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稽之谈_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出自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26 0
  1. 关于名言警句的诗句大全
  2.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语句
  3. 人心惟危十六字心传解释
  4. 四年级上册尚书的诗句有哪些
  5. 尚书中的名言名句激励

1. 若保赤字。

出自尚书·周书·康诰》。赤字:刚出生的婴儿。要想爱自己的婴儿一样,爱护自己的子民。

2. 满招损,谦受益。

无稽之谈_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出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自《尚书·大禹谟》。骄傲一定会招来损失,谦虚也一定会获得好处。这两句话流传极为广泛,即便是在现在,作为一条人生格言,仍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

3.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有一天,帝舜召见大臣,与他们共同讨论政事,而舜、禹和皋陶等对国家大计进行了详细地讨论,而史官则对此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并作成《皋陶谟》一文,收录于《尚书》之中。本句正是出自于此,讲述的是安民的重要主张。“惠”是仁爱宽厚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只要能够使得人民的生活安定下来,就能受到百姓的拥戴与怀念。

4. 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出自《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任用官员,一定要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贤者;君王身边要只有这样的人。

5. 德惟治,否德乱。

出自《尚书·商书·太甲下》。唯有推行仁德,天下才能够长治久安;天下如果不推行德行,一定会大乱。

6. 有容,德乃大。

出自《尚书·周书·君陈》。容:度量。有宽恕容人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同其他人有磕磕碰碰,发生矛盾摩擦。这个时候,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可能会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致剑拔弩张,演变成重大的***。

7. 无稽之言勿听,毋询之谋勿庸。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无稽:没有根据。没有根据的谚语,不可以轻易的去听信。没有咨询过别人的***,也不要轻易去使用。

8.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本句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阐述的是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所谓“本”即根本的意思。人民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宁、太平。在中国政治史上,这句话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阐述了民本思想,这是我国政治的一个最基本指导思想。

望***纳,谢谢!

关于名言警句的诗句大全

大禹谟第三

大禹谟第三

原文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1***]敷于四海[198],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199]。黎民敏德[200]。”帝曰:“俞[201]!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益曰[202]:“都[203],帝德广运[204],乃圣乃神,乃武乃文[205]。皇天眷命,奄有四海[206],为天下君。”禹曰:“惠迪吉[207],从逆凶,惟影响。”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208],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209]。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210]。无怠无荒,四夷来王。”禹曰:“于[211]!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212]。九功惟叙[213],九叙惟歌[214]。戒之用休,董之用威[215],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216],万世永赖,时乃功。”

