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顺少孤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2.关于南宋王朝统治者腐败的资料

蔡顺少孤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力小而任重的例子-力小任重者踣

1. 马璘,岐州扶风人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六十三·马璘传 原文 马璘,岐州扶风人。

少孤,流荡无业所。年二十,读汉马援传,至“丈夫当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慨然曰:“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开元末,挟策从安西节度府,以奇劳,累迁金吾卫将军。

至德初,王室多难,统精甲三千,自二庭赴凤翔。肃宗奇之,委以东讨。

初战卫南,以百骑破贼五千众。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铠照日,诸将冘疑,未敢击。

璘率部士五百,薄贼屯,出入三反,众披靡,乘之,贼遂溃。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迁试太常卿。

明年,吐蕃寇边,诏璘移军援河西。怀恩之叛,璘引还,间关转斗至凤翔,虏围已合,节度使孙志直婴城守。

璘令士持满外向,突入县门,不解甲出战,背城阵。虏溃,率轻骑追之,斩数千级,漂血丹渠。

帝引见尉劳,擢兼御史大夫。 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南道和蕃使。

俄检校工部尚书,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元日,有卒犯盗,或曰宜赦,璘曰:“赦之,则人将伺其日为盗。”

遂戮之。天大旱,里巷为土龙聚巫以祷,璘曰:“旱由政不修。”

即命撤之。明日雨,是岁大穰。

未几,徙泾原,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四镇、北庭如旧,复以郑、颍二州隶之。 大历八年,吐蕃内寇,浑瑊战宜禄,不利。

璘设伏潘原,与瑊合击破之,俘级数万。进检校尚书右仆射。

明年,入朝,求宰相,以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进抚风郡王。十一年,卒于军,年五十六。

赠司徒,谥曰武。 璘少学术,而武干绝伦。

遭时屯棘,以忠力奋。在泾八年,缮屯壁,为战守具,令肃不残,人乐为用,虏不敢犯,为中兴锐将。

初,泾军乏财,帝讽李抱玉让郑、颍,璘因得裒积,且前后赐赉无算,家富不赀。治第京师,侈甚,其寝堂无虑费钱二十万缗。

方璘在军,守者覆以油幔。及丧归,都人争入观,假称故吏入赴吊者日数百。

德宗在东宫闻之,不喜。及即位,乃禁第舍不得逾制,诏毁璘中寝及宦人刘忠翼第。

璘家惧,悉籍亭馆入之官。其后赐群臣宴,多在璘山池。

而子弟无行,财亦寻尽。 注释 1、流荡:漂泊,流浪。

《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荡,一本作“宕”。

唐灵一《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沅水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

2、业所:即所业。所操的职业;所作。

晋陶潜《杂诗》之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唐许棠《将归江南留别友人》诗:“连春不得意,所业已疑非。”

3、边野:犹边地。《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元萨都剌《题画马图》诗:“入为君王驾鼓车,出为将军浄边野。”

明冯梦龙《精忠旗·岳侯涅背》:“捐躯边野,胜如枯槁随儿女。” 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谓英勇作战,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北齐朱瑒《与徐陵请王琳首书》:“诚复马革裹尸,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体,全彼人臣之节。”

《宋史·崔翰传》:“臣既以身许国,不愿于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清昭连《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余生,受君恩乃不,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歌》:“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

亦作“马革盛尸”。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亦省作“马革”。《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

清蒋士铨《冬青树·勤王》:“我文天祥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5、慨然:感情激昂貌。

汉李陵《答苏武书》:“慰诲懃懃,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台陀开纳)慨然投笔,辞维也纳剧场诗人之职。” 6、勋业:功业。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唐李颀《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清管同《序》:“由是言之:性命修于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苏北,勋业争传大江南。” 7、挟策:胸怀计谋、建议。

明宋濂《序》:“周末有季桢者,与其弟眭挟策以干诸侯。”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 8、奇劳:奇功;大功。

9、累迁:即迁累。谓多次迁升官职。

《新唐书·李适之传》:“神龙初,擢左卫郎将。开元中,迁累通州刺史,以办治闻。”

