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的来历-大中致正的解释
1.第三个字是急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2.赵宜真的赵宜真所传净明学说之来历
3.历史上的皇帝
第三个字是急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第三个字是四字的成语
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解释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解释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文房四宝
wén fáng sì bǎo
解释俗指笔、墨、纸、砚。
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解释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解释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街坊四邻
jiē fāng sì lín
解释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
微机四伏
wēi jī sì fú
解释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解释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光芒四射
guāng máng sì shè
解释光芒:光辉;射:照射。强烈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
五讲四美
wǔ jiǎng sì měi
解释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
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危机四伏
wēi jī sì fú
解释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三妻四妾
sān qī sì qiè
解释妻妾众多的意思。
极目四望
jí mù sì wàng
解释极:尽;极目:用尽目力远望。指尽眼力所及眺望四方。
2. 四字成语 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有哪些半夜三更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
指深夜。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
垂涎三尺 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也形容非常眼热。 此中三昧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
比喻这里面的奥妙。 得其三昧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
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
指在某方面造诣。 鼎足三分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红日三竿 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喙长三尺 喙:嘴。
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火冒三丈 形容愤怒到极点。 几次三番 番:次。
一次又一次。 颊上三毛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九烈三贞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九流三教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犒赏三军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
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利市三倍 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连中三元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 两面三刀 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六韬三略《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屡次三番 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日上三竿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
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
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三衅三浴 衅:以香涂身。
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浴三衅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
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战三北 北:败逃。
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退避三舍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网开三面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稳吃三注 四人,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
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五大三粗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阳关三迭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
后也比喻离别。 一板三眼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一波三折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
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一唱三叹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
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一口三舌 比喻唠叨、话多。
一日三秋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
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勇冠三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游戏三昧 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
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约法三章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再衰三竭 竭:尽。
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长年三老 古时指船工。
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白璧三献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