注释

[1***]曰若:发语词。《尧典》作“粤若”,《周书》作“越若”,意义相同。文命:大禹的名字。

[198]敷:治理。

[199]乂(yì):治理。

[200]黎民:众民。敏:勉,勉力。

[201]俞:对。

[202]益:伯益,舜的大臣。

[203]都:叹词。

[204]广运:广远。

[205]乃:如此,这里四个“乃”字都是此义。

[206]奄:同,尽。

[207]惠迪:惠,顺;迪,道。

[208]虞:误,失误。

[209]志:念虑。熙:广。

[210]咈(fú):违背。

[211]于:叹词。

[212]和:当读为宣,宣扬。

[213]九功:九事。水火金木土谷,叫六府;正德、利用、厚生,叫三事。合称九功。

[214]九叙:指六府三事之功都有次序。

[215]董:督。

[216]水火金木土谷,叫六府;正德、利用、厚生,叫三事。

译文

皋陶、伯益、后稷***大禹治水成功,虞舜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命史官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稽考古事。大禹名叫文命,他对四海进行治理之后,又敬慎地***帝舜。他说:“君主能够知道做君主的艰难,臣下能够知道做臣下不容易,政事就能治理,众民就能勉力于德行了。”舜帝说:“对!真像这样,善言无所隐匿,朝廷之外没有被遗忘的贤人,万国之民就都安宁了。政事同众人研究,舍弃私见以依从众人,不虐待无辜的人,不放弃困穷的事,只有尧帝能够这样。”伯益说:“啊!尧德广远,这样圣明,这样神妙,这样英武,这样华美;于是上天顾念,使他尽有四海之内,而做天下的君主。”禹说:“顺从善就吉,顺从恶就凶,就像影和响顺从形体和声音一样。”伯益说:“啊!要戒慎呀!警戒不要失误,不要放弃法度,不要***于逸豫,不要放恣于安乐。任用贤人不要怀疑,罢去邪人不要犹豫。可疑之谋不要实行,各种思虑应当广阔。不要违背治道来取得百姓的称赞,不要违背百姓来顺从自己的私心。对这些不要懈怠,不要荒忽,四方各民族的首领就会来朝见天子了。”禹说:“啊!您真是深谋远虑呀!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政治在于养民。水、火、金、木、土、谷六种生活资料应当治理,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大事应当宣扬,这九件事应当理顺,九件事理顺了应当歌颂。要用休庆规劝臣民,用威罚监督臣民,用九歌勉励臣民,使政事不会败坏。”舜帝说:“对!水土平治,万物成长,六府和三事办好了,是万世***的事业,这是您的功勋。”

原文

帝曰:“格汝禹[217]!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218],耄期倦于勤[219]。汝惟不怠,总朕师。”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220],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221],惟帝念功。”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222]。汝作士[223],明于五刑[224],以弼五教[225]。期于予治[226],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227],时乃功,懋哉[228]!”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229];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注释

[217]格:来。

[218]朕:我。宅:居。

[219]耄(mào)期:老耄。

[220]皋陶:舜的大臣。迈:通励,勤勉。种:树立。

[221]念兹在兹……四句:兹,此。释,通怿,喜悦。名言,称述。出,推行。每句前一个兹字,指德;后一个兹字,指皋陶。

[222]干予正:干,犯。正,通政。

[223]士:古代主管刑狱的官。

[224]五刑:墨、劓(yì)、剕(fei)、宫、大辟五种刑罚。

[225]五教: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26]期:当,合。

[227]中:平,公平。

[228]懋(mào):美好。

[229]刑故:故,故意犯罪。刑故,处罚故意犯罪。

译文

舜帝说:“您来呀,禹!我居帝位,三十三年了,年岁老耄被勤劳的事务所苦。您当努力不怠,总领我的民众。”禹说:“我的德不能胜任,人民不会依归。皋陶勤勉树立德政,德惠能下施于民,众民怀念他。帝当思念他呀!念德的在于皋陶,悦德的在于皋陶,宣扬德的在于皋陶,诚心推行德的也在于皋陶。帝要深念他的功绩呀!”舜帝说:“皋陶!这些臣民没有人敢犯我的政事,因为您作士官,能明五刑以***五常之教,合于我们的治道。有节制地使用刑罚,最终达到无刑而治的地步,人民都能合于中道。这是您的功劳,做得真好呀!”皋陶说:“帝德没有失误。用简约治民,用宽缓御众;刑罚不及于子孙,奖赏扩大到后代;宽宥过失不论罪多大,处罚故意犯罪不问罪多小;罪可疑时就从轻,功可疑时就从重;与其杀掉无罪的人,宁肯自己陷于不常的罪。帝爱生命的美意,合于民心,因此人民就不冒犯官吏。”

原文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帝曰:“来,禹!降水儆予[230],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231],惟汝贤。汝惟不矜[232],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233],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234],汝终陟元后[235]。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36]。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237]。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238],朕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239],惟吉之从。”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240],昆命于元龟[241]。朕志先定,询谋佥同[242],鬼神其依,龟筮协从[243],卜不习吉[244]。”禹拜稽首,固辞[245]。帝曰:“毋!惟汝谐。”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246],率百官若帝之初。