10、王室:王朝;朝廷。《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东观汉记·。

2. 陈元方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政事第三/3)

译文陈元方(纪)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泉〕老爸(父亲)、老母(母亲)。

3. 孙权劝学中卿言多务孰若孤的意思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尤其是当孙权劝吕蒙读书时,“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的对答“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译:你的事多,还能有我事多,我常读书,感觉大有益处。)

我们常常不读书,不学习、不写作,但也总会给自己找好多借口,说工作忙,家务忙。读了这篇文言文,感觉有点脸红,古人尚且知读书学习之重要性,我们又有何理由放弃读书、学习?

吕蒙听了孙权的教诲,开始涉猎群书,后与鲁肃见面,鲁感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并与其结为好友。由此可见读书学习确实可以改变人。昨晚轮我推荐博文,就有这种感受,老师们通过一年多的读书、博文撰写,在专业写作方面确实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大家写我们的第八次教育沙龙《相约春天,再说新教育》,内容接近,但表达的方式和切入点各异,而且还都各有特色、从文字功夫 、表达方式方面,可以看出老师们拔节般地成长。

让我们牢记“卿言多务,孰若孤?”,在读书、学习、写作个人专业成长方面多挤时间,不要轻易以“军中多务” 找借口而放松了自己。

4. 《新世说.排调 》中关于左季高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网上搜的。给你参考:左宗棠大腹便便,茶余饭后,也总喜欢捧着自己的肚皮说:“将军不负腹,腹亦不负将军。”有一天,他心情大好,而不是小好,便效仿苏东坡当年的口吻声气问周围的人:“你们可知道我肚子里装的是什么?”这问题一出,可就热闹了,有说满腹文章的,有说满腹经纶的,有说腹藏十万甲兵的,有说腹中包罗万象的,总之,都是惟恐马屁拍得不够响。可不知怎的,左宗棠这回却拗着劲,对那些恭维的话无动于衷,脑袋瓜摇了又摇。帐下有位小营官在家乡原是个放牛伢子,他凭着朴素的直觉,大声说:“将军的肚子里,装的都是马绊筋。”左宗棠一拍案桌,跳起身来,夸赞他讲得太对了。这小鬼就凭一句正点的话,连升三级,可谓鸿运当头。湖南土话称牛吃的青草为“马绊筋”。左宗棠生于古历壬申年,属猴,但他最喜欢的却是牛,喜欢牛能负重行远,为此他不惜诡称自己是牵牛星降世。这话可不是说着好玩的,他在自家后花园里,专门凿了口大池子,左右各列石人一个,样子酷似牛郎和织女,此外,还雕了一头栩栩如生的石牛,置于一旁。 :易宗夔《新世说》卷七《排调篇》云:

左季高体胖腹大,尝于饭后茶馀自捧其腹曰:“将军不负腹,腹亦不负将军!”一日,顾左右曰:“汝等知我腹中所贮何物乎?”或曰:“满腹文章”,或曰:“满腹经纶”,或曰:“腹中有十万甲兵”,或曰:“腹中包罗万象”。左皆曰:“否!否!”忽有小校出而大声曰:“将军之腹,满贮马绊筋耳!”左乃拍案大赞曰:“是!是!”因拔擢之。盖湘人呼牛所食之草为“马绊筋”。左素以牛能任重致远,尝以己为牵牛星降世。曾于后园凿池,左右列石人各一,肖牛女状,并立石牛于旁,隐寓自负之意。及闻小校言,适夙志符合,故大赏之也。

南朝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名著,古代读书人读到一定层次,一定会要读这部书,这部书真可算得中国古代的一部必读书和畅销书。于是有很多人受其感染,纷纷效仿,续作叠出,构成了中国古籍史上特殊的“世说体”系列。不过,不知是《世说新语》记载的那种“魏晋风度”一去不再,还是后人的见识和文笔赶不上二位刘氏,总之后作没有一部能够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比肩。后作的“世说”便常被人讥诃为“假世说”。易宗夔的这部《新世说》,也属于“假世说”之一。仅上面所引的一段,就足见一斑。稍一考察,易氏所记左季高(宗棠)的事,原来只是一段流传已久的轶事的改版。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侍儿对东坡条》:

东坡一日退朝,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对照一下,就发现易宗夔不过是在照抄这段苏东坡的逸事,只是把苏东坡换成了左季高,把侍女朝云换成小校(侍官)而已。苏东坡的那段故事很著名,易氏这样拙劣地摹仿,不待明眼人即可看出。用一句《世说新语》中的人物王衍的话来形容易氏,可谓“眼光未出牛背上”(语出《晋书·王衍传》)。其为“假世说”,正不待言矣。

当然,易氏讲的故事,还算有一点可靠,那就是左宗棠是一个大肚皮。现在我们常见到一些大腹便便的男同胞,俗名为“将军肚”,也许就是从左宗棠开始的。当然,更早的“将军肚”也还有例可查。最典型的是唐朝的安禄山。这位北方胡人出身的将军身材魁梧,其肚子也大得令人啧舌。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说安禄山:

晚年益肥,腹垂过膝,自秤得三百五十斤。……禄山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

又说,安禄山从卢龙乘马到长安,每个驿站都要筑一个石台,以便他换马,称为“大夫换马台”。驿站为他准备乘马,必须先用五石重的石袋试马,马如果能驮得动,才算合格。他的马上有两个马鞍,一个供他的 *** 坐,一个供他放置那个硕大无朋的肚子。

5. 鹊桥仙 夜闻杜鹃 文言文翻译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翻译}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6. 糟饼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止啖糟饼二枚,即有酣意。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答曰:“非也,食糟饼耳。”归以语妻,妻曰:“呆子,便说饮酒,也妆些门面。”夫颔之。及出,仍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友诘之:“酒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友笑曰:“仍是糟饼。”既归,而妻知之,咎曰:“酒如何说熯?径云热饮。”夫曰:“已晓矣。”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友问曰:“尔吃几何?”其人伸指曰:“两个。”

有一个人(因为)家庭贫穷而不擅长喝酒,每次都是就吃两个糟饼,就有醉意。恰巧遇到一位朋友问他:“你早晨吃的是酒吗?”他回答说:“你说的不对,我吃的是糟饼。”回家以后把事情对他妻子说了,他妻子说:“(你)就说喝酒,也有点面子。”丈夫点头。再出去,然就遇到这个朋友,问题和前面一样,他用喝酒作为答案。朋友逗他说:“酒是烫着喝的?还是凉着喝的?”他回答说:“是用油煎的。”他朋友笑着说:“还是糟饼。”回到家中,妻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埋怨他说:“你怎么说是用油煎的,你要说是烫酒喝的。”丈夫说:“我知道了。”再遇到这个朋友,没等到朋友问就夸口说:“我今天喝的酒,是烫着喝的。”朋友问:“你喝了多少?”他伸出他的手说:“两个。”

1.搬教条,不求变通是终归要出丑的,一切要活学活用。

2.虚荣心是要不得的。

3.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要面子而使自己更没面子。

7. 《孙权敖纳言》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

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关于南宋王朝统治者腐败的资料

摘 要:传统至今,史学界经常说“唐宋”、“治隆唐宋”,笔者认为不科学。宋是五代后中国多国并存时期的一个连汉族都未统一的地方割据政权,长期是辽、金的“臣、侄”国,不能与唐等统一朝代并列。宋所处的历史时期应称“五代六朝”。宋在当时也不最“隆盛”,一个异族的“臣、侄”国不能称“隆盛”,真正“隆盛”的应是它的宗主国辽、金和后来灭它的蒙古(元)。对宋在中国历史上的专制、懦弱、腐败、卖国和性不应忽略。

关键词:唐宋;治隆唐宋;五代六朝;积贫积弱

宋代即赵宋王朝是中国古代自唐代之后的一个重要的汉族政权,北、南宋合起来存在了300多年,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如何对宋代进行科学的历史定位和总体评估,不仅对宋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史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传统至今,史学界较有影响的观点都将宋与唐代相连,说什么"唐宋"、"治隆唐宋"等,笔者认为不妥。本文想对此谈点管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宋能与唐、元等朝代并列为“唐、宋、元”吗?

