点,也从历史纵深的角度分析了变法举措的指导思想。商鞅认为,历史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上世时期及远古先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蒙昧时期,社会主要靠血缘关系来维持;中世社会主要靠仁爱礼治来维持治理;下世则主要靠立君置官立法来进行统治。跟随时代的变法,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举措。

根据商鞅的判断,其认为秦国变法必须采取下世的治理举措,商鞅的认识无疑具有高度的视野和眼光,其变法实际上是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举措,即从夏商周三代以来用德治、礼治转变为当时的封建法治社会。

2.商鞅变法举措始终坚持比如利于百姓的本本主张,因此让民众得到了实惠

所有的变法改革,都会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因此商鞅变法举措的立场便是从地主阶级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让改革符合大多数百姓和人民的利益愿望。商鞅变法的举措中有很多利民的性质,尽管看起来十分残暴严苛,但是都是促使人民努力生产、不走邪道的主张,不让人们在礼崩乐坏之际*逸放纵。

同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将利于百姓、富国强兵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尽管从现在看来其中许多都是十分严格的处罚方法,但也有非常优厚的赏赐,比如对于耕织比较勤劳的人民,可以获得免除徭役的赏赐。整体来评价,商鞅变法的举措不但有负向激励,也有许多正向的激励,使得民众家给人足,心悦诚服地接受变法带来的好处。

3.商鞅变法举措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商鞅变法的诸多举措中,比如农战的实施,便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大力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成为商鞅变法的一个基本抓手。毕竟在当时的社会,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所在,因此商鞅的整个变法都是围绕农业生产,这种手法并不为过。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谁能生产更多的粮食交给国家,便授予谁爵位,这是在科举制度诞生仍有将近一千年的先秦时期,此种具有鲜明打破阶层固化的做法在保守派看来如同洪水猛兽,但是其效果却立竿见影。促使秦国在短时间内面目一新,人人努力耕种,且在严刑峻法的保障下,将各种赏罚都执行到位,最终为强秦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概而言之,商鞅变法的改革举措有三:

其一,顺乎时势,商鞅变法改革根据具体情势,废除三代奴隶制的礼治或德治,实行封建制的刑治或法治;

其二,利于百姓,商鞅变法改革举措始终具有利民性质,看似严苛残破,却促进生产,家给人足,秦民大悦;

其三,促进生产,商鞅变法改革举措始终促进农业生产为目标,鼓励百姓增产粮食,耕战措施给予农民优待。

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对汉朝有什么好处吗?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很多人还都是战国的老思想,他们就喜欢投奔各个国家的诸侯,然后跟诸侯王们说中央的不是,这样一来肯定是对自己不利的。而儒家思想是大一统的思想,仁义政策和君臣的观念,都在当时非常的适用,所以也非常的适合来作为统治手段。

但是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点是,汉武帝提倡的这个儒术,是经过董仲舒演绎过之后的儒术。和孔子最初倡导的儒学,其实是有区别的。儒术不是固定的,是经过一代一代不同的时期慢慢的演变,慢慢的完善。

汉武帝当时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就是只尊敬儒术,当时汉武帝的统治之下,只是推崇儒术的思想。但是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道家的思想也没有被摒弃,法家思想也被汉武帝各种的灵活运用,真正被罢黜的其实只有纵横家而已,在民间得到在禁止的也只有法家和墨家。所以汉武帝号召的?独尊儒术?更像是说给民众跟大臣们一种政策,一种口号。而其实其他的百家也并没有真的被罢黜。

那么当时汉武帝为什么如此的看好儒术呢?

因为同样作为维护君主制度的一种手段来说,法家的手段就显得更为强势,用皇家绝对的权势来实行一些阴谋诡计,或者严刑峻法。这种办法显然是不能被大众所信服的。这样冷酷严峻的办法只能让民众怕你,畏惧你,但是却不能让民众从打心眼里对你服气。

但是儒家显然就显得温和很多,就比较柔和,因为儒家主行的是政为仁政,制为礼制,治为德治。这样的统治思想和政策途径,显然更能被民众所接受,不单单是百姓,还有一些贵族世家们。毕竟你一说仁慈,大家都是好印象,你一说严苛,大家就都比较冷漠了。

所以如果汉室的统治制度,是建立在儒家的思想之上,或者是包裹了一层仁政的外衣的话。三纲五常也就能被大家接收了,而帝国的统治以及价值也变得更稳定了。

独尊儒术?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方便汉武帝可以垄断仕途。

这个怎么说呢?在汉武帝统治的时期,汉武帝曾经辞退了很多研究学习诸子百家的学士们,后来能保留下来的只有五经的学士。这个时候国家就开始大肆为这些仅剩下来的学士们,召集弟子,然后设立学院,开始利用考核制度,来查看这些弟子们的能力。

秦朝是怎么灭亡的?

