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大论-佛学文集_大经讲义解600集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06 0
  1.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1
  2. 佛经中的论藏和经藏都有什么经?
  3. 五部大论是什么?
  4. 我想了解 佛教系统的经文总共 有多少?怎么样入门?
  5. 佛教经文总共有多少部

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1.《华严经》

全称《大广佛华严经》。梵名 Buddh***atamsaka-mah***aipulya-sutra 汉译版本有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入法界品》的别译本)。整部经典有十足唯心论的特色。文中云:“三界虚妄,只是此心所造;十二缘分,全是依据心。”为唯识说的教证,在印度影响唯识瑜伽行派甚巨。如世亲原属小乘有部论师,认为大乘佛教非佛说,时常批评、毁谤大乘,兄长无着授以《华严经。十地品》,乃舍小入大,跟随无着学习大乘唯识教法。

2.《解深密经》

大经大论-佛学文集_大经讲义解600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梵名 Samdhinirmocana-sutra。成立于公元三百年顷。汉译版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唐玄奘译《解深密经》五卷、陈真谛译《佛说解节经》一卷(抄译)。现存注疏有圆测撰《解深密经疏》十卷,征引宏博,备大小乘义。此经共分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第三、心意识相品;第四、一切法相品;第五、无自性相品;第六、分别瑜伽品;第七、地波罗密多品;第八、如来成所作事品。经中重要论点:

(心意识相品):叙说心、意、识的名相,阐明唯识转变。

(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阐说三性与三无性,显发空有和融的大义,会一乘五姓两门,判三时教(三时判教)的隐密,显了义、不了义。

(分别瑜伽品):说明唯识观行。

3.《楞伽经》

梵名 Lank***atarasutra 。成立于公元四年前后。汉译版本有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本经的宗旨在说明五法、八识、三性、二无我的思想。经中结合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思想,为后世《大乘起信论》思想的先驱。对后期的唯识学说,尤其是***的唯识,影响甚大。

4.《厚严经》

此经未传中土。一说为唐代日照译的《大乘密严经》。经中宣说阿赖耶识能示现众法,染净诸法恒以此识为所依,更阐明阿赖耶识随迷悟之缘而别凡圣。

5.《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此经未传中土。

6.《阿毘达磨经》

此经未传中土。 1.《瑜伽师地论》

梵名 Yogacarabhumi。弥勒菩萨讲述,无着记。汉译版本有北凉昙无谶《菩萨地持经》十卷、刘宋求那跋摩《菩萨善戒经》九卷、陈真谛《决定藏论》三卷、唐玄奘三藏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诸异译本中,以玄奘所译最为详实。

内容记录作者听闻弥勒菩萨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逾陀国讲堂说法的经过,其中详述瑜伽行(梵yogacara)观法,主张客观对象是由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ala=y***ijnana )所***现的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的观念,才能悟入中道,是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由于本论广释实践唯识教理的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十七种阶段(十七地),所以又称为《十七地论》。在十七地中,尤以“菩萨地”为重要。全书分为五分:

本地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义,以境、行、果三相摄十七地。为百卷中的前五十卷,是本论的主体。

摄决择分:显扬十七地中深隐要义,也就是决择本地分中不尽要义,发挥唯识道理,于境谈论八识,于行详述菩萨,于果讲说无住涅盘。又决择《深密》、《宝积》二经,此二经是唯识的开基。为其次的三十卷。

摄释分:解释诸经的仪则,为卷八十一、卷八十二。

摄异门分:阐释经中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为卷八十三、卷八十四。

摄事分:明释三藏的要义,为最后的十六卷。

2.《显扬圣教论》

梵名 Prakaranary***aca-sastra。无着论师造。又称《总苞众义论》。唐代玄奘译《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本论是无着节略《瑜伽师地论》的精义所成,分为十一品:摄事品、摄净义品、成一善巧品、成无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无性品、成现观品、成瑜伽品、成不思议品、摄胜决择品,共有二百五十二颂半,论中广说空与无性,阐发现观瑜伽,为法相宗“止观”的根本论典。

3.《大乘庄严经论》

梵名 Mahayana-sutralamkara。又称《大乘庄严论》、《大庄严论》、《庄严论》、《庄严经论》。无着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公元一八九八年法国学者莱维( S。 Levi)于尼泊尔发现本论的梵本。***译本将全书为“颂”、“释”两部分。全论的宗旨在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的各种法门。二十四品中,主要论述大乘要义,如(成宗品)对于 “大乘非佛说”的非难,提出答辩的论据。(菩提品)中,更阐述了“佛身”即是智能圆满的菩提,法界与众生一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义理。又本论品名与《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品目完全一致,可视作依(菩萨地)而造。但是在论义、解释方式上,二者迥然不同,乃依(菩萨地)的思想来发扬大乘的特色,含有《瑜伽师地论》中所未有的“如来藏思想”。

