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那个哲学家提出脑力劳动管理体力劳动

2.宫字有哪些成语

3.谁知道第一个字是取,第三个字是初的成语啊,现在的小学生题目真是越来越考人了。

4.描写围屋的词语

5.有关《孟子》的成语

中国古代那个哲学家提出脑力劳动管理体力劳动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的宫什么意思-舍皆取诸宫中

有为神农之言①者许行②,自楚之膝,踵③门而告文公曰:“远 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④。”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⑤。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6),负耒耜而自宋之膝,日:“闻君行 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膝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

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7)而治。今也膝有仓禀府库,则是厉(9)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曰:“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曰:“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9)?”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票易之。”

曰:“以票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岂为

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10)皆取诸其宫中(11)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12)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13)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15)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16)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人,虽欲耕,得乎?

曰:“后稷(17)教民稼穑,树艺(18)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内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19)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20)曰:‘劳之来之(21),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曰:“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22)为己忧。夫以百亩

之不易(23)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曰:“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而遂倍(24)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925)将归,人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

‘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26)之,皜皜(27)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28)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人于幽谷者。《鲁颂》曰: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29)。’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

矣。”

曰:“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30),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31)运市,

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贸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32),或相什百,或相

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33)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①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常与伏羹氏、燧人氏一道被称为“三皇”。神农氏主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叫

“神农”。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托古圣贤之名而标榜自己的学说。“农家” 就假托为“神农之言”。②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③踵(zhong):至,到。④廛:住房。氓:移民。⑤衣褐,捆屦,织

席以为食:穿粗麻衣,靠编草鞋,织草席谋生。衣(yi),动词,穿;褐(he),粗麻短衣;屦(ju),草鞋。(6)陈良:楚国的儒士。陈相、陈辛:都是陈良的学生。(7)饔飧:饔(yong):早餐;飧(Sun):晚餐。(8)厉:病.(9)釜:金属制的锅;甑:用瓦做的茶饭器;爨(cuan):烧火做饭;铁:指用铁做的农具。(11)舍:相当于方一言“啥”,即什么东西、一切东西的意思。(12)宫中:家中。古代住宅无论贵贱都可以叫“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所居为宫。(12)大人:这里指有地位的人,与下文“小人”相对。

(13)路:指奔波、劳累。(15)敷:遍。(16)瀹济漯:瀹济漯(yue):疏导。济漯(ta):济水和漯水。(17)后稷:相传为周的始祖,名弃,尧帝时为农师。(18)树艺:种植。(19)契(xie):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20)放勋:尧的称号,放是大,勋是功劳,原本是史官的赞誉之辞,后来成为尧的称号。(21)劳之来之:劳、来都读为去声,劝勉,慰劳。(22)皋(gao)陶(yao):人名,相传为虞舜时的司法官。(23)易:治。(24)倍:同“背”,背叛。(25)治任:准备行李。治,整治;任,负担。(26)秋阳以暴:秋阳,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所以这里所说的秋阳实际相当于今天的夏阳。暴,同“曝”,晒。皜皜(hao):光明洁白的样子。(28)鴃(jue):伯劳鸟。(29)戎狄膺,荆舒是惩:引自《诗经·鲁颂·闷官》。膺,击退;惩,抵御;戎秋是北方的异族;荆、舒是南方的异族。(30)市贾不贰:贾通“价”;不贰,没有两样。(31)五尺之重:古代尺寸短,五尺约相当于现在三尺多一点。(32)倍蓰(xi):倍,一倍;蓰,五倍。后文的什、百、千、万都是指倍数。

(33)巨屦小屦:粗糙的草鞋与精致的草鞋。

译文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处,成为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处。

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 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进见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而改 学许行的学说。

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不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现在滕国却有储藏粮食的仓库,存放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老百姓来奉养自己,怎么能够叫做贤呢?”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陈相回答说:“对。”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 回答说:“不,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许先生戴帽于吗?” 回答说:“戴。”

孟子问:“戴什么帽子呢?” 回答说:“戴白帽子。”

孟子问:“他自己织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回答说:“因为怕误了农活。”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用铁器耕种吗?” 回答说:“是的。”

“他自己做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 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 时干得了的。”

  孟子说:“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孟子说:“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起兽危害人类,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烧,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源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自种地,行吗?

