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才疏尚浅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22 0
  1. 带清字的美好诗句
  2. 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少时因让梨而留有“孔融让梨”典故
  3. 孔融(孔融长大后为什么把母亲杀了)多大了
  4. 孔融是哪个朝代的
  5. 广的组词大全(约50个) 广的词语解释_广是什么意思?
  6. 孔融让梨,最后孔融的死因却是不忠不孝,他的实力真与名声匹配吗?
  7. 带有清字的古诗

孔子之后

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3]

一门争义

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才疏尚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融画像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4]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

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

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

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而闻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都不到。[5]

刚直不阿

后受司徒杨赐征召,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6]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

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

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在受任大将军之后,征辟孔融,

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7]

北海为相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授任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相。[8]

央视版《三国演义》的孔融(郑榕饰)

(7张)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9]

后来,孔融被黄巾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当时袁绍、曹操势力逐渐强大,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要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及其。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成功。[10]

兵败奔逃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11]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12]

参议朝政

孔融像

同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14]

之前,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磾忧愤自己至极,于是呕血而死。等到马日磾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磾都是第一个。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从前国佐敌晋军,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而且袁术越级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与日磾随从,周旋历年。《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春秋》说: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纳了他的意见。[15]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

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

家的法律害了人民。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不用再举了。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最终没有恢复肉刑。[16]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的脸面。[17]

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

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

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

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18]

侮慢权臣

孔融***、画像

(6张)

之前,曹操进攻邺城***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19]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20]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

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

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21]

进贤好士

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再任为太中大夫。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等到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

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

***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

他。[22]

惨遭

《三国演义连环画》孔融之死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24-25]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后来逢赦免才被释放出来。[26]

文学成就

编辑

孔融塑像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说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27]

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27]

但这为数有限的遗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断流传,其中诗歌仅存八首。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总体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 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

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孔融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个人作品

编辑

孔融半身像

《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83载孔融有《春秋杂议难》五卷,集十卷,又有其文及奏疏。[29]

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古文苑》载有孔融《杂诗》2首,但《文选》李善注引屡作李陵诗,真伪莫定。而其诗亦近无名氏古诗一类,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系入《李陵录别诗》。

历史评价

编辑

三国志12的孔融

李膺:高明必为伟器。[27]

陈登: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31]

祢衡: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曹操:世人多***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司马彪: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

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於海岱结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事方伯、赴期会而已。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

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高密郑玄,称之郑公,执子孙礼。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

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32]

张璠: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帝初都许,融以为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

葛洪: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范晔《后汉书》:①

昔谏大夫郑是有言:“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平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

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己。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27]

②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27]

《绣像三国演义》的孔融

刘勰: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34]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陈普:一身撑拄汉乾坤,无那危时喜放言。不受祢衡轻薄误,未容曹操驾金根。[35]

司马光: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36]

苏轼:①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

也。②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

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37]

徐钧: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38]

杨维桢:孔北海,辟一隅。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弥生本独士,罪书空累予。在生承祖亦清俊,献策未为疏。言不听,何取诛?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39]

《三国志通俗演义》: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40]

张溥: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41]

李贽:北海大志直节,东汉名流,而与“建安七子”并称;骆宾王劲辞忠愤,唐之义士,而与“垂拱四杰”为列。以文章之末技而掩其立身之大闲,可惜也![42]

轶事典故

编辑

小时了了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 “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

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

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

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43]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44]

《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忘年之交

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与为交友。”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哭坟不悴

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45]

杀宥之三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当时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梅尧臣赏识,其中有一句的内容说:“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主考官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道:“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才恍然大悟。[46]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画像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

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

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

不为之悲伤的。[47]

带清字的美好诗句

李膺:高明必为伟器。

陈登: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祢衡: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曹操:世人多***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司马彪: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於海岱结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事方伯、赴期会而已。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高密郑玄,称之郑公,执子孙礼。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

张璠: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帝初都许,融以为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

葛洪: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范晔《后汉书》:①昔谏大夫郑是有言:“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平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己。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②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

刘勰: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陈普:一身撑拄汉乾坤,无那危时喜放言。不受祢衡轻薄误,未容曹操驾金根。

司马光: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苏轼:①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②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徐钧: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杨维桢:孔北海,辟一隅。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弥生本独士,罪书空累予。在生承祖亦清俊,献策未为疏。言不听,何取诛?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

《三国志通俗演义》: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张溥: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李贽:北海大志直节,东汉名流,而与“建安七子”并称;骆宾王劲辞忠愤,唐之义士,而与“垂拱四杰”为列。以文章之末技而掩其立身之大闲,可惜也!

