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府里的通房丫鬟无人怀孕,这背后隐藏着哪些真相?

2.在世人眼里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物?

3.《儒林外史》第八回人物形象分析?

4.《红楼梦》里丫鬟的名字都有什么深意吗?

贾府里的通房丫鬟无人怀孕,这背后隐藏着哪些真相?

公子哥儿是什么样的人-公子哥什么意思?

古代官宦世家的子弟们都有三妻、四妾、通房等来衬托自己身份的尊贵,似乎这已经成了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拿《红楼梦》中贾政来说,他稳重衷心看似不寻花访柳,却也有王夫人,赵姨娘,周姨娘三个女人来服侍。《红楼梦》中有三个很出名的通房丫头,分别是贾琏身边的平儿,薛蟠抢来的香菱,另外一个就是与贾宝玉初始云雨情的大丫头袭人。虽然她们看似都是通房,但是她们的地位确实是截然不同的。

先来说说平儿。平儿被称作“俏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被王熙凤送入贾琏方中笼络人心,以显示自己的大度。平儿虽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抬了姨娘,但是实际上平儿很凄惨,每次与贾琏同房之后,都会被王熙凤灌下药防止怀孕争夺权利,并且每次都要忍受王熙凤明里暗里的奚落嘲讽。平儿心里苦,每次贾琏挑逗平儿时,平儿都表示不愿意侍寝,不愿意忍受嘲讽,而且王熙凤也会从中作梗。同房次数屈指可数,自然平儿是不可能怀孕的。

再看看香菱,她的命运更加凄惨。香菱虽是被薛蟠抢回薛府当了通房丫头,也请了数桌酒席来抬举她的身份,但是薛蟠确实个极其花心的男人,没有多久新鲜劲儿过去了,便对香菱不理不睬视若无睹。不但如此,还经常喝了酒受了气大骂香菱,导致香菱大出血几乎不孕。之后被薛蟠正室夏金桂因其不能生育而撵出薛府,后来虽然在夏金桂后又回了薛府,但也是受尽欺凌,无法怀孕了。

贾宝玉房中的袭人,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默认以后,给宝玉做姨娘的。起初袭人是贾宝玉贴身服饰的大丫头,后因与宝玉初试云雨情,之后好几年依然就在贾宝玉身边做丫鬟,几乎算是贾宝玉的枕边人。但是一个未娶妻的公子哥儿,是不能提前就抬姨娘并孕育子嗣的,这是有辱门楣的大事儿。因此袭人就算是侍寝好几年,也不能在宝玉娶妻之前怀孕。但她的命运已然比香菱平儿好很多。

除了通房丫头不能怀孕以外,再看看荣国府的夫人姨太太们,竟没有一个新生儿的出世!王熙凤除了早年生了巧姐儿之后无所出,怀孕六个月的胎儿却不得不流产;侍妾秋桐因仗着宠爱目中无人却也一无所出;尤二姐虽与贾琏夜夜笙歌却也没有孩子;贾蓉房中两个通房没有一个怀孕的;秦可卿之前也没有孕育出子嗣;宝玉宝钗婚后也未留下孩子……荣国府已然没有一个新出生的孩子!这种种迹象都表明了,荣国府气运已经到了尽头,这个朝代也将走向灭亡,末世即将到来。

在世人眼里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物?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是王夫人的心肝宝贝,深受其祖母贾母的宠爱。他生得面目娇好,聪明有才,是贾府里有名的公子哥儿。然而,在贾府之中,在不同人物的眼里,人们却有着不同的贾宝玉,而且都很有代表性。一、 贾政夫妇眼里的贾宝玉

贾政和王夫人一共生有贾元春、贾珠和贾宝玉等三个子女。长子贾珠已经去,女儿贾元春被选入宫,因此,如今实际上只有贾宝玉一个独子呆在身边。贾政和王夫人如何看待贾宝玉,也许两人的具体看法不尽相同,但从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一致的,这以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夫人对她说的一番话为代表:“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染他……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到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的两三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儿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疯疯傻傻,只休信他。”此外,有两首《西江月》词,也高度概括了贾政夫妇对贾宝玉的看法: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以上所有对贾宝玉的评价,都是贾政的所谓封建正统观点。在他们看来,贾宝玉无疑是地主阶级的“祸胎”、“孽障”。这是因为贾宝玉历来就不肯读所谓的圣贤书,不愿参加科考,不肯与贾雨村之流的官宦士大夫们交往。