孟子说:“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创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为天下发现人才却很难。孔子说:‘尧做天子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圣德无边无际,老百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自己却并不占有它!’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你们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的时候,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说:‘不可以.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暇。我们的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干,说话诽谤先王的圣贤之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迁往由暗的山沟的。《鲁颂》说:‘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 周公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干,你们却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陈相说:“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市场价格就会统一,人人没有欺诈,就是打发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布匹丝”

绸的长短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价格也就一样;五谷的多少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鞋子的大小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孟子说:“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一双粗糙的鞋子与一双榆致的鞋子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会同意吗?听从许先生的学说,是率领大家走向虚伪,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读解

  这一章文字很长,内容却并不算太复杂。既可以把它看作是主子对当时流行的农家学说的有力批驳,又可以把它看作是孟子对于社会分工问题的系统论述。 社会分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文明的表现。从

理论上说,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这是不可阻档的历史趋势;社会分工又将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

也是必然的结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原始社会中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又出

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更进一步,随着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

的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这种分工的出现,就必然导致统治胡被统治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甚至,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言以蔽之,也就走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出现。这种分工和矛盾对立的出现,从人类发展的总体上来看.’

材的,不可转移的必然趋势,但从局部的阶段性的角度来看一是充满了尖锐斗争,充满了暴力和邪恶。正是面对这种令人困惑

的复杂情况,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许行的农家学说就是这些各种各样观点中的一种。他把各种

社会问题的出现都归咎于社会分工,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格而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办法。他不仅从理论上这样认为,

而且还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率领弟子“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他的这种观点和做法怪异而新鲜,吸引了不少人,就连一向

奉行儒家学说的陈相兄弟也从宋国赶来滕国,成为许行的门徒。陈相兄弟不仅背叛了师门,而且还公然去拜访孟子,宣扬自己新学

到的农家学说。

孟子当然不会容忍陈相兄弟的行为,也不能不对许行的学说展开批驳。于是又使出了自己一贯擅长的推谬手法,一问一答,把许行及其门徒的做法推到了极其荒唐的程度,迫使陈相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实际上就承认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孟子这才展开自己的正面论述。首先提出他那一段著名的论断:“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然后再“言必称尧舜”,以尧舜等古代圣王的事迹来论证社会分工的必要性。最后,在驳倒了许行的观点和做法以后,孟子展开了对于陈相兄弟背叛师门,抛弃儒学的行为的鞭挞。

情况非常清楚,孟子所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断是讲的社会分工问题。而且,《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经说过:“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孟子的时代早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现象,他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加以概括,而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著名“公式”而已。

由此,一方面的确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

面。孟子又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批倒批臭。其实,我们在这里已经知道,孟子的原意倒不是论述统治与

被统治的问题。阴差阳错,这个毕生为“民”请命,呼吁当政者实施仁政的人倒成了统治阶级的代言人。

平心而论,关键是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问题。如果从局部的阶段性的角度去看,许行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确也是有一定意义因而具有吸引力的。可是,如果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和全程来看,他的观点和做法就是非常荒唐而可笑的了,而且,越是进入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就越是近乎寓言般可笑了。我们令天有谁会想到要自己造一台电视机然后才来看,自己造一辆汽车然后才来开呢?那不被认为是疯子才怪。同理,从总体和全程的角度来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透顶的学说,而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现象概括。如果我们还历史背景以真实,从孟子说这话的具体情况来理解,也就是从社会分工问题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

宫字有哪些成语

地上天宫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宫邻金虎: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禾黍故宫 :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北宫婴儿 :北宫: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婴儿:指齐国孝女婴儿子。用作孝女的代称。

贝阙珠宫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故宫禾黍: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清宫除道: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一片宫商 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移宫换羽 :宫、羽:古代乐曲中的两种曲调名。原指乐曲换调。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

珠宫贝阙: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卑宫菲食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宫车晏驾: 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亡的讳辞。

含宫咀征: 见“含商咀征”。

取诸宫中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三宫六院 泛指帝王妃嫔。

黍秀宫庭 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遂以“黍秀宫庭”作为感慨亡国之词。语本《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

杨柳宫眉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以宫笑角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打入冷宫 〖解释〗打:与某些动词结合成为一个词,表示进行的意思;冷宫:古代皇帝把失宠的后妃软禁于冷僻宫内。比喻人不被重视或把事情搁置一边。

含宫咀徵 〖解释〗“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换羽移宫 〖解释〗见“移宫换羽”。亦作“移商换羽”。谓乐曲换调。宫、商、羽均为古代乐曲五音中之音调名。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

谁知道第一个字是取,第三个字是初的成语啊,现在的小学生题目真是越来越考人了。

我翻阅了《成语词典》《中华词典》均无贴主要求成语:

以下参考:

取而代之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取精用弘 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取予有节 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取辖投井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取信于民 取得人民的信任。

取巧图便 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取民愈广 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取以来 把他们搬取到我这里来。

