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_功高盖世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8 0
  1. 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主主不疑呢?
  2. 千古名将郭子仪:功高盖世却不遭人嫉的大唐名将
  3. 中国历史上千古一臣郭子仪 得到所有人信任
  4. 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世而主不疑?
  5.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结局有什么不同?

历史上功高盖世的那些名将,有很多都不知收敛,弄得皇帝很下不来台,但是郭子仪却知道谦虚做人,服从皇上的命令,没有私心,所以得到皇上的信任,最后才得以善终

郭子仪是唐朝著名的将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说他是功高盖世呢,他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包括评定了安史之乱,平定了大小叛乱,在吐蕃攻破长安的时候,率兵收复长安,其功绩在当时没有人能和他比肩,可以说天下都是他打回来的

但是郭子仪和很多拥有很大功绩的人不同,他不主动邀功,一点也不自大,为人低调,行事也十分小心,对待皇上那是忠心耿耿,做人十分坦荡,官员可以随意进出他的府邸,他一点都不害怕,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皇帝也完全不同担心,并且也会发现他完全没有谋反的意思,只是为天下老百姓,为了唐朝做事情,是一个真正的忠臣。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_功高盖世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郭子仪的能力也很强,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保证了唐朝的安定,当时可以说是哪里有问题,哪里有了叛乱,没有人解决得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轮到郭子仪登场了,郭子仪总是把事情解决,保持国家稳定,皇帝也发现了,想要唐朝稳定,肯定不少了郭子仪,即便他功高盖世也没有对他有别的想法,他们一家也都对皇帝忠心耿耿,所以很多人都在朝野里为官,正是因为有了郭子仪才保证了唐朝的繁华,所以他成了少数功高盖世却得以善终的人

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主主不疑呢?

