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仁绝义谁提出,绝仁弃义是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7-12 0
  1. 老子和孟子对仁义的见解有向不同?
  2. Help ~儒家 道家 玄学 的形成时间与发展
  3.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意思是什么”
  4. 孔子的儒家学说是怎样的?
  5.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谁写的
  6. 仁义的四字成语
  7. 孔子和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什么不同?
  8. 儒家思想主张的是什么?道家思想主张什么呢?

杂谈老子的“道、德、仁、义、礼”

笔者理解实际上这五个字说明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所有现象分不同层次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如果用现代语言来描述的话,老子的《道经》是指自然哲学或自然辩证法,而《德经》则是指历史哲学或称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仁是指社会管理科学,义是指道德行为准则,最后的礼则是道德行为规范的具体语言、行为表示,从最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到最具体的言行约束。

老子《道德经》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其实就是自古以来多少次被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或政治家、社会学家等等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过的各种哲学观点、历史观点、政治观点到法律制度、社会契约、行为准则的一种最古老的人们认识自然、社会,然后如何根据某种意识形态指导从大到国家、民族的社会活动小到社会成员日常生活行为的一种描述,可能也是最完整的描述。

弃仁绝义谁提出,绝仁弃义是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恐怕没有人准确地令人信服地叙述过老子这个人的生平履历,究竟老子是如何能做出这种完整描述的确实是一个难解的迷,。在老子所处社会发展水平的古代,极为有限的信息交流手段,估计也是很有限的人生阅历,仅仅凭借这些有限的经验能做出对自然、社会这样宏大、复杂系统的虽然是“大写意”但相当完整的认识和描述,确实应该说非常难得,或者也可以说老子称得上是个天才。但这也说明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可以从一个局部很有限的小天地而大至上描绘出整体的境况,所以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说。

这里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一般的解释都是“失去”前者而后“才有”后者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虽然从字面上来看是能自圆其说,但是整句整体的的含义却变得相当费解甚至可能是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这里的“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丧失、丢失或失去的意思,而是变换为、转化为或具体化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最高层次抽象的“道”是“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靠直觉来把握,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都在演变进化之中。但是“道”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体现在“可道”“可名”的所有世间万物运动形式中。而“道”也只有具体化或转化为“德”才能“可道”、“可名”,也才有较为具体的实际意义。“失道而后德”用现代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自然哲学或自然辩证法只有明确地表述为或称指导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展开,才开始有较为具体的意义,才能使更多一些的人们得以掌握和理解,也才可能进一步具体化为“仁”--现代语言表述的社会管理学,即“失德而后仁”,从而进一步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具备实际的可能性。再进一步由“仁”(显而易见这里的“仁”与儒学中的“仁”是完全不同的含义)即社会管理学的一般原则指导并具体化为“义”--即道德行为准则,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即开始具备了实际的可操作性。而“准则”仍然具有某些抽象性或一般性,要使准则能够使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充分理解并遵守还需要再进一步具体化为“礼”--即体现道德行为准则的具体语言和行为表示,这是到了最实际最具体的层次。在这个从最高抽象层次到最低具体层次的转换过程中,每下一个层次都是上一个层次的具体化,而具体化的结果是上一个层次看上去是“消失”了,但其实质性的内涵体现在了进一步具体化了的下一个层次的形式中,因此是《道德经》中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笔者以为上面的叙述只是一种总结性概括性的描述,是一种相当理想化、形式上颇为严谨“精致”的描述,像所有概念一样只是用文字形式显像化了的思维活动。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变换或转化必然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能是由具体的、不同的人在具体的、不同的时间和具体的、不同的实际生存环境中来实现的。

空间上,具体地说有人擅长直觉把握和抽象思维可能就是通常指称的思想家、哲学家如老子、孔子、马克思等等,有人擅长总结、概括、归纳和文字表达可能就是制定纲领、策略、规划的理论家、法学家、管理学家,有人擅长调解、斡旋、语言表达、组织指挥可能就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等等等等。当然也可能有几百年一见的天才可以既是思想、理论、哲学家又是政治领袖、军事统帅、社会活动家,像***这样的杰出人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人们又分别具有不同思维特点和倾向及不同语言文字表达的理论、策略、法律或社会契约。

时间上,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任何人一生可能活动的空间范围也是有限的,都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一生的时间里从思想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囊括或者完成全部的工作。因此这种从抽象到具体各个层次上的转换一定会经历几代、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传承和实践过程,而时间只有一个方向,每一代人都实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这样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传承、理解和实践上的“失真”、“遗忘”、反复和曲折、甚至可能以讹传讹、“误入歧途”。

