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险如夷的意思_视险若夷的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15 0
  1.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反义词”的词语有哪些?
  2. 商君列传的注释
  3. 在后汉书关于曹操的记载
  4. 以在文言文的
  5.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
  6. “孙子兵法”的创作者是谁?

Ⅰ 一个成语中含有两对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

厚古薄今、弃暗投明、大同小异、厚此薄彼、

深入浅出、喜新厌旧、有头无尾、出生入死、

视险如夷的意思_视险若夷的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无独有偶、前俯后仰、早出晚归、藏头露尾、

左推右挡

是非曲直、轻重缓急、悲欢离合、古今中外、

阴晴圆缺

Ⅱ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都有哪些

化险为夷

行险徼幸

履险如夷

履险若夷

视险如夷

视险若夷

出夷入险

雅俗共赏

***暗降

明争暗斗

明来暗往

明查暗访

明珠暗投

明推暗就

明抢暗偷

明廉暗察

明枪暗箭

明察暗访

暗斗明争

第一个和第三个是反义词的成语:来龙去脉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天经地义

南腔北调

内忧外患

出生入死

藏头露尾

大材小用

前因后果

前俯后仰

南来北往

有始无终

翻天覆地

左思右想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

第二个和第四个是反义词的成语: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天经地义

弄***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九死一生、水深火热、文武双全、冰天雪地,一心二用,天南地北,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夜长梦多

东张西望,因小失大,天长地久,出生入死,开天辟地,瞻前顾后,上行下效、深入浅出、借尸还魂、买空卖空、内忧外患、异口同声

声东击西、三长两短、凶多吉少、不进则退、大同小异、大公无私、承上启下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厌旧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舍生求死

七上八下

进退两难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

弱肉强食

水深火热

早出晚归

取长补短

大惊小怪

九死一生

异口同声

街头巷尾

生离死别

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

眉来眼去

柳暗花明

洋为中用

前俯后仰

里应外合

好逸恶劳

前赴后继

深入浅出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

转危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推陈出新

貌合神离

顾此失彼

左邻右舍

惊天动地

开天辟地

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

人来人往

承前启后

反败为胜

化敌为友

化险为夷

去粗取精

阴差阳错

虎头蛇尾

天崩地裂

一决雌雄

阳奉阴违

乐极生悲

无中生有

有勇无谋

人情冷暖

前仰后合

掐头去尾

求同存异

左右开弓

左拥右抱

左右逢源

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

大同小异

Ⅲ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

恃强凌弱:[shì qiáng líng ruò] 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避强击弱:[bì qiáng jī ruò] 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锄强扶弱:[chú qiáng fú ruò] 指消灭 *** 势力以帮助弱小势力,铲除 *** ,扶助弱者。

扶弱抑强:[fú ruò yì qiáng] 指扶助弱小,压制 *** 。

济弱锄强:[jì ruò chú qiáng] 为帮助弱者,铲除 *** 。

大呼小叫:[dà hū xiǎo jiào]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

大惊小怪:[dà jīng xiǎo guài]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大头小尾:[dà tóu xiǎo wěi] 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左顾右盼:[zuǒ gù yòu pàn] :指向左右两边看。

左宜右有:[zuǒ yí yòu fú] 形容多才多艺,什么都能做。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

左右两难:[zuǒ yòu liǎng nán] 指左右为难意为两面为难,指不容易决定,事情棘手。

左右开弓:[zuǒ yòu kāi gōng] 原意指双手都能射箭,出自唐朝安禄山的典故,现可指代双手都能做事

左思右想:[zuǒ sī yòu xiǎng] 多方面想了又想。

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 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搀前落后:[chān qián luò hòu] 抢前落后,不整肃。

鞍前马后:[ān qián mǎ hòu] 原指随从将官出征,后比喻跟随在别人后面,小心侍候。

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 成语,继承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承,承接;启,开创、开始

空前绝后:[kōng qián jué hòu] 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

前仰后合:[qián yǎng hòu hé] 形容大醉或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前怕狼,后怕虎:[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前因后果:[qián yīn hòu guǒ] 前因后果是指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

前仆后继:[qián pū hòu jì] 前面的扑倒了,后面的接上去。

前呼后拥:[qián hū hòu yōng]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承上启下:[chéng shàng qǐ xià] 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近义词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不差上下:[bù chā shàng xià] 为不分高下,差不多。

不上不下:[bù shàng bù xià] 形容进退两难,被夹在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出自《庄子·达生》。

Ⅳ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朝三暮四、舍生忘死、贪生怕死、承上启下、顶天立地、来龙去脉、扬长避短、眼高手低、黑白分明、前呼后拥、礼尚往来、阴阳怪气、左右逢源、先人后己、始终如一。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意思是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贪生怕死,tān shēng pà sǐ,意思是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承上启下,chéng shàng qǐ xià,解释为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顶天立地,dǐng tiān lì dì,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来龙去脉,lái lóng qù mài,原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像龙体一样起伏。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或一个人的来历。

扬长避短,yáng cháng bì ǎn,意思是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眼高手低,yǎn gāo shǒu dī,形容眼界过高,而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黑白分明,hēi bái fēn míng,比喻是非界限很清楚

前呼后拥,qián hū hòu yōng,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礼尚往来,lǐ shàng wǎng lái,意思是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

阴阳怪气,yīn yáng guài qì,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意思是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先人后己,xiān rén hòu jǐ,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始终如一,shǐ zhōng rú yī,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

Ⅳ 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

1、声东击西

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释: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举例造句: 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2、大公无私

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举例造句: 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

3、前赴后继

拼音: qián fù hòu jì

解释: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出处: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举例造句:波涛汹涌的海浪,奔腾着,咆哮着,没有尽头。

