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律启蒙六鱼其一拼音版

2.古诗的分类有哪些种?

3.诗词曲赋

4.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复习要点

5.有谁能解答我如下一些问题?急急急急急~~!!!!!

声律启蒙六鱼其一拼音版

骊四骈六-骈四俪六文七律的意思

声律启蒙六鱼其一的拼音版如下:

shēng lǜ qǐ méng · shí liù yú

声律启蒙 ·十六鱼

qīng chē wàn yù wú duì yǒu , shí duì xū , zuò fù duì guān shū 。

清车万玉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lǜ chuāng duì zhū hù , bǎo mǎ duì xiāng yú jū 。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bó lè mǎ , hào rán lǘ , yì yàn duì qiú yú 。

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 。

fēn jīn qí bó shū , fèng bì lìn xún lǘ yú 。

分金齐鲍书,奉璧蔺相如 。

zhì dì jīn sūn chù fù , huí wén jǐn zì dòu tāo shū 。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

声律

声律是指中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

骈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骈文和律诗的区别

起源与流行时期:骈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律诗则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篇章特点:骈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其字句通常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常见。律诗则有固定的类型,如五律和七律。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古诗的分类有哪些种?

古体诗

古体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律诗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歌行体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是南朝宋的所创,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骈体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古代汉民族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诗词曲赋

2.3.“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规律,所谓“二四六分明”是指在这些位置上的字是平仄固定的,不能随便变动的;而“一三五”不论,不是绝对的,其中一字位置基本是不论的,除非是五绝“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首字不能变化(若变必须孤平拗救以防“孤平”,孤平拗救详见我写的“关于拗救”),其他句式第一个字都可以不论平仄的。总而言之,不管是七绝还是五律或七律,不管是哪一句,都不用考虑第一个字的平仄,你只从诗意上选字就行了。我发你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你一看就明了: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注:(园圈点的符号即表示平仄不论)。

刚才说了一不论的问题,再说“三五”不论的问题。五绝只存在一不论,不存在“三五”不论的事(见上边的四种平仄格律)。对七绝来说,除平平仄仄平句式为防“孤平”第三字必须论外,其他句子都不用管三字位置的平仄。但五字必须论,简而言之,七绝只是一三不论,不存在五不论的问题,这从下边的七绝四种格律中可以看出: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再说七律,可以笼统地说“一三五”是不论的,但遇到两种句式必须论,也就是当平平仄仄平时,为防孤平第三字位置必须是平(仄要用孤平拗救);当遇仄仄仄平平句式时,第五字必须论平仄,也就是必须是仄字,不然写成平声就成了三平尾了,这是近体诗之大忌。你从四种七律格式中可以得到证明: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4. 《白香词谱》是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

《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它兼收并蓄,不属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

现将其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菩萨蛮.闺情 李白

〔题考〕 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音癸签、南部新书略同。又北梦琐言:“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丞相假飞卿所撰密进之,戒以勿泄。”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菩萨蛮酋称女蛮。当时教坊,谱作曲词,遂为词名。后杨升庵改蛮为鬘,失其本矣。后人又名为〔重叠金〕、〔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非特于词名来源无涉,且〔子夜歌〕另有正调,而〔巫山一片云〕更易与别调〔巫山一段云〕相混,殊属无取。

〔作法〕 本调四十四字,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两平两仄。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句。第三句为仄起之五言句,换用平韵。第四句为五言拗句。后半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三、四句与前半第三四句同。此首相传为太白创作,顾按上述,调之创始,在唐 大中初,则白又何以见此词调?词苑丛谈谓:“今诗余名〔望江南〕外,〔菩萨蛮〕、〔忆秦娥〕称最古,以草堂二词出太白也。予谓太白在当时,直以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言律,鄙不屑为,宁肯事此?且二词虽工丽,而气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壤;藉令真出青莲,必不作如是语。详其意调,绝类温方城辈,盖晚唐词嫁名太白耳。”按诸上,引北梦琐言与此说相合。近世胡适作词选亦云然。

平林漠漠烟如织,

⊙○⊙●○○▲ (仄韵)

寒山一带伤心碧。

○○●●○○▲ (协仄韵)

暝色入高楼,

●●●○△ (换平韵)

有人楼上愁。

●○○●△ (协平韵)

玉阶空伫立,

⊙○○●▲ (三换仄)

宿鸟归飞急。

⊙●○○▲ (协三仄)

何处是归程,

⊙●●○△ (四换平)

