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接下来是什么-初出茅庐的下一步
1.刘备曾抛妻弃子过几次?为什么他们最终都完璧归赵了呢?-趣历史网
2.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三把火”分别是指什么?
3.治超是什么意思
4.康震讲苏轼(2)初出茅庐
刘备曾抛妻弃子过几次?为什么他们最终都完璧归赵了呢?-趣历史网
你们知道刘备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刘备从初出茅庐到寓居荆州,曾多次与妻小生离别话来生。然而,正是这位有“高祖之风”的汉室后裔,每每败仗时总是要犯逃跑主义的错误,不顾妻小臣僚独自逃得无影无踪,算得上是真正继承了刘邦抛妻弃子的“老传统”。刘备有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第一次抛弃妻子:196年,袁术和刘备争夺徐州。刘备派张飞驻守下邳,自己前去抵御袁术,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吕布趁机偷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叛,迎接吕布。吕布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转军海西,非常困顿,最终向吕布求和,吕布归还了刘备的妻子。
但是好景不长,因张飞抢了吕布军队的马匹,两家再次爆发战争,这次刘备被吕布打跑,投奔了曹操。曹操派夏侯惇带兵援助刘备,但是被吕布的部将高顺所打败,刘备的妻子再次成为俘虏。好在曹操亲自出马,生擒吕布,刘备才再次见到妻子——这是刘备第二次抛弃妻子
第三次:刘备“密谋杀曹”不成,被曹操反攻,刘备兵败。这时候刘备又把老婆孩子给扔了,跑到青州去了(几经周转又投奔了袁绍,看样子刘皇叔就是个反复之人!)。
这次曹操不仅俘获了刘备的妻子儿女还俘获了关羽。这一次,刘备的妻子还是没有,后来,关羽亡归刘备的时候,应该是带走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得以和妻子团聚。
第四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在当阳长坂,曹军追上了刘备,刘备吓得丢下老婆孩子,一个人先跑了,最终赵云保护刘备妻子,平安归来。
刘备妻子四次劫难,前三次被俘,第四次是里逃生。可以说是九一生,为什么最终都完璧归赵了呢?
前三次被俘,有两次是被吕布俘获,但吕布没有杀,说明吕布还不是那么坏,至少没有那么凶残,对刘备还是有一定的善心,不过,刘备最终劝曹操杀了吕布,有些不厚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三把火”分别是指什么?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三把火”是指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博望坡之火,新野之火和赤壁之火这三把火。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有些非历史真实),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诸葛亮出山后,立即展现出了鬼神莫测之才。打的第一仗就是博望坡之战,这一战诸葛亮火烧曹军十万之众,烧得曹操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落荒而逃,这是诸葛亮上任的第一把火。
后来,曹操亲自带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知道刘备还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主动撤出了新野城。走的时候诸葛亮将新野的城中,预先埋伏了许多引火的材料,准备引诱曹操进城,然后放一把火烧曹军。结果曹操来到新野见城门大开,空无一人,以为刘备吓破了胆逃跑了,于是十分放心的命士兵们住进了城里,结果半夜火起,烧得曹操溃不成军。这是诸葛亮上任的第二把火。
虽然诸葛亮有鬼神莫测之才,但是毕竟当时刘备的势力太过于弱小,无法逆转大势。刘备被曹操一阵追打,最后逃亡江夏,只得联合东吴一起抗曹。而曹操也引大军屯于赤壁,准备一战而定南方,进而一统天下。
于是著名的赤壁之战爆发了,在这一战里三国演义彻底的将诸葛亮神化了。先是与周瑜一起想到用火攻,然后又草船借箭,最后居然借来了东风,结果这一把火彻底把曹操大军烧残废了,几十万大军只剩下二三十人落荒而逃,这是诸葛亮上任的第三把火。
扩展资料:
三次火攻刘备一方均取得胜利,从而证明了诸葛亮的能力,奠定了他在刘备军营第一谋士的地位,也为日后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人们便称之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三国演义》刻画的这三次火攻虽然精彩,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三件事在正史中都没有记载,实际是罗贯中为突显诸葛亮的智慧而杜撰的故事情节。
