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蹶颠沛是什么意思,屯卒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22 0
  1. 怎么翻译:<寄欧阳舍人书>?
  2. 形容生活的成语
  3. 屯艰的引证解释屯艰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4. 武侯祠中的一对足千秋的一对指的是?
  5. 屯艰的网络解释屯艰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6. 杜甫写的《蜀相》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屯艰的成语有:云屯森立,狼艰狈蹶,屯毛不辨。

屯艰的成语有:屯毛不辨,屯_否塞,屯蹶否塞。2:拼音是、tún jiān。3:结构是、屯(独体结构)艰(左右结构)。4:注音是、ㄊㄨㄣ_ㄐ一ㄢ。

屯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屯蹶颠沛是什么意思,屯卒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艰难。

二、引证解释

⒈艰难。引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三、网络解释

屯艰屯艰(túnjiān)艰难。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关于屯艰的词语

蚁附蜂屯蜂拥蚁屯云屯蚁聚火列星屯云屯席卷狼艰狈蹶云屯鸟散云屯森立蜂屯蚁杂积草屯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屯艰的详细信息

怎么翻译:<寄欧阳舍人书>?

A. 形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成语

形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成语有:无精打***、一蹶不振、心灰意冷、灰心丧气、萎靡不振。

一、无精打***

1、拼音:wú jīng dǎ cǎi

2、释义: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3、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无精打***,自向房内躺着。(译文: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各自回房间躺着。)

二、一蹶不振

1、拼音:yī jué bù zhèn

2、释义: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3、出处:西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译文:因为一次吃食物噎到就不再进食,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

三、心灰意冷

1、拼音:xīn huī yì lěng

2、释义:形容失望至极,失去了进取之心。

3、出处:清·吴樾《与妻书》:吾知其将死之际,未有不心灰意冷。(译文:我明白他在将要死亡的那一刻,没有不感到伤心失望的。)

四、灰心丧气

1、拼音:huī xīn sàng qì

2、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3、出处:明·吕坤《 *** 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译文:所以,意志不坚定、害怕被别人议论的人,常常会灰心丧气,最终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五、萎靡不振

1、拼音:wěi mǐ bù zhèn

2、释义: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3、出处:宋·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译文:到了嘉祐末年,天下的事好像得到了缓解,但仍显得意志消沉。)

B. 一蹶不振的成语解释

词目:一蹶不振

拼音:yī jué bù zhèn

释义: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C.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之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的成语是什么

一蹶不振

yī jué búzhèn 释 义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回不起来。比喻答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 处西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示 例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了。(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用 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一跌不振、 反义词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歇后语关公败走麦城;老婆婆翻跟头。

D. 形容“受了一次打击就爬不起来”的成语有哪些

一蹶不振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萎靡不振、狼狈不堪

E. 形容被困难打倒的成语

蹶不振、意志消沉、心灰意懒、心灰意冷

F. 蹶字开头的成语

一蹶不振、

屯蹶否塞、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艰难竭蹶、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狼艰狈蹶

G. 描写挫折的成语

百折不摧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宋·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百折不屈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百折不移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出处: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出处:《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鼻青眼肿 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狼狈相。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成败利钝 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颠沛流离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反面教员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出处:李娴娟等《血染的爱》:“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员,我们的党可以从这场血淋淋的惨痛的教训中汲取教益。”

丰屋之戒 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出处:《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覆车之鉴 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隗器凭陇而亡,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覆车之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晋书·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矣。”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后车之戒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见噎废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鉴前毖后 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鉴往知来 鉴:审察或引为教训;往:过去;来:未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看破红尘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枯木再生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宋·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枯枝再春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明·无名氏《白兔记·团圆》:“姻缘本是前生定,故令个白兔来引,艰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拉捭摧藏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出处: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命途多舛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前车可鉴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出处:《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性成,前车可鉴。”

前车之鉴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覆后戒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危后则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前辙可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先声后实 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一跌不振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出处: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一蹶不兴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出处:孙中山《兴中会章程》:“乃以庸奴误国,涂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一蹶不振 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以人为镜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以往鉴来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出处:《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以噎废飡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以噎废餐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出处:《南史·贺琛传》:“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今不许外人呈事,于义可否?以噎废餐,此之谓也。”

殷鉴不远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引古证今 用古代的经验教训,证明现实中的事情。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引以为戒 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怨天尤人 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重起炉灶 指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出处: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顿挫,总要使前功尽弃,又来重起炉灶。”

酌古御今 指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观今宜鉴古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出处:《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墙倒众人推 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他虽好性儿,你们也该拿出个样儿来,别太过逾了,墙倒众人推。”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处: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失败为成功之母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出处: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七:“仁庙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犹或时失足。汉顾赵曰:‘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H. 一蹶不振的蹶怎么读