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少时因让梨而留有“孔融让梨”典故

带清字的美好诗句

清晓胪传仙仗里,衣染玉龙香细。 —— 俞处俊 《?百字令?》

铁桥归去寻清赏,烂醉仙人白玉壶。 —— 孙蕡 《?罗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 《?登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 《?中秋月?》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李白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李白 《?峨眉山月歌?》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纳兰性德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 《?宿建德江?》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观书有感·其一?》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 《?破阵子·春景?》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 《?清明?》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苏轼 《?阳关曲·中秋月?》

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 徐钧 《?孔融?》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 《?端午?》

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 —— 曹组 《?声声慢?》

蛾眉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 沈佺期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孔融(孔融长大后为什么把母亲杀了)多大了

人物生平 孔子之后

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一门争义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而闻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都不到。

刚直不阿

后受司徒杨赐征召,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在受任大将军之后,征辟孔融,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北海为相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授任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相。

央视版《三国演义》的孔融(郑榕饰)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G、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后来,孔融被黄巾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当时袁绍、曹操势力逐渐强大,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要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及其。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成功。

兵败奔逃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参议朝政 同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之前,太傅马日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忧愤自己至极,于是呕血而死。等到马日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都是第一个。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从前国佐敌晋军,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而且袁术越级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与日随从,周旋历年。《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春秋》说: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不用再举了。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最终没有恢复肉刑。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的脸面。

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

侮慢权臣 孔融***、画像之前,曹操进攻邺城***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进贤好士

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再任为太中大夫。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等到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

惨遭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后来逢赦免才被释放出来。

文学成就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r、应`、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说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但这为数有限的遗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断流传,其中诗歌仅存八首。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总体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 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

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孔融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个人作品 《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83载孔融有《春秋杂议难》五卷,集十卷,又有其文及奏疏。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古文苑》载有孔融《杂诗》2首,但《文选》李善注引屡作李陵诗,真伪莫定。而其诗亦近无名氏古诗一类,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系入《李陵录别诗》。

历史评价 李膺:高明必为伟器。

陈登: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祢衡: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曹操:世人多***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r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咸以自骋骥J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司马彪: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於海岱结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事方伯、赴期会而已。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高密郑玄,称之郑公,执子孙礼。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

张[: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帝初都许,融以为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

葛洪: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范晔《后汉书》:①昔谏大夫郑是有言:“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平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己。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②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

刘勰: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陈普:一身撑拄汉乾坤,无那危时喜放言。不受祢衡轻薄误,未容曹操驾金根。

司马光: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苏轼:①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②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徐钧: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杨维桢:孔北海,辟一隅。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弥生本独士,罪书空累予。在生承祖亦清俊,献策未为疏。言不听,何取诛?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

《三国志通俗演义》: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张溥: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李贽:北海大志直节,东汉名流,而与“建安七子”并称;骆宾王劲辞忠愤,唐之义士,而与“垂拱四杰”为列。以文章之末技而掩其立身之大闲,可惜也!

轶事典故 小时了了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 “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

《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忘年之交

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与为交友。”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哭坟不悴

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

杀宥之三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当时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梅尧臣赏识,其中有一句的内容说:“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主考官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道:“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才恍然大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 史书记载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东观汉记》、《后汉纪》、《资治通鉴》等都有记载。

家族成员 祖先

孔子,孔融的十九世祖。

孔霸,孔融的七世祖,为汉元帝之师,官至侍中。

祖父

孔贤

父亲

孔宙,字季将,官至泰山都尉。

叔伯

孔彪、孔立(一作孔翊)、孔麟

兄弟

孔融兄弟共七人:

孔褒、孔晨、孔谦、孔昱,其余二人名不详。

子女

孔氏,嫁给羊m

另有二子,名不详。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孔融形象与正史相似。为孔子二十世孙,最初任北海太守,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卓,孔融为第十镇。后黄巾贼管亥率兵数万围北海,孔融与之战不利,幸得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刘备亲自引兵三千来救,管亥退走。曹操攻陶谦,孔融与刘备等引兵援救。