现在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讲新上任的官员,开始履新有些劲头,必先做两三件于百姓有益之事,其含意是指事后是否还会不断做好事则难说了,此乃人们的经验之谈,这里的“三把火”是比喻,讲开头前三件事,多像烧起火来那么壮观,引人注目,轰轰烈烈且有声有色。
百度百科——新官上任三把火
治超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治超办属于什么机关 不是执法部门,但属于 *** 设立的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履行治超职责的机构,治超办是正式机构,有级别、有编制。
问题二:市治超办是什么意思 市道路管理方面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
问题三:源头治超是什么意思? 源头治超包括:第一,货运源头治超,即装载货物的源头场所治超;第二,货运车辆生产、改装、注册环节的治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不得非法生耿和改装车辆。
问题四:市治超办是什么意思 能详细一点吗。 市 *** 治理超生办公室。也就是管计划生育,整治超生的处室。
问题五:治超工作好不好? 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首先说说甜,初出茅庐,第一次穿上崭新的制服觉得很帅气、很威风,司机不论你的年龄在你面前“大哥”前“大哥”后的叫着,希望你能网开一面,打坏心眼里有点甜,但是要不了一个月就会被以下的四味弄得烟消云散。
酸:严格的说,治超工作是个单纯的部门行为,也就是公路管理部门为了维护公路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法规而实施的行政管理行为,如果当地 *** 不重视治超工作,为了招商和安商的需要,消极治超,那治超工作就像穿小鞋的“小媳妇”,起早了得罪相公、起晚了得罪公婆(这里所说的“相公”是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公婆”就是当地 *** ),还得时时提防“纪委”“纠风办”,弄不好给你戴顶“公路三乱”的帽子,一棒子打得你永世不得翻身。如果当地 *** 足够重视治超,治超工作就会上升到由多部门(公安、交警、运管、城管等)参与的 *** 行为,用不着躲躲闪闪、偷偷摸摸的上路稽查,罚款日进斗金,福利待遇也随之...........呵呵....。到那时我也不会恭喜你,随之而来就是苦。
苦:治超站分为1类、2类站,一般1类站定编35人,2类站定编25人,实行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模式,除去领导和后勤人员,每班5至8个人(含女性),夜班是少不了的,不管是蚊子满天飞的夏天,还是霜冻、大雪的冬天,都是一个不能少。特别是夏天,从治超站出来的,无论男女,没一个皮肤白的,虽然美其名曰“健康”,但多多少少还是为我国化妆品行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辣:我们国家自本世纪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路面专项治理和经济调节(取消车辆各种税费、计重收费)以来,我国长途货物超限运输已经得到较好的遏制,现在各地,各部门治超工作的重点已基本转向短途超限运输的治理。“短途超限运输”,顾名思义,也就是在自家门口搞运输,说白了,都是些“地头蛇”,、暴发户、关系户、大老板、痞子、流氓都在此列,他们仗着自家三尺硬地皮,依靠各种社会关系,跟你打游击战。客气点的交点钱打发你,不客气的跟你时不时来个暴力、冲撞、喝药自残什么的,你就得乖乖放车,有的甚至公开叫嚣:我的车保险投了60万,搞你个把小小拦车的不在话下。去年武汉某治超站治超人员被水泥大罐车冲撞后拖行几十米当场亡,竟然被交警部门定性为交通事故。治超工作的苦可想而知,不用我多说了吧。。。
咸:治超工作人员也叫路政执法人员,行使着国家赋予的权力,表面看似很风光,同交警一样上路执法,交警查超载,路政查超限,虽然叫法和各自依据的法律不同,但工作性质没什么区别,但警察是国家机器、人名公仆,当然算公务员之列,然而路政却连参公都算不上,收入更不能比,非但如此,发制服锭得扣钱。其实我们路政人员的真实身份应该是事业单位“工人”,嚷嚷了好几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只听楼梯响,却不见人下楼来,好容易盼到了绩效工资马上要实施了,辛苦好几年考了个养护技师职称,本指望今年每个月能加个百把大几十块的,可领导说,这次改革后要想拿技师的工资就得去养护技师岗位。呜呜。。。呀!又踩尿钢里去了。。。。
兄弟要三思啊!!!!