长亭连短亭。

⊙○○●△ (协四平)

忆秦娥.思秋 李白

〔题考〕 词综载此词,调名〔桂殿秋〕。苕溪渔隐丛话桂花曲云:“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凉吹玉笙。....”此〔桂殿秋〕一名由来。据许彦周诗话谓是李卫公所作。湘江诗话谓是均州武当山石壁上刻之,云神仙作。词综引吴虎臣云此太白词也。而词苑丛谈则谓晚唐人词作(见上篇)。然此调与〔菩萨蛮〕为词中最古者,郑樵通志云:“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如此信然。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作法〕 本调为四十六字。“秦楼月”、“音尘绝”二句俱叠,“灞”“汉”二字必用仄声;而名家尤多用去声,音调始畅。第一句为平平仄。次句为辘轳体,第一字必须用平,否则两秦字不能辘轳。第三垒句即上句之末三字,第四、五句均四字,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后半改首句为七字,句法与〔菩萨蛮〕首句同。余与前半无异。(第一句第二字,第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三,字均平仄不拘。)

箫声咽,

○⊙▲ (仄韵)

秦娥梦断秦楼月。

○○⊙●○○▲ (协仄韵)

秦楼月,

○○▲ (叠三字)

年年柳色,

⊙○⊙● (句)

灞陵伤别。

●○○▲ (协仄韵)

乐游原上清秋节,

⊙○⊙●○○▲ (协仄韵)

咸阳古道音尘绝。

⊙○⊙●○○▲ (协仄韵)

音尘绝,

○○▲ (叠三字)

西风残照,

⊙○⊙● (句)

汉家陵阙。

●○○▲ (协仄韵

三、调笑令.宫词 王建

〔题考〕 乐府诗集载,中唐时〔三台调笑〕等六词,即所谓中唐六调;本是六言乐府诗,后乃演为长短句之词。〔调笑〕,词谱作〔古调笑〕;韦江州集作〔调啸〕。一名〔宫中调笑〕;一名〔转应曲〕:一名〔三台令〕。胡适词选云:“〔调笑〕之名,可见此调原本是一种游戏的歌词;〔转应〕之名,可见此词的转折,似是起于和答的歌词;〔三台令〕之名,可见此调是从六言的〔三台〕变出来的。”白居易诗,有“打嫌调笑易”句;自注云:“〔调笑〕,曲名也。”于是可见此调成立于中唐之际也。

〔作法〕 本调凡三十二字。起为二字叠句,平仄一定。第三句为平起仄韵之六字句,第二、三字平仄可易。第四句换平韵,为平起平收之六字句,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五句亦为六字句,仄起平协,第一字可仄。第六、第七句,则以上句末二字颠倒而重叠之,换仄韵。末句则与第五句略同,特协仄韵,而第三、五字平仄亦可通用耳。通首凡三换韵,以六言句为主,盖犹带乐府〔三台〕之旧面目。两字叠句,实为拗体之滥觞;而第六句即为上句末二字之倒装,亦为定格也。

团扇,

○▲ (仄韵)

团扇,

○▲ (叠句)

美人并来遮面。

●⊙⊙○○▲ (协仄韵)

玉颜憔悴三年,

⊙○⊙●○△ (换平韵)

谁复商量管弦。

⊙●○○●△ (协平韵)

弦管,

○▲ (上句末二字颠倒,换仄韵)

弦管,

○▲ (叠句)

春草昭阳路断。

⊙●⊙○⊙▲ (协三仄)

详见: 曲起源于秦汉,而兴于宋金对峙时期,入元以后得到光大,成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是这个时期的新诗体。它产生的原因据有关文献分析,主要是: 国家对外交流增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因而人们对音乐歌舞等由衷喜爱;一些少数民族音乐的传入,与汉乐逐步融合,促进了音乐与诗歌的发展;某些汉族知识分子以这种形式表达对外族统治的反抗心情。

元朝初期,从立国到灭南宋,元曲开始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和狂放爽朗、朴实自然的特色。作者以马致远、关汉卿为代表,还有张善浩、王实甫、白朴和王小军等人最为著名;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年间,元曲开始向人文化、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以张可久、郑祖光、雎景臣、乔吉等人的风格影响最为深远;而后期,从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散曲作家以作曲填词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和徐再思等人。在元代的诗人中多为汉族人,但也有不少少数民族人,如耶律楚才、萨都刺等,他们精通汉语,有深厚的汉文化修养,诗词曲都取得了优异成就。

