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高屋建瓴下一句接什么比较好
1.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
2.你被哪一句诗惊艳过?
3.以高开头如何成语接龙?
4.高字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接龙?
5.中秋节诗句赏析:中秋登楼望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是什么意思
意思: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扩展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
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参考资料:
你被哪一句诗惊艳过?
有些诗句,注定就是天外之物,因为你想不到他到底有多么美,你也许不需要弄懂诗是什么意思,但是就是那几个字的组合,就能产生让人心醉神迷的感觉,这就是诗歌的妙处。其实,这来源于诗歌中的共情作用,就是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愫,一下子与你在某个时刻的人生情绪人生感悟相契合,你与诗歌之间,你与诗人之间,你与这个光怪陆离的滚滚红尘之间,产生了同频共振。这就是诗歌能让你感动让你惊艳的地方。
好玩的国学学一组,我认为最惊艳的诗句,奉献给方家。
1.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据说这是元朝的一个不知名的诗人写的诗,却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你能想象你在醉后,躺在飘荡在湖中的船上,你遥望星河,天上星光闪烁,你能分的清楚是天上的星星,还是水中的星星?伴着一船清梦,伴着一船的星光,这个时候自己已经不知道是在天上还是湖中。这与庄周梦蝶的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的哲学意味,有异曲同工之妙。
2.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只有枯衰的兰草在通向咸阳的古道送别,面对如此兴亡盛衰的变化,上天若有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按照道家的观点,天地不仁,但是李贺就突发奇想,要是天也是有感情的,也会因为面对 历史 的兴衰沧桑而苍老下去!这就是那种只有具有伟大的想象力的诗人,才能写得出的诗。
3.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王国维的这句词,说出了我们所有人的焦虑的源头,这个世界,唯有时间不可阻挡。这是人类最根本的悲剧。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的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佛禅的境界。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人生成败得失,只是顺着自然而已,哪怕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可以怀着一颗放松的形态,看天上云起云落,因为,内心有风景的人,到处都是风景。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世间还有什么比家乡更亲切的存在呢?在游子看来,家乡的一切似乎都是最好的。连普照天下的月光,也是家乡的更为明亮一些,因为只有家乡,才是我们在历经流浪漂泊之后,能安然入睡的精神家园。
6.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朱敦儒是悲观的,他似乎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看,我们在这世间的一切,不就是一场春梦吗?可悲的是,春梦易醒啊。而人情冷暖,就像是一片秋云一样,这世间,总是薄情的人多一些。
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种画面,像极了随意东西安时顺命的人生境界。
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这句话,其实就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的古代说法。问题是,人生的爱,从来是无法重来的。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盖满京城道。你要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举着一杯酒,怀念故人,你就能体会这句诗的妙处了。
10.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当年的桃李春风,美酒美年,现在的江湖夜雨,孤灯一盏,时间的变化苍老了容颜,也沉淀了友情。
有一句话,不知道是不是诗,但是看到那一瞬间觉得用来形容我和他刚刚好。
你说十里桃花两人一马,后来谢了繁华生无话。
大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学长,刚开始对我百般好,在我没吃饭的时候给我从校外带吃的,陪我在操场散步。
替我打发缠住我的人,我总是多疑,会经常打一些莫名奇妙的话给他。
他也总是看完后,不多做解释,也不会怪我无理取闹。
我们每天都从早安聊到晚安,但是却迟迟没在一起。
这种暧昧关系在将近一年的时候我选择结束了他。
因为,他又换女朋友了,其实我知道自己是个备胎,但是他说是他没玩够不想伤害我,而我一直固执的用这句话欺骗自己。
