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2.《黄山游记》

3.中国古代有几种宝马,名称各是什么?

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渡山登水如履平地的意思-渡水登山声震地

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在《满江红》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南宋建立之初,而这部影片的拍摄地点,则选在了太原的晋阳古城。若代入历史,那时的太原连同整个山西地区早已归入金境,但颇为巧合的是,在金灭北宋那段令人读来压抑且耻辱的历史中,正是太原军民独以其同金军战到底的表现,延缓了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

在内匮粮草、外无援兵的困境折磨下,坚守了长达九个月的太原最终还是在靖康元年的秋天陷落了,可是相比于被北方强敌吓昏了头,只知道搜刮民间财富以讨侵略者欢心的徽钦二帝,太原人为保卫乡土纵身一搏的血性,却将永远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统帅逃跑,临危受命

公元1125年,原先与北宋相邻的辽朝被崛起的女真人政权金所灭。在辽金易代的过程中,北宋君臣积极参与其中,试图与完颜氏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联手瓜分辽的国土,自己也可顺势收回石敬瑭当年割让出去的燕云故地。

但是,讽刺的是,北宋王朝的军队并没有做好与金携手灭辽的准备,北宋征辽统帅童贯刚把队伍召集起来,就因镇压南方的方腊起义而错失了与金夹击辽国的先机,等到童贯处理完“后院失火”的问题,才又拖着大军逼近燕京城,欲将大势已去的辽朝残余一网打尽。结果,北伐的宋军不但没有迅速拿下燕京,反而在白沟被辽朝残余力量轻松击溃,在南遁途经雄州地界之时,宋军甚至又遭到了辽人截杀,狼狈不堪。

童贯手下禁军拙劣的表现刺激到金朝高层扩大战果的欲望,于是,就在金灭辽后不久,金朝又以邀请童贯谈判为幌子,让粘罕和斡离二人不得不兵分左右两路南进,直插北宋王朝的心脏地带。其中,由金将粘罕(即完颜宗翰)率领的左路军数万人由今天山西大同一带出发,兵掠山西。粘罕前期进军颇为顺利,所过地区宋军望风披靡,连粘罕本人都对“南朝”不利用易守难攻的崇山峻岭去阻击他而颇感诧异。

粘罕的大军很快就逼近了太原。作为皇帝眼前的红人外加“征伐燕云的大功臣”,童贯身在太原,心却早飞回了东京,因为之前与辽军的作战已经让他彻底丧失了信心,此时金军挟灭辽余威前来,自己怎能抵挡得住?因此,童贯不顾太原地方官张孝纯的嘲讽和拦阻,执意溜之大吉,而守城的重担,则落在了太原地方官张孝纯和跟随童贯前来的宣抚司统制王禀的肩上。

张孝纯作为河东宣抚使兼太原知府,属于文官系统,本不谙军旅,眼下太尉童贯弃城而去,金军重兵围困孤城,他自然将来自中央军事系统的宣抚司统制王禀视为自己唯一的救星。大敌当前,王禀也没有谦让,而是毅然率领手下三千部卒,投入到紧张的守备工作中。

首战告捷,暗潮汹涌

太原除了城墙之外,缺乏可利用的防御屏障。在历史上,山西的地方统治者多选择利用太行山脉或塞北的山地来构筑防御阵地,“御敌于晋土之外”,即便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方面仍会选择在忻口和娘子关这样的山西外围要隘投入重兵以阻击敌军,而非将防御重心放在太原城墙内外。因为他们都知道,光靠太原城是守不住的。

这个道理,粘罕和王禀未必不清楚,但粘罕却低估了宋军守太原城的决心,此时他本可一边以重兵围困太原城,一边南下掠取黄河以北的财富,寻找机会同另一名金将斡离不所率的主力会合,对东京开封形成夹击之势。可是,粘罕觉得自己随同金太祖起兵以来很少打过败仗,如今困于太原孤城之下,面子上过不去,因此,他决定打造各种攻城机器,掩护步兵强行攻城。