4.《集量论》

梵名Pramana-samuccaya。***名 Tshad-ma Kun-las ***us-pa。古印度陈那(梵 Dignaga )着。 唐代义净曾于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译,共四卷,不久即亡佚。本论是自陈那所着《正理门论》等诸书中,有?quot;量“的部分全数收集,汇编组织而成的因明书。是陈那自身量说集大成的著作。内容分为六章:现量品、为自比量品、为他比量品、观喻似喻品、观离品、观过类品。书中包含对世亲的

论轨(梵 Vad***idhi, 藏 Rtsod-pa sgrub-pa )、正理学派、胜论学派、弥曼蹉学派、数论学派等知识论的批判。本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本偈,一是作者自身的注释。陈那以批判的态度研究佛教与外道的各种量论,将量归结为现量与比量二种,阐明二者的性质,提出三分说,将”识“分为相分、见分、自证分三部分,现量论与三分说发展了唯识学派的认识论;又?quot;三支作法”为中心,说明因三相、九句因、同喻

之合与异喻之离,剖析多种似因、似喻与似能破的推理错误,是因明重要著作之一。

5.《摄大乘论》

梵名Mahayana-samparigraha-sastra。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无着论师造。汉译版本有后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二卷、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三卷、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三卷。本论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著作,主要在诠释《大乘阿毘达磨 摄大乘》一品的宗要,着重瑜伽行派的观点,共分十章。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大乘”才是真正佛陀所说。由于本论内容赅摄大乘佛教的一切

圣教法门要义,所以称为摄大乘论。

6.《十地经论》

略称《十地论》。世亲菩萨造。汉译版本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的《十地经论》十二卷。另有藏译版本。是解释《十地经》(《华严经 十地品》的别译)的著作。内容主要解说菩萨修行的阶位,十地融摄一切善法:初三地寄说世间的善法;次四地说三乘修行的相状;后三地则说一乘教法。论中提出“三界唯心”的论点,世亲依唯识道理加以发挥;讲到十二缘起,世亲解释为“依于一心”;讲到“还灭”,世亲认为应从“赖耶”与“转识”来解脱,不应从“我”等邪见中求。如此即将“三界唯心”的论点引申到染(缘起)、净(还灭),都归于“唯心”,进而阐述阿赖耶识为诸法缘起的总根源。

7.《分别瑜伽论》

弥勒菩萨所说,世亲造释论。又称摄散归观论。此论未传中土。

8.《二十唯识论》

梵名Vimsatika vijnapti-matrata-siddhih。又称《唯识二十论》、《摧破邪山论》。世亲菩萨造。汉译版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大乘楞伽唯识论》一卷、陈真谛三藏译《大乘唯识论》一卷、唐玄奘译《唯识二十论》一卷。内容主要阐述唯识教义,重点在于破斥外道及小乘的偏见,以显扬唯识正义为主。论中初立三界唯识,其次提出七难,以解答外道、小乘对唯识说的问难,由此成“万法唯识”说。本论与直接论述唯识义理的《唯识三十颂》相比,较着重破邪(破外道、小乘)的“实在论”,显示“唯识无境”的义理。

9.《辩中边论》

梵名Madhyanta-vibhaga-tika。弥勒菩萨说本颂,世亲论师造释论。汉译版本有陈真谛译《中边分别论》二卷、唐玄奘三藏译《辩中边论》三卷。内容是弥勒所造《辩中边论颂》的注释,主要在阐述大乘中道的正行。作者依唯识说的观点,说示佛教根本思想||中道。就虚妄分别、所取与能取、显现等观点,而明“非空、非不空”的中道,所以又称《离僻彰中论》。

10.《观所缘缘论》

印度陈那论师造。汉译版本有唐玄奘三藏译《观所缘缘论》一卷、陈真谛译《无相思尘论》一卷,其它异译版本有《***大藏经》收录的《观所缘偈》及《观所缘注》等。一九二九年,日本学者山口益博士曾作法译本。内容主要是依因明三支之法,揭示心外的所缘缘非有,心内的所缘缘非无。

11.《阿毘达磨杂集论》

梵名Mahayanabhidharma-samuccaya-vyakhya 。又称《杂集论》。安慧菩萨杂糅,唐代玄奘三藏译。十六卷。是随文注释无着菩萨的《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而成。原是无着***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内容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 1.《成唯识论》

梵名 Vijnaptimatratasiddhi-sastra 。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等造。唐代玄奘译,窥基笔受。重要注释有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成唯识论别抄》十卷;慧沼撰《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智周撰《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

2.注释书

本论是《唯识三十论颂》的注释书,内容论说人类存在的根本依处即阿赖耶识,其中所藏的***,由于缘起而形成现在,同时又造作未来,因而展开宇宙万象。期以观万法唯心所现,而能体证诸法的真理。

今概述如下:

