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么意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哪本书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20 0
  1. “四海之内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王臣”什么意思
  2. “普天之下,某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于哪本书中?
  3. 天下是皇帝的,还是皇帝是天下的
  4.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于哪儿?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写于西周末年,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实施分封制的意义有:⑴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⑵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⑶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⑷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四海之内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王臣”什么意思

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解释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x0d\ \x0d\《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x0d\陟彼北山,言***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_,忧我父母。\x0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x0d\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x0d\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x0d\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x0d\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x0d\全诗六章。首章怨恨繁重的公差加在自己身上,给父母带来忧愁;次章说同为王臣,却劳逸不均, 自己差事特别繁重;第三章自我庆幸年轻力壮,还能应付四方奔走的差役;第四、五、六章连用十二个“或”字,两两对举,具体揭示了劳逸不均的事实。诗人在这一系列鲜明的对照中,尽情地倾诉了心中的不平和牢骚,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

“普天之下,某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于哪本书中?

该诗句出自春秋时期《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意思是作为一国之君,普天之下的土地都属于他一人,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臣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么意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哪本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文如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释义

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溥(pǔ):古本作“普”。遍及;率,沿着、顺着;滨,边,边缘。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wáng):此“王”代指“王法”,不是指具体的王。表达王权的权威性、唯一性。原文应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出处

陟彼北山,言***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gǔ),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qú)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全诗六章。首章怨恨繁重的公差加在自己身上,给父母带来忧愁;次章说同为王臣,却劳逸不均, 自己差事特别繁重;第三章自我庆幸年轻力壮,还能应付四方奔走的差役;第四、五、六章连用十二个“或”字,两两对举,具体揭示了劳逸不均的事实。诗人在这一系列鲜明的对照中,尽情地倾诉了心中的不平和牢骚,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

示例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是皇帝的,还是皇帝是天下的

出自《诗经·小雅·北山》

《孟子》.卷九.万章上.第四章(摘录)

...咸丘蒙曰:...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於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译文:咸丘蒙说:...《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舜之父)怎能不做他的臣子?

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这个意思。说的是(作者抱怨)为‘王事’而不能奉养自己的父母。是说都是君王的事,只有我有才能、更辛苦。所以,解说《诗经》的人,不能因为文字(对文字望文生义)影响了对诗的辞句的理解;不能因为辞句而影响了对诗的主题的理解。要通过自己对诗的领会,去理解作者的思想;这才能懂得诗的真正含义。如仅仅停留在辞句的表面意义,那么,《云汉》诗中有『周馀黎民,靡有孑遗』就成了‘周’剩下的老百姓,没有再活下来的了——如果这是真的,那‘周’就没有后代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于哪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解释为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我为贤,却派遣不停。

此语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全诗共五章,下面引前二章:

第一章:

陟彼北山,言***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译文:登上北山,***摘枸杞。健壮男子,日夜不息。王家差事,无尽无休;思我父母,令我忧愁。]

朱熹《诗集传》解释说:“大夫行役而作此诗,自言涉北山而***杞以食者,皆强壮之人而朝夕从事者也。盖以王事不可以不勤,是以贻我父母之忧耳。”

第二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译文: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我为贤,派遣不停。]

《诗集传》解释说:“言土之广,臣之众,而王不均平,使我从事独劳也。不斥王而曰大夫,不言独劳而曰独贤,诗人之忠厚如此。”

《毛诗序》说:“《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已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 注曰:“笺云:‘此言王之土地广矣,王之臣又众矣,何求而不得?何使而不行?……王不均,大夫之使而专以我有贤才之故,独使我从事于役,自苦之辞。”

由此来看,此诗是针砭周幽王政治弊端的,这就告诫执政者,要注意做事公正。治国不能没有差役,但是,国土广博,官员众多,不能偏劳几个人,鞭打快马,却使有些人只顾享受清闲。从诗中的主人公来说是幽怨之情,但对执政者来说则是借鉴。在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