应当指出,史学界一些人常说的"唐、宋"或"唐、宋、元",很不科学,宋不能与唐、元等朝代并列。

首先,宋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王朝。众所周知,唐、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即统一了中国的朝代,而宋不是。在宋存在的历史时期,中国南有大理、西有西夏、北有辽、金、蒙古,宋只是当时的一个割据政权,即一个以汉族人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同时,宋还一直未完成统一整个汉族的大业。在宋所处的历史时期,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主体性民族,如:辽的主体性民族是契丹族,金的主体性民族是女真族,蒙古的主体性民族是蒙古族;西夏的主体性民族是党项族,宋的主体性民族是汉族,等。在中国当时的各割据政权中,其他王朝如辽、金、西夏、蒙古等都统一了自己的主体民族,唯独宋没有。宋虽然在太祖、太宗时于公元965年灭后蜀,971年灭南汉,975年灭北汉等,结束了汉族统治区五代时的十国局面,但对辽所割占的汉族土地---燕云十六州等,始终未能收回。宋联金灭辽时,虽然用钱赎回了一些土地,可旋即丧失的国土更多。宋作为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没有资格与唐、元等统一王朝并列。

其次,宋在中国当时的割据政权中最懦弱。在中国当时与宋并存的各王朝如大理、辽、西夏、金、蒙古中,表面上看,大理最弱:地狭人少,武力不强。但大理一直未遇强敌,能安于一隅,是个独立的政权。宋则不然:北面相继受辽、金和蒙古的压迫,西面受制于西夏。如宋、辽的"澶渊之盟",宋不仅不敢讨要燕云十六州,每年要向辽输银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增银十万两和绢十万匹。宋、夏议和,西夏虽名义上向宋称臣,但宋每年要"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在各节日及宋、夏元首生日,再"赐"银二万两,银器二千两,绢、帛、衣著等两万三千匹,茶一万斤。宋、金联合灭辽,宋把向辽所纳的银、帛,一下子都给了金,并有所增加,金嫌不够胃口,灭掉了北宋。南宋时,宋、金议和,宋除向金割地外,每年要向金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后虽在纳银、绢上略有增减,但割地的数量却不断增加。蒙古南侵,宋多次要求议和:割地和纳银、绢,但蒙古不答应,最后为蒙古所灭。一个如此懦弱的宋,无法与唐、元并列。

再次,宋在当时基本上是一个不独立的政权,即辽、金的附属国性质。我们不要忘记:宋天子从北宋的"澶渊之盟"开始,就是辽的"侄皇帝",要称辽肖太后为"叔母"。宋从南宋的"绍兴议和"起,就向金"称臣"。如当时宋高宗给金人的国书是:"臣构言:......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始,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早降誓诏,庶使敝邑永有凭焉。"金帝的册文是:"皇帝若曰:咨尔宋康王赵构......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今......尔......愿身列于藩辅。今......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其恭听朕命。"〔1〕后宋天子也干脆做了金的"侄皇帝",如宋后来给金人的国书格式是:侄宋皇帝某,谨再拜致书于叔大金某某皇帝阙下。金人复书的格式是:"叔大金皇帝",不写己名,不写"谨再拜";但写"致书于侄宋皇帝",不用尊号,不称"阙下"。〔2〕作为一个"侄、臣"政权,宋有何面目与唐、元并列?