卷一至卷二前段,论释“由***说我法”等颂,破斥执着于实我、实法之外道及小乘。

卷二中至卷四中,论释“初阿赖耶识”等颂,阐明阿赖耶识的相状。

卷四中至卷五中,论释“次第二能变”等颂,阐明末那识的相状。

卷五中至卷七中,论释“次第三能变,此心所遍行,依止根本识”等颂,次第阐明六识能变的相状、六识相应的心所、诸识现起的分位等。

卷七中至卷八中,论释“是诸识转变,由一切种识,由诸业习气”等颂,次第阐明一切唯识的要义、诸识展转的因果、生死相续的道理等。

卷八中至卷末,论释“由彼彼遍计”等颂,阐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的要义。

卷九,论释“即依此三性”等颂,阐明三无性的要义。

卷十,论释“乃至未起识”等颂,阐明五位的相状;五位,是悟入唯识相性的次第。论中并多处引用其它瑜伽行派论师如难陀、陈那等诸学说。

┌略辨唯识相

│ ┌异熟能变

┌明唯识相┤ ┌明能变相┤思量能变

│ │ │ └了境能变

│ └广辨唯识相 ┤正辨唯识 ┌明心法生起

│ │ ┌释违理难┤

│ └通释妨难 ┤ └明有情相续

│ │ ┌明三性

│ └释违教难┤

│ └明三无性

│明唯识性

│ ┌明资粮位

│ │明加行位

└明唯识位┤明通达位

│明修习位

└明究竟位

1。唯识相:即依他起。凡夫外道不知唯识无境的妙旨,执着心外有别实境,起我法执,因此论主最初以种种方便广明唯识相状即依他起的诸法,令除二取。

2。唯识性:即圆成实。虽知此心虚妄显现,而未了达真性。是故次明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显真如常住一味。

3。唯识位:即十三住。明此性相真俗者,意在令有情断妄染,成佛果。然佛果功德殊妙无边,非少修行可能圆证,必经三大劫,修无量行,积无量善,历资粮加行等五位,方能至三身万德的佛果,故次第三明唯识行位。

--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1

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这样可分为三种,即经、律、论。

佛教典籍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

一.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经、律、论三种。这三种合称为三藏,也叫大藏经。唐僧玄奘 又被称为“唐三藏”,就是因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而对他的一种尊称。

二.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类,可以分为小乘佛教三藏、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

三.按照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分为汉文大藏经 、蒙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 、日文大藏经 、巴利文大藏经 等。但现存佛教大藏经中比较成系统和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大类,即巴利文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

四.按照制作技术的不同来分类,又可以分为手抄大藏经、刻版印刷大藏经、石刻大藏经等等。 佛经的形成过程是与佛教的发展相始终的,按照佛教发展的时间顺序,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后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后形成的是密宗三藏。

小乘佛教三藏的形成

根据小乘佛教典籍的记载,印度佛教史上共举行过四次有名的结集。所谓结集,是指释迦牟尼 入灭之后,由佛***所举行的回忆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言论,并加以谈论、核实的会议。经过这四次结集,小乘佛教三藏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1.小乘佛教的第一次结集:

释迦牟尼圆寂90天后,为了防止僧团中出现更多的比丘破坏戒律,大迦叶尊者 召集500位阿罗汉在七叶窟举行佛经的第一次结集。

结集首先由优波离尊者 背诵了佛家戒律,形成《律藏》 ,全名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由于书中每条戒律都是经过大众的询问和解答而确定的,所以被视为佛陀所亲制的戒律,为一切戒律的根本。之后由阿难回忆佛陀的教法,形成《阿含经》 ,这是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对五比丘所授之法,其中包含了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佛教最根本的教义,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佛学的佛典。

2.小乘佛教的第二次结集:

释迦牟尼圆寂110年后,以耶舍长老 为首的700名僧众,在毗舍离进行第二次结集。此次结集就毗舍离比丘提出的十条戒律(即十事)展开讨论,***上少数有地位的长老判定十事为非法。对于这次结集的决定,毗舍离的僧侣颇不信服,于是另举行约有万人参加的会议,并判定上述十事为合法,就此形成了大众部和上座部。

3.小乘佛教的第三次结集:

释迦牟尼圆寂226年后,在阿育王统治时期,由于阿育王推崇佛教,每天在鸡园寺中供养上万名出家人,其中也有许多外道,因而经常引起争端。于是,目犍连子帝须 召集1000名僧众,在华氏城(即波多厘子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重新整理了《阿含经》。会后,目犍连子帝须将各派不同的论点整理出来,形成《论事》,这是佛教史上第一部论著,对佛教文献的丰富起了重要作用。

4.小乘佛教的第四次结集:

释迦牟尼圆寂674年后,在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500名比丘以世友尊者为上座,在迦湿弥罗 (今克什米尔)举行了第四次结集,会上对以前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进行了总结,并对三藏作了注释。在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只有后一种注释保存下来,形成《大毗婆沙论》 ,至此小乘佛教的三藏基本成型。 大乘佛教三藏的形成

在印度佛教史上,相传大乘佛教经典的出现与龙树菩萨有关。根据龙树菩萨的传记 ,龙树在出家受戒后,不到三个月就已经读完了小乘佛教全部典籍。后来,当他有一次路过雪山,在雪山的塔中遇见了一位老比丘,并从比丘那里得到了《摩诃衍经》 。虽然他仔细阅读了《摩诃衍经》,仍未参悟佛法的奥义,因此他就在水晶房中***深思,冥想佛法的玄妙。这时大龙菩萨怜悯他的处境,就带他到海中的龙宫,并将诸部深奥的方等经典传授给他。后来,龙树菩萨在参悟了《摩诃衍经》和诸部方等经典后,创建了中观学派,大乘佛教理论完全建立。

我们将大乘佛教经典根据时间划分为早期大乘经和续出的大乘经,早期大乘经主要是由方等经发展出的《般若经》 、《华严经》 、《法华经》 等佛教经典,而续出的大乘经主要是公元4~5世纪左右出现的《涅槃经》 、《胜鬟经》、《解深密经》 、《楞伽经》 佛教经典等......