二、 林黛玉眼里的贾宝玉

林黛玉是贾宝玉最信任的一个人,两人志同道合,青梅竹马,虽然有时也不免有些磕磕碰碰,甚至林黛玉还为此而不时哭哭啼啼,但他们确实是难得的一对知心。贾母就曾经为此而称他们两人为“两个小冤家”。但他们两人却自始至终还是深情地相恋着,难以割舍。那么,在林黛玉的眼里,贾宝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第三回,林黛玉初次来到贾府的时候,贾宝玉是最后一个与她认识的人。当两人相认之时,小说是这样叙述的:“……进来了一个年轻公子。头上带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缵花结长穗宫涤,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锻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待贾宝玉见过了其母王夫人并换了妆再来与黛玉相见时,在林黛玉的眼里,宝玉又是这样的一个人:“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了小辨,红丝结束,共缵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稍,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上穿着红撒花半旧大袄,仍就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似施脂,转盼多派情,言语常笑。天然一断风骚,全在眉稍;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这是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第一印象,在这第一印象中,贾宝玉在林黛玉的眼里是一个面目娇好的、活泼可爱的富贵人家少年公子的形象,而且好象十分的面熟,就像在哪里见过一样。所以她当时心中就这样想道:常听其母说,“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在自己还没有见到这位表兄时,的确信以为真,如今亲眼见了,便深感怀疑,觉得这些说法与自己亲眼见到的宝玉很不一样。于是在以后的相处之中,她才与贾宝玉志趣相投,并且感情日深,最后终于上升成了生相恋之情。

三、 薛宝钗眼里的贾宝玉

在薛宝钗的眼里,贾宝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薛宝钗是封建社会淑女的形象,她博学多才,贤惠孝顺,宽宏大量,善解人意,所以得到人们普遍的赞赏。她和贾宝玉是表姐弟的关系,其母薛姨妈和宝玉之母王夫人是同胞姐妹。她自己比贾宝玉大两岁。薛宝钗亦出身于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十分富有。除了江南老家之外,在京都她家还有不少的房产和商铺。其父已,家中只有她和母亲及哥哥薛蟠三个人。她家之所以举家到京城投奔贾府,据说是为了送宝钗进京待选,其实是为了送宝钗到贾府与贾宝玉完婚。

薛宝钗有一把金锁,在她小时候,有个癞头和尚曾到他们家对其父母说,宝钗这人以后必须嫁给一个有玉的男子,其婚姻才会幸福美满。而后来,贾宝玉又刚好衔玉而诞。于是,薛家及王夫人都认为,宝玉和宝钗乃天赐的金玉良缘。所以,宝钗几娘母才来到了贾府。

对于贾宝玉,薛宝钗本来很不喜欢其性格与为人,尤其是宝玉不肯读圣贤书,不想参加科考等。她曾好言规劝过他,但宝玉却对她很反感,还是我行我素。她也讥笑过宝玉,说他是“无事忙”等。但是,作为封建社会的淑女,她主要还是对宝玉给以了宽容和体谅,平时则对他给以了不少的关心和体贴。因为她确信金玉良缘之说,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认定宝玉便是自己终身的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四、 秦钟眼里的贾宝玉

秦钟既是贾宝玉的同窗学友,又是一位知心朋友。他本来是秦可卿的弟弟,论辈份应该称贾宝玉为“叔叔”。通过其姐而认识了贾宝玉之后,在宝玉和凤姐儿的帮助下,秦钟终于实现了到贾府学馆上学的愿望,并与贾宝玉结成了知心朋友。此后,在贾府学馆上学期间,他与贾宝玉一起生活与学习,形影不离,十分亲密无间。有人甚至怀疑,他与贾宝玉也许还有过同性恋。可惜的是,秦钟也是短命一个。到贾府上学不久,小小年纪的他便紧随着其姐秦可卿一命乌呼了。他的是因为与馒头庵的小尼姑智能儿早恋而导致的。那么,在秦钟的眼里,贾宝玉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第一次见到贾宝玉的时候,秦钟见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更兼金冠绣服,娇婢侈童”,心中便这样想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人溺爱他,可恨我偏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结。可知‘贫富’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这是他对宝玉的第一印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贾宝玉的羡慕。但他羡慕的是贾府的富贵,羡慕贾宝玉的有福,认为他是一个享尽了福的富贵人家的公子。在以后的交往之中,他进一步认为贾宝玉虽然出身高贵,但心地诚实,是信得过的一位朋友。所以,后来他在临之时便对贾宝玉说:“……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以后还当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尽管此话对宝玉来说未必中听,但“人之将,其言也善”,至少秦钟确实是至仍把宝玉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而吐出了肺腑之言的。总的来说,在秦钟的眼里,贾宝玉是他最值得羡慕和信任的贵族少年公子。