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不过是永远处于变化中的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任何显像的固定的表现形式都只能是各种具体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各种尺度的具体层次和领域中物质运动形式相对稳定的表达。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任何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任何可以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任何人类的思维活动、意识形态及其语言文字表达(所谓理论)都只具有相对意义,都是具体性和一般性的矛盾统一,越是具体的越不具备一般性,最高层次的抽象最具备一般性但一定是以丧失具体性为代价的。因此《道德经》这里所说的“礼”即某种道德规范具体的语言、行为表示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仅仅是某种道德规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如果这种约束人们举止言行的道德规范不随历史的演进而变化则一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强行维持某种“礼”则一定是以社会的为代价而遭到抛弃,即“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虽然纸张和文字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使得前人的思想成果得以积累、传播,后世的人们“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是前人的任何思想和理论都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不可能传之百世而皆准,前人的理论可以指示出方向但绝不可能预见一切。即老子所言“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正如恩格斯晚年所说“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复兴一定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和“扬弃”,而绝不能是引经据典、穿凿附会的“忠实复古”。

细说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id="id1">老子和孟子对仁义的见解有向不同?

“圣”字的释义有一个含有贬义,那就是:刁钻

“智”在这里多作“计谋”来讲。

-----------------------------------------------------------------------------------------------------------

楼主所提到《道德经》章节全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葆朴,少知寡欲,绝学无忧。

本章中,‖号前部分可以变更为如下模式:

绝弃圣智,民利百倍;绝弃仁义,民复孝慈;绝弃巧利,盗贼无有。

那么有三个关键词从中凸显:圣智;仁义;巧利。(就是道家思想所要“绝弃”的三者。)下面分析绝弃三者。“圣智”其实就是“独裁”的另一个说法,理当绝弃。“巧利”,不用说理当绝弃。“仁义”源于《礼记》,与后来儒家的仁义不是一个概念,儒家是借“仁”借“义”。《礼记》中的仁义是统治者安民理政的政治手段。(所谓“五经”并非儒家书籍,是中华共有、百家共享的典籍。)

见素葆朴,

要大家相互坦诚,真诚表现、保持纯正,

少知(zhì,识别;区别)寡欲(贪心,感情过盛),

要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谁也不想压制别人,

绝(杜绝)学(讲述,说)无忧(忧患,祸患)

要杜绝流言、造谣,不让隐患产生。

-----------------------------------------------------------------------------------------------------------

●道家学说倡导的理想社会中,对社会各成员有很高的道德素养要求,而《道德经》本章内容,正是在告诉社会领导者如何引导人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