面对来势汹汹的粘罕大军,王禀也主动承担起指挥的重任,他一面将太原城中青壮年征召起来配合守城,一边也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当粘罕的攻城器械逼近城墙时,他命人将捆绑巨石的套索扔出缠住对方的机器,然后用力拽倒。金军用“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的木质战车顶着宋军的箭雨,将成捆木柴运载到城下,试图填平壕沟,给后续进攻部队减少障碍。

岂料,王禀早有防范,他命人挖出通向壕沟的坑道,然后灌水,并以灯火顺水漂入,就这样,金军扔到壕沟里的木柴瞬间被点燃,没有燃着的木柴也被水浸没。金人忙活半天,还是不能突破城防。眼看两招都失手了,粘罕命人用投石机抛掷如斗大的巨石,欲摧毁城墙,结果也被王禀派人及时用装满糠的布袋塞住缺口,避免城防工事被进一步损坏。等到金军攻势减弱后,王禀还不顾身体疲惫,挥刀统领敢队出城反攻金军阵地,极大提振了宋军的士气。

金人攻城的招数很多,王禀和他的部下却总能见招拆招,我们所列举的也绝非涵盖战事全貌,即便这些,也是后人查阅当时太原知府张孝纯写给儿子张灏的家书,才得以知晓的(详见李华瑞《北宋抗金名将王禀事迹述评》)。由此可看出太原攻守战事之激烈。

前方守,后方割让

太原的战事呈现出胶着状态,而从保州出发的斡离不之右路军已经提前抵达了东京城下。斡离不率领的金军虽未能迅速攻下汴京,但始终保持着对城池的军事压力,甚至还挫败了姚平仲率领的近万宋军西北精锐发动的夜袭。不过,粘罕迟迟不来会合,仍让他感到如芒在背。

眼看驰援开封战场的宋军越聚越多,斡离不担心自己这一部陷入被对方反包围的尴尬境地,遂暗中布置撤退,同时又拿之前宋军劫营失败的事情大做文章,要求宋朝君臣贡献大量金银外加割地来赔偿其“损失”。被割让的土地中,就包含了粘罕久攻不下的太原城。此时,开封城内的宋钦宗早就被金人的敲诈吓得没了主意,曾指挥守城的李纲也被其罢免,当他得到金人要求割地的条件后,立即答允。

斡离不派人将此消息通告粘罕,让他转达宋廷割地的命令。然而,王禀根本不相信这是朝廷的意思,而怀疑为金人的诡计,于是严词拒绝。

王禀坚决守城,可是身为文官的张孝纯则因为久久盼不来朝廷的援兵,内心悲观,如今再结合自己为官多年的经验,更倾向于认为割让太原是朝廷的本意。于是,张孝纯“一日会监司食谋欲降敌”,也就是说,张孝纯借吃饭的机会召集监司内同僚,背着王禀研究起日后如何“不失体面地投降金人”。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禀很快就察觉到了张孝纯的异动,并以“敢言降者当戮之”的言语相威胁,才算暂时震慑住了城内的投降派。此时,表面团结一致的太原城内暗流涌动。斡离不退兵后,粘罕自知夹击开封的战略落空了,于是只得撤回北方,但粘罕走了,金军对太原的围困仍没有解除,而是被交给了他的部下银可术。

几乎在同一时间,宋钦宗方得知太原尚未失守的消息,于是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又否认了之前割地的事情。为了争取在日后对金战争中的主动权,宋廷又以种师中和姚古统领的西北边防军驰援山西。结果,姚古兵败,种师中战。此后宋廷又起用李纲来组织援军。但李纲对同金军进行野战缺乏信心,“自陈书生不知兵,恐不胜任,且误国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四),后来眼看搪塞不过,必须挂帅赴援,也仍态度消极,逗留千里之外的怀州不进。

在这段时间里,太原城粮荒愈发严重,不断出现亲人相食的人间惨剧,“城中军民饿者十之八九”。为了进一步孤立太原,粘罕所部又大肆劫掠晋南地区,导致大量难民渡河入豫。

太原的陷落

金人南下的恐惧不断蔓延,就在粘罕北返的同一年,金廷又发动了对北宋的入侵。这一次,太原军民仍严拒投降,可他们自己也因为长期乏食,失去了抵抗所需的基本体力。靖康元年九月,金人攀登上太原城,“如履平地”。王禀得知城墙被突破,纠集残部试图同金人进行巷战,但已难以挽回城池陷落的大局。