问题六:流动治超执法程序规范是什么意思 流动治超执法程序规范就是针对治超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的规范
问题七:怎么摆平治超和路政 至2009年5月,广西防城港市的多个县、市、区法院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陆续判决了20多起路政人员受贿案。
这些案件是一串系列案、窝案,被告人大都是参与过高速公路“治超”的路政员、治超员、协查员,有的还是同一个小组的搭档。他们或单独受贿,或共同受贿、共同分赃,大肆向超载司机、货主、单位及“中介”收取好处费。之后对超载车辆放行。
治超站里露“商机”
在广西沿海高速公路管理处冲伦治超站,也像其他生意场一样,产生了一些“行话”,如超载车辆的老板、司机或中介花钱向治超员买“放行”称为“买单”,所送的钱叫“单费”,他们预先向治超员报告即将通过的超载车叫做“报卡”;路政员收取司机、货主交来的钱称作“收单”,把这些钱叫作“辛苦费”。
2004年6月,防城港路政部门在防城区的冲伦村设立了一个治超站,对超载车进行严厉查处,所查到的超载车,不但要卸货分运,还要处以最高可达1万元的罚款。治超人员主要从防城区的路政大队、公路派出所、交警大队、交通征稽所、运管所抽调而来,人数最多时曾达到20多人。
吴尚杰就是其中一员。
和治超站大多数人员一样,吴尚杰也是个年轻人,由于他有大学文化,很快当上了防城港路政管理所路政中队副中队长。
2004年9月的一天,吴尚杰在防城港路政管理所办公室,一名姓周的中年男子进来,自称是防城港某物流公司车队队长:“吴中队长,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是我们车队过治超站的事。”
吴尚杰一听,便意识到这事有点敏感,办公室人来人往不便谈,便说:“我们找个地方谈吧。”
吴尚杰找的地方是某大酒店咖啡厅。两人落座后,周某说:“我们车队有10辆车没办超限运输证,希望在经过你们的治超站时关照一下,我们公司会付辛苦费给你的。”吴尚杰听说过其他治超站也有“收单”的事,他不动声色,继续听周某说。
看到吴尚杰的表情,周某心里有数了,他说:“没事的,在其他治超站,我们也是这样办的。这样吧,如果我们的车队有过你们治超站的时候,公司每月付给你1万元。”
吴尚杰略微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
不久,又有一家物流公司找上门来。从2004年9月至2006年3月间,吴尚杰伙同他所在的路政中队治超小组成员,收取上述两家物流公司给予的好处费13万元私分。另外,吴尚杰还单独收取中间人叶润忠送的好处费1.4万元。
村民充当“九八佬”
不仅治超人员看到了治超站存在的“商机”,治超站附近的村民翁维宽、叶润忠等人也从中发现了生财之道。
冲伦治超站就设在冲伦村口,距离翁维宽、叶润忠的家只有十几米,治超站供水用电、卫生间用地还是叶润忠帮解决的,治超站工作人员还常常到这两家倒开水、吃夜宵。
30多岁的翁维宽只读了小学,一直在家以耕种为生,后来买了辆三轮车载客。他虽然读书不行,脑子却活。治超人员到来不久,他便与他们混熟了,并得到了治超人员的“重用”,每当查到超载车辆,他们总是叫他和叶润忠来帮装卸货。
有些交易是不能直接进行的,非通过中间人不可,比如超载被查到,司机若现场直接送钱给治超人员,十有八九被拒,得找个“代理人”。在治超站的外人只有翁维宽、叶润忠等几个村民,外地司机们看到翁维宽、叶润忠与治超员很熟,觉得找他们应该没错。
“兄弟,帮说说情,我会给你辛苦费的。”司机们把翁维宽拉到一边恳求。
刚开始,翁维宽对治超员说,超载车是他朋友的,希望放一马。看在“邻居”的份儿上,治超员答应了。事情这么容易就搞掂了,翁维宽惊喜之余,意识到有了一条生财之道,决定把生意做大。于是他开三轮车载客时,总是向人吹嘘,他认识很多交警、路政,可以摆平很多事。
翁维宽......>>
问题八:公路治超目前有什么新的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运输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保护国家财产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确保公路完好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以及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以下简称治超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指超过国家公路车辆通行限定值或者超过货运车辆核定载质量的违法运输行为。
第四条治超工作遵循全区统一领导、各级 *** 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 *** 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治超工作,建立健全治超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治超工作机制,落实治超工作人员,并将治超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交通运输、公安、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质监、安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各自在治超工作中的职责。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交通运输部门在治超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路面执法,依法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车辆;(二)组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以下简称运管机构)执法人员在货物装载现场和集散地对运输装载行为进行监管,防止车辆超限超载;(三)负责治超检测站点及治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四)建立货运企业及从业人员信息系统和信誉档案,登记、抄告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和企业等信息,建立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五)引导运力结构调整,采取措施鼓励道路货物运输实行集约化、网络化经营,鼓励采用集装箱、封闭箱式货车和多轴重型车运输;(六)对执法中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违法行为通报有关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查处工作。