就是唐朝大厦倾覆之际、危急存亡之时的慷慨歌者——郭子仪。***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世而主不疑年近古稀的郭子仪临危受命,成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与训练有素的叛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较量,平定了“安史之乱”,保住了李唐江山,居功至伟。后来的吐蕃入侵,藩镇作乱,都全仗他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都靠他支撑门面。功成之后,郭子仪被肃宗皇帝赞扬:“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其为“尚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评价道“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这几句评语凸显出了一个善于团结各种力量的巨人的形象:皇帝不疑忌他的功高、同僚们不厌恶他位尊、平常人并不反对他的奢华;同时,他善于提拔与培养人才,所以他属下的干部有许多人都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员。郭子仪(6***-781年),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在仕途上,郭子仪是许多人的理想,出将入相且满堂儿孙,多到他见了但知点头而不能呼名,“每诸生问安,颔之而已”,“七子八婿,皆为朝廷显官。”第六子郭暧为唐代宗的东床驸马,娶升平公主为妻。由此观之,郭子仪可谓是富贵寿考冠绝古今。据说他做寿六十大寿那天,因七子八婿均位列***,家人拜寿时把朝笏(朝见皇帝时捧在手中的那块板)放在床上,竟致堆满一床。“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扬,曾为歌舞场。”说的也是这出典故。堆笏满床,可见家中大官之多。因此这一典故被用来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后来这个主题被画成画,拍成戏剧,在民间广泛流传,至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红楼梦》里贾府唱酬神戏,贾老太太因拈着了这出戏而喜出望外。旧时中国民间有钱人家,要把郭子仪的画像悬挂中堂,称作“天官图”,以祈全福全寿。李白有诗云:“吾观古来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乱世用武将,治世重良臣。武将多是桀傲不羁、无所畏惧,而且更为要紧的是他们每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一支队伍,或者是又对自己忠心的部下属将,而且由于战功显赫易登高一呼而百应;文臣则多小心谨慎,且手无兵权。所以中国历史自古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韩信、岳飞、李善长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均因不谙此道而招致杀身之祸;而即便如此张良、范蠡、韩世忠、石守信等智者深明上述道理也只能激流勇退,去官归隐。郭子仪确实个特例。郭子仪是历史上罕见的以寿终的功臣,他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活了85岁。德宗继位后,甚至仿照周武王尊称姜子牙为“师尚父”,赐号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弥留时,德宗派儿子舒王李谊代表他亲自前往省问,他的一生可谓“宠遇冠于人臣”。这所有的一切,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为什么郭子仪却都囊括了,为什么它能够做到功高而主不疑,而且能安安稳稳美滋滋地寿终正寝,破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个一代名将韩信被害前曾仰天啸说的千古不变的定律?首先,郭子仪是肃宗发动***的后方支持者,是***的同谋者!他抓住千载难逢的契机,扶持肃宗登基,自己从而一跃成为新朝廷的头号功臣。“安史之乱”爆发时,郭子仪已经是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的重臣了。玄宗逃难途中,太子李亨在马嵬坡发动兵变,此后在玄宗还没有退位的情况下,擅自在灵武登基,是为肃宗。李亨登基的灵武,恰恰是郭子仪的根据地!李亨到达平凉之后,彷徨四顾,不知何去何从。这时,郭子仪的手下、朔方节度副使杜鸿渐遣判官李涵来给李亨送信,请太子前往灵武安置。接着派遣朔方军数千人迎接肃宗。七月到达灵武,杜鸿渐立马联合御史中丞裴冕,一同向李亨进言,以玄宗入蜀,“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的名义请求李亨登基。八月,肃宗诏郭子仪和李光弼来灵武见驾,准备收复京师。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拜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这时,玄宗刚刚抵达成都。没有郭子仪的同谋,李亨想在灵武登基是不可想像的。杜鸿渐是郭子仪手下的副使,没有郭子仪的首肯难以调动军队;而此时玄宗仍然是天下之主,杜鸿渐仅仅一个节度副使,怎敢擅自拥戴李亨?一切都表明郭子仪是李亨篡位的同谋。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郭子仪的自供状。肃宗驾崩后,代宗继位,怕郭子仪功高难制,遂将郭子仪罢官,命他回京替肃宗守陵,封为“肃宗山陵使”。这是想向郭子仪传达一个信号,即代宗对郭子仪十分忌惮,不愿再让他掌握兵权。郭子仪收到这一信号后诚惶诚恐,立马把肃宗前后所赐的诏书汇总为二十卷,献给代宗御览,同时上了一道表,表中自陈:“臣德薄蝉翼,命轻鸿毛,累蒙国恩,猥厕朝列。会天地震荡,中原血战,臣北自灵武,册先皇帝,乃举兵而南,大搜于岐阳。先帝忧勤宗社,托臣以家国……”“臣北自灵武,册先皇帝”,这是天宝十五年七月,玄宗八月才宣布逊位;“先帝忧勤宗社,托臣以家国”,君臣情分非他人可比。出自当事人之手的这道表是最雄辩的辅佐肃宗篡位的证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郭子仪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其实,综观郭子仪一生的起伏变迁,并不是“主不疑”,而是他识时务,能够用自己的小心将主子的怀疑安然消解。民间流传很广的《打金枝》的故事,说的是唐代宗非常敬重郭子仪,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有一次小俩口吵嘴,郭暧见妻子摆出公主的架子,愤懑不平的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告诉你吧,你父皇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下来的,我父亲因为瞧不起皇帝的宝座,才没当这个皇帝!”(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升平公主听到郭暧出此狂语,气得立即回宫禀报皇上。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投诉后,不动声色的说:“你是个孩子,有许多事你还不懂。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郭子仪知道这事后,吓坏了,他听说儿子口出狂言,几近谋反,“尚父拘暧,自诣朝堂待罪。”即刻令人把郭暧捆绑起来到宫中面见皇上,请皇上治罪。可是,唐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安慰郭子仪说:“小俩口吵嘴,话说的过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吗?装作没听见就行了。”按照常理,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郭暧说的那句大逆不道的话——“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嫌天子不作!”不仅因为这句话大逆不道,更因为这句话***裸地道出了真相,皇帝心胸再开阔也断不可能容忍有人公开地对皇位进行威胁。郭子仪当然深知这里的利害冲突,所以要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把谋反的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于是他曲中见直、迂而能返故意演一出苦肉计给皇帝看。皇帝也知道,既然郭子仪无意谋反,以后坐稳江山还得指靠着他,所以也愿意把这件事变成一出喜剧了结!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陪郭子仪敏感的政治觉悟,和大难来临之际的冷静和沉着,不动声色间化险为夷。历史还记载说,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一次,郭子仪的一名手下将领到外地任职,去汾阳郡王府辞行。在王府里,他看见堂堂的汾阳郡王正为夫人和女儿做奴仆,端着洗脸水,拿着手巾。郭子仪的儿子觉得脸上无光,一齐劝说父亲,希望父亲能够自重,不要让外人笑话,郭子仪给儿子们讲明道理,“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一千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嫉妒郭家的人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很可能招来灭族之祸,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也就是说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别人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谣言。儿子们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郭子仪晚年在家养老时王侯将相前来拜访,姬妾从来不用回避。一次唐德宗的宠臣卢杞前来拜访时,郭子仪赶紧让众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这位“鬼貌蓝色”的当朝大臣。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因,郭子仪说道,“卢杞此人,相貌丑陋,心地险恶,如果姬妾见到他,肯定会笑出声来,卢杞必然怀恨在心,将来他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后来卢杞当上宰相,“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唯独没有找郭子仪家的麻烦,这也应验了之前郭子仪预言和判断,一场大祸被郭子仪消弥得不着痕迹。第三,唐王朝风雨飘摇,北斗元帅郭子仪是惟一可以依恃的万里长城,于是他能够屡仆屡起为皇室重用。肃宗驾崩后,代宗继位,怕郭子仪功高难制,遂将郭子仪罢官。当时史思明之子史朝义盘踞东都洛阳;李光弼的副使仆固怀恩屯兵汾州(今山西汾阳),决心反唐,秘密引回纥、吐蕃大军侵犯河西。安史之乱,郭子仪两次从叛军手里收复两京,曾经带领过借来的回纥兵,同他们可以说有过并肩战斗的情谊。他在回纥人中有很高的威信,回纥人一向称他为“郭令公”,表示对他的尊敬。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代宗不得已重新启用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尚未将军队集结完毕,吐蕃已经攻陷长安,代宗逃亡到了陕州。郭子仪追踪代宗的行踪,一路收集散兵游卒,遂派六军兵马使张知节、乌崇福、孙全绪等率兵万人为前锋,在长安城外扎下大营,插满旗帜,夜里则到处生满篝火,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占领长安的吐蕃军队被这种阵吓破了胆,加上慑于郭子仪郭令公的威名,一夜之间退出了长安城。其后,代宗意识到郭子仪是惟一可以依恃的万里长城,于是将其官复原职,重新启用。这时唐王朝最大的心腹之患是仆固怀恩,仆固怀恩联结吐蕃、回纥、党项等数十万大军南下,直接威胁长安。在这种情势下,代宗对三朝元老郭子仪的猜忌暂时被放到了一边,恩宠开始无限升级。先是封郭子仪为尚书令。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封赏。尚书令就是首席宰相,有唐一代,按照惯例,这个官职一直空缺,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大臣们都不敢再担任这一官职,以示对唐太宗的尊重,常常用别的官职来代替宰相,而不敢称“尚书令”。因此郭子仪两次上书推辞,说“岂臣末职,敢乱大伦?”,正是对这一封赏诚惶诚恐的心情的写照。建元二年(781年),名满天下的郭子仪去世了,寿高85岁。陪葬建陵(唐肃宗李亨墓,今陕西礼泉县),赐谥号“忠武”,按照礼仪制度,郭子仪的墓葬应有一丈八尺的高度,朝廷特意将墓葬再增高十尺,以彰显郭子仪的盖世功勋。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德宗皇帝还亲自到安福门临哭送行,郭子仪以他一以贯之的光明坦荡为经线,用谨小慎微的敏锐为纬线,在依红偎翠安享富贵之际又能警觉地未雨绸缪,让名噪一时得以留名一世,福禄寿全完成人生功德圆满的谢幕,生前死后,显耀之至。

千古名将郭子仪:功高盖世却不遭人嫉的***名将

高盖主主不疑,做人当学郭子仪。我们细看史料就会发现,郭子仪就是个成了精的老狐狸

大家都知道,在中唐到晚唐时期,藩镇割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灭亡的原因,也跟藩镇割据尾大不掉有直接关系。 作为***专职副总司令(天下兵马副元帅)?总司令(天下兵马大元帅)一直由皇帝或太子(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兼任,就跟现在的足协一样,足协***不管事,专职副***是真正的一把手。