元曲名作流传至今约有4450多首(套、部),其中小令3800多首(含带过曲),套数470多套,杂剧180余部;留有姓名的作家约有220多人。而对元曲的形成起到启导、统领和规范作用,贡献最为突出的当属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

明清时期,曲又有了一定发展,特别是明朝的散曲颇有成就。此时的曲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王磐、施绍萃为代表,北派以冯惟敏为代表;而清代的曲作者,多模仿前人,且太重于文采,其成就不如元明,较著名的诗人有朱彝尊、厉鹗、吴石麟和赵庆喜等。

元曲的兴起对我国诗词发展和文化繁荣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对当时的诗歌起到了变革作用,促进了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从一定范围内解放诗词,突破了某些束缚,而以一种革新了的诗歌形式活跃于骚坛。

曲的产生与发展,皆源于音乐,赖于音乐,是由乐定词。曲分为两大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介,专用于舞台演出的剧曲(杂剧)。而在诗歌里所说的曲则专指散曲。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追求的是典雅含蓄,散曲则通俗活泼。散曲从体式上又分为两类,即小令(又叫叶儿)和散套。它主要是用作清唱的歌词。而剧曲则用于舞台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和动作等。

散曲分为北曲和南曲两种,北曲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北方民间曲调,并吸收了金元时期的音乐,盛行于元;南曲亦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形成时期晚于北曲,盛行于元明时期。两者在风格上区别很大,本不可兼用,但到了元代中期却发生了变化,在套曲中南北曲兼容,交错联缀,至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曲有它完善的体式,主要有:

一是宫调,也就是音乐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而每一个宫调又有自己的风格。

二是牌曲,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每一曲牌又各有专名。据清朝人所编《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记载,收南曲曲牌1513个,北曲曲牌581个。新中国成立后,隋树森搜集整理、校订出版了《金元散曲》,共收入元人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元曲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同时还规定了字数、句法和平仄等,可据以填写曲词。

三是在用韵方面曲比诗词要密集得多,几乎句句押韵,并允许平仄通押、互换,不忌重韵,选韵的角度具有广泛性,自由度高。

四是在声律用字上比诗词更为严格,而且特别重视每首曲词末句的平仄。

五是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以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分为“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13种。可以工对,也可以宽对,而宽对较为普遍。

六是曲与诗词不同之处是允许在曲谱规定的必须字数之外衬字(个别词牌也允许有较少的衬字),小令只允许少衬,散套可以多衬,但都必须衬在句首,句中可衬入个别字。衬字不受音韵、平仄和句式等曲律的限制。有些曲调可以增减句数。这是对诗词定格模式的一种突破。

曲所使用的语言应力求简洁明净、通俗易懂、大众化、口语化,尤其强调通俗、风趣和幽默。那些广泛流传于街头巷尾群众中的俚语可以大量采用。这样才显得生动活泼,表述直白,顺畅如流。而很少使用孤僻、拗涩的句子,更少引用典故,如果确有必要使用也多是那些为人们所熟悉的。曲词的句式排列应参差错落,节奏灵活紧凑。创作曲词要力求“淡、白”。什么是“淡”?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字面上,用词要朴素,不去雕刻和藻饰,避免浓丽造作;二是在语法上要音韵通畅,不生硬,不深奥;“白”又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多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白话和口语,要脍炙人口,句句直言,字字动人,以生动简洁的语言画龙点睛式地勾画出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重锤落音,全篇铮铮有声之效果,更好地显示出曲所具有的无限自然美的艺术风范。然而有些人却爱用典雅之句,我看没有必要。这正如曲家大师吴梅所批评的:“今之曲家,往往以典雅凝练之语施诸曲中,虽易动人目,究非此道之正宗,曲之胜扬,在于本色。”总之,曲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简单来说就是“曲不忌直,直抒胸怀”,也可以称之为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然美。所以王国维称其为“最自然的文学”,胡适则说它是“活文学”。

1.古绝

有五言和七言二种形式。全称是五言古绝和七言古绝。它是东汉时发展起来的诗体,只要求押韵顺口,可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押,不讲平仄格式,运用起来比较自由,写起来非常的简单容易。这是作古典诗词的最好的入门诗体。

五言古绝的规格:

四句二十字,每句五字,不讲平仄,可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一韵倒底(只能定一个韵,不能中途换韵),首句可押也可以不押,第二句和第四句一定要押,第三句不用押韵。

七言古绝的规格:

与五言古绝一样,不同的是四句二十八字,每句七字。

总概作法:

五字七字,每首四句,首句自由,逢双押韵,一韵到底,可平可仄。

古风

有五言古风和七言古风二种。与五言古绝和七言古绝相类似,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不讲平仄,不要求对仗。不同之处有四个:

一是、古绝限定四句,而古风的句数不加限制,允许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可以只有三句,也可以长达百以上。

二是、在用韵上,古绝一首诗只能用一个韵。古风允许中间换韵,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韵。

三是、押韵时,古绝要求首句可押可不押,逢双句押韵;古风除了首句可押可不押外,可以每句押韵,也可以逢双句押韵。

四是、古绝每句都有规定的字数;而古风在五言或七言的基础上,允许中间夹有三、四、六、八甚至九个字的杂句。

由于没有杂言古风的分类,习惯上,我们把那些以六言、八言、九言句为主所写的古风诗都统叫称做七言古风。

作法总概:三句起始,百句不限,可夹杂句,平仄可押,押韵自由,允许换韵,不求对仗,但求顺口。

以上五种古体,如果要分得明明白白的话,前三体我们可以称它作诗歌,古绝和古风就是古诗了。

人们往往容易将事物混淆来讲,把前人所作的诗歌词曲都称为古诗了,其实不然,诗歌、诗、词、曲是各不同的,跟我们现代的歌曲和歌词就更是名似实非了。一般来说,诗歌说的就是《诗经》、《楚辞》和《乐府》;古诗指的就是古绝和古风;律诗指的是唐代所形成的格律体的诗,俗称唐诗;宋词指的是宋朝盛行的由格律体诗转化而来的长短句。曲指的是清朝形成的由宋词转化而来的文体。而新体诗就是现在大家作写的散诗,它以舒情为主,语句通俗易懂,不受格式和平仄押韵的限制,它是‘五四’提倡的一种诗体。主张用现代汉语写作,最初叫白话诗,以后又叫新诗和自由诗。

作诗填词要求语句简炼,说话含蓄,适时应景,言之有理,说之有证,语莫存病,句勿重复(手法需要的例外)。例如李白的乐府旧题《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特别是绝句和律诗,因为字数少,你如果语句不简炼,往往在规定的字数和句数当中,不能将所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表达出来。因此,我们作诗填词,尽量的少用白话文,不要使诗词变得空洞而无内容。

中国古代文体名。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在内容上大多是借物抒志;在艺术上重铺排,重夸饰,重辞采,重音韵,富于形式美和音乐美。赋在其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古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各个阶段:

古赋 古赋包括战国末期荀子的《赋篇》和汉赋。荀子《赋篇》分别写了礼、知、云、蚕、箴等5种事物,以韵散相间和问答体的结构方式 ,“ 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汉赋渊源于荀子《赋篇》,并在文学体制上接受了楚辞和战国恣肆文风的影响。汉赋又包括汉初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的骚体抒情赋;西汉前期至东汉中期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的散体大赋;东汉后期以赵壹《刺世疾邪赋》为代表的抒情小赋。其中,汉代散体大赋是为正宗。《汉书·艺文志》著录仅西汉时期就有大赋作者60余人,作品900余篇。

骈赋 又称俳赋,是古赋的发展和变种。所谓“三国两晋 ,征引俳词 ;宋齐梁陈 ,加以四六 ,则古赋之变矣”(《汉文典》)。俳词,即骈词,亦即对偶句。骈赋形成于魏晋而流行于南北朝。魏晋骈赋以陆机的《文赋》为代表,以六言为主,不避杂言。文中多整饬的骈句。两句成联,对仗工整。南北朝骈赋以庾信的《哀江南赋》、《小园赋》为代表,讲骈偶,讲辞藻,讲用典,尤其是庾信受到沈约、谢脁所创四声八病说的影响,注重声律,讲究音韵,两句一典,隔句对仗,句式上虽有参差,但骈四俪六的整饬结构已初步定型。