第七条公安部门负责车辆登记管理,维护治超站点的交通和治安秩序,组织依法查处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和阻碍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八条发展改革(含物价部门)、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监督、检查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查处违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指导和监督超限超载治理相关收费政策的执行,制定超限超载车辆卸载、货物保管、停车管理等收费标准。
第九条质监部门负责对治超工作中所需的检测设备依法实施计量检定,定期公布经整治验收合格的承压类汽车罐车充装站单位名单,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检查从事拼装、改装车辆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及标准执行情况,杜绝无标生产行为,查处不符合产品认证要求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第十条工商部门负责查处非法拼装、改装汽车及非法买卖拼装、改装汽车行为,依法取缔非法拼装、改装汽车企业。
第十一条安监部门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实施安全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超限超载发生的特别重大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章源头治理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 *** 应当将依法许可、注册登记的货运源头单位向社会公示,建立货运源头治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执法联动工作制度。
前款所称货运源头单位,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注册登记,从事矿产品、建材、机械、农副产品等生产加工企业、物流站场和其他道路货物运输装载现场的经营者。
第十三条运管机构应当对货运源头单位采用进驻、巡查等方式实施货运源头治超。
第十四条货运源头单位的生产、经营许可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货运源头单位信誉考核档案,对货运源头单位发生的超限超载行为,列入信誉考核范围,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运管机......>>
问题九:治超新策的八大举措是什么 2016年8月30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新规将于2016年9月21日正式实施,成为其后路政部门执法的法律依据。其中,规定第一章第三条第(八)条明确指出:六轴及六轴以上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49000千克,其中牵引车驱动轴为单轴的,其车货总质量超过46000千克为超限运输车辆。
对于建陶行业而言,“运费”就像一堵墙,构筑起各个产区之间的商业壁垒,并逐步形成了各个产区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态圈。除了华东产区,广东产区及其他产区具有一定品牌价值的企业,几乎都会在各自产区辐射600-800公里的范围内,以贴牌和批发为主要渠道进行产品销售。这一类客户对产品的价格特别敏感,自身的经营模式也都是以走低利润跑量的方式为主。在未来的互联网家装时代,这一渠道也是被冲击最严重的。
然而,建陶产品又是吨价值较低的一类产品。有很大一部分建陶产品的吨价值不足2000元,还不如一元钱一斤的白菜值钱!按产品重量换算价格的话,宝马320均价为100元每斤,联想的电脑均价为1000元每斤,苹果iPhone均价为20000元每斤。由此可见科技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农夫山泉的一句宣传语“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就很贴切地道出了建陶行业的痛。
其次,各产区建陶产品使用的原料,也都是附近600-800公里范围内运输过来的。尤其是粗料的价格在100-400元之间不等,这其中一半的价格就是用来支付运费。原来常规跨省的六轴运输车辆的载重至少在55吨以上,省内运输车辆多的甚至超过了150吨。除去车身自重,如果想要保持货运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运费需要上涨20%以上,那么相应的粗料成本会上涨10%左右。由于前段时间暴雨和煤炭价格上涨,已经导致运费和原煤价格大幅度上涨总计超过30%。由此推断在建陶产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将导致建陶企业盈利能力降低10%-20%。如果毛利润低于10%的企业直接面临淘汰的境地。
接下来,我们再来算一算销售之后运输的账。由于限载总重49吨势必导致运费上涨20%左右,那么作为很多以对价格较敏感的批发商为主的建陶企业的辐射范围也将相应的缩水10%-20%。由于限载很多集装箱货运车将由原来的双柜改为单柜运输,运费将会大幅度上涨。那么距离港口300公里范围以上产区的出口竞争力将大幅度下降甚至退出出口市场。由于销售范围的缩小,出口市场的缩水,导致库存积压之后降价促销等情况的出现,这又将会导致建陶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5%-10%。最后,建陶企业的商业竞争力也会大大降低。