后召还为太中大夫,曹操征荆州时,孔融劝阻,被曹操叱退。孔融口出怨言,为郗虑宾客所听闻。郗虑素来与孔融不睦,于是将此事告诉曹操,孔融被下狱弃市。妻子都被诛杀。好友脂习冒险为其收尸。

孔融是哪个朝代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孔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孔融长大后为什么把母亲杀了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孔融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孔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流淌着孔家的血脉。

“融四岁,能让梨”,这一尊敬和友爱兄长的文明之举,1000多年前就被列入了中国古代“童蒙教育”的教科书,孔融也因此被誉为“亲师友,习礼仪”的光辉典范为世所传诵。但其实这一历史典故在历史名册中,却没有明确的记载,据后人推测,可能是杜撰出来,代表了人们崇高的理想境界,说明了孔融在幼年期间有优良品德。

孔融在幼年即享盛名,从此开始了他***、悲剧的一生,他刚正不阿的性格,成就了他,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但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孔融。孔融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命运多舛、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幼年期间虽显出了不凡的人生气概,但也为他未来的悲剧埋下了不幸的***,曹操因久闻他的大名,所以将孔融招进来,但后来种种表现,不得不说孔融跟曹操的性格正好像相撞。

孔融当年忠于曹操,但时间久了他越发觉得曹操这个人其实不同于表面。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孔融跟曹操彻底杠上了。史载,曹操攻打邺城,袁绍家的女子多被掠走,曹丕还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问孔融此话何意,孔融答,想想现在发生的事情就有答案了。曹操讨伐乌桓,孔融又讥笑暗自他不自量力,甚至还揭露了很多大臣们不敢说的话,但孔融能。可孔融却不知,曹操早已经忌惮于他,甚至还认为他是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后来终于找到了理由,将孔融处死。

孔融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

孔融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他也是礼让长者的代名词。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

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

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_、应_、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

孔融是什么朝代人

孔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_、应_、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说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但这为数有限的遗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断流传,其中诗歌仅存八首。

孔融是哪个朝代的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孔融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评价

李膺:高明必为伟器。

陈登: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祢衡: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曹操:世人多***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_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咸以自骋骥_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司马彪: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於海岱结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事方伯、赴期会而已。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高密郑玄,称之郑公,执子孙礼。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

张_: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帝初都许,融以为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

葛洪: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范晔:①昔谏大夫郑是有言:“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平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己。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②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

刘勰: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司马光: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苏轼:①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②晋有羯奴,盗贼之靡。欺孤如操,又羯所耻。我书《春秋》,与齐豹齿。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③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_,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陈普:一身撑拄汉乾坤,无那危时喜放言。不受祢衡轻薄误,未容曹操驾金根。

徐钧: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杨维桢:孔北海,辟一隅。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弥生本独士,罪书空累予。在生承祖亦清俊,献策未为疏。言不听,何取诛?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

罗贯中: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张溥: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李贽:北海大志直节,东汉名流,而与“建安七子”并称;骆宾王劲辞忠愤,唐之义士,而与“垂拱四杰”为列。以文章之末技而掩其立身之大闲,可惜也!

人物生平

孔子之后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一门争义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孔融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他都不到。

刚直不阿

孔融后来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北海为相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_、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后来,孔融被黄巾军将领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

当时,袁绍、曹操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但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什么收获。

兵败奔逃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参议朝政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之前,太傅马日_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_忧愤自己至极,于是呕血而死。等到马日_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_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_都是第一个。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从前国佐敌晋军,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而且袁术犯上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马日_与其周旋已久。按《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春秋》说: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不用再举了。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最终没有恢复肉刑。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的脸面。

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

侮慢权臣

之前,曹操进攻邺城***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进贤好士

建安十三年,孔融再任为太中大夫。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等到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

孔融与名士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自己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

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

惨遭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后来逢赦免才被释放出来。

轶事典故

小时了了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

《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与为交友。”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哭坟不悴

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

杀宥之三

北宋嘉_二年(1057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梅尧臣赏识,其中有一句的内容说:“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主考官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道:“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才恍然大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

主要成就

文学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_、应_、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说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

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但这为数有限的遗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断流传,其中诗歌仅存八首。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总体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

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政治

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他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广的组词大全(约50个) 广的词语解释_广是什么意思?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孔融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评价

李膺:高明必为伟器。

陈登: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祢衡: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曹操:世人多***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司马彪: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於海岱结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事方伯、赴期会而已。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高密郑玄,称之郑公,执子孙礼。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

