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宝钗与成语故事

2.成语故事 嫁祸于人

3.嫁祸于人打三个数字

薛宝钗与成语故事

嫁祸于人的寓言故事-嫁祸于人的故事

成语是古代汉语 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 用的固定短语 , 主要 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红楼梦》里薛宝钗与林黛玉才华在伯仲之间,宝钗是个标准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不过个性使然,不太爱在人前显露罢了。

她不但饱读诗书,心思缜密,而且对成语也颇有研究,最终金玉良缘完胜木石前盟,与她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成语有莫大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哪些成语与宝钗的言行有关。

(一) 投其所好: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释义: 所以说,不用其所好来笼络人心而可以成功的,从不曾有过。

宝钗是个通人情世故,善于揣摩人心的人。《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让王熙凤为她操办15岁生日,在生日宴上,宝钗却点了贾母爱吃的菜以及贾母爱听的戏。

宝钗深知贾母并不看好金玉良缘,但仍然选择投其所好,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贾母作为长辈,让王熙凤给她操办生日是对她的抬举,而宝钗的作法让任何人都挑不出理来,只能说她懂事。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看了宝钗屋里的陈设,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 姨娘 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 在家里 没带了来。”

乍看,觉得是宝钗本性恬淡,就喜欢这种装饰风格。其实何尝如此呢?

这种布置房间的方式是恰恰符合一个重要人物的审美,这个人就是王夫人。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王夫人最喜欢端庄的人,对于爱憎分明的黛玉,爱涂脂抹粉的丫鬟晴雯等都深恶痛绝。

王夫人是宝钗嫁入贾府的最大靠山,她所有的行为必须符合王夫人的要求才行,否则也会影响她的胜算。别不信,王熙凤论起来跟王夫人关系也很近,为啥最后落难时,王夫人没伸出援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触犯了王夫人的利益,碍了王夫人的眼。

聪明如宝钗,肯定时时处处都会唯王夫人马首是瞻,投其所好正是她的高明之处。

(二) 嫁祸于人:[出处]巜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嫁祸于人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中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当时秦国是诸国中的老大,只有赵国还有实力和秦国一较高下。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想把上党周围的地盘送给赵国以求得到赵王的庇护。赵孝成王拿不定主意,而平阳君赵豹与平原君赵胜各执己见,赵豹认为不能接受这块地盘,这样会给赵国引来灾祸,这是韩国嫁祸于人之计。而赵胜则认为应该趁机吃下这块地盘,最后赵胜的意见占了上风,结果却出了昏招派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当统帅,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红楼梦》里薛宝钗把这个典故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机智地使用了一回。在这个章节,宝钗扑蝶时无意中听到丫鬟小红与坠儿的对话,她不想让小红和坠儿以为自己听见了她们的对话,于是急中生智假借找黛玉之名,避免了尴尬。

可这种作法真的值得商榷,听墙角肯定不符合贵女的言行标准。可宝钗为什么会想起以黛玉之名来避免麻烦呢?原因很简单,宝钗是卯足了劲想嫁入贾府的,以她的周到,她不会假借贾府任何人之名,这样万一事发,她不好做人。

而黛玉一直以来名声都不太好,被人认作是刻薄的人,就连当事人小红都说:“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宝钗表现得再豁达,实际内心深处是将黛玉当作情敌的,往往不经意的举动才会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在宝钗心里难免嫉妒黛玉,把自己的不当行为嫁祸给黛玉既能把自己摘干净,又能让他人忌恨黛玉,这选择再合适不过了。

(三)一视同仁:

[出处]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释义: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在《红楼梦》里薛宝钗对这种手段运用得最为娴熟,同样这种方式也为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就连人见鬼憎的赵姨娘收到宝钗的礼物后也很高兴:“怨不得别人都说那 宝丫头 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 哥哥 能带 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 时运 的,他都想到了。”

这是宝钗惯常的作派,有财力雄厚的薛家作后盾,她乐得给大家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赵姨娘属于地位不高,但破坏力很强的那种人,宝钗深知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这次送礼的效果奇佳,以赵姨娘的大嘴巴,这件事不但王夫人会知道,估计私下跟贾政也会说道一二,而这正是宝钗要的效果。而且这样一视同仁的送礼,就连讨厌赵姨娘的王夫人也不会对宝钗的行为产生反感,只会觉得她做事周全。

(四)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藏才能、谋略,不使外露。

[出处]《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临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