随着环保压力逐步加大,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必须拿出一笔不小的资金用于支付各项环保项目。这样一来,环保支出也大大降低了建陶企业的盈利能力,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本就苦苦支撑的建陶企业被压垮。原来建陶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会逐步趋于平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建陶企业在这次洗牌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之下,建陶企业首先要提高品质意识,之后再重视品牌建设及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建陶企业的未来可谓一“路”艰险,唯有能者才能在日渐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相关链接:《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解读
修订后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分五章,共五十五条,分别是总则、大件运输许可管理、违法超限运输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与原2号令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统一了超限认定标准。一是在重量超限认定上,经与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协商一致,按照GB1589确定的最大质量限值作为超限认定标准。......>>
康震讲苏轼(2)初出茅庐
画外音: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二十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文人从政相比有那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到底是平坦还是坎坷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与我们一起品读苏轼,探秘他鲜为人知的为官之路。十集系列节目《苏轼》第二集《初出茅庐》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苏轼这辈子,实际担任的第一个官职叫什么呀,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点长。大理评事是个什么官,就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京官。这个官不是苏轼实际担任的官职,这是个虚衔,挂名的,表面身份的,他实际的官职是签书凤翔府判官。凤翔府,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凤翔市,他这个官的意思就是协助凤翔府的知府,也就是凤翔市的市长处理公务,大体相当于凤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办公厅主任这个职务不是随随便便给的,那得有相当的资历才能担任,苏轼能够在2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走入仕途就得到这个官职,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他的礼部考试和制科考试成绩太优秀了所以当这个官。是啊,成绩优异给了个重要的官职,接下来就看你在做了。苏轼是打定主义决定打响人生的这第三炮,也得来个一举成功。可这个时候有一件事让他吃不下饭,怎么回事,他跟他这个顶头上司不对付,关系处理得很紧张,他的顶头上司是谁?凤翔府的知府,凤翔市的市长陈公弼。你想苏轼是干什么的,他是办公厅主任,他天天都跟着市长打交道,跟他的关系处不好那不是添堵吗?陈公弼是个什么人,又黑又瘦的小老头,面若冰霜,不苟言笑,铁面无私,那些王公大人见了他都顺着墙边走,年轻人看见他就害怕,苏轼是什么性格,性格本来就很开朗,豪放、外向,想到什么我就说出来,可是这个陈公弼才不管你是什么第一名第二名,你到了我这凤翔府你就好好地做你的主任科员,做你的科长,别一天到晚在我这跟前摆你这点小小的资格。老陈一上来就给这小苏几个下马威,第一,苏轼当年考制科的时候他有个名头,我们知道你考这个制科的时候它分了很多种的科目类型,他这个类型叫什么呢,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是说他这文章写的好,品格很端正,能言极谏意思是说他善于写策论文章,敢于向皇帝提意见,这就是个科目名字。有的同时很尊重苏轼,就尊称他为苏贤良,这没什么啊,一见面,苏贤良好。让老陈听见了,老陈说,你多大个人你就贤良开了,我这还没弄上一陈贤良你就苏贤良了,把称他苏贤良那位拖出去,拿板子打屁股。那你想苏轼这脸上真是挂不住,挺尴尬的;第二,北宋它有一个规定,每年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叫做中元节,官府按照惯例市长、副市长、其他的一些官员,到了这一天大家来一个聚餐会,谈谈体会,谈谈感想,放松一下。前面不是刚把那位拖出去打了板子了吗,苏轼心里就不高兴,赌气,我不去。你不来是不是,不来好啊,不来交钱,我罚你的款,按规定你不来我就可以罚你的款罚了苏轼整整八斤铜。大家听了很奇怪,怎么罚铜啊,北宋的时候,一千文铜钱合五斤,八斤铜,算盘一打,一千六百文铜钱。这钱其实也不多,但是让人弄得又没面子,还没怎么工作呢就被罚款了;第三,苏轼是因为什么出的名,写文章,可他的这个工作老要写一些公文,这公文苏轼也很擅长写,可是有一样,他每次把这个公文写上去交给陈市长的时候,这位陈市长拿着这个公文,上面改一下,底下改一下,左边改一下,右边改一下,总得改你个七八不离,然后才定稿。这苏轼就觉得纳了闷,我的文章皇上都说好,当今文坛大腕欧阳修都说好,你个五品的知府,又不是什么大文人,在我的文章上改来改去,这不是倚老卖老吗,心里头很不痛快。
画外音:此时此刻的苏轼只有二十多岁,年轻气盛,由于才华出众,科场成名,就连仁宗皇帝都对他倍加赏识,这更加使得苏轼对前程充满了自信,可是初涉官场苏轼偏偏遇上了陈公弼这样严厉的上司,陈大人的百般挑剔让他难以忍受,那么,面对苛刻严厉的上司,他是逆来顺受还是针锋相对?苏轼的上司陈公弼难道真的想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官儿举步维艰吗?