但是,最后我也撑不住了。
距离最后一次联系,已经快5年了,我快记不清他的长相了。
只是他对我说过的每句情话却还是很清晰的记得。
仿佛就在昨天,在公车上他坐在我旁边趴在我肩膀上对在我耳边轻轻说:今天晚上操场等你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我的一生,相思一生,遗憾一生,年轻不懂事,做了个一辈子都无法挽回的错误,二十岁从农村来到城市,充满好奇新鲜,情窦初开,在亲戚家介绍下,找了份合同工,悠闲自在,下斑后和几个和我一般大女孩去江边玩,休息去公园看猴子,去爬山去摘野果,反正怎么高兴怎么来,一天和我在一起上斑的郭琴邀请我们到她家去玩,一共去了五个,都没男朋友,只有我来自农村,我一点都不自卑,我比她们漂亮,不需要化妆不需要好看的襟孑,我穿惯了裤子平底鞋,就这样嘻嘻嘻哈哈到了郭琴家们,开门的是一个年青朝气的男孩孑,我们怔怔地望着他,他也一样望着我们,只那么一瞬时,他露着一排白白的牙笑了,真好看,郭琴在门边伸出脑袋装模作样,欢迎欢迎,这是我哥哥郭军,在部队当兵。回家探亲。那一天都很快乐,郭军一直陪我们玩,直到晚上才回去,第二天郭军来到单位接郭琴下斑,带了一包烤红薯,递给我一个,我犹豫不决,他说每个人都有,我看她们吃的很带劲,我接过来了.红薯很香很甜也很烫,他用一张干净的纸帮我包好然后递给我说-这样拿着就不烫了,一连几天都能看到他,他穿着部队的裤子短袖上衣真好看,阳光,朝气,站在公司门口,真有一种女婿个大门前站,不穿衣服都好看的感觉,他说他还有两年就退役了,他问我退役了能不能来找我玩,我说好啊,在这座城里能有这个玩伴陪我玩当然愿意啊。我当时就这么想的,后来他回部队,我又换了工作在逐渐习惯城里生活。也叁加了夜大补习班的学习,准备考律师证,一天刚下课,己是晚上九点了,郭军突然来到我面前,我似乎很平静,,,愿来这个人我一直在想念,他也没有忘记我,郭军退役后忙着落实工作,但他会抽一切时间接我下课,后来他工作安排好了在煤气公司上班,我也完成初步考试,我们决定在我满了二十三岁就去见双方父母,二十五岁就嫁给他,他因是当兵回来的,很快就提到办公室主任,在我二十三岁后的第二天,他带我去见他父母,当听说我是农村的,他母亲当场就反对,还说这辈子就算不要媳妇都行,就不找农村的。我站起身就走人,他也没追出来,一个星期也没联系我,我彻底失望,听从亲戚安排,去相亲。很快不到一个月就订婚,举行婚礼,在我满了二十三岁之后出嫁了,嫁给一个完全陌生人,结婚那天,我看见郭军在向我招手,我没答理,好一会他走了我哭了婚车也来了,一个月后郭军没了,喝醉酒开车出车祸当场就没了,他妈疯了的在车祸现场哭喊他说我答应你娶她了我不嫌弃她是农村的啊,你怎么还是不原谅我,还是要离开我,一遍遍的哭喊,我明白我的冲动无知永远失去了这一生唯一一个爱人,注定相思苦的柚子思,我离开与他相熟悉的一切,街道,空气,同事,跟随现在的老公,与他灵魂相伴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顾城
雨后的下午,凉爽。乌云尚未散去,遮住了太阳的强光,又留有余地。有风和强劲的风声,伴着树叶的沙沙作响,好像许多个让人怀念的秋天,北方的秋天。
没有行人,偶有 汽车 ,疾驰而过,隐约能听到车厢里的音乐。每走一步,总能看到不同的景致。不变的是不知尽头的路,和我。这让我想起北京的那个夜晚,我匆匆的走过喧闹的夜市,看到风与我打了照面,听到有人离开的脚步。
半年的时光,已经内心平静的走过了一个月。刻意不去想一些事情,是获得宁静的拙劣的方法,但仍然奏效。今天的天气,有些别样的感觉。陌生的环境,却有了似曾相识的印象,是午夜时分的石湖桂花香,是细雨迷蒙的周庄桥上,是夜晚独行的黢黑的操场,是一句我走了你好好的,是银锭桥上的你是谁。真希望恍如隔世,偏偏近在咫尺。
第一时间脑海里出现的是,刘禹锡的《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红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分享一下我和这首诗的故事吧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去重庆采风。趁着休息就去瞿塘峡玩,一不小心就把钱包手机都弄丢了,正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男孩子。他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回了我的住处,整整骑了两个小时,一路上他怕我无聊,就给了我一本书,可是那本书特别枯燥无味,只有扉页上抄了一首诗,就是竹枝词。
那个男孩子把我送回住处就走了,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那一年他大学刚毕业,他告诉我说那本书是一个女孩子送给他的,直到那个女孩子走了以后,他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默默喜欢这个如此隐晦向他告白的女孩子。
只可惜,就这样错过了。
就因为这段往事,竹枝词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最美好最清新婉约的一段告白,我经常自己幻想,有一个人能在我面前念这首诗。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这句话写的是战国时期的苏秦,曾被郭德纲引用。我觉得这句话用来描述郭德纲再合适不过,了解郭德纲的人都知道他一路走来坎坎坷坷无比艰难。
1、愿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愿夜黑时见月,花绽时遇蝶 ,抬头时见你
2、吼几声乡魂归,道一曲梦断秦腔。何处游子情难禁,赤心中华血炎黄。走四海,踏洋洲,叱咤天下壮志向。无所惧,万里任我闯荡。 在外受苦累,拼尽汗和泪,不言艰辛好儿郎。梦忆千年,长苑金殿玉阶上。耀世盛唐夜璀璨,云鬓细腰歌霓裳。愿山河,万里呈祥。