一蹶不振的蹶读jué。一蹶不振,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jué bù zhè,意思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自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译文:一个噎着的原因,就不吃谷食,一个挫折的原因,但确不愿意远行。

近义词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反义词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8)蹶结尾的成语扩展阅读

近义词

一败涂地,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bài tú dì,意思是指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译文:天下正乱,诸侯并起,现在处置的不好,一次失败。我不敢爱惜自己,恐怕不能少,不能保全父兄子弟,这件大事,希望互相推举选择可以的。

反义词

东山再起,汉语成语,拼音是dōng shān zài qǐ,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译文:隐居会稽东山,年过四十又出任桓温司马,屡经升迁为中书、司徒等重要职责,晋室依赖使国家转危为安。

形容生活的成语

转:

《寄欧阳舍人书》译文

去年秋天派去向您请求写碑志的人回来了,承蒙您赐我的信和您所撰写的先祖父的神道碑铭,反复拜读,感激和惭愧之情一起涌上心头。碑铭所以在世上有显著地位,因为它的作用与史书相近,但也有与史书不同的地方。大概史书对于一个人的善恶无所不写,而碑铭大概是古人中那些有功有德,有才有行,有志有义的美德的人,惧怕后代人不知道,便一定要写一篇碑铭来显扬。有的把它放在家庙,有的保存在墓中,它的作用是一样的。***使那人行为丑恶,还有什么可以写在碑铭上呢?这是它所以和史书不同的地方。碑铭的写作,能使死者没有什么遗憾,活着的人得以表达他对死者的尊敬。好人喜欢自已被得到表彰,就勇于自立;坏人没有什么可以记载的,就羞愧而且恐惧。至于那些具有广博的才能,通达的识见,义烈忠节,美言善行的人,都能在碑铭中见到,足以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警戒劝勉意义,不是近于史书,难道还会同别的什么相近呢? 到了世道衰败,作为人的子孙,都一心想褒美称扬他故去的亲人,而不再根据事理。所以即使是行为丑恶的人,都力求刻石立铭,用来向后代夸耀。撰写碑铭的人既然不能拒绝而不写,又因为他的子孙所请托的,倘若写上墓主丑恶的东西,就是不合人情,于是碑铭开始不真实了。后代要写碑铭的人,应当要观察所撰写的对象。倘若所托非人,就会记载得不公正和不正确,所写的碑铭也就不足以流地于当代并流传到后代。所以千百年来,朝迁的公卿大夫直到乡里的人士,无不撰有碑铭,但能够流传下来的大概很少。它的原因不在别的,就是所托非人,记载得不公正和不正确的缘故。 既然这样,那么,谁是撰写碑铭而能尽到公正和正确的合适人选呢?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大概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他对于恶人,就不会接受为他写碑铭的请求,对于一般的普通人,他就能分辨清楚。而人们的行为品德,有的人心地善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却不那么好;有的人内心奸邪,而外面表现得很善良;有的人善恶相差悬殊,而不容易如实地指出来;有的人实际表现要大于他的名声;有的人的名声要大于他的实际表现。如同用一个人,不是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怎么能够辩别他而不受迷惑,评议他而不徇私情?能够不迷惑不徇私情,就达到公正而且正确了。倘若所写的人文辞不擅长,那么,在人世间还不能流传开来,于是又在于他的文章能加倍胜人了。所以说: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难道不是这样吗? 然而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虽然有时在当代并存,也许几十年或一二而年才能出现。这种人传世是这样的困难,碰到他又是这样的困难。像先生的道德文章,本来就是所谓几百年才能出现的。先祖父的言行卓然出众,幸而遇到先生,得以写出公正和正确的神道碑铭,这碑铭能流行于当代并流传到后代是毫无疑问的了。而世上的读书人,每每看到传记中所记古人的事迹,到了他可以感人的地方,就往往极为伤心,在不知不觉中流步了眼泪,何况读的人是他的子孙呢?更何况是我曾巩呢?我追慕仰望先祖父的德行,而考虑用什么办法使他的事迹流传,就可以知道先生推恩一次赐我的神道碑铭,可以泽及我的三代,我感激和报答之心,应该怎样回报呢? 可是我又想到,像我这样的浅薄迟钝,而先生加以奖励提携;先祖父的艰难颠沛,境遇不好,一直到死,而先生加以表彰显扬。这就使世上魁伟杰出的罕见人士,有谁不愿进拜于先生的门下呢?那些隐世之士,有谁不希望世道的转煤变呢?善行,有谁不愿意去做?干坏事,有谁不羞愧而畏惧呢?作为人的父亲,祖父的,有谁不想教导他的子孙呢?作为人的子孙的,有谁不想让自己 父亲,祖父得到尊宠荣耀?这几种美行,全都归功于先生。既拜受承蒙赏给神道碑铭,且冒昧进言说了要请你撰写的原因。来信中告谕先祖世系相传的世次问题,岂敢不领受教诲而加以详细考查。承蒙作铭,甚感羞愧,不再赘言了。

屯艰的引证解释屯艰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描写生活的成语,欢迎阅读参考!

