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出自哪里?

2.丝竹管弦指的是什么?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出自哪里?

丝竹管弦-丝竹管弦之盛是什么句式

翻译为: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出自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选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文章主旨:

文章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

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丝竹管弦指的是什么?

丝竹管弦统指乐器。“丝”与“竹”是周代“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奏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丝竹也称管弦,作为一种演出形式,自魏晋以来就有丝竹乐队的组合形式和丝竹乐。

乐器:

乐器,英文:musical instruments,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一般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能够发出乐音,并能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人类通过演奏乐器,借以表达、交流思想感情。对乐器的界定,音乐界和乐器学界有不同看法。音乐界认为,用于音乐的发声器具才是乐器;乐器学界则通常将许多非音乐领域中的发声器具,如古代战争中的鸣金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