取长补短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取长弃短 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取精用宏 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取乱存亡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取乱侮亡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取青妃白 见“取青媲白”。

取青媲白 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取信于人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取义成仁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取诸宫中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解释〗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取舍两难

取之不尽

描写围屋的词语

1.用上说明方法描写客家围屋

①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

②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八卦布局。

③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④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所以,傣家竹楼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临近。“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

⑤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家家户户的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可以说是“树满寨,花满园”。

2.描写建筑物的词语有哪些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不同凡响

重峦叠嶂

举世闻名

盖世无双

高楼大厦

摩天大厦

青瓦白墙

海市蜃楼

高屋建瓴

亭台楼阁

城门失火

精美绝伦

巧夺天工

固若金汤

铜墙铁壁

坚如磐石

3.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勾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精雕细刻: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八面玲珑:指窗户明亮轩敞。

空前绝后: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重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首屈一指:引申为最好的。

鹤立鸡群:比喻显得很突出。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

4.形容住处的成语

层台累榭 层:重复,接连不断;累:重叠;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高楼大厦 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金屋贮娇 金屋:华丽的房屋;娇:阿娇,汉武帝刘彻姑母的长女,借指美丽的女子。指娶妻或纳妾 楼阁台榭 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

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 轮焉奂焉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蓬门荜户 用树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百堵皆作 堵:墙;作:兴建。

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贝阙珠宫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

形容房屋华丽。 巢居穴处 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

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 朝穿暮塞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绰绰有余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丹楹刻桷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

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雕梁画栋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栋梁之材 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

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断垣残壁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富丽堂皇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歌声绕梁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

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歌楼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

泛指歌舞场所。 歌台舞榭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

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画栋雕梁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画梁雕栋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金屋藏娇 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

也指取妾。 肯堂肯构 堂:立堂基;构:盖屋。

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锦天绣地 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鳞次栉比 栉:梳篦的总称。

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茅茨土阶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美轮美奂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牵萝补屋 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

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片瓦无存 一块瓦都没有了。形容房屋全部毁坏。

千门万户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蓬门筚户 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上漏下湿 上:指屋顶;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旧,不能蔽风雨。

清宫除道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

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穷巷陋室 穷巷:偏僻的里巷;陋室:狭小的房屋。

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穷阎漏屋 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

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琼楼玉宇 琼:美玉;宇:房屋。

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上雨旁风 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室迩人远 室:房屋;迩:近。

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者。

深宅大院 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旧时多指富贵人家。

生栋覆屋 造房子用新伐的木头做屋梁,木头容易变形,房屋容易倒塌。比喻祸由自取。

土阶茅屋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一片焦土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织楚成门 形容房屋简陋。

云谲波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

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珠宫贝阙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筑室道谋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闾阎扑地 里巷遍地。形容房屋众多,市集繁华。

殿堂楼阁 楼阁:两层以上的房屋。指各种建筑物。

殿堂:高大的房屋。 广夏细旃 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

指居住条件优越。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

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毡同。”

肯构肯堂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

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连甍接栋 谓房屋连片。

连墙接栋 形容房屋连片。 取诸宫中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

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鹊巢鸠居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堂皇富丽 堂皇:盛大,雄伟;富丽:华丽。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蜗舍荆扉 象蜗牛壳似的房子,用荆条编的门户。

形容极简陋狭小的房屋。扉:门户。

饮水栖衡 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

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

5.描写“建筑物”的词语有哪些

原发布者:ahmmtr1530

描写建筑物的四字词语 描写建筑物高大的词语 高楼大厦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 广夏细旃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 蔽日干云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高门大屋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高亭大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供休息和四周景观的高大建筑物。 高堂广厦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高台厚榭厚:大;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供休息和四周景观的高大建筑物。 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 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拔地倚天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描写建筑物的经典词语(含解释)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首屈一指:引申为最好的。 鹤立鸡群:比喻显得很突出。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三宫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嫔。 深宅大院: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勾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炉火纯青

有关《孟子》的成语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齐东野语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晬面盎背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断织之诫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断杼择邻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艴然不悦 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衡虑困心 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胶鬲之困 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壸浆箪食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廉顽立懦 谓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披发缨冠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仆仆亟拜 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齐王舍牛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取诸宫中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嫂溺叔援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神州赤县 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食箪浆壶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视为寇雠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守约施搏 谓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语本《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以叔援嫂 《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以叔援嫂”谓权宜行事。

逾墙钻穴 亦作“逾墙钻蠙”。亦作“逾墙窥蠙”。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

鱼与熊掌 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渊鱼丛爵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邹衍谈天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左右逢原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谓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示例故事

南蛮鴃舌 〖解释〗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