康震:你想苏轼这个人是爱憎分明全都在脸上写着呢,找个机会把这个干瘦老头报复一下以泄我心中之气。机会来了,陈公弼虽然对下属非常的严厉,可他也懂得一张一弛的道理,有一次,他就在官府的后花园修了一座亭台,亭台修起来挺漂亮,平时同事们没事,喝点酒啊,品品茶啊,彼此交流交流工作经验啊,这不挺好吗。台子盖好以后起了个名叫凌虚台。苏贤良不是会写文章吗,您给咱写篇作文吧,就写一篇《凌虚台记》,把这个凌虚台怎么盖起来的,有什么功能,将要发挥什么作用,表现咱们官府里头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写出来。让我写凌虚台记啊,好,没问题,我肯定写,你看我怎么写。他这个凌虚台记怎么写的,给大家翻译一段大家听一下,他说,这个万事万物,包括人生,都是变化无常的。你听他这个开头,说凌虚台建造的地方当年可是一片废墟啊,反过来说,这个凌虚台将来总有一天也会变成一片废墟,你看看凌虚台周围,历朝历代的宫殿的遗址哪一个不比凌虚台大一百倍大一千倍呢,现在不都是残垣断壁吗?苏轼说建筑尚且如此何况人世的变化呢?现在有些人仗着自己有权有势自鸣得意,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很错误的,我要告诉你,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号,写完了。他当然不可能直接跟他的顶头上司叫板,但是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一看这篇文章就知道,这是小苏压抑了很长时间的怒气通过这篇文章,像一支小小的讽刺的箭射向了老陈,这个老陈看到这篇文章什么反应,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平时不苟言笑的老陈,看到了这篇文章,笑了,他说,哎,苏轼这个人啊,这个小伙子少年成名啊,出名很早啊,我平时对他要求严格不给他好脸色看,就是担心这样的年青人成长的太顺利了,不知道生活当中有挫折,有曲折,长此以往下去,太过顺利,迟早有一天把握不住自己,会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事情。我就是敲打敲打他,没想到这小家伙还挺在乎,对我挺有意见,瞧这小文章写的,还社会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陈公弼是个严厉的上司,但他的心胸非常的开阔,他告诉下级,这篇文章一个字都不要动,原模原样地刻在凌虚台旁边的石碑上,我就要让它流传下去,所以我们现在才有可能了解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多年以后,苏轼回忆起这段往事,非常地后悔,他为了表达对陈公弼的敬意专门为陈公弼写了一篇传记,在传记中他写到,想我年青的时候,在凤翔府做官,少不更事,经常跟我的上司陈大人发生冲突,有时候甚至怒形于色,脸上就不好看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后悔,苏轼这一辈子写了十篇传记,其中只有两篇涉及到他当代的人物,陈公弼就是一个,而且陈公弼的这篇传记在这十篇传记里边篇幅最长,记述得也最为详尽。
画外音:苏轼写《陈公弼传》的时候已经四十六岁了,历经波折的他自然也就理解了当年陈大人对自己的一番苦心,而写凌虚台记的时候苏轼只有二十八岁,他对世事对官场的认识应该是十分感性的。在凤翔工作了三年之后,三十岁的苏轼被调往朝廷任职,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竟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在政见上发生了冲突,苏轼身为一个年青的小官员,胆敢得罪当朝宰相,这不是以卵击石吗?初出茅庐的苏轼为什么非要与宰相针锋相对呢?
康震:他在凤翔府做了三年的签判之后,任期就到了,被调回中央担任了一个官职,叫判官诰院。这是个什么官呢,就是负责给官员颁发他的任职凭证资质的这么一个机构,苏轼调回到中央做了那个官。这一年,宋神宗就正式地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什么叫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具体负责主持改革变法的事宜。王安石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可能大家对王安石变法的一些背景并不一定了解,我很简略的谈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王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赵匡胤吸取了唐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比如说他不重用军人,军队由他自己直接控制,他大批地重用文职官员。你重用文职官员你就得投入,提高工资待遇。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时的北宋王朝财政负担之重,因为北宋,包括南宋,可能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官员俸禄最高的王朝了,当时一个宰相一个月的俸禄有多少呢?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个月50多万文,大家说50多万文没概念啊,在北宋,一斗米50文,这算是高价米,这50万文能买多少高价米呢?我们能算出来,一万斗,也就是12万斤。我们算算看自己的工资能不能一个月买12万斤米,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上面顶层的设计就很高,你想想再往下排的话也会很高。这还不包括每年要向他的邻国西夏国和辽国进奉几十万两白银、几十万匹绢帛,来换取边境暂时的和平。所以这个负担加到谁身上呢?加到老百姓身上。当时的北宋的王朝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得不改革了。当时年仅二十岁的宋神宗继位,决心要励精图治,改革变法。改革变法得需要一个主持大计的人,宋神宗的研究就锁定在了王安石的身上。