张璠: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帝初都许,融以为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

葛洪: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范晔:①昔谏大夫郑是有言:“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平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己。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②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

刘勰: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司马光: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苏轼:①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②晋有羯奴,盗贼之靡。欺孤如操,又羯所耻。我书《春秋》,与齐豹齿。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③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陈普:一身撑拄汉乾坤,无那危时喜放言。不受祢衡轻薄误,未容曹操驾金根。

徐钧: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杨维桢:孔北海,辟一隅。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弥生本独士,罪书空累予。在生承祖亦清俊,献策未为疏。言不听,何取诛?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

罗贯中: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张溥: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李贽:北海大志直节,东汉名流,而与“建安七子”并称;骆宾王劲辞忠愤,唐之义士,而与“垂拱四杰”为列。以文章之末技而掩其立身之大闲,可惜也!

人物生平

孔子之后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一门争义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孔融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他都不到。

刚直不阿

孔融后来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北海为相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后来,孔融被黄巾军将领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

当时,袁绍、曹操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但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什么收获。

兵败奔逃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参议朝政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之前,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磾忧愤自己至极,于是呕血而死。等到马日磾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磾都是第一个。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从前国佐敌晋军,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而且袁术犯上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马日磾与其周旋已久。按《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春秋》说: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不用再举了。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最终没有恢复肉刑。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的脸面。

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

侮慢权臣

之前,曹操进攻邺城***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进贤好士

建安十三年,孔融再任为太中大夫。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等到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

孔融与名士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自己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

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

惨遭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后来逢赦免才被释放出来。

轶事典故

小时了了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

《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与为交友。”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哭坟不悴

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

杀宥之三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梅尧臣赏识,其中有一句的内容说:“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主考官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道:“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才恍然大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

主要成就

文学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说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

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但这为数有限的遗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断流传,其中诗歌仅存八首。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总体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

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政治

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他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孔融让梨,最后孔融的死因却是不忠不孝,他的实力真与名声匹配吗?

广的拼音 广的解释 广是什么意思

1、广字的拼音是guǎng ; 2、 广字的解释:(1)(形)基本义:(面积、范围)宽阔(跟‘狭’相对):~场|地~人稀|这支小调流行很~。(2)(形)多:大庭~众。(3)(名)扩大;扩充:推~|以~流传。(4)(名)指广东、广州:~货。(5)广西简称广;限于两广(广东和广西)。(6)姓。

精选部分广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深广造句:耶稣的目标更大、更高、更深广,要比地上可得的自由持久无限倍。然而,各样真正的和平却可在?里面寻得。

解释:程度深范围大:影响~|见识~。

2、广播体操造句:广播体操是 *** 倡导的一种长40分钟的体育锻炼,其中充满了功夫式的突进和踢腿,最早在1951年由 *** 设立,用来训练中国无产阶级应对与资本主义西方国家的作战。

解释:通过广播指挥做的健身体操,一般有音乐配合。

3、广阔造句:曾经是海底的陆地现在成了广阔肥沃的田野,在城市的四周伸展开来,这里曾经有过螃蟹爬行,现在则有驴子择路而行,生长出了海藻和玫瑰花。

解释:广大宽阔:~的国土。

4、广播剧造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播出的广播剧“NauticaemTaim”(用洋泾浜英语说就是“现在是时候了”)中,一个丧偶的父亲开始从事用******的行当?利润可观但对珊瑚危害很大。

解释:专供广播电台播送的戏剧。

5、广播造句:如果入侵者获得了网络10.1.0.0中一台主机的访问权,那么,他可以广播一条“目的地不可到达消息”,声明***G对于他所在网络的所有主机是不可到达的。

解释:(1)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射无线电波,播送节目。有线电播送节目也叫广播。(2)指广播电台或有线电播送的节目:听~。

6、推广造句:我之所以能在最初一年内就在“禅宗习惯”的博客上吸引了如此多的读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将“禅宗习惯”用和其他产品一样的方法推广了它:我将它品牌化了。

解释: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普通话|~先进经验。

7、广泛造句:接下来的例子和概念,基于一个范例,那就是对软件工程机构应用一个价值流图,但是这些概念可以应用于广泛的环境之中。

解释:(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发动群众|~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享受着~的民主自由。

