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季方是什么意思_元方是什么朝代的人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0 0
  1. 魏晋风流之五 ——魏晋德行“三君”
  2. 求仔细翻译下列中医文言文

“难兄难弟”指哪对兄弟?

“难兄难弟”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德行》,讲的是一个“拼爹”的故事 :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 ,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口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元方季方是什么意思_元方是什么朝代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处的“难”读作“nan”意思就是它的本义 ,很难、难以的意思。

而故事里这对“难兄难弟”是东汉陈的两个儿子:

陈纪 (字元方)

陈谌 (字季方)

故事发生在东汉灵帝时,曾担任过太丘长的陈有六个儿子,个个都很贤德,也都很有名望,特别以长子陈纪 (字元方) 和四子陈谌 (字季方) 最为杰出,哥俩和老爹被当时人合称为“三君”,赞誉有加。

有一次,元方的儿子陈长文和季方的儿子陈孝先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两人都夸自己父亲的功德更高,品行更完美,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二人携手去找爷爷,请爷爷一决高下。

陈听了二人争论的理由,不由得笑了起来,裁决道:“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是说两人的功德都一样高,品行都一样完美,无法像兄和弟的排行一样分出高下。

魏晋风流之五 ——魏晋德行“三君”

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寔家过夜,陈寔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寔问:“你们可记住一点内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一起说,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求仔细翻译下列中医文言文

魏晋风流之五

——魏晋德行“三君”

据史料记载,陈寔和他的六个儿子都很贤德,也很有名望,尤其是长子陈纪(字元方)、四子陈谌(chén,字季方),和父亲陈寔被时人合称“三君”,是当时道德的典范。因为陈寔、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习他们的品德。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六记录了陈寔一家出行的小故事。

陈太丘 诣 荀朗陵 ,贫俭无仆役,乃使 元方 将车, 季方 持杖后从。 长文 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 叔慈 应门, 慈明 行酒,徐六龙下食。 文若 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东行。”

文中的人名颇多,先来理一理。荀朗陵,即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人,恒帝时为郎陵侯相,有“神君”之称,育有八子,文中叔慈、慈明最有才名,与其余六子被时人称为“八龙”。长文是元方之子、太丘之孙,文若,荀朗陵之孙。

故事其实很平淡,除了赞美陈太丘为官清廉、德行高尚以外,关键是最后一句, 于时太史奏:“***东行。” 太史是当时掌管典籍、祭祀、天文历法之人,这陈寔一家出行,连天象都有吉兆,称之为“***东行”,所谓***,应指至德之人,很是了得。

《世说新语》“夙惠”一篇是专门记叙早慧儿童的,第一篇就是写元方、季方两兄弟。文章说,有客人来陈太丘家过夜,陈老爷子和客人彻夜畅谈,命元方、季方去给客人煮饭。小兄弟俩把米放到锅里,就去听大人们谈话,听到入神,竟把干饭煮成了稀粥。陈老爷子来问时,两人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了。陈老爷子问他们听到了什么,两兄弟很快将刚才所听全部复述了一遍,要点中心全都记得清清楚楚。陈老爷子非常满意,说:“稀粥就稀粥吧,何必非得是干饭呢?”

文中的陈元方,小小年纪时,便已是不凡。诸君切记,此元方非彼元芳也,狄仁杰身边的那位尚武,这位尚文,是东汉道德家,党锢之乱后,发愤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

《世说新语》中,虽然“夙惠”第一则故事就是写陈元方的,但,他的故事却不仅仅收之于“夙慧”篇。如《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与“方正第五”均记录了陈元方少时的故事。

先来说说何谓“方正”?方正,指人的品行刚正不阿,不为外力所屈服。此篇共有六十六则小故事,记载了魏晋士人们刚正耿直、不畏强权、尽忠节孝、舍生取义的故事,展现了魏晋士子的风度气节。

其中这样描写陈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寔与友人相约一同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友人还没来,陈太丘就只好丢下友人自己出行了。等他走后,友人才姗姗来迟。来迟了不算,还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真不是君子啊!明明与我相约出行,却丢下我自己走了。唉,究竟是谁失信于人呢?

且看元方的回答,“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听了,由“怒”转“惭”,下车想要去拉元方,元方这孩子,好有性格,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读到这儿,我在想,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放到“方正”篇呢?其一,陈寔虽未出场,但寥寥数语,却恰见他的风格,遇事刚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不按照约定时间来,便是失信,何况,还是“久候不至”?元方,小小年纪,处事有进有退,先陈其情,“ 待君久不至,已去 ”,再述其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进退有据,据理力争,要知道,这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呀!