律赋和文赋 律赋指唐代科举考试中专门限制立意和韵脚的命题赋。律,即格律。所限韵脚一般为四言两句八字,即八韵。试赋限八字韵脚,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试题为《旗赋》,以“风日云野,军国肃清”八字为韵。要求全文分为八段,各段依次用此八韵中的一个字押韵。八韵要求依次四平四仄。此后,试赋沿袭此路,便逐渐形成律赋。唐朝以诗赋取士的制度吸引了大批文人士子去苦研习写律赋。作为应制赋、试贴赋,这类作品大多矫揉造作,从根本上失去了艺术的生命力。但律赋作为科举科目一直沿袭到清末。律赋的实质是赋的格律化。文赋是与律赋相对而言的一种赋的变体,并与律赋同时并存。其主要特征是不拘骈偶、音律;章法整饬自然,句式摇曳多姿,体制上呈散文化的倾向和气势,故称之为文赋。文赋是唐宋古文运动倡导秦汉古文、改革六朝骈体文的产物。它始于唐而盛于宋。代表作有韩愈的《进学解》、柳宗元的《答问》、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这些作品大部分又返回到古赋中主客问答和散体化的结构方式。这实质上是赋体发展到终极阶段返朴归真的一种标志。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复习要点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

(测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1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迸 射 忏 悔 污秽 杳 无消息

2. 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3分)

A、侏儒 质问 诚惶诚恐 期期艾艾

B、酒肆 缤纷 黯然失色 抑扬顿挫

C、愚钝 犀利 无可置疑 鹤立鸡群

D、迁徙 凄惨 冥思暇想 藏污钠垢

3.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 句是病句,修改意见: ;第 句是病句,修改意见:

二、古诗文积累及阅读(21分)

4. 课文背诵默写(7分 每空1分)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4)《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的句子__ _,__ __。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 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②造饮辄醉( )

6.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7. “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2分)

8.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__,后四句_______,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10.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课内阅读:(10分)

《藤野先生》选段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1. 揣摩“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这样写的用意是 ( )

A.交代了藤野先生教了“我”三门功课。

B.表明了藤野先生授课之多、时间之长。

C.强调了藤野先生长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

D.反映了藤野先生在医学修养方面广博而精深。

12. 联系上文,对“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的具体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解剖图)那样的画。

B.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血管图)那样的画。

C.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骨骼图)那样的画。

D.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神经图)那样的画。

13. 对“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向来很敬重鬼。

B.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并不敬重鬼。

C.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肯解剖尸体。

D.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怕解剖尸体。

14. 对末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向“我”了解裹足方法和足骨畸形情况,“我”感到难以应付。

B.藤野先生打听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反映出他对中国妇女的极大的同情。

C.藤野先生因为没有看过中国女人裹脚,所以对裹脚的具体情况不了解。

D.藤野先生希望亲眼看看裹脚的情况,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15. 从选段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有什么品格?归纳不当的一项是:

A.生活俭朴,待人热情,为人率直。

B.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

C.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我”关怀备至。

D.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 课外阅读:(18分)

走出地平线

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觉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不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封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作者贾宝泉:有改动)

16. 作者所说的“周遭的地平线”是怎样形成的?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地平线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视觉和心理的原因。

B.地平线原来并没有,是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C.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居高临下”,形成了地平线。

D.地平线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和地这两个大圆自然重合的结果。

17. 为什么说“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以地平线形成的“圈子”为喻,说明人是有局限的,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超越自我。

B.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然后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C.这个“圈子”是不确定的,随着视野的延展,“圈子”会扩大,但它永远存在。

D.自己“周遭的地平线”是一个“圈子”,认识到了它,才能突破心理上的地平线。

18. 下边的诗句中哪句可以用来揭示本文的主旨?(2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9. 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4分)

20.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两次写儿时追赶地平线有什么用意。(4分)

21. 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原来,我也很

要求:

1、记叙文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填“能干”、“脆弱”、“受欢迎”等等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

4、字数600字左右。

答案:

1.略

2、D

3、第③句,修改意见: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第④句,修改意见: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

4、(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千里共婵娟

(3)

(4)、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

5、①处所 ②往、到

6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简陋的房子空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7、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8、表现了陶渊明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

9、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10、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1、C 12、A 13、D 14、B 15、A 16.D 17、C 18、B

19、“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

20、说明地平线是一种心理“视感”,是一个功与过的双面体,不断地超越它,就会有不断的进步。

21、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子,只不过站的高度不同,视点就不同,其目力所及也就不同。

有谁能解答我如下一些问题?急急急急急~~!!!!!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家园》《爱与希望》(群星)(林俊杰作)《星星和我睡不着》(徐誉滕)《站起来》《相信》(小柯)《生命的歌唱》(韩磊等众星)《爱心满世界》(袁野)《生不离》(王平久作词,成龙唱)《直到永远》《因为爱》(众星)《你的心我的心》《我们心手相连》《心心相连》《让爱回家》(任静等众星)《爱在你身边》《和你一样》(李宇春)《爱的世界里》(孙一娇)《承诺》(刘德华作词,成龙,李宇春等众星)《心灵的呼唤》(李琼,钟勐)《因为有爱》