五、 北静王水溶眼里的贾宝玉

北静王水溶是皇宫中与贾府关系最密切的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其年纪大约比贾宝玉梢大几岁。虽然年纪不大,但北静王却“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很有见识。北静王与贾宝玉是在秦可卿后的送殡途中正式认识的,当时他虽身份尊贵,却对贾府的人兼恭有礼,十分谦逊,还特别点名要见一见“衔玉而诞”的贾宝玉。待见到了贾宝玉之后,北静王水溶见到贾宝玉带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于是便笑着夸赞道:“名不虚传,果然如花似玉。”然后便仔细看了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还问灵验与否等等。

在与宝玉的交谈过程中,北静王认为贾宝玉言语清楚,谈吐有致,接着又向贾政夸赞宝玉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谅也。”你看,还是北静王水溶慧眼识宝玉,他就认为贾宝玉很不一般,将来必定前途无量。然后,他就宝玉的培养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这样对贾政说:“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致,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陷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常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此后,他还和贾宝玉保持着经常性的来往,并给贾宝玉赠送了不少的礼物,两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可见,北静王不但看重贾宝玉,而且与宝玉十分知心,可以称得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据有的红学家研究发现,北静王是一位与贾宝玉一样有着许多相同的爱好和兴趣而无政治野心的王爷。这大约也是他喜爱贾宝玉的缘故吧。

六、 王熙凤眼里的贾宝玉

王熙凤是贾宝玉之母王夫人的亲侄女,在这一层关系上,两人属于表姐弟的关系。但凤姐儿后来嫁给了贾琏,而贾琏则是宝玉的堂哥,这样,贾宝玉又称王熙凤为嫂子。由于王熙凤十分受到王夫人的喜爱和信任,而且她又很会奉承和讨好贾母,所以在荣国府当上了掌握实权的内当家。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关系是十分融洽密切的。在很多场合上,都可以看到两人经常在一起。例如,王熙凤要到宁国府看望秦可卿,往往都要带着贾宝玉前往。还有,秦可卿后,在送殡途中,王熙凤不但自始至终都将贾宝玉带在身边,而且晚上还专门带领贾宝玉和秦钟到馒头庵里去歇宿。而平时,王熙凤亦处处关心、照顾贾宝玉,十分体贴入微。她之所以要这样,一是因为贾宝玉确实自己的兄弟、小叔子;二是她知道贾母和王夫人都十分喜欢贾宝玉,她对宝玉关怀具备,便可以讨得她们的欢心,更加信任和重用自己,如此而已。就贾宝玉来说,他倒十分看重王熙凤在管理方面的才干。秦可卿后,贾珍欲尽自己之所有对其丧事大操大办,来过风风光光,以显示自己的富有,同时也借以对者的怀念。但此时,不知为何原因,贾珍之妻尤氏却突然称病不能理事了。正当贾珍为此而一筹莫展时,贾宝玉却向他推荐了王熙凤,让她来协理宁国府。后来,王熙凤果然把宁国府管理得井井有条,还革除了宁府的许多积弊,得到了宁荣两府上下一致的好评。

其实,对于贾宝玉,王熙凤是了解得最清楚的。她曾这样说过,贾宝玉“不是我们的里头的货”。她知道,贾宝玉与自己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所以,贾宝玉显然与她不是同类的人物。

