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成事実を作る_既成事实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03 0
  1. 既往不咎的既什么意思
  2. 既的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3. 文言文即刻什么意思
  4. 既遂是什么意思?
  5. 已然是什么意思?

1、作动词,尽,完,终了。

例句韩愈《进学解》:“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释义话还没说完,(他)又向旁边的人笑到

既成事実を作る_既成事实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作副词,后来,不久。

例句《左传?成公二年》:“既,卫人赏之以邑。”

释义不久,卫国的君主赏赐他们一座小城。

3、作副词,已经,以后。

例句《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释义事情结束回到国内,因为蔺相如功劳很大,被君王拜授为上卿。

4、作副词,全,都,皆。

例句《屈原列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释义楚国的人民全都责怪子兰劝楚怀王去虎狼般的秦国,使得楚怀王一去不复返。

5、作连词,既然,既然是。

例句《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释义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

6、作连词,与“且”、“又”、“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

例句《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释义在有风的时候就做出飘摇的样子,没风的时候也呈现出婀娜的姿态。

既往不咎的既什么意思

既定的解释

[antecedent;established;fixed;set]

已定的,已为前提的 既定方针 详细解释 已经 确定。 宋 曾巩 《请以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 :“今庶尹百工分位既定,宜有新书,如 《周官》 六典 明白 之文,使内外上下,晓然究悉。” 《 中国 的光明前途》 :“它已经成为 中国 全国人民的意志和 中国 的原动力, 团结 并且 引导我国绝大多数人民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进。” 茅盾 《无题》 :“ 虽然 有时 模糊 ,有时 清晰 ,但‘她’的存在却是既定了的。”

词语分解

既的解释 既 ì 动作已经完了:既往不咎。既而。 已经:既成事实。既定。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 两者 并列:既快又好。 部首 :旡; 定的解释 定 ì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 定义 。定都(?)。定稿。定数(?)(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 决定 。确定。 平安

既的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基本解释:

1、动作已经完了:既往不咎。既而。

2、查询·新华字典

2、已经:既成事实。既定。

3、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既快又好。

基本信息:

拼音:jì?

部首:_?四角码:71712?仓颉:aimvu?

86五笔:vcaq?98五笔:vaqn?郑码:XOHR?

统***:65E2?总笔画数:9?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既然[jìrán]?

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你~一定要去,我也不便阻拦。

2、食既[shíjì]?

日全食或月全食过程中,月亮阴影与太阳圆面或地球阴影与月亮圆面第一次内切时的位置关系,也指发生这种位置关系的时刻。食既发生在初亏之后。参看〖食相〗。

3、既往[jìwǎng]?

以往:一如~。

文言文即刻什么意思

尽;完;终了的意思。

既拼音jì注音ㄐ一ˋ

简体部首旡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9画

繁体部首无部五笔86VCAQ五笔98VAQN仓颉AIMVU

郑码XOHR四角71712结构左右电码2478

区位2840统***65E2笔顺フ一一フ丶一フノフ

基本字义

既jì(ㄐ一ˋ)

1、动作已经完了:既往不咎。既而。

2、已经:既成事实。既定。

3、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既快又好。

既遂是什么意思?

1. “既”“即”在文言文中各有哪些意思

既的中文解 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旡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五笔86:VCAQ 五笔98:VAQN 仓颉:AIMVU 笔 顺编号:511541535 四角号码:717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E2 基本字义1. 动作已经完了:~往不咎。

~而。2. 已经:~ 成事实。

~定。3.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快又好。

详细字义 〈动〉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

本义:吃 罢,吃过)2. 同本义 [eat up] 既,小食也。——《说文》。

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

君既食。——《礼记·玉藻》不拜既爵。

——《义礼·乡饮酒礼》3. 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eclipse]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春秋·桓公三年》。杜预注:“既,尽也。”

其合相当如袭辟者,日既是也。——汉· 王充《论衡》4. 完 毕;完了 [plete;end] 既而曰。

——《公羊传·宣公元年》。注:“事 毕也。”

既者,尽 也。有继之辞也。

——《谷梁传》既月。——《虞书》董泽之蒲可胜既乎。

——《左传·宣公十二年》薮泽肆既。 ——《国语·周语》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

——《庄子·应帝王》5. 又如:既济(六十四卦之。离下坎上。

意指万事皆 济);既冠之后(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 年) 〈副〉1. 已经 [already]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战国策·燕策》既克。

——《左传·庄公十年》既其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既加冠。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入 宫中,举天下所贡…遍试之,无出其 右者。——《聊斋志异·促织》既泣之三日。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2. 又 如:既成(已经完成);既位(已就其位);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宾客称主人优厚待客的客气话)3. 不久;随即 [soon]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欲置公子职。——《韩非子·内储说下》昔李斯与 包丘子俱事 荀卿,既而 李斯入 秦。

——《盐铁论·毁学》 1. 常 用“则”、“就”、“那么”相呼应,相当于“既然” [since;as] 既定策 则仆须急归营。——《谭嗣同传》2. 又 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既以(既然已经);既不沙(既不阿,既不呵,既不唦,既不是呵,既不索。

都表示:既然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不然的话)3. 跟“且”、“又”、“也”、“还”等词配合,表 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 [both…and;as well as] 屈平既嫉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 又如:既高且大;既快又好;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 常用词组1. 既成事实 jìchéng shìshí [fait acpli;acplished fact] 已完成的、并且推定是不可改变的 事2. 既定 jìdìng [antecedent;established;fixed;set] 已定的,已为前提的 既定 方针3. 既而 jì'ér [soon;after a while;afterwards;later;subsequently] 不 久,一会儿,副词。