恩,大致就是这些吧~~~~不大好找了~~~~

这些是古代的缅怀祭奠诗词:

廿载时风一过轻,栖身江右有遗名。

曦光力透千层暗,号角宏开万里征。

岂肯分文污清袖,独留丰彩照华京。

凭谁借寄新春语:西岭犹抒未了情。

在古代,人们产生万物皆有灵观念的同时,也就出现了祭祀。当时祭祀天地山川,往往有祝祷性的文字,称作祭文、祈文或祝文。明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指出:“古之祭祀,止于告飨而已”,其文并无哀伤之意,与后代的哀祭文是两码事。而专门用来追念哀悼亲友丧葬的文字,古人常用的形式是诗歌。春秋之际,《诗经》中的《凯风》、《葛生》、《黄鸟》、《蓼莪》等哀诗,悲切伤痛,传诵于黄河流域。战国以下,屈原的《九歌》、宋玉的《招魂》、景差的《大招》等祭歌,缠绵悱恻,流播于江汉之滨。到了两汉,又有《薤露》、《蒿里》等挽歌,哀音纤徐,声绕闾里。所以清代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中曾说:“哀祭类者,诗有颂,风有黄鸟、二子乘舟,皆其原也。”

古代以散文形式出现的哀祭文,最早见于《尚书》中的《周书·金縢》:

惟尔元孙某,遗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干天,以旦代某之身。

写周武王病笃,周公旦祷于三王,请以身代,史官纳其祝册于金縢之匮中。虽仍属于祭天祈祷之词,但毕竟悬念生,情切骨肉,可视为哀祭散文的萌芽之作。其后,周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宗法礼教制度,特别重视厚葬,王公贵族卿大夫后,都要在祖庙前举行祭奠仪式,由史官宣读诔辞,以表彰者功绩,并确定其谥号。儒家又把此种仪礼伦理化、规范化,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周礼》郑玄注称:“诔者,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诔也就成为古代哀祭文的早期形式。同时《礼记·曾子问》中还规定“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又给它打上了明显的封建等级烙印。最早的诔,据《檀弓》所载为鲁庄公诔县贲父、卜国,认为“士之有诔,自此始也”。但只有记事,而无诔辞。现存最早的诔辞,为《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鲁哀公的《孔子诔》:

旻天不吊,不A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全文虽只短短数语,但词哀情切,体现了“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明徐师曾《文体明辨》)的抒情特征。因诔辞必经宣读,其中“呜呼哀哉”的呼号语,就被以后哀祭文所广泛套用。

两汉之间,扬雄的《元后诔》、杜笃的《大司马吴公诔》、傅毅的《明帝诔》、张衡的《司空陈公诔》、蔡邕的《济北相崔君夫人诔》、卢植的《郦文胜诔》等诔辞先后出现,盛极一时。其体例大致为:“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暖乎若可觌;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也就是前列小传,记叙者生平,表示颂扬之意;后写四言诔辞,称誉者荣耀,寄托哀悼之思。前者为散体,后者为韵体,从而开两千多年来哀祭文韵散结合之先例。与此同时,由辞赋派生出来的哀辞、吊文,由颂神式祝辞衍生出来的散体哀祭文也相继出现。哀、吊两体从文辞上说,要求“情主于伤痛,而辞穷乎爱惜”。(刘勰《文心雕龙·哀吊》)。一般都前有序言,后有韵语,与诔辞近似。所不同的是早期哀辞“率以施于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如曹植的《金瓠哀辞》,悼念他十九岁天折的女儿:

在襁褓而抚育,向孩笑而未言,不终年而夭绝,何见罚于皇天,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无愆。去父母之怀抱,灭微骸于粪土。

哀痛伤悼之情,溢于言表。吊文则内容广泛,为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如贾谊的《吊屈原文》: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汩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兮,逢时不祥。鸾风伏窜兮,鸱鸮翱翔。阘葺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以屈原自喻,借悲悼屈原面抒发自己受贬冷落的愤懑之情。此外,还有班婕妤的《自悼赋》,吊影自怜,哀顽凄艳,为后来自祭文的滥觞;杜笃的《吊比干文》,仅“敬申吊于比干,寄长怀于尺牍”两个偶句,可算是古代挽联的最初形式了。至于哀悼性的散体祭文,首推汉光武帝的《临吊侯霸诏》:

惟霸积善清洁,视事九年,汉家旧制,丞相拜日,封为列侯。朕以军师暴露,功臣未封,缘忠臣之义,不欲相逾,未及爵命,奄然而终。呜呼哀哉!