比喻不识良材或。 避军三舍 指退让和回避。
一舍:三十里。 避君三舍 指退让和回避。
一舍:三十里。 鼎分三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同“鼎足三分”。 二心三意 想这样又想那样。
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满三平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河清三日 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河东三箧 指亡失的书籍。
华封三祝 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
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
火冒三尺 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颊上三毫 比喻文章。
3. 第三个字是至字的四字成语有那些彻里至外
充类至尽
从古至今
从头至尾
大公至正
大中至正
奉为至宝
感人至深
骨肉至亲
汗流至踵
积金至斗
金石至交
累土至山
摩顶至踵
摩顶至足
任重至远
如获至宝
如获至珍
视为至宝
通前至后
通首至尾
一秉至公
一丁至微
一何至此
一片至诚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止于至善
至大至刚
至善至美
至圣至明
至再至三
至尊至贵
自始至终
4. 第三个字是‘四’的成语有那些八万四千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臂有四肘 比喻不凡的相貌。
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起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家徒四壁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街坊四邻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同“街坊邻里”。
九州四海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九洲四海 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六通四辟 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六通四达 犹四通八达。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名扬四海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囊括四海 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三病四痛 指病痛很多。
三长四短 ①特指人的亡。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三翻四复 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三翻四覆 翻:转。反复无常。
三反四覆 指反复无常。
三老四少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三邻四舍 泛指邻居。
三朋四友 泛指各种朋友。
三妻四妾 妻妾众多的意思。
三亲四眷 泛指众亲戚。同“三亲六眷”。
三清四白 指非常清白。
三求四告 指再三求告。
三三四四 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比喻贫穷。
四百四病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投诸四裔 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危机四伏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文房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侯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文房四士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物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文房四艺 指琴、棋、书、画。
五湖四海 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五零四散 形容零星涣散。
五洲四海 泛指世界各地。
眼空四海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扬名四海 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一谦四益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志在四方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志在四海 犹志在四方。
5. 第三个字是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长生不、
滔滔不绝、
忍俊不禁、
*** 、
来历不明、
一丝不苟、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攻无不克、
桀骜不驯、
不卑不亢、
遇人不淑、
过犹不及、
屡试不爽、
良莠不齐、
自强不息、
人心不古、
参差不齐、
矢志不渝、
哭笑不得、
放荡不羁、
心照不宣、
乐此不疲、
川流不息、
念念不忘、
形影不离、
当仁不让、
人心不足蛇吞象、
诲人不倦、
络绎不绝
6. 求第3个字是一的四字成语 急白首一节
谓年虽老而志节不衰
百不一贷
犹言无一宽免
百不一遇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百喙一词
见“百喙如一”
百虑一致
谓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语出《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百密一疏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百世一人
谓极难得的人才
百一生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亡的边缘
百无一成
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一堪
谓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百无一能
百事中无一事能做。形容人无能
百无一失
见“百不失一”
百无一是
谓百事之中无一件是正确的。表示对人对事的全盘否定
百无一用
谓毫无用处
半解一知
同“一知半解”。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
背城一战
①谓作最后决战。②引申指最后的斗争或努力
背水一战
见“背水战”
遐迩一体
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形容协调统一
表里一致
犹表里如一
别创一格
亦作“别开一格”。谓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7. 四字词语中第三个字是如的有哪些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哀思如潮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
爱财如命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
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 《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