无论是当诸道兵马都统、司徒、太尉乃至汾阳郡王,郭子仪很长时间一直兼任朔方节度使,可以说就是一个与安禄山同等规模的硕大藩镇。

但就是这样一个最大的藩镇或者说军阀,郭子仪真正做到了功高盖世权倾天下,而且历经七朝恩宠不衰,这让我们不能不对郭子仪的为人处世方式写一个大大的?赞?字。

郭子仪为人处事的独到之处,我们通过三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后来也有很多名将学他的做法,比如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名将岳钟琪乃至曾国藩,都学过郭子仪的办法,但是形似而神不在,有点画虎类犬的意思了。

我们来看第一件事,也就是郭子仪的汾阳王府。

按照人们习惯的理解,一入侯门深似海,一个侯爷的府邸尚且神秘莫测,一个县***尚且三道门卫,老百姓想进去参观游览那件事是找死的节奏。

但是郭子仪的汾阳王府不但没有高墙,连个门卫都没有,什么卖西瓜葡萄羊肉串的,贩夫走卒都可以随便进出,以至于连郭子仪每天中午吃的啥饭都看得见。有一次郭子仪的一个部下去串门(郭子仪不需要跟原先的部下断绝来往,比如后来的韩世忠、徐达、汤和),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正在洗脸,堂堂的汾阳王老郭头正端着脸盆,肩膀上搭着毛巾当服务员呢,弄得郭子仪的儿子们都很尴尬:?老爷子您这做法是不是有点丢脸呀??

中国历史上千古一臣郭子仪 得到所有人信任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 但是,日渐式微的唐王朝国运却因为一位旷古绝今、力挽狂澜的英雄之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形势急转直下的***得以继续颤颤巍巍的曲折前行。这位青史留英名的不凡人物犹如夜空中一轮皎皎明月,照亮了因遭“安史之乱”浩劫而变得日益衰朽的***颓局中晦暗不明的夜空。 这位谦谦君子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超拔流俗,激浊扬清,过滤沉淀着集聚日久诸多的浑浊与污秽。 史载此人寡言少语,却心细如发,以绝世之才华,满腹之韬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奋力扭转乾坤。此人就是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的千古名将――――郭子仪。

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曾富甲宇内、威震四方的唐王朝也逃脱不了这一无情历史规律。因口蜜腹剑的权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权柄,祸乱朝政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胡将安禄山、史思明在其辖地涿州范阳起兵反唐,给唐朝造成很大打击的“安史之乱”正式爆发。唐玄宗任命骁将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部兵马东击安史叛军。郭军很快收复被叛军占据的云中、东陉等十余州郡,临危受命的郭子仪初战告捷,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李光弼也是当时一位成名已久的虎将,其人勇冠三军,名闻天下,但他与郭子仪一向不和,于是军中渐有二虎相争不能并立的传闻。天宝十五年叛军攻城拔寨、屡屡得手,气焰变得十分猖獗,一时间天下扰动,局势纷乱不安。 值此用人之际,玄宗遍求良将,寻访赴河东、河北驻防御敌的最佳统帅人选。玄宗问计于郭子仪,郭子仪大局为重、襟怀坦荡、毫不迟疑的推荐与他一向有隙的良将李光弼。 危难之时,郭子仪不计前嫌,兼公泯私,举荐英才,说明此人心胸宏阔,人格高洁,朝野之人皆赞之有高义,他得到了当时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

天宝十五年六月,名将哥舒翰为叛军攻败,素有长安门户之称的潼关失守,京城告急,人心震动,玄宗逃往四川,是为“明皇幸蜀”之由来。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名为新君,手下却无可用之兵,身边都是一群四处搜罗来的劣将溃兵。 这些人军容不整、缺衣乏食、草木皆兵、士气低落,乃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而占领了长安、洛阳的安史叛军,声势愈发浩大,气焰更加嚣张。有道是“沧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又是郭子仪、李光弼挺身而出,屹立潮头,振臂一呼,众望所归,随即率师勤王。大军来到灵武,早已人心惶惶的唐帝国临时首都萎靡之气为之一振,郭子仪麾下的朔方军成为众人眼里恢复两京的中流砥柱。为褒奖郭李二帅忠义之心,肃宗诏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亦有封赏。

随后,郭子仪率朔方军主动出击,连战连捷,克复潼关要津, 接着光复蒲州、永丰、咸阳等失地,随后将叛军赶出长安 。安史叛军被打得丢盔卸甲,望风披靡,狼奔豕突,抱头鼠窜 。自此以后,陕西境内再无安史叛军一兵一卒。十月,朔方军乘胜追击,在今天的河南陕县一带大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部,迫使安庆绪率残部渡黄河逃回安阳;郭子仪率部雄赳赳、气昂昂的列队进入洛阳,洛阳居民箪食壶浆夹道欢迎王师,郭军接连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啻于给失望沮丧已久的***军民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极大的鼓舞了军心士气,意义重大。郭子仪居功至伟,被封司徒、代国公、食邑千户。

收复两京后, 郭子仪入朝谢恩,肃宗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他,并缓缓抚着郭子仪的背部感叹地说道:“虽吾之国家,实由卿再造”! 这话虽有嘉勉鼓励之意,但也确实发乎内心,更道出了实情。