七、 尤三姐眼里的贾宝玉

尤三姐是贾珍之妻尤氏后母的女儿,尤三姐和其姐尤二姐其实与尤氏既不同父也不同母。因尤氏之母后,尤老娘带着其前夫的两个女儿改嫁给了尤氏的父亲,于是两姐妹便改随了尤姓。是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尤三姐与贾宝玉并不相识,因贾珍的父亲贾敬在城外炼丹中毒亡,在丧事期间,尤氏把尤老娘三娘母请来帮看家,两人因此才正式认识。通过平时对贾宝玉的察言观色,以及家人们的介绍等,尤三姐才对宝玉的为人有所了解。就尤三姐的身份,她虽然不是社会底层中的丫鬟与仆人,但她也不是什么有地位和有脸有面的贵妇人或**。通过与贾府的人的不断接触,特别是跟随其母到宁国府帮贾珍夫妇看家的这一个月,以及贾琏伙同贾蓉父子背着其妻王熙凤偷娶尤二姐为二奶后,她对整个贾府及各个人物可以说都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认识。她既看透了贾家主子爷们的腐败,却对贾宝玉十分敬佩和爱慕。当贾府的奴才小厮们向她和二姐介绍宝玉是如何疯傻痴呆等行为时,她却向他们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尤其欣赏和爱慕贾宝玉那种“不大合外人式”的性格和作风。

八、 奴隶兴儿眼里的贾宝玉

兴儿是贾琏的心腹小厮,是贾府中地位低下的奴隶。这些奴隶,有的是世代在贾府里为奴,有的则是贾府花钱从外面买来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不管是哪类人物,一般来说他们都没有文化,素质低劣,且又目光浅短,惟利是图。他们的责任是服侍好主子,任由主子的调谴和宰割,完全没有丝毫做人的权利和自由。所以,除了尽心服侍主子之外,巴结讨好主子,狡猾而有点趋炎附势,是他们这些奴隶们的通病。在他们的眼里,贾宝玉并不不像一个主子的样子,平时总是混在女儿堆中,而且形态又不时疯疯傻傻。这些,都叫他们很不理解,甚至还很有点看不起。兴儿就这样认为,贾宝玉是“世界上最没有出息的男子”。

的确,贾宝玉这个典型人物,他既有封建地主阶级公子哥儿的习气,又在许多根本性问题上,如“仕途经济”,“读书应举”的道路,“文谏”、“武战”的最高道德,都予以否定,同传统的价值观念抵触,不大合主流社会的要求,是一个封建叛逆者的形象。这样的人,不但兴儿这些奴隶不能理解,就是连贾宝玉的父亲贾政也是瞧不起的,所以他才基本上对宝玉这个儿子不抱什么希望。

九、 贾雨村眼里的贾宝玉

贾雨村人称“奸雄”,虽然也出身于诗书仕宦之族,但因家道中落,到贾雨村这代,其家境已十分寒酸。后流落在葫芦庙栖身,因结识了甄士隐,经他资助,才进京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生涯。为官之初,因缺乏作官的经验,不久即被人弹劾而丢了官。在此期间,他由于心中郁闷,只好在江南一带游山玩水,借以消愁散心。一天,他在城外郊游踏青时,在一家酒店里遇到了昔日都中专营古董贸易的老朋友冷子兴。冷子兴便向他介绍了京中的一些新闻,特别谈到了贾府的情况。在谈到贾宝玉时,他说,宝玉这人,本来衔玉而诞便很怪异,随着年纪的不断长大,每日只混在姑娘堆里,还说什么:“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个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嗅逼人。”冷子兴还说,怪不得他父亲贾政在他两周岁的时候,为了测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致使政老爷看后十分生气,于是断定他“将来酒色之徒耳”,从此对他失去了教育的信心。

听了冷子兴的话后,贾雨村却说:“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接着,他还向冷子兴谈了一番大道理,说是世上之人一般都分为“大仁”、“大恶”两种。“大仁”者则应运而生,而“大恶”者则应劫而生。他认为,尧、舜、禹、孔、孟之流等都属于应运而生者,而桀、纣、秦始皇、曹操等则为应劫而生者。他又说,清明灵秀,本来是天地之正气,是仁者所具有的。但是,这种正气与邪气相互撞击,有时候却会产生一种情况,它既不能成为仁人君子,也不能成为大凶大恶之流。他认为,这种人如果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往往就会成为情痴情种;如果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成为逸士高人;如果生于穷苦人家,则成为奇优名娼。他说,历代中的骚人墨客、画家艺人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人物。这些人,在社会上自然另有一番作为。他们或许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里没有多大建树,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往往会大有作为。所以,对这些人是不应该全盘否定的。

