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出自_食饱衣暖之时下一句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06 0
  1. 饱食暖衣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何造句?
  2.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写一篇600字作文
  3. 《孟子语录》有什么经典话语?

1、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以力***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出自_食饱衣暖之时下一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5、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8、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9、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4、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20、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1、仁者无敌。

2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7、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28、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2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0、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饱食暖衣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何造句?

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按,指舜)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教以人伦:用人伦道德为内容教化百姓。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写一篇600字作文

饱食暖衣 本文分类:abcd式的词语 发布时间:2013/4/24 

拼音:bǎo?shí?nuǎn?yī

解释: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示例:清·王晫《今世说·政事》:“今为若计,欲舞文乱法,快意一时,而身陷刑戮乎?欲守公奉法,~,与妻子处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穿不愁

褒贬:中性词

英语:h***e?ample?food?and?clothing

饱食暖衣的近义词

丰衣足食 暖衣饱食 安居乐业 锦衣玉食 小康之家 家给人足 心广体胖

安家立业 人给家足 吃着不尽 金迷纸醉 人寿年丰 灯红酒绿 人给家足

饱食暖衣的反义词

无衣无食 卖儿鬻女 饥寒交迫 哀鸿遍野 挨饿受冻 两手空空 家贫如洗 嗷嗷待哺

家徒四壁 民不聊生 啼饥号寒 饥肠辘辘 饔餐不继 贫病交加 一贫如洗 缺吃少穿

饔飧不继 一穷二白 艰难竭蹶 衣单食薄 艰苦卓绝 聊以卒月 涸辙之鲋 茹苦含辛

饱食暖衣造句

当我们实现了饱食暖衣的温饱型社会后,还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虽然大多数人都能饱食暖衣、安居乐业,但还有一些人生活在饥寒交迫,有家不能归的环境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展迅速,人民百姓都能够饱食暖衣,过上好日子。

解决11亿人口的饱食暖衣问题,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灾区人民目前还不能够饱食暖衣,需要 *** 部门和广大爱心人士的积极援助。

现在;还有许多偏远山区过不上饱食暖衣的生活。

饱经忧患饱学之士

《孟子语录》有什么经典话语?

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接受教化,并将四端之心扩而充之,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主动性需求。如果四端之心不明,孟子则斥之为“非人也”。如果不能尊重五伦之义,那么就会跟孟子所批评的杨朱、墨子一样,“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在仁爱的次序上,人具有优先性。孟子在劝诫齐宣王“见牛不见羊”时,责备他“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由此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在推恩于禽兽和百姓的次序上,百姓具有优先性。如果君王能够关爱禽兽,而说不能关爱百姓,这不是能力上做不到,而是意愿上的不情愿。孟子还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滕文公下》)如果达官贵人对动物妥善照顾,而让老百姓饿死野外,那么这就是率领野兽而吃人。而反过来,如果率领人来吃野兽,孟子则并不反对。对于亲人,是最高层次,是亲爱。孟子还认为,对动物的爱应该以满足其生存需要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对之宠爱,但绝不能上升到人的高度,用对待人的尊严的方式去对待动物。这些都告诉我们,关爱动物要讲究方法,把握尺度。来源:鄱阳湖学刊

孟子》语录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有人伦以及建立在人伦之上的道德原则。这与亚里斯多德主张的“人是政治动物”是相同的。如此,国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

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王道。还有一种治道叫霸道。王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征服天下之心;霸道是通过暴力和强迫。王道作用在于德,霸道作用在于力。

孟子说:“以力***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

有一位***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位***又问何为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浩然之气的主要内容是不动心,孟子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谓大丈夫也。(《滕文公下》)

这就是不动心,但是不动心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强制其心使它不动。别一种是心自然而然地不动。这种不动心才是真正的不动心。有了这种境界的人,才能是至大至刚,无所畏惧,而独立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