眼看身边敌人越来越多,王禀不甘受辱,怀揣宋太宗的“玉容”跳入汾水自杀。讽刺的是,当年宋灭北汉时,正是宋太宗愤恨太原难克,下令将城内民宅悉数烧毁,后又大水漫灌,给这座历史名城带来灾难。

相比于宁不屈的王禀,张孝纯则因城池沦陷已为既成事实,选择屈膝投降。入城后的粘罕纵兵屠城不说,又逼迫张孝纯指认出王禀的尸首,然后破口大骂,用刀戟将其尸身戳的血肉模糊,以掩盖其被阻太原长达九个月的尴尬。

太原陷落后,东京开封彻底失去了牵制金人南下唯一的要塞,不得不独力面对实力翻倍的敌人。数月后,开封即失守,延续一百多年国祚的北宋王朝宣告覆亡。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搜集王禀守城的相关资料时,结合当时历史实况,也不由得感慨——“河东既陷落,汴京亦不可守,然则靖康之局,所以得支一年者,公延之也”。太原保卫战,也成为了北宋抗金最后的坚强。

《黄山游记》

很久很久以前,巍巍乎黄山,便是一心向往的地方。它就像一个思慕已久的恋人,总在心中召唤着我前去,投进它的怀抱,感受它天然纯净的气质,动人心魄的美貌!

梦,做了很久,终于成行,又和心爱之人一同前往,内心的欢喜自不必多说。眼睛里看见的,心里面感受的,一路之上的风景,便多了几层甜蜜的味道。。

前往黄山之前,我曾祈愿,游历黄山,可带回:一两朝霞、二两清风、三两松涛、四两云雾、五两仙境、六两石润、七两险途、八两明月、九两星辰、十足想念。

果不其然,我们当真是迎着初升的朝阳前往景区,太阳明晃晃地,从车窗照进来。从黄山南门坐进山摆渡车,经过不足二十分钟的车程,穿越蜿蜒曲折的山路,便从山底到达缆车观光的入口处。

山,已在眼前张开巨大的臂膀,静等着我们投入它的怀抱。

王先生买了票,我们商量不坐缆车,决意要用十二分的精神和满怀敬畏之心,徒步登山!

出发之前,他做足了功课,衣服,食物,摄像机,登山杖等等,凡能想到的都带着,以备不时之需。如此心细如发,又极体贴,这样的男人,就像眼前这座山,给人以厚重沉稳踏实的安全感。

天气实在太好了。澄净的天空就像一面蓝色的大镜,倒映着耸立的群山,山顶的峭壁和岩石清晰可见,一览无余。

刚出发没多久,我们已觉周身热气升腾,里层的衣物渐被汗水浸湿。

路上又遇见一个也打算徒步登山的小伙子,于是,大家结伴而行。谈笑着,欢笑着,不多时已来到紫光阁入口,这是黄山两大登山口之一。另一处是云谷寺,后文会详细介绍。因为我和王先生深夜下山,正是从云谷寺出来,方才结束了黄山的徒步之旅。

进入紫光阁检票口之前,我们请同行的小伙子为我们拍照留念,这便是其中的一张照片。小伙子说:“先生好深情!”后来,我才知,原来拍照时王先生他没有看镜头,而是望向旁边的我,一脸幸福满溢的笑容……我看这照片,也觉他情深。只是我如此看他的时候,别人并不会轻易觉察,女子的娇羞,总归不愿太显露自己的感情。

从紫光阁拾级而上,山体渐次展开,山路也是崎岖不平,久不锻炼的我,觉得呼吸困难起来。王先生跟在我身后,不时地伸手相扶相携,可我还是要不时地停下来,大口地喘气了。

好在山林之中,空气清新宜人,呼吸就像啜饮甘甜的泉水,每一次吸气,清凉的气流就灌进喉咙,体力也就很快恢复过来。

王先生身轻体健,我气喘如牛时,他则平静如常,登山与他,简直如履平地一般。若不是我,他定可轻松欢快地征服眼前这座大山。

为了帮我省些力气,他想到一个不错的主意,他用自己的登山杖在我的身后不时地推我一把,他边走边不时地推我,以助我前行。

这情形,落在山间游客眼里,可就成了别样的风景。只听道旁林荫石上一位歇足的大叔说:“这两位一定不是情人,一看就是老公对媳妇……”