3、把手给我,从此往后,心跳给你,情书给你,宿醉的夜给你,六月的朝霞给你,怀抱给你,温暖给你,车票给你,奔波给你,等待给你,钥匙给你,家给你,一腔孤勇和余生六十年,全都给你。来看看我吧,希望你会喜欢我,情话不多,三两句,用心足矣。
4、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朝看尽长安花。
7、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9、有酒可要满饮,然后就去远行。唯有不等大醉,才能觉得微醺。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依栏杆处,正恁凝愁。
1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7、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9、繁华尽,西风瘦,不堪一握红酥手,路转不回首,别离总逢秋。
20、花灯数里,软红十丈,再没有人船头执竿。 春雨如酒,细柳如烟,伞下只剩茕影孤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诗又是精华,要说惊艳到我的诗太多了
被哪一句诗惊艳过?
01.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 《车遥遥篇》
多么希望我是星星你是月亮,每一个夜里你我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
0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以平易的语言表达出对漂泊、短暂人生的感悟,既动人心弦又引人深思。
03.
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周邦彦· 《瑞龙吟》
层层递进,情景交融,缜密又缠绵。
04.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延巳·《长命女》
这是在南唐某次庆典宴席上,冯延巳写呈李璟的一首词。以夫妇喻君臣关系,表达美好的祝愿。言浅情深,含蓄淳朴,是一首永流传的经典佳作。
0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
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
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06.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这该是多么浪漫的一个人,借着一丝酒意,在抒写天真。
07.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至简的词句,那夜的风雪,那夜归人的心境,尽到眼前来。
08.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黄景仁《感旧》
时过境迁,生两茫茫。
09.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方文山·《发如雪》
我们的故事里的那个马尾辫,微醺的岁月,若能再重来一次,或许我们便能不负如来不负卿了吧,只是青史已经成灰,往事已为尘埃。
10.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我们分别太久了,以至于我已经忘记了悲伤本身。
11.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方文山·《东风破》
个人觉得方文山如果生在古代,估摸着我们读书时要背的诗词又得多加几首了。
很多吧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诗五首》其四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2.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我亦好歌亦好酒》
世间的人都以为我喜欢长安,其实只是单单喜欢长安里的一个人而已。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在乱世中,大家都沉沦里面不明是非,只有我一个人看得清现在的局势。
4.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6.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仍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7.君埋泉下泥锁骨 我寄人间雪满头。
8.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9.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0.过窗灯下千堆雪,浮生一梦长夜街。
11.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2.怕无归期,怕空欢喜,怕来者不是你。
1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一直向西走,越过晨昏线,越过日界线,回到初识你的那一天。
15.良人怎奈变凉人,旧城之下念旧人。
1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17.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18.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19.择一城终老,守一人白头。
20.万箭穿心终不悔,相视一笑轻王权。
『佳句欣赏』
以高开头如何成语接龙?