注释

[230]降水:洪水,大水。

[231]满***:满,盈满;***,大。

[232]矜:自以为贤。

[233]伐:自夸有功。

[234]历数:指帝王相继的次序。

[235]陟(zhì)元后:陟,升。元,大。后,君。大君,指天子。

[236]人心四句:危,险。微,精微。精,精研。一,专一。

[237]询:问。庸:用。

[238]出好兴戎:赏善伐恶。好谓赏善,戎谓伐恶。

[239]枚卜:历卜,逐个地卜。

[240]蔽志:蔽,断,断定。蔽志,断定其志。

[241]昆:后。

[242]佥:都。

[243]龟筮:古代占卜用物。龟,问龟,指卜。筮,筮草,即卜筮。

[244]习吉:重复出现吉兆。卜筮之法,前卜已吉,不待重复出现吉兆。

[245]辞:再辞。

[246]神宗:宗,宗庙。

译文

舜帝说:“使我依从人民的意愿来治理,四方人民群起响应是您的美德。”舜帝说:“来,禹!洪水警戒我们的时候,实现政教的信诺,完成治水的工作,只有你贤;能勤劳于国,能节俭于家,不自满自大,只有你贤。你不自以为贤,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夸功,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我赞美你的德行,嘉许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升为大君。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又要诚实保持着中道。无信验的话不要听,独断的谋划不要用。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畏的不是人民吗?众人除非大君,他们拥护什么?君主除非众人,没有跟他守国的人。要恭敬啊!慎重对待你的大位,敬行人民期望的事。如果四海人民困穷,天的福民就将永远终止了。虽然口能说好说坏,但是我的话不再改变了。”禹说:“请逐个卜问有功的大臣,然后听从吉卜吧!”舜帝说:“禹!官占的办法,先定志向,而后告于大龟。我的志向先已定了,询问商量的意见都相同,鬼神依顺,龟筮也协和依从,况且卜筮的办法不须重复出现吉兆。”禹跪拜叩首,再辞。舜帝说:“不要这样!只有你合适啊!”正月初一早晨,禹在尧庙接受舜帝的任命,像舜帝受命之时那样统率着百官。

原文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247],汝徂征[248]。”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249],咸听朕命。蠢兹有苗[250],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251]:“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252],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253],于父母,负罪引慝[254]。祗载见瞽叟[255],夔夔斋栗[256],瞽亦允若[257]。至诚感神,矧兹有苗[258]。”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259]。帝乃诞敷文德[260],舞干羽于两阶[261],七旬有苗格[262]。

注释

[247]咨:嗟,叹词。有苗弗率:有苗,苗民。率,依从。

[248]徂征:徂,往。徂征,前往征伐。

[249]济济:众多的样子。

[250]蠢:动。

[251]赞:见。

[252]历山:河东县,约在今山西永济。

[253]旻天:秋天,这里泛指上天。

[254]慝(tè):咎恶。

[255]瞽瞍(gǔsǒu):舜的父亲。

[256]夔夔(kuí)斋栗:夔夔,恐惧的样子。斋,庄敬。栗,战栗。

[257]允若:信顺,信任顺从他。

[258]矧(shěn):何况。

[259]班师振旅:班师,还师。

[260]诞敷:诞,大。敷,布,指施行。

[261]干羽:干,盾;羽,翳(yì);都是舞蹈工具。

[262]格:来。

译文

舜帝说:“嗟,禹!这些苗民不依教命,你前去征讨他们!”禹于是会合诸侯,告诫众人说:“众位军士,都听从我的命令!蠢动的苗民,昏迷不敬。侮慢常法,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常德。贤人在野,小人在位。人民抛弃他们不予保护,上天也降罪于他。所以我率领你们众士,奉行帝舜的命令,讨伐苗民之罪,你们应当同心协力,就能有功。”经过三十天,苗民还是不服。伯益会见了禹,说:“施德可以感动上天,远人没有不来的。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舜帝先前到历山去耕田的时候,天天向上天号泣,向父母号泣,自己负罪引咎。恭敬行事去见瞽瞍,诚惶诚恐庄敬瞽瞍。瞽瞍也信任顺从了他。至诚感通了神明,何况这些苗民呢?”禹拜谢伯益的嘉言,说:“对!”还师回去后,舜帝于是大施文教,又在两阶之间拿亲干盾和羽翳跳着文舞。经过七十天,苗民便不讨自来了。