Ⅵ 左右反义词的成语大全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 来去分明。 得失荣枯、欢乐。。 文武兼备、始末。 来回来去: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 进退无依。同“祸福惟人”,急迫: 犹言进退无路,常混在禾苗中。比喻用勾结,不容易决定: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贵贱高下。: 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头和尾相互接应。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也指进退两难。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表里。 始终不易。 天地剖判。 天地长久。 内外夹攻:猜测: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指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无有伦比。 进退狼狈。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东西易面。 死生存亡,因而难以行动: 表里如一。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同“兴灭继绝”:比喻困境: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延续。 沉浮俯仰: 指把阴和阳搞差了: 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不锋利。 古今中外。姑婿与侄婿的互称。 祸福无常: 指增减变动。 纵横天下。,谓嗜书好学,因而难以行动,衡量。首鼠;置: 上下一心。同“进退消息”。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踌躇。夕。 奖罚分明。: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引伸为顺利,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能坚持: 指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兴旺:得利。 良莠不齐: 与夺,有理还是无理。 进退存亡。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左右***获;奸:同时。 进退路穷。同“公私两济”。指守信用。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同“进退无路”、灾祸。指能坚持。 归去来兮。 进退触篱: 公私交困、荣耀: 上下: 论:指上一辈与下一辈,迟疑不决。 进退无门:武艺。成功或失败;自如。 成败兴废: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指用途可大可小;继。 表里一致: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源;急: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指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 得失在人: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比喻明劫暗偷:即内外。: 终始若一。形容局势或斗争的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文: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形容无处容身。同“进退无据”: 指从古代到现代、不幸。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变易,指进退两难: 进退两难。。 进退狐疑。 阴阳惨舒: 指仕途的迁升或降职。 始终若一: 黑白分明,利害相连。同“纵横开阖”。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没有定数,估计: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进退可度。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后退: 常用做客套话。也指进退两难;驰骋;里、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指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晚上。 进退亡据。 始终不渝: 垂。 阴阳怪气;陷于困境。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毫不含糊。。 公私两便。形容态度多变: 表里山河。 表里相应: 犹天诛地灭: 比喻清浊混乱,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危,自古以来没有过的。旧时用以强调应严守封建礼教。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能文能武。:东西方向,一直不变: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春夏为阳: 是。也形容情况复杂: 共同享受安乐。形容处境十分困难:遇到:恩惠。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进退中绳: 吉凶祸福: 兴亡继绝。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 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憎。 祸福相依: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是非得失。 疑信参半。打开闭合不受拘束,转变。 始终如一:不受阻碍和拘束: 宠:狗尾草: 把黑的说成白的、时势的盛衰:危险。 加减乘除。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成败: 悲伤。 上下同门,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 前进和后退都难。同“进退中绳”:得到与失去、事物: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开始: 正确还是不正确: 喜怒无常。:放。比喻为天地所不容、离散: 在天下任意往来,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同“进退有度”,好运接连不断。 恩怨了了: 存。 进退跋疐。,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开合自如: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 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保存。 表里受敌。亦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进退无途: 吉祥: 好处和坏处: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亦作“文武兼济”。 长幼有序,引申为预测。: 吉凶。,对的说成错的,因而难以行动: 哭笑不得。。比喻处境困难: 是非之心。 进退失据。 左右图史:对: 犹天诛地灭: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交: 古以秋冬为阴: 纵横。 公私两济: 长幼尊卑: 进退双难。。 祸福由人。 存亡续绝。 进退荣辱:外表: 哭也不好,后退也无路:结束。也指进退两难: 指半信半疑: 指生活劳苦。 轻重缓急,混杂在一起。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 左右两难。 纵横开阖: 兼施。 白黑分明: 颠倒: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水源: 指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同“进退有度”;怨,是非不明: 形容时间悠久。: 始,黜退不合格者,进退两难、无可非议的道理、兴盛与衰败: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 白黑不分:接续。 是非颠倒。指四时的变化。形容无处容身。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进退维艰: 周围都是图书:危急,表示大家一样:开合。形容无处容身,又通俗: 绝。: 卜。。 进退失踞。 祸福有命: 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成败论人,得益和损失,舒缓,引申为祸福。比喻把主次。 来去无踪。 祸福之门。,成功与失败。同“东西南北”;衰:南北方向。,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 表里相依: 指前进。形容处境十分困难,多***材料。比喻事物的主次;捭阖: 常: 男女之间有严格区别;末,冷言冷语: 进退首鼠。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淳正。 动静有常: 凹凸不平。 安危与共。 贵贱无常。 本末源流。 表里不一: 正确与错误。指行动合乎规范、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男女有别,指进退两难。: 进退可否、是成是败。比喻事情无法决定。流,不间断: 犹表里如一、生存,谓众心齐一。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地位高低: 表: 前进无路: 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笑也不好。 黑白混淆,不能预测: 犹言进退两难: 犹表里如一: 兴盛,相互转换,串通做弊。: 雅俗共赏。 上下交困;续: 渝。 成败得失:吉利与不吉利:锋利: 反正拨乱;始。后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莠: 指周文王: 犹言进退两难。 得失参半。也指进退两难:兴盛: 犹言开天辟地,快要。指大逆不道。形容英勇战斗;犹豫不决。 进退有度: 纵横驰骋;卜;兴,人世间,灾祸和幸福。同“始终如一”: 归: 表里、死亡,食无定时;谷。 内外交困。 纵横交贯: 两面为难:恨: 进退有节。同“进退维谷”。 进退惟谷;武: 缓急相济:天地之间,出仕和退隐。 进退触籓。 始终不懈: 喜欢。 进退惟咎,因而难以行动: 缓: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左右为难:保存。 东西南朔、普天下或方向: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相当于“是”,无处容身。,无处容身,右也不是。 是非曲直、到处: 指增减。 进退履绳。早晚之间。即得失相当: 刚柔相济: 进退两难,或是死了。或是活着。 进退为难,将白的说成黑的: 指操纵自如:救助。里里外外都处于困难的境地:树梢,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 进退消长。 进退裕如。同“进退无据”。: 进退两难: 宠辱不惊。 成败利钝: 兴盛和灭亡。形容进退两难: 指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 存。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 反正还淳,行踪不定: 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自始至终。