8、广西壮族自治区造句: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解释:简称桂。在我国南部。首府南宁市。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642万(1982年)居民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难、回、彝、水、京、仡佬等族,壮族约占三分之一。农产有稻、玉米、薯类、甘蔗、花生、黄麻、油桐、油茶、烟叶、茶叶、水果(柚、柑桔)等,并产八角茴香、桂皮等。南部培植橡胶、剑麻等热带植物,有大片原始林。北部湾水产***丰富,沿海产珍珠著名。矿产以铝、锰、锡、铅、锌钨、铁、煤为主。工业以钢铁、电力、机械、化学、水泥、制糖、纺织等为主。

9、广播电台造句:多次重复地报道我们的电视和广播电台可能泄露,以及送给外星人侦听者我们的位置,着是一个很流行的看法。但是也是高度质疑一个。

解释:用无线电波向外播送新闻、报刊文章、科学常识和文艺等节目的机构。

10、有线广播造句:他接受了一个在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道上露面的邀请,但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一位公共关系协调员却给电视公司打电话告诉该节目组科纳森“太累了”不能接受***访。

解释:靠导线传送的广播,把声音通过放大器放大,由导线送到装在各处的扬声器发送出去。

11、广告造句:也许因为这些大牌昂贵的价格,或者因为这位那位名流恰巧出现在它们的广告中,这些大牌使我们相信它们更安全。

解释: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

12、广场造句:他负责了两个史上最大的货币干预***:广场协议(该协议使得美元在1985年开始贬值)和1987年的卢浮宫协定(改协定结束了美元的贬值)。

解释: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的场地:天安门~。

13、广袤造句:我们在智利北部的港口城市伊基克待了一个晚上,这是一个悬崖边上的城市,悬崖上便是广袤的沙漠。然后驶向内陆,越过沿海地区进入阿塔卡马沙漠的边缘。

解释:<书>土地的长和宽(东西的长度叫‘广’,南北的长度叫‘袤’):~千里。

14、广东音乐造句:广东音乐以句首弱起、装饰音(帽头花)、音型与节奏的重复、音阶进行和模进为主要特征的创作手法。

解释:主要流行于广东一带的民间音乐。演奏时以高胡、扬琴等弦乐器为主,配以笛子、洞萧等。

15、广博造句:如果麦凯恩参议员在11月取胜,他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长的第一任总统。而麦凯恩希望强调的是自己在军中及国会内的广博经验。

解释:范围大,方面多(多指学识):知识~。

16、广大造句: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为什么在9/11恐怖袭击之前大家都没有察觉?不仅使广大民众,国家***,甚至是当时的“恐怖主义专家”也没预见到。

解释:(1)(面积、空间)宽阔:~区域|拖拉机在~的田野上耕作。(2)(范围、规模)巨大:有~的组织|掀起~的增产节约运动。(3)(人数)众多:~群众|通过这次总结,提高了领导水平,教育了~干部。

17、宽广造句:干我们这行的很多人都缺乏多种多样的经历,所以他们没有足够多的点来进行连接,最后拿出的只是非常线性的解决方案,对问题没有宽广的视角。

解释:面积或范围大:~的原野|道路越走越~。

18、广度造句:我们在平台的健壮性上是非常保守的,所以直到平台的可用性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令我们满意的程度的时候,我们才会发布它。

解释:广狭的程度(用于抽象事物):向生产的深度和~进军。

19、广东省造句:有人注意到,由于另外291,000所住房建造开工,仅仅九月份广东省便上报其当年的配额完成量从66%(国家最低比率)增长到96%。

解释:在我国南部沿海。省会广州市。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930万(1982年)。有黎、壮、瑶、苗、畲等少数民族。作物年可三熟。有棕榈、榕、芭蕉等热带、亚热带植物。海洋渔、盐业发达。矿产***有煤、铁、油页岩及钨、锡等。解放后,钢铁、有色冶金、石油、机械、水泥、化学、造船、煤炭、电力、食品、丝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其中制糖、造纸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

20、广漠造句:这部***里展开的满洲、俄罗斯东部的广漠大地,以及美丽的贝加尔湖等空间,在李光洙的***里具有放浪逃避意识、救赎意识、死亡意识等方面的意义。

解释:广大空旷:~的沙滩上,留着潮水退落后的痕迹。

21、湖广造句:本文选取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对其迁徙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迁入地的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

解释:指湖北、湖南,原是明代省名。(元代的湖广包括两广在内,明代把两广划出,但仍用旧名。)