密宗三藏的的形成

密宗是印度佛教的最后形态,以《大日经》 和《金刚顶经》 为主要经藏。

《大日经》形成于公元7世纪的中印度,相传是大日如来在金刚法界宫为金刚手秘密宣说的佛经。此经主要为众生开示了本有本觉曼荼罗,即众生本有的净菩提心,并宣讲了身、语、意三密方便等密宗基本教义,另外还介绍了曼荼罗、灌顶、护摩、印契、真言等密宗修行方法。

《金刚顶经》是密宗金刚界的根本大经,相传共有10万颂。此经阐述了大圣释迦牟尼佛祖的终极善性理念,显示了宇宙真实的密法和密宗修行者的粗、细、微、精、妙诸脉,也阐明了即身成就、生命永恒的密宗要义。 汉文佛经的翻译有四个时期:东汉,初创翻译时期;东晋、隋代,官方翻译时期;唐代,全盛翻译时期;宋代以后,刻本翻译时期。

汉文佛经的翻译

东汉明帝年间,朝廷派遣使者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 和竺法兰 两位僧人,这两位僧人不仅从西域带来了佛像,还带来了佛经。由于这些佛经是从印度传人的梵文经书,为了便于传教,摄摩腾和竺法兰将佛经翻译成了汉文。自此以后,中印两国的僧人来往不断,更多的佛经传入中国,经过200多位译师10个世纪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1690余部、6420余卷,佛教的声闻乘、性、相、显、密各部学说都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从而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巨大宝藏。

根据汉文佛经翻译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东汉,初创翻译时期。

我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 ,相传为摄摩腾和竺法兰所译,这是我国翻译梵文佛经的开始。

东汉时期,大多数译经僧来自西域,其中以来自安息的安世高王子和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最为著名。这个时期,我国的佛经翻译事业还处于初创时期,还不能进行有***有系统的翻译,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的经书也有很多问题,这时所译的经书大小乘并行,佛教在中国思想界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东晋、隋代,官方翻译时期。

从东晋至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佛教得到了统治者的信奉,佛教翻译也得到了官方的支持,由私人翻译佛经转为官方翻译佛经。前秦初年,开始了官方组织的集体翻译工作,由僧人道安主持译场翻译佛经,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佛经翻译场。20多年后,西域人鸠摩罗什 在长安组织了官方译场,集中了800名高僧共同翻译佛经。继鸠摩罗什之后,外国译师来者相继,主要经论不断被翻译出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第一个译经***。

唐代,全盛翻译时期。

在唐代,梵文佛经得以全面系统地翻译,由官方组织的译经场规模更加宏大,组织更为完备。这时,以玄奘组织的译场最为著名,他系统的翻译规模、严谨的翻译作风和丰富的翻译成果,在中国翻译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典范。

这个时期,中国佛教形成八大宗派,标志着中国佛教理论的成熟,不但各大宗派都有自己的经典和著述,而且还产生中国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佛典,即禅宗的《坛经》 ,汉文佛经的数量日益增加。

宋代以后,刻本翻译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重新组织译场,恢复了自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中断了100余年的佛经翻译事业。

自宋以后,佛经翻译逐渐减少,但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佛经的印刷和流通速度得以加快。北宋开宝年间,宋朝官方主持完成了《开宝藏》 ,这是中国第一部刻本佛教大藏经。

佛经中的论藏和经藏都有什么经?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个季节有3个月。

春夏秋冬-生长收藏。

“春三月,此为发陈”

春天那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的季节。把陈旧的给发散出去,然后用全新的替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天地的一切都有了生气,万物开始欣欣向荣,入夜即睡,天明即起,披散头发,穿着舒适的衣服,以闲适的心情在庭院里慢慢散步,让内心的情志等各种“志”顺应春天之性生长起来。

问题:这个“志”有些什么解释?