此为政府文牍。见于私人文翰的,则有曹操的《祭桥公文》:

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贻己疾,旧怀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此为正式以“祭文”命名的开始,内容专以悼念者为主,且追述“临时戏笑之言”,收尾又使用“尚飨”一词。这种写法,打破了以往常规,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使用,而成为后代祭文的基本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思想解放,文学观念加强,哀祭文除为王公贵族歌功颂德之外,也出现了一些悼念骨肉、悲痛身世的至情文字,大大增强了这一文体的抒情气息。这一时期的名篇,诔辞有曹植的《王仲宣诔》、阮籍的《孔子诔》、潘岳的《马?督诔》、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等;哀辞有上述曹植的《金瓠哀辞》以及陆机的《吴大司马陆公少女哀辞》等;吊文有祢衡的《吊张衡文》、王粲的《吊夷齐文》、李充的《吊嵇中散文》、陆机的《吊魏武帝文》;祭文有王珣的《祭徐聘士文》、陶潜的《自祭文》、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孔稚圭的《祭外兄张长史文》、刘令娴的《祭夫徐悱文》等;还有用辞赋体写的哀悼文,如曹植的《慰子赋》、潘岳的《悼亡赋》、江淹的《伤爱子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在这些各体具备的作品中,与前代相比,亦有所不同。其表现在内容上的,因本期战争迭起,叛篡频见,统治者在夺得权位后,多思正名以自固,故出现了以政府文告形式书写的哀策文。如曹丕的《武帝哀策文》、王珣的《孝武帝哀策文》等,实为古“诔”与哀辞的混合体。而一般知识分子,则感时伤世,或托古喻今,对人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如陆机的《吊魏武帝文》:

悲夫!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知慧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若乃柔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

祭吊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人物,本可慷慨陈词,而本文却低回想象,怅然系之,涂上一层迷惘旁徨的伤感色彩。而表现在形式上的,由于本期骈体垄断文坛,一切文牍书翰,风行骈四俪六。如梁萧纲的《祭战亡者文》:

降夫既旋,功臣又赏。班荷元勋,苏逢漏网。校尉沾荣,属国蒙奖。独念断魂,长毕灰壤。膏原染刃,委骨埋泉。徒闻自没,讵辨名传。

可见当时连祭文也骈偶化了。同时祭文的格式也进一步趋于完备。如东晋殷允的《祭徐孺子文》开始为:“惟太元六年龙集荒落冬十月哉生魄,试守豫章太守殷君谨遣左右某甲奉清芗合,一簋单羞,再拜奠汉故聘士豫章徐先生。”具体点明时间、职务、主祭人、祭品以及者,从此就成为祭典开场白的定格。

唐宋时期,古文运动兴起,骈体形式渐微,散体文字时新。只是由于赋体、骈体接近于诗歌,尚有利于表达感情,所以哀祭文除散体之外,仍有采取赋体、骈体的。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其内容与体例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一是本期谥法简化,谥议废除,正如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说的:“古之诔本为定谥,而今之诔惟以寓哀,则不必问其谥之有无,而皆可知之。至于贵贱长幼之节,亦不复论矣。”同时也不再局限于四言,而逐步向骚体、长短句过渡。如韩愈悼念欧阳詹、柳宗元悼念吕温的文章,既称“诔辞”又称“哀辞”,可见二者基本上已经合流。到了北宋,“南丰(曾巩)、东坡(苏轼)诸老所作,则总谓之哀辞焉”(明吴讷《文章辨体》),哀辞终于取代了诔辞的地位。虽然以后在清代小说《红楼梦》里还出现《芙蓉女儿诔》,那不过是作者袭用旧称的游戏之作,已非古诔的原貌了。其二是吊文范围也逐步扩大,它不仅可以凭吊者,而且可以凭吊可悲的事物,如唐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其三是祭文名称进一步为社会各阶层所广泛运用。此外还出现告、哭、悼、葬、奠、酹、悲等别称。如李商隐的《奠小侄女寄寄文》、柳识的《许先生颍阳祠庭献酹文》、富弼的《哭尹舍人文》、陈亮的《告祖考文》等。至于韩愈的《祭鳄鱼文》、白居易的《祭庐山文》、苏轼的《祭城隍神文》,是古代祭神遗风的流传,不应属于哀祭文之列。

唐宋八大家及其他名家的哀祭佳什,篇帙纷陈,美不胜收。其中以散体称誉于世的,有陈子昂的《祭韦府君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白居易的《祭浮梁大兄文》、李商隐的《重祭外舅司徒公文》、苏轼的《祭欧阳文忠公文》等,而又首推《祭十二郎文》,此文在内容和写作上均不依旧法。不写十二郎个人事迹,只写早年的困苦家境,成年后的暌违远隔,末尾写噩耗传来时的悲痛哀绝: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易其有极!