爱钱如命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 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
安堵如故 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 《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汉·荀悦《汉纪·高。
安然如故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
安适如常 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
白头如新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
暴跳如雷 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 《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
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九:“又制下布衣一袭,每逢月朔月。
宾至如归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
兵败如山倒 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 《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
臣门如市 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称心如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澄江如练 澄:清澈,明净。练:洁白的熟绢。清澈。 晋·谢朓《晚登三山还望景邑》:“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赤贫如洗 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先哲丛谈物茂卿》:“初卜居于芝街,时赤贫如洗,古耕殆不给衣。
触目如故 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 宋·李昌令《乐善录·洪州刘生》:“未周岁,公主忽告殂,国主不。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
春雨如油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春雨一滴滑如油。” 明·解缙。
从谏如流 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 汉·班彪《王命论》:“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
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 《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而不旋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从善如流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 《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赵宜真的赵宜真所传净明学说之来历
关于赵宜真的生平事迹,天启《赣州府志》、康熙《雩都县志》、雍正《江西通志》等江西地方志书及一些道书多有记载,但诸书所记实皆是以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撰《赵元阳传》作为蓝本。张宇初撰《赵元阳传》收录于其文集《岘泉集》中,文曰:
赵原阳,名宜真,吉之安福人也。其先家浚仪,宋燕王德昭十三世孙某仕元为安福令,因家焉。原阳幼颖敏,知读书,即善习诵,博通经史百家言。长习进士业,未几试于京,以病不果赴。久不愈,夜梦神人曰:“汝吾道人,何望世贵?”父遂命从道,已而笃嗜恬淡,学益进。初师郡之有道者曰曾尘外,嗣诸法要,间有缺文,必考述尽详。复师吉之泰宇观张天全,别号铁玄;张师龙虎山金野庵,得金液内外丹诀。后复师南昌李玄一,玄一荐之师蒲衣冯先生,冯亦师野庵云。尝游白鹤山永兴观,乃西晋匡仙故迹,遂居焉。间以所授致雷雨、度精爽,皆有异感,闻者越千里走从之。会壬辰兵兴,挟弟子西游吴蜀。暨还,游武当,谒龙虎,访汉天师遗迹。时天师冲虚公深嘉礼之,欲留不可,宫之学者多师焉。还至赣之雩都紫阳观,因居焉。凡道门旨奥,皆缀辑成书。或为诗歌以自警,犹以医济人,且绝交处,寡言笑,闻者愿礼不获。其高行伟操,为时所推慕,从游者益众。岁壬戍正月朔,谢众曰:“吾将逝矣,自今日始钥静关,慎无有干。”迨五月三日夏至启关,祝弟子善自立,漱浴更衣趺坐。适县导诏至乐鸣,即书偈掷笔而化,雷电骤作,白昼晦冥。明日,官庶瞻敬者群至。门人哀德渊辈请以棺殓,肢体若生;既毕,汗出周浃。越三日,瘗观后之凤冈。久之,草净,鸟不巢。其徒则曹希鸣、刘若渊,犹入室焉。有诗词若干篇己行世,凡奥密言论则见诸法要云。
上述地方志书所记大致与此相同,唯更加具体地指出了赵宜真从诸师所受道法的名称,且一些人的名字略有出入,如《赣州府志》言:“师曾尘外,授清微诸法;师张天全,得金蓬头金液内外丹诀;又师李全,得白玉蟾之学。”《江西通志》则言:“遂从尘外游,师李元、张天全,结茅匡山居之,于正乙天心雷奥、全真还丹之旨多所发挥。……其徒甚众,缵承道脉者刘渊然一人而已。”《雩都县志》又言:“(邵)以正请于朝,乞作观以祀其师,朝廷允其请,勅建于紫阳观之东,赐名‘紫霄观’;景泰六年,赠‘崇文广道纯德原阳赵真人’。”显然,志书所言“李全”、“李元”与《传》中“李玄一”乃指同一人物,而《传》中“刘若渊”实即志书所谓“刘渊然”。至于《雩都县志》所记于赵宜真仙逝之紫阳观附近勅建“紫霄观”一事,在其他文献中亦有记载,如明代王直《抑庵文后集》中有《紫霄观碑》文一篇,言赵宜真于紫阳观蜕化后,其徒刘渊然曾“欲建祠塜旁,有志未遂,亦化去”,后来邵以正又“具其传道本末闻于上,而请以所赐金币作观宇”,终得皇帝许之并“赐名曰紫霄观”。在这篇应邵以正之请、为赵宜真而作的碑文中,王直具体地记载了赵宜真与刘渊然之间的授受情况:
时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衍教庄静普济长春刘真人渊然深究玄学、笃信力行,真人一见,以法嗣属之,授以《天心帙》而语之曰:“此吾受之于师者也,人心即天心,欺心即欺天,故以‘天心’标帙。凡日之所为,皆书帙中,不可书者则不可为也。”又尝示之书曰:“道法之要,不外乎此心,而道即心也、神也,我之主宰,一身开张,万法莫不由之。”盖使先明诸心,后乃尽以其道付焉。复语群弟子曰:“诚者,天之道,克诚则天地可动、鬼神可感。天心相孚,在一诚耳,其存诸中、行诸外,显微无间,如此而济世利物,悉有明效,奇验不可殚纪。”
赵宜真“以法嗣属之”于刘渊然的这套“天心”及“克诚”之说,明显属于净明道的理论,如元代《净明忠孝全书》论“天心”言:
真君昔告我曰:“中天九宫之中,中黄太一之景,名曰天心,又称祖土,乃世间生化之所由,万理之所都也,其实只是混沌开辟之后积阳之气上浮盘亘,其广八十一万里,是道理之主宰。世人身心功过被此光明之所洞照,纤芥圭黍所不能逃,散在人身中,谓之丹扃,所以曰人心皆具太极。一切善恶因果所不能逃,如影随形者,盖于上界实相关系故也。”所以学道者必先穷理尽性以致于命。明理之士,自己心天光明洞彻,自是不昧,言行自然不犯于理,丝毫碍理之事断断不肯为,只为心明故也。心明则知本性下落矣。既知本性,复造命源;当是时,污习悉除,阴滓普消,升入无上清虚之境、极道之墟,水火风灾之所不及,方得名为超出阴阳易数生之外。
净明大教,大中至正之学也,可以通行天下后世而无弊,紧要处在不欺昧其心、不斵丧其生,谓之真忠至孝。事先奉亲,公忠正直,作世间上品好人,旦旦寻思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内不怍于心。当事会之难处,处以明理之心,处之似庖丁解牛底妙手,处教十分当理著,步步要上合天心。只恁地做将去,夙兴夜寐,存著忠孝一念在心者,人不知,天必知之也。
此外,《净明忠孝全书》又论“诚”言:
凡一意弗诚则非忠,一念不敬则非孝,学者能出忠入孝,由存诚持敬为入道之门,服膺拳拳,无斯须之不在焉,一旦工夫至到,人欲净尽,天理昭融,虚灵莹彻,自得资深之妙,亍以合天地,亍以通神明,莫知其然而然,造夫大道之奥也,又何难矣!
