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猛相济文言文翻译-宽猛并济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9-08 0
  1. 刚柔相济什么意思
  2. 表示补充的成语
  3. 宽猛相济的翻译
  4. 宽猛相济

高歌猛进 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洪水猛兽 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苛政猛于虎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宽猛相济文言文翻译-宽猛并济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宽猛相济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猛志常在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突飞猛进 突、猛:形容急速。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勇猛果敢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勇猛精进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毒蛇猛兽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精进勇猛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攫戾执猛 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刚柔相济什么意思

凡事都有两面,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注意并提倡在相反的两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按照传统的观点,失去平衡,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出毛病。阴阳调和, 刚柔相济,事情就会1烦利发展,兴旺发达。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陈旧过时了,总在讲寻求平衡的中庸之道,为什么就不可以偏激一点,极端一点?为什么不可以矫枉过正?

当然可以。但不要忘记,极端到底,就会了引起强烈的反作用。 正如弹簧,用以压迫的力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认真想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是受著平衡律的支配。因为平衡律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

宽大仁慈,并不意味著软弱。它实际上既体现了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是自信心的表现,可以当作笼络人心的“胡萝卜”。

威猛严厉,也不意味著残忍。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的是以强硬手段迫使越轨者和不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等竞争。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和与严厉相互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示例:为政之道,须在~。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政治措施要宽大和严厉。

故事:郑国国王子产执政十多年,表彰“忠俭”,反对“太侈”,改革了田地制度和兵赋制度,公布了刑法条文,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严肃朝廷法纪。子产对太子叔说:“治理国家要用宽猛相济的方法,而且要掌握好其中的度,这样国家才能强盛。

近义词:恩威并重、软硬兼施

反义词:严刑峻法

表示补充的成语

刚柔相济的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指刚强与柔和二种手段互相调剂、配合。

一、引证解释

1、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2、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

二、近义词

1、恩威并济:恩威并济意思为奖赏和刑罚一起使用,指统治者同时用高压和怀柔手段。出自《三国志·吴书·周鲂传》。

2、宽猛并济:宽猛并济意思是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

3、宽严相济:?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严中有宽,宽中有严;宽严有度,宽严审时。

刚柔相济的造句:

1、作为领导,对员工刚柔相济,是他们一贯的措施。

2、只要你刚柔相济,一定可以处理好这件事的。

3、对于别人你总是刚柔相济,给我的感觉你太过于圆滑了。

4、做人处事要像这支杆子,能弯能直,弯也是为了直,刚柔相济才为化道。

5、开花的树真是挺美的。像侠骨柔情,像美人舞剑,刚柔相济,是令人景仰的温柔。

宽猛相济的翻译

补漏订讹: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截长补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绝长补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绝长继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绝长续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宽猛并济: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同“宽猛相济”。

宽猛相济:宽:宽容;猛:严厉,猛烈;济:相辅而行。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裒多增寡:裒:减少;增:补充。削减有余以补不足。

情文相生:情:思想感情;文:词藻。比喻文章感情深沉,文和思想互相补充。

拾漏补遗:指填补空白或缝隙,起补充作用。

拾遗补阙:遗:遗漏;阙:过失。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折长补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宽猛相济

郑国的子产生了病,他对太叔说:“我死了以后,您肯定会执政。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差一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子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用宽和方法施政。郑国的盗贼很多,聚集在叫做崔苻的湖沼里。子太叔很后悔,说:“要是我早听他老人家的话,就不会到这种地步了。”于是,他派步兵去攻打崔符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才有所收敛。

孔子说:“好啊!施政宽和,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严厉措施来纠正;施政严厉,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受到伤害就用宽和的方法。宽和用来调节严厉,严厉用来调节宽和,政事因此而和谐。《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众辛苦又勤劳,企盼稍稍 得安康;京城之中施仁政,四方诸侯能安抚。’这是施政宽和。‘不能放纵欺诈者,管束心存不良者;制止抢夺残暴者,他们从不惧法度。’这是用严厉的方法来纠正。‘安抚远方和近邻,用此安定我王室。’这是用和睦来安定国家。又说:‘既不急躁也不慢,既不刚猛也不柔,施政温和又宽厚,百种福禄全聚 。’这是宽和达到了顶点。”

等到子产去世,孔子得到了消息,流著眼泪说:“他是古代传下来的有仁爱的人。

春秋时郑国的公孙侨,字子产,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革新派政治家。在郑国执政数十年,能注意打击奴隶主贵族的顽固守旧势力,表彰“忠俭”,反对“太侈”,改革田制和兵赋制度,公布刑法条文,限制特权,整肃政纪,使小小的郑国,国力大为增强,国威也颇有提高。

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子产临死前曾对子大叔说:“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有德者’方能以宽大的政策使人民信服,若是没有那样的政治水平,当然就只会取猛压了)。”又说:猛以压人是容易的,宽以服民却很难。子产死后,子大叔接替他治理国政。子大叔果然釆取宽大政策,但是不懂得对什么人和什么情况该宽、宽到什么程度,以致奴隶主顽固势力重新抬头,激起人民不满,纷纷 起而反抗。子大叔没有办法,只得发兵镇压,杀了许多人,才稍稍制止了这种反抗运动。

当时鲁国的孔子是站在守旧派一边的,听到这个消息,发表评论道:“善哉,政宽慢,慢则纠之以猛;猛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的这几句话,在《孔子家语·正论》中是这样记载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二者意思是一致的:政策宽大,人民就要轻慢,纠正轻慢就要改用严厉政策;严厉政策免不了要,杀了许多人以后,可以再施行宽大。这样宽猛相济的政策才是最适当的。

孔子的这套理论,是否正确,值得研究,不过“宽猛相济”这句成语,用作宽大与严厉相结合的意思,今天也还是有用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为政之道,须在宽猛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