解析

《大禹谟》叙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舜、禹、皋陶、伯益开会交流政治见解,近似于今人常说的理论务虚会。其时,禹已处于摄政地位,但舜仍位居天子之尊。皋陶则是***官

他们三人的讨论由禹开始,以舜对禹的赞赏而告终。禹发言三次,其政见可以概括为:在政治***方面,无论君臣,都要尽职尽责;在政治原则方面,要顺道而行,祛恶扬善;在政治事务方面,要做好各种事务。前两点务虚,后一点务实,虚实结合,建构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施政纲领。这个纲领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汇入到有史以来的中国政治信条中了,譬如恪尽职守、正身以德、厚生养民,等等。相对于禹的正面立论,伯益的两次发言各有特色:第一次发言主要在于颂扬尧的美德,为舜和禹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政治榜样。第二次发言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为政之禁忌”。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父亲是皋陶,伯益在舜、禹主导的政治体系中,享有比较特殊的话语权。这也许是他可以在舜、禹面前放言高论的原因。这个原因,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舜与禹之间的对话,他可以参与并自由发言。至于舜的两次发言,都是对禹的认同,体现了长者的宽容与鼓励,至于他的个人观点,则不甚突出,主要是野无遗贤、舍己从众、救济贫苦,等等。

《大禹谟》叙述的第二件事,是讨论舜、禹之间的帝位禅让问题,参与讨论的也是三人,除了舜、禹之外,还有伯益的父亲皋陶。这次会议,不再“务虚”,而是一场实质性的政治决断,再现了舜、禹之间的禅让过程。此情此景,仿佛尧、舜之间禅让过程的再现。

《大禹谟》记载的第三件事,是舜让禹去征讨苗民,理由是苗民不大驯服。禹带领各路诸侯,经过30天的征伐,苗民还是不服。苗民的理由是:尚未晓之以理,便胁之以兵,这属于以力服人,当然不服。正在僵持之际,皋陶的儿子伯益出面劝说禹:“施德可以感动上天,无论多么偏远的人都会受到感召。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天之常道。遥想舜帝当年,面对父之恶,他常常向上天号泣,向父亲号泣,克己自责,不责于人。他总是恭敬地对待父亲,终于感化了父亲。只要怀着一颗至诚之心,神明都可以感动,何况这些苗民呢。”禹认为伯益说得对,于是班师还朝。撤兵之后,舜大兴文德之教,并编出象征文德的舞蹈。果然,过了70天后,苗民主动前来朝拜。

这件事有些蹊跷。其一,苗民之君已成邪恶的象征,上天已经为他定了罪,禹的讨伐属于代天而罚。但是,义正词严的“天罚”,却是征而不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僵持不下,只好收兵。这就说明,奉上天讨伐、奉舜帝讨伐的正当性依据是有疑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收兵就是对“天降之罪”、“代天而罚”的否定。其二,通过武力不能征服苗民,在自家门前跳上70天“文舞”就让苗民心悦诚服,似乎让人难以置信。因为,要说施文德之教,这本来就是舜的拿手好戏。舜之为君,本来就是以德正身,以德治国。换言之,注重文德之教,乃是舜的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任何时候都没有间断。

对于这一点,苗民想必是清楚的。但苗民并没有因此而归顺。苗民为什么长期抗命、军事征伐也不服,待人家编排“文舞”之后就服了呢?如果苗民在此时此刻的归顺确有其事,那么,在施文德之教与跳文教之舞以外,一定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只是这些原因,我们不甚清楚而已。

总结《大禹谟》记载的三件事,可以发现,舜、禹交替时期的朝政,很可能是“三驾马车”的状态:舜是资深的政治领袖,禹是候补的政治领袖,但皋陶、伯益家族同样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记录这些言行的人,有可能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否则,《大禹谟》中的人物,就不会如此安排了。