1. [熬姜呷醋]比喻生活清苦。

2. [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3. [草衣木食]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4. [并日而食]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5. [布被瓦器]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

6. [***椽不斫]***:柞木。比喻生活简朴

7. [乘轻驱肥]乘好车,驱良马。形容生活奢华。

8. [吃着不尽]吃的穿的,享用不尽。比喻生活富裕。

9. [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10. [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11. [恶衣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12. [粗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13. [粗袍粝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14. [饮水啜菽]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15. [饥餐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16. [瓦器蚌盘]泛指粗陋的食器。形容生活俭朴。

17. [饭糗茹草]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18. [足食丰衣]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19. [釜鱼甑尘]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20. [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难。

21. [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22. [褐衣不完]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23. [褐衣蔬食]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24. [荒****]不知羞耻。形容生活糜烂。

25. [家无斗储]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形容生活窘迫。

26. [乘坚策肥]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27. [乘坚驱良]坚:坚固的车子;良:好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28. [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29. [恶衣粝食]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30. [粝食粗衣]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31. [朝升暮合]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32. [身名俱泰]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

33. [敝衣粝食]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34. [破衲疏羹]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35. [齿甘乘肥]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36. [布衣蔬食]蔬食:粗食。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清苦。

37. [贪声逐色]贪爱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荡。

38. [食不重味]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39. [鲜衣美食]鲜:有光彩的。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

40. [象箸玉杯]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41. [咬姜呷醋]形容生活清苦。

42. [敝衣枵腹]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

43. [衣单食薄]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44. [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45. [玄酒瓠脯]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46. [三饥两饱]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47. [一饥两饱]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48. [食不充饥]犹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49. [暮爨朝舂]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50. [丰衣足食]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51. [坐不重席]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52. [衣马轻肥]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53. [韦裤布被]韦:熟皮叫韦,生皮称革。熟皮作裤子,粗布作被。形容生活很节俭。

54. [朝趁暮食]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55. [食不餬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56. [箪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57. [典妻鬻子]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58. [菲食薄衣]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59. [乘肥衣轻]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60. [雨卧风餐]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61. [麦饭豆羹]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62. [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63. [糠豆不赡]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64. [陋巷箪瓢]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65. [日食万钱]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66. [清闲自在]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67. [鼎铛玉石]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68. [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69. [枕稳衾温]形容生活舒适安逸。

70. [衣轻乘肥]衣:穿。轻:轻暖的裘衣;肥: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驾驭肥壮的马。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71. [饔飧不继]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72. [屯蹶否塞]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73. [鹑衣鷇食]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74.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75. [饫甘餍肥]饫:饱食;餍:吃饱。饱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76. [惊风怒涛]比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77. [饱食暖衣]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78. [三平二满]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79. [釜中生鱼]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80. [等米下锅]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81. [短褐不完]短褐: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完:完整。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

82. [鹑居鷇食]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83. [财竭力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84. [财殚力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85. [财殚力竭]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86. [省吃俭用]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87. [暖衣饱食]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88. [流离颠沛]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89. [漂蓬断梗]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

90. [流落天涯]天涯:天边,指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到处漂泊。形容生活不安定,极为困苦。

91. [忍饥受饿]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92. [千金一掷]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93. [骄奢*逸]原指骄横、奢侈、荒*、放荡四种恶习。后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无度。

94. [恶衣蔬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同“恶衣菲食”。

95. [饥飡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同“饥餐渴饮”。

96. [身名两泰]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同“身名俱泰”。

***. [醉死梦生]像在醉梦中那样昏昏沉沉度日。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糊里糊涂。

98. [布衣粝食]形容生活清苦。同“布衣蔬食”。

99. [残花败柳]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100. [败柳残花]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101. [甜酸苦辣]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

102. [乐业安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103. [食不充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餬口”。

104. [饥寒交至]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105. [饥寒交凑]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106. [蓬生麻中]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107.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长在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108. [地上天宫]形容生活环境的美好,犹如在天宫一样。