看,人家老祖宗说的是早上起来悠哉悠哉的慢慢散步,不要乱跑,而且情志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哦。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而勿杀,赏而勿罚,予而勿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应养生,不要,多奖赏少惩罚,多给予少夺取这是顺应春季“生”的特性,也是养生之道。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若没有顺应春季之性,春对应肝脏,反着来就会伤到肝,到了夏天,就容易生寒性疾病,春气伤到了,给夏天的“长”的供应就不足。

这就是一个不良的开端。

问题:这是是否就可以反推,“夏为寒变”,是因为逆春气而行的结果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夏季这三个月,是繁茂秀丽的季节。

也就是说,春天小树苗们发出嫩绿的新芽,乖乖的成长,到了夏天就逐渐长得枝繁叶茂了。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天地之气相交旺盛,万物长的结实繁茂。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要晚睡早起,不要讨厌太阳,尽情的开放你的毛孔,少吹空调多出汗。让那些盛开的花瓣,吐出的花蕊受孕。让心气流露表达出来,对外界的诸多事物保持良好的兴趣,好像喜欢的东西都在外面一样,兴致盎然的样子。 (本段古文翻译功底有限,参照了网上)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连贯的动作,其中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下一个动作不能很好的完成。比如,这里夏天,如果不能好好的长,不能使花蕊都受孕,那到了秋天就接不出果实来,就没有“硕果累累”的丰收之感了。

所以才有了下面的: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就是说,在夏天没有做夏天该做的事,比如,明明夏天应“使气得泻”,让皮肤毛孔打开,多出点汗,让体内的燥热得到释放,但你偏偏不听,非要白天晚上一直躲在空调房里,毛孔闭得紧紧的,一个夏天也不怎么出汗。这就是逆夏气,夏季对应心脏,你的所作所为没有顺应夏气,就会伤害到心脏。到了秋天,就会发疟疾,该收的时候没东西收,冬至到了,体内阳气不足,没东***,就容易在冬天的时候生重病。

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翻译 秋天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静收敛。天高风急,地气清肃。早睡早起,与鸡的活动时间相合。保持情志的安宁,来减轻秋天的肃杀之气,将神气收敛起来,以平秋天杀戮之气。把情志、爱好都逐渐收敛起来,以使肺气得以清肃。这就是接应秋天的节气,养收的道理。如果与之相违背,冬天就会生飱泄(食不下而泻下)的病,秋季供给冬天藏的能量就不足。

土话碎碎念 这段话讲的就是,秋天这三个月,果实也成熟了摘了,树叶也过了最繁茂的时候,走向枯萎、凋零阶段,万事万物都是平静收敛向下的姿态。这个时候,你要顺应秋天的性,安定情志,收敛神气,晚上早点睡,早上早点起,这个生物钟和鸡差不多,鸡鸣了就该起床的那种,这样才能少受秋天的肃杀之气。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农民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丰收挣钱。

秋对应肺。如果不顺应节气特性,就会伤到肺脏,到了冬天阳气该藏的时候藏不起来,冬天就会生飱泄病。这也是一个前因后果的关系

扩展 秋为燥金。金曰从革。从,顺应、变应的意思。革,杀戮、革除的意思。从革,引申为肃杀、收敛、沉降。

提问

秋天三个月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怎么解释?

原文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翻译冬季三个月,是闭藏的季节,阳气潜伏,万物蛰藏。水寒结冰,大地开裂,不要去惊扰到潜藏于地下的阳气。晚睡晚起,等待太阳出来了才起床。使情志等各种志都隐匿起来,好像有很多私密的东西不让别人知道一样,又好像已经得到了很多东西要收藏起来不再向外追求了一样。避寒,保暖,不要让皮肤毛孔打开,不然阳气就会一下子泄掉。这是顺应冬气,养藏的道理。若与之相悖而行,就会伤到肾脏,来年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春天就会精神不振、肌肉萎缩。

坼:裂开。

亟:急迫。

土话碎碎念冬天这三个月是闭藏的时候。把秋天的收获都封藏起来。

对农民来说,就是秋天的那些果实、粮食啥的,封好藏起来,可以供给接下来春天夏天一家老小吃饱,就不会饿肚子啦。

身体来说,就是把秋天的收到的阳气都藏在身体内部,提供潜能,为来年春天生发提供动力。

那些河面江面的水都结冰了,大地都冻得开裂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强行掘地去***、取水、挖东西啥的。不然就会惊动潜藏在地底下的阳气,把阳气给泄出来后,明年春天又要出问题了。

人到了冬天就应该严格保暖,把自己裹得再暖和也不为过。这个时候就不要露胳膊露腿了,要风度不要温度并不酷啊,人家也不会觉得你有多美,作为一位资深怕冷老阿姨告诉你,帅哥们看到你穿那么少,只会感叹一句:你TM不冷么?当然,如果你有一个贴心的学中医的男朋友,肯定会急吼吼的给你买条秋裤、羽绒裤给你裹上滴~这个时候就请你乖乖的听话吧~多幸福呀~

说到这个“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呀,让我想起哈尔滨那每年举办的冬泳活动,啧啧啧,想想都让人全身颤抖。这个怕是不顺应冬季养生之道吧,人家老祖宗说的都是保暖保暖保暖,不要去受寒,把皮肤毛孔都捂好了,不要出汗,不然好不容易藏起来的阳气就被你这一开都给跑没了,到春天了就精神萎靡,一点年轻人的朝气都没有啦。

扩展秋冬季节宜收藏,不要运动出大汗。秋冬养阴。

提问

春病痿厥,是因为冬天收藏不当导致?(思维参考: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春夏秋冬节气转化用圆运动怎么解释?