画外音: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屡任地方官员,了解民生疾苦,多次上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兴利除弊减轻百姓负担,他的想法与宋神宗不谋而合。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主持改革变法事宜,改革的大幕刚刚拉开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朝廷之上,主张变法的新党和反对变法的旧党展开政见之争,刚刚踏上仕途的苏轼不可避免的陷入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那么苏轼的立场究竟站在哪一边,他对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康震:我们说苏轼对改革变法是反对的,他是一个反对派,为什么他反对改革变法呢?我们用简略概括的语言来讲应该主要有三点:第一,苏轼向来认为朝政改革的关键在于用人制度,而不在于变革制度本身,体制本身;第二,苏轼主张循序渐进的改革,反对狂风暴雨式的改革,他认为王安石的改革变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休克疗法,他坚决不赞成;第三,苏轼跟许多反对改革变法的元老大臣有着特别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些反对派的人物对于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苏轼是什么呢,是属于反对改革变法。那么对王安石呢,苏轼什么态度呢,王安石当时为了积极地推进改革变法,他要在思想舆论上统一大家的思想,王安石带了一批年青人对古代的传统的典籍进行重新的阐释,而且他规定,我阐释的结果就是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苏轼对这个东西非常反感,非常讨厌,当时流传着很多苏轼嘲笑王安石学术观点的这些笑话,有真有假,但是很能说明问题。王安石发明了一种文字学,对于一些中国的汉字进行重新的阐释,有些可能有道理,有些就未必有道理。有一次苏轼就问王安石说波涛的“波”怎么解释,王安石说“水之皮”,那不就是水的皮吗,三点水过来一个皮,水之皮。苏轼接着就说那滑冰的“滑”不就是水的骨头吗,说得也很有道理啊,你要这么解释下去都可以一直这么解释下去,但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滑”还是“波”它本意并非如此,他们都是形声字。苏轼就是用这种办法涮王安石的,实际上就是对他的这套所谓文字学嗤之以鼻。当然了,这只是流传在民间的一些笑话,但是这些笑话背后都有影子啊。王安石可能并不在乎这些笑话对他学术声誉的损伤,可是他真正不能容忍的是苏轼反对变法的言论。因为苏轼在当时文人的学术影响力很大,他想尽一切办法要把苏轼的影响力降低到最低点。
画外音:根据史料记载,苏轼并非是彻底的保守派,其实他也积极主张改革,可以说,在限制豪门权贵实行富国强兵等政治大方向上苏轼与王安石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不主张王安石采用强硬的政治手段进行改革,此外,以大文人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人物,也影响着苏轼的政治立场。那么对苏轼来说,他与王安石政见的对立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苏轼的仕途会因此受到影响吗?
康震:宋神宗曾经有两次要提拔苏轼在朝廷里面担任非常重要的官职,王安石是宰相,坚决地拒绝。在王安石看来,你要是提拔他做了官,特别是在宋神宗身边做官,那还不等于在我眼皮子底下安排个捣乱分子,那我这个改革变法还弄不弄了。他跟宋神宗说苏轼这个人学问是有的,可是这个人路子不正,皇上对这种人不必过分地在意,不用搭理他,这一来二去话说得多了,宋神宗对苏轼的印象就不太好了。我们都知道当时反对变法里头有一个领袖人物,司马光,宋神宗对司马光非常的敬重也非常的信任,他就对司马光说你说苏轼这个人,人品不好,皇帝说这个话那就是很重的,皇帝尚且如此,那些革新派更是不遗余力的打击攻击苏轼。时间长了,苏轼觉得自己在这个是非之地再呆下去麻烦就大了,弄不好就会引火上身,他主动提出离开朝廷,我不在这儿干了,我到地方上去,我与其整天在这朝廷里头钩心斗角、口舌大战,我不如在地方上做点实实在在的,给老百姓有用的工作。神宗皇帝说实在的是非常欣赏苏轼,但是你欣赏他没用啊,他不能为改革变法所用,只好批准他的请求,神宗写的批示是派苏轼去咱们现在安徽的颖州这个地方做知州,也就是做市长。可是这个批件到了宰相那里给变了,变成在颖州做通判,就是副市长。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它还奇怪,等这批件又回到皇帝这儿来,宋神宗一看怎么改成通判了,既然改成通判我也不改了,把地方改了吧,到杭州做通判。那这个值啊,你到杭州做一个副市长也比到颖州做市长要划算,这是一大美差,为什么呀,杭州那是当时北宋王朝的一个重镇,就是做通判也是很重要的位置。皇帝对苏轼的心态是非常矛盾的,很欣赏他,想用他,可是苏轼在这个问题上他是个刺头,不服软,他反对改革变法,没法用,没法用那就放到地方上用他,就想给他安排一个妥当的位置。
画外音: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道不同不相为谋,苏王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面对着这种态势,尽管神宗皇帝爱惜苏轼的才学,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改革主张也只能忍痛割爱,让苏轼去地方为官。那么对于政治斗争力不从心的苏轼来到地方会有所作为吗?这次,他经得起去地方当父母官的考验吗?