提到大秦王朝的灭亡,很多人会说主要是赵高祸害的结果。其实秦王朝的灭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赵高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并不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罢了。

今天很多人歌颂秦始皇,假如你生活在他的时代里,恐怕你就不会有这种观念了。“天下苦秦久矣”是当时人们的共识,秦军虽然战斗力依然强大,但当戍卒陈胜登高一呼之后,秦王朝在短短两年内崩塌,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靠暴政维系的政权是不可能长久的。

大家熟知的一句话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并没有改变战争时期一贯的做法,依然是依靠严刑峻法来维系其统治。《汉书·刑法志》中引用董仲舒的一段话说秦朝是:“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到处都是穿囚服的人,监狱里热闹得跟市场一样。当然,这或许有文学性的夸张。但是,就在陈胜起义之后不久,有一个叫蒯通的人就对范阳县令说道:“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大家可以看看汉朝初年人们对秦王朝的记载,这并不完全是胜利者的一面之词。生活在秦朝,做秦始皇的百姓肯定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早在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各地已经开始有了反抗的星火。比如,汉高祖刘邦在秦朝起初当了个亭长,后来干脆逃亡拉起一支小队伍,在芒砀山一带与政府对抗。

所以,从根本上说,秦王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就是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并没有对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正如贾谊所论,假如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能够改变以往的暴政,能够善待百姓,秦王朝也不一定会那么快崩溃。在西汉初年,陆贾更是当面对刘邦说:“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意思是说,假如秦始皇能够对百姓好一点儿的话,哪里还有你的机会?

至少中国古代的历史一再证明了,百姓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贾谊说:“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我想这段话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至于赵高的弄权的确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但并不是根本原因。赵高在杀了秦二世掌握了权力之后不久,就秦王子婴所杀。假如天下百姓不起来反抗,赵高根本不可能撼动秦王朝的基业。

同样的道理,东汉王朝后期宦官弄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崩溃。但根本原因也是东汉王朝后期百姓民不聊生,当时的百姓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头如鸡割复鸣,发如就剪复生,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张角、张宝、张梁的黄巾军虽然被镇压,而大汉朝也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后世的历史一再证明,单有宦官弄权,并不一定导致亡国。百姓们揭竿而起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以法治军的好处是什么?

汉末以来,豪强大族仗势不法,严重影响军队建设。要在竞争中崛起,建设有战斗力的军队,非有管用的思想武器不可。乱世建军,传统的经学不再管用,军事思想家纷纷把目光转向法家。法家讲富国强兵,以法治军,可以有效地使军队强大起来。汉末的战乱形势不允许发展生产以富国强兵,因此时人重点借用并发展了法家以法治军的思想。

三国人认为,以法治军的目的,是建立“有制之兵”(《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引诸葛亮语)。传统上一向重视将领的作用,三国人发现制度的作用比将领更重要。蜀国长水校尉廖立就批评关羽“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三国志》卷40《廖立传》)诸葛亮从理论上研究“将”与“制”的关系,指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认为军队的军令制度和作风纪律的养成,是比将领的个人才能更重要、更带根本性的因素。建立“有制之兵”,就要形成一套法令体系。从残存的曹操、诸葛亮军令看.内容涉及战斗与管理,范围广泛,诸如步战、骑战、船战、阵法、行军、移营、通信指挥、后勤、祭祀、刑罚等,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颁布军令的目的,曹操认为在于“设而不犯”(《孙子略解·行军篇》),孙权认为在于“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三国志》卷47《吴主传》)

三国人认为,落实法令规章,必须“训章明法”(《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就是教训部队,让大家明白法令规章。诸葛亮把街亭之败的原因归结为不能训章明法,可见其分量之重。

落实法令规章,更重要的是坚持赏罚。曹操最看重赏赐。汉末乱世,君臣上下缺乏必要的信任,御军极难。曹操要求将士送家人在他身边留作人质。但扣留人质只能保证基本不叛变不逃亡,因此曹操强调以赏赐调动将士积极性。他说他羡慕名将赵奢、窦婴“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他深刻认识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孙子略解·作战篇》),凡“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他认为治理乱世与治理和平时期之军,赏赐规律不同。“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为了“立功兴国”,“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认为那些反对把郡国之任赏给有功能军吏的言论,不过是以管窥虎的陋见。在赏赐时,诸葛亮则强调无微不赏和赏不遗远。