Help ~儒家 道家 玄学 的形成时间与发展

一般的看法认为老子在道德观念方面是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等道德价值的,老子说“绝仁弃义”、“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智慧生,有诈伪”、“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表面看起来,似乎老子学派的确是儒家孟子学派的论敌,几乎将儒家所有的思想主张都加以抨击批判,两者似乎冰火不相容。但是,在仔细读了孟子和老子之后,我感到两个思想家之间存在着许多共识,并且这些共识都往往是根本性的,可以说,儒道两家的早期学者(孔孟与老子)主要分歧恐怕集中于对政治以及制度的看法等具体政治主张层面,两家在思想基础方面的共识远大于分歧。详细讨论两个思想流派的具体共识与差异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现在在博客中不能一一详述,只列一个大概思路,作为读书的思考,以后有兴趣可以继续讨论。孟子作为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主要承继于孔子,其对孔子思想的体会和理解也最为接近,因此,讨论老子道家和早期儒家的共识和区别不妨以孟子为儒家的参考对象。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虽有孔子、孟子、荀卿三位,但是,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仅留下一部对话性质的著作《论语》,《论语》虽然是儒学正宗,但是由于是对话录式的作品,因此其中的内容难免为对话的语境和时空所局限,有些对话离开了当时的语境就很难理解其意义。而荀卿的思想则杂糅王霸,很多人都批评荀卿思想不再是纯粹的早期儒家了。因此,如果要进行儒道思想的比较,则儒家方面最好以孟子为参照系。早期儒家思想的基础在于“仁”(仁、义是礼的基础和内容,荀子以孟子空谈仁义不讲礼为弊端而抨击孟子,但是如果离开仁和义而专门讲礼,那么儒家的礼就会落入专制的弊端),孟子将其发展为仁政,儒家政治理想的基础就在于为政者将自己内心的仁义之端扩充于天下。因此,如果让我来***象儒家的论敌的话,那么对手一定要从儒家“仁”的思想入手进行批判,如果能够论证出“仁政”的内在思想缺陷,那就足以致儒家学派于死地。同时,论敌如果举起批判仁义的大旗,也能彰显自己学派与儒家学派的相反立场,在百花争鸣的春秋思想盛世中取得一席之地。如果,仅从表面上去理解,老子显然是和儒家对立的,老子公开提出“绝仁弃义”和“圣人不仁”,这样一来,老子不仅仅是在批判儒家“仁政”的政治构想,同时要求弃绝一切儒家的道德价值:仁义礼智。但是如果仔细考察老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我们会发现老子所谓“绝仁弃义”实际上反对的是那些外在的***仁***义,而揭穿了统治者将“仁义”作为论证合法性的谎言。如果从这一角度去考察,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解读老子所抨击的绝仁弃义,老子之所以抨击“仁义”,是为了揭穿***仁***义,告诉我们什么不是真正的仁义。老子的立场和目的是在反面论证仁义,即否定了***仁***义更能使人认识真实的仁义。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前提,老子抨击的“仁义”并不是孟子所理想中的“仁义”,此仁义非彼仁义,因此辩论双方所使用的论辩术语就不相同,怎么能仅从字面理解,将老子视为儒家的论敌呢?以我读老子的感受,我以为老子批判的仁义是一种异化的仁义,但是并不意味着老子否定孟子所指出的那些“仁义”的内在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往往不注意逻辑上的概念一致性,比如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告子所说的性就与孟子的性根本不同(告子说的是自然的人性也就是人的自然本能,而孟子所说的性善是说人皆有向善的心),因此,孟子与告子关于性善的论辩就变成了隔空发炮,两个人根本就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和辩论,只是自说自话而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然会使用相同的术语,但是此术语所指称的内涵却大不相同,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道”,儒、道、法各家都有自己的“道”,每个思想家所说的“道”其思想含义也各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研究古人思想的时候,首先应该进行概念的明晰,不能望文生义。老子自称自己有三件思想法宝,第一就是慈,有学者已经指出,老子的慈实际上和儒家孟子所说的仁有相同之处,他们思想的核心都是对人性尊严的终极关怀。孟子说:仁,人心也。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基于同类同种的人类的本能的同情之心,孟子所说举凡同类者皆相似就是这个意义,因此,每个人看到孩童落井都会有一种发自本心的恻隐,孟子将此称之为仁之端。其次,老子所说“绝仁弃义”、“圣人不仁”并不是否认一切道德标准,只不过老子反对以外在的所谓道德标准来扭曲人性。老子曾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所谓“攘臂而扔之”就是指以外在的道德标准来强人从己。庄子也十分反对这一点,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终极的真理和是非、善恶,因此,没有任何人能够以外在的道德标准来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标准。那么,老子的道德观念是什么呢?老子的道德观念体现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一句之中,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是生于人心,自然发育的,任何外在的后天的规范引导下的行为都不能说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德”的特征是无为的。在道德观念是发自内心的这一问题上,老子和孟子达成了共识。孟子反复强调,仁和义都是内在于人心、人性之中的,并且针对仁、义是内在还是外在的问题和告子有一场辩论。孟子曾说:“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都是内于人性之中的,而非外在规范的产物,因此,孟子和老子一样都反对戕贼人性来追求外在的道德标准。第三,儒道两家的政治理想的出发点都是人,都是基于对人性的尊重而出发的,都将统治者的利益置于百姓的***之下,都将人民的同意作为合法统治的基础。这一点是儒道两家政治思想的最大共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意思是什么”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道家的形成与发展

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

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庄子前或同时,有杨朱的“全性葆真”说,宋钘、尹文的“情欲寡浅”说,彭蒙、田骈、慎到的“弃知去己”说,都同道家思想接近,有称之为道家别派者。

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

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运动中道教思想的产生有所影响。

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何晏辈首以老庄解释儒家***,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

玄学的形成与发展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以嵇康、阮籍为代表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恰是魏晋风度的化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据清代学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称,清谈之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可以说是创始人,他们都是当时贵族名士,影响所及,便成一代风气。《晋书》上所谓"正始之音"也正是指整个魏晋时期玄谈风气。

总的来说,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修齐治平),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南北朝时,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玄学家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玄佛合理。东晋后,玄学已与佛学合流,做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也就"笑渐不闻声渐悄"了。

