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进谏的大臣叫什么,直言进谏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9 0
  1. 谏的意思谏的意思是什么
  2. 直言敢谏文言文
  3. 犯言直谏的意思是什么
  4. 直言进谏和委婉进谏的历史小故事各一则。

直截了当地进言敢于劝谏君主。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1]?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直言进谏的大臣叫什么,直言进谏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2-3]?葬礼从简。[4]?同年入凌烟阁。[5]?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谏的意思谏的意思是什么

劝谏的意思是指以诚恳的态度和恰当的式,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方能够接受并改正错误或不足。劝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成长、进步,促进团队和谐、事业发展。相关内容如下:

1、劝谏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也可以是通过讲述道理、举例说明等方式进行引导。

2、劝谏是一种有益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劝谏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劝谏他人,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倾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劝谏的特点如下:

1、尊重对方:劝谏时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避免用贬低、侮辱的语言对待对方。只有尊重对方,才能让对方愿意倾听我们的意见。诚恳态度:劝谏时要表现出真诚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好。诚恳的态度可以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增加劝谏的成功率。

2、适时适度:劝谏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避免在公共场合或者对方情绪激动时进行劝谏。适时适度的劝谏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具体明确:劝谏时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指导,避免笼统、空洞的建议。具体明确的建议更容易被对方理解和接受。

3、积极引导:劝谏时要注重引导对方自我反省,激发对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引导对方自我反省,可以让对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更愿意***纳我们的建议。以理服人:劝谏时要讲道理,通过事实和道理来说服对方。以理服人的劝谏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4、善于倾听:劝谏时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善于倾听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问题,从而提出更加合适的建议。保持冷静:劝谏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表现。冷静的态度可以让我们在劝谏过程中更加理智,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直言敢谏文言文

1、谏释义: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谏、直言敢谏、从谏如流。

2、相关组词:谏诤、讽谏、纳谏、兵谏、劝谏、进谏、规谏、谏阻、距谏、从谏、谏争、谏纸、谏训、谏章。

3、百科释义:谏,旧时指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规谏、进谏。

犯言直谏的意思是什么

1. 直言敢谏的文言文翻译

直言敢谏

原文

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摘自《百度知道》

2. 直言敢谏的文言文翻译

直言敢谏 原文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

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

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摘自《百度知道》。

3. "直言敢谏"怎么翻译

直截了当地进言敢于劝谏君主。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1]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2-3] 葬礼从简。

[4] 同年入凌烟阁。[5]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4. 魏征直言敢谏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5. "直言敢谏"怎么翻译

直截了当地进言敢于劝谏君主。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1]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2-3] 葬礼从简。[4] 同年入凌烟阁。[5]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6.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当逆臣之变”为介宾结构,为时间状语,前后停顿,排除BD;“言不用”为被动句,中间不可停顿,排除A;故选:C.译文为:蜀中名儒杨虞仲的儿子,在逆臣发动叛乱时,劝说执政的人不要妄动;他的建议得不到***纳,于是拂衣罢官.***如他获得些许权柄,一定 会临危受命.(2)B“免丧”指守孝期满,除去丧服.(3)B“王埙等人因而被释放”错误,“建议”并未被***纳,“王埙等人”也未被释放.原文为“泰之访知夷都实迩利店,夷都蛮称乱,不需引导,固请释之,不听,乃去官.”(4)①使,***如;不从,不会听从.译文为:***如吴曦叛乱,士大夫不会听从,那么他一定不敢;既已叛乱,而士大夫能够与他 抗争,他还有所畏惧.②直言,直言敢谏;罪,加罪;以言为戒,以进言为戒.译文为陛下以直言敢谏为标准求取人才,却因为直言而加罪他们,使得天下人以进言为戒.答案:(1)C(2)B(3)B(4)①***如吴曦叛乱,士大夫不会听从,那么他一定不敢;既已叛乱,而士大夫能够与他 抗争,他还有所畏惧.②陛下以直言敢谏为标准求取人才,却因为直言而加罪他们,使得天下人以进言为戒. 参考译文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年少时立志苦学,有将近十年时间他睡觉不设床榻. 庆元元年参加类试,调任泸川尉,后改为什邡尉,又调任绵州学教授、罗江丞.吴猎宣谕 蜀地时,杨泰之给他致信说:“***如吴曦叛乱,士大夫不会听从,那么他一定不敢;既已 叛乱,而士大夫能够与他抗争,他还有所畏惧.叛乱,是吴曦所为;而叛乱所以得逞,士 大夫(不与他抗争)所造的.”改任严道县知县,摄嘉定通判.白厓砦守将王埙招引蛮人.侵掠利店,刑狱使臣将王埙诉诸法庭,又牵连其他的人罪当论死.杨泰之察访得知夷都实 际上靠近利店,夷都蛮人作乱,不需要接引,坚决请求释放王埙等人,他的建议不被***纳, 于是罢官而去.宣抚使安丙举荐他说:“蜀中名儒杨虞仲的儿子,在逆臣发动叛乱时,劝 说执政的人不要妄动;他的建议得不到***纳,于是拂衣罢官.***如他获得些许权柄,一定 会临危受命.”皇帝召杨泰之到朝廷参加审议,他以双亲老迈辞却.差知广安军,还未赴 任,遭父丧.服丧完毕,知富顺监.之后辞官而去,把几千缗禄钱发给邻里,又用几千缗 禄钱建立了义庄.知普州时,因为安居、安岳二县受祸惨烈,杨泰之极力请求安丙全部免 除他们的赋税.安丙又向朝廷举荐他,皇帝召他赴朝,他坚决辞却.后来知果州.踦零钱 侵害百姓,杨泰之用一年经费的赢余为各县邑减税,此法上报尚书省,于是成为规定.百姓歌颂他说:“前张后杨,对我们恩惠无疆.”张指张义,由他发端,而泰之继行其后. 宋理宗即位,杨泰之急促入朝论对,说道:“陛下以直言敢谏为标准求取人才,却因为直 言而加罪他们,使得天下人以进言为戒.臣恐怕言路堵塞之后,士气会更加消沉,众人都 唯唯诺诺,默默无闻,逐渐形成衰世之风,治理国家的人为什么要安于这种状况?”皇上认为他的论对很奇异,让他任工部郎中.后来论说政事的人相继不绝,都无所避忌,这种 情形是由杨泰之发端的.诏直宝谟阁、知重庆府.他写信告别丞相说:“宰相的职责,没有比用人之道更重要的,去掉自私之心,恢宏容人的气度,审明取舍之途.”到任后,风俗大变.主管千秋鸿禧观,去世.。