但只用赏也不行。曹操比喻说,那样部队就像宠坏了的孩子,一点也不怕你,必须恩威并用,赏罚并举。他以为,罚要掌握时机。他出征在外时,曾经由于部下自疑而发生叛变,几乎使他丢了兖州根据地。总结教训,他认为,在天下土崩瓦解之时,上下相疑之秋,即使以信任对待部属,他们还会害怕,如果严格执法,则更会人人自危。从安定人心、稳定大局出发,这时只能赏功,不能罚罪,直到人心归顺,例如官渡之战胜利后,袁曹之争大局已定,曹操才强调,只赏功而不罚罪不符合国典。从今以后要改一改了。他下令说,众将出征,战败的应该抵罪,失利的应该免去官爵。三国人还强调,治国该宽该严主要看形势。如诸葛亮指出,益州牧刘璋治蜀,威刑不肃,失之于宽。刘备人蜀后,应纠之以猛。罚要有侧重点,对上层重在罚得坚决,对下层重在罚得慎重。曹操、诸葛亮执法时,都主张遵循“春秋责帅”(《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原则,坚持不应该把主帅排除在法规之外。诸葛亮在街亭战败后引咎自贸,自贬三等。曹操行军中马踏麦苗,违犯了自己制定的“士卒无败麦,犯者”的禁令,认为不应该罚不加于尊,如果“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曹瞒传》)于是割发代首。刑虽然免去,割发那时也是严重的刑罚。诸葛亮对大臣和亲信,也主张严格执法。对于掩盖失职、破坏北伐的军务大臣李严和街事失利但与自己思若父子的将领马谡,诸葛亮都主张执行纪律,强调“不可苞含(包涵),以危大业”(《三国志》卷40《李严传》注引亮公文上尚书),“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三国志》卷39《马谡传》注引《襄阳记》)。但对于普通没有权势的军人执法,他们却主张谨慎为之。曹操主张军中司法人员应选素质高的,因为“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三国志)卷1《武帝纪》)诸葛亮在伐魏前线,军中罚杖20以上,都亲自审批,都是担心出现冤情和滥刑,关心保护无辜。曹操、诸葛亮还主张赏罚公平。曹操说自己“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愿有所私”(《太平御览》卷429)。诸葛亮说:“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由于曹操、诸葛亮亲自提倡,天下以法治军蔚然成风,一直到江东,无不如此。东吴治军,主张断斩示威,就是果断诛杀违犯军纪者,建立法令的权威。吕蒙征荆州,麾下士取民家一笠,覆盖官恺。官铝虽然是公物,吕蒙还认为违犯不得扰民的军令,不可由于同乡而废法,于是垂涕斩之。吕蒙量刑显然过重,但意在立威,结果军中震栗,道不拾遗。

孙权刑法虽然极其严峻,但那是对普通军人的,对代表大族利益的众大将则“爱人多容”(《三国志》卷引《孙皎传》)。将领潘漳杀军中富有的吏兵,劫其财物;吕范、贺齐、潘璋服饰僭拟王者,对这类违法行为,孙权都赦免不问,不再讲法治。

以法治军思潮有力地推动了军队建设。但东吴刑法过严,所以也受到时人的批评。如江东大族代表陆逊就反对孙权严刑峻法,建议多施恩惠,认为“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三国志》卷58《陆逊传》)大族反对严刑,有的是因自己的利益受到触犯,有的则是为了尊儒。例如陆逊,他重视礼治,反对魏国刘廙的先刑后礼论,认为“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同时,三国鼎立以后,社会相对过去安定一些。如果说,过去“治乱尚权谋”的话,那么这时更多地应该强调“治平尚德行”(《三国志》卷6《刘表传》注引《战略》)了。因此在三国鼎立中期,由于大族的反对和形势趋于安定,以法治军思想渐渐失去势头。魏明帝时,杨烈将军王昶攻击国典,要求大改现有法制,而效法先王之风。到了晋初,当权的士族打着纠偏的旗号,抑止了以法治军思潮。贾充一再阻止灭吴。晋武帝却令他总统灭吴大军。孙皓投降,贾充不知,以为吴不可灭,上表请班师,该表与告捷书同时到达,武帝不罪贾充。王洛攻人石头城灭吴,却受到诏书的诬罔责备,说他和阻挠他成功的上级王浑争功,武帝不辨是非,使立大功者蒙冤,以法治军精神荡然无存。晋灭吴作战上胜利了,治军上却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