22、两广造句:东南沿海干暖盖的形成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坝内对流层中低层的暖干空气由南海和两广地区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向东北平移的结果;

解释:广东和广西的合称。

23、广义造句:当然,这是广义的,但是还是有很多额外的糖和脂肪被添加进了食物,当你外出用餐事至少有额外的脂肪在大多数的餐点中。

解释:范围较宽的定义(跟‘狭义’相对):~的杂文也可以包括小品文在内。

24、广厦造句:“银广厦”案曾经是轰动一时的大案,该案波及面广泛,造成的损失巨大,事后,“银广厦”案的主要当事人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解释:大房子。

25、广州起义造句:**的开头播放了一张张黑白定格画面,呈现了人民在水生火热中痛苦挣扎。随后,镜头转向一名缓缓走向断头台的女人(秋瑾),她因支持孙中山广州起义而被捕。

解释: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 *** 等同志领导广州的工人武装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建立了工农民主***(广州公社)。在***军队优势兵力反扑下,起义于13日失败。

26、广韵造句: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宋本广韵》的成书背景、版本情况,学界对该书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解释:宋代陈彭年等人根据隋代陆法言《切韵》重修的一部韵书。

27、广寒宫造句:他儿时曾听过一些神话传说,月亮被称做广寒宫,是个庐云巢霞的仙阙,高挂天上,不染人间烟尘。

解释:传唐玄宗曾梦游月中广寒清虚之府。见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人因称月宫为广寒宫。

28、大庭广众造句:这不仅需要部长们多花费些时间,而且还会暴露一些问题,引发一些提案,在某一个安静的周末暴露在大庭广众之前,起到毁灭性的效果。

典故: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29、见多识广造句:如果一名女性选择一个见多识广的人,那以后她就要面临处理下面这种情况的风险,即她选择的对象可能对和她一起的性经历的回忆并不快乐。

典故: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30、地广人稀造句:亚太地区的居住空间是按照平方米来计算的,特殊功能的空间还需要加价购买,而澳大利亚由于地广人稀,相对来说是个例外。

典故:地方大,人烟少。

31、集思广益造句:进入国际出口市场的第一步是利用你的全球经济和世界文化知识:集思广益的寻找那些你认为对于你所卖的产品市场还是空白的国家。

典故: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32、神通广大造句:凭借这些“神通广大”的催化剂系统,那些电子云和空间位阻各不相同的反应物都能有效地实现交叉偶联,无需针对底物对反应条件优化。

典故: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33、广开言路造句:广开言路与畅通贤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汉代上书拜官的重要特征。

典故: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34、广种薄收造句:当今的旱地农业,需要从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向高效节水农业过渡,需要在更多的人工措施支配下取得较多的作物产量。

典故: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

35、广庭大众造句:母亲每天在家中的行为举止应该始终如一,因为她希望她的孩子在广庭大众之中也这样待人接物。

典故: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36、稠人广众造句:不过,随风飘到美国稠人广众地区的气球只有几个,遇害者也只有俄勒冈州一个妇人和五个孩子。

典故: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37、兵多将广造句:尽管和某些欧洲国家相比,奥斯曼军队已经相当过时,但苏丹麾下仍然兵多将广。

典故: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有关广字组词的词语列表 广的组词 广怎么组词 广的多音字组词 广字组词