传统至今,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为什么老是将宋与唐、元并列呢?至少有三个原因:1."谨名分"。"谨名分"就是寻正统,如中国自唐帝国解体后出现了多个地方政权,哪个政权是正统呢?从"谨名分"来看,就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直至宋。因为他们都是直接从唐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其他政权则否。2."公羊笔法"。"公羊笔法",传统称"春秋笔法",实际应叫"公羊笔法"科学。"公羊笔法"就是对史要有"褒贬","褒贬"之一就是"内华夏而外夷狄",即?锖鹤?排斥少数民族。要知道:辽、大理、西夏、金、蒙古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有汉人政权存在的情况下,他们不能成为正统。3.理学史学家的作伪。宋以后,中国学术界是理学占统治地位,理学形成于北宋后期,成熟于南宋,理学家们为了给自己的学说寻个好的历史基础,大肆美化宋史,人为地提高宋的历史地位。

我们对宋所处的历史时期应如何定位?笔者认为:科学的说法应是"五代十国六朝",简称"五代六朝"。"五代",即"五代十国",与传统说法无别;"六朝",指辽、大理、宋、西夏、金、蒙古。也就是说,唐以后的中国史的脉络应是:"唐---五代六朝---元";而不应是:"唐、宋、元",这样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情。应当说,对笔者的这一看法理论界是有共识的。如,么书仪女士就曾认为:"南北宋的统治,延续了三百年,史称"大宋",但实际上,宋朝并没有真正统一天下。开国时平西蜀、平南唐、平南汉、平北汉尚有摧枯拉朽的气势,之后对于辽、夏、金便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终两宋之世,几乎竟可以称是五代十国以来乱离时代的延续。"〔3〕不过,她始终没能突破"唐、宋、元"的旧框框。

二、宋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历史年表编制之商榷

在中国的正统历史年表中,宋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历史年表---以《简明中外历史辞典》附录的《中国历史年代表》〔4〕为例,都是这样编制的(见表1):

应当指出,这里笔者引证的虽只是《简明中外历史辞典》附录的《中国历史年表》,但其他史学著作的《中国历史年表》亦基本如此,就连中学的《历史》课本、《新华字典》的《附录》等亦如此。这种历史年表是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历史年表》,在学术界广为流传,影响很大。但是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特提出与之商榷。

第一,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等不能与唐、元并列。从表1可见,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等与唐、元为并列关系,如前所述,唐、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等都不是,这些不统一的王朝怎么能与统一王朝并列?

第二,体例上不统一。我们看到,在《简明中外历史辞典》附录的《中国历史年代表》中,它对汉、晋间历史时期的编法是(见表2):笔者认为,这种编制较为科学。(见表3)它先把魏、蜀、吴所处的历史时期定为三国,然后再细标魏、蜀、吴的存在年代。即,它不用魏、蜀、吴并列来说明当时的历史状况,如:同是一个《中国历史年表》,为什么宋处的历史时期就要用"五代十国、辽、宋、金、西夏"等的方法来编制,而魏、蜀、吴时期就要用"三国"的方法来编制?这在体例上没有贯彻前后同一的逻辑。

表 1:

会 唐 618年——907年

五 代 十 国

后梁 907年——923年

后唐 923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6年

后汉 947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十国 ① 902年——979年

辽 916年—— 1125年

宋 北宋 960年—— 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西夏 1028年——1227年

金 1115年——1234年

元 1271年——1368年

①在五代时,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史称“十国”。

表 2:

会 汉 西汉 公元前206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 魏 220年——265年

蜀 221年——263年

吴 222年——280年

晋 西晋 265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表 3:

会 汉 西汉 公元前206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魏 220年——265年

蜀 221年——263年

吴 222年——280年

晋 西晋 265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第三,忽略了大理和蒙古。必须指出,在辽、宋、西夏、金等时期,中国还存在着两个重要的政权:一是云南的大理;另一是北方的蒙古。这两个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忽略了这两个政权的存在,既有大汉民族主义之嫌,同时也不能真实地说明当时的历史状况。大理始建于公元937年,后为元(蒙古)所灭;蒙古始建于公元1206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后在1234年灭金,在1276年灭宋,统一中国。在宋所处的历史时期的《中国历史年表》中,忽略大理和蒙古,欠妥。

第四,不能清楚明白地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中国历史年表》应一目了然地从宏观上反映中国历史状况,如上引魏、蜀、吴时期的历史年表,它在总体上称“三国”,人们一看便知: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混战时期。宋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年表则不然,它一下子罗列了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等各割据政权,而且又少掉了大理和蒙古,使人看上去深感茫然。