然而,几乎就在此时, 李光弼部却惨败于邙山,鱼朝恩督帅之军被叛军击溃于陕州,本已大好的形势顿时逆转。 凶信接踵而来,河中军哗变,变兵杀死主帅李国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原军亦闹饷哗变,乱军杀死太原节度使后溃散逃亡,一部分亡命据险自守,以抗官军。肃宗很担心哗变军队与安史叛军合流,后果不堪设想,派谁去安抚弹压呢?一般的将领没有威望,不能服众,只有老将郭子仪深孚众望,深得军心,是“ 招降纳叛” 的不二人选。是年三月,郭子仪来到绛州任所,他以雷霆之势果断地擒拿河中军主帅李国贞的主谋王元振等十几人,一边宣布只杀兵变主脑,与其他人无涉,一边迅疾将王元振等人当众正法,以示惩戒。太原主将章云京闻讯,亦效法郭子仪诛杀叛兵魁首,余人不问 ,迅速稳定军中秩序。从此以后,诸镇官兵令行禁止、军纪肃然,兵威复振。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尝尽颠沛流离苦楚、饱经忧患的唐肃宗死于中风之疾,代宗即位。 宦官程元振拥立有功,备受代宗宠信,他把持朝政,猜忌排斥元老重臣,对立有大功的老将郭子仪尤其防范,奏请代宗削夺郭令公兵权,召回长安, 命他专管肃宗陵寝事务。那掌有兵权的郭子仪倒是不恼不怒,闻诏即回,将管理陵墓的事务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 得便时,他又将肃宗写给他的20卷密诏呈给代宗,使其洞察自己的拳拳报国之心和耿介无私之意,代宗阅后大感羞愧。他对郭子仪说:“朕不德不明,使大臣产生犹疑之虑,深以为愧,望勿以为怀。”彼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庆绪杀死,不久安庆绪又为史思明所杀。后史思明之子史朝义杀父篡位,盘踞洛阳,苟延残喘。朝廷派雍王李适为帅前往征讨,代宗准备重新启用郭子仪,拟以作战经验丰富的郭子仪为副帅辅佐李适。 此时宦官鱼朝恩、程元振权势熏天,扰乱朝政,故意阻挠,此事被搁置起来,没了下文。宝应二年,朝廷借回纥兵平叛,史朝义兵败自缢身亡, 历时七年零二个月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

“ 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然形成,为***日后的长治久安埋下尾大不掉的隐患。

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忽闻吐蕃军犯境,贼兵一路势如破竹,攻陷泾州后,居然深入京畿重地,一直打到乾州、武功一带,长安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吐蕃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刚经受“安史之乱”尚未来得及恢复的关中大地再起兵戈,京师震动,人民惊惶不安。代宗彷徨无计,只好厚着脸皮重新启用宿将郭令公。上次罢职,朔方军得力部将早已星散凋零,只找到20多个旧属,没有战马,只好借用农夫耕田犁地所用的牲畜代替。郭子仪并无一句怨言,他克服一切困难,率属下昼夜兼程、不眠不休赶赴咸阳指挥御敌。 吐蕃军已强渡渭水,占据长安, 可叹***国都两次沦陷,堂堂十三朝古都又变作一片瓦砾场,国势凋敝,令人无语。 代宗率众臣避难于河南陕县,再次演绎皇帝“临幸”重头戏 。见唐军大兵压境,吐蕃军统帅扶持宗室李承宏为傀儡皇帝,一时间,天下有两帝并立分治之势,之后吐蕃军搜刮抢掠一番自行撤退。

吐蕃军撤离后,满朝文武都责怪太监程元振欺君误事,程元振惶恐不敢返京,遂挟持代宗迁都洛阳。郭子仪上表恳请代宗还都长安,以安天下。宝应二年十一月代宗还京, 特赐郭子仪丹书铁券记功,图画仪形悬挂凌烟阁上以表彰其忠义护国的壮举。

吐蕃之难平息不久,公元7年叛将仆固怀恩又勾引吐蕃、回纥、党项、契丹、羌、浑联军数十万南下进犯,***再次告急,势如危卵。郭子仪义不容辞率军出征,他真乃天生将才,临敌而勇,调度有方,号令严明,纹丝不乱。各族来犯联军见对面唐军早有防备,且军容严整,甲胄鲜明,士气如虹,又获知统兵之将乃大名鼎鼎的令公郭子仪,知不可图,遂不战而退。之后,敌酋又数次率军来犯,都被郭子仪以少胜多击败,贼军给挡了回去,郭令公之威名,连敌军都服气。

郭子仪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之一,最特别并值得后人学习仿效之处,并非他的赫赫武功与用兵如神,而是他大智若愚、深谙韬晦之道、谨慎小心的为人处事方式。正是这种忍辱负重、低调做人的性格,才使他功成名就后得以不遭猜忌,善始善终。

以德报怨,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郭子仪的高明之处。

史书如此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终始人伦之盛无缺焉。”回望历史,谋勇兼具、立有大功的名将数不胜数,然而功高不遭人嫉恨、得以寿终正寝的却寥寥无几,谋臣的血泪,勇将的哀伤将一部中国史浸染的斑驳殷红 ,帝王大事已成后“屠功狗”之悲剧史不绝书。 难怪有人感叹:“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一个人要想做到权倾天下而满朝文武不嫉恨,功盖群臣而帝王不猜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数千年历史也仅有一个郭子仪做到了。

郭子仪善于化解敌意,缓和矛盾,满腹辛酸往肚里吞,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善于“打落牙齿和血吞,”这就是他能够化敌为友 、善始善终的奥秘。郭子仪对李唐忠心耿耿,赏罚必信,从无怨言。即使遭到权阉程元振、鱼朝恩构陷,往他身上泼脏水,也能忍辱含垢,不争不抗。皇上诏命他立刻率师回京,他也没有二话,遵命照办,面对坦荡阔朗的郭令公,连皇帝都深感愧疚。滴水不漏、时刻自省和将韬光养晦进行到底的为人处事方式,任何带有恶意的诬陷、谗言、诋毁也难以奏效,想找到他的弱点很是不易,想罗织罪名恶意中伤他的企图更是水泼不进,无法成功。

郭子仪率军抵御吐蕃入侵时,宦官鱼朝恩派人掘了他爹的坟,地方官没有抓到掘墓的人,很是惶恐不安。郭子仪得胜班师回京,朝堂内外都担心手握重兵的他获知祖坟被掘后动怒用粗,恐生事变。上朝陛见时,代宗将此事告诉他,心知肚明是谁暗中使坏的郭子仪并未冲冠一怒,乘机寻隙报复。他流着泪对皇帝说:“我领兵打仗这么多年,都无法约束手下盗坟掘墓,如今自家祖坟被人偷掘,也是老天报应。 鬼神明明,冤冤相报,我有什么可埋怨的呢!”做人做到这份上,连阴毒戾狠的鱼朝恩亦无话可说,心下暗自敬服。

史书记载,某次,监军鱼朝恩约郭子仪一起到军中清点验核武器甲仗,郭子仪部将元载派人拍马飞驰告诉郭子仪,军中气氛恐怕不利于他,让他多带武装随从以防不测。郭心知有异,却不为所动,只带几个家童空着手前往。早有准备的鱼朝恩见状大为惊异,问他为何只带这么几个人前来。 郭答曰点验军械物资而已,何必兴师动众。本不怀好意的鱼朝恩非常惭愧,他哽咽着的对郭子仪说道:“***如您不是我内心最为尊重的长者、真君子,又怎么可能这么做呢”。据说,从此以后,鱼朝恩对郭子仪执礼甚恭,再无加害之意。以撑得楼船的肚量化干戈为玉帛,将明枪暗箭消弥于无形 ,古往今来几人能够做到,柔能克刚的郭子仪却做到了。

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世而主不疑?