康震:我们说,在八年的地方工作中,前后八年的时间,苏轼这位科举考场上的成功者他要接受这个考验,他是考成功了还是考糊了?我们以前讲的李白杜甫都是大诗人大文人,但是一到具体的行政工作岗位上就不灵了,苏轼呢?他在杭州任期满了之后,按照朝廷规矩三年任期一满一调任,他先后又在密州,在徐州,后来又到湖州担任知州,后来担任的都是正职。我们只来看一个典型的事例,他在八年的地方工作当中,成绩最为突出的是在徐州做知州的时候,徐州这个地方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黄河水患,苏轼刚一到徐州正碰上发大水,把徐州城给围了,围到什么程度呢,水位高达两丈八尺,比城里面的平地要高一丈零九寸。一丈零九寸,民间能承受这一丈零九寸的差距吗?特别是那些有钱人,一听说一丈零九寸了,纷纷的要出城去避难,那苏轼是坚决不允。他提出的口号是,只要我苏轼不走水就冲不垮徐州城,你们都回去。给这些人都劝回去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这些富户、商户一旦全部迁移走,整个城里面民心全乱了。这是第一步,抓住了民心。第二,紧急调动了五千民夫,抢修城墙,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步。可是你知道,这个洪水围住之后你老这么堵他,这不是根本之道,你得怎么样呢,你得把它疏导出去,怎么疏导啊,他招集水利专家把徐州城北有个地方叫清冷口,把那儿给凿开了以后,把水想办法逐步的引到黄河的故道上去,引到黄河故道,然后再流到海里去,这就是釜底抽薪的办法,否则你调十万人来堵,越堵水越高。你要知道这是徐州知州,他是第一把手,他要决策要具体组织实施,这是对苏轼一个很大的考验,而且这不是一般的事情,人命关天。大水围困了七十多天,最后终于被疏导到黄河故道上。苏轼这个时候一直都是七十多天里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拄着木杖,趿拉着木板鞋很辛苦。这是在徐州城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其实我们讲徐州他的抗洪抢险工作,这只不过是苏轼在八年的地方行政工作当中一个很小的侧面。你比方说在杭州的时候,当地有六口水井全部因为年久失修坍塌了,用不成了,吃水成了大问题,苏轼和其他的官员一起商量修复了这个水井,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可以说,这八年的实践证明苏轼不但是一个好官,处处为民着想的好官,这是首先的前提,而且他还是一个有能力的好官。大家也许要问这八年行政工作这么繁重,苏轼还写诗吗,我们特别关心的是他写诗的事,抗洪抢险我们没听过,写诗我们听得多了。应该说正是由于走出了京城到了地方,开阔了眼界,锻炼了他的思想情感,所以他的诗写得更好了。
我们知道有一句俗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城太美了,苏轼到杭州做通判有足够的时间来领略杭州的美景,特别是杭州城的美丽的眼睛-西湖,他在诗中写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个诗写得太好了,为什么呢,我们一想到西湖就本能地会想到这首诗,这首诗已经变成我们对西湖想象当中的一个本能的反映。在天气非常晴朗的时候,西湖是这么样的明媚明丽,就好像一个美丽的女子装扮了浓妆一样;在下雨天的时候,她依然是那么空灵那么缥缈,就好像一个女子化了淡妆一样,不管西湖是浓妆还是淡妆,在诗人的心中永远都是像西施一样无比的完美。所以后来我们知道西湖还有一个名字叫西子湖,就是从苏轼这诗里来得,所以你说大诗人写诗他一不留神就会缔造一个新的风景名胜的这样一个名字。 我们可以说,初出茅庐的苏轼不仅是一个得民心的官,而且是一个得民心的有能力的好官。即便是在工作之余,他依然能够非常潇洒而自如地展开自己的文学的情思,他惹人喜爱,他很幽默,又很超脱,这是苏轼的迷人之处。现在苏轼又要去他的另一个新的任所,这就是宋神宗元封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44岁的苏轼将要调任湖州知州,当他带着老婆孩子去湖州的时候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一个巨大的恶梦也将伴随着他到达湖州。那么苏轼到底得罪了何方神圣?又遭遇了怎样的灭顶之灾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大难临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