我是中医小白羊,一天一点学内经,

自主内容碎碎念,正确性有待商榷,

望走过路过不吝赐教,感谢~

五部大论是什么?

一、佛经中的经藏和论藏包括:经藏 :阿含部、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华严部、 宝积部、 涅磐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论藏: 释经论部、 昆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律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另外,还有:律藏: 律部、 在家律

二、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丛书。又名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内容包括经(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后来增入的少数佛***——阿罗汉或菩萨的说教在内)、律(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必须遵守的仪轨规则)、论(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大藏经的编纂,始于释迦牟尼涅盘不久,***们为保存他的说教,统一信徒的见解和认识,通过会议方式的结集,形成一致公认的经、律、论内容。其后又增加了有关经、律、论的注释和疏解等“藏外典籍”,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类。原始佛教分裂以后,各大派别大多按照自己的观点编有本派的藏经,但只有上座部的三藏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我想了解 佛教系统的***总共 有多少?怎么样入门?

“五部大论”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若。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的小乘戒为一切有部律,最重要的论著是功德光尊者的《戒律根本论》(另译名为《律经》),共九卷二千七百颂。此外,释迦光尊者的《戒律三百颂》,萨嘎拉阿罗汉的《花鬘论》(汉译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等律学要典,也很受重视。

二、俱舍。在藏传佛教中,有“上下”俱舍之说。“上俱舍”是指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此中有与小乘共通之处,也有大乘的不共观点;“下俱舍”即世亲论师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含颂词及自释)。

三、因明。陈那论师根据第三转说法所述因果之能生所生关系及法的不变本性,撰写了一百余部短小精辟的因明论著,后得文殊菩萨加持摄受,将这些零散篇章辑为《集量论》一书,含现量品、自利品、观违碍品、他利品、观譬喻品、观能破品共六品内容。法称论师是陈那论师的再传***,为进一步阐发《集量论》深义,撰写了“因明七论”,其中《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为主论,《因滴论》、《关系论》、《悟他论》、《诤理论》为支分论。《释量论》专从句义两方面解释《集量论》,广破他宗,建立自宗,最高抉择到唯识见,被后人奉为随理唯识的根本论典。后来,藏地号为“第二法称”的大智者萨迦班智达将“因明七论”所有义理总摄一处,撰写了《量理宝藏论》。此论一经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各教派争相传讲,成为通达因明学的一部要典。

四、中观。按藏传佛教观点,龙树菩萨有六部自空中观方面的代表论著(“龙树六论”),即《中观根本慧论》(简称《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细研磨论》、《名言成立论》。龙树菩萨心子圣天(提婆)论师撰写了《中观四百论》,继续阐扬龙树自空中观妙义及修持方便。龙树父子学说被称为“根本中观”。

那烂陀寺大堪布月称菩萨造有《中论》的句释《显句论》和义释《入中论》,以及归摄中观实修窍诀的《入慧论》,无余开显了龙树中观妙义。此外,月称论师还著有《六十正理论广释》、《中观四百论广释》等大量论典,为阐扬中观应成派大空离戏的了义正见作出极大贡献。

五、般若。此处的“般若”,特指开显第二转说法实际修证次第的《现观(证)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把般若经的每一会都分作八大段来阐释:一、一切相(种)智;二、道相(种)智;三、一切智;四、圆满一切相现观加行;五、顶现观加行;六、渐渐次现观加行(或称次第现观加行);七、一刹那现观加行;八、法身。由此构成《现观庄严论》八品的主要内容,前三品讲境,次四品加行讲因,末一品法身事业讲果,共有七十种法义,此即藏地常说的“八品七十义”。

佛教***总共有多少部

《隆藏》《大正新修大藏经》《卍续藏》《永乐北藏》(附藏经目录)最新更新简介 乾隆大藏经 169本(含一本目录) 16开精装 《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名《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经版79036块。该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分正续两部分,正藏485函,内容完全和《永乐北藏》相同;续藏239函,内容较《永乐北藏》有所增减。《乾隆版大藏经》的编刊工程浩大,负责其事的官员、学者、高僧等达60余人,监造人员80余人,还募集刻字、刷印和装帧等优秀工匠860余人,历时6年完成。全藏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图版以白描手法绘刻,庄严而不失生动。初印104部,颁赐各地禅院。此后至民国年间,又陆续刷印了数十部,共印行150余部。自宋至清,木刻汉文大藏各代频出,唯有《龙藏》经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极鲜见,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版的《乾隆大藏经》影印台湾版本,字号大,适于供养。