孔子的儒家学说是怎样的?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If we could abolish knowledge and wisdomThen people would profit a hundredfold;If we could abolish duty and justiceThe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would form.二千多年前,哲人老子曾经说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老子所谓的“绝圣弃智”是指返扑归真,让老百姓恢复到淳朴与敦厚的状态,不要去耍小聪明,不要去勾心斗角。老子一生崇尚的是大智慧,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即以退为进,以空明的心态看待大自然,对大自然和客观规律不要横加干涉,屏弃一切浮躁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战胜一切”(即“无不为”)的客观效果及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的管理者,不要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地对老百姓加以算计。“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想煎小鱼那样,不要经常翻动,瞎折腾。不要自以为是地树立什么“圣人”及“智人”的样板。不要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为老百姓谋划这样,谋划那样,要顺其自然,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样,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丰衣足食,获利百倍。西汉初年,由于年年的战乱,当时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被体,就连皇帝本人也穷得找不出四匹毛色一样马来拉他的车。刘邦及吕后于是***用了老子的主张(史称“黄老之术”),不去折腾老百姓,让他们顺其自然地自我发展,使他们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的机会,结果国家很快地富强了起来,达到了“文、景之治”。但汉武帝改变了国策,***纳了董仲舒的“废除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于是四处讨伐,穷兵黩武,百姓们苦不堪言。虽然汉武帝以“文景之治”所积累的国力与余威,取得了赫赫的战功,杀得匈奴人片甲不留,然终因国策的改变而为西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其老祖宗的“黄老之术”,国家又一次强盛并发达了起来,史称“光武中兴”;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因其太子酷爱儒术而叹息道:“将来破坏国家制度,让国家衰败下去的人必然是这个小子哦!”西方哲人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往往就会发笑”,庄子说:“人的生命有限,而自然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有时候,人类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圣”及“智”不过是都些违背客观规律的轻举妄动,并要受到自然及客观规律的严厉惩罚与报复。反观现代社会的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与索取的瞎折腾所造成的恶果,这正好象是人类在自我戕害,自掘坟墓,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早就预言了这种做法的不可取。“ 仁义”观是儒家思想的内核,老子崇尚的是“道”与“德”,他认为失去“道”便会产生“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与“义”。仁义是道德的衍生物,是道德的末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然有了“道”与“德”,就无需去追求什么“仁”与“义”。“仁”与“义”虽然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是虚伪与狡诈的隐藏之所。在独尊儒术的年代里,人们就往往发现有很多人,虽然“满口的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的男盗女娼”。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儒家的“道德”与老子所谓的“道德”是不一样的,儒家的“道德”是依照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三纲五常”形成的一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与***观,任何人不得愈矩。儒家提倡:“盛荣饰”,喜欢做一些冠冕堂皇的表面文章,其所宣扬的“仁”与“义”不过是维护其等级与***制度的遮羞布,是鬼脸上涂抹的雪花糕,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实在虚伪得可以!老子主张废除这些表面文章,让老百姓恢复到自然与淳朴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真诚而融洽地相处,如初生的婴儿(“婴之未孩”),这样将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父慈子孝,其乐融融。这与时下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谁写的

孔子(前551—前479),出身破落贵族家庭。但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有大志。“三十而立”,通今博古,成为集历代礼乐文章之大成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后来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崇拜的“圣人”。其思想长期影响到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应该知道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学说的思想特征。

鲁壁儒家思想大体上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尊崇尧、舜,祖述文王和武王,把夏、商、周的先王之道作为理想社会的标志。第二,崇尚礼制,强调以德治国,管理社会的办法是依据“尊卑”、“男女”、“长幼”。第三,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等,是儒家共同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构成儒家思想的外壳和理论框架。所以,尽管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不同而使儒家内部分为许多派别,但各派都是儒家。第四,宗师孔子。以上四点是儒家的共同特征。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是执政为官、治家做人的道德基础。而孔子更是被尊为儒家的宗师和“圣人”,成为人们实践儒家道德思想的楷模。

我们要进一步懂得孔子的儒家学说,必须先认识孔子所处的时代。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如孟子所说,是“邪说暴行”的时代。春秋时代后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社会秩序瓦解了,表现为“礼崩乐坏”。但是大变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大量蕴藏着多种多样的历史发展可能性的时代。当时各个阶级、阶层以及他们利益的代表者,都在由此引起的社会混乱中苦恼,彼此形成尖锐的对立。由于社会矛盾的发展,呈现在孔子面前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名分等方面的混乱。首先是等级分化制度及观念发生混乱;其次是诸侯之间相互杀伐和兼并;再次是宗法关系的紊乱;最后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而这些混乱和矛盾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世衰道微……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这就是“暴行”。同时各种破坏性或者厌世悲观的主张也开始流行,如“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圣去知,民力百倍”。这种不顾道德价值的悲观主义主张后来被孟子称之为“邪说”。

孔子认为造成社会的动荡与思想的混乱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礼”遭到了破坏毁弃,因此要求人们从各个方面恢复或遵循“周礼”。

“周礼”指什么呢?一般认为它是周朝初期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等。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孔子认为周朝吸收了夏朝、商朝制度的优点而制定的周礼是十分完备、值得尊奉的。“礼”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在礼仪基础上被规范化和系统化的一种国家统治体系。也就是说“礼”不是统治阶级凭空杜撰而用来维护其统治制度的,它是从原始社会敬神祭祖的礼仪中发展而来的。其在原始氏族社会具有一种很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社会正是通过这种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活和生产,从而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这种原始礼仪在当时对氏族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实际上是一种未成文的习惯法。国家产生后,特别是到了商周时代,这种习惯法“礼仪”就成了为贵族阶级服务的国家制度了。可见,所谓“周礼”其特征是以敬神崇祖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后经过改造加工,成为维护贵族统治的习惯统治法规。等级身份制度是这套法规的核心,维护统治秩序稳定是其最终目标。