把是非弄颠倒了、“文武兼全”: 指辈分大小: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同“进退触籓”。。比喻处境困难: 得。,进退两难,使之恢复安定: 本: 自始至终、各地。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返回、耻辱: 首尾相应:占卜。同“进退无所”。 存亡继绝: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文武全才。;变化。 吉凶未卜。 祸福相倚、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公私两利。即得失相当: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存亡安危。也形容字迹:困境。形容很尴尬。 进退迍邅,从国内到国外,一直不变,一会儿生气。 阴阳交错;续: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 得失成败:开始: 前进无路。 进退消息,没有阻挡:仇恨。: 内外互相应合:合纵连横: 指灾祸消失。 白黑颠倒。 祸福同门。。 有无相通: 旦。。: 男女老少: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是非口舌: 指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内外,不相上下。比喻研究学问,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进退两端,兴起或衰退: 表里。容。好人坏人都有。同“进退两难”: 从里:接近。 小大由之: 进退失所: 利害得失。 贵贱无二: 轻重失宜、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上上下下一条心: 比喻玩弄手法。成功与失败。 存亡未卜。指白黑不分。 表里为奸。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 没有比得上。也形容情况复杂: 指居处无定之人:错乱,绝不含糊: 纵: 进退不定。 进退出处。 生死攸关、相互依存的:宽容。失。同“反朴还淳”,所向无敌: 利。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比喻胜负未定,内有高山。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形容进退两难:得到与失去: 左右手都能射箭。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很象谷子。指守信用;废。 表里相符。 本末倒置。 旦夕之间,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治理乱世:常规: 指国家和百姓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恩怨分明: 逢: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形容处境十分困难: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 指操纵自如。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 天地诛灭: 男女老小。后比喻是非颠倒: 恩: 无门、成功。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得到的与丢掉的: 常:接续,春夏舒快。无论是进还是退: 指四方。。 文武差事、幸福。同“进退无措”:树根:废弃:完结。形容处境十分困难: 生存或者死亡,有怨报怨 纵横交错。亦作“祸福由人”。谓指挥失策。关系到生和死。形容进退两难: 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进退两难。意为秋冬忧戚。 盛衰兴废。 盛衰荣辱。 生死关头,该罚的罚。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回去吧: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视听淆乱。 终始不渝: 无论是进还是退:水源: 对高贵和卑贱的人态度一样,制造混乱。后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进退无所:所。常用比喻事态已经到了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后退均无所凭依,意到笔随。 褒贬与夺,无处容身。 进退失措。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进退中度,违背;非: 上下同欲:内心。天地所不能容纳。 左右逢源。 兴亡祸福。 主客颠倒,文武双全: 喜怒哀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祸绝福连、聚会。 是非分明。指归隐乡里。恢复灭亡的国家: 维。 纵横开合: 易: 指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都是命中注定的、先后:衰败。 里外夹攻。: 算术的四则运算。同“进退维谷”: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天地诛戮。 文武双全。形容局势万分危急,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把错的说成对的。外有大河: 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评论。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 指祸福皆人自取,无处容身,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了了。 进退无措: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比喻短时间内: 功败垂成: 易;变化。。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比喻为天地所不容,违背。 天地经纬: 互通有无: 上下一心。指有恩报恩:按照。无法预测是福是祸。 进退损益。恢复灭亡的国家,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软硬兼施: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正常,空间广阔。 祸福倚伏: 源: 东西南北。比喻事情无法决定: 旧时迷信认为。: 该赏的赏。 祸福惟人;困。 天地不容: 终: 形容态度怪癖: 指极其紧要的契机或时刻。 进退维亟:给予或夺取: 形容人。同“长幼有叙”: 踪:虚伪狡诈: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画面清楚。: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改变。 生死存亡,得到的与失去的: 指关系密切: 生存或者死亡: 旦夕第一个字和第二个是反义词的成语以及解释 进退唯谷,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缓急轻重: 左也不好: 雌雄未决: 得失。 得失相半。。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男女老幼。同“左图右史”: 复归于朴实。 饥饱劳役: 一会儿高兴,进退两难: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是非颠倒。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结束:文才。。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 左右逢原: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受宠受辱都不在乎: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轻重倒置。,互相依存:规律,引伸为挫折: 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 合。 公私兼顾。同“天长地久”: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存亡绝续。 彼此彼此;印。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 表里相济: 指祸与福之所从出,法则。比喻空前的: 攸: 指得与失: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 进退无据。泛指时间久远,迟疑不决。同“进退维亟”、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 原指学问工夫到家后,互相接济,延续下去。同“进退两难”。同“天地诛灭”: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 祸福无门: 指进升合格者。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 上下其手。指生死存亡的关键,不可捉摸: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改变: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悲哀: 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安危相易:失利,顺利或不顺利,后退无门: 从里:宠爱。。;横。泛指一切遭遇,荣耀或耻辱: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 成功或失败,非常顺利:指内外。。指作战相互接应: 旦夕之危。形容危险逼近: 天地。 爱憎分明: 进退有常,因而难以行动,则触处皆得益。: 泛指所有的人、罪孽深重的人与事:清清楚楚:错:同时施展: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 无论是进还是退:早晨: 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左右开弓,应付裕如。 祸福相生: 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不间断。 文武之道: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上下同心。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指增减: 得失、快乐:脚印。原指赏识广博。亦作“生死存亡”: 前进;济。 纵横捭阖:和缓。。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终: 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形容关系密切: 泛指所有的人,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进退无路。 长幼有叙,进退两难、衰败: 指东西方向颠倒: 盛: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 泛指所有的人,适合,共同承担危难。 进退失图。 进退维谷,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纵马疾驰: 悲欢离合。亦作“长幼有序”。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亦指到处飘泊: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形容无处容身、恼怒。 进退应矩。 终始如一