真乃字字血泪,哀哀感人,曾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以韵文称誉于世的,有王绩的《祭杜康文》、张说的《祭元十郎文》、李翱的《祭韩侍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苏辙的《祭亡兄端明文》等。而又首推《祭石曼卿文》为代表作,此文首先慨叹者声名之不朽,继悲者墓道之凄凉,然后追忆过去交往之真挚;从应该忘情达观立论,却以终不能忘情作结,文笔突兀,音节抑扬,写出了作者的无限哀思,亦被誉为千古绝唱。特别是“生而为英,而为灵”两语,常被后代祭文所引用。南宋末期,尖锐。王炎午于文天祥被元兵所俘时写的散体《生祭文》,与文殉国后写的韵体《望祭文》,感情壮烈,语言精湛,亦属祭文中的杰作。

当然,从写作风格来对比,唐宋祭文还是各具特色的。唐文以情胜,宋文则以理胜。因唐代碑碣墓志,大量涌现,有关者升降起居之迹,歌功颂德之词,已被此等谀文所囊括,祭文所写,多属哀挽之语,更显得情真意切。如前述的《祭十二郎文》,固然洋洋千言,一往情深,就是韩的另一短章《祭房君文》,亦复如是:

维年月日,愈谨遣吏皇甫悦以酒肉之馈,展祭于五官蜀客之柩前:呜呼!君乃至于此,吾复何言?若有鬼神,吾未,无以妻子为念!呜呼!君其能闻此言否?尚飨!

全文仅六十余字,写来却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宋代的祭文,则由于受到宋诗议论化的影响,也蒙上了一层议论的轻纱。如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的起笔: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复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该文本系长篇韵体祭文,却不作缠绵往复语,而从议论入题,称道欧阳修的生平为人,气势豪健,在当时诸文家所作祭文中,也被评居首位。至于李易安的《祭赵湖州文》:“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则深刻地概述了对其夫赵明诚的悼念,名为祭文,却偶句双起,对仗工稳,则与宋代已经定型的挽联处于边缘状态了。

元明清三代,为我国哀祭文写作的持续阶段。虽创新之作不多,但在继承上却成绩斐著。其中以散体著称的,有王守仁的《瘗旅文》、归有光的《祭外姑文》、钟惺的《告亡儿肆夏文》、刘大櫆的《祭舅氏文》、袁枚的《祭妹文》、吴汝纶的《祭李文忠公文》,以及鸦片战争时期《浙江府厅县生祭黄冕文》等。如《祭外姑文》:

癸巳之岁,秋冬之交,忽遘危疾,气息掇掇。犹日念母,扶而归宁。疾既大作,又扶以东。沿流二十四里,如不能至。十月庚子,将绝之夕,问侍者日:“二鼓矣。”闻户外风淅淅,曰:“天寒风且作,吾母其不能来乎?吾其不能待乎?”呜呼!颠危困顿、临垂绝之时,母子之情何如也!

通过已故妻子临思母细节的描述,以悼念今日岳母故世、子女已先期早殇的惨痛,高度表现了哀祭文的文学特征。又如《祭妹文》: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文中絮絮忆往,簌簌泪下,骨肉情深,肝肠寸断,曾被语文课本多次选读。其中以韵体(或骈体)著称的,有徐渭的《祭少保胡公文》、黄宗羲的《张待轩先生哀辞》、严绳孙的《祭纳兰性德文》、曹寅的《祭郭汝霖先生文》、汪中的《哀盐船文》、梅曾亮的《祭陈石士先生文》等。如《哀盐船文》:

呜呼哀哉!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妻孥环之,气绝寝床。以卫上,用登明堂。离而不惩,祀为国殇。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麦饭壶浆,临江呜咽。

此中写盐船失火,众多客商于非命的惨状,哀啭凄厉,寄寓了作者无限的同情与伤感,因而也素称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