当然,作出这样的推断,是***定《大禹谟》与《尧典》、《舜典》一样,都出自虞舜时代的史官。如果它真是后人伪造的,虽然上文的主要结论依然可以成立,但就不能说记录这些言行的人,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了。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语句

1. 关于名言警句的诗句

关于名言警句的诗句 1. 关于言与行的名言名句

一言而可以兴邦。

----《论语·子路》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

----唐·韩愈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 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汉·司马迁 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其言。----宋·苏拭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

----宋·苏洵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京本通俗***"冯玉梅团圆》 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宋·苏拭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尚书·大禹摸》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正月》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诗经·小雅·巧言》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左传·昭公八年》 谗媚之言甘,贤良之言直。甘则易悦,直则难入。

----唐·张九龄 ***面前说不得***话。-----明·冯梦龙 浮言可以事久而明,众睹可以时久而息。

--唐·刘禹锡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明·朱柏庐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徐无鬼》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

-----明·冯梦龙 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 -----《邓析子·转辞篇》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非十二子》。

2. 关于美丽的名言或诗句

人是按美的规律造形的.(马克思) 人不应该像走兽一样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让人愉快的.(康德) 人应当一切都美.包括容貌、服装、心灵和思想.(契诃夫) 美是到处都有的,只有真诚和富有感情的人才能发现它.(罗丹) 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的东西.(席勒) 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黑格尔) 人的外表的优美和纯洁,应当是他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别林斯基)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高乐基) 赋予我一个美好的灵魂,我的外表也将一同美丽. 启发我并永远使我充满生活乐趣的理想是真、善、美. 我对于事业的抱负和理想,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的. 凡配称为理想的事物;就必带有善美的本质.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美貌开始是令人倾心的,但在家里放三天后,谁还会再瞅它一眼呢?(肖伯纳)●富有生机就是美(威·布来克) ●端庄即至美,严肃乃极乐(威·沃森) ●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培根) ●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德国) ●扬帆的航船,全副武装的男人和腹部隆起的孕妇,是世上最美的三种景象(詹·豪厄尔) ●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约瑟夫·鲁) ●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朗吉弩斯) ●唯有不要我们操心的事物才是美好的(王尔德) ●美,什么是美?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大量的美.然而,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马·埃利奥特) ●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托·阿奎那) ●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德国) ●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苏联) ●富于美之中的真要比真本身更高尚深奥(法朗士) ●美就是真,真就是美(济慈) ●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黑格尔)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 ●至善方能至美(拉丁语) ●美是善的标准语汇中的一部分(爱略特) ●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卢梭) ●善较之美价值更高(阿尔拉) ●美高于善,善胜过丑(王尔德) ●***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托尔斯泰)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 ●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普利什文) ●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苏格拉底) ●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罗·安·约翰逊) ●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它包括了自然的不可企及的神秘目标(罗·布里奇斯)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 ●美是一种自然优势(柏拉图) ●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狄更生) ●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在任何大自然中都无法认得美的人,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德国) ●美会在凝视者的眼睛里(刘·华莱士) ●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爱默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花朵衰败的地方,人类没法生活(法国) ●美在已经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创造着(塞·丹尼尔) 作者: 第一大才女 2007-4-1 02:34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带有美字的名言和诗句 ●十全十美虽无法达到,但却值得追求(罗·布坎南) ●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毛姆) ●要创造出真正的美必须具备巨匠的技艺(约·德莱顿) ●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要幸福得多(爱默生) ●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德谟克利特) ●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德谟克利特) 美德 ●美德永不老(英国) ●万事不如美德高(英国) ●美德乃无价之宝(英国) ●心灵美优于黄金之带 ●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法国)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美德才是准绳(美国)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英国) ●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匈牙利) ●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快乐和喜悦(俄罗斯) ●遵循美德行事,纵使没有增加快乐,也可减轻焦虑(法国) ●失去美德就是失去一切(欧洲) ●即使美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德国) ●德如名香,碎之益烈(培根) ●美德既受人赞扬也遭人憎恨,人们纷纷逃离它,因为它总是那样冰冷,而在这个世界上你终究得保持一点儿暖意(狄得罗) ●极端的恶德和极端的美德就像绝对的恶一样肯定要弄死(英国) ●美德是一种违背意志的行为,这也许可以作为美德的定义之一(欧洲) ●由。