笔者认为,宋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历史年表应这样编制,用“五代十国六朝”———简称“五代六朝”取代“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等编制方法,来标识唐、元间历史状况。如:

会 唐 618年——907年

后梁 907年——923年

后唐 923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6年

后汉 947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十国① 902年——979年

辽② 916年—— 1125年

大理 937年—— 1253年

宋 北宋 960年—— 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西夏 1038年——1127年

金 1115年——1234年

蒙古③ 1206年——1276年

元 1276年——1368年

①在五代时,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史称“十国”。

②辽前期为契丹,983年尧骨改契丹为辽。

③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这样重新编制使人一看便知:1.宋所处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战乱的时期,即非统一时期;2.当时存在的较为重要的政权有辽、大理、宋、西夏、金、蒙古。这里既有汉族政权,也有少数民族政权,其中少数民族政权较多;3.元统一中国的时间应是公元1276年,不能以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为标志。

三、宋是唐以后中国的又一个“隆盛”朝代吗?

传统至今,史学界虽有人认为宋是"积贫积弱"政权,但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却认为:宋是唐以后中国的又一"隆盛"朝代,如清乾隆皇帝在明孝陵题的"治隆唐宋"即是一典型例子。乾隆不仅是皇帝,而且是一位汉学造诣极深的学者,他的这一观点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极大。直到现在,有人还在网上到处宣传:"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5〕,等等。 笔者认为这一看法值得商榷。

首先,此说缺乏历史前提。我们知道,把宋说成是一个继唐之后的又一"隆盛"朝代,其历史前提是史学界的"唐、宋、元"说。如前所述,中国真实的古代史,不存在"唐---宋---元",即宋不能与唐、元等朝代并列,它只是个懦弱的汉族割据政权,既没有统一汉族,更没有统一中国;它当时不如辽、金、蒙古强大,而且又长期向辽、金割地、纳贡、称侄、称臣,是辽、金的"侄、臣"国,属辽、金属国性质的政权。既然宋不能与唐、元等统一王朝并列,"治隆唐宋"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衡量标准也有问题。如,钱礼锐先生曾说:"一般认为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时期。这种看法,虽说不无道理,但并不全面。事实上,宋代社会在各方面均有较大发展,是在盛唐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为世界人民交口称颂和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都出现在宋代,这不是偶然的,它标志着农、工、商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巨大发展和显赫成就。"〔6〕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一个非统一王朝,即懦弱的地方割据政权,原则上不能许以"隆盛"。退一步讲,如果对一个有多国并存的历史时期中的某一国可以许以"隆盛"的话,应选其中最强大的国来做代表,不能对懦弱无为的国用"隆盛"。诚然,宋在文化、教育、科技、经济上确较繁荣,但必须清楚:(1)这种繁荣多为畸形发展。以文化为例,宋最发达的学科是哲学,即理学,两宋300多年,出了一大批理学家,大部头理学著作一本接一本,但研究的都是远离现实的"性理",对抵御外敌丝毫无补。相反,宋没出一本有用的军事或外交著作。(2)这种繁荣都没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如,宋虽发明了火药,但军事上怎么都处劣势;经济实力强,养的多为"冗兵"等。(3)这种繁荣在现实中往往呈负效应。宋在经济上越繁荣,招来异族的掠夺就越严重,向异族纳的银、帛就越多;活字印的书越多,人们越空谈"性理",越不想抗战;科举取士越多,越无才可用,甚至奸臣辈出,如南宋谢后曾揭榜朝堂:"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7〕火药越多,宋的可偏安领地越少;指南针越多,越找不到可供流亡的生路---陆秀夫只好抱着南宋最后的小皇帝跳海。

再次,"五代六朝"时期曾经"隆盛"一时的王朝应是辽、金、蒙古。在"五代六朝"时期,若从"隆盛"着眼,应是三个相继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蒙古。虽然辽、金当时也都没有统一中国,只有蒙古(元)后来统一了中国,但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他们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辽、金、蒙古等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统治对象,现在他们都相继成了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主宰者,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隆盛"!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要摒弃大汉民族史学沙文主义的偏见。