广裕、广狭、广盱、广屋、广博、广文、广贲、广疮、广崇、广度、广夷、广剧、广车、不广、陶广、从广、乘广、崖广、淹广、吴广、宣广、兆广、右广、都广、广成、浮广、酆广、敷广、广敞、广道、广厚、广巨、湖广、横广、开广、浪广、扩广、宽广、普广、轮广、两广、睿广、广漫、广舌、广庭、广张、广衍、广座、广坐、广义、广袤、广易、广阔、广土、广术、广乐、广莫、广平、广牡、广骛、广丽、广青、广运、广饶、广延、广播、广被、广城、广捕、广长、广寒、广岛、广广、广场、广爱、广会、广舶、广侈、广利、广从、广席、广舄、广武、广货、广求、广绣、广夏、广宇、广宴、广燕、广闲、广谱、广众、广袖、广轮、广野、广渊、广漠、广陌、广厦、广员、广略、广肆、广虚、广霞、广嗣、广赜、广孝、广覃、广圆、广岸、广告、高广、该广、方广、贰广、繁广、二广、充广、广泛、打广、广斥、广大、广缉、广额、渊广、自广、纵广、众广、延广、殷广、增广、修广、推广、遐广、西广、少广、奢广、深广、李广、饶广、弥广、袤广、恢广、浩广、广宵、广益、广居、广秀、广陵、广庄、广誉、广筵、广内、广远、广修、广柳、广解、广爽、岭广、广源公、广陵散、康广仁、宋广平、软广告、小广播、杨传广、广寒仙、广寒秋、广交会、广长舌、广济王、广播站、广汉羌、广成子、广润王、广域网、广泽王、广莫风、广州泉、广文馆、广元市、广播剧、广利王、广东戏、广州市、广柳车、广武君、广成传、广德王、增广生、鸭儿广、广场剧、广角镜、广寒殿、广东省、广播段、硬广告、广陵涛、广武叹、广寒宫、广莫门、广州湾、广乐钧天、广州起义、广庭大众、广土众民、广师求益、广开才路、大廷广众、大山广川、广寒仙子、稠人广座、推而广之、兵多将广、识多才广、束广就狭、太丘道广、意广才疏、安藤广重、多见广识、电视广播、地广民稀、广东音乐、广播电台、人多智广、齐圣广渊、两广丘陵、李广未封、钧天广乐、京广铁路、进壤广地、见多识广、积思广益、广厦之荫、广阔天地、广田弘毅、广角镜头、广开言路、广袤丰杀、广种薄收、广厦万间、广播卫星、广告颜料、广见洽闻、广播体操、广袖高髻、广陵观涛、广开门路、广夏细旃、广武之叹、广谋从众、广陵散绝、广文先生、广开贤路、广而言之、大庭广众、调频广播、地广人稀、地广人希、地广人众、地广民众、稠人广众、稠人广坐、长才广度、才疏意广、才高意广、才广妨身、众人广坐、志广才疏、鸭儿广梨、宇量深广、有线广播、太平广记、通衢广陌、心广体胖、实况广播、水广鱼大、神通广大、令闻广誉、粮多草广、李广不侯、李广难封、俭故能广、集思广益、集思广议、经多见广、广譬曲谕、广结良缘、积厚流广、莽莽广广、立体声广播、天安门广场、广义相对论、广大教化主、非学无以广才、辛亥广州起义、英国广播公司

带有清字的古诗

前言:"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说的就是孔融。孔融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从小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深入人心,其实这就是在宣传儒家文化,可能单看孔融让梨这件事我们会觉得,孔融这孩子挺懂事,长大一定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但是就这样一个好孩子,最后死因确实不忠不孝,让人大跌眼镜。后世对孔融的评价有褒有贬,今天我们来客观的评价一下孔融这个人。

一,?孔融简介

大家对孔融的印象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孔融让梨是一个乖娃娃,二类是这人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喷子,三类就是孔融才识过人,生不逢时罢了。

其实孔融确实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喷子,而且敢喷曹操,要是有陈琳的才华或许也不至于被曹操杀死,但是他的文笔好像逊色于陈琳。作为孔子的后人,他的文化造诣也算是比较高,毕竟被称为建安七子,才华方面应该没有太多水分,因为曹丕都曾经赞扬过他,曹丕本身也是一个文学成就比较高的君主。

二,?孔融的正面史实

1.?北海为相

孔融刚入朝政的时候,是董卓控制着朝廷大权。董卓这个人比较心急,尚父没有当多久就着急着要把汉献帝撵下台,这个时候孔融还是虎门中郎将,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管好皇帝的警卫团。作为一个连曹操都敢喷的人,董卓算啥,于是看明白董卓的用意之后直接开喷。

按照董卓的脾气,今天孔融喷他,估计明天孔融就直接入土了,但是董卓不敢这样做,主要因为孔融可是孔子的后代,孔圣人的后代,这要是随便杀了天下儒生均心寒,那么董卓可能无人可用。所以董卓只能眼不见心不烦,把他送到北海。

北海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潍坊地区,那个时候古代只有黄河流域才算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往南往北都是偏远山区,山高皇帝远,意味着盗匪,特别是当时的黄巾军很多。不过孔融既然是孔圣人的后人,自然是教化人很有一套,很快就把参加黄巾军的人给教化回来,让他们读书习字,任人唯贤,收纳天下贤士,把北海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是后来遭到了黄巾军的打击报复,被困在城中,于是孔融选择向刘备求援。当时刘备也没有啥名气,听到孔融请求自己援救,开心的不得了,立马派兵解了孔融的围。孔融选择让刘备救他,估摸着也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自己遵从的是儒术,所以不可能找那些篡汉逆贼来救自己。