我忍不住想笑,王先生早也忍不住,听他笑出声来。我不知哪里来的灵感,心想:“索性,我也逗你们乐上一乐。”于是,我故意提高音量,拿腔捏调地对着身后的王先生说:“解差大哥,您行行好,让俺也歇上一歇吧,天黑前,咱们定能翻过前面这座山!”

演技真是太好!

我话音刚落,便听见那一行人,个个哈哈大笑起来……

那笑声在山路上、密林里,回荡着,蔓延着,愉快助推着,不多时,我们便已行至老人峰下。

在这一段路上,我给在台阶上耍宝的王先生拍下了几张颇为得意的照片。他俊朗的外形,加上曾经习武的体魄,特别适合在崇山峻岭间,上演这般气吞山河的炫酷造型。偷笑

我将之发到朋友圈,分享那一刻的幸福甜蜜心情。秀美山川,俊美少年,相看两不厌的,岂止“敬亭山”乎?!

诸位看官要见谅!食色,性也……害羞

没曾想,就在我们停在半山腰上休息的时候,许久未联系的二哥哥突然发来信息,说二嫂子看见我朋友圈里的动态,竟惊喜过望,激动地哭了起来……

我一时眼眶也蓄泪,看着远处的老人峰,不禁感慨万端。亲人们都在默默牵挂着我的终身幸福,而我竟浑然不知……

我们只是远远地望了望老人峰,就决定去登天都峰了。因为时间已是下午两点多。从早上十点在紫光阁出发,四个小时过去了,而我们还在半山腰上盘旋,我们就像两只流连往返的小鸟,东游西逛,因贪恋山林美景,而忘记前行矣。

天都峰,又恰逢是其四年修缮封山前最后一天开放,也就是说,若想再睹它的风采,需等四年以后了。我和王先生得知此消息,真是欢喜激动异常!我们何其幸运也!因此,斯景,斯时,绝不能辜负!

走,天都峰!说着,他背起背包,拉着我,我们一路攀爬着向天都峰进发了。

如果你没有亲自去攀登一座山,你不会见识它真正意义上的险峻,也不会深切感受它真正的魅力!

前往天都峰的路上,我几乎是匍匐前行。有些山路狭窄仅能容纳一人通行,若是上山的遇见下山的,只得高呼:“请稍等一下,让我先上去……”或者:“”请等一下,让我先下去……”

在不足一脚宽的狭窄台阶上,上山的,就像山猫一样爬行,而下山的,则颤抖着双脚,像跛足之人,小心翼翼一阶一阶地往下挪。我对那些在近90度陡峭的山路上勇敢下山的人,佩服不已!因为探身下去,就是万丈悬崖,我只是回头看上一眼,就要眩晕!

渐渐地,耳边开始响起风声,山间峭壁上,石头缝里,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形状的松树。有的像如擎的伞盖,有的像展开的扇子,有的像在招手,有的像在起舞……它们挺立着,虬根错节,顽强地攀扶着山体,就像紧贴在母亲怀里的孩子,牢牢地抱住她的脖子,任谁也无法将它们分开。

接近天都峰时,有一段特别陡峭的山路,铺设在一个孤立而高耸的山尖上,这更加加剧了那种无助而惶恐的感觉。我几乎要退缩了,抬头看看,陡立的石阶高耸入云,环顾两边,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

“我害怕……”我对着王先生,投去可怜的目光

他温和地笑着,鼓励说:“别害怕!两边都有扶手抓握的地方,你试试看……慢慢上,一级一级上…… ”

于是乎,他在后面跟,我在前面爬,像婴儿一般,不敢回头,不敢他顾,慢慢地向前蠕动。直到登上山顶,脚踩在平坦路面时,我方才直起身来……

极目远眺,壮哉!黄山!