7. 魏征敢谏文言文赏析

魏征直言敢谏

(上)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下)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直言进谏和委婉进谏的历史小故事各一则。

问题一:犯言直谏的谏是什么意思 劝谏,劝说。

问题二:几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不能说一味褒贬的意思, 北方方言,东三省、内蒙古、北京地区都说这样的话。用于好朋友之间调侃。例如我跟朋友说,今天我请你吃饭!朋友就会笑着说:你几个意思?就是说请他吃饭是不是有啥别的目的和企图。

问题三:中国古代有犯言直谏品格的人 古代有犯言直谏品格的人很多,名气较大,国人尽知的有如下几位:

1、彪炳史册的诤臣关龙逄(龙逢),是夏朝末年大臣,运城市安邑人,关氏始祖,因忠谏而被夏朝末年君王桀所杀,龙逢被誉为“死谏开先第一人”。

2、商朝末年的比干,是商代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因忠言进谏,被商纣王处以剜心之刑。

3、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4、宋代名臣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史载,为直谏,唾沫都飞到皇帝的脸上。由于包拯敢于弹劾权幸,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包弹”的谚语,世人凡见官吏“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

问题四:犯颜直谏的"颜"是什么意思? “犯颜直谏”中“颜”的意思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

成语:犯颜直谏

读音:fàn yán zhí jiàn

释义: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直谏:直言规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出处: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示例:1. 封建社会时期很长,哪个东西不带有某些封建性?我们讲清官,讲犯颜直谏,为民 *** 的官吏,这种人虽然不多,但确是有的,他们中因此杀身破家的人也是有的。”

2. 封建社会尚有忠臣犯言直谏;当代中国更应发扬此风气。

问题五:成语犯什么意思 犯言直谏: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犯颜苦谏: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犯上作乱: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犯颜极谏: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犯而勿校: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同“犯而不校”。

问题六:一言不由衷是什么意思一 说的话不是内心想的,心口不一

问题七:“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啊? 有的话说出来之后表达的并不一定是它的本意,可能暗含其它意思。这时候就分两层含义了,表面意思,深层意思。要看说话的语境来区分,字面意思就是它字本身所代表的含义。比如说:真漂亮,字面理解就是好看,美,但具体说什么,要看说话者身处的语境了。还有一些,如反语,正话反听。字面表达的是一样,内在意思却不同。

问题八:成语“犯心无恕”的含义是什么? 犯心无恕不是成语

犯而不校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犯上作乱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犯颜极谏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犯而勿校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同“犯而不校”。

犯言直谏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犯颜苦谏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直言进谏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鲁定公问:“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说,说话不可以这样简单机械。不过,有人说,"我做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违抗。"***如说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么;***若说的话不正确而也没有人违抗,不近乎一句话便丧失国家么?国君也可能出错;多听取他人意见能防止把错误铸成大灾难。在另一段话里,孔子就不是说可能出错,而是干脆说错误***难免,只有靠逆耳忠言来纠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君无谔谔(直言)之臣,父无谔谔之子,兄无谔谔之弟,夫无谔谔之妇,士无谔谔之友,其(败)亡可立而待。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夫失之,妇得之;士失之,友得之。",儒家以君臣父子等五对关系来概括所有社会关系,也就是说,***都不免出错。它又将"过失"重点放在君父一边,是要特别否定在上者的绝对明智。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不少敢于进谏的人,比如大家众所周知的魏征就是其中之一。魏征曾经辅佐唐高宗与唐太宗两位皇帝,他常常向唐太宗直谏,不怕牺牲,以至与唐太宗好几次龙颜大怒,幸亏有长孙皇后为他说情,使他免遭惩罚。但是,唐太宗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听取他的话,使得在唐太宗治国时出现“贞观之制”的繁荣景象。这也是作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留给后人的一份最宝贵的遗产。