郭子仪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郭子仪被评价为“千古一臣”,这可不是虚名啊!

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仪历经玄、肃、代、德四朝,身居要职。唐代史臣裴称赞他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君子不之罪。”意思是他拥有极大的权利,但朝廷上下却不忌讳;拥有极大的功勋,皇帝却不怀疑他有野心;他妻妾成群,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责备他。这说明他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耿直,得到所有人信任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你能找出和郭子仪比肩的人吗?

郭子仪,生于公元6***年,卒于公元781年。中唐名将,汉族,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被提拔成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唐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因有他而获得安宁20多年,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公元780年,郭子仪被皇帝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次年,郭子仪去世,年八十五而寿终,赐谥忠武,追赠太师,配飨代宗庙廷。

北宋欧阳修由衷赞叹郭子仪:“猗与汾阳,功扶卒仓。”

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郭子仪第六子郭暧的故事。

郭暧,唐代宗皇帝驸马,娶皇帝女儿升平公主。公元767年,郭子仪70大寿,家人皆来祝寿,独公主不来,郭暧气急,将公主很揍一顿。郭暧年轻气盛,口无遮拦,边打边说:“皇帝有啥了不起?我父亲只是不想做天子。”把公主骂回了皇宫。皇帝安慰公主说:“女婿说的话是真话,实情如此!你还是回去吧。”郭子仪知道情况后,气得将儿子郭暧囚禁起来,等待皇帝治罪。代宗皇帝将公主送回郭家,并安慰郭子仪说:“不痴不哑,不当亲家。小两口在私房里吵架,咱们做亲家的咋能当真呢!”郭子仪将郭暧痛打一顿,责令向公主赔礼道歉。这个故事即京剧《打金枝》的原型。

这个真实故事也从侧面告诉我们,郭子仪在唐朝的地位有多高。

就是这样一个“千古一臣”,就是这样一个令皇帝都敬畏三分的人,他惧怕什么样的人呢?

郭子仪功高盖世位极人臣之后,不仅妻妾成群,而且拜访他的人也多了。在每次会见宾客时,都有一帮爱姬侍女相伴。

但是每当御史大夫卢杞来拜访时,郭子仪就非常紧张,立马屏退所有陪侍的妇女,并盛装以待。

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大惑不解,问:以往父亲会见宾客,总是姬妾满堂,谈笑风生,为什么卢杞一来,您却屏退所有妇人?

郭子仪告诉儿子们: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生来相貌丑陋,面色发蓝。我怕妇人们见了他会讥笑出声。卢杞阴险狡诈,要是有一天他得了志,一定会为了报这一笑之仇,将咱们全家赶尽杀绝。

后来卢杞果然飞黄腾达,当上了***宰相,大肆报复性谋杀老臣,唯独郭子仪一家幸免。

在中国,人怕鬼,君子怕小人,这是几千年来的普遍现象。并且几千年以来,一直都是混混小鬼轮番上场,主宰中国历史大舞台。实乃中华民族不幸之总根源。

亲们,你们怕鬼吗?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结局有什么不同?

他就是唐朝大厦倾覆之际、危急存亡之时的慷慨歌者——郭子仪。

***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世而主不疑

年近古稀的郭子仪临危受命,成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与训练有素的叛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较量,平定了“安史之乱”,保住了李唐江山,居功至伟。后来的吐蕃入侵,藩镇作乱,都全仗他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都靠他支撑门面。功成之后,郭子仪被肃宗皇帝赞扬:“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其为“尚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评价道“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这几句评语凸显出了一个善于团结各种力量的巨人的形象:皇帝不疑忌他的功高、同僚们不厌恶他位尊、平常人并不反对他的奢华;同时,他善于提拔与培养人才,所以他属下的干部有许多人都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员。

郭子仪(6***-781年),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在仕途上,郭子仪是许多人的理想,出将入相且满堂儿孙,多到他见了但知点头而不能呼名,“每诸生问安,颔之而已”,“七子八婿,皆为朝廷显官。”第六子郭暧为唐代宗的东床驸马,娶升平公主为妻。由此观之,郭子仪可谓是富贵寿考冠绝古今。据说他做寿六十大寿那天,因七子八婿均位列***,家人拜寿时把朝笏(朝见皇帝时捧在手中的那块板)放在床上,竟致堆满一床。“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扬,曾为歌舞场。”说的也是这出典故。堆笏满床,可见家中大官之多。因此这一典故被用来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后来这个主题被画成画,拍成戏剧,在民间广泛流传,至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红楼梦》里贾府唱酬神戏,贾老太太因拈着了这出戏而喜出望外。旧时中国民间有钱人家,要把郭子仪的画像悬挂中堂,称作“天官图”,以祈全福全寿。

李白有诗云:“吾观古来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乱世用武将,治世重良臣。武将多是桀傲不羁、无所畏惧,而且更为要紧的是他们每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一支队伍,或者是又对自己忠心的部下属将,而且由于战功显赫易登高一呼而百应;文臣则多小心谨慎,且手无兵权。所以中国历史自古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韩信、岳飞、李善长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均因不谙此道而招致杀身之祸;而即便如此张良、范蠡、韩世忠、石守信等智者深明上述道理也只能激流勇退,去官归隐。郭子仪确实个特例。

郭子仪是历史上罕见的以寿终的功臣,他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活了85岁。德宗继位后,甚至仿照周武王尊称姜子牙为“师尚父”,赐号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弥留时,德宗派儿子舒王李谊代表他亲自前往省问,他的一生可谓“宠遇冠于人臣”。这所有的一切,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为什么郭子仪却都囊括了,为什么它能够做到功高而主不疑,而且能安安稳稳美滋滋地寿终正寝,破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个一代名将韩信被害前曾仰天啸说的千古不变的定律?