只见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目光所及之处,尽被巍峨的群山环绕,连绵起伏的山丘,交织着湛蓝的天空里飘浮的白云,那气象,那旷远,那山风……你只恨双肋下没有双翼,否则,你便会呼啸一声,绝尘而去,冲入云霄。

天都峰,当真是黄山险峻之所在!

我同王先生感叹道:“还好今日我们爬了这山,所幸我们还年轻,还爬得动!若再过些年,我们再想爬,也许就没有了那个精神,那个体力,那个勇气!”

在天都峰峰顶,我们休息了很久。坐在一千多米,四周都是白云飘荡的高空,你绝对会有凌空飞去的冲动……感谢人间有爱,尘世有情,身边有你!

从天都峰下来,已是下午四时许。斜阳透着绯红,太阳已在山间踟蹰了。

还没有看见迎客松,还没有到达光明顶,虽然已是脚下疲软,精神疲惫,可我们不能停,以小说之名,做江湖豪杰,我们要决战光明顶!

爬,爬,爬……像羸弱的孩子,像初生的蠕虫,像变形记里的萨姆沙,像一头待产的母狮,我在悬崖绝壁间,艰难地爬行……

王先生依然轻松自如,在我身后紧随,还不时鼓励安慰,为我打气加油。我艳羡他的精力如此旺盛,甚至开始担心未来,若陪伴他游走天下,我怕是要成为他的包袱,使他心思沉重,脚步缓迟……

虽艰难,不觉已到蓬莱三岛。斜阳已是深醉!红艳艳的晚霞,泼墨挥毫在西天,就像五彩的泉水一般,从蓬莱三岛的一条缝隙中涌将出来。

加油!加油!转过蓬莱三山就是迎客松。

终于到了迎客松。

在残阳如血的时候。果然!

它没有张开怀抱迎接我们,这有点令人失落。因为夜色将近,它的风姿几乎都隐没在黄昏里,看不分明它是高兴,是欢喜,还是疲累,亦或漠然无视。毕竟,它已经兢兢业业,干个几百年迎来送往的工作。总该也会辛苦吧。我想。

可谁也不曾对它表达过谢意!

黄山无情地拴牢了它的一生。

彼时,残阳透过天幕上裂开的血盆大口,痛苦地挣扎起来……夜色渐渐地吞噬了整个世界。黄山,成了黑黢黢的一片。气温开始下降,山风冷飕飕,吹进身体,汗湿的衣服,就像一层冰衣。

控制不住,开始想家,想灯光,想温暖的房间,暖融融的被窝……

可是,我们还没有到达光明顶!绝不能行百里而溃九十!

王先生见我冷,便叫穿上他登上山前脱下来的内衣。果然,我加在衣服里,立刻便觉得周身暖暖的,勇气也跟着恢复了许多。

就在我们准备从迎客松再次出发前往光明顶的时候,遇见了一对母子。我和王先生一致认为:那个九岁的男孩,勇敢,本性纯良;而那位母亲,勇气虽可嘉,却教育失当。若有机会,再介绍这对母子。虽萍水相逢,我们有缘在黄山同行数公里。而且是在黑暗的密林深处。

我们与这对母子一路同行,直至光明顶,他们在光明顶上住了下来。我和王先生则选择从光明顶上徒步下山。

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决定,简直是个奇迹!

在星空下,在暗夜里,在山林间,在万籁俱寂的黄山之中,在空山寂寂的深夜里,我和王先生,十指紧扣,脚步相随,不知踏过多少石阶,惊醒多少山灵,转过多少弯,撞破多少蜘蛛网,几回心惊,几度迷途……

阿弥陀佛!你说此生有我足矣,我说陪你经历世间万般滋味,我无悔!

偌大的黄山,都是我们的!

满天繁星,那么近,那么亮,都是我们的!

山泉叮咚,寂静夜里,如听仙歌洞曲,这些,也都是我们的!仿佛与世界再无瓜葛,唯你我同在!

我们是晚上八点到达光明顶。在光明顶山庄前的开阔空地上,遥望浩瀚的夜空,繁星点点,四周夜色笼罩下绵延起伏的群山,就像一个个巨型野兽,在黑暗中张牙舞爪,令人毛发直竖。还有那清凉入骨的山风,一阵紧着一阵,逼迫你的神经。王先生感慨到:“来一趟黄山,登上光明顶,却什么都看不见,真是遗憾啊......" 我安慰到:“并不是谁都有幸欣赏夜色下的黄山。更何况,黄山的巍峨雄壮,已深刻我们的心里,哪里还有什么遗憾呢?!”