在春秋末期,由于“礼崩乐坏”,“暴行邪说”横流,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护“周礼”、宣扬“周礼”,力求从根本上巩固统治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孔子之大,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全体”。孔子一再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郁郁乎文文哉,吾从周”。其意确是要维护周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孔子以“礼”为基础的政治理想。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具有以下两个内容:其一,孔子希望所有的人都遵循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守其位,各营其事,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要在“分”中注以“和”、“仁”。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种“和”不是要消除贵贱上下等级之别,而是在维护这种“分别”中求得和谐。而实现这种和谐要靠“仁”。总之孔子所说的“礼”就是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孔子将其概括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个方面,用“周礼”作尺度来维护这些人际关系的稳定就是“正名”,“正名”也是“正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正名的主要内容。孔子认为当时的政治混乱就是由于“名”不正而引起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孔子强调“正名”,就是要求人们都按一定的礼制规范行事,其核心是贵贱、上下、等级都各安其位。

如何维护和遵循这种“礼”?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这就是“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精神。如果离开“仁”,“礼”和“乐”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形式,对挽救社会危机,构筑理想社会是没有意义的。“礼”和“仁”是孔子思想中两个主要范畴。“礼”是孔子对前代的因循和继承,而“仁”则是孔子的创造,将“仁”作为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实为第一人。那么“仁”又是什么呢?“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其含义宽泛而多变,孔子每次讲解都不一致。虽然《论语》中没有给“仁”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仁”的主要内容可从中归纳为三点,即克己、爱人、复礼。

克己,简言之,就是克制自己,孔子对自我克制讲得很多。其中“修己”是“克己”的重要方式。“修己”可以说是作为君子的必修课,当学生问什么叫君子时,孔子回答:能够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人就是君子。在这里,“修己”的修,具有饰、整治的意思。

此外,孔子还主张“自戒”、“自讼”、“自省”和“自责”,其目的都在于克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当时统治者很少有的自我检讨精神,孔子将社会的改良和进步,寄托于个人道德境界和品格的提高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精神。

把克己的精神用于对他人则是忠恕,也就是爱人。忠是从积极方面讲的,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自己希望达到的,也希望别人能达到,我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可给予别人。不管是从积极或消极方面讲,爱人的过程都是由己及人,从我出发,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怎样对待他人。“忠恕”思想可以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告诫人们,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应该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考虑自己以什么方式存在于社会。总之就是要通过克制自己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克己”与“忠恕”断然地反对人们去作奸犯科,利于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它教人安于现状和传统,对统治者的暴行麻木不仁,这也是二千多年来孔子思想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尊崇和提倡的重要原因。

克己与爱人在行为上的归宿就是“复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恢复周礼。恢复周礼的政治措施是“正名”,而恢复周礼的思想保证是贯彻“仁”的原则。他认为恢复周礼并不难,只要有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能够做到“克己”和“爱人”,自觉遵守周礼的规定,这样“仁”的原则就实现了。“礼”和“仁”是二位一体的,“仁”的内容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做到“礼”就必须符合“仁”,要做到“仁”就必须符合“礼”。“仁”是社会道德,“礼”是政治制度。“礼”和“仁”融为一体,使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制度规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制约,从而实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迄今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孔子正是生活在这五千年的中期,他接受了古代文化,开启了他所处那个时代之后的中国文化。其承前启后的伟大历史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人物都无法相比的。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仁”这一范畴作为调整社会矛盾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公开讲学的教师,他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相传孔子有***三千多人。孔子通过本人丰富的教学实践,在学习方式和教育方法上总结了不少经验。比如:“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性差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注重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并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主张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懂不要装懂,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认为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反复的过程,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最后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有所提高,即所谓“温故而知新”。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确定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教育史上一直占统治地位。

仁义的四字成语

《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习惯先“达”而后“穷”并改“兼善”为“兼济”,尚不失孟子原义。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不过,“文本史”的角度讲,这个说法是有明显缺陷的:如上所述,整个这句话原出于《孟子》,本与道家无关。而道家或老或庄,似乎都没有说过“善(无论独善兼善)其身”之类的话。相反,本来意义上的道家是主张“绝仁弃义”解构道德而追求无是非无善恶的“逍遥”境界的,它并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前半句是儒后半句是道,似难以服人。

但如果把“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道德含义除去,而只把它们理解为“有为”与“无为”,则这句话(不仅是后半句)又成了纯粹的道家思想。人们常常只把“无为”看成是道家主张,其实至少庄周这个道家宗师也有追“;有为”的一面。在《庄子·外篇·山木》中,庄周曾自比“腾猿”:“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猴子抱上了高贵的大树,便得志称雄,“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而一旦掉到了荆棘丛中,就夹起尾巴做孙子,“危行侧视,振动悼栗”了。换句话说,在庄周看来,人当得势时是“有为”的,所谓“无为”,就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时的生存方式:“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

众所周知,道家在知与行两方面都倡“无为”。单就“无为”而论“无为”,本无所谓对错。强者对弱者“无为”,可以理解为宽容,弱者对强者“无为”,就沦于苟且了。权力对权利“无为”意味着自由,而权利对权力“无为”则意味着奴役。思想史上有些人(如晚清的谭嗣同称赞庄学对君权的解构)是从前一种意义上论无为的。但在传统中,从后一种意义上实践“无为”的则无疑是主流。问题在于:道家所谓的无为恰恰是一种主要面向弱者的“贵柔”学说,而弱者对强者的“无为”,不正是苟且吗?