古者忠臣孝子,只是一念精诚,感而遂通。近代行法之士,多不修已以求感动,只靠烧化文字,所以往往不应。盖惟德动天,无远弗届,今此大教之行,学者真个平日能惩忿窒欲、不昧心天,则一旦有求于天,举念便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赵宜真所授“天心”、“克诚”之说实同于《净明忠孝全书》。此外,《天心帙》之“凡日之所为,皆书帙中”的形式,也与净明道所推行的“功过格”相近。不过,赵宜真“以法嗣属之”于刘渊然的净明学说究竟来自于何人?张宇初的《赵元阳传》及上述志书并未交代。清康熙时南昌青云谱朱良月、周占月等人所编《净明宗教录》则谓:
(赵宜真)从曾真人受净明忠孝道法,间有阙文,悉加订正,参考尽详。尤好济人,至于医药靡不研究,所注方论为多,有《原阳法语》行于世,深有功玄教。时净明之道久湮不行,今复大显于世者,实赖真人振起之力也。由是净明学者宗之,尊为嗣师云。
这里所谓“曾真人”,显然即上述“授清微诸法”予赵宜真的“曾尘外”。考诸道书,可知曾尘外乃自黄舜申、熊道辉、彭汝励以来的清微派宗师,名“贵宽”,称“上清三洞五雷法师清微采访使臣”。上述王直为赵氏所撰《紫霄观碑》亦言:“(赵宜真)往从郡之有道者曾尘外学得清微、灵宝诸阶雷奥,补其遗阙,发其旨趣。清微久不行,至是大显。”又考元欧阳玄应曾贵宽所请而撰之《洞渊阁碑》,其文盛赞曾氏“离俗之志勇,褆身之律严,佩混元之秘章,茹抱黄之梵炁,诃而百灵集,禜禬而诸福臻”,但却无只字与净明道有关。由赵宜真最终“定居”之“雩都紫阳观”乃许真君的“行宫”,可知赵氏属于逍遥山(西山)净明道系统,而南昌青云谱的朱良月等人则属净明道支派——“青云派”系统,故其编《净明宗教录》所述赵宜真之法脉传承难免有不准确处。
所以,清末编印的《逍遥山万寿宫志》否定了《净明宗教录》赵宜真“从曾真人受净明忠孝道法”的说法,而是含糊地说道:
(赵宜真)从真君受净明忠孝道法、清微诸阶雷教,间有阙文,悉加参考订正。复师张广济,得长春邱(处机)真人北派之传。师李玄一,得紫清白(玉蟾)真人南派之学。至于医术,尤所研究,……由是净明学者尊为嗣师。
《逍遥山万寿宫志》在此将“净明忠孝道法”与“清微诸阶雷教”并列而含糊地冠以“从真君受”,可能是因为其虽发现赵宜真“从曾真人受净明忠孝道法”之说有误,但却也无从考证赵氏所承传之净明学说究竟从何而来。事实上,赵宜真本人的著述曾清楚地透露出了他自己所承传之净明学说的来历,如其《纪学》诗言:
寿昌仙伯铁玄翁,曾于圣井师金公,归向青华开泰宇,食我法乳苏疲癃。继后从游李夫子,闻有蒲衣冯外史,亦师金祖绍仙踪,驻鹤龙沙明至理。翩然蹑屩往问之:“万法归一一何归?”外史于时方燕坐,雷霆迅厉虚空破。诘我问从甚处来?清风拶透迷云开,廓然溥见家家月,了照本来无所说。
从中可知《赵元阳传》关于赵氏的师承记载是可信的。值得注意的是,赵宜真诗中所言其最后的师父“蒲衣冯外史”,亦即《赵元阳传》所谓“(李)玄一荐之师蒲衣冯先生”者,此人一方面“亦师金祖绍仙踪”,另一方面又“驻鹤龙沙明至理”。所谓“金祖”,即前述金野庵或金蓬头,本名志扬,乃全真北宗道士李月溪的弟子,为元代著名内丹大家。所谓“龙沙”,则为净明道的“龙沙谶记”,如《净明忠孝全书》言:“初,都仙太史许真君以晋宁康甲戌岁于豫章西山升仙,尝留谶记云:‘吾仙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五陵之内当出弟子(今作地仙,误也)八百人,师出豫章河西岸,大扬吾教。郡江心忽生沙洲,掩过沙井口者,是其时也。”由赵宜真《纪学》诗所言,可知冯氏一方面得全真道之学,另一方面也传净明道之说。而冯氏的这种特点,在“荐之”者李玄一身上也有体现,如《原阳子法语》曾言赵宜真从李玄一“受大还”、“制神药”,又言其从李玄一受“天心帙”。关于受“天心帙”一事,赵宜真有《日记题辞》言:
予少从李尊师问道,首蒙授以日记一帙,令每日但有举意发言、接人应事,皆书于帙中。其不可书者,即不可为;既为之,不问得失,必当书之。合于理则为合天心,背于理则为欺天心。或未明其理,率尔之为,不觉谬戾,是乃误作,其过可恕。知其背理而忍为之,是乃故作,遂成大罪。甚至诬罔以掩其非,从而不书,重其罪矣。盖吾师之意,谓人心即天心,欺心即欺天,故以《天心》标其帙,而又警以偈云:“天心本与我心同,我若欺心昧化工。拈起笔时须猛省,神明暗室不相容。”……今同门道者,立志不群,有缘相契,似可进道,尚恕于事物之理未尽通彻,宁免为染习之累而不自觉,或得为而不为,或不得为而为之者,尤当审择。余因以父师所授“天心”之说,转相付嘱。
细读这篇《日记题辞》,可以发现其所谓“日记”的内容及形式实同于前述“天心帙”。也就是说,赵宜真从李尊师(玄一)所受“天心帙”,应即他后来授予刘渊然者。由此可知,赵宜真所承传之净明学说实来自李玄一(李全、李元),以及李玄一所推荐的“蒲衣冯外史”;至于诸书言赵宜真从李氏“得白玉蟾之学”(《赣州府志·仙释》)或“得紫清白真人南派之学”(《逍遥山万寿宫志·仙传》),又言“冯(外史)亦师(金)野庵”(《岘泉集·赵元阳传》),盖因李、冯二氏亦传其他道派之学,且当时诸道派相互融合甚深(详下)。
总之,通过对有关赵宜真的诸种材料进行考察和分析,可知他曾被净明道尊为“嗣师”,其所承传之净明学说实来自李玄一与冯蒲衣,而并非《净明宗教录》所谓曾贵宽。众多学者据《净明宗教录》之说而判定赵宜真所传净明学说来自曾贵宽,甚至以《逍遥山万寿宫志》谓赵氏为“旌阳公五传”而断言其师为“旌阳公四传”徐异(徐慧),实为误说。
历史上的皇帝
[编辑本段]“皇帝”的来历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
皇为上,帝为下,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皇”的起源
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又称皇羲,以通神明之德创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帝”的起源
『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皇帝”的由来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