在此之前,贾雨村并不认识贾宝玉,他只是从冷子兴那里侧面了解到了贾宝玉大概的为人情况,就对贾宝玉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并第一个把贾宝玉说是“情痴”、“情种”。应该说,他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和有眼光的,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十\ 宁、荣二公眼里的贾宝玉

关于这个命题,读者朋友们看后也许都觉得十分可笑。因为贾宝玉出生之时,宁、荣二公老早已经去,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宝贝孙子,何来什么“眼里的贾宝玉”?这不是无稽之谈么?然而,细心的读者你也许还会记得,在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先带宝玉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和又副册,然后来到了一个“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而且遍地“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的好地方。随着警幻仙姑一声“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话还没说完,只见来了几位“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娇若春花,媚如秋月”的仙子。谁知见了宝玉之后,她们却都埋怨警幻仙姑说,什么贵客,姐姐不是说来了绛珠妹子的生魂么?为何倒来了这么一个浊物呢?千万不要让他污染了我们这清净的女儿之境啊!警幻仙姑却对她们说:“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瞩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弈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近之于子孙虽多,竟无一可继业。其中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性诡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这里,小说通过宝玉在梦境中所见的警幻仙姑之话,明确转达了老祖宗们对贾宝玉的充分肯定,并说明只要有人正确引导,贾宝玉是惟一能够继承家业的孙子。这就彻底否定了包括贾政在内的所谓正统派对贾宝玉的定论,其意味是十分深长的。

《儒林外史》第八回人物形象分析?

《儒林外史》第八回主要人物是蘧公孙,形象分析为在吴敬梓先生的笔下有一些喜剧性,但绝非滑稽,有一些幽默的调侃,但更多的是善意的写实。

另外还有一个非主要人物,但是较为重要的角色,即蘧公子景玉,是有名的贤公子,书中着墨不多,然而“翩然俊雅,举动不群”,“谈言微中,名士风流”,丰姿雅韵,跃然纸上。

蘧太守、蘧公子父子两代,一般的淡泊古雅,事迹虽然着墨不多,然都可列上品人物。

《儒林外史》中,“蘧公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他本名蘧来旬,字駪夫,浙江嘉兴人,因为祖父蘧祐做过南昌知府,所以被称为“蘧公孙”。

小说中,他首次出场是在第八回《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我们知道,《儒林外史》中很多人物形象都有原型,而一直以来人们对蘧公孙的人物原型似乎都没有探讨过。实际上,蘧公孙的人物原型就是吴敬梓的好友李本宣。

说说李本宣,字蘧门,江苏扬州府江都县人,吴敬梓取李本宣的字“蘧门”之“蘧”作为小说中人物的姓氏,而蘧来旬的名字“来旬”取《诗经·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之典。

熟悉《诗经》的人看到“来旬”自然会想到“来宣”,而“来宣”与“本宣”形近,喻含了李本宣的名字,这也是吴敬梓为小说中人物取名的惯用手法。

当然,仅此还不够,小说中蘧公孙的行为以及家世与李本宣也高度契合。

《红楼梦》里丫鬟的名字都有什么深意吗?

各人为身边丫鬟取的名字很能体现主人的品味和性格,蛮有意思的。

比如宝玉的丫鬟:袭人、晴雯、麝月、檀云、秋纹、碧痕、茜雪、绮霰,成双成对的,是公子哥儿“精致的淘气。”他给小厮取名也是一路:茗烟、扫红、锄药、伴鹤。

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鹦哥、琥珀、珍珠、翡翠、玻璃,喜庆但不俗气。

薛姨妈的丫鬟:同喜、同贵,喜庆但听起来像是小子的名字,薛姨较世俗,文化也不高。

王夫人的丫鬟:金钏、玉钏、彩云、彩霞,平稳不出彩,感觉和她本人一样,没多少生活情趣。

黛玉的丫鬟:紫鹃、雪雁、春纤,新雅不落俗套。

宝钗的丫鬟:莺儿是宝钗嫌本名金莺拗口顺便改的,说明她不太在意这些,香菱是宝钗起名的品味。

李纨的丫鬟:素云、碧月,符合她寡居的身份。

凤姐的丫鬟:平儿、丰儿、小红,凤姐没什么文化,顺口实用是她的风格。

还有很多,比如尤氏的丫鬟银蝶,秦可卿的丫鬟瑞珠、宝珠,史湘云的翠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