苟且而出于无奈,亦不足责。但庄周的苟且却不是自承无奈,而是把它奉为崇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真伪、有无、是非、善恶都可以不分,或者说都不可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中的这段话历来被论者看成是道家思想的精髓。的确,我国传统时代一大弊病是言行不一,儒家的那一套仁义道德只说不做,法家那一套关于“法、术、势”的厚黑学只做不说,所谓“儒表法里”是也。而道家的上述诡辩论则为本来难以兼容“;儒表”与“法里”提供了关键性的粘合剂,为逻辑上磨擦剧烈的王道之表与霸道之里加注了有效的润滑油:法家指鹿为马,儒家曰此非马,则被坑矣;曰此马也,则非矣。而庄子曰:马亦鹿也,鹿亦马也,所谓“万物一齐”也。是故指鹿为鹿者,儒也;而指鹿为马者,尤大儒也。言“大”者何?谓其超越是非之俗见,是为“***”、“至人”也。故曰:法家儒也,儒家法也。而儒表法里者,其旷世之大儒乎!--庄周的逻辑适足以论证如此“高尚的***”!

要之,用“达则有为、穷则无为”的道家观点去解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际上就是说得势了就称王称霸,失势了就奴颜婢膝。这自然是大违孟子本意的。《孟子·尽心上》的原话是: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显然是表示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如果得志,我要造福于天下百姓。即使不得志,我也要洁身自好,绝不与***势力同流合污。所谓“独善其身”在这里就是“穷不失义”,而决不是去作“逍遥游”;是“修身见于世”,而决不是“出世”。这后半句并没有道家所提倡的那种难得糊涂、玩世不恭的态度。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以“逍遥游”的态度对待世事,“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把一切矛盾都化解为虚无,化解在庄生梦蝶、蝶梦庄生、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玄谈中,这与“独善其身”绝不是一回事。

总之,这句话如果按其原义,它整句反映的是儒家的理想主义;如果抽掉其理想色彩,它整句反映的是道家的犬儒主义。但无论哪种情况,说它前半句是理想主义后半句是犬儒主义(褒义的说法叫“现实主义”),都似难成立。

然而,在专制时代的现实中,这两种意思虽然不是前后两半句之别,却可能成为表里之别:口头上表白的“得志则造福天下百姓。不得志则洁身自好拒***”。实际上却往往变成“得势则称王称霸,失势则奴颜婢膝”。口头上的理想主义,行为上的强权主义与犬儒主义。以至于两千多年下来,“独善其身”这个成语的所指已从孟子那里颇有些悲剧色彩的“穷不失义”者,变成了朱自清先生笔下喜剧色彩的“知其不可而不为的、独善其身的聪明人”!可怜据说被“独尊”了两千多年的儒学,在“儒的吏化”与“儒的痞化”两边挤压下,不是“儒表法里”就是“儒表道里”,哪儿还有什幺真儒家?

孔子和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什么不同?

1. 关于“仁义”的四字成语

出奴入主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后以“出奴入主”谓挟门户成见 槌仁提义 抛弃仁义 蹈仁履义 遵循仁义之道 东征西怨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

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

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含仁怀义 谓有仁义之德 积德累仁 积累德行与仁义 ***仁***义 ①虚***的仁义道德。

②伪装仁慈善良 绝仁弃义 谓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沐仁浴义 谓受仁义的熏陶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

亦省作“窃钩盗国” 仁义道德 ①儒家所提倡的仁爱正义等行为标准。②泛指旧时提倡的道德规范 仁至义尽 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孔颖达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

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 入主出奴 语出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意谓崇信一种说法,必然排斥另一种说法,以己所崇信者为主,以所排斥者为奴。

后因以“入主出奴”指持有门户成见 诗书发冢 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成玄英疏:“是以田恒资仁义以窃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睟面盎背 《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意谓仁义礼智植根于心,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清和润泽地表现在颜面,显露在肩背,散布到手足四肢。

后以“睟面盎背”为仁德者修养到家的表现 息黥补劓 谓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

语本《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遭仁义是非残伤性情,焉知造化之内不补劓息黥,令我改过自新,乘可成之道,随夫子以请益耶?”郭庆籓集释:“黥劓则形体不备,息之补之,复完成矣。” 重义轻财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晬面盎背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2. 关于仁的四字成语

一视同仁、当仁不让、仁人志士、麻木不仁、仁至义尽、为富不仁、杀身成仁、仁心仁术、大仁大义、不仁不义、妇人之仁、仁义道德、修仁行义、仁者乐山、求仁得仁、槌仁提义、渐仁摩义、残暴不仁、止戈兴仁、仁者不杀、宅心仁厚、***仁***义、志士仁人、残虐不仁、仁民爱物、施仁布泽、含仁怀义、居仁由义、仁礼存心、施仁布恩、亲仁善邻、***仁纵敌、不仁起富、内仁外义、见仁见智、沐仁浴义、渐仁摩谊、发政施仁、仁者必寿、蹈仁履义、宋襄之仁、求生害仁、取义成仁、残忍不仁、仁浆义粟、观过知仁、仁人义士、不仁之器、至仁无亲、蔼然仁者、绝仁弃义、深仁厚泽、。