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
另一种说法:
秦灭六国后,秦王政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号,显不出他的伟大,更不能让后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於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们商议改帝号之事。
丞相王绾禀奏:“三皇五帝的名称,是天下共主,实际上本身所占有的领土,不过方圆千里,而自商周称王后,才真正拥有天下,而且周维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认为王的称号最好。”
秦王政不悦的说:“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万世永传的朝代。”
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内都已成为郡县,法令由中央统一,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业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建议称泰皇。”
秦王政一听,高兴的说:“泰皇仍与以前分别不出来,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另追尊庄襄王为太上。”就这样,嬴政被称为“秦始皇帝”,通称“秦始皇”
“陛下”的由来
人们在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
“太上皇”的由来
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汉高祖刘邦最终取得了胜利。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刘邦十面埋伏,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突围不成,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每天都去参拜自己的老父亲。谁知有一天当他又去参拜父亲刘太公时,却见父亲穿着一件旧袄,手拿扫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刘邦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搀扶父亲,而刘太公却连连后退。刘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您的父亲,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杀头的。我也不想为这事坏了天下的法纪。”汉高祖犯了愁,对于怎样才能不失礼度地对待自己的父亲,他一直想不出个好办法。后来,有个大臣说秦始皇曾尊去世的父亲为太上皇,建议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这话大喜过望,马上举行大典,将刘太公扶上太上皇位。皇帝的父亲从此就被称为“太上皇”,这一叫法历代沿袭下来。
皇帝是专制政治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文“皇帝”一词相传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则称皇帝为“陛下”、“万岁”或“圣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篡政。
欧洲
西方的“皇帝”一词来自拉丁语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为罗马军队的最高统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欧洲国家君主通常称为国王,只有神圣罗马帝国因为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延续,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
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roi)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皇帝。从这个时候起,“皇帝”这个称号有一种冠冕堂皇的、比国王高一级的味道在里头。所以,1804年,奥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7年,奥地利帝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俄国
1721年,俄国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Imperator)的头衔,以与其更加强大的君权和更加庞大的国家相对称。俄国元老院直接把古罗马帝国皇帝的拉丁文头衔拿来献给彼得。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国最高统治称者称“沙皇”(Tsar),也就是“恺撒”的意思。
普鲁士
德文“皇帝”是Kaiser,凯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德文写成R?mischer Kaiser,拉丁文写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罗马人的皇帝”。 到了18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变为君主专制国,皇帝这个头衔大多作为专制君主的头衔使用。当时欧洲的皇帝只有法国(拿破仑)、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1850年,德意志邦联议会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的尊号,但是被拒绝。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统一,普鲁士国王才接受这个头衔。