第一,新版隆藏封面设计选用双龙戏球吉祥图案,制作精良,大气壮观。

第二,单本塑封,高档典雅,更显出法宝的恢宏气象,极具收藏价值。

第三,清朝宫廷常用威龙作为镇宅避邪之用,新版隆藏的封页***用云海中升起烫红金的威龙为主要图案,威严而吉祥。

大正新修大藏经 100本 16开精装 《大正新修大藏经》 Dazheng Xinxiu Dazangjing 《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13年(1924)由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发起,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小野玄妙等人负责编辑校勘,1934年印行。全藏分3个部分:正藏55册,续藏30册,别卷15册(内图像12册,总目录3册),共100册。收入佛籍总数冠于各种大藏经,计正藏、续藏、图像和总目录共3493部,13520卷。编辑体例也别创一格,经藏分为阿含、本缘、般若、法华、华严、宝积、涅槃、大集、经集、密教十类;律藏包括弥沙塞部、摩诃僧祇部、昙无德部、萨婆多部、解脱戒经(迦叶遗部)和菩萨戒等;论藏分为释经论、毗昙、中观、瑜伽、论集等五类;杂藏分为经疏、律疏、论疏、诸宗、史传、事汇、外教和目录等八类。续藏30册中除最末一册为古逸和疑似两类,专收敦煌古逸经、律、论疏和疑伪经外,其余29卷收入日本著述的续经疏、律疏、论疏、诸宗四类及悉昙。图象12册收入日本各寺院所藏历代有名佛教画像和密宗明王像、金刚像及各种曼荼罗图等363种。总目3册收入中国历代各版藏经目录和日本各寺院所藏的写本和刻本藏经目录以及大正藏勘同录、大正藏总目录、总索引、译著目录等77种,为比较实用的版本。但校核工作粗放,排印错字,错句颇多。此外,大藏经用语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大正藏索引》,为佛教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大正藏》内容:

(一)正藏:1-55册是从印度汉译的佛典32册,加上中国论述23册而成。收书2236部9006卷。

(二)续藏:56-85册以日本撰述为主, 及敦煌古逸写本和疑伪经。收书777部2929卷。

(三)图像:86-***册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共363部1344卷。这些密教相传之秘袭、秘轨图仪共诸于世,可谓学术界一大 事。这十二册宛然成密传佛教美术百科,为佛教艺术研究之指南。

卐续藏 90本 16开精装 《卍续藏》,又名《卍续藏经》、《大日本续藏经》、《续藏经》。日本京都藏经书院编。明治三十八年(1905)至大正元年(1912)刊行。发起人和主持者为前田慧云、中野达慧。

《卍续藏》是《卍正藏》的续编。所收多为南北朝至清代佛教撰述的珍籍要典,其中有不少是我国国内久佚的绝版孤本。全藏分为两编150套,每编各附补遗,总计收经1659部7143卷。卷上之第一编共95套862部。其中,正编(第1套至第87套前部分)收经734部,包括印度撰述(下分经部、律部、论集部、密经仪轨部4项)183部和撰述(下分大小乘释经部、大小乘释律部、大小乘释论部3项)551部。补遗(第87套后部分至第95套)收经128部,包括印度撰述(经部)13部和撰述(下分大小乘释经部、大小乘释律部、大小乘释论部、诸宗著述部、礼忏部5项)115部。卷下之第二编共55套7***部。其中,正编全为撰述,包括甲编32套(不署"甲"字)和乙编23套(署"乙"字),每套皆5册。甲编(第1套至第32套),下分三论宗著述部、法相宗著述部、天台宗著述部、华严宗著述部、真言宗著述部、戒律宗著述部、净土宗著述部、禅宗著述部、禅宗语录通集部、禅宗语录别集部10项,收经473部。乙编(乙第1套至乙第23套前部分),下分礼忏部、史传部2项,收经207部。补遗(乙第23套后部分)包括印度撰述(经部)11部和撰述(下分大小乘释经部、诸宗著述部2项)6部。《卍续藏》为方册本。正文用四号字体排印。每面分上下栏,每栏二十行,每行二十二字。

《卍续藏》的总目名为《大日本续藏经目录》(四卷),收入日本编的《法宝总目录》。

《卍续藏》全藏印成后,存书被大火焚毁,流传不多。192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曾以《续藏经》为题影印了五百部。近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的《卍续藏经》也是它的影印本,作一百五十一册(其中目录一册)。

《卍续藏》广泛收集了《卍字藏》以外的已入藏和未入藏的典籍。尤其是中国撰述部分,收录了许多在大陆已散佚,唯日本见存的典籍。上自魏晋译经,下至明清著述。其数量之宏富,超过明《嘉兴藏》之《续藏》、《又续藏》。是研究中国佛教不可或缺的佛典丛书。

永乐北藏 200本 16开精装 《永乐北藏》,又名《北藏》。官版。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敕令雕印。始刻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完成于英宗正统五年(1440)。参与者有道成、一如等。刻藏的地点在北京,经版由司礼监掌管,藏于祝崇寺内的汉经厂。

《永乐北藏》是参照《永乐南藏》的结构分类,但在编函(将某几部经典编为一函)方面又作了较大的调整编成的。全藏总计636函,收经1615部6361卷,始《大般若经》,终《大明三藏法数》。其结构为:(一)大乘经,260函537部。(二)小乘经,45函239部。(三)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34函300部。(四)大乘律,5函25部。(五)小乘律,48函59部。(六)大乘论,50函93部。(七)小乘论,73函37部。(八)宋元续入藏诸论,5函23部。(九)西土圣贤撰集,19函147部。(十)此土著述,151函155部。