Ⅶ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成语有:

大同小异

喜新厌旧

出生入死

东倒西歪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内忧外患

前倨后恭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反义词”的词语有哪些?

履的意思:鞋子,革履。

郑人买履[ zhèng rén mǎi lǚ ]?

1.?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2.?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意思: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3. 示例:至今,不相信自己,只按教条办事,像郑人买履的人还大有人在。

3.?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郑人买履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郑人买履

商君列传的注释

1、上蹿下跳

读音:shàng cuān xià tiào

释义:到处蹿跳,到处蹿蹦。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含贬义)。

出处:不详。

造句:她一进门就上蹿下跳。

2、里应外合

读音:lǐ yìng wài hé?

释义:应:接应;合:配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则这官吏知情;外合里应;将穷民并。”

造句:尽管敌人防守严密,但大家的里应外合很快奏效,最终拿下了山头。

3、前仆后继

读音:qián pū hòu jì

释义: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清·秋瑾《吊吴烈士樾》:“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造句:无数英豪前赴后继,奋勇牺牲,他们的事迹将与世长存。

4、来龙去脉

读音:lái lóng qù mài

释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出处:明·吾邱瑞《运壁记·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种种合格;乃大富贵之地。”

造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家才知道她的做法是对的。

5、苦尽甘来

读音:kǔ jìn gān lái?

释义:甘:甜,比喻幸福。 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过个苦尽甘来。”

造句:l他们过了半辈子的苦日子,现在总算苦尽甘来了。

在后汉书关于曹操的记载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①,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②,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③。会座病④,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⑤,将奈社稷何⑥?”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⑦。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⑧,王色不许我⑨。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⑩,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①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②刑名之学: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一派。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名,指言论或主张。③进:推荐、保举。④会:适逢,正赶上。⑤有如不可讳:倘有不测。不可讳,亦作“不讳”。死亡的婉转说法。讳,忌讳,隐瞒。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国家怎么办呢?有托付何人的意思。社稷:国家***的代称。社,土地神。稷,谷神。以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故以代称国家。⑦嘿:同“默”。⑧言:指推举。若:你。⑨色:脸色,神情。⑩疾:快,迅速。?禽:同“擒”拘捕,捕捉。?悖:荒唐,糊涂。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①,东复侵地②,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③。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④,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⑤。鞅复见孝公,益愈⑥,然而未中旨⑦。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⑧。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⑨,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⑩。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13)。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14)。”

①缪公之业:指秦穆公修德行武,开拓疆土,争霸诸侯的事业。详见卷五《秦本纪》“孝公元年令”。缪,通“穆”。②东复侵地:指原属晋国的河西地区。晋献公死去以后,流亡在外的晋公子夷吾为了争夺君位“使人请秦,求入晋”,并表示“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及夷吾立为晋君,“背约不与河西城”。秦穆公十四年(前646),晋乘秦饥,兴兵攻秦,结果晋惠公夷吾反被秦生擒,只好与秦盟,“献其河西地”。后来“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把原先割让给秦国的河西之地,又重新夺回。见卷五《秦本纪》,参见卷三十九《晋世家》。③让:责备。④说:规劝,劝说。帝道:相传为尧舜等五帝治理国家的方法。⑤这一句的意思是景监再向孝公请求召见公孙鞅。⑥益愈:反复前日之论,稍加修正。由帝道渐入王道。⑦未中旨:未能与孝公的心意相合。⑧王道:即三王之道。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之道。⑨霸道:即五霸之道。指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的齐桓、晋文之道。五霸,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他们多凭借武力威势治理国家,开拓疆土。⑩厀之前于席:身上跪在席子上向前膝行。厀,通“膝”。古人席地而坐,膝盖挨着席子。?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邑邑:同“悒悒”。郁闷不乐。(13)说:同“悦”。愉快,喜悦。(14)比德:比量德行。

孝公既用卫鞅①,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②,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③;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④。愚者暗于成事⑤,知者见于未萌⑥。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⑦。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⑧;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⑨,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⑩,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13);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14)。”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15)。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16)。”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①卫鞅:商鞅为卫国人,故称。下句“恐天下议己”,是说孝公欲从商鞅之言而变法,可是又怕天下议论他,不是说商鞅“恐天下议己”。②疑:犹豫不定。③以上二句的意思是说,超出常人的人本来要被世俗非难的。④敖:通“謷”。嘲笑。《商君书》或作“骜”,或作“訾”。“骜”通“訾”。“訾”,毁谤。⑤暗:不清楚,不明白。⑥知:通“智”。未萌:未发露、察觉。⑦虑:事先谋划、创始。⑧法:效法。故:指成法。⑨易民:改变民风民俗。⑩缘:依照,沿袭。?王:成王,统一天下。?五伯:即五霸。(13)制:被制约。(14)不肖:不成材,没出息。(15)器:指古代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16)多:推重,赞扬。

令民为什伍①,而相牧司连坐②。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③,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④;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⑤,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⑥。事末利及怠而贫者⑦,举以为收孥⑧。宗室非有军功论⑨,不得为属籍⑩。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①什伍:户籍编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②牧司:检举,监督。连坐:一人犯法,其他人连带治罪。坐,因犯……罪。③分异:分家另过。这是为繁殖人口,发展生产。④率:标准。⑤僇力:即“戮力”。尽力,致力于。⑥复其身:免其本身劳役或赋税。复,免除。⑦事末利:从事工商业。末,非根本,不重要的事物。古代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⑧收孥:拘挚本子,没收为官奴婢。孥,奴婢。⑨宗室:此指王族。⑩属籍:家族的名册,谱牒。?差次:等级次序。差,等。分别等级。名:占有。?芬华:比喻显荣。即显赫荣耀。

令既具①,未布②,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③,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④,以明不期。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⑤,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⑥。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⑦。明日,秦人皆趋令⑧。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⑨,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⑩,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13),诸侯毕贺。

①具:准备就绪。②布:颁布,公布。③国都市南门:指都城后边市场南门。古代国都建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④辄:就。金:古代货币单位。⑤期年:一整年。⑥法:处罚、治罪。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⑧趋令:遵照新法执行。⑨乱化:扰乱教化。⑩冀阙:古代宫庭外公布法令的门阙。冀,记。出列教令,当记于门阙。(11)阡陌:纵横交错的田塍。南北叫阡,东西称陌。封:聚土作为标志。疆:划定疆界。(12)劓:古代割掉鼻子的刑罚。(13)致胙:天子把祭祀用的肉赐给诸侯,表示荣宠的特殊礼遇。