高,汉语汉字之一。在数学几何中,经常需要测量图形的高度。另外,百家姓中也常用到高。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高字开头成语接龙相关内容。
以高开头的成语接龙
高山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 → 声啕气 →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 凿壁偷光 → 光采夺目 → 目中无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其所长 → 长驱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秒必争 → 争权夺利 →利欲薰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壤之别
高字开头成语精选
高岸深谷 高傲自大 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可攀 高步云衢 高材捷足 高材疾足 高唱入云 高车驷马 高城深池 高出一筹 高蹈远举 高飞远举 高风亮节 高高在上 高歌猛进 高官厚禄 高冠博带 高官显爵 高节清风 高门大户 高名大姓 高睨大谈 高朋满座 高情远致 高人雅士 高人一筹 高人一等 高山景行 高山流水 高山仰止
高字开头成语释义
1***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3*** 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4*** 高谈阔论:多指不著边际地大发议论。
5*** 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6*** 高枕而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7*** 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8*** 高下在心: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9*** 高楼大厦: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
10*** 高下其手: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11*** 高自标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12*** 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13*** 高爵重禄: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14***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15*** 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16*** 高位厚禄: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17*** 高文典册: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18*** 高情远致: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19*** 高飞远走: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20*** 高名大姓: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21*** 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22*** 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23*** 高才捷足: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
24*** 高才远识:才能高超,见识深远。
25*** 高官厚禄: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26*** 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27*** 高见远识:指见识高远。
28*** 高居深拱:指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29*** 高举深藏:指避世隐居。
30***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31*** 高顾遐视: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32*** 高官极品: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33*** 高官重禄: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同“高官厚禄”。
34*** 高官尊爵: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35*** 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著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36*** 高官显爵: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37*** 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38*** 高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39*** 高而不危: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40*** 高飞远遁: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41*** 高飞远集: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42*** 高飞远翔: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43*** 高才卓识:才能高超,见识深远。同“高才远识”。
44*** 高凤自秽: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45*** 高飞远举: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46***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47*** 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48*** 高歌猛进: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49*** 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50*** 高岸深谷: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看了高开头成语接龙的人还看:
高字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接龙?
Ⅰ 高难度成语接龙(四字成语)
心(想)(事)(成)(千)(上)(万)(事)(如)意(气)(风)(发)(扬)(光)(大)(快)(人)心
Ⅱ 高字头的成语接龙
高字头的成语接龙
高手如云
云雾缭绕
绕梁三日
日新月异
异口同声
声色犬马
马到成功
功成名就
就事论事
事半功倍
.....
Ⅲ 成语接龙大全四字成语高屋
这个成语我猜可能是高屋建瓴
Ⅳ 高字开头成语接龙
高开头的成语:
高岸成谷,深谷为陵
高岸深谷
高岸为谷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高傲自大
高壁深垒
高壁深堑
高标卓识
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凑,低不就
高不凑低不就
高不辏,低不就
高不辏低不就
高不可登
高不可攀
高步阔视
高步通衢
高步云衢
高才博学
高才大德
高才大学
高才疾足
高才捷足
高才绝学
高才硕学
高才远识
高才卓识
高材疾足
高材捷足
高唱入云
高车大马
高车驷马
高城深池
高城深沟
高城深堑
高出一筹
高出云表
高处不胜寒
高蹈远举
高蹈远引
高低不就
高低贵贱
高遏行云
高而不危
高飞远遁
高飞远集
高飞远举
高飞远翔
高飞远走
高风劲节
高风峻节
高风亮节
高风伟节
高凤自秽
高高兴兴
高高在上
高歌猛进
高顾遐视
高官厚禄
高官极品
高官显爵
高官重禄
高官尊爵
高冠博带
高见远识
高节迈俗
高节清风
高居深拱
高举深藏
高举远蹈
高举远去
高爵丰禄
高爵厚禄
高爵重禄
高垒深壁
高垒深沟
高垒深堑
高楼大厦
高门大户
高门大屋
高门大族
高门巨族
高名大姓
高名上姓
高明妇人
高明远见
高明远识
高睨大谈
高鸟尽,良弓藏
高攀不上
高朋故戚
高朋满座
高情厚爱
高情厚谊
高情厚意
高情迈俗
高情逸态
高情逸兴
高情远意
高情远韵
高情远致
高人胜士
高人雅士
高人雅志
高人雅致
高人一筹
高人一等
Ⅳ 年高德劭的劭字开头成语接龙
没有劭开头的成语,只有结尾的
年高德劭niángāodéshào
[释义]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语出] 宋·周必大《跋金给事彦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见公直谅多闻;年高而德劭”。
[正音] 劭;不能读作“zhào”。
[近义] 德高望重 德隆望尊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先生~;爱国热忱;感动全国。
Ⅵ 以高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接10个左右啊
高手如云
云雾缭绕
绕梁三日
日新月异
异口同声
声色犬马
马到成功
功成名就
就事论事
事半功倍
Ⅶ 以“高”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高手如云
云雾缭绕
绕梁三日
日新月异
异口同声
声色犬马
马到成功
功成名就
就事论事
Ⅷ 四字成语接龙 古木参天 ( ) ( )急!!!!急!!!!