这是隋朝文豪薛道衡对隋文帝杨坚的赞美。

而薛宝钗之所以韬光养晦则是她的生存之道。宝钗出生之时,薛家已经在走下坡路,借住贾府,是为了达成金玉良缘的目的。

贾府家大业大,人多嘴杂,宝钗深知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于是拿定了主意:“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她从不拿尖要强,而是尽量把展露头角的机会让给别人。无论在元妃省亲时作诗,还是帮助惜春出主意作画,甚至和宝玉谈论昆曲的妙处,都可以看出她是博学多才的人。可他从不会抢人风头,不锋芒毕露,为人又谦和,自然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

(四)恼羞成怒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宝钗再早熟懂事,为人谦和,可她毕竟也只是个青春正好的妙龄少女,也难免有按捺不位脾气的时候。

书中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曾有这样的描写: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听到这里,宝钗大怒,先是冷笑了反驳:"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紧接着,宝钗又对来找扇子的小丫头靛儿发了脾气。

以宝钗的为人,这是极罕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宝玉的言辞明显触犯了宝钗的三大底线:

一、通过宝玉的话语,可见宝玉与其他人一起议论过宝钗的外貌。而能与宝玉一起议论这件事的,自然不会是丫鬟之流,论起来不是黛玉就是那些一起和宝玉混日子的二世祖,这样打趣宝钗的缺点,明显不是表扬,肯定会激怒宝钗。

二、宝钗在人前素来都是一副端庄稳重的形象,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拿宝钗比作私德有亏的杨贵妃,是非常不合适的,何况还是在情敌黛玉面前,更加重了宝钗的愤慨。

三、青春少女没有不在意自己的容貌的,总的来说宝钗对自己的容貌是非常自信的,她从来不会过份修饰打扮,这也是对外貌自信的表现。

如果说她有什么不自信的地方,可能就在体形上,她比较丰满,历史上只有唐代以丰腴为美,宝玉的话正说到了她的痛处。

所以沉静、恬淡的宝钗也忍不住发飙,变得恼羞成怒了。

(五)急人之困:指为别人有困难而着急,热心地帮助解决。[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赵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急人之困讲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势大,秦昭王派兵围困赵都邯郸,其他诸侯国都袖手旁观,魏王怕被波及,派兵10万驻守边境。赵国平原君赵胜向妻弟信陵君公子无忌求救,信陵君急人之困,从魏王那里偷取兵符,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兵权,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而在《红楼梦》里,薛宝钗也经常作急人之困的好事。

比如:第三十七回起诗社,史湘云也想做东,可湘云做事考虑不周,自己想请客又拿不出请客的钱,这时宝钗出面为湘云圆了面子,把请客这件事做得既体面又漂亮,难怪湘云人前人后对宝姐姐赞不绝口,替宝钗扬名,宝钗这样做不显山不露水地又刷了一回好名声。

这种急人之困的行为,宝钗对黛玉也做过。

黛玉需要吃燕窝滋补身体,可又觉得自己寄人篱下,要东要西不合适,宝钗得知后主动提出送燕窝给黛玉,可宝钗送礼非常有技巧,她不是把燕窝一次性的给黛玉,而是采取了细水长流的形式。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宝钗做事的目的性,一是,一次性送太多燕窝会加重黛玉的心理负担;二来每天送燕窝必然被他人看见,宝钗可不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姓名的“雷锋”。

果然这件事被时刻关注黛玉的宝玉看在眼里,告诉了贾母。宝钗这样做不但黛玉感念她的情谊,连宝玉都对宝钗的行为感激在心。

有没有似曾相识之感?《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也是凭借这招实力圈粉的,可跟着宋江混的人都没啥好结果噢。

宝钗在圈粉的同时,也干了些掉粉的事,具体有哪些呢?

(七)一唱一和:比喻双方呼应,互相配合。

[出处]《诗经?郑风?萚(tuò)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汝)。”

一唱一和原意是描述少年男女情谊绵绵地合唱山歌的情景。

在这里和宝钗一唱一和地是谁呢?是她的心腹大丫鬟黄金莺。如果说紫鹃对黛玉忠心耿耿,那么莺儿对宝钗也不遑多让,她与宝钗一唱一和,成功地将金玉良缘提了出来。

在《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里,宝钗生病,宝玉前去探望,宝钗对“通灵宝玉”表现了好奇,要求宝玉拿下来给她观赏一下。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这话细想其实大有深意,莺儿欲扬先抑,勾起了宝玉的好奇心,也让宝钗就势拿出了金项圈,暗示着她和宝玉才是天作之合。

要知心腹事,单听背后言,什么是心腹?自然是知道主人心里真实想法的人。

试想,宝钗如果真的无意于金玉良缘,莺儿一个丫鬟怎么敢如此造次地说通灵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宝钗项圈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一对呢?