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宠涓①。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②,都安邑③,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④。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⑤。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⑥,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⑦,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昂将而击之。军既相距⑧,卫鞅遗魏将公子昂书曰⑨:“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昂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昂,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⑩,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①见卷五《秦本纪》、卷四十四《魏世家》、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②领阨:山岭险要处。领,通“岭”。阨,通“隘”,狭隘,险要。③都安邑:建都安邑,亦即以安邑为都城。④界河:以黄河为界。⑤病:与上句“利”对举。⑥畔:通“叛”。⑦乡:同“向”。⑧相距:两军接近,尚未交战。距,通“拒”,抵御。⑨遗:致送,赠予。书:信。⑩数:屡次、频繁。?三家分晋以后,河西之地属魏。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①。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②。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③,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④,内视之谓明⑤,自胜之谓强⑥。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⑦。’君不若道虞舜之道⑧,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⑨?”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⑩;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13)。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14),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15),至言实也(16),苦言药也(17),甘言疾也(18)。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19),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20),被褐食牛(21)。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22),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23),三置晋国之君(24),一救荆国之祸(25)。发教封内(26),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27)。由余闻之(28),款关请见(29)。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30)。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31),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32),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33)。今君又左建外易(34),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35),日绳秦之贵公子(36)。《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37),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38)。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39)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40),持矛而操阘戟者旁车而趋(41)。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42)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43),劝秦王显岩穴之士(44),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45),秦国之所以收君者(46),岂其微哉(47)?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①怨望:怨恨。望,埋怨责备。②从孟兰皋:经由孟兰皋的介绍。③戴者:指善于治理政事而受到百姓爱戴的人。④反听: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⑤内视:自我省察。⑥自胜:自我克制。⑦自卑:谦虚,卑下自守。尚:尊重。⑧前一“道”为遵循。后一道为主张、道理。⑨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和五羖大夫比,谁更贤能。孰与,用于比较,与……比,哪个……。五羖(gǔ,股)大夫:即秦名相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晋所俘虏,随秦穆公夫人即晋公子夷吾的姐姐随嫁到秦,后逃离秦国,在宛地被楚人捉获。穆公闻其贤,就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把他赎回,与谈三日,穆公大悦,“授之国政”。这与下文赵良所云颇不同。见卷五《秦世家》参见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原文“伊尹为庖,百里奚为虏”段关于百里奚的注文。⑩掖:同“腋”。胳肢窝。?诺诺:答应之声,有顺从、附合的意思。?谔谔:直言的样子。(13)这两句的意思是,武王让大臣们直言谏诤,国家就昌盛;纣王的大臣们不敢提意见,因而灭亡。墨墨:通“默默”。不言,无声息。(14)诛:责怪。(15)貌言华:表面上动听而实际虚浮的话。(16)至言:真实的话。(17)苦言:逆耳的话。(18)甘言:献媚奉承的话。(19)事:师事。(20)粥(yù,育):通“鬻”。卖。(21)被:同“披”。穿。食:给……吃。(22)加:凌驾。百姓:指贵族。(23)东伐郑:据《左传》载,鲁僖公三十二年,驻军于郑而代郑设防的秦国大夫杞子派人送回信息,说郑国让他负责掌管北门的锁钥,如果秘密派军前来,郑国就可以得到了。于是,秦穆公召五羖大夫百里奚之子孟明等三人东袭郑。其事在三十三年。及至孟明等到了滑国,发现郑国已有所防备,怕“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就灭滑而还。按这次秦“东伐郑”,《左传》不及百里奚本人事,只载当初被百里奚推荐的蹇叔曾谏穆公不要“劳师以袭远”。卷五《秦本纪》述及百里奚与蹇叔哭送出师事,卷三十九《晋世家》、卷四十二《郑世家》则未及其事。(24)三置晋国之君:卷五《秦本纪》载,秦穆公九年(前651),晋献公去世,发生里克之乱,流亡在梁的晋公子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穆公许之,使百里奚将兵送夷吾归国为君,是为晋惠公。秦穆公二十三年,在秦国做人质的晋公子圉听说晋君病,怕晋君去世以后他仍被留在秦国,而晋“更立他子”为君,于是逃离秦国归晋。转年,秦穆公二十三年,晋惠公去世(《春秋》在明年,《左传》在是年)子圉立为晋君,后谥为怀公。秦怨恨圉逃跑归国,于是迎送当时流亡在楚的另一位晋公子重耳归国为君,是为晋文公,此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事。参见卷三十九《晋世家》、《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25)一救荆国之祸:当指晋楚城濮之战。据《左传》载,鲁僖公二十七年(是年亦秦穆公二十七年,即前633年)冬,楚成王与陈、蔡、郑等国围宋,宋派人到晋国告急。转年春二月,晋用先轸谋与秦、齐结成抗楚联盟,秦穆公派其子甯(nìng,佞)率师参战。夏四月晋、宋、齐、秦抗楚盟军大败楚师于城濮,从而保卫了宋国,制止了楚国的北侵。荆国,即楚国。救荆国之祸,即救楚伐宋之祸。参见卷三十九《晋世家》。又《索隐》谓救荆国之祸“朝周是也”。此说也不无根据,盖此战结束以后,晋文公、齐孝公、宋成公、蔡庄公等盟践,以尊周室。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按晋城濮之战大败楚师,似与百里奚相秦并无多大关系,此战主要是晋和晋名将先轸在起作用。又,由初置晋国之君的秦穆公九年中经“一救荆国之祸”的秦穆公二十八年,到“东伐郑”的秦穆公三十三年,其间有二十四年之久,与上文“相秦六七年”不合。又,梁玉绳《史记志疑》云:“奚之为相,未知的在秦穆公何年。”卷五《秦本纪》载:秦穆公“以五羖羊皮”赎百里奚入秦,是其五年事(前655),穆公与“语三日”,大悦,于是“授之国政”。据此,百里奚相秦,大概就在是年吧。当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由“年已七十余”而“授之国政”的秦穆公五年到“东伐郑”的秦穆公二十三年,则百里奚当已近百岁,甚或已逾百岁。所以,判断赵良的话是否合于史实,太史公的记述是否确凿,百里奚的年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26)发教:施行德化。封内:境内。(27)八戎:泛指诸戎部族及其国家。(28)由余闻之:卷五《秦本纪》载,由余的先人原系晋人,所以,他会说晋国话。我王“闻穆公贤,故使由余观秦”。后由余降秦,“穆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上句“八戎来服”,盖指此。(29)款关:叩关,即入关求见。款,叩,敲。(30)相杵:捣米时发出相应的呼声。(31)嬖:宠爱,宠幸。主:荐主,保举的人。(32)骏刑:严峻的刑罚。骏,通“峻”。(33)以上二句的意思是说,教化百姓比命令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边的行为比命令更迅速。(34)左建外易:违情背理地建立权威,改变法制。左,失正。外,失中。(35)南面:古代君王坐北朝南。寡人,君之谦称。指商鞅被封商於之地,号商君。(36)绳:约束,纠正。引申为逼迫。(37)以上四句诗出自《诗经·鄘风·相鼠》第三章。遄,快,迅速。(38)为寿:敬酒,致礼。此引申为褒扬,恭维。(39)以上二句诗,《诗经》未载。可能是逸诗。(40)骈胁:肌肉壮健,不显胁骨。骖乘:乘车时居于右者,即陪乘。多指警卫人员。(41)阘(xī,希):长戟。旁:同“傍”。依傍,靠近。(42)《书》曰二句;《尚书》里没有。《索隐》谓此是《周书》之言,孔子所删之余。(43)鄙:边邑。此指偏远僻静的地方。(44)显:显扬。引申为重用。岩穴之士:隐居山林的贤能之士。(45)捐宾客:舍弃宾客。这是对死亡的委婉说法。(46)收:逮捕,拘压。(47)微:少。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①。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②,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③。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④!”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⑤。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⑥。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⑦。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⑧,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①舍:住。后一“舍”为旅店。②客人:旅店主人。③舍人:住店的人。验:凭证。路引一类的***件。坐之:即店主人与住店的人一起判罪。④敝:通“弊”。弊病,害处。⑤内:同“纳”。交纳。⑥徒属:封邑中的部属。⑦卷十五《六国年表》谓商君死彤地。⑧车裂:古代酷刑,以车撕裂人体。俗叫五马分尸。徇:示众。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①。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②,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③。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④!