气温越来越低,我们不敢久待。夜幕已严严实实地包裹了周遭的一切,借助手机里手电筒的光芒,我们赶着朝下山方向奔去……

“沿着白鹅岭,向右走,一直向右,就可以下山了。”指路的人这样说。这是下山最快的路线。我们谨遵指路人的话。

过了白鹅岭,大约经过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白云山庄。王先生要去弄补给,他说晚上温度会越来越低,我们能量消耗会很快,到时候体力不支可就麻烦了。在白云山庄一个小小的便利店里,他花了15元钱,将2个保温杯都加满了热水。也许是工作人员为了游说我们在山庄住下,所以便对我们说,下山口大铁门已落锁,即使我们到了山下,也是出不去的。闻听此言,王先生犹豫了......当真出不去,到时候进退为难,可如何是好?!

然而,我与他天性之中,都有一股子不会轻易妥协和认输的“倔强”。我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我们一定可以下山。我们坐在白云山庄的大堂里,一边吃东西,喝热水,一边在网上找寻黄山旅游管理部门的服务电话。就是这个电话,05595561111 拨一次就通,何其暖心!何其高兴!电话那端传来低低的男嗓音:“可以下山,山门开着......”

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半。

吃了东西,喝了热水,恢复了精力,我们踏着星辉,迎着夜风,又上路了。

彼时的天幕上,已是满天星斗。一颗挨着一颗,那么闪亮,那么接近,你不禁会想“...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写的实在是贴切啊!

可我们不怕惊扰天上人,我们怕无人可去惊扰。从白云山庄往下走,天光越来越暗。光明顶上的灯光,初始还明晃晃地遥遥可见,渐渐地就变成了星光,更多的时候,是再也看不见任何光亮了。整座山,就只剩下我和王先生。我们开始高声交谈着,手机里播放着音乐(山中已幽静至极,若播放平日里惯常听的曲子,只怕灵魂也会凝固。),手电筒的灯光,只能照见下面几米远的地方,我们就借着那微光,像两只相依为命的兔子,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合着节拍,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走去。

到了仙人指路,我们没有迷路。百度地图播报,还要几公里。胜利在望矣。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一直忙于赶路。我时不时地拽住王先生的胳膊,拉他停下来,举头仰望夜空。我指给他看天上的星星,我们一起找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我们谈论着大熊星座的样子,还有它在北半球的十一月星空中,该在天幕上的那个位置......我们愉快地商议,未来也要这样带孩子,我们要让他们在户外的夜空下,观察四季的星空,并教会他们识认所有星座和天上的星宿。

我确定我找对了北极星,那是天上最亮的一颗星,那一晚始终跟随着我们......

半路上,我们经过一处在建的景区,有一盏孤灯,亮着。我们停下来,休息,喝水,王先生替我揉小腿上的足三里,帮我缓解疲劳。

地图显示,距离山下,还有3公里。

再前行时,便隐隐地听见流水的声音。一股泉水,就在我们下山之路的近旁,轻声吟唱着。它袅袅地跟随着山路蜿蜒,那潺潺的歌声清冽异常,在万籁俱寂,空谷无人时,禅意便充满了我们的身心。眼看着快到山下,一盏如豆的灯光,在不远处闪烁,我们的心情旋即放松了下来。于是,我们索性在石阶上盘腿而坐,听着山泉,屏息静气,收心入定,双双冥想起来......

美妙,宁静,充盈、富足……

时间过去不知几多时。

我想,那时候,时间,静止,才好……

王先生来拉我起来,说地上太凉,寒气侵入身体,不能久坐。

其实,时间才过去一分钟而已......