再如“言语第二”中的故事: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这个袁公,有人说是袁绍,但无史料佐证,不知究竟何人。袁公也曾经问过一个与前文雷同的问题,“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抚慰,放手让人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了。

如果袁公之问到此结束,那么,就看不到元方精彩的应答了,刘义庆大概也不会把这个故事编进《世说新语》。

陈元方以一个十一岁孩子的身份,这样的回答不可谓不周全,可关键是,袁公要为难他,于是追问,“我过去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

读者诸君,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说谁效法谁都是不好的,说父亲效法袁公,父亲的威名落地,说袁公效法父亲,只怕眼前这一关就不好过。可是机智如元方,却毫不犹豫回答了出来。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周公,商周时期著名的贤者,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用这两个生在不同时代的圣人作比,阐述这两个人并不存在谁效法谁。言下之意,我的父亲和袁公您,也不存在谁效法谁。而且,以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来作比,既突出了父亲的功德,又抬高了眼前的袁公。

听到如此妙答,我想,袁公此时一定是笑逐颜开,拍手叫好!同时也难免要感叹一句,“后生可畏啊!”

陈元方的儿子长文也颇为有趣。元方之子名陈群,字长文,也颇为了得,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尽忠尽职,为曹魏***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记载: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元方的儿子长文与季方的儿子孝先,争论谁的父亲功德更高,不能决,于是问太丘,太丘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啥意思?就是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由此衍生出一个成语,“难兄难弟”,注意,这里的“ 难 ”读第二声,是不分伯仲的意思,原本是形容兄弟二人都非常好,今人却多为反用,讽刺两人同样坏。用得多了,竟已经忘记了本来的出处,只记得今日之意了。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陈寔一门,爷孙三代,流传的何止十世,千百年来,依然有人铭记如斯!

夙慧第十二

夙慧第十二之一、蒸饭成粥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夙慧第十二之二、何氏之庐

(原文)何晏七岁,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译)何晏七岁的时候,就聪明伶俐,像个神童,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欢他,因为何晏的妈妈在宫里,魏武帝就想收他作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了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有人问他怎么回事,何晏答道:“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魏武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马上让他回去了。

夙慧第十二之三、长安远近

(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晋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晋元帝把王室被迫东渡的事情告诉了他,晋元帝问晋明帝:“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晋明帝回答:“太阳远。没有听说人从太阳那里来,这是显然可以知道。”晋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晋元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晋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晋明帝答道:“太阳近。”晋元帝脸色大变,说道:“你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晋明帝答道:“我抬起眼睛就可以看到的是太阳,不能看到长安。”

夙慧第十二之四、衰宗之宝

(原文)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暝于灯下,二小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译)司空顾和和当时的名流们一起清谈。张玄之、顾敷是顾和的孙子和外孙,年龄都是七岁,在坐榻边嬉戏。当时听大人们谈话,他们的神情好象并不在意。晚上在灯下,两个小家伙一起叙述主客双方的对话,竟没有一点遗漏。顾和高兴得离开座位,拎着两个人的耳朵说:“没料到我们这个败落的家族又生了你们两个宝贝!”

夙慧第十二之五、不须复褌

(原文)韩康伯年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褌。”儿曰:“已足,不须复褌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译)韩康伯(韩伯)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到了最冷的季节,他还只穿了件短袄。母亲殷夫人给他做衣服,让康伯提着熨斗,她对康伯说:“你先穿着短袄,以后再给你做夹裤。”儿子说:“这就够了,不要夹裤了。”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熨斗把也热,我现在穿上短袄,下身也觉得热了,所以不要夹裤了。”母亲非常诧异康伯的回答,断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治国之才。

夙慧第十二之六、不减先帝

(原文)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层;夜则累茵褥。谢公谏曰:“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帝曰:“昼动夜静。”谢公出,叹曰:“上理不减先帝。”

(译)晋孝武帝(司马曜)十二岁的时候,正是冬天,他白天***夹衣,只穿着五六层的绢衣,晚上却盖着两床被子。谢公(谢安)劝告他说:“圣上应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规律。现在白天过冷,晚上过热,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孝武帝说:“白天动,晚上静。”谢公出来后赞叹道:“圣上的义理不比先帝差啊。”

夙慧第十二之七、爱过所生

(原文)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因指语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恸哭,酸感旁人。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鞠爱过于所生。

(译)桓宣武(桓温)死时,桓南郡(桓玄)才五岁,刚脱了丧服,桓车骑(桓冲)和桓温属下的文武官员道别,他指着这些人对桓玄说:“这些都是你家从前的官吏。”桓玄听罢大哭,周围的人都感到悲伤。桓冲常常看着自己的座位说:“灵宝(桓玄)成人后,我一定把这个位置还给他。”桓冲很疼爱桓玄,胜过自己的亲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