①天资:天性。刻薄:残忍。②迹:考察,追究。干:求取,这里是游说的意思。③发明:证明,说明。④有以:有缘故,有因由。

以在文言文的

不管《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写的,其成文于三国当世这一点是得到普遍认可的,所以极具史学参考价值。如关于曹操军事和用人的这一段记载就很值得推敲:

“曹操智计殊绝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於南阳,险於乌巢,危於祁连,逼於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在下不才,却对此深感兴趣,仅就自己所知对此段作一下简单的解释,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1、“困於南阳”

这个简单,是指在宛城被张绣偷袭(宛县是南阳郡的首县)。这场仗,曹操连马都被射死了,的确是很危险。

2、“险於乌巢”

这个也很明显,指得是在官渡之战中偷袭乌巢一事。此战绝不像演义中那么轻松,足可当一个“险”字。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网友燕京晓林兄的《官渡战役双方实际参战兵力探讨》一文。

3、“危於祁连”

这个最难解,很多书上都注“史实不详”。后汉书上称祁连为天山,是匈奴的一个聚集地,汉武帝时期曾派兵征讨过,不过三国志上并没有曹操远征西域的记载,所以这两个“祁连”并不是一个地方。(西域之路在汉末因断绝,直到魏文帝时期也仅是打通道路)

考虑到“祁”字原有盛大之意,常用于山名,所以在下猜测“危於祁连”中的“祁连”也是一处山。由此,我细查曹操一生用兵,大致上可能有两处:

一是在征汉中前:“(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郃、朱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三国志武帝纪),此战有些艰苦,语见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军自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险阻,军人劳苦;公於是大飨,莫不忘其劳。”

二是征高干之时:“(建安)十一年春正月,公征干。干闻之,乃留其别将守城,走入匈奴,求救於单于,单于不受。公围壶关三月,拔之。”

此战也颇为麻烦,耗时3月之久。曹操在自己的诗《苦寒行》 中说道:“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结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可见行军之难。

对于这两处个人倾向于第二处,因为第一处至多算是小劳,而第二处才算得上是大劳至“危”。网友宏睿兄调查后称:“山西有一县名为祁县,祁县距晋阳不远,且其东为太行,当地人曾称此段山为祁山,疑此祁连为祁县之山。”此说甚合我见。

4、“逼於黎阳”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七年)绍自军破后,发病欧血,夏五月死。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

此黎阳之战虽史载不详,但前后耗时竟打半年之久,据说战况极为惨烈,作为进攻方的曹操一时也找不到乌巢那样的好时机,也只好硬攻了。所以最后虽胜了,但损失也很大。也许因为这个,曹操随即***用郭嘉缓攻袁氏兄弟,并离间袁氏兄弟的计谋

5、“几败北山”

这也有着争议,一说:“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此处明说“北山”,且称“公军”、“公前锋”,疑因如此就把这场仗算到曹操头上了。网友燕京晓林兄称:“没有记载曹操亲自参加了北山的这次小规模作战。”根据此议,在下细想也是如此,这场仗的规模远比不上并列在一起的其它几场仗的规模,于是个人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

另一说:“(建安二十年)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剽、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三国志武帝纪)

表面上看,此战似乎与“几败”(差点失败,这里“几”作几乎、差不多解,如古语“几为所害”)不沾边,但三国志另一处却对曹操退军的目的有着不同的说法。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武皇帝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故大将军夏侯敦、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未还,夜迷惑,误入贼营,贼便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兵后,语敦、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敦前自见,乃还白武皇帝,进兵定之,幸而克获。此近事,吏士所知。”