英国
英国本土一直是王国。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继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帝位。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
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英国在印度的直接统治者为Viceroy,直译为“副王”,意译为“总督”。而英文皇帝称emperor,女皇称emperess。
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国王大皇帝”。只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三个国王用了这个头衔。爱德华八世未加冕即逊位,乔治六世时期印度独立,印度皇帝的头衔被取消。
其他
自从彼得一世和拿破仑使得“皇帝”的尊号成为伟大帝王的头衔和象征之后,一些小国的君主也称自己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太子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称墨西哥皇帝的奥地利马克西米连大公等等。海地独立之后,还曾经有一个奴隶出身的黑人皇帝——亨利一世。埃塞俄比亚也有皇帝,不过更确切的翻译是“万王之王(国王们的国王),犹太人的雄狮”。因为在埃塞俄比亚,国王也是一种和公爵伯爵一样的贵族头衔。中非共和国总统博卡萨也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加冕为皇帝。
匈奴采用单于,突厥和蒙古采用可汗。日本使用天皇称号大概是在隋朝时期,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记载是673—688年前后天武天皇的《飞鸟净御原令》。中国称日本元首为天皇大约是在清朝的同治、光绪时期。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君主对内自称皇帝,对中国则称国王。朝鲜在1896年后改为帝国,其国王李熙也改称皇帝。
当今世界上仍有不少王国,而政体绝大多数是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是象征性,没有多少实权。曾做个小统计,目前尚存的王国共有29个,其中亚洲14个,欧洲11个,非洲3个,大洋洲1个。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已了四十年,越南末代皇帝保大于前年在法国病逝,世界上到底还有多少皇帝的后人?开国、治国、亡国,朝代之兴衰起落,都和皇帝分不开。君王已成了历史名词,中国再不会有皇帝,留下大量史料让后人去挖掘。要研究中国历史,就必须从“皇帝学”入手。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编辑本段]中国的小皇上
12岁以下登基:
汉
西汉
汉昭帝刘弗陵(8岁登基,21岁)
汉平帝刘衎(9岁登基,14岁)
孺子婴刘婴(2岁登基,21岁)
东汉
汉和帝刘肇(10岁登基,27岁)
汉殇帝刘隆(100日登基,1岁)
汉顺帝刘保(11岁登基,30岁)
汉冲帝刘炳(2岁登基,3岁)
汉质帝刘缵(8岁登基,9岁)
汉灵帝刘宏(12岁登基,34岁)
汉献帝刘协(9岁登基,54岁)
三国
魏
魏齐王曹芳(8岁登基,45岁)
吴
吴废帝孙亮(12岁登基,20岁)
晋
东晋
晋成帝司马衍(8岁登基,25岁)
晋穆帝司马聃(2岁登基,21岁)
晋孝武帝司马曜(11岁登基,35岁)
南北朝
南朝
宋
宋后废帝刘子业(12岁登基,13岁)
宋顺帝刘准(11岁登基,14岁)
北朝
北魏
北魏孝文帝元宏(5岁登基,33岁)
北魏孝明帝元翊(6岁登基,19岁)
北魏幼主元钊(3岁登基,3岁)
东魏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11岁登基,28岁)
北齐
北齐后主高纬(8岁登基,21岁)
北齐幼主高恒(8岁登基,8岁)
北周
北周静帝宇文衍(7岁登基,9岁)
五代十国
后周
后周恭帝柴宗训(7岁登基,16岁)
宋
北宋
宋哲宗赵煦(10岁登基,25岁)
南宋
宋恭帝(4岁登基,5岁)
宋端宗(7岁登基,10岁)
宋幼主(7岁登基,8岁)
辽
辽圣宗(12岁登基,61岁)
西夏
西夏毅宗(2岁登基,21岁)
西夏惠宗(8岁登基,27岁)
西夏崇宗(4岁登基,58岁)
元
天顺帝(9岁登基)
元宁宗(7岁登基,7岁)
明
明英宗(9岁登基,39岁)
明神宗(10岁登基,57岁)
清
清世祖(6岁登基,24岁)
清圣祖(8岁登基,69岁)
清穆宗(6岁登基,19岁)
清德宗(4岁登基,38岁)
清恭宗(2岁登基)
中国皇帝(君王)包括正统朝代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还有一些政变、夺权所建立的政权,再加上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中国皇帝共有1000多位呢!
附:南越、东越、闽越、东瓯、匈奴、突厥、回纥(回鹘)、吐蕃、高昌、于阗、柔然、吐谷浑、渤海国(大震)、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前理、后理)、大中、东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