分析实质,支撑唐太宗纳谏的,是将错误难免的哲理,内化成抑制自尊、公务高于面子的心理。他对侍臣说,为臣之义,就是要尽忠补救,救国救君的过失。我读书见前代诛杀直谏的忠臣,未尝不废书叹息!"公等但能正词直谏,裨益(有助于)政教;终不以犯颜忤旨,妄有诛责。"在使用权力上自我限制,鼓励臣子"正词直谏"、"犯颜忤旨",大胆扫他的面子,如此抑制自尊,是他明白公务高于面子。他接着说,我近来临朝处事,也有不合国家法令的。"公等以为小事,遂不执言。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

关于这一点,《帝鉴图说》已有记载:太宗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这件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唐太宗罢朝回到后宫,忽然发怒说:“该当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一听,遂不解地问:“陛下要杀谁?”太宗说:“是魏征。这个人不知深浅,每每当着众臣数说我的过失。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我要杀他。”皇后听此话之后什么也没说就退了出去,换了一身最庄重的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一时见不到皇后,正在纳闷儿。于是,走出房门,发现皇后正盛装站庭前,非常惊讶地问:“皇后你这是干什么?”皇后说:“妾听古人有句话:‘主明臣直’,现在魏征能直言不阿,是由于陛下的圣明,能容臣下的缘故啊!有这样君明臣直的局面,乃是千载难逢,是国家的盛事,妾敢不贺吗?”太宗听了皇后的话,猛然醒悟,转怒为喜。

由上面这件事不难看出,即使英明的君主意见听多了也会烦,这不,要不是长孙皇后及时阐明道理,说不定魏征的头早已落了地。

从这里我们还悟出一个道理,即妻贤夫祸少。历数古来圣贤之君,多属本人圣明、天资卓越,但也不可否认,他的业绩也多与良臣和贤内助相助有关。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明君,在外,这不能说不得力于魏征;在内,这不能说不得益于长孙皇后。同时,他们也为后人留下了“望陵毁观”和“撤殿营居”的千古佳话。

上面说了魏征敢于进谏和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故事后,可能有人还不信服,甚至会说,在唐太宗时代也不过就出了一个魏征,恐怕再没有第二个。非也。依笔者之见,在唐太宗时代之所以会出现君明臣直的局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其广泛的基础。“纳箴赐帛”和“上书贴壁”两则故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其一:唐太宗即位之初,前幽州记室直中书省张蕴古写了一篇《大宝箴》呈给太宗,让其作为座右铭。太宗阅后非常高兴,对张蕴古大加赞赏,不但奖他束帛,还提升他做了大理丞,负责审判工作。此为“纳箴赐帛”。其二:有一天,太宗对司空裴寂说:“此多上书言事者,朕皆贴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数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此为“上书贴壁”,说的是唐太宗为了能及时了解臣下反映的问题,以避免疏忽,贻误朝政,他让人将大臣们的上书全部贴在屋里的墙壁上,以供他随时阅看。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贞观之治”的出现,确实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唐太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分不开的。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也概莫能外,他在位期间也做了一些错事。譬如对待张蕴古,因张为一个***患者辩护,遭到了御史叔乃纪的侮陷而被唐太宗砍了头。后来明代历史学家丁奉评论此事说:“张蕴古的《大宝箴》能保护万人却不能保护自己,令人不胜慨叹啊!”

但是,做了错事不要紧,而是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在这一点上,从太宗处理张蕴古一事的过程中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太宗杀了张蕴古之后非常后悔,但头砍了却不能再安上。于是,为了防止此类***的发生,他诏告朝野:“今后判处死罪,即使立即执行的,也要反复审议三次再行刑。”

进谏与纳谏本身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敢于进谏国君的大臣;二是能够坦诚地听取大臣意见的国君。作为大臣,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报效祖国,则要敢于讲真话、提意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敢于向君王提出许多宝贵治国之道。不过,作为大臣来说,

做到这一点都要有一定的度量、胆识和勇气。而且这要冒极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不仅乌纱帽戴不住,甚至脑袋也会搬家;作为一代君王,应拥有博大胸襟,能坦诚面对大臣提出的意见,做到遇事从大局出发,对进谏者之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敢于纳谏的开明国君,才能使国家真正强盛。历史上有许多自作主张,最后还不是自生自灭吗?比如说西楚霸王项羽,他不爱惜人才,不听取牟臣的忠言,只知凡事由自己决断,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十面埋伏,自己则自刎而死。政治上如此,何况生活上乎。人都有缺点,但各人对待缺点并不都一样,或把它隐藏,或坦然面对,加以改正,或曰:“此无碍人生也。”我认为还是坦然面对的好,朋友提出自己的缺点,应当谢谢朋友,然后改正,这样,人才会不断进步,而不应该学习项羽,弄得个自刎乌江,以至于自己缺点越积越多,最后阻碍了自己,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拌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