四、“积贫积弱”不能完全概括宋政权的本质特征

既然宋不是中国古代自唐之后的又一隆盛朝代,那么是一个"积贫积弱"政权已不容置疑。诚然,宋确是"积贫积弱",笔者将其概括为"懦弱"。笔者认为,宋的本质特征还应包括:

腐败。宋不腐败,综合国力不会那么弱。宋是中国古代最腐败的王朝,中国以前的封建王朝都是在后期才腐败的,宋是从建国初期就开始腐败,如:赵匡胤在"陈桥兵变"的第二年,便"杯酒释兵权",要能征惯战的将军回去"多买良田美女",以乐天年;赵匡胤、赵光印带头滥取士子,有时一次多到取士500名;真宗时,宋祁曾上书提出"三冗","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不定数,三冗也。"〔8〕也有人认为,"三冗"是冗兵、冗官、冗费。其实,冗兵、冗官、冗僧道、冗费,可合起来做"四冗"看待。"四冗"的出现,是宋立国初期就开始腐败的根本标志。而且,这些腐败还不是个别官员的腐败或皇帝的一时一事之误所致,而是制度的腐败,制度的腐败是所有腐败现象中最可怕的腐败。北宋在立国初期,就发生了多次农民包括手工业者、兵士等起义,这说明其腐败已相当严重。

卖国。一个腐败政权肯定要卖国。宋向异族称"侄、臣"、割地、纳银和帛等就是卖国行径。宋虽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卖国的汉政权---第一个卖国的汉政权是石敬塘,但却是最可耻的汉族卖国政权。石敬塘的卖国是因为自己没有实力,不能在汉族内部斗争中获胜,宋是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上都较繁荣和地大人众即实力较强的情况下卖国的。并且,宋是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都较落后和地小人少的蛮族卖国的。宋不仅向辽、金称"侄、臣"、割地、纳贡,尤其还向西夏输银、帛,丢尽了汉族人及汉族列祖列宗的脸面。而且,宋既当,又立牌坊:向辽、金贡银、帛时不称"贡",而用"输"或"纳"字;向西夏贡银、帛时,不称"贡",而称"赐",用以掩盖卖国行径。尤其是,北宋的徽、钦二帝明明被金人掠走,相当于今天做了美军俘虏的萨达姆,可宋人却口口声声地说是"二帝北狩"。狩什么?还不是战俘。真是无耻之极!应当说,对石敬唐的卖国,历史不能容忍;对宋的卖国,历史更不能容忍。宋的卖国给人类历史增添了一个荒谬的逻辑:先进打不过落后,大国要屈服于小国,弱竟凌强。这同人类历史上历来"落后就要挨打,弱肉强食,大欺小"的逻辑恰恰相反!

。一个腐败、卖国的政权肯定是的。笔者这里说的的,是指对汉族的。宋是一个汉政权,它一味向异族屈膝,不想收复汉族地区,这是对整个汉族人的。中国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作为中国的一个主体民族,应对历史有更多的责任感,事实上,历史上的汉族统治者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如汉、唐时期,宋不想统一中国,只想偏安,忘掉了汉人对中国历史的责任,这是对汉族列祖列宗的。宋做为一个汉族统治者,不只自己甘心做异族的"侄皇帝",而且还下诏要其臣民都要老老实实地接受异族的统治,甚至不惜用抗战大臣的人头来向异族谄媚,这是对其统治下的汉人的!