首先,郭子仪是肃宗发动***的后方支持者,是***的同谋者!他抓住千载难逢的契机,扶持肃宗登基,自己从而一跃成为新朝廷的头号功臣。

“安史之乱”爆发时,郭子仪已经是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的重臣了。玄宗逃难途中,太子李亨在马嵬坡发动兵变,此后在玄宗还没有退位的情况下,擅自在灵武登基,是为肃宗。李亨登基的灵武,恰恰是郭子仪的根据地!

李亨到达平凉之后,彷徨四顾,不知何去何从。这时,郭子仪的手下、朔方节度副使杜鸿渐遣判官李涵来给李亨送信,请太子前往灵武安置。接着派遣朔方军数千人迎接肃宗。七月到达灵武,杜鸿渐立马联合御史中丞裴冕,一同向李亨进言,以玄宗入蜀,“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的名义请求李亨登基。八月,肃宗诏郭子仪和李光弼来灵武见驾,准备收复京师。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拜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这时,玄宗刚刚抵达成都。

没有郭子仪的同谋,李亨想在灵武登基是不可想像的。杜鸿渐是郭子仪手下的副使,没有郭子仪的首肯难以调动军队;而此时玄宗仍然是天下之主,杜鸿渐仅仅一个节度副使,怎敢擅自拥戴李亨?一切都表明郭子仪是李亨篡位的同谋。

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郭子仪的自供状。肃宗驾崩后,代宗继位,怕郭子仪功高难制,遂将郭子仪罢官,命他回京替肃宗守陵,封为“肃宗山陵使”。这是想向郭子仪传达一个信号,即代宗对郭子仪十分忌惮,不愿再让他掌握兵权。郭子仪收到这一信号后诚惶诚恐,立马把肃宗前后所赐的诏书汇总为二十卷,献给代宗御览,同时上了一道表,表中自陈:“臣德薄蝉翼,命轻鸿毛,累蒙国恩,猥厕朝列。会天地震荡,中原血战,臣北自灵武,册先皇帝,乃举兵而南,大搜于岐阳。先帝忧勤宗社,托臣以家国……”“臣北自灵武,册先皇帝”,这是天宝十五年七月,玄宗八月才宣布逊位;“先帝忧勤宗社,托臣以家国”,君臣情分非他人可比。出自当事人之手的这道表是最雄辩的辅佐肃宗篡位的证据!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郭子仪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其实,综观郭子仪一生的起伏变迁,并不是“主不疑”,而是他识时务,能够用自己的小心将主子的怀疑安然消解。

民间流传很广的《打金枝》的故事,说的是唐代宗非常敬重郭子仪,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有一次小俩口吵嘴,郭暧见妻子摆出公主的架子,愤懑不平的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告诉你吧,你父皇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下来的,我父亲因为瞧不起皇帝的宝座,才没当这个皇帝!”(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嫌天子不作。)升平公主听到郭暧出此狂语,气得立即回宫禀报皇上。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投诉后,不动声色的说:“你是个孩子,有许多事你还不懂。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郭子仪知道这事后,吓坏了,他听说儿子口出狂言,几近谋反,“尚父拘暧,自诣朝堂待罪。”即刻令人把郭暧捆绑起来到宫中面见皇上,请皇上治罪。可是,唐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安慰郭子仪说:“小俩口吵嘴,话说的过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吗?装作没听见就行了。”

按照常理,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郭暧说的那句大逆不道的话——“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嫌天子不作!”不仅因为这句话大逆不道,更因为这句话***裸地道出了真相,皇帝心胸再开阔也断不可能容忍有人公开地对皇位进行威胁。郭子仪当然深知这里的利害冲突,所以要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把谋反的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于是他曲中见直、迂而能返故意演一出苦肉计给皇帝看。皇帝也知道,既然郭子仪无意谋反,以后坐稳江山还得指靠着他,所以也愿意把这件事变成一出喜剧了结!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陪郭子仪敏感的政治觉悟,和大难来临之际的冷静和沉着,不动声色间化险为夷。

历史还记载说,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一次,郭子仪的一名手下将领到外地任职,去汾阳郡王府辞行。在王府里,他看见堂堂的汾阳郡王正为夫人和女儿做奴仆,端着洗脸水,拿着手巾。郭子仪的儿子觉得脸上无光,一齐劝说父亲,希望父亲能够自重,不要让外人笑话,郭子仪给儿子们讲明道理,“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一千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嫉妒郭家的人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很可能招来灭族之祸,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也就是说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别人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谣言。儿子们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郭子仪晚年在家养老时王侯将相前来拜访,姬妾从来不用回避。一次唐德宗的宠臣卢杞前来拜访时,郭子仪赶紧让众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这位“鬼貌蓝色”的当朝大臣。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因,郭子仪说道,“卢杞此人,相貌丑陋,心地险恶,如果姬妾见到他,肯定会笑出声来,卢杞必然怀恨在心,将来他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后来卢杞当上宰相,“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唯独没有找郭子仪家的麻烦,这也应验了之前郭子仪预言和判断,一场大祸被郭子仪消弥得不着痕迹。

第三,唐王朝风雨飘摇,北斗元帅郭子仪是惟一可以依恃的万里长城,于是他能够屡仆屡起为皇室重用。

肃宗驾崩后,代宗继位,怕郭子仪功高难制,遂将郭子仪罢官。当时史思明之子史朝义盘踞东都洛阳;李光弼的副使仆固怀恩屯兵汾州(今山西汾阳),决心反唐,秘密引回纥、吐蕃大军侵犯河西。安史之乱,郭子仪两次从叛军手里收复两京,曾经带领过借来的回纥兵,同他们可以说有过并肩战斗的情谊。他在回纥人中有很高的威信,回纥人一向称他为“郭令公”,表示对他的尊敬。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代宗不得已重新启用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尚未将军队集结完毕,吐蕃已经攻陷长安,代宗逃亡到了陕州。郭子仪追踪代宗的行踪,一路收集散兵游卒,遂派六军兵马使张知节、乌崇福、孙全绪等率兵万人为前锋,在长安城外扎下大营,插满旗帜,夜里则到处生满篝火,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占领长安的吐蕃军队被这种阵吓破了胆,加上慑于郭子仪郭令公的威名,一夜之间退出了长安城。