终于到了山下,云谷寺出口。

谢天谢地!我们终于没有迷失山林,也没有跌落荒崖,更没有中途退却。走完全程的我们,依然兴致高涨,心情欢愉,且双手依然紧扣,脚步依然和谐,心儿却贴得更近、更紧。

(那些想通过旅行来考验伴侣的,不妨一试。一笑)

但须温柔地说句:王先生与我,并非着意试探彼此心性。

他曾夜登华山,在寂寂无人时,被一只山间野猫所吓。我听过,便心疼。暗暗决定:要陪他再夜行一次,让他忘却从前孤身一身的落寞、惶恐和无助。

回说云谷寺既是下山出口,也是登山入口。黄山两大登山口,一是紫光阁(前文已介绍),另一个便是这云谷寺了。两大登山口,适合不同心里诉求和期望的游客。从紫光阁上去,山路陡峭,需费十二分的脚力和心力,但一路风光无限,山峦叠翠,景色宜人;从云谷寺上去,则山路平缓,轻松自在,但风景平平,所见不过寻常。要想得见那无限风光,后程还须攀登险峰。

深夜十一点时,我们到达的云谷寺出口。果然被一道大铁门挡住去路,果然还落了锁。可是,我们的心情是那么好,我们的运气也定不会差。王先生朝着大门口亮着灯的房间,轻声喊了两声,就有人从里面出来,丝毫不见深夜被人打扰的怨怼表情。那守门人睡眼惺忪地给我们开了门,还指着大门上的一个提示牌,告诉我们,可以打电话给景区游客摆渡车,拉我们下山。我们原是打算,从下山口往回走的这段路,叫滴滴或者打顺风车的,若是没有,便只得步行回住处的。

开始时,我们将信将疑,以为是景区接私活搞运营的车辆,却没想,来接我们的果真是白天景区运行的大巴车。那么大一辆车上,冷清清只有我们同司机师傅三个人。王先生逗趣,发朋友圈,说我们在深夜,黄山脚下,享受了一回专车接送的贵宾服务......(这是电话,想去体验的,可以一试。)

下车后,王先生给那司机师傅买了一包香烟,作为我们深夜打扰的致歉之意和感激之情。那师傅十分欢喜地接了烟,不想他本职所在,却遇上两个颇为懂事的孩子。偷笑一笑。

至此,黄山之行,愉快结束。

一路风景,一路欢笑。黄山作为名山大川,迎接天下来客,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倾倒、为之挥墨,以致于黄山的文化,比黄山的风景本身还要精彩绝伦。所以,像我这等才疏学浅的愚笨女子,万不敢奢望用一支拙笔,去描绘它的绝世美景。可我愿抒小情,着眼凡常小事,以朴实无华之笔墨,如实记述我和王先生相识相爱以来的第一次旅行。

中国古代有几种宝马,名称各是什么?

1、追风

主人:秦始皇

就是说跑的快,都能赶上风的速度了。故,又名“追风赤骥”。据说是秦始皇向西域求的千里马,当然这点有些不靠谱,毕竟汉武帝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秦始皇时期或许和西方有联系,但应该不会和波斯有直接联系。

秦始皇手下有七大名马,分曰:追风,白兔,蹑景,追电,飞翩,铜爵,晨凫,其中追风最酷最帅最能跑,乃秦皇最爱。

2、踢云乌骓

主人:霸王项羽

踢云的意思就是:它跑起来可以追赶云朵,可见速度多么的快,跳的何等之高。乌骓是指它的外表,通体乌黑发亮,犹如光滑绸缎。

3、赤兔

主人:吕布

主要颜色是赤色,即红色,估计应该是棕色。兔者,跑的忒快也。我们说别人跑的快,都会骂一句“小兔崽子,跑的比兔子还快!”所以,赤兔者,好看又跑得快也。

4、的卢

主人:刘备

的卢马,又作的颅,是指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这种马妨主。但这种马一旦被人驾驭,就会非常护主。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卢马速度和强度,都远超名马标准。

5、绝影

主人:曹操

跑起来快得连影子也跟不上,绝影无影。绝影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坐骑。在《魏书》中有所提及:“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

据说,绝影是大宛名马。在曹操和张绣打架的时候,曹操中计不敌,最后绝影带曹操而归,绝影身中三箭竟然仍能极速奔驰,熬得了痛,受的了曹操的重量,是名副其实的名马。

百度百科—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