古木参天——天高云淡——淡泊名利——利欲熏心——心心相印——印累绶若——若无其事——事出有因——因材施教——教育有方——方外之人——人命关天——天伦之乐——乐此不疲——疲倦不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中生有——有一得一——一心一意——意味深长——长篇大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不暇接——接二连三——三长两短——短刀直入——入木三分——分三别两——两全其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财害命——命中注定——定国安邦——邦国殄瘁
Ⅸ 高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高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高风亮节 节外生枝 枝词蔓语 语四言三 三旨相公 公耳忘私 私心杂念 念兹在兹 兹事体大
大惑不解 解衣包火 火冒三尺 尺短寸长 长揖不拜 拜鬼求神 神兵天将 将本求利 利齿伶牙
牙白口清 清源正本 本固邦宁 宁折不弯 弯弓饮羽 羽翼已成 成双作对 对床夜雨 雨散云收
收离纠散 散兵游勇 勇往直前 前仆后踣 踣地呼天 天寒地冻 冻解冰释 释生取义 义浆仁粟
粟陈贯朽 朽木生花 花辰月夕 夕惕朝干 干云蔽日 日许时间 间见层出 出其不备 备尝辛苦
苦大仇深 深渊薄冰 冰寒于水 水明山秀 秀出班行 行住坐卧 卧虎藏龙 龙腾虎跃 跃马弯弓
弓影杯蛇 蛇盘鬼附 附凤攀龙 龙战鱼骇 骇目惊心 心如刀搅 搅海翻江 江翻海倒 倒行逆施
施仁布德 德本财末 末大不掉 掉舌鼓唇 唇枪舌剑 剑气箫心 心灵手巧 巧取豪夺 夺胎换骨
骨鲠在喉 喉长气短 短吃少穿 穿花纳锦 锦上添花 花样翻新 新益求新 新愁旧恨
Ⅹ 年高德劭的字开头成语接龙
年高德劭
niángāodéshào
[释义]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语出] 宋·周必大《跋金给事彦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见公直谅多闻;年高而德劭”。
[正音] 劭;不能读作“zhào”。
[近义] 德高望重 德隆望尊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先生~;爱国热忱;感动全国。
[英译] advancedinyearsanvirtue
『包含有“劭”字的成语』
“劭”字开头的成语:无
第二个字是“劭”的成语:无
第三个字是“劭”的成语:无
“劭”字结尾的成语:(共1则) [n] 年高德劭
中秋节诗句赏析:中秋登楼望月
中秋节诗句赏析:水调歌头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中秋节诗句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赏析
诗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更多承载了怀乡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这些月亮内涵是因空间距离产生而寄寓感情的。不过月亮也会出现时间概念,它却成了一种永恒对照无常的人生,进而表现人生的痛苦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江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这些诗句里的月亮意象无不指向时间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给个体生命的怅惘痛苦。
昔今这种对比古诗里还是常见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过去听闻就该登楼观望洞庭水,可是不知为何直至今朝才有机缘登临,道出诗人生活无尽的无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其实白居易在对比中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诗歌的首颔联多层面的表现诗人的痛苦感,其实这还是生活横截面的对比,那诗歌又是如何完成内容的转折呢?从内容上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而这种心理想通过望乡排遣,其结果没有望到自己的故乡,反而再次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见月”就是观赏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轮圆月,但行为发问的竟为“几回圆”,显然这圆月在诗人眼里不圆,这种发问折射了诗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内在的之情的孤寂凄苦。“望乡”“见月”行为艺术是望而不见、见而有疑的矛盾迷惘,正是诗人极度孤寂产生的心理结果。“西北望乡”“东南见月”,其实是互文修辞,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却出现相反结果,徒添了诗人不尽的凄苦感。
诗歌是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秋风秋雨愁煞人”,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能忽略这凄冷秋风的肌肤感,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诗读至此,不禁为之动容,白居易是如此变幻的再现自己的悲苦感,也不禁惊叹诗人诗歌技巧的娴熟,尺幅之间尽情描摹无形的心里悲苦!