《永乐北藏》在初刻本告成之后,由于藏在京城,故一直作为官赐藏经,由朝廷印刷,下赐各地寺院。在南、北两藏中,它更具有官方性质和权威性。

到了明万历十二年(1584),神宗因母后施印佛藏之愿,下敕雕造《永乐北藏》的《续入藏经》,并为之序。《续入藏经》共计41函,收经36部40卷,始《华严悬谈会玄记》,终《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全是中国佛教撰著。其中有:《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大乘起信论疏》、《肇论新疏》、《维摩诘所说经注》、《华严原人论》、《天台四教仪集注》、《教乘法数》、《佛祖历代通载》、《翻译名义集》、《百丈清规》、《三教平心论》、《禅源诸诠集都序》、《庐山莲宗宝鉴》等。

初刻的正藏和初刻的续藏两项相加,《永乐北藏》至明万历十二年时,已有677函,收经1651部6771卷。

《永乐北藏》为梵夹本。每版25行,折成5面,每面5行,每行17字。《永乐北藏》今存。据李圆净《历代汉文大藏经概述》说:"南通狼山广教寺,镇江超岸、广教、定慧等寺,均存有全藏。" 时转600年,而今在世少有存书,为使这一古典法宝转世流通,解各地寺院佛教团体大居士供奉研究之需要,我会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内部发行500部。此次出版的《北藏》装订成大16开本200册,内文***用山东晨明纸业生产的高档米黄双胶纸,印刷装订均属上乘,为佛教团体收藏供养之必备。

这是从几个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来看,做了对佛教经典的一些论述

佛经分为三藏十二部,从以下解释你就知道,其没有定数

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在佛门中,我们经常会听人说到「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但很多人不太清楚「三藏十二部」所指的具体内容,下面根据《君友会大藏经》记载分别作简要的介绍。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别。

具体来说,「三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是「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它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蜜经加上般若波罗蜜多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两者,并称为二藏。

「三藏」中的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即指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能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

在《大乘庄严经论》卷四中举出了设立「三藏」之九种原因,即:

一、为对治疑惑,故设立修多罗。

二、为对治受用之二边,即令远离乐行之边、苦行之边,故设立毗尼。

三、为对治自心之见取,故设立阿毗昙。

四、为说三学,故设立修多罗。

五、为成就戒学、心学,故设立毗尼。

六、为成就慧学,故设立阿毗昙。

七、为讲说法及义,故设立修多罗。

八、为成就法及义,故设立毗尼。

九、为通达法及义,故设立阿毗昙。

在《释氏要览》卷中亦援引《阿毗达磨集论》之说,谓经藏乃用以对治疑烦恼,律藏对治受用二边之随烦恼,论藏对治自见取执之随烦恼。此外,***喇嘛教以三藏配于三毒,而谓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瞋恚,论藏可断除愚痴。

有关三藏的先后次第,尚无定论,若就三藏结集的先后而言,则其次第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则为律、经、论。若将此三藏配于三学,则经相当于定学、律相当于戒学、论相当于慧学。同时,经亦包含戒、定、慧三学,律包含戒、定二学,论唯包含慧学。

在诸宗中,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我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别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者,称为论主或论师。精通三藏之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之翻译家亦称三藏,例如称玄奘三藏、真谛三藏等。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二、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文句字数有定,与古诗相似,这是从梵文、巴利文沿袭而来的文体,一般称为偈颂。从内容上看,都是对长行内容的复述,故称应颂或重颂。应者,「顺应长行」;重者,「重宣其义」。

三、记莂,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之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记。通俗地说就是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明确告诉***何时可以成佛的***。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专名「授记品」。

四、讽颂,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五、自说,佛陀未待他人问法或者无请问佛法者,而佛自行开示教说的***。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我们知道,佛陀说法,多是***先请问,佛再作答,于一问一答中深入开来。而自说一体,是指***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即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开示众生。

六、因缘,记载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因缘是有关该经在甚么情况下,为解决甚么问题,对甚么人而说的等等记述,属于交代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等内容。

七、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名「本生经」。如《佛本生经》中就讲述了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为鹿、为鹰等动物舍己度化众生的故事。

十、方广,字面意思是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的***。宽泛点说,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弘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为教化大乘菩萨的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对于方广经典,《菩萨地持经》卷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名「方广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记载佛陀及诸***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之所以称名「未曾有」,是因为这些瑞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从来未曾有的境界,众***同声赞叹:「未曾有」而得名。如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名「未曾有经」。

十二、论议,记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论议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议,明辩法相。」如佛为声闻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理。在文体上显示为「一问一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显示了佛说法的活泼亲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而诸经中有人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有人认为除记莂、自说、方广外,其余九部皆属小乘经;也有人认为除因缘、譬喻、论议外,其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人以为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为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种藏中,古往今来亦有不同的说法。

为了方便后人记忆这十二部经的名称,古人将十二部经编成了一首偈颂: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共成十二部,详如大论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