专制。专制是宋的最根本的特征。宋代专制:(1)削弱相权。先废"坐议之礼";后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2)削弱将军们的兵权。先"杯酒释兵权",后取消"殿前都检点"一职,由文人知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又搞"禁、厢、乡、藩"四种兵制,朝廷只重视禁兵,不断把厢兵的精锐调为禁兵,而禁兵的核心任务是警卫皇帝和拱卫京师,真正对外御敌则兵力不足。(3)削弱文官在科举上的选人权。科举及第,由皇帝亲点,及第举人都是天子门生,"不得口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4)削弱藩镇权。先是取消藩镇的财权,后设通判予以监督。(5)削弱其他文官的行政权。宋的许多高层部门正职长期或一直是虚位,有名无职,如三省(门下、中书和尚书省),副职往往也不是常务性质的官,而是"权知"、"权判",即暂时代理。宋还搞"官与职殊"、"名与实分",即有所谓"官"、"职"、"差遣"之别,"官"只是"寓禄秩,序位品",无实权;"职"只是加给有名望的高官,旨在增添其名望,不是增加权力;"差遣"才有实权,但"差遣"多为"权知"性质,有些重要"差遣"如"权知军州事",要三年一换,并设"通判"予以监督。(6)重用太监。先是用太监监军,后又用太监带兵。(7)大肆宣扬君权至上。将"三纲"学说的创立者董仲舒升到孔庙享配。(8)大搞另类思想专制。虽然宋对异端思想的打击十分严重,但其主导方面是另类思想专制。如:诱导知识分子只问功名,不问政治。如当时的流行说法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宋真宗皇帝的《劝学诗》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愁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9〕号召知识分子读书,读书。宋朝皇帝带头读书,如赵光义曾诏史馆修《太平总类》,日进三卷;真宗开始设经筵,还经常向臣下赐书。组织大批知识分子埋头编理远离现实的古书,宋代编写的大部头作品就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资治通鉴》等。

宋的专制是宋代懦弱、腐败、卖国及的总根源。应当指出,宋的专制对军人危害最大。取消"殿前都检点",军队没有了真正的统帅;文人带兵,军队怎么能进行有效的整训;"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将军与士兵在战时不能更好地配合;太监监军,将军临阵的机动权被剥夺;厢兵制,野战军丧失战斗力;尤其是,大的作战计划由皇帝与枢密院制定,他们对前线实情都缺乏了解,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么?如张洎在总结"涿州之战"失败的教训时说:"《军志》曰:'凡临敌,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虽有百万之师何益于用?'又曰:'将从中御,兵无选锋者,必败。'臣顷闻涿州战,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谨自任,未闻赏一效用,戮一叛命者。《军志》曰:'弩不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臣顷闻涿州之战,敌人未至,万弩齐张,虏骑既还,箭如山积。乃知戈戟刀剑,其用皆然,是驱天兵奋空 面对京力敌也。《军志》曰:'三军耳目,在吾旗鼓'臣顷闻涿州战,阵场既布,或取索兵仗,或迁移部队,万中传叫,嚣声沸腾,乃至辙乱尘惊,莫知攸往。......臣顷闻涿州之战,王师雾集,声怛强胡,然而矢石未交,奇正先乱。呜呼,军政如此,孰救败亡!"〔10〕我们从"涿州之战"可见整个宋代军事败绩原因之一斑。

对宋代历史定位和总体评估的重新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能使我们明确认识到:宋朝当时的真实情况。传统至今,史学界的"唐宋"和"治隆唐宋"说是错误的,不符合历史实情。宋只是"五代六朝"时期的一个汉族割据政权,长期不独立,是辽、金的"侄、臣"国;中国当时真正强大的国是少数民族相继建立的辽、金、蒙古等政权。对宋的研究、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必须要在"五代六朝"的框架内来思考,离开"五代六朝",对宋的一切说法都是空的。第二,它能使我们明确认识到:对宋史研究的拨乱反正刻不容缓。传统至今,史学界对宋的所有研究主要都集中在总结成功经验上,很不妥当。对宋---这样一个专制、懦弱、腐败、卖国和的汉族割据政权,应以研究其错误教训为主,不重点研究其误国误民教训,这种研究就会本末倒置,甚至错把教训当经验。第三,它使我们明确认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任重道远。宋是中国古代最专制的王朝,对宋代专制的批判,是对整个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批判的重中之重,"五四"以来,中国反专制从未触及宋的专制,这是只打老鼠而不打老虎,并且是制造新的学术冤案---孔子冤案的历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