3. 有仁字的四字成语

有仁字的四字成语 :

一视同仁、

当仁不让、

仁人志士、

麻木不仁、

仁至义尽、

为富不仁、

杀身成仁、

仁心仁术、

大仁大义、

不仁不义、

妇人之仁、

仁义道德、

修仁行义、

仁者乐山、

求仁得仁、

槌仁提义、

渐仁摩义、

残暴不仁、

止戈兴仁、

仁者不杀、

宅心仁厚、

***仁***义、

志士仁人、

残虐不仁、

仁民爱物、

施仁布泽、

仁言利博、

含仁怀义、

居仁由义、

仁礼存心

施仁布恩、

亲仁善邻、

***仁纵敌、

不仁起富、

内仁外义、

见仁见智、

沐仁浴义、

渐仁摩谊、

发政施仁、

仁者必寿、

蹈仁履义、

宋襄之仁、

求生害仁、

取义成仁、

残忍不仁、

仁浆义粟、

观过知仁、

仁人义士、

不仁之器、

至仁无亲、

蔼然仁者、

绝仁弃义、

深仁厚泽、

仁者能仁、

法外施仁、

仁义之师、

煦煦为仁、

谦恭仁厚、

色仁行违、

尸鸠之仁

4. 仁有什么四字成语

仁的四字成语:一视同仁、当仁不让

1、一视同仁

意思: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自: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释义:所以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

2、当仁不让

意思是: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释义: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扩展资料

一视同仁的近义词:不偏不倚

意思是: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拼音:bù piān bù y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表示公正、中立

引证解释:

不偏向任何一方

只要办理得人,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一以国粹为归宿,那是决无流弊的。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

示例:我不偏不倚,说句公平话,她固然有过错,但是你有错在先。

儒家思想主张的是什么?道家思想主张什么呢?