同处又引杨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

同传注引世语又说:“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县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总之此胜带有运气因素,正和“几败”之意。唯一值得怀疑的是,文中提到的是“南北山”,而没单说“北山”。对此在下有两种解释:一出于行文工整,后出师表中重点提战斗主要发生的北山,而把次要的南山给省了;二是这里的南山、北山这部分山一并被叫做“北山”,是地名。因为云别传中的“北山”就在阳平关附近,很有可能两说只是同地而不同时。

6、“殆死潼关”

这是指战马超:“(建安十六年)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

这里虽有西凉兵勇的记载,但未有与战不利之意,更谈不上演义中的割须弃袍了。所以“殆死”指得是随后的渭水避箭。

这段三国志许褚传写得详细:“(许褚)从讨韩遂、马超於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

由于渡渭水目的就是迂回绕过潼关,是潼关攻略战的一部分,所以后出师表上称“殆死潼关”。

总结,关于这六件曹操用兵不利的记载,有五件只是说曹操在行军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危险,只有南阳一件是遭人偷袭,算得上是一败,不过此败也主要不在军事原因。所以后出师表引来这些事也不能说明曹操用兵存在着什么漏洞,只能证明“人算不如天算”这个无奈的观点了。

下面就是讲用人了。

7、“五攻昌霸不下”

三国志先主传中:“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此处只说一攻不克,其它几攻就不知道在哪里的,因为三国志上再无它处“昌霸”的记载,不过仍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首先,“昌霸”是人名还是地名?与后面的“四越巢湖”中的“巢湖”对照,“昌霸”似乎是地名,但在下翻遍了后汉书和晋书的地理志,也未见昌霸之地。若说“昌霸”只是一个不到县级的小城,以这次造反的规模来看也是不妥。所以普遍认为“昌霸”是人名,这个人就是昌豨,资质通鉴就是这么考证的:“东海贼昌豨及郡县多叛操为备。备众数万人,遣使与袁绍连兵。”(资质通鉴卷第六十三 )

上面这件事就是对刘备传里那件事的复述,所以很可能昌霸就是昌豨的误记(毕竟后出师表出自于《默记》,背错个字是很正常的,裴注三国志中就有高翔=高详=高祥,费曜=费繇这样的事情),也可能昌霸是昌豨的别名(如三国志中陆逊=陆议,廖化=廖淳,王平=何平),总之昌霸是指昌豨的可能性非常大。

关于昌豨,原依附于吕布,吕布死后就依附于曹操。所以刘备造反之时,他跟着起哄就是叛乱。估计海贼出身的昌豨虽懂得弃弱就强的生存道理,但没眼光看出曹操、袁绍哪个会赢,于是在双方之间辛苦的跳来跳去。三国志于禁传上称“昌豨复叛”,可见昌豨跳槽不止一次。曹操那时正全力对付袁绍,自然没精力理他,每次只派菜将弱兵去应付应付,所以才有“五攻昌霸不下”之说。击败袁绍后,曹操派于禁去,一次就搞定了。昌豨与于禁有旧,本想通过于禁再次依附曹操,结果谁料被于禁大义灭友,直接给卡嚓了。

8、“四越巢湖不成”

巢湖在淮南,就是合肥附近。“四越巢湖”指得是曹操在合肥侧进攻孙权,自赤壁之后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战斗,再算上其它小规模的,估计总共凑出四次之多。

曹操这两次与吴交战,个人认为与其说是伐吴,到不如说是主动防守更为合适,毕竟合肥战事最早还是由孙权挑起来的。虽然双方谁都没占到对方的土地,但同表面上看还算是曹操胜了,并没有因用人不当而导致伐吴***失败的记载。曹操伐吴带去的人极杂,估计后出表上只是根据结果泛泛而谈罢了。

9、“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

可能不少人初看到李服都是一头雾水吧?李服是谁,胡注资质通鉴上称:“李服,王服也。”结合后汉书和三国志,可知王服就是王子服。晕,绕了这么半天弯才归到我们还算熟悉的一个人物身上。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所以后出师表上题李服指得就是董承谋反,虽然董承等人事未发就被曹操逮着,全宰了,但毕竟跑了一个刘备,之后一直给曹操捣乱。曹操其实是很看中董承,给他车骑将军当,军衔上比曹操自己的司空还大,对刘备也不亏待,给他左将军+豫州牧。结果这帮被曹操“任用”的人不思图报,反而要害曹操,即“图之”,勉强也算用人之失吧(难道后出师表上也认为曹操应该把刘备尽早宰了来免除后患,汗。。。)。

不提刘备情有可原,那为何不题董承偏题王子服呢?具体的只有问后出师表的作者了,但有一点值得一提,王子服的身份也许并不简单,下面这段引自《细说三国》:“另一位同谋者,偏将军王服,即使有兵,也不会甚多。这王服,《先主传》写作“王子服”,似乎可能是“皇子服”。有待详考。《献帝起居注》这本书上说,董承向王子服说:“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犹是也。”这“子楚”是秦国昭襄王的孙儿、孝文王的儿子,其后被吕不韦支援,回到秦国取得王位,成为历史上的庄襄王。董承拿子楚的故事来说服“王子服”,以秦国的子楚来与王子服相比,很象是要推翻曹操,废掉献帝,另立“王子服”的意思。是否这“王子服”是桓帝或灵帝的一个儿子“皇子服”;或是某一位有王爵的宗室的儿子“王子服”。《三国志》称他为“王子服”,《后汉书》改称他为“王服”,《资治通鉴》也只称他为“王服”。可见范晔与司马光均不曾把《献帝起居注》之中董承对王子服说的话,当作一回事来推敲。”

也许在后出师表作者眼中,王子服比董承更具份量吧。

10、“委夏侯而夏侯败亡”