3. 关于路的名言,诗句越快越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车到山前必有路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莎士比亚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巴金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③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④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范成大) ⑤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卷十七)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⑦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 ⑧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吴本泰) ⑨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 ⑩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

4.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和诗句有哪些

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2、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晏殊《***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诗 / 偶成》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3、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4、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莎士比亚) 5、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6、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7、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8、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 9、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10、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5. 有关励志、劝学的名言、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 坤《***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6. 有关读书的名言(至少十句)、成语(至少三十个)、诗句(至少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波罗果夫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 · 芬奇名言警句:读书篇_读书名人名言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谢觉哉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约翰森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诗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成语:关于读书的成语这里很多还有解释。

人心惟危十六字心传解释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语句

四书

《大学》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中庸》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语》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孟子》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1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身体感到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五经

《诗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1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19、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年!

2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尚书》

2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2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24、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礼记》

25、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6、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27、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易经》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3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3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左传》

33、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3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3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3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四年级上册尚书的诗句有哪些

《十六字心传》解释是: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持着中道。无信验的话不要听,独断的谋划不要用。

原文: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十六字心传》赏析

十六字心传,语见《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教认为,这是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朱熹说,尧当时无文字,道理只靠口耳相传。尧传给舜时,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那十二个字。以后又传给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后又经过周公、孔子一脉相传下来。这是圣人治天下的***,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

这十六字的文本出处来自《尚书·大禹谟》,是舜帝禅让传位时对大禹说的一段话: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只有揣摩了这十六字心传的真意,才有“为往圣继绝学”的资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六字心传

尚书中的名言名句激励

1. 关于尚书的诗句

关于尚书的诗句 1.尚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

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 虞书 舜典》) 注释 (1)永:咏,意思是吟唱。

解读 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按这种观点,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被用来培育、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简单地说,诗歌和音乐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发泄或消遣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虞书 大禹谟》) 解读 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3、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夏书 五子之歌》) 解读 当初,大禹传位给启,启传位给太康。

太康只图安乐享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打猎百日不归,丧德失民,怨声四起。有穷国诸候王后羿,看到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废了太康。

太康的母亲和几个弟弟聚在一起,追述皇祖大禹的训诫,于是,作了《五子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祖父大禹早有训诫,对待人民只能亲敬,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4、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

(《尚书 商书 仲虺之诰》) 注释 (1)万邦:指周边国家 (2)九族:古代关于九族有两种说法,其一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二指从高祖至玄孙凡九族。 解读德行日日更新,万国归附;如果骄傲自满,亲戚也会疏离。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 商书 太甲中》) 注释 (1)逭:(hu n)逃避 解读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强调自作的罪孽﹐无法逃避惩罚。

亦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尚书 商书 说命中》) 解读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

《左传 襄公十一年》中这句话演化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

7、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周书 旅獒》) 注释 (1)百度,做事的标准。贞:正,适当 解读不被歌***色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

戏弄人就丧德,戏弄物就丧志。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开通了周边诸国与外族的通道。

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向朝廷进贡了獒犬。周召公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专门写了篇《旅獒》,劝诫武王要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

召公认为,有德行的人不会轻慢戏弄他人。如果轻慢戏弄了官吏,他们便不会尽心,轻慢戏弄了百姓,他们便不会尽力,至于迷恋和沉溺于所喜好的或者新奇的事物,这不但耗费精力,而且会令人丧失志向,召公称为“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8、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周书 旅獒》) 解读 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工作未完只在于一筐土。召公的话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功可成,否则,虽然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会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9、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周书 蔡仲之命》) 解读 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分,它只佑助德行高尚的人;民心向背没有定规,它只是归附仁爱之主。