中秋节诗句赏析:中秋见月和子由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赏析
苏轼,是一代文豪,亦是一个哲人。他的文作,往往深蕴哲思。读苏轼的诗文,不只在于感受他翰墨之间的劲健旷达,更在于体味蕴藏在这劲健旷达之下的情旨邃思。
此诗前两句写时写景,道出在明月尚未高过群山之时,已出白芒千丈。“白毫”在此处指明月白色的光芒。银阙金宫,出瀛洲之下。道家谓天上有白玉京,故苏轼以银阙代指明月。一杯酒还未饮尽,明月已如水流般越涌而出。“乱云脱坏如崩涛”句应和前句的“涌”字,写云波因明月之涌如溃奔的涛水般四散开来,羁乱无缚。“谁为”两句,大展想象,以天上皎月喻天公的眸子,指出天公的眸子,应当以银河千斛的水才能涤洗。“湛然”在此指淡泊,于是令它静看世间之人,照得我深感恬淡,连心都静下来了。“角尾”指东方。西南边如火闪动的星星像弹丸一样渺小难见,东方星宿则光明熠熠宛若盘卧的青龙。“注眼”指集中目光看,“萤火”在这里应当指微弱的灯光。“舣舟”即泊舟,“鱼龙”形容灯火相连的景象。是何人靠近古汴城停泊,看一夜万千灯火舞动,如鱼龙所变。
“曲折”四句,描写当夜诗人泛舟行游时的情景。“青荧”指青光闪映的样子,“灭没”指无影无声。随着闪映的青光渐渐无影无声,小舟已转过了前山;这山日夜经受浪的摇动、风的环绕,岂能永远像初时一般坚固。明月容易低垂,人也容易散去;我泛舟归来以后也仍然可以呼唤童仆斟酒再重看明月。“青荧”四句,皆有哲思。青荧一句点出一种渐变之感,随后深感山峰也应该像这些青光一样在风浪中渐变,不复当日坚固。“明月易低”写出自然规律,“人易散”写出人情规律,渲染出一种物兴则将衰的世事之感。然而“归来”句笔锋一转,点出明月虽然低垂可是仍在,人虽散去可是还有我在,我自己依然可以斟酒望月,以尽情怀。“明月”两句,前句无情但后句有情,世事无情但是人有情。我们不能改变世事的变化,却能掌控自己的心态。在这份无情与有情之间,一展诗人洒脱淡然的胸怀。而这般胸怀和哲思只凭轻舟转过前山的那一瞬、只凭归来的那一刻、只凭这四句诗便由诗人感受到并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不令人钦佩!在这份洒脱淡然的胸怀下,诗人写出“堂前月色愈清好”等四句,指出自己卷帘推门,寂无他人,只有在窗下哭泣的楚老。“南都从事”即诗人的弟弟苏辙,诗人此诗就是和韵苏辙之诗《中秋见月寄子瞻》,其中有“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两句。因此诗人劝弟弟莫羞贫,像你我这样对月题诗的又有几人呢?“南都”两句正应和了诗人之前的那份洒脱淡然的胸怀心境。明晨人间百事又随着日出开始了它的兴衰更替,而如今一切都仿佛是在梦中做了一回瑶台的客人。
恍然一梦,正是诗人此刻的感觉,而这种感慨并非是只在此时才有,苏轼在念奴娇中也曾写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可是这种一切皆如梦境的慨叹是如何才有的呢?在本诗之中,诗人也写道“明月易低人易散”,道尽盈虚有数。可纵然是盈虚有数,依旧是卒莫消长。世间阴阳万物都在盈虚兴衰间不断变化更替,可最终却不会在总体上消减增长,不会真正的消亡。正因为诗人虽然明白盈虚有数,可他同样知晓卒莫消长,因此才有“归来呼酒更重看”一句;因此他才在历经磨难之时,依然心存乐观,依然胸怀一份洒脱,依然说出“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然而正因为盈虚有数,变化难定,诗人才会渐感人生如梦。可是人生真的如梦么?对苏轼而言,他心系的是天下兴衰,可是官场难容。面对宋朝政治上代代加深的弊端,苏轼虽有心匡国辅政,却是不在其位,无能为力。所以他对天下的这份忧虑无可排遣,渐成悲戚。一句人生如梦,其中又有多少是无奈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