其后,代宗意识到郭子仪是惟一可以依恃的万里长城,于是将其官复原职,重新启用。这时唐王朝最大的心腹之患是仆固怀恩,仆固怀恩联结吐蕃、回纥、党项等数十万大军南下,直接威胁长安。在这种情势下,代宗对三朝元老郭子仪的猜忌暂时被放到了一边,恩宠开始无限升级。先是封郭子仪为尚书令。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封赏。尚书令就是首席宰相,有唐一代,按照惯例,这个官职一直空缺,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大臣们都不敢再担任这一官职,以示对唐太宗的尊重,常常用别的官职来代替宰相,而不敢称“尚书令”。因此郭子仪两次上书推辞,说“岂臣末职,敢乱大伦?”,正是对这一封赏诚惶诚恐的心情的写照。

建元二年(781年),名满天下的郭子仪去世了,寿高85岁。陪葬建陵(唐肃宗李亨墓,今陕西礼泉县),赐谥号“忠武”,按照礼仪制度,郭子仪的墓葬应有一丈八尺的高度,朝廷特意将墓葬再增高十尺,以彰显郭子仪的盖世功勋。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德宗皇帝还亲自到安福门临哭送行,郭子仪以他一以贯之的光明坦荡为经线,用谨小慎微的敏锐为纬线,在依红偎翠安享富贵之际又能警觉地未雨绸缪,让名噪一时得以留名一世,福禄寿全完成人生功德圆满的谢幕,生前死后,显耀之至。

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则郭子仪更胜一筹。正是因此,二人的人生结局堪称迥异,一个是“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一个则是疑惧重重、最后郁郁而终。

1、中兴名将

郭子仪(6***—781),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754),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节度右兵马使。由于次年安禄山造反,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独当一面。

李光弼(708—7)本是契丹族,其父原为契丹酋长,归唐后英勇战死。烈士后代李光弼从军后,得到了名将王忠嗣的青睐与器重,常说:“光弼必居我位。”也是在754年,李光弼进为朔方节度副使。安史之乱爆发后,经郭子仪推荐,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安史之乱初期,郭、李主要在北线(河北一带)与叛军做战。756年四月,郭、李联手连续在沙河、嘉山大破叛军名将史思明,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作为战区指挥官,郭子仪、李光弼对全国战场形势的认识亦极为深刻,联合上奏玄宗,“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质贼党妻子以招之,贼必内溃”,同时请求让哥舒翰扼守潼关,“唯应固守以弊之,不可轻出”。此时,安禄山叛军在东线、南线、西线都顿于坚城之下而寸步难行,老巢范阳又处于郭子仪、李光弼的直接威胁,安禄山一时进退维谷,“议弃洛阳,走归范阳”,形势有利于唐军。

但由于玄宗的昏庸,既不准郭、李直捣范阳,又错误地逼迫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哥舒翰全军覆灭,形势急转直下,致使潼关、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组建朝廷,郭子仪、李光弼也只得退守河东(太原)。

肃宗称帝后,调集诸路军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复失地。郭子仪、李光弼奉命率军会师灵武。接着,李光弼将所部精兵留在灵武,自领五千人弱旅开赴太原,遏止叛军西进。而郭子仪则率朔方军主力承担收复长安、洛阳的重任。

李光弼到到太原后,再度与老对手史思明交战,李光弼以弱敌强、以少胜多,以绝对劣势兵力守住了太原(太原防御战是中国城市防御战的经典战例),有效地保护了唐肃宗在西北的大本营。而郭子仪则率主力,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经一路苦战,连续收复了长安、洛阳。至此,郭、李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兴名将。

2、性格差异

尽管同为中兴名将,但郭子仪、李光弼的性格差异很大,甚至是截然相反。

郭子仪为人宽厚、忍让、谦虚、谨慎,深谙进退之道,很少得罪人。史书称他“事上诚尽,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这里仅举一例,就可见郭子仪的胸襟与为人。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后来郭子仪成为李光弼的顶头上司后,光弼怕遭报复,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而郭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仪岂怀私心忿哉!”两人冰释前嫌,遂同破贼,李光弼成为节度使亦是郭子仪的推荐。

李光弼为人严肃,深沉刚毅,个性极强,因此,他治军颇严,部下畏惧,这种性格经常得罪人,往往令人难以与之相处。这里也举一例,757年,李光弼赴太原遏叛军西进,但主事太原的御史崔众为人骄横,李光弼就任时不肯即时交出兵权,李光弼当即将崔众拘禁待斩。这时恰好使者奉旨宣布崔众为御史中丞,但李光弼毫不理会圣旨,“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将崔众斩首示众,“威震三军”。由此可见,若有谁犯到李光弼手里,下场注定好不了。或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令两人的人生结局迥然不同。

3、同遭猜忌

收复两京后,758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联军共计步骑20万众,围困安庆绪于邺城(时安禄山已死,其子安庆绪即位大燕皇帝)。然而奇怪的是,唐肃宗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居然没有设置军事统帅,而是派了一个不知兵的太监鱼朝恩为监军。个中原因主要是唐肃宗经过对安史之乱的痛定思痛,对军事将领已经非常猜忌,害怕他们走安禄山的老路。所以,故意不设统帅,令各路节度使互不相属,相互牵制。而大太监鱼朝恩是***信得过的人,故安排此人总揽全局,监视各军。正是因此,九节度使联军互不统一,最终惨败于史思明叛军。当时诸军皆损失惨重,唯李光弼与王思礼所部全军而还。

这次惨败的责任被鱼朝恩推给了郭子仪,肃宗遂将郭子仪召还京师,削夺兵权。尽管将士们哭着挽留郭子仪,但皇命难违,郭子仪只得怅然离去。尽管郭子仪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但这仅仅是他遭猜忌、排挤的开始。此后,郭子仪被废置多年。

郭子仪被闲废后,李光弼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军事统帅。面对老对手史思明的十几万精锐,李光弼审时度势,认为河阳北接泽州、潞州(治今山西晋城、长治),利则进取,牵制史军西进;不利亦有退路,表里相应,能伸能缩,有“猿臂之势”。遂领兵2万,主动放弃洛阳,退守河阳。河阳之战,李光弼料敌在先,部署周密,凭坚拒守,择机出击,以绝对劣势兵力,杀敌两万,取得了河阳大捷,阻止了叛军西进,保全了长安。河阳大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