指上件事情发生 后不久 既而儿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既而得某尸于井。

——《聊斋志异·促织》既而 胡即放。—— 清· 《谭嗣 同传》4. 既来之,则安之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since we are here,we may as well stay and make the best of it;now that we h***e e,let us stay and take the rough with the *** ooth;now you are here,you'd better stay;since this is so,it's better to accept it and enjoy it] 既已来此,那 就随安于此 他果然既来 之,则安之,我也只得因居之安,则资之深。

——《儿女英雄传》5. 既然 jìrán [now that;as;since] 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 既然 他已经好些,他就可以回学校去了6. 既是 jìshì [since;now that] 既然 是 既是干不成,就算 了吧7. 既往 jìwǎng(1) [past]∶ 以前 既往之事(2) [bygones]∶指已经过去的事情 既往 不究8. 既往不咎 jìwǎng-bùjiù [let bygones be bygones;do not censure *** . for his past misdeeds;do not go into past misdeeds] 不追究已经过去的错误 既往不咎,立功赎罪9. 既有 今日,何必当初 jì yǒu jīnrì,hébì dāngchū [if there must be today,then why should there h***e been other days;if I had known it would e to this,Iwould h***e acted differently;if it has to be like this now,it's a pity it was even like that in the beginning] 既然有今日的如此结果,何必在当初那么做。用以感慨现今的不如意,而 深悔过去的错误 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红楼梦》即的中文解 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卩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五笔86:VCBH 五笔98:VBH 仓颉:AISL 笔顺 编号:5115452 四角号码:777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73 基本字义1. 就是:知识~力量。2. 当时或当 地:~日。

~刻。~席。

~景。在~。

~兴(xìng )。3. 就,便:黎明~起。

4. ***如,倘若:~使。~便(biàn )。

~或。~令。

5. 靠近: 不~不离。6. 到,开始从事:~位。

详细字义 〈动〉1. (会 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 对食器(皀)会意。

本义:走近去吃东西)2. 。

2. 文言文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的翻译规律 文言文的翻译规律中学生翻译古文,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即:信、达、雅)。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掌握六种操作方法。 原则之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光看这一句,似乎可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式的。

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原则之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

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意译灵活性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仅译大意,不及直译平密,对正在培养古文逐步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提倡。

你好!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到你!望***纳!谢谢。

3. 即刻性是什么意思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白话解: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

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这一篇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孙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传授给孟子。中庸这本书,开始时只说一个道理,中间分散为万般事体,最后又汇归到一个道理上,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遍满天地四方,归纳的时候可以收藏在隐密的方寸之间。

它的意思无有穷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思量,用心研究,自然能体会出心得,用在做人处事,就是一生也用不完。」。

4.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5. 即在文言文中可以翻译成什么

① 走近;靠近;走向。

《诗经?卫风?氓》:“匪来贸丝,来~我谋。”《童区寄传》:“夜半,童自转,以缚~炉火烧绝之。”

② 到。《报刘一丈书》:“~明日,又不敢不来。”

③ 根据;以……为根据。《原毁》:“取其一不责二,~其新不究其旧。”

④ 就在;当。《鸿门宴》:“项王~日因留沛公与饮。”

⑤ 就;便。《狱中杂记》:“情稍重,京兆、五城~不敢专决。”

⑥ 就是。《林黛玉进贾府》:“此~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

⑦ 立即;马上。《左忠毅公逸事》:“公阅毕,~解貂覆生,为掩户。”

⑧ 如果;倘若。《论积贮疏》:“~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⑨ 即使;纵使。《报刘一丈书》:“~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⑩ 则;就。《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匆予,~患秦兵之来。”

已然是什么意思?

刑法上的犯罪的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扩展资料:

处罚原则:

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罪名上不需要标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书的叙述部分,应表明行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况。对法律条文仅直接引用分则具体犯罪条文即可。

2、注意对同种罪危害不同的既遂犯的区别对待。对危害性和罪责程度不同的既遂犯,在处罚时应予以适当的区别对待。

3、在既遂犯同时具备其他宽严处罚的情节尤其是法定的宽严处罚情节时,要注意同时引用相关的条款。

4、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犯罪既遂

已然,读音是:yǐ rán,意思有既成事实,已经如此的。出自汉代贾谊的《治安策》。

一、汉语

1、狭义的汉语是指中文标准普通语言,也称普通话。中文标准普通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且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

2、广义的汉语是指汉语族,属汉藏语系。准确的说是以汉文字为唯一文字的一切语支的统称。

二、语法特点

1、汉语是一种孤立语(分析语),不同于印欧语系的很多具有曲折变化的语言,汉语的词汇只有一种形式而没有诸如复数、词性、词格、时态等曲折变化。

2、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手、洗、民、失)。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马+路→马路,开+关→开关)。

3、有的语素本身就是词(手、洗),有的语素本身不是词,只能跟别的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民→人民,失→丧失)。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的比重最大。

4、大部分双音词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复合方式造成的。有些语素虽然在现代汉语里不能作为一个词单独用,但是有时候在借用古汉语的词句时,也偶尔作为词来使用。

三、短语结构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连词。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合而成,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名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状语

3、动宾短语:由动词与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合而成,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4、动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作用的成分组合而成,常用“得”字表示,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5、主谓短语:由表示陈述和被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合而成,表示被陈述物件的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