做善事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走向。 10、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 周书 君陈》) 注释 (1)济:成。 解读一定要有所忍耐,那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

2.有尚书两个字的诗词

始出尚书省诗

南北朝

谢朓

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

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

宸景厌昭临。昏风沦继体。

纷虹乱朝日。浊河秽清济。

防口犹宽政。餐荼更如荠。

英衮畅人谋。文明固天启。

青精翼紫{车犬}。黄旗映朱邸。

还覩司隶章。复见东都礼。

中区咸已泰。轻生谅昭洒。

趋事辞宫阙。载笔陪旌棨。

邑里向疏芜。寒流自清泚。

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

零落悲友朋。欢娱燕兄弟。

既秉丹石心。宁流素丝涕。

因此得萧散。垂竿深涧底。

3.尚书的名句

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注释选自《尚书· 尧典》。克:能,能够。

俊:才智。德:美德,道德。

九族:从自己的高祖至自己的玄孙九代。睦:和睦。

平:分辨。章:彰明。

百姓:百官,周朝之前普通平民有名无姓 。协:协和。

万邦:众民族。译文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

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赏析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友爱,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盛。

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试想,如果家族和睦,国家上下一致和睦,团结一心,肯定社会呈现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家和先需人和,要求***修养道德,友好相处,谦让有礼,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以仁德感化对方。

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2、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注释选自《尚书· 尧典》。静言:静又写作“靖”,巧言。

庸:用。滔:通“慆” ,怠慢。

象恭:外表好象恭敬。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赏析这句话是尧帝对公正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评价。尧帝意欲选拔接班人,让大臣们推荐人选,当有人举荐共工时,尧帝发 表了如此意见,也说明尧帝审慎地选贤任能,重视德才兼备的 选拔人才态度。

他的任人唯贤的思想品德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这句话为后人经常引用,以指那些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缺乏道德修养的人。3、无稽之言勿听……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注释选自《尚书·大禹谟》。稽:考证,验证。

弗询之谋:不询问众人的谋略。庸:用。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赏析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两句话的意思和“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道听途说,轻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以事实为根据,善于听取众人意见,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参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被不实之言所蛊惑,不会因刚愎自用而决策导致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注释选自《尚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赏析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治家的美德。

古人以能否克勤克俭,是关系着国家强弱,存亡的大事,鼓励人们,竭尽职守,勤奋工作,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当然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可能无视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铺张浪费。

5、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注释选自《尚书·太甲中》。

惟,唯;明,目明,喻监察是非;聪,闻审谓之聪,听到的都思辨之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赏析古人用能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作比喻,鼓励人们注重自身修养,永不懈怠。

不论是治国,还是个人 都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要勤奋学习,诚心求道,时刻躬身自反,检讨自己言行,胸襟宽广,善于听取意见,不要时常享乐和懒惰,用诚信、仁厚的美***得事业的成功。6、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注释选自《尚书·盘庚上》。纲:网的总绳。

紊:乱。若:像, 好像。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赏析这句话是盘庚责备在位的官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傲慢无礼,贪图安逸,不愿奉献。

用“网”“纲”作比喻,自己为“纲”,群臣是“网”,说明主次有序,强调不能目无君令,破坏规矩。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比喻,道出了主次秩序,有条不紊的深刻寓意。

常用的“有条不紊”成语就是由此而来。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注释选自《尚书·旅獒》。仞:八尺为一仞。

亏:缺少。篑:盛土的竹器。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赏析以堆山为喻,告诫人们修养品德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作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奋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会,巩固***。做人也是如为学求道,修养道德就像堆山一样,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如果坚持不懈,永不止步就会终有成就。