此时,著名的谋臣李泌建议以郭子仪统率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然后进军河北,与李光弼成南北夹攻之势。这个作战方案若能实行,必将加快平叛进程。但祸国殃民的宦官鱼朝恩以私害公,横加阻挠,“复为鱼朝恩所沮,事竟不行”。

随后,肃宗再度重蹈玄宗的覆辙,不顾战场实际,逼令李光弼收复洛阳,并再派鱼朝恩赴前线监军。同时,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因嫉恨李光弼军法严明,也随声附和鱼朝恩,妄称东都可取。李光弼头脑清醒,指出“贼锋尚锐,未可轻进”,但761年二月,在肃宗的严令下,李光弼被迫出兵,与史思明对阵于洛阳北之邙山。李光弼命唐军依险设阵,但仆固怀恩却布阵于平原开阔地。李光弼告诫他说:“依险则可以进,可以退;若平原,战而不利则尽矣。思明不可忽也。”命他把军队移到险处,但勇而刚愎的仆固怀恩却拒不听命。史思明趁机袭之,唐军大败。仆固怀恩作战勇敢但刚愎自用,“麾下皆蕃、汉劲卒,恃功,多不法”,以往仆固怀恩为郭子仪属下时,郭子仪宽厚曲容之,“每用兵临敌,倚以集事”,故能悉心卖命。但李光弼“性严”,对仆固怀恩的不法行为不给情面,两人自然势如水火。由此亦可见,李光弼虽打仗在行,但在统御部下、为人处世方面,确较郭子仪略逊一筹。

邙山之败完全是由唐肃宗、鱼朝恩干预军机及仆固怀恩不听指挥造成的,尽管肃宗认识这次失败到非李光弼之错,但李光弼还是离开了平叛主战场,以“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的身份任地方军区司令。

此后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军事指挥官是仆固怀恩。762年十月,新即位的代宗(这年四月肃宗死,代宗即位)以仆固怀恩为主要军事统帅,对史朝义(此时史思明已死于内讧)展开了最后的进攻,次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而一代名将郭子仪、李光弼最终未能亲手平定叛乱,殊为可惜。

4、迥异结局

代宗即位后,依旧信任太监,程元振、鱼朝恩等辈继续左右朝纲,而且两人皆与李光弼不协,并不断对李光弼进行中伤。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遭程元振谗言被杀后,李光弼更是深感畏惧。在这种情况下,一代名将、执军法如山的李光弼自镇临淮(治所在徐州)后,竟不敢入朝。

763年十月,吐蕃军攻陷长安,即位不久的唐代宗仓皇逃至陕州,诏令李光弼勤王,但他因惧怕遭鱼朝恩等人陷害,虽拥重兵不敢赴援;代宗返回京师,任命李光弼为东都(洛阳)留守,以观察其意向,李光弼仍以就江、淮运粮为由,领兵返回徐州,拒不就任。李光弼历来治军严肃,发布命令时,诸将不敢仰视。但由于李光弼处危疑之地,朝廷屡次征召,他皆拥兵不敢朝,诸将因此日益不听指挥,大将田神功更是举止轻慢,李光弼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于是羞愧成疾,于7年卒于徐州,时年57岁,谥曰武穆。史家称他“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李光弼去世之时,郭子仪已经67岁了。在人生的暮年,郭子仪再一次大放异彩。先是762年,朔方发生兵变,重病将亡的肃宗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将郭子仪召入卧室,委托郭子仪平定病变,“河东之事,一以委卿”,郭子仪以其威望妥善解决了兵变。代宗即位后,郭子仪又遭宦官诋毁,再度被闲废。763年十月,吐蕃军攻占长安,唐代宗仓皇出逃,郭子仪再次临危受命,收集数千亡散士兵,承担起收复长安的重任。郭子仪被重新启用后,以其威望与谋划,迅速迫使吐蕃撤出了长安。回到长安的唐代宗感激万分地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7年,骁将仆固怀恩率朔方军叛唐,并勾结回纥、吐蕃军进攻东都,郭子仪再度临危受命。面对危局,郭子仪清醒地向代宗分析了局势,“怀恩勇而少恩,士心不附,所以能入寇者,因思归之士耳。怀恩本臣偏裨,其麾下皆臣部曲,必不忍以锋刃相向,以此知其无能也。”果然,郭子仪凭借其威望,使朔方兵纷纷离开仆固怀恩,重归郭子仪帐下,迫使仆固怀恩北走灵武(今宁夏灵武)。

765年,仆固怀恩又招引回纥、吐蕃、党项三十万人马卷土重来。郭子仪率领一万唐军刚到泾阳,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恰在此时,仆固怀恩暴病而死,敌军阵营产生分化,郭子仪知道机不可失,决定冒险去见回纥首领药葛罗。面对部下的疑虑与劝阻,郭子仪置生死于度外,“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以至诚”,只以数十骑至回纥军中,劝药葛罗说:“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耶?”凭借自己的威望,郭子仪与回纥首领面晤,竟取得奇效,使回纥军反戈一击,大破吐蕃军,为保卫唐朝的安全再建大功。此后,郭子仪驻守河中(今山西永济西)、邠州,又数次击退吐蕃入寇。

这期间,尽管郭子仪以垂暮之年苦苦维系着***安危,但他仍不断遭到权宦的中伤、诋毁甚至谋害。767年十二月,鱼朝恩指使恶徒盗掘郭子仪父亲之墓,但郭子仪宽厚待人,犯而不校,尽力把大事化小,“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769年正月,鱼朝恩邀他去章敬寺,宰相元载暗中使人告诉子仪“朝恩谋不利于公”。但以国事为重的郭子仪仍仅以家僮数人随从前往。鱼朝恩见郭子仪随从甚少,很是惊讶,子仪遂把所听到的事如实相告,并说:“恐烦公经营耳。”坏事做绝的鱼朝恩很受感动,抚膺捧手,流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史载郭子仪前后“遭罹悻臣程元振、鱼朝恩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故谗谤不能行”。正因为这样,肃宗、代宗两代皇帝对他都由最初的不信任变为非常信任。

779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继位,八十三岁的郭子仪终于得以回家享福。781年,八十五岁的郭子仪去世。

郭子仪历经玄、肃、代、德四朝,身居要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唐代史臣裴垍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君子不之罪。”这个评价真个是精准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