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邦宁的意思_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13 0
  1. 同学们对“民为邦本”这一概念有什么新认 识吗?
  2. 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A.春秋诸侯争霸 B.
  3. 《典籍里的中国》里演员语言上有哪些,让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4. 请问到底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谢谢!

正确的说法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文章首句就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祖父(大禹)曾经训示我们说:人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轻贱失礼。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稳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虽说此训不一定都是夏禹原话,但这的确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

本固邦宁的意思_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扩展资料:

中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性质有所不同,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基本上是“天命”论笼罩下的民本思想,属于“天命顺民命”的类型。

夏商周的统治者认为,君权是天命赋予的,但天命是顺从民意的,如果统治者不体恤民力,不修德政,天命就会根据民心所向转移到新君那里。如《尚书》之《五子之歌》《汤誓》《泰誓》三篇文章,就代表了夏禹、商汤、周武三王的民本思想。

同学们对“民为邦本”这一概念有什么新认 识吗?

1.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简略来说,就是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政令的施行要合乎民意,行为要合乎礼法,以德教人主,刑法惩治为辅。

2.民惟邦本,有时也作“民为邦本”,这一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

3.《夏书》的佚文有“后非众无和守邦”的说法。

4.孔子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

5.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

6.荀子说:“君者,舟也。

7.庶人者,水也。

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9.孟子则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

10.《春秋谷梁传》则说“民者,君之本也”。

11.西汉的贾谊具体地指出“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新书·大政》)。

12.唐太宗李世民则总结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的道理。

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的深思? A.春秋诸侯争霸 B.

人们是立国之本,人们生活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定。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其大体意思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要求执政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法宝。

《典籍里的中国》里演员语言上有哪些,让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固”可以理解为安定、团结,意思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这句话同唐朝魏征纳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民本意思的表现。有了百姓,才会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有君,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有国家的太平、强盛,这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故选D。

请问到底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谢谢!

《典籍里的中国》里演员语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让人值得学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意思是典籍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文化知识,传承着他们的智慧,可以帮我们拓展视野,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也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作为一个***,必须心系民生,始终为老百姓考虑,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此,才可以得到民众的拥护,实现长治久安。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类节目。

正确的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释义: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典出:《尚书·五子之歌》

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释义: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惟:唯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扩展资料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语,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这篇歌词是大禹的五位孙子在被放逐途中回忆皇祖训诫、抒发怨愤之情的文章,文章首句就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祖父(大禹)曾经训示我们说:人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轻贱失礼。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稳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虽说此训不一定都是夏禹原话,但这的确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

中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性质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基本上是“天命”论笼罩下的民本思想,属于“天命顺民命”的类型。夏商周的统治者认为,君权是天命赋予的,但天命是顺从民意的,如果统治者不体恤民力,不修德政,天命就会根据民心所向转移到新君那里。

如《尚书》之《五子之歌》《汤誓》《泰誓》三篇文章,就代表了夏禹、商汤、周武三王的民本思想。商汤在讨伐夏桀之罪的《汤誓》中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武王在讨伐商纣王的《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正因为统治者明白天命顺民命的道理,所以统治者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尤其是“小国周”统治者从“大国商”的灭亡中总结了历史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夏商时期的民本思想。

如《尚书·周书·蔡仲之命》就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是不分亲疏的,他只辅佑有德之君。民心也无常主,他只归附于爱己之君。这也成为后世儒家的“民本”思想来源。

宋·陆九渊《与陈悴书》:“民惟邦本,诚有忧国之心,肯日蹙其心而不之恤哉?”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一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矧邦畿千里之内,拥黄图而借玉食,惟民是藉。”

清·赵贞怀《天雨花》八:“好个当朝宰相臣,常言‘民乃邦之本,本固邦宁’,汝可闻?”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五:“民惟邦本,国家之度用,将吏之俸禄,军中之粮饷,皆出于民。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