古人的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注释选自《尚书· 周官》。允:诚信,信实。

怀:归向。译文用公正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执政者。

赏析《周官》是诰令,这句话就是《周官》中的一句,号召大小官员认真工作,谨慎发令,言出即行,周公心之公正除去私欲,位尊不当骄傲,禄厚不当奢侈,修养恭敬勤俭美德,不可行使诈伪,此赢得人民的信任。做到这些,人民才会心悦诚服。

勉励官员兢兢业业,勤劳政事,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清白不污,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人。

4.尚书中的励志名言

1、允恭克让,光被四表 ——尧典2、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尧典3、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典4、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舜典5、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舜典6、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大禹谟7、惠迪吉,従逆凶,惟影响。

——大禹谟8、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于乐。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大禹谟9、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大禹谟10、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

——大禹谟11、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大禹谟12、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大禹谟1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 ——大禹谟14、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15、知人则哲,能官人。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虞书。

皋陶谟16、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皋陶谟(即著名的九德}17、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夏书。五子之歌18、天道福善祸* 。

——尚书。汤诰19、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

—商书。伊训20、三风十过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风。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

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商书。

伊训21、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商书。伊训22、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商书。

太甲中23、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商书。

太甲下24、慎终于始。 —商书。

太甲下25、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

—商书。太甲下26、天难谌,命靡常。

常厥德,保厥位。 —商书。

咸有一德27、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商书。

咸有一德28、无启宠纳侮,***过作非。 ——商书。

说命中29、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周书。

泰誓中30、五事:一曰貌(态度),二曰言(言论),三曰视(观察),四曰听(听闻), 五曰思(思考)。 貌曰恭,言曰従,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従作乂,明作哲 ,聪作谋,睿作圣。 ——周书。

洪范31、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

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周书。

洪范28、、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周书。

洪范33、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周书。

洪范34、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 。

周书。旅獒35、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周书。旅獒36、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周书。旅獒37、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

——周书·蔡仲之命3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_周书·周官39、位不期骄,禄不期侈。

恭俭惟德,无载尔伪。-周书·周官 40、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周书·周官41 、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 —周书·周官42、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

—周书·周官43、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周书·毕命44、骄*矜侉,将由恶终。

——周书·毕命。

尚书中的名言名句激励

1、德盛不狎侮。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道德高尚的人懂得自重,不会侮辱别人。

2、不做无益害有益。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不做无益的事,以免损害有益的事。

3、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知道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自《尚书·大禹谟》。为国家能够做到勤劳,在家庭能够做到节俭。

5、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玩弄别人就会丧失道德;迷恋玩物就会迷失心志。

6、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出自《尚书·君陈》。每天都能够坚持不懈怠,不敢丝毫贪图安逸。

7、不役耳目,百度惟贞。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如果不被声色所奴役,各种事情就能处理得当。

8、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出自《尚书·商书·说命上》。后:君主。木料经过墨线划线就能裁成直木,君主接受臣下意见就能成为圣明的君主。

9、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出自《尚书·酒诰》。为政的人不应当将水当做镜子,而是要把人民当做镜子。

10、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能够得到安定,国家才能够安宁。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出自《尚书·周书·周官》。以公正的态度消灭偏私,百姓就会信服他。

12、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出自《尚书·周书·周官》。功绩巨大是因为志向远大,事业宽广是因为勤勉不懈。

13、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出自《尚书·周书·周官》。制定制度要赶在产生之前;保卫国家要赶在危机出现之前。

14、小人怨女詈女,则皇自敬德。

出自《尚书·周书·无逸》。如果小人怨恨你辱骂你,那就说明你还需要谨慎自己的德行。

15、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信,没有咨询请教就定下的计谋不要使用。

16、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出自《尚书·盘庚上》。选用臣子,要用那些熟悉的人,不要像器物一样,只用那些新的。

17、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不谨慎对待小节的修养,最终会拖累大德行的成就。堆筑九仞高的山,却只差一筐土没有完成。

18、建官惟贤,位事惟能。

出自《尚书·武成》。惟:按照。要依靠贤德去安排官员,要依据能力,去安排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