109. [居不重茵]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同“居不重席”。

110. [粗衣粝食]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111.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112.[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113. [二满三平]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114. [鹑居鷇饮]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同“鹑居鷇食”。

115. [禽息鸟视]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116. [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117. [含冰茹檗]檗,黄檗。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同“饮冰食檗”。

118. [流离颠疐]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

119. [流离颠顿]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

120. [颠仆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颠沛流离”。

121. [牵萝补屋]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描写生活的成语相关文章:

1.描写生活的成语及解释

2.春节生活的成语

3.态度和生活的成语

4.描写生活的作文

5.描写成语故事的成语

6.描写日的成语

7.描写数字成语

8.神态描写的成语

点击展开全文

***中的一对足千秋的一对指的是?

屯艰的引证解释是:⒈艰难。引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屯艰的引证解释是:⒈艰难。引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结构是:屯(独体结构)艰(左右结构)。 注音是:ㄊㄨㄣ_ㄐ一ㄢ。 拼音是:tún jiān。

屯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艰难。

二、网络解释

屯艰屯艰(túnjiān)艰难。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关于屯艰的成语

屯毛不辨云屯森立屯蹶否塞屯_否塞狼艰狈蹶

关于屯艰的词语

云屯鸟散蚁附蜂屯蜂屯蚁聚蜂屯蚁杂屯毛不辨云屯蚁聚云屯席卷蜂拥蚁屯云屯森立火列星屯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屯艰的详细信息

屯艰的网络解释屯艰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这一对是《隆中对》附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诸葛亮《隆中对》产生的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铤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川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拼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充、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图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z]《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湖北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古隆中。在隆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象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汉承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就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祖刘邦,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二、《隆中对》踌躇满志,制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此时刘备正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并不甘心寄人篱下,急切地盼望壮大实力,以求能实现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刘备对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闻,据《襄阳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风雏。”,因此,当徐庶力荐诸葛亮时说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四十七岁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三顾茅庐”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与他志同道合,可以信赖的明主,便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观察与分析和盘托出,并且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隆中对》的历史局限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又为刘备谋划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建基立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这在后来形势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为争夺荆州地区,吴、蜀不惜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留驻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占领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来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军,“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刘备集团势力的发展,不仅对曹魏集团是一种威胁,对孙吴集团也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又暂时结成同盟。孙权趁关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虚的时机,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了关羽。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惜倾巢出动,沿长江而下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蜀汉再也不能对孙吴构成威胁,这时倒是曹魏对孙吴的威胁更加显现。于是,孙吴向蜀汉“遣使请和”,蜀汉与孙吴又结成了抗曹联盟。由此可见,“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之间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条件的。

二、荆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提法,也逐渐了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诸葛亮《隆中对》认为在军事战略上要分两步走:首先利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二州;然后再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等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对曹魏实施两面夹击,以达到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提出战略决策发展的,刘备集团先后夺取了荆、益二州。此时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天下有变”的东风了。

然而,荆州的失去,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战略条件。失去荆州,使得蜀汉***处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军事上丧失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遥相呼应,两面夹击曹魏的可能。

尽管诸葛亮后来与孙吴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来自孙吴方面的威胁。同时诸葛亮对蜀汉***在政治上加强治理,整顿吏治,举贤任能,调整了蜀汉集团内部,主要是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和原属刘璋的益州集团的关系;经济上则大力奖励耕战,务农植谷;军事上治戎讲武,为北伐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训练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兵。为了安定蜀汉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亲率大军南征,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领的叛乱。同时,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以给军国之用;并挑选劲卒万人编入蜀军,号曰“飞军”,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但仅管如此,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是最弱的。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汉和曹魏两国力量过于悬殊,蜀汉以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之地的曹魏,失败是必然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诗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深感惋惜。

杜甫写的《蜀相》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屯艰的网络解释是:屯艰屯艰(túnjiān)艰难。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屯艰的网络解释是:屯艰屯艰(túnjiān)艰难。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拼音是:tún jiān。 结构是:屯(独体结构)艰(左右结构)。 注音是:ㄊㄨㄣ_ㄐ一ㄢ。

屯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艰难。

二、引证解释

⒈艰难。引王_运《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_颠沛。”

关于屯艰的成语

云屯森立狼艰狈蹶屯_否塞屯蹶否塞屯毛不辨

关于屯艰的词语

云屯席卷蜂屯蚁杂蜂拥蚁屯云屯森立屯毛不辨云屯蚁聚蚁附蜂屯火列星屯蜂屯蚁聚狼艰狈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屯艰的详细信息

杜甫《蜀相》赏析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

——杜甫《蜀相》赏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鎔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 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