[儒家]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完美的品德。孔子认为做到了“仁”便是达到了理想的人格。“仁”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概括和总结,“仁”不仅包括了克已复礼、爱人、孝悌、忠恕等等内容,而且包括了敬、忠、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广泛的德目。所以孔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是一个努力学习、思索和实行“仁”的过程。对儒家来说,道德规范是首要的,而人的自然之性是次要的。为了实行道德规范,要克制自己的个性,甚至消灭自己的个性。所以,儒家有着把道德规范和自然人性对立起来的倾向,孔子认为,一切仁义都在人性之外,以至“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道家]把“仁”看作是衰世的产物和人为的恶果。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只有“绝仁弃义”恢复自己的本性,做到“常德不离”才是理想人格。因此,道家的理想人格则是自然化。老子认为仁、义、礼等等都是后世的人为产物,是违反人性的。道家对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视批判的态度,老子认为造就理想人格并不在于用一种外在的、异己的规范来束缚自己,而是应该向内追求、努力恢复、保持和发挥自己内在的自然本性,这叫做“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道德经五十四章)要求放弃向外的追求和学习,把一切人为的方面消除干净,如此,才能“为天下贵”,才能造成理想人格。很明显,在如何造就理想人格的问题上,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是各执一偏。孔子强调的是道德规范的一面,有压制个性的倾向;而老子强调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一面,从而否定道德规范的一面。几千年来,对造就理想人格的问题上,也就是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儒道两家各执所见、争执不休,而又在争执中互相借鉴、补充、融化、渗透。对掌权天下的统治者来说,当然是喜欢儒家,因为道家的种种批判,会引起人们对正统的思想和既定的道德秩序产生怀疑,容易导致异端。(一)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老子年长于孔子。我国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只用极其简单的161个字记叙了“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当时老子的社会名声已经很大,孔子去拜见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孔子从鲁国山东曲阜到周王朝的都城。今天的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牌坊内的古碑上写着“孔子入周问礼处”就是历史记载。传说那天老子刚洗了头发正在晾发,孔子一进门只看见老子披散着头发,迎风而立,双目如开似闭、脸上似笑不笑、神情似醒非醒、闻声不动,就像一棵枯树挺立着。这时的老子进入了一个寂静、虚无、深邃的奇妙世界,脱离了滚滚红尘,进入了时间的隧道,遨游在万物的原生态之中,心境到达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最高层次的快乐,能够体味这种境界的人就是最高境界的人了。老子会见了孔子,并和孔子谈论学识,孔子好像被老子带到了一个神奇的智慧大海边上,让孔子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哲理的涛声。孔子眼前更是开阔了,思想更是博大了,智慧更是丰富了,老子的形象在孔子心目中变得无比的高大。据说孔子见了老子回去后,他的学生们发现孔子几天不说话,变得傻了,其实孔子是在进行着一层又一层的内里反思。以后,孔子的学生们问起对老子的访谈感想,孔子深深感叹道:“老子是人中之龙啊!而我只好像是瓮罐中的一只小小飞虫啊!”学生们问孔子为什么称老子是龙呢?孔子摸着自己像小丘一样的头顶回答说:“如果是只鸟,我当然知道鸟会飞;如果是条鱼,我当然知道鱼会游;如果是只野兽,我当然知道它会跑。是鸟,我可以用箭射它;是鱼,我可以用线钓它;是野兽,我可以用网捕它。至于是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驾着云,遨游太空的。所以说老子是龙啊!”龙!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虚构的图腾包含着众多动物的体态;麒麟的头象征威武和吉祥富贵、大蛇的身体显示了它的灵气、鲤鱼的长须显示着它的聪明向上、水牛的角表示它的勤劳善良、雄鹰的爪说明它的坚强勇敢、海鲸的尾是它对自由的渴望、满身的花朵展现着祖国大地的美丽。世界上,其它各国象征国体的图腾,都只是单一的动植物,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个包含众多动物的复合体。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众多民族大团结的大家庭。老子、孔子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一个是大耳朵的老子,是道家的圣人,是***,是中国文化的巨龙。一个是头顶凹凸的孔子,是儒家的圣人,是只凤凰,是中国文化是之凤。一个老子一个孔子,***一只凤,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演绎得如此出色。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尽管自汉武帝听取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家”以后,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制度,都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民的正宗传统,把儒家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的唯一经本。从此以后,老百姓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你想“十年寒窗,书包翻身”?你就必需通读规定的儒家课本。由此,儒家思想替代了道家、佛家、和其它各派的学说。但,道家以自己的哲学体系与儒家思想在相抗、在相融、互补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政治学、***学等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思想的传入,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的三教合一。儒家为社会提供了人本主义的传统学说;道家为社会贡献了自然主义的传统学说;佛家为社会提出了解脱主义的传统学说。儒、释、道,统治了二千多年来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并延续至今。(二)孔子和老子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和老子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孔子讲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把学生分成各类,按各人的情况实施教育,先了解学生,再制定相应的教学***。提起因材施教人们就会想起孔子在论语中的,“自行束修以上,有教无类”的语句,这说明,孔子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都收。但***用的教学方法却是不同的,而是因人施教,按照学生的智力和性情来启发你,你怯懦就多多鼓励你,你莽撞就对你多加戒律压束,你性情似蚕丝就对你细细地缠,你像一根木头就***地劈你。想当年,孔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孔子对这七十二贤人也并不是一样的教学,不是***用一律一样的课本和教法,有喜欢有不喜欢,教授有深也有浅,这就是孔子在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老子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应是智慧的启迪。老师的知识是有穷尽的,而学生的智慧却是无限的。因此,老子的教育方式不同于孔子。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老子都讲一样的东西,让不同的学生从中自己去体会不同的精神,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这种反其道而用之,就是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概括起来,找出他们的共同本质,然后给一把总钥匙启迪你的智慧门。老子这种遇弱则弱、遇强则强的教育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如今我们学校的教学方法既贯彻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又是贯彻了老子的***材启发智慧的教学。由此而见,几千年来儒道两家在相互对抗、相互借鉴之中得到了相互的融化。

儒家思想主张核心在“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道家思想主张根本在“无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就文化而言,儒家讲进取,道家讲规律;就哲学倾向而言,儒家属入世哲学,道家属出世哲学;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言,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讲“无为”,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各有千秋,一个问答几百字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现在国家提倡反腐倡廉,下面仅以官德为例,浅析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主张的区别:

01 儒家的官德思想主张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了,对我国政治文化生活影响最大,特别是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已然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齐治平”思想鼓舞着无数文人斗士为之奋斗,而这里的“治”便是儒家官德思想的典型体现。它既强调“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又劝诫官僚阶层“为政以德”“正己修身”。

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意即当官者必须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斜,良好的官德,是顺利施政的基础和保证。

孟子以“上无礼,下无学,兴,丧无日矣”之说,把儒家“以德治国”主张发扬光大,从反面阐述了官德思想建设的重要性,“一正君而国定矣。"

02 道家的官德思想主张

道家学派源远流长,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 “无为而治” 的核心思想,也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强调以无为实现无不为,尊重客观规律,守朴去智,反对“权谋智诈”的官德言行,“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特别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论述,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不离“不为”思想之宗。

道家主张还非常重视官德对于民众的表率作用,指出官员只有注重道德修养才会在民众中树立威望,营造良好的社会道镱环境;道家主张“不争”的官德,为官者要谦虚谨慎,谦和地对待下属和民众;道家主张官德“崇俭抑奢”,为官者要生活朴素,勤俭治国,骄奢*逸不仅断送自己前程,还会败坏社会风气。

03 结语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从不同侧面解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现象,都有可取之处,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或大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特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官德思想,对我们有极好的现实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