小结:孔融北海为相,确实将原来盗贼肆掠,黄巾军纵横的北海治理的井井有条,算是他政治上最大的成就,当时人还称其为孔北海,一时间受到天下士人的尊重。但是他请了刘备来帮自己,其实多少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么一个刚直的人,受了刘备的恩惠,未来必定会为刘备说话。

2.?文学成就

被称为建安七子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的文章非常之尖锐,和他的为人一样,比较刚强。文章的内容写的也是积极向上的,推崇儒术,宣扬用人举贤等等。连曹丕都夸奖他好像班固和扬雄一般有文***。

三,负面事实

1.?口出不孝之言

其实是他们自己对自己封建认知产生了怀疑,但是确实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当年不是说孔融让梨的故事多么感人,多么懂得谦让吗?成年后孔融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生孩子其实不是真的多心疼这个孩子,而是他们自己的生理欲望罢了,母亲其实就是一个容器。你能信这句话是建安七子,从小让梨的孔圣人的后人孔融说出来的吗?他一面是劝人遵从孝道,一面又出此言论,实在是让人觉得这人太虚伪了吧,一点道德观念都没有。估计孔子要是知道非要从棺材板里冲出来敲他几下。

四,死因

曹操给他安的罪名就是不忠不孝之人。说实话这个说法放在当时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在天下人眼里这个人可是孔子的后人,而且学术成就很高,把北海治理的很好,为啥就成了不忠不孝,莫非是你曹孟德故意加罪与他?

1.?多次上谏驳斥曹操

这个人最大的性格缺点就是喜欢抨击别人,估计也是自持孔圣人后人,又有点学问政绩就飘了。当年曹操禁酒,为了剩下粮食,毕竟自己四处四处作战怎么可以少了粮食,于是出此政策。但是孔融这下可不愿意了,决定上书抨击曹操的这种做法。曹操的儿子曹丕娶了袁绍的老婆,他也要写信去骂人家曹操,说实话,这样的口无遮拦在官场上要不是看他是当时的学士,估计脑袋十个都不够掉了。

2.?言论有违***

我们说人是需要讲道理的,但是人在讲感情的时候最好不好讲道理,但是孔融就是典型的什么都要讲道理,就像上面提到的父母生子言论,这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不被认可的。虽然听他讲的好像有道理,道理是有,但是人性、***全无,那么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3.?政治立场有误

孔融这点还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他一直尊崇汉室,认为曹操和袁绍都是篡汉的逆贼,这点和他的儒家思想很符合。所以他一直都偏向于刘备,毕竟刘备也是刘家的后人,荀彧虽然也是维护汉朝,但是起码还是看得懂形势,正是因为处处与曹操作对,所以曹操更是容不得他。

小结:曹操开始不杀他,是因为当时孔融在学术界还是很有名声的,就算他骂自己,政治立场不同,也不好找理由直接杀了孔融。但是孔融竟然说出来大逆不道之言,所以曹操有了借口,直接将其全家抄斩。

总结:孔融的一生,文学成就是有的,政治成就是有的,错就错在和杨修一样,长了一个大嘴巴子,什么都想去说,最后祸从口出,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对于汉室,他是至始至终的忠诚,对于儒家学术,他是一个虚伪的推崇者。

带有清字的古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 《 清明 》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彻底清。 —— 李朴 《 中秋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 《 山居秋暝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 《 石灰吟 》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王禹偁 《 清明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 《 墨梅 》

清晓胪传仙仗里,衣染玉龙香细。 —— 俞处俊 《 百字令 》

铁桥归去寻清赏,烂醉仙人白玉壶。 —— 孙蕡 《 罗浮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 《 登高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 《 中秋月 》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李白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李白 《 峨眉山月歌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纳兰性德 《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 《 宿建德江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辛弃疾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 观书有感·其一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 《 破阵子·春景 》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 《 清明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苏轼 《 阳关曲·中秋月 》

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 徐钧 《 孔融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 《 端午 》

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 —— 曹组 《 声声慢 》

蛾眉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 沈佺期 《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