借莺儿之口,宝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两人一唱一和,顺理成章地把金玉良缘这个说法提了出来,宝钗心机深沉可见一般啊。

(八)表里不一:意为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 :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què)。《逸周书》是先秦古籍,与《尚书》相类,是一部周时诰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谥法,是对去世者不同的评价。行见中外曰悫是指行为能表现出人的内心和外表。

一直以来,宝钗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完美的人。但其实做完人时刻端着是很累的,就是宝钗也做不到如此,偶尔她也会展现真实的性情。

宝钗扑蝶,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志向,以及金钏跳井去,她轻描淡写地安慰王夫人,说金钏是失足落井,这些行为都能反映她真实的性情。

宝钗始终在压抑着自己,可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也有娇憨可爱的少女情怀。

早熟懂事和为人周到,并不能代表她真实的性格,她的周到只针对同阶层的人,对于社会底层的奴仆,她内心深处还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她的冷淡和现实,只有王熙凤看得最清楚,所以对她敬而远之。

古语有云:“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放在春秋战国宝钗肯定是一位善于运筹帷幄的统帅,放在宫斗剧中她肯定也是位大boss。

她深谙人心,把这些成语活学活用,最终成就了金玉良缘。如果不是宝玉最终出家为僧,她算得上人生赢家,求仁得仁了。

成语故事 嫁祸于人

嫁祸于人

[读音][jià huò yú rén]

[解释]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出处]《战国策·赵策》:“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

[近义]以邻为壑

[反义]反躬自问解衣衣人引咎自责反躬自省与人为善作法自毙作茧自缚助人为乐救苦救难背黑锅

嫁祸于人打三个数字

250

jiàhuòyúrén

嫁祸于人

结构

动宾式

感情

贬义

字数

四字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成语故事

嫁祸于人

词语解释

嫁祸于人

拼音 jià huò yú rén

注音 ㄐ一ㄚˋ ㄏㄨㄛˋ ㄩˊ ㄖㄣˊ

解释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出处 《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例子 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0六)

正音 “嫁”,不能读作“jiā”。

辨形 “于”,不能写作“与”。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妖妇

繁体 嫁祸于人

近义 以邻为壑

反义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英语 bring troubles to others

俄语 свалить с больной головы на здоровую

德语 jm die Schuld in die Schuhe schieben(ein Unheil auf jn abwǎlzen)

法语 faire retomber un malheur sur autrui

成语故事

嫁祸于人

嫁祸于人:成语接龙顺接

人面鬼心

心悬两地

地地道道

道学先生

生知安行

行不及言

言不尽意

意气用事

事以密成

成仁取义

义薄云天

完整接龙

嫁祸于人:成语接龙逆接

为人作嫁

不知所为

进可替不

以退为进

忘其所以

心手相忘

一见倾心

天下第一

无法无天

出有入无

人才辈出

完整接龙

输入成语或汉字

接龙

成语组词

嫁的成语

祸的成语

于的成语

人的成语

相关成语

yǐn rén zhù mù

引人注目

chū rén yì liào

出人意料

wú dòng yú zhōng

无动于衷

lìng rén mǎn yì

令人满意

shēn rù rén xīn

深入人心

shàn jiě rén yì

善解人意

zuì kuí huò shǒu

罪魁祸首

xìng zāi lè huò

幸灾乐祸

xiǎn wéi rén zhī

鲜为人知

fēng yún rén wù

风云人物

nài rén xún wèi

耐人寻味

yè shēn rén jìng

夜深人静

wú jì yú shì

无济于事

rén dào zhǔ yì

人道主义

tóng guī yú jìn

同归于尽

duō duō bī rén

咄咄逼人

gěng gěng yú huái

耿耿于怀

yǐn rén rù shèng

引人入胜

bù jué yú ěr

不绝于耳

zì qī qī rén

自欺欺人

rén shān rén hǎi

人山人海

jìn rú rén yì

尽如人意

kuài zhì rén kǒu

脍炙人口

xiān fā zhì rén

先发制人

píng yì jìn rén

平易近人

rén lái rén wǎng

人来人往

bù kě gào rén

不可告人

páng ruò wú rén

旁若无人

fēng tú rén qíng

风土人情

yī míng jīng rén

一鸣惊人

dà yǒu rén zài

大有人在

cuī rén lèi xià

催人泪下

zhèn hàn rén xīn

震撼人心

hài rén tīng wén

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