这个很明显,夏侯指得就是夏侯渊。三国志夏侯渊传:“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此战具体过程虽中说纷纭,但从整体上说也是夏侯渊自己不慎而败亡于军事的。如在同传中记载:“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虽然曹操看出夏侯渊有过于勇猛的缺点,但也不能就因为此就把夏侯渊撤了吧?虽然选将主要看能力,但也不能不考虑资历,这样才能不失众人之心。幸好曹操把优秀将领张郃搁到夏侯渊身边,才使得汉中之军在大败之后不至于全军覆没。

总结,关于用人这几条,除了夏侯渊之事有些道理外,其它的都是泛泛而谈。总之像关羽失荆州,马谡败街亭这样的用人失误在曹操身上是不好找的。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

1. 以—— 在古文中有几种意思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兼词,同于此,于彼,如风雨兴焉。

4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疑问副词,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

=============================================

至于“许”、“微”

许,有“允诺,答应”的意思,如“安陵君其许寡人”

也有“些许,少许”的意思。

微,是些微,少许的意思。

这两个字都没有太多意思。

2.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3. 以在文言文中所有的意思词性,解释,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释义 yǐ

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

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

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4.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以”字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5.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1、会意。

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备无患。”

译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存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必定要以无名无形的"道"作为根源。无才是天下万物的本原。

3、取得,获得,占有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译文:如能占为已有,这将为称王打下基础。

4、相当于“或”,或许 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 译文:因此***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用。

出自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二、以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

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2、凭借;仗恃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译文:如果要想使国家富裕就要依靠农业,如果要拒敌于国门之外就要依靠军队。3、认为,以为 出处:春秋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我以日始出。”

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4、做,从事 叶绍钧《倪焕之》:“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

5、原因,缘故 《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译文:为什么居留长久?一定有原因难表达。

6、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出处:南朝·佚名《世说新语·自新》:“俱以情告。” 译文:把所有的真实情况都告诉你。

7、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出处:清·龚自珍《病梅馆记》:“以其智力为也。”

译文: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8、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出处:清·《谭嗣同传》:“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译文:于8月13日在街头斩首。

9、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译文:可是我却凭借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

10、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出处:清·周容《芋老人传》:“载以来。” 译文:多年以来。

11、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译文: (如果韩魏)战胜不了秦国,那么(秦国)将使他们后面的追随者灭亡12、才 出处: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想起当初祖父,冒着风霜雨露,斩断荆棘开辟,才有了现在这点立足之地。13、表目的或结果等 出处:春秋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列子·汤问》:“智叟无以应。”

译文:河曲智叟是那个嘲笑愚公的聪明人,即住在河的拐弯的地方的聪明老头。 14、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出处:清·姚鼐《登泰山记》:“日观以西峰。”

译文:在西峰观看日落。扩展资料 一、以字形演变 二、以组词:以前、以为、以及、以便、以资。

1、以来:[yǐ lái] 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

2、以外:[yǐ wài] 方位词。在一定的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外。

3、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以上的词义类似大于等于但不完全等同于大于等于;在程度,阶段这类无明显界限或界限不明显的使用场景,以上等同于大于等于。4、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 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6. 以 在古文中的所有用法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孙子兵法”的创作者是谁?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出生入死、贪生怕死、顶天立地、承上启下、七上八下。

一、出生入死

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自:他们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不至于还闹气。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用于赞扬人英勇无畏

近义词历尽艰险、杀身致命、奋不顾身、身经百战、出入生死、冲锋陷阵、粉身碎骨、万死不辞、南征北战、舍生忘死、入死出生、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反义词贪生怕死

二、贪生怕死

解释: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自:他们没有一个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们知道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曲波《林海雪原》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贪生畏死、怕死贪生、舍生忘死、视死如归、欣生恶死、贪图享受、爱生恶死、临阵脱逃

反义词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前仆后继、骁勇善战、宁死不屈、以身许国、舍死忘生、不避斧钺、殉身不恤、舍生取义、死不旋踵、骁勇善斗、万死不辞、不知死活、从容就义、誓死不屈、齿剑如归、临危不惧、殒身不恤、同归于尽

三、顶天立地

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自: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示例: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补语;用于人

近义词威风凛凛、巍然屹立、傲然挺立、柱天踏地、顶天踵地、气概不凡、英姿勃勃、顶天而立

反义词低头折节、瞻前顾后、低头哈腰、特立独行、卑躬屈膝

四、承上启下

解释: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出自:宋·张炎《词源·制曲》:“想一下头如何起,尾如何结,须要承上启下。”

示例:这两段文字中应有几句承上启下的话。

语法: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彻上彻下、起承转合、承先启后、束上起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五、七上八下

解释: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示例: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心里老不自在。 沙汀《烦恼》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近义词忐忑不安、忐忑不定、心神不定、犹豫不安、惴惴不安

反义词心安理得、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孙武的。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

、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

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

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

,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

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

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

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

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第二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

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

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

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

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

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

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

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

①:“忌”加“艹”头。

谋攻第三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

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

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①□②,具器械,三

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

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

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

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

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

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

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

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

①:[车贲]。

②:“温”字“氵”旁换“车”旁。

军形第四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

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

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

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

,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

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

,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第五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

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

,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

,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

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

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

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

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

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

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

①:“瑕”的“王”旁换“石”旁。

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

,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

,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

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

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

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

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

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

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

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

,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

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

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

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

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第七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

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

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

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

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

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

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

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

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

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

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

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

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九变第八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

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

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

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

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

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

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第九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

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

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

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

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蒹葭

、小林、□①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

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

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

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

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②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谆谆□③□③,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

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

,必谨察之。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

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

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

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

①:“翳”加“艹”头。

②:[垂瓦]。

③:[讠翕]。

地形第十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

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

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

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

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

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

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

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

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

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

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

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

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

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

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

,胜乃可全。

九地第十一

孙子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

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

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

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

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

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

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

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

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

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

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

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

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

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

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

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

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

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

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

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

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

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

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

败。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

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

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后如脱兔,

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孙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

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

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

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

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

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用间第十三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

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

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

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

,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

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

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

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

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

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

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

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

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

,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